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指南_第1页
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指南_第2页
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指南_第3页
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指南_第4页
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指南TOC\o"1-2"\h\u30285第1章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概述 4311021.1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意义与目的 4195651.1.1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112731.1.2维护消费者权益 4312771.1.3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498001.1.4维护国家形象和国际贸易利益 415561.2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48391.2.1法律法规体系 469361.2.2监管机构体系 5137841.2.3标准体系 5198841.2.4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 5250601.2.5应急处置体系 55715第2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5228362.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框架 555602.1.1宪法 581012.1.2法律 557892.1.3行政法规 6148252.1.4部门规章 692422.1.5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6253982.2食品安全法规的主要内容 6325192.2.1食品生产许可 6270322.2.2食品经营许可 6213832.2.3食品安全标准 6117212.2.4食品安全监管 6225342.2.5食品安全处理 7273132.3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723592.3.1制定原则 7189442.3.2制定程序 748072.3.3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7139512.3.4标准的信息公开 713025第3章食品生产环节监管 787173.1食品生产许可管理 758263.1.1许可范围与条件 7257013.1.2许可申请与审批 7248063.1.3许可证管理 8166643.2食品生产过程控制 8198583.2.1生产工艺与操作规程 8221193.2.2生产设施与设备管理 8206853.2.3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管理 89923.3食品添加剂监管 884523.3.1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 838193.3.2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与监管 8317273.3.3食品添加剂销售与使用环节监管 815526第4章食品流通环节监管 980464.1食品流通许可管理 950574.1.1许可证申请与审批 9323714.1.2许可证变更与注销 9200394.1.3许可证监督管理 9149144.2食品仓储与运输监管 96104.2.1仓储环节监管 9272614.2.2运输环节监管 96804.2.3食品追溯体系 9212184.3食品销售环节监管 9147094.3.1销售场所监管 9234594.3.2食品标签与说明书监管 982784.3.3食品广告监管 1024864.3.4食品召回制度 1015256第5章餐饮服务环节监管 10242255.1餐饮服务许可管理 108785.1.1许可证申请与审批 108935.1.2许可证管理 10121245.1.3许可证变更与注销 103335.2餐饮服务过程控制 10158035.2.1原料采购与储存 1063685.2.2食品加工制作 1183375.2.3食品销售与供餐 1178855.3餐饮具清洗消毒监管 115435.3.1清洗消毒设施要求 1192935.3.2清洗消毒操作规范 11263095.3.3清洗消毒记录管理 1115367第6章食品进出口监管 11243726.1食品进口监管 11250906.1.1进口食品检验检疫 11217676.1.2进口食品准入制度 1221376.1.3进口食品追溯体系 1233786.2食品出口监管 1257366.2.1出口食品检验检疫 1258736.2.2出口食品备案管理 12221546.2.3出口食品追溯体系 12212686.3食品跨境电商监管 12283236.3.1跨境电商食品检验检疫 12242936.3.2跨境电商食品准入制度 1287056.3.3跨境电商食品追溯体系 12181666.3.4跨境电商食品监管协作 1220327第7章食品风险监测与预警 13188387.1食品风险监测体系建设 13297497.1.1组织架构 13280987.1.2监测网络 1315497.1.3技术支撑 1368587.1.4信息反馈 13159737.2食品风险监测与评估 13322677.2.1监测方法 1340707.2.2评估方法 13141757.2.3流程与关键环节 14316257.3食品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理 14190017.3.1预警体系建设 14275997.3.2预警响应机制 141407.3.3应急处理 1411912第8章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持 1456078.1食品检测技术 14107578.1.1常规检测技术 14298028.1.2快速检测技术 1542678.2食品追溯技术 15231778.2.1条码技术 15118358.2.2射频识别技术(RFID) 15142598.2.3传感器技术 1511068.3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 15162108.3.1信息采集与整合 15225068.3.2信息分析与处理 15278498.3.3信息发布与查询 1681668.3.4信息安全保障 1618517第9章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与处罚 1612579.1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制 16317389.1.1监管执法机构设置 16258709.1.2监管执法职能划分 162349.2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 1687659.2.1违法行为发觉与核实 16125469.2.2立案与调查 16307589.2.3处罚决定与执行 1695559.3食品安全刑事责任追究 17161789.3.1刑事责任追究的情形 17209459.3.2刑事责任追究的程序 17276299.3.3刑事责任追究的处罚 173999第10章食品行业自律与消费者教育 172218710.1食品行业自律组织建设 17475110.1.1建立健全食品行业自律组织体系 173007710.1.2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171707810.1.3加强食品行业自律组织能力建设 17278210.2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18729710.2.1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183052010.2.2建立企业诚信评价体系 18368310.2.3加强企业诚信信息公示 18419110.3食品安全消费者教育与宣传 181526610.3.1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182026410.3.2推动食品安全消费者教育 18661510.3.3建立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机制 18第1章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概述1.1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意义与目的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民族未来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民生问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旨在保障食品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安全,保证消费者食品安全利益。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具有以下意义与目的:1.1.1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的发生可能导致消费者食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通过对食品行业进行质量安全监管,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1.2维护消费者权益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助于打击制假售假、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度。1.1.3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助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1.1.4维护国家形象和国际贸易利益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形象和国际贸易利益。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助于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发展。1.2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体系、监管机构体系、标准体系、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应急处置体系等方面。1.2.1法律法规体系我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配套规章制度,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1.2.2监管机构体系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主要包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监管工作。1.2.3标准体系我国食品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这些标准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依据和操作指南。1.2.4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我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风险监测网络,对食品中的污染物、病原微生物、农药残留等进行监测,及时发觉食品安全风险,为监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2.5应急处置体系我国食品应急处置体系主要包括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机制和救援力量。在发生食品安全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通过以上各个方面,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保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第2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2.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框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是我国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和核心,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这一框架明确了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安全要求,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2.1.1宪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保障人民食品安全的责任。宪法中关于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2.1.2法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这些法律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安全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2.1.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对法律的具体细化和落实,如《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条例》等。这些行政法规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更为详细、具体的操作指南。2.1.4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这些规章对食品生产、经营、监管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规定。2.1.5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是各地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为地方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2.2食品安全法规的主要内容食品安全法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2.2.1食品生产许可食品生产许可是指国家依法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颁发生产许可证。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卡。2.2.2食品经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是指国家依法对食品经营企业的经营条件、经营行为、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颁发经营许可证。这有助于保证食品在流通环节的安全。2.2.3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标准是衡量食品是否安全的重要依据,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这些标准对食品的原料、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进行了规定。2.2.4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监管主要包括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督检查、风险监测、处理等。通过加强监管,保证食品安全法规的贯彻落实。2.2.5食品安全处理食品安全处理包括报告、调查处理、责任追究等。这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2.3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3.1制定原则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遵循以下原则:科学合理、保障健康、公开透明、便于操作、动态完善。2.3.2制定程序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程序包括预研、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布等环节。保证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3.3标准的实施与监督食品安全标准实施后,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标准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对标准进行动态调整和修订,以适应食品安全发展的需要。2.3.4标准的信息公开食品安全标准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保证标准制定的公开透明。标准发布后,要及时向社会公开,提高标准的社会认知度。通过以上措施,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为保障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第3章食品生产环节监管3.1食品生产许可管理3.1.1许可范围与条件食品生产许可管理是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合法性、资质、生产条件及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审查和监管的重要手段。应明确食品生产许可的范围和条件,保证生产企业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设施设备、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能力。3.1.2许可申请与审批食品生产企业需按照相关规定,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交许可申请。审批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同时加强对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后续监管,保证生产企业遵守许可事项。3.1.3许可证管理食品生产许可证是食品生产企业的法定凭证,应加强对其的管理。生产企业应妥善保管许可证,不得出租、出借、转让或伪造。监管部门应定期对许可证进行审核,保证其合法性、有效性。3.2食品生产过程控制3.2.1生产工艺与操作规程食品生产企业应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保证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的审核,指导企业完善相关制度。3.2.2生产设施与设备管理生产设施和设备是影响食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设施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消毒,保证其正常运行。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生产设施和设备的检查,保证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3.2.3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管理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采购、验收、储存和使用制度,保证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相关制度的审查,对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进行抽检,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3.3食品添加剂监管3.3.1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企业应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明确添加剂的种类、用量和使用范围。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管,防止滥用、超标使用。3.3.2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与监管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需取得生产许可证,并按照许可事项开展生产活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许可审查和日常监管,保证产品质量安全。3.3.3食品添加剂销售与使用环节监管加强对食品添加剂销售和使用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销售、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企业应建立食品添加剂销售、使用记录,保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监管部门要定期对食品添加剂销售、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合规使用。第4章食品流通环节监管4.1食品流通许可管理4.1.1许可证申请与审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首先从食品流通许可证的管理开始。相关部门应严格审查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申请,保证其符合规定的资质条件。审批流程应透明高效,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坚决不予许可。4.1.2许可证变更与注销食品经营者如需变更许可证信息,应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食品经营者,相关部门应依法予以注销其食品流通许可证。4.1.3许可证监督管理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流通许可证的监督管理,定期对食品经营者进行检查,保证其持续符合许可条件。4.2食品仓储与运输监管4.2.1仓储环节监管食品仓储环节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仓库的卫生、温度、湿度等条件的检查,保证食品储存环境符合规定。4.2.2运输环节监管食品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食品不受污染。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运输工具、运输过程和运输人员的监管,保证食品在运输环节的安全。4.2.3食品追溯体系建立完善的食品追溯体系,使食品在仓储与运输环节的可追溯性得到保障,便于监管部门及时掌握食品流通信息。4.3食品销售环节监管4.3.1销售场所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销售场所的监管,保证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禁止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等不合格食品。4.3.2食品标签与说明书监管严格监管食品标签和说明书的内容,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不得含有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的信息。4.3.3食品广告监管加强对食品广告的审查与监管,禁止发布虚假、夸大宣传的食品广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4.3.4食品召回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召回制度,对于存在安全风险的食品,监管部门应督促企业及时召回,保证消费者安全。通过以上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可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监管部门应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保证食品流通环节的安全与合规。第5章餐饮服务环节监管5.1餐饮服务许可管理餐饮服务许可是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为保证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合法经营,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本章将详细介绍餐饮服务许可管理的相关内容。5.1.1许可证申请与审批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交许可证申请,包括企业名称、地址、经营范围等信息。审批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查,符合条件的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5.1.2许可证管理餐饮服务提供者应按照许可证规定的经营范围、地址等要求从事经营活动。许可证应悬挂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便于消费者监督。5.1.3许可证变更与注销餐饮服务提供者如需变更许可证信息,应向原审批部门提出申请。若因故需注销许可证,应提前向审批部门报告,并依法办理注销手续。5.2餐饮服务过程控制餐饮服务过程控制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以下是餐饮服务过程控制的相关内容。5.2.1原料采购与储存餐饮服务提供者应从合法渠道采购原料,建立进货查验制度,保证原料质量。同时应合理储存原料,防止食品变质。5.2.2食品加工制作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制定食品加工制作规程,保证加工制作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加工制作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5.2.3食品销售与供餐餐饮服务提供者应规范食品销售与供餐行为,保证食品在销售、供餐过程中的安全。同时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严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5.3餐饮具清洗消毒监管餐饮具清洗消毒是保障消费者用餐安全的重要措施。以下是餐饮具清洗消毒监管的相关内容。5.3.1清洗消毒设施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5.3.2清洗消毒操作规范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制定餐饮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保证清洗消毒效果。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规程,防止餐饮具二次污染。5.3.3清洗消毒记录管理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餐饮具清洗消毒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清洗消毒情况。记录应保存一定时间,以备监管部门检查。通过以上措施,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将更加严格,有助于保障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第6章食品进出口监管6.1食品进口监管6.1.1进口食品检验检疫进口食品必须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接受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管。进口商应在进口前办理相关手续,提交进口食品的来源、品质、安全性等证明材料。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实施现场查验、抽样检验、实验室检测等,保证其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6.1.2进口食品准入制度建立进口食品准入制度,对进口食品生产、加工、储存企业实施备案管理。对备案企业实施动态管理,保证其持续符合我国食品安全要求。6.1.3进口食品追溯体系建立进口食品追溯体系,保证进口食品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到销售各环节的可追溯性。进口商应保存相关记录,便于监管部门追溯问题食品。6.2食品出口监管6.2.1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出口食品企业应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接受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管。出口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应符合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要求。检验检疫部门对出口食品实施现场查验、抽样检验、实验室检测等,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6.2.2出口食品备案管理对出口食品生产、加工、储存企业实施备案管理,保证企业持续符合我国及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要求。6.2.3出口食品追溯体系建立出口食品追溯体系,出口企业应保存相关记录,保证出口食品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到销售各环节的可追溯性。6.3食品跨境电商监管6.3.1跨境电商食品检验检疫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同样需接受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现场查验、抽样检验、实验室检测等。6.3.2跨境电商食品准入制度建立跨境电商食品准入制度,对跨境电商平台、进口商、境外生产企业等实施备案管理。6.3.3跨境电商食品追溯体系建立跨境电商食品追溯体系,要求电商平台、进口商等保存相关记录,保证食品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到销售各环节的可追溯性。6.3.4跨境电商食品监管协作加强与跨境电商平台、进口商、境外生产企业等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食品监管效率。同时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合作,共同保障消费者权益。第7章食品风险监测与预警7.1食品风险监测体系建设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性工作。本节主要从组织架构、监测网络、技术支撑、信息反馈等方面,对食品风险监测体系建设进行阐述。7.1.1组织架构建立健全食品风险监测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实现资源共享、协同作战。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食品风险监测机构,以及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7.1.2监测网络构建覆盖全国范围的食品风险监测网络,实现监测数据快速、准确、全面地收集、处理和传输。包括常规监测、专项监测、应急监测等多种形式。7.1.3技术支撑加强食品风险监测技术支撑,提高监测能力。包括检验检测技术、风险评估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7.1.4信息反馈建立食品风险监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企业,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7.2食品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风险监测与评估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食品风险监测与评估的方法、流程和关键环节。7.2.1监测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采样、检验、数据分析等方法。7.2.2评估方法运用风险评估方法,对食品中潜在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风险表征等环节。7.2.3流程与关键环节明确食品风险监测与评估的流程,关注关键环节,保证监测与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包括监测计划制定、样品采集、数据审核、风险评估、结果通报等环节。7.3食品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理食品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理是应对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措施。本节主要阐述食品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理的相关内容。7.3.1预警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的早期发觉、及时预警和有效处置。包括预警信息收集、分析、发布和反馈等环节。7.3.2预警响应机制制定食品安全预警响应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和响应措施。包括预警级别划分、预警响应流程、预警解除条件等。7.3.3应急处理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对食品安全的能力。包括应急预案制定、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演练、调查与处理等环节。通过本章内容的阐述,旨在为我国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食品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以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第8章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持8.1食品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和关键在于食品检测技术。食品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常规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两大类。本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食品检测技术进行阐述:8.1.1常规检测技术常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化学分析、生物检测和物理检测等方法。这些技术具有准确度高、可靠性强的特点,但检测周期较长,成本较高。(1)化学分析技术: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添加剂等。(2)生物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毒素等。(3)物理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方法,用于检测食品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粒径等。8.1.2快速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现场操作等特点,适用于食品安全监管现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层析技术等。(2)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芯片等。(3)光学快速检测技术:如拉曼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8.2食品追溯技术食品追溯技术是指通过记录和传递食品在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对食品来源、流向和责任的追溯。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几种食品追溯技术:8.2.1条码技术条码技术具有成本低、易推广、识别速度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追溯。主要包括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8.2.2射频识别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具有非接触、自动识别、数据容量大等优点,适用于食品追溯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和传输。8.2.3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食品在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环境参数,为食品追溯提供数据支持。8.3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通过整合各类食品安全信息资源,提高监管效率。本章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8.3.1信息采集与整合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应具备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采集能力,整合各类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8.3.2信息分析与处理通过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分析处理,为监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监管效果。8.3.3信息发布与查询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应具备便捷的信息发布和查询功能,便于公众及时了解食品安全信息,提高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性。8.3.4信息安全保障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的信息安全防护,保证信息传输和存储的安全可靠。第9章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与处罚9.1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制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制是我国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本节主要介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制的构成及运作机制。9.1.1监管执法机构设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制主要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地方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组成。海关、农业农村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9.1.2监管执法职能划分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职能主要包括: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法规和标准;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组织实施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追究食品安全刑事责任等。9.2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阐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程序及方法。9.2.1违法行为发觉与核实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通过监督检查、投诉举报、风险监测等途径发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并进行核实。9.2.2立案与调查对核实属实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应当立案调查,收集证据,查明事实。9.2.3处罚决定与执行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并保证处罚决定的执行。9.3食品安全刑事责任追究食品安全刑事责任追究是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食品安全刑事责任追究的相关内容。9.3.1刑事责任追究的情形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