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检测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检测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检测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检测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10667个集体,31515人次——这是自1950年至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的15次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累计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总数。2020年,这个数字再次刷新——将有新一批劳动楷模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至高褒奖。70余年来,劳动模范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国家繁荣富强添砖加瓦,用劳动的双手浇筑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不朽丰碑,鼓舞亿万劳动群众乘风破浪、奋勇前进。1978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学生刘文清从报纸上看到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这次大会标志着我国科技工作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对于接受表彰的全国先进集体和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24岁的刘文清充满了崇敬。这一年,刘文清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带领科研团队只做了“一件事”: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国家对环保领域的需求完美结合,特别是在国内率先系统开展了光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集成创新研究。当获悉自己成为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人选,刘文清内心百感交集,认为科技工作者的“中国梦”是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2020年1月10日,一线技术工人何光华与潘从明的创新成果斩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光华有个响当当的称号——“电缆医生”,她攻克了高落差环境下高压电缆施工损伤引发故障的世界性难题;潘从明则有一项“独门绝技”——用一双眼睛就能在浑浊的液体中,甄别和捕捉那些若隐若现的稀有贵金属。时代为劳模创造了展现才干的舞台,劳模也成为一个时代的创造者——刘文清带领团队构建了我国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技术体系。今天,人们最关注的大气细颗粒物PM10和PM2.5监测,就是由他的团队提供技术设备支撑。何光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项目,不仅在全国电力、石油、钢铁、化工等各行业规模化应用,还推广至德国、瑞典、新加坡等国,有效提高了城市供电可靠性。潘从明的创新成果可以从铜镍冶炼“废渣”中同时提取8种以上稀贵金属,而这正是精密电子、航空发动机、燃料电池等国家战略高科技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他们是劳动者中的普通一员,始终坚守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志向,在日复一日的默默耕耘中,创造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70余年来,扛起这份担当的劳动模范有“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也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离去,但他们的事迹依然是传奇,激励着一批批70后、80后、90后乃至00后的劳动者,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拼搏奋斗、攻坚克难,勇立时代潮头。(摘编自《唱响劳动最光荣的时代乐章》,《工人日报》2020年11月23日)材料二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对比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一届表彰大会上的讲话,青年在今年被提到更醒目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要“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过去,不少人觉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是属于功成名就者的荣誉,与年轻人没有太多交集。但实际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要靠劳动、靠劳动者,这其中既包括在工作岗位耕耘几十年的资深劳动者,也包括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青年。当前有一些青年对待劳动的态度,与中央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当代青年成长的物质环境比父辈要优渥很多,有一些年轻人的劳动观出现了偏差,他们没有意识到“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央对很多90后进行表彰,尤其对一线劳动者的认可,客观上有助于引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在见贤思齐中学习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传承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培育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这些年,我们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的成绩,都是广大劳动者用双手创造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还需要继续奋斗。在这个过程中,青年群体应该更积极地开展工作,多一些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离不开青年劳动者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落实“十四五”规划,传承工匠精神,也离不开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青年产业工人队伍。崇尚劳动,应成为一种青年自觉。(摘编自《让“劳动光荣”成为青年自觉》,《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11月27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几十年来,刘文清专注于国家环保领域的需求,用专业知识开展相关创新研究,带领团队构建了大气细颗粒物PM10和PM2.5监测系统。B.何光华、潘从明的成果或推广至国内外,提高城市供电可靠性,或为国家战略高科技产业提取关键基础材料,都有很强的创新性。C.当代一些青年成长的物质环境优渥,因缺少劳动机会,致使劳动观出现偏差,所以除了引导其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外,还要多提供劳动机会。D.当前我们之所以在青年中提倡崇尚劳动的意识,是因为青年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2.下列对材料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开头介绍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劳动模范不但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还塑造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等,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B.材料一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了刘文清、何光华、潘从明三位劳模的事迹和他们各自的研究成果,高度赞扬了他们的劳模精神。C.材料二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论述了应该引导青年人崇尚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D.两则材料都是新闻体裁,但前者是通讯,侧重叙述,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介绍劳动事迹,后者是新闻评论,侧重议论。3.关于劳动模范与劳模精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劳动模范和劳模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24岁的刘文清受此激励,作出了非凡成就,当代青年也能受其引导培养正确的劳动观。B.时代和劳动模范相互成就,时代能为劳动模范创造展现才干的舞台,而劳动模范能在此基础上贡献劳动,创造更辉煌的时代。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靠的是劳动和劳动者,与年龄没有绝对关系,资深劳动者和青年群体都有可能凭劳动成为劳动模范。D.劳模精神就是要在时代发展的重要领域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5.新闻不仅要遵循客观事实,还要有一定的价值坚守,要起到引导、监督、深化等社会作用。请结合两则材料对此进行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老来割麦 蒲楠栀子花的香在村子里荡来荡去,猛烈得很,哦,是割麦时间了。确实是这样,麦子黄了,麦子熟了,一棵棵沉醉的麦穗,饱饱地低着头。麦粒的香味,也从穗的缝隙里渗出,悄悄地香。这香和栀子的香不同,婉约而不张狂,提示着人们该磨镰了,该下地了。顺爷起得很早,他要乘着星露割麦。麦在一夜的露水里柔和,麦秸柔和,穗也柔和,不会碰一下就爆裂了。顺爷磨了一夜镰,实际上是用锉刀锉的,弯月样的锯镰刀,长了碎碎的牙齿,要一个个锉,否则镰刀锋利不起来,割起麦子费力不说,还拖泥带水。顺爷边磨镰边听收音机,习惯了,收音机播天气预报,明天天气晴好,适合开镰。一夜的星露果然是好,麦子们都还在露水里睡觉呢。顺爷自小就听老人说,露水是星星上落下的,所以就叫星露。星露好,新鲜,庄稼们爱这口。今年的麦长得好,风调雨顺,长得厚实。顺爷找了个田嘴下地,顺手挽了把麦子,刚要发力,却听到相邻的麦地有“唰唰”的镰刀摩擦麦秸的声音。还有比顺爷更早的人呢。顺爷知道是谁,他喊了声:六哥,割麦呀,还活着!六哥从麦地里抬起头,不阴不阳地回了句:承情,还活着,睡地上垫席子哦。顺爷七十二岁了,六哥比顺爷大上两岁,都是村中老人了。干巴巴的对话结束了,顺爷和六哥都一心向麦,使着劲割起麦子来,一地的麦,要割上大半天时间的。顺爷和六哥的麦地都不大,亩把田的样子,要是田地多了,还真种不动。人不服老不行。年轻时顺爷种地可是一把好手,三五亩一天就能割个干净,镰刀挥起,一道优美的弧线划去,麦就倒了一片。现在差多了,几行麦子割下来,腰像要断了样,弯不下直不起。顺爷割了一气,汗流进眼里、嘴里,嗓子直冒烟。他缓缓地挺起腰,对着邻地说:六哥歇会儿吧,也没多少活儿。六哥回应:歇啥,不怕慢,就怕站,慢慢干。六哥不抬头,但“唰唰”的声音明显慢了下来。顺爷还听到六哥在嘟囔:不知明天的太阳可照我。不多的对话在麦穗间传来传去,幽幽的,似乎是这块地上唯一的声音。麦实在是长得好,可割麦的人呢?只管种不管收,可不是庄稼人的做派。还真是的,村里青壮年都跑城里去了,田又怕空着,疏疏地撒上种子,一副靠天收的模样,天和地都发了力,收获就在眼前,可怎么就忘了收割呢?顺爷想不明白,电话没少打,通知城里的人回来割麦。城里的人感谢归感谢,可就是人不回来。去年的麦,就有不少烂在田里,好了麻雀和喜鹊们。六哥自言自语说话:小东西们都不回,还说,一亩田的收成,不如城里干两天的。小东西们,田不收,吃啥呀。顺爷明白,六哥也一定打了无数电话,捂着嘴没笑出声来。顺爷问六哥:怎么不进城去?在家当孤鬼。六哥反问:你呢,家的灯盏亮些?这话是不用回答的,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脚下的地,种了一辈子的地,地熟了,离不开人呢。顺爷和六哥都有不少承包地,儿孙们做主,大多数地流转给别人种,留下的地,是顺爷和六哥硬坚持的,这地是他们立根的地方。顺爷对流转出的地是有看法的,那些种地的人不下功夫,花拳绣腿,怎能和自己种、自己出力比。留下的地,顺爷不让别人插手,六哥也是,当孩子服侍,麦自然长得好,长得厚。小两岁还是不一样,顺爷超前割完了,六哥的地还剩下一垄。顺爷从麦子间插了过去,对头地割将起来。六哥没说什么,乡里乡亲相互帮衬,再正常不过了。六哥突然笑出了声:顺子还记得不,过去为一拃宽的地,还打过架呢!顺爷搭腔:记得,现在我把这地都给你,你可种得动?又是无话,只听到“唰唰”的声音紧一下慢一下。两块地割完了。割完的两块地陷在大片的麦地中央,像是两只眼睛,沉浸地看着天空。六哥和顺爷坐在田埂上,各自想着心思。想什么呢?俩人对望了一眼,同时冒出了一句:该回了。气歇顺了,顺爷问六哥:明年还种吗?六哥斩钉截铁:种,没种够!你呢?顺爷也毫不含糊:种,走不动,爬也爬来。顺爷叹了口气:舍不得呀!六哥叹口气:舍不得哦!六哥突然很神秘地对顺爷说:告诉你,我大孙子要回村子了,说是再创业,种田呢!顺爷说:真的呀!真好。六哥说:真的,儿子敢不同意,打断他的狗腿。嗯,真好!割完的麦地,麦茬留得整齐,小风吹过,一浪浪地腾着涟漪,而留在麦茬间的花生,正嫩嫩吐绿,这是顺爷和六哥套种的。(选自《小小说月刊》)文本二土地是乡土小说中最重要的意象,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同样离不开对土地的描述,“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直接陈述了乡下人为什么离不开土地,乡土社会的地缘与血缘关系,使定居成为常态,迁移成为变态。土地之所以能够成为农民谋生的手段,是因为土地上可以种植庄稼,生产粮食,而粮食才是养育人类的根本。《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之根本,伟大的农民多是善于耕种的形象,守护土地与庄稼成为他们引以为傲的职责。(选自李如彬《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庄稼”书写》)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人们通常认为“星露”是从星星上落下的露水,小说将其作为汗水的象征,寄寓了对农民勤劳质朴等优秀品质的赞美。B.顺爷和六哥“还活着”的调侃,看似极不礼貌,实则充分凸显了乡土社会中相知相熟的老哥俩关系的亲密和感情的融洽。C.顺爷和六哥曾经为了一拃宽的土地打架,一方面表现了他们视土如命,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生活的窘迫。D.顺爷、六哥对望时不约而同冒出一句“该回了”,一语双关,既表达出割完麦回家之意,又暗含对在外儿孙返乡的期盼。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以栀子花香引出麦香并将二者进行对比,深入传达出农人丰收在望的喜悦和对庄稼的深厚感情。B.小说通过对入城青壮年疏于耕作、淡于收获的侧面叙写,表达了对迷恋城市、好逸恶劳行为的委婉批判。C.小说以小见大,通过顺爷和六哥之间一次平常的农事闲话,反映出作者对新时期农业改革的关注和思考。D.小说用富有乡土气息的质朴语言描绘了生动真实的劳动场景,自然和谐充满意趣,又隐约闪现伤逝之情。8.小说最后一段颇具意味,作者以此结尾有何用意?(4分)9.请结合文本相关信息,对小说中塑造的顺爷和六哥这类形象的现实意义进行评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论诛诸吕功,右丞相勃以下益户、赐金各有差。绛侯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郎中安陵袁盎谏曰:“诸吕悖逆,大臣相与共诛之。是时丞相为太尉,本兵柄,适会其成功。今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十二月,诏曰:“法者,治之正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无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其除收帑诸相坐律令!”诏振贷鳏、寡、孤、独、穷困之人。又令:“八十已上月赐米肉酒九十已上加赐帛絮赐物当禀鬻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时有献千里马者。帝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马,独先安之?”于是还其马,与道里费,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中郎将袁盎骑,并车揽辔。上曰:“将军怯邪?”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圣主不乘危,不侥幸。今陛下骋六飞驰下峻山,有如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上乃止。贾谊说上曰:“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上感谊言,春,正月,丁亥,诏开藉田,上亲耕以率天下之民。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太宗孝文皇帝上》,有改动)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八十已上/月赐米肉酒/九十已上/加赐帛絮/赐物当禀鬻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B.八十已上/月赐米肉酒九十/已上加赐帛絮/赐物当禀鬻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C.八十已上/月赐米肉酒九十/已上加赐帛絮/赐物当禀鬻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D.八十已上/月赐米肉酒/九十已上/加赐帛絮/赐物当禀鬻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趋,快步上前。在朝见君主时,快步走是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但向君主告辞时,这样做就不是很恭敬了。B.太尉,原是中央最高军事长官,天下武官之首,统帅天下兵马大权,后逐渐演化成优宠宰相等的加官、赠官。C.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一般老而无夫者谓之鳏,老而无妻者谓之寡。D.丁亥,六十干支之一,文中用来纪日。除干支纪日法之外,我国古代纪日法还有序数纪日法、月相纪日法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绛侯周勃因为诛杀吕氏的功劳,被增加封户和赏赐金银,非常得意;散朝时汉文帝也恭敬地目送他远去。B.汉文帝认为法律是国家的根本,罪犯判罪后,不应再让他们的父母、妻儿、兄弟等连坐,这体现了文帝的仁厚。C.汉文帝想乘马车从陡坡上疾驰,袁盎制止,并用“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进行劝谏,文帝接纳了谏言。D.贾谊重视积贮,主张驱使百姓从事农业生产,让文帝亲自耕种做天下百姓的表率,文帝被他的话打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与道里费,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2)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14.袁盎劝谏汉文帝不要失礼,汉文帝是如何做的?《资治通鉴》记载这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1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参差不齐。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16.本诗与初中所学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两首诗的语言风格有何不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劳动是美好的,在诗人笔下,劳动充满激情和欢乐。它是《芣苢》中最后满满收获的“”;它是《插秧歌》里的农忙时节,虽是简单的雨具,给人的感觉却是“”,仿佛将面临一场大战,生死攸关。

(2)白居易《观刈麦》中,运用侧面描写表现农民在田间繁忙劳动的句子是:“,。”

(3)古代很多节日记录着先民们的农事劳动生活,如社日,社日有春社和秋社。“社”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活动,是生产财富的源泉,只有依靠永不止息的劳动、脚踏实地的劳动、精益求精的劳动、科学创造的劳动,才能创造高品质生活。只要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如何飞跃,生产要素如何组合,都不能改变马克思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一个崇尚劳动的民族,必然是一个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①,劳动成为公民基本素质的民族。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观念,是劳动者成为劳动的主人应有的劳动态度和行为。辛勤劳动就是要使劳动成为生命的价值实现,成为生存的基本手段,成为生活的必要内容,经年累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诚实劳动就是要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认真地从事每一个劳动过程,负责地完成每一件劳动产品,()。创造性劳动就是要充分展现人的创造本质和生命价值,在劳动中③不仅创造新的劳动产品,而且创造新的劳动方式。今天,不同职业领域的中流砥柱都是创造性劳动的佼佼者。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19.请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劳动的内涵发挥至近乎完美,劳动的潜能开发至近乎极致B.劳动的内涵被发挥至近乎完美,劳动的潜能被开发至近乎极致C.把劳动的内涵发挥至近乎完美,把劳动的潜能开发至近乎极致D.发挥劳动的内涵至近乎完美,开发劳动的潜能至近乎极致(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很多人都觉得,经常参与体力劳动的人要比经常坐在办公室的人更加健康,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需要锻炼身体,可惜,事实是相反的:①。

为什么体力劳动代替不了体育锻炼呢?劳动的过程只是身体局部肌肉、骨骼在活动。如铲地时,主要是腰和手臂在活动;赶车时,主要是上肢在活动。一般情况下,运动消耗的能量会明显高于体力劳动。同时,长时间的重复动作,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感,需要充分的休息才能恢复,这使热量消耗受到限制。②,除了给身体局部带来疲劳外,还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如采取站立位的售货员比常人更容易患腰腿病和下肢静脉曲张,从事搬运工作的职工比一般人更容易患腰肌劳损,电脑操作员比常人更容易患腕关节疾病或腰椎间盘突出。因此体力劳动者非但③,还应该更积极地安排出单独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21.在上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请概括体力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的原因,不超过60个字。(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劳动是人类共同的主题。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曾说:“生活的花朵只有付出了劳动才会绽开”。我国伟大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说:“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时强调“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劳动伴随着人们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它带给人们许多收获、感想……关于“劳动”,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自主立意,自拟标题;②800字左右;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第二单元检测1.B解析A项“带领团队构建了大气细颗粒物PM10和PM2.5监测系统”说法错误,原文为“刘文清带领团队构建了我国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技术体系。今天,人们最关注的大气细颗粒物PM10和PM2.5监测,就是由他的团队提供技术设备支撑”。C项于文无据,原文只说“当代青年成长的物质环境比父辈要优渥很多,有一些年轻人的劳动观出现了偏差”,并没有说缺少劳动机会。D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说法有误。原文并没有说“主导地位”。2.B解析B项“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了刘文清、何光华、潘从明三位劳模的事迹和他们各自的研究成果”说法有误。文章是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了刘文清的事迹和研究成果,其他两位主要概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3.D解析D项由原文“在见贤思齐中学习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可知“劳模精神”不包括“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4.材料二首先指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中青年在今年被提到更醒目的位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能忽视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青年劳动者;接着引入现状,即当前有一些青年的劳动观出现了偏差;然后讲发挥优秀青年劳动者的榜样作用,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最后总结全文的观点,即:崇尚劳动,应成为一种青年自觉。5.①深化新闻事件的意义:材料一通过评论揭示劳动模范对国家的贡献以及对人民的激励作用,深化了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的意义;材料二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能忽视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青年劳动者,深化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把青年提到更醒目的位置的意义。②引导人们深入思考:材料一引导人们思考劳模与时代的关系;材料二引导青年思考自身的使命感、责任感。③体现现实针对性和社会指导意义:材料一最后一段体现了劳模对青年一代的激励作用,揭示了劳模以及劳模精神的现实意义;材料二针对现实中有一些青年的劳动观出现了偏差提出青年应建立正确的劳动观;同时结合当前的实际指出了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6.A解析A项“小说将其作为汗水的象征,寄寓了对农民勤劳质朴等优秀品质的赞美”错误,属于过度解读。文中提到星露的地方有两处,这两处描写只能读出星露和麦子之间的关系,不能上升到象征的含义。7.B解析B项“表达了对迷恋城市、好逸恶劳行为的委婉批判”错误,由文章“还真是的,村里青壮年都跑城里去了”“小东西们都不回,还说,一亩田的收成,不如城里干两天的”可知,青壮年去城里是为了外出务工挣钱,而不是好逸恶劳。8.①增强审美意蕴。作者以麦茬地的优美景象来揭示劳动创造了美、劳动者赋予了大自然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②深化小说主题。作者寄寓景物以象征意义,预示着农业发展必将如嫩芽吐绿,充满勃勃生机。9.①顺爷和六哥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代表,他们热爱家乡、珍视土地、勤于劳作、乐于助人,具有值得传承发扬的可贵品质;②他们的思想相对保守、安于现状,对进城务工、土地流转等存有偏见,可以理解,也需要科学引领和合理指导;③顺爷和六哥的形象极具真实性和典型性,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产生的矛盾冲突,能够引发人们对农村改革的思考。10.A解析“九十已上”和“八十已上”“不满九十”并列,不应断开,排除B、C两项;据句意,“循行”的宾语不应是“不称者”,排除D项。11.C解析一般老而无妻者谓之鳏,老而无夫者谓之寡。12.D解析文中“文帝亲自耕种做天下百姓的表率”不是贾谊的主张。13.(1)(汉文帝)给(进献者)旅途费用,接着下诏说:“朕不接受贡献之物。一定下令让全国不要请求前来进献(贡品)。”(2)有的百姓不从事本业却去从事末业,所以百姓生活(或生存)艰难。朕很担忧这种情况,因此现在亲自率领群臣从事农业耕作来鼓励百姓。14.汉文帝在以后每次早朝的时候,神色愈加庄严。记载这一故事的目的是教导皇帝要保持礼节,才能让臣下敬畏。参考译文(朝廷)评定诛杀诸吕的功劳,右丞相周勃以下都被增加封户和赐金,数量各有差别。绛侯周勃散朝时小步疾行退出,十分得意;文帝对绛侯以礼相待,甚是恭敬,经常目送他退朝。郎中安陵人袁盎劝谏文帝说:“诸吕(吕氏一党)谋反背叛,众臣们一起将吕氏斩杀。那时丞相担任太尉,执掌兵权,才恰好建立了这番功劳。现在,丞相在天子面前好像有骄傲的神色,可您还是谦让着他;君臣都失了礼数,我私意认为陛下不该如此!”以后每次上朝的时候,文帝愈加庄重威严,丞相周勃也就愈加敬畏。十二月,文帝下令说:“法律是国家的根本。如今犯法之人已判罪,却还让并未犯罪的犯人父母、妻儿、兄弟一起连坐,甚至将他们收为奴婢,朕认为这种做法十分不可取!还是废掉各种收罪犯家属为奴婢及各种相互连坐的律令吧!”文帝下令赈济那些鳏、寡、孤、独和穷困的人。文帝还下令:“年龄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赐给米、肉、酒若干;年龄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另外再赐给丝帛和棉絮。赐给的物品中,凡是应当赐给粥米的,各县的长吏要亲自查验,由县丞或者县尉送去;赐给不到九十岁老人的东西,由啬夫、令史送去;郡国享受二千石俸禄的长官要派出负责监察的都吏,让他们巡视督察所属各县,发现有不按照诏令做的,给以责罚督促。”当时有人向文帝进献日行千里的宝马。文帝说:“(出行时,)前有仪仗的旗子做先导,后有属车跟随做护卫,吉日出行每天可以行进五十里,率军出行每天就只能走三十里。朕如果乘坐千里马,能先单独奔往哪里呢?”于是,(汉文帝)把马还给了进献者,并给(进献者)旅途费用,接着下诏说:“朕不接受贡献之物。一定下令让全国不要请求前来进献(贡品)。”文帝从霸陵上山,想要从西边的陡坡奔驰而下。中郎将袁盎骑马上前,与文帝车驾并行,伸手挽住马缰绳。文帝说:“将军害怕了吗?”袁盎回答说:“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