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课内文言积累过关训练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8:课内文言积累过关训练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8:课内文言积累过关训练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8:课内文言积累过关训练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8:课内文言积累过关训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课内文言积累过关训练一、【北京市西城区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阅读《爱莲说》,完成下面小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求之地中何陋之有B.自李唐来自钱孔入自始至终C.香远益清大有所益精益求精D.予谓菊权谓吕蒙曰特殊称谓11.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甲】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翻译:(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理解:这个语句描绘了莲花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能独立不移、保持清白操守的高洁形象。【乙】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翻译: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理解:这个语句其实是说像陶渊明这样的真隐士太少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要成为像陶渊明那样避世隐居之人的想法。12.托物言志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阅读下文,结合文意说说《爱莲说》和《松喻》各是怎样运用这种写作手法的。松喻王踔松之性直上,虽数尺,自亭亭也。有人移之盆盎①,置之华屋之内,屈②其枝,缚其节③,灌之溉之,蓬蓬如偃盖④焉,非不取悦于人。然以视夫⑤油岭⑥之间,干⑦青云,凌碧霄,矫矫⑧郁郁于严霜积雪者,相去⑨如何也?嘻!士君子之失身于人,亦犹是尔。注:①[盆盎]花盆一类的盛器。②[屈]使……弯曲③[节]树木枝干交接处。④偃[(yăn)盖]车盖或伞盖。⑤[夫(fú)]代词,那些。⑥[岫(xiù)岭]山峰。⑦[干]冲。⑧[矫矫]威武的样子。⑨[去]距离,差距。二、【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文言文阅读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资治通鉴》)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权谓吕蒙曰()(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及鲁肃过寻阳()(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18.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19.文章写吕蒙的学习过程仅用“蒙乃始就学”一句话带过,而写他的学习成效又用鲁肃的见闻和行动来表现,这是什么描写角度?这样写有什么妙处?20.本文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三、【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阅读以下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注释】①书:写信。②让:责备。③露布:公开的文告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管理B.见往事耳见:了解C.及鲁肃过寻阳过:经过D.即更刮目相待待:看待8.翻译下面的句子。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进步巨大,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B.吕蒙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体现了学习的重要性。C.文章善于刻画人物,主要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地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D.吕蒙读书的功效主要通过鲁肃从侧面展现,他的惊叹衬托出吕蒙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四、【湖北省天门市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中通外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B.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濯清涟而不妖/有卖油翁释担而立10.下列句子停顿不合理的一项是()(限断一处)A.世人/甚爱牡丹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晋陶渊明/独爱菊 D.陶后/鲜有闻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但都是为了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B.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菊花、莲花以及牡丹的喜爱。C.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避世隐居;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洁身自好,保持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五、【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发?六、【青海省西宁市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阅读《卖油翁》,回答问题。卖油翁欧阳修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康肃忿然曰忿然:(2)徐以杓酌油沥之徐: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康肃笑而遣之何陋之有C.尝射于家圃求二石兽于水中D.公亦以此自矜蒙辞以军中多务13.用现代汉语翻译“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一句。14.文章第②段通过两人的对话体现了陈尧咨、卖油翁怎样的性格特点?15.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七、【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 B.濯清涟而不妖濯:洗C.不蔓不枝蔓:枝茎 D.宜乎众矣宜:应该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石兽并沉焉B.濯清涟而不妖而钱不沾湿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何陋之有D.莲,花之君子者也卿今者才略9.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B.《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的主旨是“爱莲”即爱君子之德。C.作者用“菊”和“牡丹”来反衬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质。D.“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一句揭示了自唐朝以来,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八、【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古人作品脍炙人口,古人智慧熠熠生辉。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各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8.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1)山门圮于河(2)棹数小舟9.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自缘身在最高层缘木求鱼B.尔辈不能究物理寻根究底C.二石兽并沉焉并行不悖D求二石兽于水中求同存异10.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翻译:__________________,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翻译: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__________________,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_________________?1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登飞来峰》一诗中,“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塔高。B.《河中石兽》中像讲学家那样的学者对外界事物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原地寻找石兽,总会遭到别人无情的嘲讽。C.《登飞来峰》一诗将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借写登高远望的感受,以理入诗,蕴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D.《河中石兽》一文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断”的深层思考。九、【山西省太原市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6.请用“/”给文中画横线句子划出停顿节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惟吾德馨(2)可以调素琴(3)濯清涟而不妖(4)亭亭净植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翻译: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周敦颐赋予菊、牡丹、莲不同的象征意。你认为刘禹锡最符合哪一种花?请结合下面材料和《陋室铭》说说理由。浪淘沙九首(之八)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十、【天津市红桥区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面小题。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9.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阅十余岁(经过) B.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冲刷)C.竟不可得(竟然) D.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10.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有误的是()A.一讲学家设帐寺中(省略句,应为“讲学家设帐于寺中”)B.当求之于上流(判断句,可译为“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动句,“为”表被动,可译为“被”)D.求二石兽于水中(倒装句,应为“于水中求石兽”)11.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讲了两只落水的石兽,既未被河水冲到下游,也未原地不动沉入河沙中,居然逆流而上,到了数里外的上游的故事。B.这篇文章告诉我们遇事要多动脑筋想想,析各方面因素尽可能避免只知其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