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微考点401-地貌成因分析-巧克力山_第1页
地理微考点401-地貌成因分析-巧克力山_第2页
地理微考点401-地貌成因分析-巧克力山_第3页
地理微考点401-地貌成因分析-巧克力山_第4页
地理微考点401-地貌成因分析-巧克力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频考点401巧克力山送给美女的“巧克力山”巧克力山在菲律宾的保和岛(BoholIsland)中部,有1268座巧克力山,其形状就像放大了的巧克力颗粒。这些巧克力山上长满了植被,主要是当地的一种茅草、野生甘蔗、菊花和一些蕨类植物。这些植物的颜色随季节、气温、雨量变化而改变:春天嫩绿、夏天深绿、初秋蛋黄、深秋黄红。旱季,则变成棕褐的咖啡色,更像巨大的巧克力被上帝巧妙地排摆在广袤平原上,巧克力山这个令人垂涎欲滴的名字由此而来。【拓展提升】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东南亚的菲律宾中部,大部分地区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雨季前),“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自然原因是(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C.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D.气候干旱,降水量不足2.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时间在(

)A.12~2月 B.9~11月 C.6~8月 D.3~5月【答案】1.C2.D【分析】1.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岛屿是热带季风气候,岛上其他地方森林茂密,只在小山上不长树,应该不是森林破坏,A错误;小山海拔低,热量条件不差,B错误;菲律宾中部为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该地岩层为石灰岩,受流水侵蚀作用易形成喀斯特地貌,由于石灰岩中含有的粘土和砂粒成分较少,遭受风化后产生的风化壳厚度小,形成的土层薄且在热带季风气候的强降水条件下易遭到强烈侵蚀出现水土流失,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较少,故当地因土层薄,难以生长树木,只能长草,C正确;D错误。故选C。2.据材料“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可知,褐色“巧克力”出现在当地热季,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是6-9月,10-次年5月是旱季;在雨季前的旱季,即3~5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是最热季,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当地森林茂密。但是,岛上1000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丘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在大地上,“巧克力山”由此得名。下图为保和岛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保和岛当地森林茂密,其主要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 D.热带季雨林4.观赏褐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5.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A.石灰岩地貌,土层浅薄 B.山地海拔高,热量不足C.山坡陡峻,水源滩以保持 D.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答案】3.D4.B5.A【分析】3.读材料,菲律宾位于东南亚地区,结合保和岛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该地全年高温在25℃以上,降水集中6-11月,其他月份降水较少,符合热带季风气候特征,而热带季风气候下典型植被是热带季雨林,因此D正确,排除ABC。故选D。4.根据材料,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适合观赏,结合图示该地5月份气温最高,因此最佳时间是5月,B正确,排除ACD。故选B。5.由材料知该地山丘都是石灰岩小山丘,土层浅薄,难以为树木提供深厚肥沃土壤,因此A正确;该地小丘仅40-120米,山地海拔不高,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因此B错误;由材料知,岛上1000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丘,可见山坡并不陡峻,C错误;由材料可知中,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当地森林茂密,因此D错误。故选A。巧克力山是菲律宾保和岛中部,深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植被茂密。但是,岛上1268个高度介于40到120米之间的石灰岩小山丘却只长草不长树,它们在雨季是绿色的,每到旱季,这些小山丘都会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的巧克力排放在大地上。下图为巧克力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推测巧克力山所在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A.热带草原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落叶阔叶林7.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自然原因(

)A.气温高,蒸发旺盛,大树干枯 B.多大风天气,大树易被折断C.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D.地表土层薄,大树难以生长【答案】6.C7.D【解析】6.考查植被类型的判断,一个区域植被类型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结合材料可知,巧克力山所在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类型主要以热带雨林为主,C正确;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A错误;常绿阔叶林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错误;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D错误,故选C。7.该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水分充足,但巧克力山为石灰岩小山丘,风化壳厚度小,形成的土层较薄,故能够长草,无法长树木。据此分析D正确,故选D。菲律宾的薄荷岛中部有一大片石灰岩小丘,每逢旱季末期,小丘上的草干枯后变为咖啡色,酷似一大堆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读薄荷岛简图,完成下面小题。8.观赏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9.巧克力山高度在40米~120米之间,山下树木苍翠,山上却是乱草覆盖。造成山上山下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石灰岩地貌,山上土层薄 B.山坡陡峻,水源难以保持C.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D.山体海拔高,热量条件差【答案】8.B9.A【解析】8.该岛屿位于10°N附近,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冬季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是一年中的旱季;据材料可知,每逢旱季末期,小丘上的草干枯变为咖啡色,5月是旱季末期,故观赏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5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9.薄荷岛中部有一片石灰岩小丘,石灰岩地貌广布,山上土壤发育条件较差,土层较薄,适宜草地的生长,山下土层较厚,适合林木生长,A正确。海拔在40-120米之间,坡度应该不大,B错误。该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森林破坏不严重,C错误。处于低纬度地区,且海拔在40~120米之间,故热量丰富,D错误。故选A。菲律宾薄荷岛上有大量石灰岩圆锥状山丘,高度在40~120米之间,山上长草山下长树,山体形似草堆,每年有一两个月“草堆”干枯,转为咖啡色,酷似一大堆巧克力,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左图为巧克力山景观图,右图为薄荷岛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薄荷岛“草堆”干枯,咖啡色最鲜明的月份是A.12~1月 B.4~5月 C.6~7月 D.9~10月11.石灰岩圆锥状山丘上树木少的原因是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岩溶地形,土壤过湿C.土层瘠薄,风力强劲 D.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答案】10.B11.C【解析】10.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的气候特征及其植被分布。材料所指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说明此时不仅热且天气干燥,故此时应为热带季风气候的4-5月份,B正确;12—1月,当地草地开始枯黄,未完全变为褐色,A选项错误;6-10月份,正确当地雨季,山丘碧绿,C、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选B。11.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由该岛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遭受流水侵蚀,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少,树木难以生长,只能长草,C正确;材料并未指出当地存在森林破坏,且石漠化的山地不可能有草地分布,A错误;材料所指巧克力山丘,虽为石灰岩圆锥状山丘,但并没有形成石灰岩岩溶地貌,且山坡平缓,地势较低,热量条件好,B、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C选项。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保和岛位于菲律宾群岛中部(图b),植被茂密,该岛中部密集分布着上千座高度在40-120米的圆锥状石灰岩小山丘,这些小山丘上只长草不长树,山体形似草堆。每年2-5月这些“草堆”逐渐变成褐色,酷似巧克力(图c),这些小山丘被人们称作巧克力山。图a示意保和岛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1)据图a描述保和岛的气候特征。(2)推测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每年2-5月变成褐色的原因。(3)指出旅游者去保和岛观赏巧克力山景观的最佳时机和需要防范的自然风险。【答案】(1)气候特征:全年高温(月均温均在25℃以上),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总量大,但分布不均,集中在6-12月(或答1-5月降水少);(2)山体由石灰岩构成,风化壳厚度小,土层薄;雨季降水多且多暴雨,表层土壤容易被流水侵蚀,土壤贫瘠,树木难生长;石灰岩基底下渗严重,地下水不足。雨季时色彩翠绿,旱季炽热的太阳将山丘上的草堆晒枯,变为褐色。(3)5月或旱季结束前,傍晚;防晒伤,火灾,蚊虫叮咬,防中暑等。【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分析【详解】(1)气候特征描述可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分析。从左图a可以看出,该区域气温全年均在25℃以上,全年高温;等温线比较平缓,年温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6-12月,其他季节降水少。(2)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说明当地自然条件不满足树木生长的条件。当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雨季时降水量大,降水集,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土层变薄,土壤贫瘠;巧克力山是由石灰岩构成,土层薄。容易与水发生反应,下渗量大,地下水不足。巧克力山变成褐色的原因:2-5月该区域为冬半年,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植被枯萎,旱季炽热的太阳将山丘上的草堆晒枯,变为褐色。(3)巧克力山出现在旱季,所以欣赏巧克力山最好的时间是旱季结束前,景观发育最好。为避开炎热的天气,选择傍晚最好。旱季气温高,所以要防治中暑、晒伤、火灾、蚊虫叮咬等。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巧克力山是位于某岛屿中部的一处自然奇景(位置见图6),由1268个圆锥形小山丘组成,高度介于40-120米之间,全部由石灰岩组成。每年2-5月,“干草堆”都会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的巧克力排放在大地上,巧克力山这个名字由此而来。材料二据2015年数据统计,该国石油含量较少,在北部海域仅有约3.5亿桶,而地热资源储量预计约有600万千瓦,相当于20.9亿桶标准原油。与地热资源储量丰富的邻国相比,该国的地热能开发速度十分迅速。目前该国正在运转的地热发电站最大发电量约有188.4万千瓦,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1)推测该岛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2)分析巧克力山每年2-5月份呈现褐色的原因。(3)分析该国大力发展地热发电可能面临的问题。【答案】(1)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理由:从地理位置分析,该岛地处热带,且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从材料分析,每年2~5月,“干草堆”都会干枯,说明有明显的旱季。(2)原因:该地为石灰岩,土层薄,虽然降水多,但山上只长草不长树;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每年2~5月为旱季,高温将这些草晒干,变成巧克力般的褐色。(3)自然: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地形崎岖,且气候高温多雨,不利施工;台风频发,破坏发电设施。社会经济:经济落后,资金投入困难;技术水平低;管理经验差等。【详解】(1)由图示可知该岛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其位于亚洲东部热带地区,材料中明确说明每年2~5月,“干草堆”都会干枯,说明有明显的旱季。所以结合其海陆位置和气候特征应该是旱雨季交替的热带季风气候。(2)由材料可知巧克力山高度介于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