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 课件 7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_第1页
工程力学 课件 7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_第2页
工程力学 课件 7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_第3页
工程力学 课件 7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_第4页
工程力学 课件 7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1一点应力状态的概念§7-2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第七章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7-3广义虎克定律§7-4强度理论及其应用概述拉压扭转弯曲FNymaxs=sCymaxtToMymaxs压maxs拉Csmaxtmaxsmax截面应力危险点应力状态强度判据][maxtt£][][maxmax压压拉拉ssss££][][maxmax压压拉拉ssss££组合变形:问题:危险点应力状态?强度判据?承受组合变形的构件eFBA(a)钻床立柱弯扭组合拉弯组合MACFT2(b)皮带传动轴BDFT1?塑性材料拉伸时为什么会出现滑移线?铸铁1.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实验低碳钢7.1.1应力状态的概念?为什么脆性材料扭转时沿45º螺旋面断开?2.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低碳钢铸铁(1)

拉中有剪,剪中有拉;(2)不仅横截面上存在应力,斜截面上也存在应力;(3)同一面上不同点的应力各不相同;(4)同一点不同方向面上的应力也是各不相同3、重要结论哪一点?

哪个方向面?应力哪一个面上?

哪一点?4、一点的应力状态过一点不同方向面上应力的情况,称之为这一点的应力状态,亦指该点的应力全貌.7.1.2

应力状态的研究方法

1、单元体

任意一对平行平面上的应力相等2、单元体特征3、主单元体

各侧面上切应力均为零的单元体单元体的尺寸无限小,每个面上应力均匀分布

3

1

2

2

3

14、主平面:切应力为零的截面5、主应力:主面上的正应力

说明:一点处必定存在这样的一个单元体,

三个相互垂直的面均为主平面,三个互相垂直的主应力分别记为

1,

2,

3且规定按代数值大小的顺序来排列,即

1

2

37.1.3应力状态的分类1、空间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

1、

2、

3

均不等于零2、平面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

1、

2、

3中有两个不等于零3、单向应力状态:

三个主应力

1、

2、

3中只有一个不等于零

3

1

2

2

3

1

2

2

1

1

1

1思路:研究力的平衡。设单元体厚度为1,有7.2.1平面应力状态osxtxysytyxsataaanxba最一般状态:有s、s、t=t

。xyxyyx问题:任意斜横截面上的应力s

、t?aasx一般情况xysxsysytyxtxySFx=saabcosa+taabsina-sxabcosa+tyxabsina=0SFy=saabsina-taabcosa-syabsina+txyabcosa=0注意到txy=tyx,解得:s=scos2a+ssin2a-2tsinacosat=(s-s)sinacosa+t

(cos2a-sin2a)xyxyxyxyaa利用cos2a=(1+cos2a)/2,sin2a=(1-cos2a)/2,sin2a=2sinacosa,得到平面应力状态下的一般公式:

sa、ta是a角的函数,a角是x轴与斜截面正法向n的夹角,从x轴到n轴逆时针转动时,a为正。osxtxysytyxsataaanxbaatasssss2sin2cos22xyyxyxa--++=---(7-1)---(7-2)atasst2cos2sin2xyyxa+-=7.2.2极限应力与主应力

sa是a的函数,极值?令ds/da=0,有:a在a=a的斜截面上,s取得极值;且t=0。a0aosxtxysytyxsataaa

nxbaatasssss2sin2cos22xyyxyxa--++=atasst2cos2sin2xyyxa+-=任一截面应力02cos2sin2=+-atassxyyx---(7-3)---(7-4)yxxytanss2ta--=207.2.2极值应力与主应力(7-1)式记tan2a=x,有sin2a=

x/(1+x)cos2a=

1/(1+x)221/21/20代入(7-1)式:atasssss2sin2cos22xyyxyxa--++=sa取极值的条件yxxytanss2ta--=201ax)1(2x+=x}4)(22/)({2222xyyxxyyxyxatsstsssss+-+-±+=(7-5)式极值应力22minmax]2/)[(2xyyxyxtssssss+-±+=þýü7.2.2极限应力与主应力注意到:tan2a0=tan(p+2a0)正应力取得极值的角a有两个,二者相差90

。即s和s分别作用在两相互垂直的截面上。0maxmin主平面:剪应力为零的平面。

a=a时,t=0,故对应的平面是主平面。主应力:

主平面上的正应力。故极值应力是主应力。0a

(7-5)式极值应力22minmax]2/)[(2xyyxyxtssssss+-±+=þýü极值应力截面方位:yxxytanss2ta--=20(7-4)式剪应力的极值?代入(7-2)式:令dta/da=0,有(sx-sy)cos2a-2txysin2a=0

同样有sin2a=

x/(1+x);cos2a=

1/(1+x)221/21/2---(7-2)atasst2cos2sin2xyyxa+-=ta取得极值的条件:(7-6)xyyxtantssa221-==x极限剪应力(7-7)式22minmax]2/)[(xyyxtsstt+-±=þýü极限剪应力作用平面?剪应力取得极值的平面与主平面间的夹角为45

(7-6)剪应力取得极值的角a有两个,二者相差90

。即t和t分别作用在两相互垂直的截面上。1maxmina

和a

的关系?01即有:a1=a0

p/4

xyyxtantssa221-=主平面方位(7-4)yxxytanss2ta--=20)22(0pamtan=)22(0aptan±-=21201aatantan-=试求(1)

斜面上的应力(并画出);

(2)主应力、主平面;(3)绘出主单元体。例题1:一点处的平面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已知

解:(1)

斜面上的应力

(2)主应力、主平面

主平面的方位:

主应力方向:主应力方向:(3)主应力单元体:

例2已知某点的应力状态为:

s=30MPa,s=10MPa,t=20MPa。求1)主应力及主平面方向;2)最大、最小剪应力。xxyy解:1)主应力与主方向主应力:由(7-5)式有:主方向角:由(7-4)式有:xytyxtxysxsysxsya0a=58.29

n主平面方位:a01=-31.72

,a02=58.28

îíì-=+-±+=þýüMPaMPa36.236.4220)21030(2103022minmaxss

2a=-63.43

,a=-31.72

002103020220-=-

-=atana=58.28

时,由(7-1)式有:a=-31.72

时有:sa=smax=42.36MPa

在平行xy的前后面上,无应力作用,s、t均为零。故此面上还有第三个主应力sz=0。各主平面上的应力?(t=0)xytyxtxysxsysxsya0a=58.29

n三个主应力按大小排列。

-++=116.56-20sin116.56cos2103021030as=-2.36MPa=smin3s1s2s用主应力表示应力状态,简洁、清晰。s1s2=0xyzs1s3s3xys1s3s3s1a0=58.28

平面应力状态3)最大、最小剪应力由(7-7)式有:作用平面方向角:a=a+p/4=13.28

0a=-31.72

01a=13.28

时,由(7-2)式有:注意还有a=103.28

时:t=-22.36MPas

=20MPa22minmax]2/)[(xyyxtsstt+-±=þýüMPa36.2220]2)1030([22±=+-±=MPaxyyx36.2256.26cos56.26sin2=+-=ootsstMPa2056.26sin20

56.26cos2103021030=°-°-++=s

tmaxxys

s

s

s

-tmaxtmaxa1=13.28

-tmax求任一截面应力---(7-1)、(7-2)式分析结果汇总与讨论(已知s、s、t)xyxy求主应力及其方位---(7-5)、(7-4)式主应力作用面上t=0,是主平面;主平面相互垂直。求极限剪应力---(7-7)式,作用面与主平面相差45。。极限剪应力作用面相互垂直,剪应力互等(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使单元体顺时针转者为正)。注意:极限剪应力作用面上一般s=0。一点的应力状态可由三个主应力描述,对于平面应力状态,第三个主应力s=0。z思考题1:图中表示的纯剪应力状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单元体应力状态用主应力如何表示?ttt(a)(b)(c)剪应力互等?t是极限剪应力,主平面?与极限剪应力面成45。二主应力之和?s+s=s+s=0。s=-s

13xy13s在哪个面上?多大?1s1s1(s-s)/2=ts=t

131平面应力状态小结:求任一截面应力—(7-1)、(7-2)式求主应力大小和方位—(7-5)、(7-4)式主应力作用面上t=0,是主平面;主平面相互垂直。一点的应力状态可由三个主应力描述,对于平面应力状态,第三个主应力s=0。zsxxysxsysytyxtxysataanyxxytanss2ta--=20atasssss2sin2cos22xyyxyxa--++=atasst2cos2sin2xyyxa+-=22minmax]2/)[(2xyyxyxtssssss+-±+=þýü求极限剪应力--(7-7)式,作用面与主平面相差45

。极限剪应力与主应力关系:t=(s-s)/213max22minmax]2/)[(xyyxtsstt+-±=þýü第一不变量:.3211constJzyx=++=++=ssssss除纯剪情况外,极限剪应力平面上正应力不为零,且必有sx=sy。过某点任意三个相互垂直平面上的正应力之和不变。7.3广义虎克定理线弹性应力-应变关系:s=Ee对于用主应力表示的微元,沿主方向的应变(主应变)e1

是沿x1方向的伸长。有:s1x1x2x3s3s2s2s3s1EEE///3211msmsse--=s引起的伸长1s引起的缩短2s引起的缩短3广义虎克定理ïþïýü+-=+-=+-=)]([)]([)]([213131321232111ssmsessmsessmseEEEs1x1x2x3s3s2s2s3s1广义虎克定理:ïþïýü+-=+-=+-=)]([)]([)]([213131321232111ssmsessmsessmseEEEe1=[s1+ms1-m(s1+s2+s3)]/E=[(1+m)s1-m(s1+s2+s3)]/E

s1>s2>s3

e1>e2>e3

最大主应变那个应变大?故有:e1=[(1+m)s1-m(s1+s2+s3)]/Ee2=[(1+m)s2-m(s1+s2+s3)]/Ee3=[(1+m)s3-m(s1+s2+s3)]/Esxxysxsysytyxtxy前节回顾:平面应力状态s1s2=0xyzs1s3s3主应力

;主平面sxsz=0xyzsxsysytxyxys1s3s3s1tmaxxys

s

s

s

-tmaxtmax-tmaxtmax=(s1-s3)/2s

+s

=s1+s3

s1s2xyzs3s1s3s2相差45

的平面三维三维一般情况问题: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研究:危险点应力状态强度判据?MxFT1ACFT2BDyz危险点7.4强度理论sxxysxtyxtxys1s27.4强度理论单向应力状态:单向拉压试验强度理论:

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破坏或屈服规律的假说。破坏塑性破坏s

脆性破坏s

bys复杂应力状态?破坏判据s

=sors强度条件:s

[s]

11bys要设计不同s:s

的实验。12ys1xs1s2s27.4.1脆性材料的破坏强度理论一、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破坏判据s

=s1b不论材料处于何种应力状态,脆性材料的破坏只取决于其最大拉应力s

。1假说实验验证:正确性条件:

考虑安全储备,给出:强度条件:s

[s]=s/n

1b7.4.1脆性材料的破坏强度理论一、最大拉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脆性材料破坏取决于其最大拉应变e

。1假说考虑安全储备,给出:破坏判据e

=e

1f单向拉伸破坏应变虎克定理破坏判据s-m(s+s)=s

(应力形式)123b实验验证:

时,更好一些。强度条件:s-m(s+s)[s]=s/n

1b237.4.2塑性材料的屈服强度理论一、最大剪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屈服判据t

=t

maxs单向拉伸屈服时的t屈服判据s-s

=s

(Tresca条件,1864,法)1ys3实验验证:很好地预测了塑性材料屈服。思考:材料滑移剪应力的贡献塑性材料屈服假说:塑性材料屈服取决于其最大剪应力t

。max;;设计:强度条件:s-s

[s]=s/n

1ys37.4.2塑性材料的屈服强度理论二、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假说:塑性材料屈服取决于其形状改变比能v

。S滑移改变形状思考:Tresca条件与s

无关2?能量?屈服判据v

=v

Ssc单向拉伸屈服时的vs;屈服判据(s

-s)+(s-s)+(s-s)

=2s1ys322132222Mises条件,1913,德实验验证:对塑性金属屈服,预测比最大剪应力理论的预测更好,但二者相差不大。7.4.2塑性材料的屈服强度理论二、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屈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