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三中高考语文适应性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有各自特定的内涵,关注点也各有侧重,但二者在价值追求、规范要求以及作用功能方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相融性与互促性。新时代应注重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相结合,推动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从概念的渊源上来说,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是普遍与特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职业道德是伴随社会分工而产生的,有了职业分工,人与人及各行各业之间就有了因职业而发生的职业关系,就有了因职业需要而产生的职业行为,因而也就产生了调节职业关系与指导、约束人们职业行为的职业道德。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应当遵守相应职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原则。工匠精神源于“工匠”这一特定职业。我国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谓,其中的“工”从一般的意义来说就是指工匠,原指有手艺专长的人。《周礼•冬官考工记》对于“工匠”职责有明确的界定:“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工匠“的职责是造物,精湛的技艺是工匠的立足之本,“工匠精神”是指“工匠”所具备的心无旁骛、臻于化境的精神追求。从概念的发展演化来说,现代的工匠精神具有了普遍性的特点,已不局限于从事手工业劳动的“工匠”这类群体的特有精神,成为推及任何职业领域的概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成为各行各业劳动者都应追求的职业品格。与此相应,职业道德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包含所有职业都应当具备的职业品格,同时,作为一个特殊概念,则是指各行各业基于责、权、利统一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当承担的特定的责任与义务,每一种职业由于其职业权利与义务不同,职业活动的特点不同,职业道德要求也就不同。比如,军人的职业道德是服从命令、能征善战: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工匠精神的内涵不会因职业不同而发生改变,职业道德则会因每一种职业的特殊社会职能而呈现出差异。从关注的侧重点来看,工匠精神侧重于工作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和产品的精致、优质与卓越,职业道德则侧重于职业活动中与职业价值观相关的人与产品、人与人、职业与职业的关系,尽管工匠精神也通过对职业活动与产品的态度折射与凝结着从业者之间以及从业者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但其侧重点在于技术层面体现出的专业技能,其实质是基于对职业的敬畏与热爱,持之以恒地专注于把工作做好而生发出来的精神追求。职业道德的关注点在于由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从业者必须遵守和执行的职业承诺与职业行动。除了与工匠精神一样追求执着专注于工作自身外,职业道德还必须适应它的职业对象的特定要求,必须忠实履行其社会职能,同时,还必须处理好因社会分工而导致的各类职业内部以及与其他相关职业的关系。任何职业都必须在与其他相关职业的协同中,才能履行好其社会能,职业道德为处理相关职业之间的关系提供规范,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确保职业相关群体的权益得到尊重。(摘编自都爱红《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材料二:工匠精神可以提升职业道德建设的专业高度。工匠精神是劳动者敬业美德的升华。发端于传统社会工匠实践活动的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日益显示出跨越时空的伦理价值。古往今来,凡是在职业岗位和专业领域追求至臻境界的劳动者,在职业和专业目标锚定后,都能够做到方向不移、努力不懈、忘我付出。劳动者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严格要求,塑造了不断追求完美和卓越的工匠精神、劳动者以专业的职业素养升华了“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敬业美德。专心敬业既是劳动者的职业道德,也是劳动者安身立业、成就事业的精神品格。工匠精神要求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身处何种岗位,都应当对自己选择的职业和工作执着专注、心无旁骛、倾心投入,工匠精神超越了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的功利观念,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视岗位工作为职业使命和职业理想,能够主动履行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在职业岗位上传承弘扬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集知识、技能、创新和美德于一身的大国工匠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亟待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工匠精神强调劳动者对专业技术的超越性追求,它在职业道德上表现为劳动者主动地追求职业生涯和岗位工作的完善与卓越。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坚守,不仅是为了向他人和社会提供精良产品和优质服务,而且更为看重附着在产品和服务之上的良心、荣誉以及人格等道德要素。把工匠精神融入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全过程和全领域,就是要在践行普遍性职业道德规范基础上,面对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职业越来越专业化和岗位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以职业活动的专业性为抓手,提高劳动者职业道德建设的针对性,鼓励更多劳动者立足本职工作,在“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感召下,练就高强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书写属于劳动者自己的精彩动人的“工匠故事”。(摘编自孙春晨《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丰富内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工匠精神源于“工匠”这一特定职业,但时至今日它已成为推及各行各业的概念,且其内涵不因职业不同而发生改变,体现出普遍性的特点。B.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因职业活动特点不同,应遵守的职业道德会出现差异,但对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等职业品格的追求是一致的。C.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不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而将其视为使命和理想,他们主动履行职业义务和责任,主动追求职业岗位的完善与卓越。D.在社会分工更细化、职业更专业化、岗位要求更高的当下,培养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是与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相符合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军人的职业道德不同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因为军人和教师的职业分工不同,对其职业关系和职业行为进行调节和指导、约束的要求会呈现出差异。B.不同于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要求从业者必须在与其他相关职业的协同中履行好自身的社会职能,体现出对职业活动中人与产品、人与人等关系的处理。C.劳动者若能对自己从事的职业、身处的岗位执着专注、心无旁骛、倾心投入,坚持对专业技术的超越性追求,就能达到职业岗位和专业领域的至臻境界。D.劳动者应在职业活动中努力践行工匠精神,惟其如此,他们才能真正做到将附着在产品和服务之上的良心、荣誉以及人格等道德要素放在首要位置。(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画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岩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养生主》)B.虞山王叔远……贻余核舟一。长仅捌分。中作篷栊.两面共四扇,各有枢可开合。开则内有栏。船首一老,皤腹匡坐。左右各一方几、一书卷。(李日华《六研斋笔记》)C.观其釽,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当造此剑之时……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袁康《越绝书》)D.有一妪名黄道婆者,乃教以杆弹纺织之法。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矣。(王应奎《柳南续笔》)(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后三段采用并列式结构,论述了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的概念渊源、概念演化、侧重点。B.材料一综合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述全面深刻,说服力强。C.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主体部分从两方面论述工匠精神可以提升职业道德建设的专业高度。D.材料二作者引用习总书记的话,意在强调在职业岗位上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5)李斌在《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说:“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请结合两则材料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链接材料:2024年3月1日晚,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揭晓,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继电保护工、特级技师李辉入选。他1992年参加工作,从事继电保护专业一线工作32年以来,一直用专业技能守护着电网安全。他说,自己的名字里有“辉”字,注定要为守护万家灯火奋斗一生。30多年来,继电保护经历了从电磁型保护到整流型保护,再到晶体管、智能化保护的技术迭代,每一次技术革新、李辉都追赶着变化,不断更新知识。他从零学习编程、画电路图、应用专业软件,弄不懂的问题就向专家请教、做试验验证,成为一名继电保护专业全能型专家。近年来,随着光伏等绿色清洁能源在电网应用,电气量精准测量成为一个行业难题。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智能矢量测量分析仪”,实现电气量测量自动化,既节省了人力,还让测量更加精准,从业以来,李辉带领团队先后完成技术攻关6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50余项。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2.(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文本一:风声(节选)麦家夜深了。院子里的灯光相继熄灭,只有西楼会议室依然灯光明亮。院子里枪声乍起!尖利的枪声中夹杂着零星的惨叫声、战斗声、脚步声,会议室里的人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两个蒙面人就如利刃破竹一般,破窗而入,高喊:“不许动!把手举起来!”谁也没想到,共军居然敢冒死来营救老鬼。王田香想去拔枪,忽见又有两个蒙面人破门而入,只好乖乖地举起手。一双双手相继举起,任凭乌黑的枪口对准,命悬一线。“老鬼,快跟我们走!”“快走,老鬼,我们是老虎派来救你的!”肥原似乎不甘心死了都不知道谁是老鬼,一边举着双手一边偷偷环视周围,看到底谁是老鬼。殊不知,所有人都乖乖地擎着双手,或高或低,或直或弯,无一例外。不过肥原也注意到,这些人中只有李宁玉跟王田香一样,颇有点泰然处之的镇静,其他人无不露出了恐惧的神情。白秘书甚至吓得流出了口水,着实丢人。“老鬼,快跟我们走,晚了就不行了!”“快走,老鬼,敌人的援军马上就会赶来的,机不可失,耽误不得!”可就是没有人出列,跟他们走。肥原不经意间发现其中一个蒙面人穿的是总队士兵特制的大头皮鞋,知道可能已被老鬼识破,顿时恼羞成怒,手还没完全放下便破口大骂:“滚!都给我滚出去!!”很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味。原来这是肥原为今天晚上精心策划并组织的一出压轴戏,长时间的开会就是为了把时间熬过去。夜深深,让共军铤而走险,让老鬼自投罗网。可老鬼毕竟是老鬼,资深老辣,历练成精,哪会被这几个小鬼骗过?他们穿的是统一的皮鞋,端的都是制式的枪,哪像老鬼的同志。老鬼的同志来自五湖四海,使的武器五花八门,口音南腔北调,怎么可能这么整齐划一?不用说,肥原又白打了一张牌。不但白打,还有点丢人现眼。再说张司令,什么时候这么狼狈过,当着自己的部下乖乖地举起颤抖的双手?肥原采取这么大的行动,居然不跟他打招呼,让他出洋相,简直是胡闹!他忍不住板着脸,气呼呼地责问肥原:“肥原长,你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肥原本就在气恼中,不客气地回敬道:“还用问吗?我要引蛇出洞,诱鬼现身。你不觉得你身边的鬼太狡猾了吗?你要觉得我做得不对,有什么高见不妨说来听听。”司令看他气势汹汹,忍了气功他:“依我看,等明天再说吧,等明天这个时候,什么老K、老虎、老鬼都会现身的。”肥原走到李宁玉跟前:“我觉得已经现身了,李宁玉,你觉得呢?刚才我看见你静若止水。你为什么这么镇静,能告诉我吗?”李宁玉看着肥原,静静地说:“因为我觉得这样卑鄙地活着,老是被你无辜地当共党分子怀疑、讹诈,还不如死了。”(有删改)文本二:关于创作的对话(节选)麦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感伤变成了愤怒(冷漠、清高的芯子也是愤怒),天真变成了调皮,小说的台子(广场)被四方拆解。小说家开始跟各种现代主义思潮联姻,拉帮结派,各自为政,吹拉弹唱,自娱自乐。这时的小说是不敢天真的,小说一天真,“文学的上帝”就嘲笑,骂你浅薄,没有思想,没有诗意。这一路走下来的下场是:小说走出了读者的广场,走进了文学史。直到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出现,小说天真的一面几乎被他以一己之力牵回头。我从马尔克斯包括博尔赫斯那里,看到了恢复小说天真一面的契机,也受到诱惑,得出的结论是:要写奇人。别指责我不写常人,常人是人,难道奇人就不是人吗?我们要写的是人,难道奇人就没有人性?我的父母是最平常的人,农民,过着最日常的生活,但他们的生命里其实并无太多人性的考验。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看日头作息,只为一副胃肠,甚至连爱情、孤独、荣辱甚至都不大有,小小的山村就是天下,如何让他们来体现复杂、泥泞、宽广的人性?人性只有在极端的条件下才能充分体现,这个任务我觉得奇人应该比常人更容易出色完成。可以说,这也是我要写奇人的“思想基础”。当然,奇人各式各样,为什么我不去写“风清扬”,不写“棋王”,不写“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这必定跟我的经历、知识面、兴趣点相关。战略性地选择在哪里开战是可以谋划的,但仗怎么打,到战术层面,其实是没得选择的,只能跟自己打,抽调自己的各种储备。我无须向你强调,我写的都是虚构的——难道有那么多极端又典型的人坐等我花钱去收买?当然,虚构不等于虚假,虚构是为了展现更宽广而深入的真实。格里高尔变成一只甲虫笃定是虚构的,但人在重压之下变形、异化,这是现代人的一种集体真实。至于为什么是一只甲虫而非臭虫,为什么那家庭是那种人物关系、那屋子里有那些家具等,正如我为什么要写“特别单位”而非“特别旅馆”一样,都因于作家自身经历,尤其是内心经历。我们有理由怀疑卡夫卡梦见过甲虫(或捉拿过)。我小时候经常做同一个梦,一只翅膀张开来像蓑衣一样的大鸟把我叼走。这只大鸟是英雄,我渴望它救我逃出那个令我倍感孤苦的小山村。这跟我后来写了那么多天才——所谓的英雄——或许是相干的。(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在交代了“夜深了”这一特定背景之后,紧接着就描写尖利的枪声,先声夺人,给人一种紧张而刺激的感受。B.肥原举起双手并偷视他人动作的一段文字,通过对众人动作、神情的描写,把肥原老奸巨猾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C.文章写肥原采取的行动使张司令当着部下的面出尽洋相,这既表露出肥原行事专横,也表明二人之间有隔阂。D.蒙面人持枪闯入会议室,众人恐惧,而李宁玉却泰然自若,是因为她面对上司的无端猜忌早已心如死灰,甘愿赴死。(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在失去“天真”之后的结果是:小说家各自为政,自娱自乐,其作品浅薄而无思想和诗意可言,完全脱离读者。B.马尔克斯几乎以一己之力恢复了小说的“天真”,这使麦家受到启发,看到了改变当时小说创作界乱象的希望。C.作家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与作家的经历、知识面、兴趣点有关,就和麦家不去写“棋王”是一个道理。D.麦家笔下的甲虫、特别单位等均是虚构的,他认为虚构不等于虚假,虚构是为了展现更宽广而深入的真实。(3)文本一画横线部分中,在“鬼”字前面加上“老”和“小”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文本二指出,奇人比常人更容易在极端条件下充分体现人性,请简要分析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这一主张的。三、文言文阅读(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初,绍之南也,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绍军既败,或谓丰曰:“君必见重。”丰曰:“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绍还,谓左右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皆此类也。裴松之注:《先贤行状》曰:丰字元皓,钜鹿人,或云勃海人。丰天姿瑰杰,权略多奇,少丧亲,居丧尽哀,日月虽过,笑不至蚓。博览多识,名重州党。初辟太尉府,举茂才,迁侍御史。阁宦擅朝,英贤被害,丰乃弃官归家。袁绍起义,卑辞厚币以招致丰,丰以王室多难,志存匡救,乃应绍命,以为别驾。劝绍迎天子,绍不纳。绍后用丰谋,以平公孙瓒。孙盛曰:观田丰、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故君贵审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则伯王之业隆,臣奉暗后,则覆亡之祸至:存亡荣辱,常必由兹。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夫诸侯之臣,义有去就,况丰与绍非纯臣乎?诗云“逝将去汝,适彼乐土”,言去乱邦,就有道可也。(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六》)材料二: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①。”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节选自《贞观政要》)【注】①狂瞽:愚妄无知,常用作谦辞。(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陛下开圣A虑B纳刍C荛D愚臣E处不讳之F朝G实愿H罄其狂瞽(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庙胜,指战前朝廷决定的克敌制胜之策。“庙”与“居庙堂之高”的“庙”意思相同。B.适,在文中意为到……去,与《孔雀东南飞》中“始适还家门”的“适”意思相同。C.相遇,相互对待。“遇”与《庖丁解牛》中“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遇”意思不同。D.后,可以指君主、诸侯,也可以指君主的正妻,文中加点的两个“后”都是指君主。(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丰足智多谋,在军事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分析了曹军的情况,提出了持久对峙,以逸待劳的策略。B.袁绍刚愎自用,心胸狭窄。他对田丰提出的建议多不予采纳,战败后不反思己过,反而处死了田丰。C.孙盛认为,田丰是忠直之臣。袁绍不采用他的建议,他甘冒杀身之祸极力规劝,不考虑个人的安危。D.王珪认为,君主听从谏言,不断纠正自己的过失,才能成为圣主,所以一定要有七个直言敢谏的大臣。(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②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5)理想的君臣之道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材料概括。四、古代诗歌阅读(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秦州杂诗(其十五)①杜甫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塞门②风落木,客舍雨连山。阮籍行多兴,庞公③隐不还。东柯遂疏懒,休镊鬓④毛斑。[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天,因安史之乱,杜甫辞去朝廷官职,从长安出发,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此诗即他到达秦州暂住东柯谷期间所作。②塞门:边关。③庞公:东汉末年隐士。④镊鬓:拔掉鬓角上的白发。古人为出仕而常有此举。(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诗人写自己还没来得及泛舟大海,就已经陷身于无尽的战火之间。B.“悠悠”本指从容自然,此处为反语,指诗人四处奔走躲避战乱的惊慌窘态。C.颔联明写风吹叶落、秋雨不止的自然景象,实则抒无奈漂泊的凄凉悲切之情。D.颈联用典,借用阮籍的任性不羁和庞公的隐居选择,为尾联表白心志张本。(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我们应如何看待诗人的这一行为?五、名篇名句默写(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提到了谢灵运,反映了谢灵运及其山水诗对后世的巨大影响。(2)韩愈《师说》指出,古代超出一般人的圣人,“”,而现在远不如圣人的一般人,“”,所以圣人与一般人的差距越来越大。(3)“柳”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情,如“”“”。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相比普通疾病感染的细菌来说,多重耐药菌可谓是超级细菌了。我们平时生病感染的普通细菌,基本上使用一种合适的抗生素就可以把它杀得①_______。而多重耐药菌可不同,它们可以轻松防御三种及以上的普通抗生素。这种多重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一旦发生,可有效治疗的药物比较少,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增加治疗费,甚至增加病死率。同时,这种耐药菌还需要更高级的抗菌药甚至多种高级抗菌药联合使用才能将之杀灭。生物膜形成是细菌在抗菌药物环境下存活的有效途径,超级细菌们建起了一座座②_______,抵御抗生素的袭击,例如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环境中长期存在,并造成广泛的医院感染,这与它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③_______。更为可怕的是,超级细菌们演化出的技能不仅可以垂直传播,即随着菌株的繁殖由亲代传给子代;还能水平传播,让自己的“屠龙刀”通过质粒、转座子等可移动元件在不同菌种、不同菌属、不同菌株间互相传播,导致耐药性的广泛扩散。(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下列句子中的“可以”与文中加点的“可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棉花可以织布,棉籽还可以榨油。B.任务完成后,你才可以离开。C.他为大家忙前忙后,实在热情得可以。D.此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可以一游。(3)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屠龙刀”富有表现力,请赏析其表达效果。七、语言文字运Ⅱ(11分)7.(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过去10年,全球范围内精神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增加了13%。在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精神不佳的风险在所有年龄段人群中最高。①_______,如可以减轻抑郁、焦虑等。然而,不同的锻炼方式在不同人群中②_______。研究团队经过长期探索,具体分析了锻炼的频率、时长、类型和强度与不同性别、年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人群精神健康的关联,并进一步量化了运动量与精神健康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从不喝酒、抽烟的人群来说,游泳或使用健身器材这类锻炼方式与精神健康的相关性更强。其中,对于老年人而言,每周至少6次55分钟中等强度的健身器材锻炼最为有益。此外,和没有慢性病的群体相比,运动量越大、精神不佳的风险越低这一关联性,在慢性病患者中更显著。在运动量相同的情况下,保持不抽烟、不喝酒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精神不佳的风险比抽烟、喝酒的人群更低一些。该研究可基于工作场所、学校、社区和家庭等各种环境,为不同性别、年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的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锻炼策略,帮助人们③_______。(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小明的大伯平时会抽烟、喝酒,去年退休了。小明听父亲说,大伯不适应退休生活,最近有一些焦虑、抑郁。请你以小明的身份给大伯写一条短信,短信中根据材料第二自然段内容向大伯提出针对性建议,帮助他改善精神状态。要求语言简洁、流畅、得体,不超过70个字。八、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上海市唐镇小湾村在“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施中,不仅关注现代化的措施和建设,还在发展的同时,保留了村里的古桥和历史建筑,并且将村民们曾经熟悉的生活场景、景色环境也用影像资料的方式保存下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要处理好“更新”与“坚守”的关系。这一关系蕴含的哲理在许多事情上也都有所体现。请根据材料带给你的启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三中高考语文适应性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有各自特定的内涵,关注点也各有侧重,但二者在价值追求、规范要求以及作用功能方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相融性与互促性。新时代应注重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相结合,推动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从概念的渊源上来说,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是普遍与特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职业道德是伴随社会分工而产生的,有了职业分工,人与人及各行各业之间就有了因职业而发生的职业关系,就有了因职业需要而产生的职业行为,因而也就产生了调节职业关系与指导、约束人们职业行为的职业道德。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应当遵守相应职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原则。工匠精神源于“工匠”这一特定职业。我国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谓,其中的“工”从一般的意义来说就是指工匠,原指有手艺专长的人。《周礼•冬官考工记》对于“工匠”职责有明确的界定:“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工匠“的职责是造物,精湛的技艺是工匠的立足之本,“工匠精神”是指“工匠”所具备的心无旁骛、臻于化境的精神追求。从概念的发展演化来说,现代的工匠精神具有了普遍性的特点,已不局限于从事手工业劳动的“工匠”这类群体的特有精神,成为推及任何职业领域的概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成为各行各业劳动者都应追求的职业品格。与此相应,职业道德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包含所有职业都应当具备的职业品格,同时,作为一个特殊概念,则是指各行各业基于责、权、利统一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当承担的特定的责任与义务,每一种职业由于其职业权利与义务不同,职业活动的特点不同,职业道德要求也就不同。比如,军人的职业道德是服从命令、能征善战: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工匠精神的内涵不会因职业不同而发生改变,职业道德则会因每一种职业的特殊社会职能而呈现出差异。从关注的侧重点来看,工匠精神侧重于工作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和产品的精致、优质与卓越,职业道德则侧重于职业活动中与职业价值观相关的人与产品、人与人、职业与职业的关系,尽管工匠精神也通过对职业活动与产品的态度折射与凝结着从业者之间以及从业者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但其侧重点在于技术层面体现出的专业技能,其实质是基于对职业的敬畏与热爱,持之以恒地专注于把工作做好而生发出来的精神追求。职业道德的关注点在于由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从业者必须遵守和执行的职业承诺与职业行动。除了与工匠精神一样追求执着专注于工作自身外,职业道德还必须适应它的职业对象的特定要求,必须忠实履行其社会职能,同时,还必须处理好因社会分工而导致的各类职业内部以及与其他相关职业的关系。任何职业都必须在与其他相关职业的协同中,才能履行好其社会能,职业道德为处理相关职业之间的关系提供规范,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确保职业相关群体的权益得到尊重。(摘编自都爱红《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材料二:工匠精神可以提升职业道德建设的专业高度。工匠精神是劳动者敬业美德的升华。发端于传统社会工匠实践活动的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日益显示出跨越时空的伦理价值。古往今来,凡是在职业岗位和专业领域追求至臻境界的劳动者,在职业和专业目标锚定后,都能够做到方向不移、努力不懈、忘我付出。劳动者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严格要求,塑造了不断追求完美和卓越的工匠精神、劳动者以专业的职业素养升华了“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敬业美德。专心敬业既是劳动者的职业道德,也是劳动者安身立业、成就事业的精神品格。工匠精神要求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身处何种岗位,都应当对自己选择的职业和工作执着专注、心无旁骛、倾心投入,工匠精神超越了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的功利观念,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视岗位工作为职业使命和职业理想,能够主动履行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在职业岗位上传承弘扬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集知识、技能、创新和美德于一身的大国工匠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亟待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工匠精神强调劳动者对专业技术的超越性追求,它在职业道德上表现为劳动者主动地追求职业生涯和岗位工作的完善与卓越。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坚守,不仅是为了向他人和社会提供精良产品和优质服务,而且更为看重附着在产品和服务之上的良心、荣誉以及人格等道德要素。把工匠精神融入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全过程和全领域,就是要在践行普遍性职业道德规范基础上,面对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职业越来越专业化和岗位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以职业活动的专业性为抓手,提高劳动者职业道德建设的针对性,鼓励更多劳动者立足本职工作,在“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感召下,练就高强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书写属于劳动者自己的精彩动人的“工匠故事”。(摘编自孙春晨《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丰富内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工匠精神源于“工匠”这一特定职业,但时至今日它已成为推及各行各业的概念,且其内涵不因职业不同而发生改变,体现出普遍性的特点。B.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因职业活动特点不同,应遵守的职业道德会出现差异,但对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等职业品格的追求是一致的。C.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不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而将其视为使命和理想,他们主动履行职业义务和责任,主动追求职业岗位的完善与卓越。D.在社会分工更细化、职业更专业化、岗位要求更高的当下,培养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是与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相符合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A.军人的职业道德不同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因为军人和教师的职业分工不同,对其职业关系和职业行为进行调节和指导、约束的要求会呈现出差异。B.不同于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要求从业者必须在与其他相关职业的协同中履行好自身的社会职能,体现出对职业活动中人与产品、人与人等关系的处理。C.劳动者若能对自己从事的职业、身处的岗位执着专注、心无旁骛、倾心投入,坚持对专业技术的超越性追求,就能达到职业岗位和专业领域的至臻境界。D.劳动者应在职业活动中努力践行工匠精神,惟其如此,他们才能真正做到将附着在产品和服务之上的良心、荣誉以及人格等道德要素放在首要位置。(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画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D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岩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养生主》)B.虞山王叔远……贻余核舟一。长仅捌分。中作篷栊.两面共四扇,各有枢可开合。开则内有栏。船首一老,皤腹匡坐。左右各一方几、一书卷。(李日华《六研斋笔记》)C.观其釽,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当造此剑之时……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袁康《越绝书》)D.有一妪名黄道婆者,乃教以杆弹纺织之法。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矣。(王应奎《柳南续笔》)(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材料一后三段采用并列式结构,论述了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的概念渊源、概念演化、侧重点。B.材料一综合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述全面深刻,说服力强。C.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主体部分从两方面论述工匠精神可以提升职业道德建设的专业高度。D.材料二作者引用习总书记的话,意在强调在职业岗位上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5)李斌在《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说:“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请结合两则材料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链接材料:2024年3月1日晚,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揭晓,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继电保护工、特级技师李辉入选。他1992年参加工作,从事继电保护专业一线工作32年以来,一直用专业技能守护着电网安全。他说,自己的名字里有“辉”字,注定要为守护万家灯火奋斗一生。30多年来,继电保护经历了从电磁型保护到整流型保护,再到晶体管、智能化保护的技术迭代,每一次技术革新、李辉都追赶着变化,不断更新知识。他从零学习编程、画电路图、应用专业软件,弄不懂的问题就向专家请教、做试验验证,成为一名继电保护专业全能型专家。近年来,随着光伏等绿色清洁能源在电网应用,电气量精准测量成为一个行业难题。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智能矢量测量分析仪”,实现电气量测量自动化,既节省了人力,还让测量更加精准,从业以来,李辉带领团队先后完成技术攻关6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50余项。【解答】(1)C.“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不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错误,曲解文意。从材料二可知,工匠精神“超越了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的功利观念”,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这并不是说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不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故选C。(2)A.正确。B.“不同于工匠精神,职业道德……体现出对职业活动中人与产品、人与人等关系的处理”错误,曲解文意。从材料一“尽管工匠精神也通过对职业活动与产品的态度折射与凝结着从业者之间以及从业者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可知,工匠精神也能体现出对职业活动中人与产品,人与人等关系的处理。C.“劳动者若……就能达到职业岗位和专业领域的至臻境界”错误,于文无据。材料二并未提到劳动者这样做以后就能达到“职业岗位和专业领域的至臻境界”。D.“惟其如此,他们才能真正做到将附着在产品和服务之上的良心、荣誉以及人格等道德要素放在首要位置”错误。从材料二“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坚守,不仅是为了向他人和社会提供精良产品和优质服务,而且更为看重附着在产品和服务之上的良心、荣誉以及人格等道德要素”可知,选项因果关系错误,劳动者看重附着在产品和服务之上的良心、荣誉以及人格等道德要素,正是践行工匠精神的内容,且选项说将这些道德要素“放在首要位置”也不准确,原文是“更为看重”。故选A。(3)材料一画横线句子是说工匠应有精湛的技艺。A.是说庖丁解牛的技艺十分精湛,能支撑材料一画横线句子;B.是介绍王叔远所刻的一只小核舟,展现了他的精湛技艺,能支撑材料一画横线句子;C.是说欧冶子铸剑技艺精湛,所造宝剑的剑身文采、光泽、锋刃都非同一般,能支撑材料一画横线句子;D.是说黄道婆传播纺织之法,造福天下百姓,并未提及技艺的精湛,不能支撑材料一画横线句子。故选D。(4)B.“材料一综合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错误,材料一没有运用对比论证,“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都是材料一的论述对象,对二者的分别论述不属于对比论证。故选B。(5)李辉追赶每一次技术革新的变化,不断更新知识,并不懂的问题就向专家请教、做试验验证,体现出他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这都是他努力践行工匠精神的表现。据此可总结出:李辉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跟随时代变化学习专业知识,练就了高强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体现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李辉践行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他说自己注定要为守护万家灯火奋斗一生,在从业32年来真正做到了一点,一直坚守在继电保护专业一线,体现出“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敬业美德。据此可总结出:李辉以守护万家灯火为目标,参加工作32年来一直奋斗在电力一线,他践行“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敬业美德,超越了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的功利观念。李辉的工匠精神为他的成功铺就了通天大道,正是他对工作的执着专注、努力付出,促使他完成了60余项技术攻关,取得了50余项国家专利,被评为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据此可总结出:李辉发挥工匠精神,持之以恒专注于工作,努力不懈,忘我付出,带领团队取得多项成果,最终称为集知识、技能、创新和美德于一身的大国工匠,成功走上技能报国之路。答案:(1)C(2)A(3)D(4)B(5)①李辉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跟随时代变化学习专业知识,练就了高强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体现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②李辉以守护万家灯火为目标,参加工作32年来一直奋斗在电力一线,他践行“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敬业美德,超越了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的功利观念。③李辉发挥工匠精神,持之以恒专注于工作,努力不懈,忘我付出,带领团队取得多项成果,最终称为集知识、技能、创新和美德于一身的大国工匠,成功走上技能报国之路。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2.(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文本一:风声(节选)麦家夜深了。院子里的灯光相继熄灭,只有西楼会议室依然灯光明亮。院子里枪声乍起!尖利的枪声中夹杂着零星的惨叫声、战斗声、脚步声,会议室里的人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两个蒙面人就如利刃破竹一般,破窗而入,高喊:“不许动!把手举起来!”谁也没想到,共军居然敢冒死来营救老鬼。王田香想去拔枪,忽见又有两个蒙面人破门而入,只好乖乖地举起手。一双双手相继举起,任凭乌黑的枪口对准,命悬一线。“老鬼,快跟我们走!”“快走,老鬼,我们是老虎派来救你的!”肥原似乎不甘心死了都不知道谁是老鬼,一边举着双手一边偷偷环视周围,看到底谁是老鬼。殊不知,所有人都乖乖地擎着双手,或高或低,或直或弯,无一例外。不过肥原也注意到,这些人中只有李宁玉跟王田香一样,颇有点泰然处之的镇静,其他人无不露出了恐惧的神情。白秘书甚至吓得流出了口水,着实丢人。“老鬼,快跟我们走,晚了就不行了!”“快走,老鬼,敌人的援军马上就会赶来的,机不可失,耽误不得!”可就是没有人出列,跟他们走。肥原不经意间发现其中一个蒙面人穿的是总队士兵特制的大头皮鞋,知道可能已被老鬼识破,顿时恼羞成怒,手还没完全放下便破口大骂:“滚!都给我滚出去!!”很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味。原来这是肥原为今天晚上精心策划并组织的一出压轴戏,长时间的开会就是为了把时间熬过去。夜深深,让共军铤而走险,让老鬼自投罗网。可老鬼毕竟是老鬼,资深老辣,历练成精,哪会被这几个小鬼骗过?他们穿的是统一的皮鞋,端的都是制式的枪,哪像老鬼的同志。老鬼的同志来自五湖四海,使的武器五花八门,口音南腔北调,怎么可能这么整齐划一?不用说,肥原又白打了一张牌。不但白打,还有点丢人现眼。再说张司令,什么时候这么狼狈过,当着自己的部下乖乖地举起颤抖的双手?肥原采取这么大的行动,居然不跟他打招呼,让他出洋相,简直是胡闹!他忍不住板着脸,气呼呼地责问肥原:“肥原长,你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肥原本就在气恼中,不客气地回敬道:“还用问吗?我要引蛇出洞,诱鬼现身。你不觉得你身边的鬼太狡猾了吗?你要觉得我做得不对,有什么高见不妨说来听听。”司令看他气势汹汹,忍了气功他:“依我看,等明天再说吧,等明天这个时候,什么老K、老虎、老鬼都会现身的。”肥原走到李宁玉跟前:“我觉得已经现身了,李宁玉,你觉得呢?刚才我看见你静若止水。你为什么这么镇静,能告诉我吗?”李宁玉看着肥原,静静地说:“因为我觉得这样卑鄙地活着,老是被你无辜地当共党分子怀疑、讹诈,还不如死了。”(有删改)文本二:关于创作的对话(节选)麦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感伤变成了愤怒(冷漠、清高的芯子也是愤怒),天真变成了调皮,小说的台子(广场)被四方拆解。小说家开始跟各种现代主义思潮联姻,拉帮结派,各自为政,吹拉弹唱,自娱自乐。这时的小说是不敢天真的,小说一天真,“文学的上帝”就嘲笑,骂你浅薄,没有思想,没有诗意。这一路走下来的下场是:小说走出了读者的广场,走进了文学史。直到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出现,小说天真的一面几乎被他以一己之力牵回头。我从马尔克斯包括博尔赫斯那里,看到了恢复小说天真一面的契机,也受到诱惑,得出的结论是:要写奇人。别指责我不写常人,常人是人,难道奇人就不是人吗?我们要写的是人,难道奇人就没有人性?我的父母是最平常的人,农民,过着最日常的生活,但他们的生命里其实并无太多人性的考验。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看日头作息,只为一副胃肠,甚至连爱情、孤独、荣辱甚至都不大有,小小的山村就是天下,如何让他们来体现复杂、泥泞、宽广的人性?人性只有在极端的条件下才能充分体现,这个任务我觉得奇人应该比常人更容易出色完成。可以说,这也是我要写奇人的“思想基础”。当然,奇人各式各样,为什么我不去写“风清扬”,不写“棋王”,不写“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这必定跟我的经历、知识面、兴趣点相关。战略性地选择在哪里开战是可以谋划的,但仗怎么打,到战术层面,其实是没得选择的,只能跟自己打,抽调自己的各种储备。我无须向你强调,我写的都是虚构的——难道有那么多极端又典型的人坐等我花钱去收买?当然,虚构不等于虚假,虚构是为了展现更宽广而深入的真实。格里高尔变成一只甲虫笃定是虚构的,但人在重压之下变形、异化,这是现代人的一种集体真实。至于为什么是一只甲虫而非臭虫,为什么那家庭是那种人物关系、那屋子里有那些家具等,正如我为什么要写“特别单位”而非“特别旅馆”一样,都因于作家自身经历,尤其是内心经历。我们有理由怀疑卡夫卡梦见过甲虫(或捉拿过)。我小时候经常做同一个梦,一只翅膀张开来像蓑衣一样的大鸟把我叼走。这只大鸟是英雄,我渴望它救我逃出那个令我倍感孤苦的小山村。这跟我后来写了那么多天才——所谓的英雄——或许是相干的。(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章在交代了“夜深了”这一特定背景之后,紧接着就描写尖利的枪声,先声夺人,给人一种紧张而刺激的感受。B.肥原举起双手并偷视他人动作的一段文字,通过对众人动作、神情的描写,把肥原老奸巨猾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C.文章写肥原采取的行动使张司令当着部下的面出尽洋相,这既表露出肥原行事专横,也表明二人之间有隔阂。D.蒙面人持枪闯入会议室,众人恐惧,而李宁玉却泰然自若,是因为她面对上司的无端猜忌早已心如死灰,甘愿赴死。(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小说在失去“天真”之后的结果是:小说家各自为政,自娱自乐,其作品浅薄而无思想和诗意可言,完全脱离读者。B.马尔克斯几乎以一己之力恢复了小说的“天真”,这使麦家受到启发,看到了改变当时小说创作界乱象的希望。C.作家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与作家的经历、知识面、兴趣点有关,就和麦家不去写“棋王”是一个道理。D.麦家笔下的甲虫、特别单位等均是虚构的,他认为虚构不等于虚假,虚构是为了展现更宽广而深入的真实。(3)文本一画横线部分中,在“鬼”字前面加上“老”和“小”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文本二指出,奇人比常人更容易在极端条件下充分体现人性,请简要分析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这一主张的。【解答】(1)D.“而李宁玉却泰然自若,是因为她面对上司的无端猜忌早已心如死灰,甘愿赴死”错误。由“因为我觉得这样卑鄙地活着,老是被你无辜地当共党分子怀疑、讹诈,还不如死了”可知,李宁玉应对肥原的话,更像是一种应付和说辞;李宁玉的泰然自若,另有他因。故选D。(2)A.“其作品浅薄而无思想和诗意可言,完全脱离读者”错误,原文是“小说一天真。‘文学的上帝’就嘲笑,骂你浅薄,没有思想,没有诗意”,这句话是读者对“天真”的作品的评价,并不是对失去“天真”的作品的评价。B.“看到了改变当时小说创作界乱象的希望”错误。原文是“我从马尔克斯包括博尔赫斯那里,看到了恢复小说天真一面的契机,也受到诱惑,得出的结论是:要写奇人”。C.正确。D.由文本二第三段可知,“甲虫”为卡夫卡笔下人物格里高尔的变形。故选C。(3)“可老鬼毕竟是老鬼,资深老辣,历练成精,哪会被这几个小鬼骗过”中,由“夜深深,让共军铤而走险,让老鬼自投罗网”可知,文本一画横线句中“老鬼”指地下共产党员;而“小鬼”指抓捕地下共产党员的特务分子。“老”“小”同时出现形成的对比,突出“老鬼”的老练和“小鬼”的愚蠢。而由“司令看他气势汹汹,忍了气劝他:依我看,等明天再说吧,等明天这个时候,什么老K、老虎、老鬼都会现身的”可知,“小鬼”没有抓住“老鬼”,这与后文的“肥原又白打了一张牌”相照应,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意味。(4)由“尖利的枪声中夹杂着零星的惨叫声、战斗声、脚步声,会议室里的人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两个蒙面人就如利刃破竹一般,破窗而入,高喊:不许动!把手举起来”“谁也没想到,共军居然敢冒死来营救老鬼”“原来这是肥原为今天晚上精心策划并组织的一出压轴戏,长时间的开会就是为了把时间熬过去。夜深深,让共军铤而走险,让老鬼自投罗网”可知,文本一设置一个极端环境。深夜里,肥原要引蛇出洞,诱鬼现身,演了一出诱捕闹剧,面大家都不知情,面对枪口,命悬一线,气氛紧张。由“谁也没想到,共军居然敢冒死来营救老鬼”“王田香想去拔枪,忽见又有两个蒙面人破门而入,只好乖乖地举起手”“肥原似乎不甘心死了都不知道谁是老鬼,一边举着双手一边偷偷环视周围,看到底谁是老鬼。殊不知,所有人都乖乖地擎着双手,或高或低,或直或弯,无一例外。不过肥原也注意到,这些人中只有李宁玉跟王田香一样,颇有点泰然处之的镇静,其他人无不露出了恐惧的神情。白秘书甚至吓得流出了口水,着实丢人”可知,文本一设定典型环境中的奇人。典型环境中,有闹剧的策划与组织者、扮演者,有特务,有地下党员,其中,李宁玉与众不同,是作者笔下的奇人。由“肥原走到李宁玉跟前:我觉得已经现身了,李宁玉,你觉得呢?刚才我看见你静若止水。你为什么这么镇静,能告诉我吗”“李宁玉看着肥原,静静地说:因为我觉得这样卑鄙地活着,老是被你无辜地当共党分子怀疑、讹诈,还不如死了”可知可知,作者将李宁玉置于极端条件下,放于众多人物之中,以彰显她机智、沉稳、勇敢、临危不乱、疾恶如仇等性格特点,从而很好地完成了奇人的人性塑造。可以说,这里的奇人,已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了。答案:(1)D(2)C(3)①“老鬼”特指地下共产党员,“小鬼”特指抓捕地下共产党员的特务分子。②“老”与“小”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特务的愚蠢、地下党员的聪慧,以及地下党员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小鬼”最终没有抓住“老鬼”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意味。(4)①设置了一个极端环境;深夜的西楼会议室枪声乍起,所有人面对枪口,命悬一线,气氛紧张。②设定了典型环境中的奇人;在紧张的枪声中,唯有李宁玉与众不同,她泰然处之的镇静以及应对肥原的话语,都可以看出她意志坚定、临危不乱、身份特殊,作者将李宁玉置于极端条件下,放于众多人物之中,很好地完成了奇人的人性塑造。③以典型环境中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在紧张的枪声中,众人从神态到语言都透露出恐惧,肥原则是恼羞成怒破罐子破摔,由此突出李宁玉的沉稳、机智、临危不乱。三、文言文阅读(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初,绍之南也,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绍军既败,或谓丰曰:“君必见重。”丰曰:“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绍还,谓左右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皆此类也。裴松之注:《先贤行状》曰:丰字元皓,钜鹿人,或云勃海人。丰天姿瑰杰,权略多奇,少丧亲,居丧尽哀,日月虽过,笑不至蚓。博览多识,名重州党。初辟太尉府,举茂才,迁侍御史。阁宦擅朝,英贤被害,丰乃弃官归家。袁绍起义,卑辞厚币以招致丰,丰以王室多难,志存匡救,乃应绍命,以为别驾。劝绍迎天子,绍不纳。绍后用丰谋,以平公孙瓒。孙盛曰:观田丰、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故君贵审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则伯王之业隆,臣奉暗后,则覆亡之祸至:存亡荣辱,常必由兹。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夫诸侯之臣,义有去就,况丰与绍非纯臣乎?诗云“逝将去汝,适彼乐土”,言去乱邦,就有道可也。(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六》)材料二: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①。”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节选自《贞观政要》)【注】①狂瞽:愚妄无知,常用作谦辞。(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陛下开圣A虑B纳刍C荛D愚臣E处不讳之F朝G实愿H罄其狂瞽(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庙胜,指战前朝廷决定的克敌制胜之策。“庙”与“居庙堂之高”的“庙”意思相同。B.适,在文中意为到……去,与《孔雀东南飞》中“始适还家门”的“适”意思相同。C.相遇,相互对待。“遇”与《庖丁解牛》中“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遇”意思不同。D.后,可以指君主、诸侯,也可以指君主的正妻,文中加点的两个“后”都是指君主。(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田丰足智多谋,在军事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分析了曹军的情况,提出了持久对峙,以逸待劳的策略。B.袁绍刚愎自用,心胸狭窄。他对田丰提出的建议多不予采纳,战败后不反思己过,反而处死了田丰。C.孙盛认为,田丰是忠直之臣。袁绍不采用他的建议,他甘冒杀身之祸极力规劝,不考虑个人的安危。D.王珪认为,君主听从谏言,不断纠正自己的过失,才能成为圣主,所以一定要有七个直言敢谏的大臣。(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②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5)理想的君臣之道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材料概括。【解答】(1)“开圣虑”和“纳刍荛”句式对称,应在“虑”“荛”断开;“愚臣处不讳之朝”主谓宾完整,应在“朝”后断开,综上应在BDG三处断开。译文: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开拓思路),采纳草野之人的意见,我等处在不避忌讳的圣朝,实在愿意竭尽自己的浅陋之才(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2)B.“意思相同”有误,“始适还家门”大意是“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适,出嫁。故选:B。(3)D.“君主听从谏言,不断纠正自己的过失,才能成为圣主,所以一定要有七个直言敢谏的大臣”有误,原文为“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七”是虚指,几个,且是说古代圣主。故选:D。(4)①有利:打胜仗;全:保全性命;其:一定。译文:如果军队打了胜仗,我必定能保全生命,现在军队打了败仗,我一定会死(被杀)。②不明:不是明君;数:多次;冀:希望;鲠议:耿直的言论。译文:我虽然不算明君,幸亏你们多次匡正补救我的过失,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言论,以实现天下太平。(5)文中太宗说到“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所以需要君主贤明,虚心纳谏;臣子忠诚,正直敢言。还说到“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君臣相合(相得、相遇),天下太平,这才是理想的君臣之道。答案:(1)BDG(2)B(3)D(4)①如果军队打了胜仗,我必定能保全生命,现在军队打了败仗,我一定会死(被杀)。②我虽然不算明君,幸亏你们多次匡正补救我的过失,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言论,以实现天下太平。(5)①君主贤明,虚心纳谏;②臣子忠诚,正直敢言;③君臣相合(相得、相遇),天下太平。参考译文:材料一:当初,袁绍率大军南下时,田丰劝袁绍说:“曹操善于用兵,变化多端,部众虽少,但不可轻视,不如长久地和他对峙。将军您占据险固的山河地势,拥有四个州的土地百姓,您可以对外结交英雄豪杰,对内发展农业,加强战备,然后选拔精锐部队,编组几支奇兵,趁曹军不备时轮流出击,骚扰黄河南岸,曹军救援右边我们就攻击左边,救援左边就攻其右边,使曹军疲于奔命,百姓不得安宁从事生产,我军没有疲劳而敌军已疲惫不堪了。不到两年,可以毫不费力地取胜。如今放弃了朝廷预先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而将成败决定于一次会战,假若不能如愿,后悔就来不及了。”袁绍不听。田丰恳切苦劝,袁绍大怒,认为他散布失败情绪使士气沮丧(扰乱军心),下令给田丰戴上刑具囚禁起来。袁绍的军队被打败后,有人对田丰说:“这回你必定会受到重用。”田丰说:“如果打了胜仗,我还能保全生命,现在军队打了败仗,我肯定会死(被杀)。”袁绍回来后,对身边的人说:“我没有听从田丰的建议,果然被他取笑。”便杀了田丰。袁绍为人外表宽宏闲雅,有度量,哀乐都不在脸上流露出来,但内心却妒贤嫉能,都类似于对待田丰这样。裴松之注:《先贤行状》记载:田丰字元皓,是巨鹿人,也有人说他是渤海人。田丰容貌奇伟,权变谋略出人意料。年轻时父母去世,居丧期间他非常哀痛,(三年)守孝的时间虽然过去了,但他笑时从不露齿。博览群书,富有见识,在地方上名声远播。开始被征召到太尉府,被举荐为秀才,升迁为侍御史。宦官独揽朝政,英雄贤哲被陷害,田丰看到这种情况便辞官回乡。袁绍起兵讨董卓时,用谦卑的言辞加上优厚的礼物招揽田丰,田丰因为汉室处于危难之时,立志匡扶补救,于是就答应了袁绍的召请,袁绍任命他为别驾。田丰劝袁绍迎接汉献帝,袁绍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袁绍后来用田丰的计策,平定了公孙瓒。孙盛评论说:看田丰、沮授的计谋,即使张良、陈平怎能超过他们?所以君主贵在能审察(识别)人才,臣子重视估量君主(是否贤明);君主如能重用忠臣良将,那么霸王之业就会兴隆,臣子侍奉昏君,那么就会招来灭亡之祸:存亡荣辱,常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田丰知道袁绍将会失败,一旦袁绍失败,那么自己一定会被处死,却甘冒杀身之祸来尽忠臣的规劝,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做事,是不考虑自己生死的。诸侯的臣子,都要根据道义来考虑去留,何况田丰并非纯粹是袁绍的臣子。《诗经》说“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的乐土去”,说的就是离开动乱的地方,到政治清明的地方去。材料二:贞观元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也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正直的君主和忠直的大臣相处共事,就像鱼得到了水,那么天下才可以平安无事。我虽然不算明君,幸亏你们多次匡正补救我的过失,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言论,以实现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回答说:“我听说木材弹上墨线就能锯得笔直,君主听从规谏就能成为圣主。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必须设诤臣七人,说的话如不被接受,就相继以死相谏。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开拓思路),采纳草野之人的意见,我等处在不避忌讳的圣朝,实在愿意竭尽自己的浅陋之才(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太宗称赞说得好,下诏规定今后宰相入宫商量处理国家大事,必须让谏官跟着进来,参与处理政事。有所进言,一定虚心采纳。四、古代诗歌阅读(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秦州杂诗(其十五)①杜甫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塞门②风落木,客舍雨连山。阮籍行多兴,庞公③隐不还。东柯遂疏懒,休镊鬓④毛斑。[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天,因安史之乱,杜甫辞去朝廷官职,从长安出发,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此诗即他到达秦州暂住东柯谷期间所作。②塞门:边关。③庞公:东汉末年隐士。④镊鬓:拔掉鬓角上的白发。古人为出仕而常有此举。(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中,诗人写自己还没来得及泛舟大海,就已经陷身于无尽的战火之间。B.“悠悠”本指从容自然,此处为反语,指诗人四处奔走躲避战乱的惊慌窘态。C.颔联明写风吹叶落、秋雨不止的自然景象,实则抒无奈漂泊的凄凉悲切之情。D.颈联用典,借用阮籍的任性不羁和庞公的隐居选择,为尾联表白心志张本。(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我们应如何看待诗人的这一行为?【解答】(1)D.“任性不羁”错。此处,“多兴”可以理解为“多兴致”“多即兴”“多随兴”,但并非“任性不羁”。故选D。(2)通观全诗,这首诗首联写遗憾。年轻时确实有过“泛沧海”想法,但后来“未暇”实现,遇到无休无止的战乱。次联写景。秋风秋雨落叶纷纷。恰好是当下境遇的写照。杜甫当下就是在“塞门”“客舍”的凄风冷雨中。三联用典,阮籍常常随兴而游,庞公选择隐居岘山。末联表白心愿:东柯谷特适合俺这样的疏放懒散之人,我也要学阮籍随兴学庞公隐居,再也不说出仕为官的事了。尾联意为“东柯谷正适合我的疏懒之性,既然不想出仕也就不必修整鬓斑”。杜甫说,要说这眼前的“东柯谷”,就可以达成我疏懒的心愿,从此就用不着再去拔什么斑白鬓毛了。也就是说,如果老杜决心像阮籍和庞德公那样归隐,这东柯谷就非常适合。如果在这里养老,那容颜的老不老也就无所谓了,问题是,这样的志向是杜甫一时所感,表面上是面对战乱不休的时局时无力补天只得独善其身的选择,但诗人实际上不能做到这样的悠然自得,故而深处流露出诗人的不甘。答案:(1)D(2)尾联说这眼前的“东柯谷”,就可以达成疏懒的心愿,从此就用不着再去拔什么斑白鬓毛了,侧重表达诗人的归隐之志。这样的志向是杜甫一时所感,表面上是面对战乱不休的时局时无力补天只得独善其身的选择,但深处流露出诗人的不甘。五、名篇名句默写(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公宿处今尚在”“脚著谢公屐”两句提到了谢灵运,反映了谢灵运及其山水诗对后世的巨大影响。(2)韩愈《师说》指出,古代超出一般人的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而现在远不如圣人的一般人,“而耻学于师”,所以圣人与一般人的差距越来越大。(3)“柳”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情,如“杨柳岸”“杨柳堆烟”。【解答】故答案为:(1)谢公宿处今尚在脚著谢公屐(重点字:屐)(2)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重点字:耻)(3)杨柳岸杨柳堆烟(重点字:堆)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相比普通疾病感染的细菌来说,多重耐药菌可谓是超级细菌了。我们平时生病感染的普通细菌,基本上使用一种合适的抗生素就可以把它杀得①_______。而多重耐药菌可不同,它们可以轻松防御三种及以上的普通抗生素。这种多重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一旦发生,可有效治疗的药物比较少,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增加治疗费,甚至增加病死率。同时,这种耐药菌还需要更高级的抗菌药甚至多种高级抗菌药联合使用才能将之杀灭。生物膜形成是细菌在抗菌药物环境下存活的有效途径,超级细菌们建起了一座座②_______,抵御抗生素的袭击,例如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环境中长期存在,并造成广泛的医院感染,这与它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③_______。更为可怕的是,超级细菌们演化出的技能不仅可以垂直传播,即随着菌株的繁殖由亲代传给子代;还能水平传播,让自己的“屠龙刀”通过质粒、转座子等可移动元件在不同菌种、不同菌属、不同菌株间互相传播,导致耐药性的广泛扩散。(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下列句子中的“可以”与文中加点的“可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棉花可以织布,棉籽还可以榨油。B.任务完成后,你才可以离开。C.他为大家忙前忙后,实在热情得可以。D.此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可以一游。(3)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屠龙刀”富有表现力,请赏析其表达效果。【解答】(1)第一处,语境是说平时生病感染的普通细菌,使用一种合适的抗生素就可以把这种普通细菌全部杀死,故填写“片甲不留”。片甲不留:是一片铠甲都没留下来,形容全军覆没。第二处,由“超级细菌们”分析,语境应是采用拟人手法,是说超级细菌为了抵御抗生素的袭击,建起了一座座类似于坚固的城墙一样的生物膜,故填写“铜墙铁壁”。铜墙铁壁: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第三处,语境说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这些超级细菌长期存在并造成医院感染与它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关系密切,故填写“息息相关”。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2)文中“可以”,助动词,表示能够。A.助动词,表示能够。B.助动词,表示许可。C.形容词,表程度,厉害。D.助动词,值得。故选A。(3)“屠龙刀”一词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喻体是屠龙刀,将超级细菌的耐药性比作“屠龙刀”,凸显其对抗抗生素的强大能力;结合“超级细菌们演化出的技能不仅可以垂直传播……还能水平传播……导致耐药性的广泛扩散”分析,“屠龙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委托经营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奶粉品牌线上直播带货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版智能停车场建设工程承包简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益活动布展策划与实施协议3篇
- 2025年度煤炭行业信用风险管理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绿色建筑项目泥水工安全责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马铃薯种植保险及风险防控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船舶空调系统改造与环保验收合同3篇
- 个人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服务合同(2024版)3篇
- 2025年度化肥电商平台合作与服务协议2篇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 肺炎临床路径
- 外科手术铺巾顺序
- 创新者的窘境读书课件
- 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 如何克服高中生的社交恐惧症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三 APP的品牌建立与价值提供
- 电子竞技范文10篇
- 食堂服务质量控制方案与保障措施
- VI设计辅助图形设计(202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