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5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图甲中4号为X病患者;对1;2、3、4进行关于X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X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用层析法分离,结果如下图乙。下列有关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长度为7.0单位的DNA片段不含有X病基因B.系谱图中3号个体的基因型与1、2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乙图中的个体d是系谱图甲中的4号D.3号与一X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女孩,该女孩患X病的概率为1/62、现有某种二倍体作物的两个纯合品种甲和乙,其中甲品种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品种,但乙品种很适合在盐碱地种植,相关性状均由核基因控制。若要利用甲、乙品种培育出高产、耐盐碱的纯合二倍体植株,下列方案中最佳的是()A.利用多倍体育种将品种甲和品种乙染色体加倍,进行有性杂交后筛选B.将乙品种的耐盐碱基因导入甲品种的卵细胞中,进行离体培养后筛选C.使两品种有性杂交获得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植株后筛选D.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再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植株后筛选3、果皮颜色是甜瓜重要的品质性状;在发育早期甜瓜果皮均为绿色,随着果实的发育,有些始终为绿色。有的逐渐变为黄色或白色。研究者利用不同皮色的建瓜植株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绿皮×黄皮子代()发育早期为绿皮实验二实验一的取一株进行自交绿皮243株、白皮61株、黄皮21株实验三实验一的与黄皮杂交绿皮42株、白皮19株、黄皮21株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A.若果皮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仅由实验一的结果无法确定黄皮隐性性状B.由实验二的结果可判断甜瓜皮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实验二中白皮有2种基因型、绿皮有6种基因型D.若将实验三所有2绿皮进行测交,测交后代性状比例为2:3:34、鸡是ZW型性别决定,一只性反转公鸡(原为母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后代♀:♂=2:1,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性反转鸡控制性别的遗传物质基础发生了改变B.性反转鸡的性别改变只是源于环境影响C.不含Z染色体的合子不能发育成活D.Z染色体上含有个体发育必需的关键基因5、遗传物质能够决定生物的性状,下列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理解,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D.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A.a与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B.M、N、P分别代表16、9、3C.植株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7、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B.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的过程中存在基因重组C.与染色体变异相比,基因突变带来的碱基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不可见D.DNA中有1个碱基C被T替换,复制3次后,突变的DNA数一般是4个8、如图表示某生物(2n=48)细胞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Ⅰ、Ⅱ、Ⅲ分别对应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B.图中③和⑥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均是因为着丝粒分裂C.图中能够发生联会的时期处于①和⑤中D.②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49、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某动物体内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2中甲、乙细胞均处于图1中的BC段B.图1中C→D的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引起的C.图2中甲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D.图2中的甲细胞上一分裂期可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相应片段互换10、蜜蜂群体中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2N=32);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如图为雄蜂产生精子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示意图(染色体未全部呈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雄蜂的精原细胞和精细胞中核DNA含量相同B.雄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未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雄蜂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含有32条染色体D.雄蜂产生精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提高了精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11、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体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B.精原细胞和卵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和精子D.初级卵母细胞和卵原细胞12、下列有关教材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彼此分离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盐酸能够使染色质中的蛋白质与DNA分离C.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D.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13、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需要200多种生物大分子参加,包括核糖体、mRNA、tRNA及多种蛋白质因子。嘌呤毒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它能有效地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具体原理是:嘌呤毒素具有与tRNA分子末端类似的结构,可以代替携带有氨基酸的tRNA与核糖体结合,从而阻断了后续反应的进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RNA的反密码子按碱基配对关系解读mRNA上的密码子B.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C.mRNA上同时结合许多核糖体可缩短合成一条肽链的时间D.嘌呤毒素通过干扰基因转录从而使蛋白质合成的结构改变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传统的育种方法是_____,缺点是_____长,而且_____是有限的。15、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16、由我国科学家独立实施的“二倍体水稻基因组测序工程”已于2002年全部完成,标志着我国对水稻的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那么,该工程的具体内容是指测定水稻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序列。1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材料:______。(是一种专门_____在大肠杆菌体内的_____)18、时间、人物:1928年_____,1944年_____19、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___________,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多细胞植物和动物的种类不断增多。20、测交是让_____与_____杂交。测交后代不同性状类型的理论之比为_____。21、1954年俄裔美国物理学家_____提出蛋白质的遗传密码是由___的排列组合而成的假说。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5分)22、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1题,共3分)23、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株,其红花和白花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宽叶和窄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将纯合的红花宽叶和白花窄叶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宽叶,F1自由交配,F2中红花宽叶雌株:红花宽叶雄株:红花窄叶雄株:白花宽叶雌株:白花宽叶雄株:白花窄叶雄株=10:5:5:2:1:1。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叶形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原因是_____。
(2)请写出亲本基因型_____。
(3)从实验结果推测,F2比例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含基因_____的花粉部分不育,其所占比例为_____。请选用题干中已有的实验材料通过一代杂交实验验证上述推断,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8分)24、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茧的形状有圆筒形、纺锤形、椭圆形,分别由A1、A2、A3这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复等位基因:在种群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有多种,共同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型),体色分为有斑纹、无斑纹,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上基因均不位于W染色体上)。为了研究家蚕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进行了两组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亲本组合方式第一组第二组♂圆筒形×♀纺锤形♂圆筒形×♀椭圆形♂圆筒形×♀椭圆形F1的表型及比例圆筒形∶纺锤形=1∶1圆筒形∶纺锤形=1∶1
(1)测定家蚕的基因组需要测定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
(2)分析可知,复等位基因A1、A2、A3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两组实验的亲本中的圆筒形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___(填“一定相同”“一定不同”或“不一定相同”)。
(3)根据上述杂交结果是否能确定基因A1、A2、A3位于Z染色体上?为什么?__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家蚕进行了第三组实验,结果如下:。亲本第三组多对♂有斑纹纺锤形×♀无斑纹纺锤形多对♂有斑纹纺锤形×♀无斑纹纺锤形F1雌性有斑纹纺锤形茧∶无斑纹纺锤形茧∶有斑纹椭圆形茧∶无斑纹椭圆形茧=1∶4∶1∶4雄性有斑纹纺锤形茧∶无斑纹纺锤形茧=1∶4有斑纹纺锤形茧∶无斑纹纺锤形茧=1∶4
分析可知,决定茧形与体色的基因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体色中的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若F1自由交配,则F2中有斑纹:无斑纹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1和2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4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
乙图中:a、b和c含有两种长度的DNA片段;说明他们都是杂合子,即基因型为Aa;d只含一种长度的DNA片段,说明其为纯合子,对应于甲图中的4号,即基因型为aa。因此长度为9.7单位的DNA片段含有正常基因,长度为7.0单位的DNA片段含有X病基因。
【详解】
A;根据分析:长度为9.7单位的DNA片段含有正常基因;长度为7.0单位的DNA片段含有X病基因,A错误;
B;由乙图可知系谱图中1、2和3号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所以系谱图中3号个体的基因型与1、2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00%,B错误;
C;d只含一种长度的DNA片段;说明其为纯合子,对应于甲图中的4号,C正确;
D;3号个体是杂合子;与某X病基因携带者Aa结婚,生一个X病孩子的概率为1/4,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结合系谱图和电泳结果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利用口诀判断A病的遗传方式;分析电泳结果图,能准确判断乙图中a、b、c和d个体的基因型,再结合甲图和乙图答题。2、C【分析】【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
A;利用多倍体育种将品种甲和品种乙染色体加倍;染色体加倍后该植株为四倍体,进行有性杂交后筛选得到的植株仍为四倍体,A不符合题意;
B;将乙品种的耐盐碱基因导入到甲品种的卵细胞后;然后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株弱小,高度不育,B不符合题意;
C、使两品种有性杂交获得F1,F1含有甲;乙两个品种的优良基因;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植株后筛选,能获得具有高产、耐盐碱的纯合二倍体植株,且耗时较短,C符合题意;
D;“花粉融合”后再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植株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后代不可育,D不符合题意。
故选C。3、D【分析】【分析】
1、由实验二F1自交得到的F2的比例为12∶3∶1;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甜瓜皮色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由实验二的结果可知,实验一的F1为双杂合子,故其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且绿皮的基因型可以用(A_B_、A_bb)表示,白皮则为(aaB_),黄皮为(aabb),绿皮的纯合子有两种,AABB和AAbb。
3、实验三实则为测交实验,即AaBb×aabb;后代为2绿:1白:1黄。
【详解】
A、实验一不知道成熟后的性状,所以无法确定绿色是性,黄色就是隐性,正确;
B、实验一的自交,中绿皮、白皮、黄皮比例约为12:3:1,属于9:3:3:1的变式,说明甜瓜皮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正确;
C、实验二中白皮为或者都是2种基因型,绿为和或有6种基因型,正确;
D、有实验二可知实验一的基因型为黄皮基因型为因此实验三的绿皮(或者)交后代2绿:1白:1黄,(或者)测交后代2绿:2黄,因此后代为4绿:1白:3黄,错误。
故选D。4、A【分析】【分析】
高等生物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其类型主要有XY型和ZW型.在ZW型中,雄性为ZZ,雌性为ZW。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雄鸡为ZZ;雌鸡为ZW.环境的影响使一只ZW的小鸡发育成能正常交配的公鸡,但其染色体没有发生改变,仍为ZW.该公鸡ZW与正常母鸡ZW交配后代有3种基因型,即ZZ:ZW:WW=1:2:1,但由于缺少染色体Z会致死,所以后代中只有ZZ和ZW两种,性别分别为雄性和雌性.所以该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后代性别为♀:♂=2:1。
【详解】
A;性反转鸡控制性别的遗传物质基础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
B;性反转鸡的性别改变只是源于环境影响;其染色体没有发生改变,B正确;
C;不含Z染色体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成活;所以没有WW的个体,C正确;
D;只有含有Z染色体的个体能成活;说明Z染色体上含有个体发育必需的关键基因,D正确;
故选A。5、D【分析】【分析】
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NA病毒和细胞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详解】
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
B;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D;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A:B【分析】【分析】
由题图可知,①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基因型为AaBb个体产生AB、Ab、aB、ab四种类型的配子,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②是受精作用,由于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因此配子间的结合方式M是16种,③是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9种,A_B_:A_bb:aaB_:aabb=9:3:3:1,图中表现型是3种,且为12:3:1,说明A_B_和A_bb或aaB_表现型相同。
【详解】
A、基因A、a与B、b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即图中的①过程,A正确;
B、①过程产生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的方式是44=16种,基因型有33=9种;由题干表型比例可知表型为3种,B正确;
C;植株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相等;数量不一定相等,C错误;
D、该植株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及比例是2:1:1,D错误。
故选AB。7、C:D【分析】【分析】
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是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都而改变;基因突变会产生新基因,不会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
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自由组合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交叉互换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而引起的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变异会改变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
【详解】
A;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如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则可育,A错误;
B;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没有基因重组,B错误;
C;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C正确;
D;DNA中1个碱基被替换;则只有一条单链发生改变,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在复制过程中,以突变DNA单链为模板复制的子代双链DNA中,两条单链都发生改变,而以未改变的DNA单链为模板复制的后代DNA中,基因都是正常的,因此在后代DNA中,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各占一半,复制3次后,共产生8个DNA,突变的DNA数一般是4个,D正确。
故选CD。
【点睛】8、A:B:D【分析】【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I;Ⅱ、Ⅲ分别对应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行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没有该染色体行为。
【详解】
A;根据题图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可知;图中Ⅰ染色体数目减半,对应的是减数分裂的过程,Ⅱ染色体数由n变成2n,对应的是受精作用,Ⅲ染色体数加倍变成4n,对应的是有丝分裂的过程,A正确;
B;图中③和⑥的细胞中均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暂时加倍;其中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⑥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故③和⑥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均是因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造成的,B正确;
C;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属于图中的①,不会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而⑤包含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C错误;
D;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原来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即为24,D正确。
故选ABD。9、A:C【分析】【分析】
分析图1: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2: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表示的是初级卵母细胞;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处于赤道板上,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详解】
A;图1中的BC段;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有染色单体,图2中的两个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都有染色单体,故都处于图1中的BC段,A正确;
B;图1中C→D的变化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引起的;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2甲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C正确;
D;图2中的甲细胞上一分裂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相应片段互换,D错误。
故选AC。10、A:B:C【分析】【分析】
1;雄蜂是由蜂王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属于单倍体,由此说明蜂王的卵细胞具有全能性。
2;雄蜂可进行假减数分裂;能形成2个正常的精子,且精子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蜂王通过真正的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的卵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
3;蜜蜂的雌雄是由单倍体(雄性)和二倍体(雌性)决定的;和性染色体无关,因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性染色体。
【详解】
A;雄蜂是单倍体;其精原细胞和精细胞中核DNA含量相同,A正确;
B;雄蜂不含同源染色体;其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未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正确;
C;雄蜂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中都含有32条染色体,C正确;
D;雄蜂不含同源染色体;产生精子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ABC。
【点睛】11、A:D【分析】【分析】
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性母细胞及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含同源染色体,其他细胞均会同源染色体。
【详解】
体细胞中虽然未发生联会等现象;但是存在同源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现象,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卵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精子是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等同于体细胞,因此具有同源染色体。
故选AD。
【点睛】
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明确同源染色体的来源;其次还要求考生掌握减数分裂过程特点,明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次级性母细胞和配子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再作出判断。12、A:C:D【分析】【分析】
1;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
①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②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③盐酸(HCl)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详解】
A;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A错误;
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盐酸能够使染色质中的蛋白质与DNA分离,有利于给DNA染色,B正确;
C;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溶液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C错误;
D;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D错误。
故选ACD。13、A:B【分析】【分析】
由题意可知:嘌呤毒素可以代替携带有氨基酸的tRNA与核糖体结合;通过阻断翻译的进行而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详解】
A;tRNA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A正确;
B;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B正确;
C;mRNA上同时结合许多核糖体;合成多条相同的多肽链,C错误;
D;嘌呤毒素具有与tRNA分子末端类似的结构;可以代替携带有氨基酸的tRNA与核糖体结合,从而阻断了后续反应的进行,嘌呤毒素干扰的是基因表达过程中翻译的过程,D错误。
故选AB。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杂交育种周期可选择范围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化石16、略
【分析】【详解】
二倍体水稻细胞中共有24条染色体,即12对,且水稻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因此水稻基因组测序是指测定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全部碱基序列。【解析】12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T2噬菌体寄生病毒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格里菲斯艾弗里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基因重组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F1隐形纯合子1:1。21、略
【分析】略【解析】伽莫夫3个碱基四、判断题(共1题,共5分)22、A【分析】【详解】
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正确。五、实验题(共1题,共3分)23、略
【分析】【分析】
据题意分析可知,纯合的红花宽叶和白花窄叶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宽叶,说明红花宽叶为显性性状,F1自由交配,F2中红花宽叶雌株:红花宽叶雄株:红花窄叶雄株:白花宽叶雌株:白花宽叶雄株:白花窄叶雄株=10:5:5:2:1:1,即雄性中红花:白花=5:1,全为宽叶,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
【详解】
(1)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叶形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原因是F2雌株只有宽叶;雄株中宽叶:窄叶=1:1,表现出性状遗传和性别相关联。
(2)F1全是红花,F2中出现了白花,说明红花是显性性状;宽叶:窄叶=3:1,雌性:雄性=1:1,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由此推测出纯合的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
(3)从实验结果推测,F2中红花:白花=10:2=5:1,即aa个体减少,可能是含基因a的花粉部分不育,由于子一代关于花色的基因型为Aa,假设a花粉的不育率为n,雌配子正常,则有Aa产生雄配子的比例为A:a=1/2:1/2(1—n),调整比例后,a花粉的概率=(1—n)/(2—n),而a雌配子所占的比例为1/2,故有1/2×(1—n)/(2—n),解得n=50%,说明a花粉不育率为50%,要验证上述推断,可将F2中的白花雌株(aa)和F1中的红花雄株(Aa)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若a花粉不育率为50%,则Aa产生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a=2:1,子代中红花:白花=2:1。
【点睛】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解析】X染色体F2雌株只有宽叶,雄株中宽叶:窄叶=1:1,表现出性状遗传和性别相关联AAXBXB、aaXbYa50%实验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大型活动影像记录合同范本4篇
- 个人网络购物消费分期付款合同(2024版)5篇
- 2025年医疗专用电梯安装及急救响应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农村房屋买卖风险评估农民房屋买卖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民间借贷法律援助与公益诉讼合同4篇
- 专利技术合作开发详细条款合同版B版
- 2025年度个人教育课程录制加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租赁住房配套设施升级改造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厨师国际交流聘用合同7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商行农村农产品加工贷款合同范本2篇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初一到初三英语单词表2182个带音标打印版
-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
-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含答案)
-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
- 【S洲际酒店婚礼策划方案设计6800字(论文)】
- 铁路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体会课件
- 医院死亡报告年终分析报告
-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11月英语二级笔译真题及答案(笔译实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