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绿色生态理念培育与推广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D/31/wKhkGWeOzuOAI9L4AALpOMT5eXk325.jpg)
![农业生产绿色生态理念培育与推广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D/31/wKhkGWeOzuOAI9L4AALpOMT5eXk3252.jpg)
![农业生产绿色生态理念培育与推广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D/31/wKhkGWeOzuOAI9L4AALpOMT5eXk3253.jpg)
![农业生产绿色生态理念培育与推广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D/31/wKhkGWeOzuOAI9L4AALpOMT5eXk3254.jpg)
![农业生产绿色生态理念培育与推广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D/31/wKhkGWeOzuOAI9L4AALpOMT5eXk32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产绿色生态理念培育与推广手册TOC\o"1-2"\h\u20500第一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概述 2244471.1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含义 2156231.2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重要性 331879第二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培育基础 38802.1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 3300572.2农业绿色生态技术发展 3180622.3农业绿色生态政策法规 427742第三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技术支撑 4173823.1节能减排技术 4256873.2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5184563.3循环农业技术 524325第四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推广策略 6244154.1政策引导与激励 6112264.2农业绿色生态品牌建设 6181754.3农业绿色生态宣传教育 630781第五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在种植业的推广 738855.1绿色种植技术 7292665.2绿色肥料应用 764565.3绿色农药使用 76908第六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在养殖业的推广 7153546.1绿色养殖技术 723176.1.1选择优良品种 7268476.1.2饲料优化 7119576.1.3养殖环境控制 8158706.1.4疾病防控 8316676.2养殖废弃物处理 856546.2.1废水处理 8189056.2.2粪便处理 8280226.2.3死亡动物处理 8120016.3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8274086.3.1种养结合 8260146.3.2养殖渔业结合 859696.3.3养殖能源结合 921012第七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在水产养殖业的推广 9221217.1绿色水产养殖技术 9325117.2水产养殖环境监测 9107967.3水产养殖废弃物处理 910441第八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在农产品加工与流通领域的推广 1081218.1绿色加工技术 10186928.2绿色包装与标识 10121608.3绿色物流与配送 1128386第九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在农业观光旅游中的推广 11190489.1农业观光旅游规划 11215719.1.1规划原则 11258829.1.2规划内容 12236289.2农业生态体验活动 1268529.2.1活动类型 12203919.2.2活动组织 1227649.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230399.3.1农业废弃物分类 12290089.3.2资源化利用途径 12180329.3.3政策支持与推广 1314435第十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区域实践与案例分析 131882110.1我国农业绿色生态发展现状 132876710.2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区域实践 143263510.2.1东北地区 142044010.2.2华北地区 14297510.2.3华东地区 14816210.2.4华中地区 142502810.2.5华南地区 142452310.3农业绿色生态理念案例分析 14707610.3.1案例一:四川省某绿色生态农业园区 1489510.3.2案例二:浙江省某农业废弃物处理企业 1455310.3.3案例三:陕西省某生态农业示范县 14第一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概述1.1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含义农业绿色生态理念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倡导绿色生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这一理念强调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旨在实现农业产业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农业绿色生态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平衡:在农业生产中,保持土壤、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平衡,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2)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农业生产资源,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环境保护: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4)绿色生产: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施用,提高农产品品质,保障农产品安全。1.2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重要性农业绿色生态理念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效益:通过实施农业绿色生态理念,可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绿色生态理念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产品品质,保证粮食安全。(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实施,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4)改善生态环境:农业绿色生态理念有利于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压力,改善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5)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绿色生态理念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这一理念,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绿色生态理念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二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培育基础2.1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保护农业资源,是实现农业绿色生态发展的前提。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防止耕地质量下降和土壤污染。要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保证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要关注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适应性农业,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还需加强对生物资源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2.2农业绿色生态技术发展农业绿色生态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环保、低碳、节能、高效的技术和方法。发展农业绿色生态技术,有助于提高农业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对环境的压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种植制度优化:调整作物结构和布局,推广轮作、间作等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2)绿色施肥技术: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3)生物防治技术:利用生物天敌、生物农药等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4)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农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2.3农业绿色生态政策法规农业绿色生态政策法规是保障农业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绿色生态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为农业绿色生态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2)政策规划:如《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等,明确了农业绿色生态发展的目标和任务。(3)政策支持:如农业补贴政策、农业保险政策、绿色信贷政策等,为农业绿色生态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政策支持。(4)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绿色生态技术标准体系,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通过以上政策法规的实施,有助于引导农业绿色生态发展,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三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技术支撑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色生态理念的培育与推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章将重点阐述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技术支撑,包括节能减排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以及循环农业技术。3.1节能减排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是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具体措施如下:(1)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施肥技术、改进灌溉方式等手段,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2)推广节能型农业机械。研发和推广节能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农业机械能耗。(3)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4)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农业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转化为生物质能源,降低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3.2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是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关键环节,旨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如下:(1)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2)优化农业景观格局。合理规划农田、水体、森林等景观要素,构建多样化的农业景观,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栖息地。(3)推广生态农业技术。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如有机农业、生物防治等,降低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4)实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定期评估生物多样性状况,为农业绿色生态理念提供科学依据。3.3循环农业技术循环农业技术是实现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有效途径,旨在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具体措施如下:(1)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将农作物秸秆作为有机肥料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2)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肥料、饲料、生物质能源等,实现资源化利用。(3)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改进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水污染。(4)实施农业清洁生产。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以上措施,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技术支撑体系将不断完善,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四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推广策略4.1政策引导与激励政策引导与激励是推动农业绿色生态理念推广的重要手段。应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绿色生态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支持等,以引导和激励农民及农业企业采取绿色生态生产方式。应加大对农业绿色生态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开展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农民购买绿色生态农业生产资料,如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还应设立农业绿色生态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动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普及。4.2农业绿色生态品牌建设农业绿色生态品牌建设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农民和农业企业应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农产品品质和生态效益,培育具有特色的农业绿色生态品牌。,应加强对农业绿色生态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认知度。另,农民和农业企业应注重产品包装和营销策略,提升品牌形象。建立健全农业绿色生态品牌评价体系,对符合标准的农产品进行认证,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4.3农业绿色生态宣传教育农业绿色生态宣传教育是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推动农业绿色生态理念普及的基础性工作。农业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参与,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教育格局。应将农业绿色生态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普及农业绿色生态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和现场观摩活动,让农民掌握绿色生态农业技术,增强实践能力。通过以上措施,农业绿色生态理念将得到有效推广,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第五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在种植业的推广5.1绿色种植技术绿色种植技术是种植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其核心是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应当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施保护性耕作,维护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如采取轮作、间作等方式,促进生态平衡。还需提倡使用生物技术,如抗病虫害的转基因作物,以降低农药使用量。5.2绿色肥料应用绿色肥料的应用是实现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应优先考虑有机肥料,如农家肥、绿肥等,它们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同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作物的需肥特性,科学施用肥料,减少化肥的过量使用,防止土壤盐渍化和水体富营养化。5.3绿色农药使用绿色农药的使用是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影响的重要措施。在使用绿色农药时,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即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和物理方法,如利用天敌控制害虫,采用频振式杀虫灯等。还需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保证农药的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推广病虫害综合治理(IPM)策略,整合多种防治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第六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在养殖业的推广6.1绿色养殖技术我国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养殖技术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绿色养殖技术旨在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养殖产品质量。6.1.1选择优良品种选择具有较高抗病力、生长快、肉质好的优良品种,是绿色养殖的基础。优良品种能够降低饲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养殖效益。6.1.2饲料优化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饲料污染。采用全价配合饲料,减少饲料添加剂使用,提高饲料转化率。6.1.3养殖环境控制加强养殖环境管理,保证养殖场所清洁、通风、光照充足。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养殖,减少疫病发生。6.1.4疾病防控采用生物安全措施,预防疫病发生。加强疫苗接种,提高动物免疫力。合理使用兽药,避免药物残留。6.2养殖废弃物处理养殖废弃物是影响养殖业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是实现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关键。6.2.1废水处理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降低污染物排放。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实现废水达标排放。6.2.2粪便处理采用堆肥、发酵等方法对养殖粪便进行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粪便处理后的有机肥可用于土地改良,提高土壤肥力。6.2.3死亡动物处理建立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防止疫病传播。对死亡动物进行焚烧、深埋等处理,减少环境污染。6.3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是一种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核心,实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养殖方式。6.3.1种养结合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相结合,形成种养循环。种植作物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养殖废弃物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实现资源互补。6.3.2养殖渔业结合将养殖业与渔业相结合,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利用养殖废水养鱼,既减少了废水污染,又提高了渔业效益。6.3.3养殖能源结合将养殖业与能源产业相结合,利用养殖废弃物生产生物质能源。如利用粪便发酵生产沼气,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提供了清洁能源。第七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在水产养殖业的推广7.1绿色水产养殖技术我国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水产养殖技术逐渐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新趋势。绿色水产养殖技术旨在降低对环境的负担,提高养殖效率,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以下为绿色水产养殖技术的几个关键点:(1)科学规划养殖模式:根据不同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合理选择养殖方式,如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优化养殖环境:通过调控水质、底质,保持养殖环境稳定,减少病害发生。(3)精准投喂:根据养殖对象的生长需求,合理搭配饲料,减少饲料浪费,降低污染。(4)病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药物使用,降低环境污染。7.2水产养殖环境监测水产养殖环境监测是保障绿色水产养殖技术实施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养殖环境,可以实时了解养殖水质、底质状况,为养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下为水产养殖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1)水质监测:监测养殖水体的温度、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指标,保证养殖水体处于适宜状态。(2)底质监测:监测底质中的有机质、重金属、病原微生物等指标,预防底质污染。(3)病害监测:定期检查养殖对象,发觉病害及时治疗,防止病害蔓延。(4)生态环境监测:关注养殖区域周边的生态环境变化,如水生植物、底栖生物等,评估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7.3水产养殖废弃物处理水产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是绿色水产养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处理养殖废弃物,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以下为水产养殖废弃物处理的几个方面:(1)饲料废弃物处理:通过改进饲料配方,降低饲料系数,减少饲料浪费。同时对饲料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发酵、堆肥等,转化为有机肥料。(2)养殖废水处理: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有害物质,降低污染。(3)病害尸体处理:对病害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深埋、焚烧等,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4)废弃设施处理:对废弃的养殖设施进行回收、拆解、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第八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在农产品加工与流通领域的推广8.1绿色加工技术在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绿色加工技术应运而生。绿色加工技术是指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采用环保、节能、高效、低污染的加工方法,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下为绿色加工技术的几个关键方面:(1)减少化学添加剂使用: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化学添加剂的使用,采用生物酶、天然抗氧化剂等替代品,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2)节能降耗:通过改进加工设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3)清洁生产: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4)低温加工: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采用低温加工技术,以保持农产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口感。8.2绿色包装与标识绿色包装与标识是农产品加工与流通领域绿色生态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绿色包装与标识的几个关键方面:(1)环保材料:采用环保材料制作包装,如生物降解材料、再生材料等,降低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2)减少包装废弃物:优化包装设计,减少包装废弃物产生,提高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3)绿色标识:在农产品包装上标注绿色标识,如有机认证、绿色食品标识等,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农产品。(4)信息透明:通过包装标识,向消费者提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信息,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8.3绿色物流与配送绿色物流与配送是农产品流通领域绿色生态理念的重要体现。以下为绿色物流与配送的几个关键方面:(1)优化物流网络:通过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和能耗。(2)节能减排:采用节能型运输工具,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等,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3)低温配送:在农产品配送过程中,采用低温配送技术,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4)循环利用物流设备: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物流设备,如周转箱、托盘等,降低物流设备对环境的影响。(5)绿色仓储:采用绿色仓储技术,如节能照明、绿色制冷等,降低仓储环节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第九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在农业观光旅游中的推广9.1农业观光旅游规划9.1.1规划原则农业观光旅游规划应遵循绿色生态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保证旅游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具体原则如下:(1)保护优先原则: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2)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农业特色、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旅游产品和服务。(3)协调发展原则: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9.1.2规划内容(1)空间布局:合理划分农业观光旅游区域,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和特色,形成有序的旅游空间结构。(2)旅游产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产品,如农业采摘、农耕文化体验、农业科普教育等。(3)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4)环境保护:制定环境保护措施,保证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9.2农业生态体验活动9.2.1活动类型(1)农业采摘体验:游客可参与农作物采摘,体验农耕文化,提高对农业的认识。(2)农耕文化体验:通过参观农业博物馆、农耕文化展览等活动,让游客了解当地农耕文化。(3)农业科普教育:开展农业科普讲座、实践活动等,提高游客的农业知识水平。(4)农业休闲活动:提供农业休闲设施,如农家乐、亲子乐园等,满足游客休闲需求。9.2.2活动组织(1)加强活动策划:根据游客需求,策划具有趣味性、互动性的农业生态体验活动。(2)提高服务质量:培训从业人员,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3)保障游客安全:制定安全措施,保证游客在活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9.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9.3.1农业废弃物分类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畜禽粪便等。9.3.2资源化利用途径(1)秸秆还田:将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提高土壤肥力。(2)生物质能源:将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生物质颗粒、生物质燃料等。(3)有机肥料: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发酵制成有机肥料,用于提高土壤肥力。(4)饲料资源: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转化为饲料资源,用于养殖业。9.3.3政策支持与推广(1)制定相关政策:应制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鼓励农民参与。(2)技术培训与推广: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3)资金扶持: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提供资金扶持,降低农民负担。第十章农业绿色生态理念的区域实践与案例分析10.1我国农业绿色生态发展现状我国农业绿色生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层面出台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真空绝热材料行业市场分析
- 制药原料采购合同范本
- 做商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数据中心制冷机电安装合同
- 保洁用品转让合同范例
- ktv设备售后合同范本
- 借条可以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新型节能中央空调采购安装与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养殖水管销售合同范本
- 共同经营股东合同范本
- GB/T 26189.2-2024工作场所照明第2部分:室外作业场所的安全保障照明要求
- 七上 U2 过关单 (答案版)
- 四川省地图模板含市县图课件
- 学校物业管理宿舍管理方案995
- 荔枝依旧年年红
- 小学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含答案)
- 英语人教版高中必修三(2019新编)第一单元教案
- GB 9706.1-2020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 口腔颌面外科:第十六章-功能性外科与计算机辅助外科课件
- 植物工厂,设计方案(精华)
- 贷款新人电销话术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