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二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浪潮不断发展。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通过谈判承认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并使大多数说法语的非洲国家在60年代初获得了独立。此举意在A.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瓦解B.重塑法国的大国形象C.遏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削弱美苏两极的力量2、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许多具有徽派建筑艺术特色的古村落涌现出来,其中有一个被称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该古村落。
①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胡氏宗族村落。
②拥有被誉为“中华一绝”的人工水系工程。
③保存着徽派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刺史牌坊。
④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中,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的代表国家是()A.中国、新加坡B.马来西亚、韩国C.新加坡、韩国D.日本、印度4、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灵之苦。”;《黄帝内经》指出“天赋地载,万物悉备,莫责与人。”这说明中医药学A.蕴含以人为本的思想B.立足社会实践C.是中医药文化的根基D.利于健康养生5、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这说明A.古代阿拉伯人创立了近代的自然科学B.阿拉伯文化是近代天文学的渊源之一C.古代阿拉伯人将科学进行了学科分类D.阿拉伯文化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的文化6、17-18世纪,中国商人在海外贸易中主营的瓷器等商品引发了欧洲装饰艺术中的“中国风”。他们从中国的装饰纹样中寻找灵感,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典雅、华丽、异国风情的装饰风格。这种“中国风”的形成主要体现了()A.西学东渐的趋势B.全球贸易网形成C.商品的文化价值D.殖民扩张的影响7、从魏源提倡“师夷制夷”,到清政府兴办“洋务”,不过20年左右;从洋务思想到早期改良思想,也不过20年左右;从早期改良思想到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不过十年多的时间;从维新变法失败到民主革命的高涨,不到十年;从辛亥革命失败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不到十年。这表明()A.政治革新助推西学东渐开始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日渐成熟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D.社会变化推动思想新陈代谢8、从公元前二千纪中叶迄公元13世纪,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游牧世界诸部族先后对农耕世界掀起了三次大规模迁徙、冲击的浪潮。在古代,除游牧民族的迁徙外,农耕民族也会因多种原因迁徙。古代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迁徙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环境B.生产方式C.民族特性D.政治环境9、图是发现于新疆若羌县米兰古城遗址中佛塔上的壁画(局部),画于2—4世纪,带有鲜明的希腊式犍陀罗艺术风格。该画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有翼天使A.亚欧游牧民族迁徙B.中西方之间的直接贸易C.佛教本土化的推动D.丝绸之路推动文化交流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10、史实: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
推论:荷马史诗是欧洲第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11、古代世界的中西文明交流。
材料一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材料二(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基本方式,并各举一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大秦”是指哪个国家,并概括其与东汉交往的特点。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共1530人的船队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园湾,这些人当中就有736名囚犯。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而每年的1月26日后来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国庆日。材料二1900年全部六个殖民地的居民举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用投票决定是否把六个殖民地统一成一个联邦国家,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成立。
一个个原住民男子排成一排,他们的脖子上挂着铁链,旁边持有步枪的白人则看管着他们。这组黑白照向人们真实地揭露了19世纪末白人定居者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残酷统治。材料三19世纪50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逐一发现,并发现大量其他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发展和致富。(1)据材料和所学,概述英国对澳大利亚地区扩张方式的变化?
(2)据上述材料,说明英国的殖民统治对澳大利亚产生的影响。13、家规;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艮,泰州学派的创始人。他师承王阳明,写下了《孝悌葳》,其后人发展为《王氏宗祠六规训》。一、孝顺父母生我育我苦万千,朝夕顾复不离手。二、尊敬长上分定尊卑不可逾,辈分前后毋相亢。三、和睦乡里见人争斗莫挑唆,闻人患难犹己事.四、教训子孙纵使不才休遽弃,教育还需父母恩。五、各安生理黄金本从勤俭生,安居乐业荣无比。六、毋作非为白书纵逃三尺法,暗中犹有鬼神知。——节选自《王氏宗祠六规训》材料二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此时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左宗棠在给长子孝威的信中说:“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文儿》-信中说:《(国人)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氏宗祠六规训》所体现的传统儒家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中国传统家训“革新”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时代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家训文化现实价值的认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述《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的简易板书。
上面图片反映了罗马法的发展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也可以对罗马法的发展趋势进行补充,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论述符合史实。)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表。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47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3题,共21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1月习近平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知的,伟大的古老文明更是相亲的。2000多年前,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文明之光就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
材料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相互学习和相互吸收形成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不断地为各地的文明增添活力。纵观世界历史,以文明多样性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携手前行。从这样的人文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结合中外古代史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关于中外文明的观点。(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7、大英博物馆是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汉斯.斯隆是享誉英国的收藏家,其藏品包括书籍、手稿、动植物标本,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1751年,他立遗嘱将私人收藏捐赠给国家,希望建立一座博物馆,“或将不时欢迎—切具有相同参观和浏览之渴望的人到访参观”“这渴望可以是,尽可能有用,或是努力满足好奇求知之欲,或是增进所有人的学识和新知”。社会舆论认为建立博物馆“有益于增进不列颠的荣耀”。1753年英国国会立法成立大英博物馆,斯隆的收藏成为展品核心。后来以库克船长为代表的探险家提供来自澳洲及更远的世界的珍岛,进一步丰富了馆藏。759年,大英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参观者需要提前提出书面申请。门票一开始每天十张,后来增加到二十五张。大英博物馆在19世纪的新获藏品,反映了英国基于海上霸权获致的日新月异的帝国势力。英国在埃及击败法国后,将法国在埃及收集的文物作为战利品运回英国,保存于大英博物馆。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雕刻来自英国人埃尔金在希腊进行的考古发掘,将这些艺术品偷运回英国的做法被认为是对希腊的公开破坏。I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从圆明园中盗出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女史箴图》。1810年,登记参观制度被废弃,结果访客人数急剧上升。19世纪中期,大英博物馆被批评“开放时间正好处于劳工和匠人最不方便的时间段”,因而增加了开放时间,以求更好地为公众服务。20世纪大英博物馆继续“关注过去”,又在全球范围收集大量当代藏品。70年代,围绕是否收参观费发生了争论,“考虑博物馆回报的时候应当优先考虑它给公众带来的教育红利,的观点占了上风,博物馆坚持免费参观。1972年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宝藏特展》吸引了160多万人,这个惊人的数字在大英博物馆的展览史上无出其右;这批藏品在整个70年代都在苏联、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的各大博物馆巡展。此后大英博物馆与各国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秦始皇:中国兵马俑》展览都获得成功。博物馆的受众面也在—系列电台节目,如《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中得到拓展。——摘编自【英】詹姆斯汉密尔顿《大英博物馆:第一座公众博物馆的诞生》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解读“大英博物馆”的发展史。要: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18、博物馆会根据藏品的时代特征;地区联系、功能特征、审美价值等因素组合藏品进行特展;比如故宫钟表展“钟鸣盛世”,希腊文物展“爱琴遗珍”。下图是六件文物,请你根据文物的特点,任选三件文物,组成一个展览并为展览撰写一篇主题介绍(包含展览主题、藏品时代背景、相互联系等)。
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15分)19、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20、阅读材料,探讨在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冲击下,中国青少年应该如何把握思想观念的定位。21、美国将选择孔子代表“世界传统的一部分”的合理性何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详解】
20世纪50年代,法国戴高乐上台之后,不再追随美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材料中对于“承认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的目的显然是想重塑法国的大国形象,B正确;法国戴高乐的行为显然不是想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瓦解,A错误;非洲的独立正好与不结盟运动的发展相符合,显然不是遏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C错误;材料中法国的此举显然不是削弱美苏两极的力量,D错误。2、D【分析】【分析】
【详解】
通过“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村落为宏村,宏村拥有最早的人工水系工程,内部建筑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故②④正确,故选D;①③是西递村的主要特征,故排除ABC。3、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加坡和韩国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如宽容和谐、勤俭节约等,同时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竞争意识等,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4、A【分析】【详解】
根据“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灵之苦”“万物悉备,莫责与人”可知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宗旨是减轻人的痛苦,治病救人,蕴含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故选A;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医药学以人为本的思想,没有体现立足社会实践和利于健康养生,排除BD;材料没有体现中医药学是中医药文化的根基,排除C。5、B【分析】【分析】
【详解】
题干中主要阐述了中世纪阿拉伯人的科学成就及其对后世天文学的重大影响,故B项正确;近代自然科学是在16—17世纪兴起的,故A项错误;题干中虽然涉及阿拉伯人取得的科学成就的领域,但不能因此得出是古代阿拉伯人将科学进行了学科分类,故C项错误;题干中强调阿拉伯人在科学的某些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但不能因此得出阿拉伯文化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的文化的结论,故D项错误。6、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商品在欧洲掀起了“中国风”,说明商品经济交流带动文化传播,体现了商品的文化价值,C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学西渐,而不是西学东渐,排除A项;材料强调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与全球贸易网无关,排除B项;当时中国并未受到殖民扩张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7、D【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从早期改良思想到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不过十年多的时间;从维新变法失败到民主革命的高涨,不到十年;从辛亥革命失败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不到十年”,结合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思想也在不断的变化,D项正确;“开始”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不能得出民主思想的成熟,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思想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8、D【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类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古代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迁徙的主要原因是政治环境,即受到战争以及朝代更替,政治中心迁移等政治因素的影响,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为了生存而向北或者向南迁移,D项正确;地理环境只是客观环境,并不是影响迁移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农耕民族的生产方式是在土地上精耕细作,并不需要迁移,排除B项;农耕民族的特性是安土重迁,即不喜欢到处迁移,排除C项。故选D项。9、D【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4世纪的新疆。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疆地区出现有希腊式犍陀罗艺术风格的壁画,说明新疆地区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而新疆地区是丝绸之路的途径区域,由此说明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文化的交流,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东西文化交流,不是民族迁移和经济贸易,排除AB项;材料体现的是希腊文化的影响,和佛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10、B【分析】【详解】
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是关于荷马史诗内容的描述,不能得出荷马史诗的地位,因此史实和推论逻辑不符,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和平交往:如玄奘西行求佛经。征服战争:如罗马帝国的扩张。
(2)大秦:古罗马帝国。
特点:丝绸之路开通后,双方通过安息等国进行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东汉时期,大秦王安敦派遣使者来华,与东汉建立了直接联系;大秦主要以金银或特产来换取东汉精美的丝织手工业品等。12、略
【分析】【详解】
(1)变化:根据材料“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共1530人的船队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园湾,这些人当中就有736名囚犯”可知;英国人最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根据材料“一个个原住民男子排成一排,他们的脖子上挂着铁链,旁边持有步枪的白人则看管着他们”可知,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者开始掠夺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根据材料“19世纪50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可知,19世纪中期,随着金矿和其他矿藏的发现大力在澳大利亚发展采矿业。
(2)影响:根据材料“这个地方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可知,悉尼城市的兴起;根据材料“每年的1月26日后来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国庆日”可知,国庆日的来源;根据材料“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可知,单一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根据材料“这组黑白照向人们真实地揭露了19世纪末白人定居者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残酷统治”可知,原住民惨遭奴役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根据材料“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逐一发现,并发现大量其他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发展和致富”可知,客观上促进其经济的发展。【解析】(1)变化:英国人最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者开始掠夺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19世纪中期,随着金矿和其他矿藏的发现大力在澳大利亚发展采矿业。
(2)悉尼城市的兴起;国庆日的来源;单一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原住民惨遭奴役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客观上促进其经济的发展。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思想:根据材料“孝顺父母生我育我苦万千;朝夕顾复不离手”可知,仁爱忠孝;根据材料“尊敬长上分定尊卑不可逾,辈分前后毋相亢”可得,尊卑有序;根据材料“和睦乡里见人争斗莫挑唆,闻人患难犹己事”可知,修身立德,强调社会责任;根据材料“各安生理黄金本从勤俭生,安居乐业荣无比”可得,节俭持家;根据材料“毋作非为白书纵逃三尺法,暗中犹有鬼神知”可知,奉公守法。
(2)表现:根据材料“此时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可知,形式上主要以家书为形式;根据材料“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可知,内容上强调学以致用,反对八股;根据材料“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可知,学习西方,工商强国。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民族危机出现;根据材料“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可知,晚清家训革新得益于西方思想传入。
(3)现实意义:开放性试题,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文化传播、促进世界文化进步等角度回答即可。【解析】(1)思想:仁爱忠孝;尊卑有序;修身立德;强调社会责任;节俭持家;奉公守法。
(2)表现:形式上主要以家书为形式;内容上强调学以致用;反对八股;学习西方,工商强国。
原因:民族危机出现:西方思想传入。
(3)现实意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利于中华文化传播;促进世界文化进步。14、略
【分析】【详解】
根据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可以提出观点:罗马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万民法产生以前,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只有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随着罗马共和国发展到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疆域的扩大,万民法产生,罗马法成为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解析】示例:
趋势:罗马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说明:共和国时期的罗马疆域较小;因此,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共和国内的公民;随着罗马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为适应罗马帝国对疆域内不同民族的有序统治,罗马帝国颁布了适用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5、略
【分析】【详解】
(1)趋势:根据表格中人口迁移的地理空间和数量可知;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根据移民的意愿角度分析,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从非洲人口迁移情况看,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2)特点:根据“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1500-1850年,欧洲、非洲移民到美洲”得出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根据“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得出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根据“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得出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贡献:结合所学,可从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持全民族的抗战等方面分析总结。【解析】(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四、论述题(共3题,共21分)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由材料“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知的,伟大的古老文明更是相亲的”,可以得出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而且是相互交融中发展的。论证环节,可以从文明的种类,如大河文明、海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东西方文明等角度分析,可以从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和影响,中国的四大发明影响世界,印度佛教文明影响中国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解析】示例(供参考)
观点: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而且是相互交融(影响)中发展的。
分析:世界各国由于受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多样的)文明成果如东方的古代中华文明、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文明等;各文明中心在吸取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中国古代儒家吸收佛教教义等而使儒学得到发展。
各国文明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周边区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显示了较强的制度和文化优越性。如中华文明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希腊文明对地中海地区特别是罗马文明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繁荣发展的各国早期文明,已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象征。因此,应该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努力发掘本国古代文明的智慧为本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服务。17、略
【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后来以库克船长为代表的探险家提供来自澳洲及更远的世界的珍岛,进一步丰富了馆藏”,可以得出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物品传入英国;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了藏品;得益于收藏家的潜心收藏和胸怀,藏品来源于私人捐赠等;通过建立博物馆提升民族自信心。依据材料“大英博物馆在19世纪的新获藏品,反映了英国基于海上霸权获致的日新月异的帝国势力。英国在埃及击败法国后,将法国在埃及收集的文物作为战利品运回英国,保存于大英博物馆”,得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国力强盛,暴力攫取了大量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文化遗产;藏品主要来自殖民掠夺和考古发掘;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更多的人有兴趣参观博物馆。依据材料“考虑博物馆回报的时候应当优先考虑它给公众带来的教育红利,的观点占了上风,博物馆坚持免费参观”,得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世界各地经济文化联系的进一步加强,使藏品可以通过电视等媒体向受众传播,各国博物馆相互合作。做到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即可。【解析】示例。
18世纪;大英博物馆诞生,在面向公众开放的前提下服务范围有限。(背景:)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物品传入英国;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了藏品;得益于收藏家的潜心收藏和胸怀,藏品来源于私人捐赠等;通过建立博物馆提升民族自信心。
19世纪以来;大英博物馆获得飞速发展,博物馆服务公众的职能有所增强。(背景:)工业革命后英国国力强盛,暴力攫取了大量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文化遗产;藏品主要来自殖民掠夺和考古发掘;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更多的人有兴趣参观博物馆。
20世纪以来;大英博物馆藏品更丰富,采用先进技术传播知识,服务范围扩展到世界。(背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世界各地经济文化联系的进一步加强,使藏品可以通过电视等媒体向受众传播,各国博物馆相互合作。
大英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其发展过程折射了近代欧洲的社会转型和人类文明交流带来的文化传播现象。18、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展览主题(主题必须与选取展品信息相关联,且要有明确的主题提炼,仅仅使用“元代文物展”,或“阿富汗文物展”不可,可以是就丝绸之路论述,也可以单独论述一个时代、或一个地区的特点)分点论述:每个例子,所选例子必须论及文物诞生的时代背景,文物与主题的联系,文物的史料价值等。论述流畅,且按照时间排序。选择主题:丝路华风——丝绸之路与中外文明的交融。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本展览意图展现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欧亚的重要商路,也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西汉张骞开凿西域,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可选择藏品1、藏品4和藏品5分别说明。藏品1是伊朗在中国元朝时期的一幅有关龙的绘画。十三世纪正处于蒙古帝国的兴盛时期,而伊朗也被纳入蒙古帝国,成为伊利汗国的一部分。此时整个陆上丝绸之路都处于蒙古帝国的统治之下。本书反映中国龙的形象传入波斯,为当地人接受并绘制在书中,与中国龙形象基本相同,成为元代中外文化深度交流的重要史料。藏品4是一件绘制有阿拉伯文的明代青花瓷。从元代以来,中国与中东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兴盛,陶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而由于阿拉伯人对青色、白色组合的喜爱,“肯花瓷作为瓷器种类在元代应运而生,成为中国手工业精湛技艺的标志,并广泛用天出口,本阿拉伯文笔盒就是其中一个例证。藏品5玻璃水注是中国现存较早的玻璃容器,反映出从北非,到中东,再到中国的陆上商业传播路线。玻璃水注出土的十六国时期,正处于魏晋南北朝的北方战乱时期,即使是战乱,丝绸之路的交往仍然没有停止;这件藏品出土于冠宁,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外文化传播中叶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可说明中国人日常生活与陆上丝绸之路的物质交流有着密切关系。选择主题:帝国余绪——历史上的帝国与文化传播。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战争一方面给人类带来破坏,一方面在客观上又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经历战争所建立的帝国又往往是各类文化交流的绝佳场域。本展览通过展示历史上著名帝国的文物,展现帝国对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可选择藏品2、藏品5和藏品6分别说明。藏品2是阿富汗出王的公元前3世纪的描绘希腊诸神的饰板。这反映出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大类历史出第一个横跨欧亚非帝国的建立,有力的推动了希腊文化向亚洲的传播。这件藏品,同时糅合了希腊、波斯两大文明的特色,展现出这一时期不同文化在阿富汗这个亚洲重要枢纽地的碰撞与融合。藏品5是一本1220年绘制有亚里士多德的阿拉伯文著作。折射出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兴盛与扩张,西方告典文化大量传入中东,阿拉伯人不断在翻译希腊文的哲学著作的同时,完善自身文化素养。阿拉伯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为保存古希腊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藏品6是元朝皇帝蒙哥汗给基督教首领的金印。折射出在蒙古帝国的统治下,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宗教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承认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并存,一方面强调皇帝对宗教的授权与控制,在印上撰写票古文:一方面尊重票会教领袖的自身可俗,运用阿拉伯文,这种因俗而治,多元制度的做法,与元代设置宣政院、狩省不同模式进行管理的思路一脉相承,正是蒙元时期大一统格局的重要表现。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主题明确。【解析】主题:丝路华风——丝绸之路与中外文明的交融。
本展览意图展现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欧亚的重要商路;也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西汉张骞开凿西域,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藏品5玻璃水注是中国现存较早的玻璃容器;反映出从北非,到中东,再到中国的陆上商业传播路线。玻璃水注出土的十六国时期,正处于魏晋南北朝的北方战乱时期,即使是战乱,丝绸之路的交往仍然没有停止;这件藏品出土于冠宁,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外文化传播中叶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可说明中国人日常生活与陆上丝绸之路的物质交流有着密切关系。
藏品1是伊朗在中国元朝时期的一幅有关龙的绘画。十三世纪正处于蒙古帝国的兴盛时期;而伊朗也被纳入蒙古帝国,成为伊利汗国的一部分。此时整个陆上丝绸之路都处于蒙古帝国的统治之下。本书反映中国龙的形象传入波斯,为当地人接受并绘制在书中,与中国龙形象基本相同,成为元代中外文化深度交流的重要史料。
藏品4是一件绘制有阿拉伯文的明代青花瓷。从元代以来;中国与中东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兴盛,陶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而由于阿拉伯人对青色;白色组合的喜爱,“肯花瓷作为瓷器种类在元代应运而生,成为中国手工业精湛技艺的标志,并广泛用天出口,本阿拉伯文笔盒就是其中一个例证。
本展览展现的中国风文物;说明丝绸之路是中体交明交流不可或缺陷细带,这些藏品也在这条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示例2:主题:帝国余绪——历史上的帝国与文化传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楼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4燃料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协议3篇
- 2024样板房样板间智能化改造升级合同3篇
- 2024数码相机产品研发与全球市场推广合同3篇
- 2024架子工班组项目承包协议样本版B版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微生物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投资与融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肿瘤登记知识培训课件
- 教育培训行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 钟表设计师职位概述
- (最新)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 大学英语教师试讲20分钟范例
- 雨雪天气安全教育PPT
-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 环境社会学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
- 采购管理实务全套教学课件
-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总复习课件(共141张PPT)
- 酒店项目投资分析报告可行性报告
- 烟花爆竹零售店(点)安全技术规范.ppt课件
- 视频监控台账参考模板
- 浦江郊野公园任务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