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七中国人口问题习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七中国人口问题习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七中国人口问题习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七中国人口问题习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七中国人口问题习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微专题(七)中国人口问题(2024河北张家口摸底)高龄化是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大于60岁或65岁)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是一种狭义上的高龄化,是人口的系统性高龄化的重要表现,依据高龄人口比重可将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4个类型:高龄人口比重低于10%的称为未高龄型、10%~13%的为高龄型Ⅰ期、13%~16%的为高龄型Ⅱ期、超过16%的为高龄型Ⅲ期。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高龄化状况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1.东北地区高龄化空间分布特点是()A.由西北向东南减轻B.由东南向西北减轻C.由西南向东北加重D.由东北向西南加重2.影响高龄化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丰富程度C.环境污染程度D.养老保障制度3.高龄化加重的最干脆影响是老年人()A.养老金增加B.消费需求下降C.照料服务需求增加D.住房需求下降(2024陕西重点中学联考)“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安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据预料,到2024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据此完成4~5题。4.我国“婚姻贫困”的缘由不包括()A.生育率较低B.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C.年龄结构失衡D.“养儿防老”的思想5.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A.限制城乡人口流淌B.适度调整生育政策C.严控城市人口增长D.加强胎儿性别选择(2024晋冀鲁豫中原名校联考)依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2024年全国结婚率为7.2‰,为2013年以来最低。下图示意我国2010年以来结婚率和离婚率的改变。据此完成6~7题。6.2010年以来,我国的()A.总人口数不断削减B.离婚人数持续上升C.结婚人数大幅削减D.人口性别比大幅上升7.我国结婚率、离婚率的改变,对现阶段产生的可能影响是()A.劳动力数量削减B.人口死亡率上升C.孤儿的数量增加D.加快老龄化进程(2024湖南长沙质检)甲、乙是“两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8~9题。8.下列推想合理的是()A.甲地人口增长数量比乙地多B.甲地人口性别结构严峻失调C.乙地年轻人少,高校生就业压力小D.乙地老龄化较重,年轻人负担较重9.针对乙地人口问题,实行的相应措施不合理的是()A.大力吸引外来劳动力,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B.调整安排生育政策,调控年龄结构失调问题C.依靠科技,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解决劳动力削减问题D.实行社会化养老和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待遇和水平(2024山西大同三模)人口老龄化的度量包括数量(老年人口数量、占比)和质量(人口预期寿命)两个方面。以2010年全国老龄化系数(8.87%)与总体预期寿命(74.83年)为基准水平,依据各省市人口老龄化系数、预期寿命同基准水平的差值,将全国各省市分为4类(如下图)。据此完成10~12题。10.下列省份中,养老负担最重的是()A.青海B.广东C.广西D.黑龙江11.甲省区人口老龄化“数量”与“质量”类型形成的缘由是()①人口诞生率较高②医疗卫生水平高③海拔高,居住相宜性低④人口少,迁入量大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2.各省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中,合理的是()A.湖南——限制人口迁出B.山西——提升医疗水平C.四川——完善工业体系D.新疆——接纳海外移民13.(2024福建福州5月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依据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在7%以上为老龄型人口。P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P<7%时为成长型(G);当7%≤P≤10%时为老年型初期(A1);当10%<P≤14%时为老年型中期(A2);当14%<P≤16%时为老年型后期(A3);当P>16%时为超老年型阶段(S)。材料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肯定影响。截至2024年,江苏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但各地状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下图示意2000—201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1)指出苏北老龄人口类型的改变。(2)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3)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龄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14.(2024贵州贵阳阶段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口的诞生性别比,通常以每诞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诞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国际上通常将人口诞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定为102~107,超出这个范围则被视为异样。男女性别同等协调发展,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是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性别比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下图示意1980—2025年我国人口诞生性别比改变趋势(数据来自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据图归纳我国人口诞生性别比改变的特征。(2)分析20世纪80年头以来,我国人口诞生性别比总体失衡的缘由。(3)说出我国人口诞生性别比失衡可能带来的影响。(4)请结合实际状况,提出缓解我国人口诞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微专题(七)中国人口问题1~3.1.B2.A3.C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东北地区高龄化空间分布大致从东南向西北减轻,B项正确。第2题,东南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高龄化严峻,故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高龄化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A项正确。东南部不是资源最丰富的。东南部经济发达,环境污染较严峻,不利于老年人生活。养老保障制度不是主要缘由。故选A。第3题,高龄化加重代表老年人口中高龄人口比重增加,故须要的照料服务增加,C项正确。养老金不会增加,消费、住房需求影响不大。故选C。4~5.4.C5.B解析第4题,从材料中可知,我国“婚姻贫困”的缘由有强制性安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尤其是贫困地区更为突出,说明还有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因素等缘由造成,不包括年龄结构失衡,C符合题意,故选C。第5题,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应促进城乡人口流淌,A错误;适度调整生育政策,B正确;促进城市化发展,C错误;严格禁止胎儿性别选择,D错误。故选B。6~7.6.B7.D解析第6题,结婚率和离婚率的改变对人口总数及人口性别比影响不大,解除A、D;结婚的人口数量取决于结婚率和人口总数,据图可知,结婚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且随着人口的增加,结婚人口数不会大幅削减,C错误;离婚率上升,人口增加,离婚人数相应上升,B正确。故选B。第7题,结婚率偏低,会影响诞生率,新诞生人口削减,相对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即人口老龄化加剧,D正确;诞生人口削减,对现阶段的劳动力影响较小,A错误;结婚率、离婚率的改变对死亡率没有影响,B错误;离婚后其子女并不是孤儿,C错误。故选D。8~9.8.D9.A解析第8题,依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地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较大,说明人口老龄化严峻,年轻人负担较重。第9题,依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地20~60岁之间的人口比重较大,说明其劳动力相对足够,因此不须要大力吸引外来劳动力。10~12.10.C11.A12.C解析第10题,广西为深度老龄化—长寿型,老年人口比重大,经济落后,养老负担最重,C正确;青海、广东、黑龙江为轻度老龄化,养老负担相对较轻。第11题,甲省区为西藏,为轻度老龄—低寿型,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诞生率较高,老龄化较低,海拔高,居住相宜性低,寿命较低,①③正确;医疗卫生水平较低,人口迁入量小。故选A。第12题,湖南为深度老龄—低寿型,限制人口迁出不符合事实;山西为轻度老龄—长寿型,提升医疗水平并不是最迫切的;四川为深度老龄—低寿型,应完善工业体系,增加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回流,C正确;新疆接纳海外移民的可能性较小。13.答案(1)苏北地区G型和A1型在削减,其中G型减幅显著,A2、A3、S型增加,增幅最大为A2型;苏北老龄化向以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或:苏北地区G型、A1型向A2、A3、S型转变;苏北老龄化向以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2)南通市地处亚热带,日照足够,气候暖和潮湿,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三面环水,江海交汇处,空气质量好,污染较小,有益老年人健康长寿;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易形成老龄型人口。(3)苏南经济的发展对苏北、苏中青壮年劳动力产生吸引力,大量苏中、苏北年轻劳动力涌入苏南大城市,造成苏北、苏中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同时苏南高等教化的集中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口,减缓了当地老龄化进程;都市圈内部出现低龄化现象,形成低龄化中心。解析第(1)题,阅读图文材料可知,2000—2010年,苏北地区G型和A1型在削减,其中G型减幅显著,A2、A3、S型增加,增幅最大为A2型,说明老龄化加剧,苏北老龄化向以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第(2)题,主要分析南通市优越的大气环境对南通老年人口的有利影响,主要从气候、空气质量等方面分析。第(3)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苏南经济发展较快,从图中得知,苏南人口呈现年轻化,其缘由主要是经济发展吸引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同时高等教化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口,减缓了苏南老龄化进程。14.答案(1)自1980年以来,我国诞生性别比波动上升,总体偏高;1980—1999年诞生性别比起先超出正常范围,并且呈现持续增高的趋势;2000—2003年诞生性别比稍有回落,但之后始终处于偏高状态;2008年出现拐点以后,诞生性别比起先逐年下降。(2)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男女不同等的社会现状;封建传统观念深化人心,导致重男轻女生育观的产生,从而加剧了人为干预性别生育的欲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B超技术变得越来越普及,为人为性别选择供应了可能;安排生育限制了生育的数量,催化了人口诞生性别比的失衡;一些极度偏僻落后的地区存在女婴瞒报漏报以及溺弃女婴的现象等。(3)可能导致婚姻挤压;犯罪现象增加,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加剧政府财政负担,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等各种社会问题。(4)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宣扬男女同等的思想,转变男孩偏好的生育理念;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管理,严禁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制度,减缓民众“养儿防老”的危机意识,从根本上缓解性别比失衡。解析第(1)题,我国人口诞生性别比改变的特征可从图中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