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案TOC\o"1-2"\h\u18334第一章总论 361.1工程概述 3159911.2设计原则与目标 396851.2.1设计原则 3150021.2.2设计目标 3171141.3施工总体布局 384111.3.1工程施工分区 38401.3.2施工总体布局 41188第二章结构体系设计 4278612.1结构选型与优化 4319712.1.1选型依据 426922.1.2结构选型 485012.1.3结构优化 5295912.2结构分析计算 5311042.2.1结构分析模型 5284852.2.2结构分析方法 5152052.2.3计算结果分析 5171272.3结构构件设计 6194992.3.1构件类型 6262922.3.2构件设计原则 6294542.3.3构件设计方法 6320752.4结构安全与耐久性设计 6182142.4.1安全设计 632222.4.2耐久性设计 632047第三章基础设计 6109653.1地基处理与基础形式 774283.2基础结构设计 7104363.3基础施工技术 79102第四章框架结构设计 8190074.1框架结构体系 8321074.1.1主体框架 8268434.1.2支撑框架 8265304.1.3抗侧力框架 8307794.2框架梁、柱设计 8284414.2.1框架梁设计 8251404.2.2框架柱设计 9196314.3框架节点设计 984524.4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928534.4.1施工准备 9286954.4.2模板工程 933794.4.3钢筋工程 9287294.4.4混凝土工程 9321354.4.5施工监测 1016939第五章剪力墙结构设计 10162575.1剪力墙结构体系 10294195.2剪力墙设计 10283795.3剪力墙施工技术 1112081第六章楼板与屋面设计 11116926.1楼板结构设计 1181816.1.1设计原则 11152026.1.2楼板结构类型 1181786.1.3楼板结构设计要点 12257666.2屋面结构设计 12149876.2.1设计原则 1269866.2.2屋面结构类型 1298466.2.3屋面结构设计要点 12160416.3楼板与屋面施工技术 13171746.3.1楼板施工技术 1382396.3.2屋面施工技术 135495第七章施工方案设计 13278627.1施工总体布局 13271997.2施工方法与工艺 13112337.3施工组织与管理 14112857.4施工安全与环保 1417437第八章施工测量与监测 15149228.1施工测量技术 15175128.1.1控制测量 15107008.1.2施工放样 15208288.1.3施工测量误差控制 15273028.2施工监测内容与方法 15269498.2.1监测内容 15242268.2.2监测方法 16309238.3施工监测数据分析 1645468.3.1数据整理 16199638.3.2数据分析 1629818.3.3数据预警 1693678.3.4数据反馈 1610530第九章工程质量与验收 1676309.1工程质量控制 16101329.1.1质量控制原则 16181259.1.2质量控制措施 1760659.2工程验收标准与程序 17114679.2.1验收标准 17235179.2.2验收程序 17129229.3工程质量处理 17139139.3.1报告 17148569.3.2处理 1819911第十章工程成本与进度管理 18411310.1工程成本控制 1872110.2工程进度计划 181002910.3进度与成本协调管理 19203310.4工程后期结算与评估 19第一章总论1.1工程概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地标性建筑,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还体现着建筑科技的发展水平。本工程为某城市超高层建筑项目,建筑高度为X米,共计层,包括地上层、地下层。建筑功能涵盖办公、商业、酒店、公寓等多种业态,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本工程旨在打造一座具有地标性、创新性、环保性的超高层建筑,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1.2设计原则与目标1.2.1设计原则(1)安全性: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2)合理性:充分考虑建筑功能、经济效益和施工可行性,优化结构设计。(3)创新性:运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理念,提升建筑品质。(4)环保性:注重节能环保,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1.2.2设计目标(1)实现建筑功能的合理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2)优化结构体系,降低结构自重,提高抗震功能。(3)创新施工技术,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4)注重建筑美学,打造具有地标性的城市形象。1.3施工总体布局1.3.1工程施工分区本工程施工区域划分为地上施工区和地下施工区。地上施工区包括主体结构、二次结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工程;地下施工区主要包括地下室结构、基础工程、地下管线等工程。1.3.2施工总体布局(1)施工平面布局: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需求,合理划分施工场地,设置施工临时设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2)施工垂直运输:采用塔吊、施工电梯等垂直运输设备,提高施工效率。(3)施工临时设施:设置临时办公室、仓库、宿舍等,满足施工人员及材料需求。(4)施工环境保护: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减少扬尘、噪音等污染,保证施工环境良好。(5)施工安全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控,保证施工安全。通过以上施工总体布局,本工程将有序、高效地推进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第二章结构体系设计2.1结构选型与优化2.1.1选型依据超高层建筑结构选型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经济合理性等多方面因素。选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建筑功能需求: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确定结构体系的基本形式,如框架、框筒、核心筒等。(2)地理环境条件:考虑地震、风荷载等自然因素对结构的影响,选择适合的结构体系。(3)经济合理性:结合建筑成本、施工周期等因素,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2.1.2结构选型根据选型依据,对以下几种常见的结构体系进行对比分析:(1)框架结构:适用于多层、中高层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功能,但抗风能力相对较弱。(2)框筒结构:适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风、抗震功能,但结构重量较大。(3)核心筒结构:适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具有较高的抗风、抗震功能,但施工难度较大。(4)混合结构:结合以上几种结构体系的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超高层建筑。2.1.3结构优化结构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形式优化:根据建筑功能和环境条件,对结构形式进行优化,提高结构功能。(2)结构布置优化:合理布置结构构件,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3)材料功能优化:选用高功能材料,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2.2结构分析计算2.2.1结构分析模型超高层建筑结构分析计算应采用三维模型,充分考虑结构的几何尺寸、材料功能、荷载作用等因素。分析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有限元模型:适用于复杂结构形式,能准确反映结构受力功能。(2)等效模型:适用于规则结构形式,计算简便。(3)混合模型:结合有限元模型和等效模型,适用于复杂结构形式的简化分析。2.2.2结构分析方法超高层建筑结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弹性分析:适用于结构在弹性阶段的受力分析。(2)塑性分析:适用于结构在塑性阶段的受力分析。(3)动力分析:考虑地震、风荷载等动力作用下的结构响应。(4)稳定分析:考虑结构在受力过程中的稳定性。2.2.3计算结果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结构内力:分析各构件的轴力、剪力、弯矩等内力分布情况。(2)结构位移:分析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响应。(3)结构稳定性:分析结构在受力过程中的稳定性。2.3结构构件设计2.3.1构件类型超高层建筑结构构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梁:承受弯矩和剪力的构件。(2)柱:承受轴力和弯矩的构件。(3)墙:承受剪力和弯矩的构件。(4)节点:连接各构件的部位。2.3.2构件设计原则构件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强度原则:保证构件在受力过程中不发生破坏。(2)刚度原则:保证构件在受力过程中不产生过大的变形。(3)稳定性原则:保证构件在受力过程中不发生失稳现象。2.3.3构件设计方法构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简化设计法:适用于规则结构形式的构件设计。(2)详细设计法:适用于复杂结构形式的构件设计。(3)功能设计法:根据结构功能要求,进行构件设计。2.4结构安全与耐久性设计2.4.1安全设计结构安全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抗震设计:根据地震作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2)抗风设计:根据风荷载,进行结构抗风设计。(3)防火设计:考虑火灾对结构的影响,进行防火设计。2.4.2耐久性设计结构耐久性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材料选择:选用耐久性好的材料。(2)防护措施:采取防护措施,提高结构耐久性。(3)维护保养: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延长结构使用寿命。第三章基础设计3.1地基处理与基础形式在设计超高层建筑时,地基处理与基础形式的选择是的环节。需要对建筑场地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分析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地震活动情况等因素,从而确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对于软土地基,通常需要采用预压加固、砂桩、碎石桩等方法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对于硬土地基,则需注意地基的开挖与支护,避免因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或塌陷。基础形式的选择依赖于多种因素,包括建筑的高度、使用功能、地质条件以及经济性等。常见的基础形式有浅基础、深基础以及复合基础。浅基础适用于荷载较小、土质较好的情况;深基础,如桩基础,适用于荷载较大或土质较差的情况;复合基础则结合了浅基础与深基础的特点,适用于复杂的地质条件。3.2基础结构设计基础结构设计是保证建筑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荷载特性、结构形式以及施工技术等因素。在基础结构设计中,首先要进行的是基础承载力的计算,保证基础能够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需要考虑基础的稳定性和沉降控制,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材料选择,减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基础结构设计还需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例如,在采用桩基础时,需要优化桩径、桩长和布桩方式,以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成本。3.3基础施工技术基础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是保证基础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施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设备的选择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如水泥、钢筋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保证基础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如沉降观测、位移监测等,及时发觉并处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施工安全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超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通常涉及到深基坑开挖和支护,这要求施工方具备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技术水平。在施工过程中,还需密切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如地下水位、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等,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第四章框架结构设计4.1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及使用寿命。框架结构体系主要包括:主体框架、支撑框架、抗侧力框架等。在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高度、地理位置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框架结构体系。4.1.1主体框架主体框架是框架结构体系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主体框架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及配筋应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2)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应满足承载力和刚度要求;(3)框架节点应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和延性。4.1.2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主要用于承受水平荷载,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支撑框架的布置应合理,避免产生局部应力集中;(2)支撑框架的截面尺寸及配筋应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3)支撑框架与主体框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4.1.3抗侧力框架抗侧力框架主要用于抵抗水平荷载产生的侧向力,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抗侧力框架的布置应均匀,形成连续的抗侧力体系;(2)抗侧力框架的截面尺寸及配筋应满足承载力和刚度要求;(3)抗侧力框架与主体框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4.2框架梁、柱设计4.2.1框架梁设计框架梁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梁的截面尺寸应满足承载力和刚度要求;(2)梁的配筋应合理,保证梁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处于弹性状态;(3)梁的构造措施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4.2.2框架柱设计框架柱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柱的截面尺寸应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2)柱的配筋应合理,保证柱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处于弹性状态;(3)柱的构造措施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4.3框架节点设计框架节点设计是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节点连接应牢固可靠,保证框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2)节点处梁、柱的截面尺寸及配筋应满足承载力和刚度要求;(3)节点构造措施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4.4框架结构施工技术4.4.1施工准备在框架结构施工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流程和施工方法;(2)进行施工图纸审查,保证施工图纸的准确性;(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质量。4.4.2模板工程模板工程是框架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要求如下:(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2)模板的安装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保证尺寸准确;(3)模板的拆除应遵循一定的顺序,避免损坏混凝土结构。4.4.3钢筋工程钢筋工程是框架结构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要求如下:(1)钢筋的品种、规格、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2)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规范要求;(3)钢筋的安装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保证钢筋的位置和数量准确。4.4.4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是框架结构施工中的核心环节,其施工要求如下:(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满足设计要求;(2)混凝土的浇筑应遵循一定的顺序,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3)混凝土的养护应及时,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发展。4.4.5施工监测在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对以下方面进行监测:(1)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沉降等指标;(2)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如噪音、扬尘等;(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如混凝土强度、钢筋安装质量等。第五章剪力墙结构设计5.1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一种在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的抗侧力结构形式,其主要依靠墙体自身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具有较高的抗震功能和稳定性。剪力墙结构体系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整体剪力墙结构:将整个建筑物的墙体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2)单片剪力墙结构:将墙体划分为若干单片,单片墙体独立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3)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增设剪力墙,共同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4)框筒结构:将剪力墙与框架结构相结合,形成空间受力体系。5.2剪力墙设计剪力墙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2)合理布置剪力墙,提高结构的整体功能。(3)剪力墙的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满足规范要求。(4)剪力墙的洞口布置应满足使用功能和建筑美观要求。剪力墙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剪力墙布置: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结构体系和使用功能,合理布置剪力墙。(2)剪力墙厚度:根据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确定剪力墙的厚度。(3)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要求,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4)剪力墙洞口设计:根据使用功能和建筑美观要求,合理布置剪力墙洞口。5.3剪力墙施工技术剪力墙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剪力墙模板施工:采用合适的模板体系,保证剪力墙的几何尺寸和表面质量。(2)剪力墙钢筋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准确绑扎和焊接剪力墙钢筋。(3)剪力墙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保证剪力墙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4)剪力墙施工缝处理:合理设置施工缝,保证剪力墙的整体性和抗震功能。(5)剪力墙质量控制:对剪力墙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第六章楼板与屋面设计6.1楼板结构设计6.1.1设计原则在设计超高层建筑楼板结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及承载要求;(2)保证楼板结构的稳定性、刚度和抗震功能;(3)考虑楼板与梁、柱、墙等构件的连接;(4)合理选择楼板类型及构造措施;(5)满足建筑防火、隔声、隔热等要求。6.1.2楼板结构类型超高层建筑楼板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平板结构:适用于平面规则、跨度较小的建筑;(2)梁板结构:适用于平面复杂、跨度较大的建筑;(3)井字梁结构:适用于大开间、大跨度建筑;(4)无梁楼盖结构:适用于平面规则、层高受限的建筑。6.1.3楼板结构设计要点(1)楼板厚度:根据楼板类型、跨度、荷载等因素确定;(2)楼板配筋:遵循相关规范,保证楼板抗弯、抗剪、抗冲切等功能;(3)楼板连接:保证楼板与梁、柱、墙等构件的可靠连接;(4)楼板预留孔洞:考虑设备安装、管道穿越等需求,合理设置预留孔洞;(5)楼板防火、隔声、隔热措施: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及规范要求,采取相应措施。6.2屋面结构设计6.2.1设计原则屋面结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及承载要求;(2)保证屋面结构的稳定性、刚度和抗震功能;(3)考虑屋面与墙体、梁、柱等构件的连接;(4)合理选择屋面类型及构造措施;(5)满足建筑防水、隔热、保温等要求。6.2.2屋面结构类型超高层建筑屋面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平面屋面:适用于一般建筑;(2)坡屋面:适用于具有民族特色或造型需求的建筑;(3)曲面屋面:适用于大型公共建筑或特殊造型建筑;(4)绿色屋面:适用于环保、节能要求的建筑。6.2.3屋面结构设计要点(1)屋面厚度:根据屋面类型、跨度、荷载等因素确定;(2)屋面配筋:遵循相关规范,保证屋面抗弯、抗剪、抗冲切等功能;(3)屋面连接:保证屋面与墙体、梁、柱等构件的可靠连接;(4)屋面预留孔洞:考虑设备安装、管道穿越等需求,合理设置预留孔洞;(5)屋面防水、隔热、保温措施: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及规范要求,采取相应措施。6.3楼板与屋面施工技术6.3.1楼板施工技术(1)模板施工:根据楼板类型及厚度,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及支撑体系;(2)钢筋施工:遵循相关规范,保证钢筋配料、焊接、绑扎等工序的施工质量;(3)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和密实性;(4)楼板养护:采取保湿、保温措施,保证楼板强度和耐久性。6.3.2屋面施工技术(1)屋面防水层施工:遵循相关规范,保证防水层施工质量;(2)屋面保温层施工:根据保温材料类型,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3)屋面隔热层施工:采用高效隔热材料,保证隔热效果;(4)屋面绿化施工:根据绿化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及种植方式。第七章施工方案设计7.1施工总体布局施工总体布局应根据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需求,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以下为施工总体布局的几个关键方面:(1)施工现场划分:将施工现场划分为施工区、材料堆放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域,合理规划各区域的位置和面积,保证施工有序进行。(2)施工交通组织:合理设置施工现场的进出口,规划施工道路,保证运输车辆畅通无阻。同时应考虑施工期间的临时停车场地,以满足施工需求。(3)施工临时设施:根据施工需要,设置临时设施,如临时办公、住宿、食堂等,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7.2施工方法与工艺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方法与工艺的选择,应结合建筑特点、施工条件及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以下为几种常用的施工方法与工艺:(1)桩基施工:采用静压桩、钻孔桩、挖孔桩等施工方法,保证桩基施工质量。(2)地下结构施工:采用大开挖、逆作法、地下连续墙等施工方法,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安全、顺利进行。(3)主体结构施工:采用现浇、预制、装配式等施工方法,提高主体结构施工效率和质量。(4)装饰装修施工:采用干挂、湿贴等施工方法,注重施工细节,提高装饰装修质量。7.3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是保证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以下为施工组织与管理的主要内容:(1)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进度、施工任务、施工人员配置等,保证施工按计划进行。(2)施工队伍管理:加强施工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施工质量。(3)施工材料管理: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供应和储存,保证施工材料符合国家标准。(4)施工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监控,保证施工质量。(5)施工成本控制:合理安排施工资源,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7.4施工安全与环保施工安全与环保是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以下为施工安全与环保的主要内容:(1)施工安全: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施工安全意识。(2)环境保护: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扬尘、废水等污染,保证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3)节能减排: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施工技术和材料,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4)绿色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的绿化工作,提高施工现场的绿化覆盖率,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第八章施工测量与监测8.1施工测量技术施工测量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精度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以下为施工测量技术的几个关键方面:8.1.1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是施工测量的基础,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平面坐标系建立、控制网布设、控制点测量等;高程控制测量主要包括高程基准点选择、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8.1.2施工放样施工放样是根据设计图纸,将建筑物的位置、尺寸、高程等要素准确地标注在施工现场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全站仪法:利用全站仪进行角度和距离测量,实现建筑物轮廓线的精确放样。(2)GPS法: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实现建筑物位置和尺寸的精确放样。(3)激光扫描法:通过激光扫描仪对建筑物进行扫描,获取建筑物表面的三维坐标,实现精确放样。8.1.3施工测量误差控制施工测量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为减小误差,应采取以下措施:(1)选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设备。(2)采用合理的测量方法和技术。(3)加强测量人员的培训和管理。8.2施工监测内容与方法8.2.1监测内容施工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物的位移和变形。(2)周边环境的变化,如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等。(3)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脚手架、模板、钢筋等的稳定性。(4)施工进度和质量。8.2.2监测方法施工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自动化监测: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设备,实现实时、自动的监测。(2)人工监测:通过人工巡视、检查,发觉并及时处理问题。(3)视频监控:利用摄像头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施工安全。8.3施工监测数据分析施工监测数据是评估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以下为施工监测数据分析的几个关键方面:8.3.1数据整理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筛选、数据排序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8.3.2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图表分析等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觉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8.3.3数据预警根据监测数据,制定预警指标和阈值,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进行预警。8.3.4数据反馈将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反馈给施工管理团队,指导施工方案的调整和优化,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第九章工程质量与验收9.1工程质量控制9.1.1质量控制原则在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质量控制:对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阶段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2)预防为主:在施工前,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预测,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3)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4)严格验收:对施工成果进行严格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9.1.2质量控制措施(1)加强设计审查: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保证设计合理、可靠。(2)严格选用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优质材料,保证工程质量。(3)强化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4)加强监理工作: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理,保证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9.2工程验收标准与程序9.2.1验收标准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的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符合设计文件:施工成果应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2)符合国家标准:施工成果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3)符合合同要求:施工成果应满足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4)功能齐全:建筑物的各项功能应齐全、可靠。9.2.2验收程序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的验收程序如下:(1)施工前验收:对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等进行验收。(2)施工过程验收: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验收。(3)分部工程验收:对施工完成的分部工程进行验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人和股东分配协议书
- 药企质保协议书
- 配送餐品协议书
- 苗木卸车协议书
- 小红书业务合作协议书
- 安置房交房标准协议书
- 联合购铺协议书
- 桥梁混凝土施工协议书
- 环卫安全协议书
- 租赁临时协议书
- 配电箱巡检表
- 【品牌手册】无忧传媒品牌手册-市场营销策划-品牌营销案例与品牌手册
- 地砖地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焊接质检员职业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上海市安全员A证(企业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库附答案
-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 GB/T 24067-202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
- 顶管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 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11SG534 带水平段钢斜梯(45°)
- 医院重症监护室感染监控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