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人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0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检查氧气制取装置的气密性;下列几步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用手握住锥形瓶外壁。
②用带有导管和长颈漏斗的橡皮塞塞紧锥形瓶。
③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2、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反应后的溶液与原饱和澄清石灰水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不变B.溶质的质量减少C.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3、将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并充分加热,反应完成后试管中残渣中物质有rm{(}rm{)}A.rm{1}种B.rm{2}种C.rm{3}种D.rm{4}种4、小新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rm{(}rm{)}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5、据悉,哈尔滨地铁三号线是哈尔滨地铁规划中的唯一一条环线,总长度rm{37}公里,而一期工程预计将在年底载客试运行,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rm{(}rm{)}A.地铁三号线的开通,将极大缓解该线路的交通压力B.地铁车厢内的灯泡发光为物理变化C.我们可以利用化学开发地铁的新材料D.地铁在施工时产生了很多烟尘,烟尘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6、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rm{垄脵}都具有氧化性rm{垄脷}都具有还原性rm{垄脹}都易溶于水rm{垄脺}都能跟碳反应rm{垄脻}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rm{垄脼}都是氧化物rm{垄脽}都可用于灭火rm{垄脿}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A.rm{垄脵垄脺垄脻垄脿}B.rm{垄脵垄脹垄脺垄脻垄脼垄脿}C.rm{垄脷垄脺垄脻垄脿}D.rm{垄脵垄脺垄脻垄脽垄脿}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将3g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据此可推断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A.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B.可能含氧元素。
C.一定含氧元素。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8、将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是。
()
A.
B.
C.
D.
9、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下列操作或装置不正确的是rm{(}rm{)}A.
制取氧气B.
收集氧气C.
产物加水搅拌D.
过滤得二氧化锰10、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rm{.}已知:rm{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rm{垄脵}关闭rm{K}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胶塞.rm{垄脷}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rm{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rm{垄脹}打开rm{K}观察乙中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m{(}rm{)}A.步骤rm{垄脵}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瓶内气压减小B.步骤rm{垄脷}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至与大气压相等C.步骤rm{垄脹}中,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D.步骤rm{垄脹}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至与大气压相等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入指定容器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12、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B.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C.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
D.每个大蒜素分子中有3个原子核。
13、某同学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是物理变化。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新的气体生成。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减小。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汽油是石油炼制的产品之一;是汽车的主要燃料.请回答:
(1)汽油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由此可推断汽油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元素.
(2)高粱、玉米、薯类等经过发酵可得到乙醇,乙醇俗称____,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在汽油中加入少量乙醇为汽车燃料的目的是____.15、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通常最多可盛放液体______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在______.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时,试管夹应由试管______往______套.16、工人师傅在切割铁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来划线,划出来是线条比较清晰,是因为_____________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17、将一定量的丙醇rm{(C_{3}H_{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表中rm{a}的值为_________,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_________,rm{拢脴}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元素。18、酒精灯的火焰可以分为外焰、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给物质加热一般用______.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2题,共14分)19、打开盛有雪碧饮料的易拉罐后,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来,请你设计实验,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证明逸出气体是CO2气体.
。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方法一方法二
20、小明暑假期间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铵(碳酸氢铵的简称)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碳酸氢铵很快消失;这一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查阅资料】
(1)纯净的碳铵是一种无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特点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是,当温度稍高(10℃以上)或湿度稍大,碳铵就易消失;碳铵不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
(2)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氢铵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常用于检验氨气(NH3).
【收集证据】(1)按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安装仪器的顺序是______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______
(3)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铵粉末,加热.将一白瓷板放在导管口的下方②将湿润的酚酞试纸与碳铵接触酚酞试纸没有颜色变化碳铵不能使酚酞试纸变红③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于试管口处【获得结论】碳铵受热消失了;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反思与交流】(1)实验时小王同学的试管内壁附有碳铵粉末;你的建议是______;小刘同学的试管破裂了,你认为原因可能是(写一条)______.
(2)有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需要做碳铵能否与湿润的酚酞试纸作用的实验;你同意吗?为什么?______.
(3)闻生成物的气味时有的同学直接把鼻子凑到试管口处;结果受到了比较强烈的刺激,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______.对于如何减少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强烈刺激,你的建议是______
(4)有的同学把导气管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他认为由此也可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你认为理由充分吗?为什么?
______
(5)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
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5分)21、已知甲和乙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如图是四种分子的示意图.
rm{(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2)}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哪些?______.评卷人得分六、探究题(共4题,共16分)22、如图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序号),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2)下列有关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______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倒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若选用C做发生装,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
(4)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5)乙炔(C2H2)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23、化学实验要求操作认真;观察全面。
rm{(}一rm{)}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rm{(1)}取用木炭的仪器叫______,未经点燃的木炭______rm{(}填“能”或“不能”rm{)}在氧气中燃烧。
rm{(2)}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由上向下缓慢插入,理由是______。
rm{(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待集气瓶冷却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rm{(}二rm{)}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图。
rm{(4)}铁丝的一端所系火柴的作用是______;瓶中放水的作用是______。
rm{(5)}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在氧气中______;生成一种______色的固体。
rm{(6)}可燃物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______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的更旺,发出______火焰。24、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过氧化氢溶液生成氧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假设】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rm{(}相同体积rm{)}氧气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实验】下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rm{A}仪器名称是________,此实验中rm{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实验记录】。实验编号rm{1}rm{2}反应物rm{6%}过氧化氢溶液rm{6%}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rm{1g}红砖粉rm{1g}二氧化锰时间rm{152s}rm{35s}【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二氧化锰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否改变。请写出实验编号rm{2}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25、如图所示,用一个玻璃罩倒扣在两支然着的蜡烛上。对于实验结果,小明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小芳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
根据实验室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可以知道;正确的顺序为:②用带有导管和长颈漏斗的橡皮塞塞紧锥形瓶①用手握住锥形瓶外壁③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观察现象,进行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故答案为:B
【解析】【答案】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必须确保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组装好,然后把导管放入水中,双手紧握锥形瓶外壁,然后观察导管口是不是有气泡冒出.
2、B【分析】解:氧化钙溶于水会吸水反应;由于原溶液饱和故会因溶剂的减小而使溶质析出,但溶液依然饱和,由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故选B
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氧化钙溶于水时会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把其溶于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是会因为其吸水而使溶质析出.
此题是对溶液知识的考查,解题的重点是了解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剂的减小会使溶质析出的知识即可.【解析】【答案】B3、C【分析】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如下:
rm{2KClO_{3}dfrac{overset{;MnO_{2};}{-}}{;}triangle2KCl+3O_{2}隆眉2KMnO_{4}dfrac{overset{;;triangle;;}{-}}{;}K_{2}MnO_{4}+MnO_{2}+O_{2}隆眉}
将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就是rm{2KClO_{3}dfrac{
overset{;MnO_{2};}{-}}{;}triangle2KCl+3O_{2}隆眉2KMnO_{4}dfrac{
overset{;;triangle;;}{
-}}{;}K_{2}MnO_{4}+MnO_{2}+O_{2}隆眉}与rm{KClO_{3}}完全分解,剩余的就是rm{KMnO_{4}}rm{KCl}和rm{K_{2}MnO_{4}}
故选:rm{MnO_{2}}
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反应物与产物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反应物与产物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rm{C}【解析】rm{C}4、C【分析】解:rm{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根据现象来探究烧杯被熏黑的原因,就是进行对比实验,故选项做法正确。
B;查找蜡烛成分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也是探究学习的过程,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故选项做法正确。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不符合探究的学习精神,故选项做法错误。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就是通过咨询老师、积极探讨,来解决问题,故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rm{C}
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发现了问题,就应该探究形成原因,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可以反复实验,来探究黑色的物质的成分;也可以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咨询老师,而不能不予理睬,否则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也不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本题难度不大,通过对蜡烛燃烧的实验来考查实验探究中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探究习惯.【解析】rm{C}5、D【分析】解:rm{A}地铁rm{1}号线的开通;将极大缓解该线路的交通压力,正确;
B;地铁车厢内的灯泡发光为物理变化;正确;
C;我们可以利用化学开发地铁的新材料;正确;
D;烟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错误;
故选D
根据已有的地铁开通的意义以及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以及物质的类别和特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析】rm{D}6、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熟练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解答】两种气体的性质不同点有:氧气难溶于水,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氧气是单质,二氧化碳是氧化物,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既不会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氧气不能;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都能跟碳反应、都具有氧化性、通常状况下都是气体、密度都比空气大、都不具有还原性,所以rm{垄脵垄脺垄脻垄脿}正确,故A选项正确。故选A。【解析】rm{A}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AD【分析】
8.8g二氧化碳中所含C元素的质量=8.8g××100%=2.4g;5.4g水中所含H元素的质量=5.4g××100%=0.6g;生成物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所含C、H元素的质量和=2.4g+0.6g=3g,则3g可燃物中只含C、H两种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可燃物中氢元素质量比=×100%=20%;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可燃物完全燃烧时;其中C元素全部转变为二氧化碳;H元素全部转变成水的燃烧规律,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C、H元素质量和与可燃物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8、CD【分析】
A;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溶液都呈碱性;随着与稀盐酸的反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盐酸过量时溶液呈酸性;图所表示的溶液pH变化逐渐变大至呈碱性与实验事实相反;故A不正确;
B;稀加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与稀加稀盐酸的量相等;而与碳酸钠反应时由于放出气体,溶液增加量小于所滴加的稀盐酸的量;图所示的溶液增加的曲线没有完全反映出这一增加量的不同;故B不正确;
C;开始滴加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产生气体;至氢氧化钠安全反应后,盐酸开始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图示的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与反应事实相符;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都生成氯化钠;所以,随稀盐酸的滴加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持续增加,至恰好完全反应后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变化;图示过程与反应事实相符,故D正确;
故选CD.
【解析】【答案】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即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向其混合溶液中滴加的稀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稀盐酸继续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9、BD【分析】解:rm{A}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B;由题意;判断收集氧气的装置是否正确,而图中装置是气体的制取装置,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C;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故选:rm{BD}
A;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题意;判断收集氧气的装置是否正确,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与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rm{BD}10、A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与瓶内压强的关系。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解答】A.步骤rm{垄脵}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硫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硫,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故A说法不正确;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硫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硫,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故A说法不正确;
rm{垄脵}中,氢氧化钠吸收了生成的二氧化硫,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大气压,故B不正确;
B.步骤rm{垄脷}中,氢氧化钠吸收了生成的二氧化硫,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大气压,故B不正确;中,由于甲瓶内气压减小,打开rm{垄脷}外面大气进入乙,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故C正确;
C.步骤rm{垄脹}中,由于甲瓶内气压减小,打开rm{K}外面大气进入乙,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故C正确;中,打开rm{垄脹}外面气压进入乙,再进入甲,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至与大气压相等,故D正确。
rm{K}
D.步骤rm{垄脹}中,打开rm{K}外面气压进入乙,再进入甲,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至与大气压相等,故D正确。【解析】rm{AB}11、BD【分析】【分析】A.根据闻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药品的取用进行分析;C.根据取用块状药品用镊子进行取用进行分析;D.根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进行分析。【解答】A.不能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要用手轻轻的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过闻气味,故A错误;B.取用药品时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回入指定容器,故B正确;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要用镊子取用,不能直接用手,故C错误;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故D正确。故选BD。【解析】rm{BD}12、AB【分析】
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知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故A说法正确;B、根据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进行分析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故B说法正确;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0:(32×3),故C说法错误;
D;根据每个大蒜素分子中有多少个原子进行判断;所以D说法错误;
故选AB.
【解析】【答案】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B、根据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进行分析其元素组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D;根据每个大蒜素分子中有多少个原子;进行判断.
13、BC【分析】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在空中相遇能发生反应产生白烟;说明了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抽去玻璃片后产生白烟;而白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说明氯化氢和氨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白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抽去玻璃片后产生白烟,说明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不能确定是否有气体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生成氯化铵固体,反应后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C.
【解析】【答案】根据氯化氢气体和氨气两种气体接触产生白烟的事实;结合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等);烟的形成原理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C和H酒精C2H5OH+3O22CO2+3H2O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污染【分析】【解答】解:(1)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来自汽油.故填:碳和氢.
(2)乙醇俗称酒精;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3)如若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也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故答案为:(1)C和H(2)酒精C2H5OH+3O22CO2+3H2O(3)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污染。
【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用乙醇做燃料既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15、略
【分析】解: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通常最多可盛放液体5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在试管中上部或离试管口处;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时,试管夹应由试管底部往上套,注意手指不能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
故答案为:5;试管中上部或离试管口处;底部;上.
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5;试管中上部或离试管口处;底部;上16、rm{Fe+CuSO_{4}=FeSO_{4}+Cu}【分析】【分析】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解答即可。【解答】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所以在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来划线,划出来是线条比较清晰,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rm{Fe+CuSO_{4}=FeSO_{4}+Cu}故答案:rm{Fe+CuSO_{4}=FeSO_{4}+Cu}【解析】rm{Fe+CuSO_{4}=FeSO_{4}+Cu}17、2.816:11碳、氧【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利用表格中物质的质量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化学反应,明确物质中元素质量的计算及元素守恒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rm{6.0+14.8+0+0.4+0=0+2+7.2+9.2+a}则rm{a=2.8}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rm{(14.8g-2g)}rm{(9.2g-0.4g)=16}rm{11}rm{6.0g}丙醇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rm{6.0g隆脕
dfrac{12隆脕3}{12隆脕3+1隆脕8+16}隆脕100拢楼=3.6g}rm{(14.8g-2g)}rm{(9.2g-0.4g)=16}rm{11}丙醇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rm{6.0g隆脕dfrac{12隆脕3}{12隆脕3+1隆脕8+16}隆脕100拢楼=3.6g}rm{6.0g}丙醇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rm{6.0g隆脕dfrac{1隆脕8}{12隆脕3+1隆脕8+16}隆脕100拢楼=0.8g}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rm{(9.2g-0.4g)隆脕dfrac{12}{44}隆脕100拢楼=2.4g}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rm{7.2g隆脕dfrac{1隆脕2}{18}隆脕100拢楼=0.8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rm{6.0g隆脕
dfrac{12隆脕3}{12隆脕3+1隆脕8+16}隆脕100拢楼=3.6g}中一定不含氢元素,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故答案为:rm{6.0g}rm{6.0g隆脕
dfrac{1隆脕8}{12隆脕3+1隆脕8+16}隆脕100拢楼=0.8g}rm{(9.2g-0.4g)隆脕
dfrac{12}{44}隆脕100拢楼=2.4g}碳、氧。rm{7.2g隆脕dfrac{1隆脕2}{18}隆脕100拢楼=0.8g
}【解析】rm{2.8}rm{16}rm{11}碳、氧rm{2.8}rm{16}碳、氧rm{11}18、略
【分析】解: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所以一般要用火焰的外焰加热.
故答案为:内焰;焰心;外焰.
根据酒精灯火焰的分层情况和温度的差别考虑回答本题.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酒精灯火焰的分层,知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解析】内焰;焰心;外焰四、计算题(共2题,共14分)19、略
【分析】
方法一: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这一性质可设计实验将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罐口上方,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方法二: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这一性质可设计实验将逸出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说明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方法一打开易拉罐;将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
放在罐口上方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逸出的气体是CO2方法二打开易拉罐;将逸出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
试液中试液变红,证明逸出的气体是CO2
【解析】【答案】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实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通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0、略
【分析】
【收集证据】(1)安装实验仪器一般规律是:按照先下后上;先左后右的顺序安装;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微热试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有一段水柱上升,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由于碳酸氢铵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氨气;所以,①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铵粉末,加热,将一白瓷板放在导管口的下方,实验现象是:白瓷板上有小液滴出现,可得出生成了水的结论;③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于试管口,实验现象是:酚酞试纸变红,可得出生成了氨气的结论;
【反思与交流】
(1)实验时小王同学的试管内壁附有碳铵粉末;你的建议是把纸槽或药匙送到试管底部再慢慢直立起来,用手指弹一下纸槽或药匙;小刘同学的试管破裂了,你认为原因可能是:试管外壁有水或没有预热就集中加热或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等;
(2)因为一般物质存在着三态的变化;所以,不同意不需要做碳铵能否与湿润的酚酞试纸作用的实验,原因是:因为只有经过这样的对照试验才能证明生成的不是碳氨蒸汽而是氨气;
(3)由闻气体气味的方法可知;正确的做法是:离容器口稍远一些,用手轻轻扇动气体,使其飘进鼻孔;由碳酸氢铵分解的反应可知,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强烈刺激,建议是:碳铵的量不要加的太多,或实验出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打开实验室的排气扇或用水吸收生成的气体等;
(4)因为一般物质存在着三态的变化;碳铵蒸汽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理由不充分,因为假设生成的是碳铵蒸汽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由碳酸氢铵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所以,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存放时应避光;避热、密封.
故答为:【收集证据】(1)先下后上;先左后右;(2)把导管的一头放入水中,微热试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有一段水柱上升,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白瓷板上有小液滴出现,生成了水;酚酞试纸变红,生成了氨气.
【反思与交流】
(1)把纸槽或药匙送到试管底部再慢慢直立起来;用手指弹一下纸槽或药匙;试管外壁有水或没有预热就集中加热或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等;(2)不同意,因为只有经过这样的对照试验才能证明生成的不是碳氨蒸汽而是氨气。
(3)离容器口稍远一些;用手轻轻扇动气体,使其飘进鼻孔;碳铵的量不要加的太多,或实验出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打开实验室的排气扇或用水吸收生成的气体等;(4)理由不充分,因为假设生成的是碳铵蒸汽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5)存放时应避光;避热、密封.
【解析】【答案】【收集证据】(1)根据安装实验仪器的一般规律解答;
(2)根据密闭装置内外的压强差形成水柱或气泡来进行分析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3)根据碳酸氢铵分解的产物分析实验的现象结论;
【反思与交流】(1)根据将粉末装药品加入试管中的基本操作和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根据物质一般有三态及氨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碳酸氢铵分解的反应进行分析;
(4)根据物质的三态的变化进行分析。
(5)根据碳酸氢铵的性质进行分析贮存的方法.
五、简答题(共1题,共5分)21、略
【分析】解:rm{(1)}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甲和乙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是氨气燃烧生成了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m{4HN_{3}+5O_{2}dfrac{overset{{麓脽禄炉录脕}}{.}}{triangle}4NO+6H_{2}O}
rm{4HN_{3}+5O_{2}dfrac{
overset{{麓脽禄炉录脕}}{.}}{triangle}4NO+6H_{2}O}由方程式可知,氮元素由rm{(2)}价变为rm{-3}价,氧元素由rm{+2}价变为rm{0}价;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氮和氧.
故答为:
rm{(1)4HN_{3}+5O_{2}dfrac{overset{{麓脽禄炉录脕}}{.}}{triangle}4NO+6H_{2}O}rm{-2}氮和氧.
rm{(1)4HN_{3}+5O_{2}dfrac{
overset{{麓脽禄炉录脕}}{.}}{triangle}4NO+6H_{2}O}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m{(2)}根据方程式判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
本题是有关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学会利用微观的观点及微观示意图的意义对反应基本类型判断及化学变化的微观信息的获取等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rm{(1)}【解析】rm{4HN_{3}+5O_{2}dfrac{overset{{麓脽禄炉录脕}}{.}}{triangle}4NO+6H_{2}O}氮和氧六、探究题(共4题,共16分)22、略
【分析】解:(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高锰酸钾粉末容易导致试管堵塞,所以应该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2)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故A正确;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故B正确;
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故C错误;
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故D正确.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注射器能控制过氧化氢的滴加从而控制反应速度,同时能够节约药品;
(4)由于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a端通入;由于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b端通入;
(5)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加热,故选发生装置B;乙炔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1)A;防止高锰酸钾随气流进入导气管;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2)C;(3)H2O2H2O+O2;分解反应;能够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4)a;b;(5)B;F.
(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以及反应是否需要加热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主要依据气体的密度以及是否能溶于水;高锰酸钾粉末容易导致试管堵塞,所以应该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书写表达式即可;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根据注射器能控制过氧化氢的滴加从而控制反应速度;
(4)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进行分析;
(5)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然后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相关知识,注重基本知识的拓展应用.【解析】A;防止高锰酸钾随气流进入导气管;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C;H2O2H2O+O2;分解反应;能够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a;b;B;F23、略
【分析】解:rm{(}一rm{)(1)}取用木炭的仪器叫坩埚钳;未经点燃的木炭不能在氧气中燃烧。
rm{(2)}如果把红热的木炭很快地插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下部;燃烧生成的热和二氧化碳会将中上部尚未起反应的氧气排出,使燃烧不能继续进行,为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把加热至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rm{(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rm{(}二rm{)(4)}铁丝的一端所系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瓶中放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rm{(5)}在实验中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第1至第10单元的重点短语归纳
- 2024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与进修培训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合同示范文本3篇
- 2024年共同抚养子女责任协议及离婚协议书3篇
- 2024手机电池更换与回收利用合同2篇
- 2024早教中心专业师资培训与场地租赁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石油化工企业彩钢隔热工程合同
- 2024弃土场施工项目施工期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合同范本3篇
- 2024袋类玩具购销合同范本
- 2024年透支延期还款合同
- 内科胃癌护理查房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250个重点
- 《海关业务》课件-项目三 商品归类
- 2024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新员工入职培训员工手册
- 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 笔试
- 肠梗阻课件完整版本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报价单(报价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