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51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除哪项外,生物技术已在下列几方面发挥作用()A.广泛应用于武器制造和战争B.利用甘蔗玉米渣生产酒精,开发生物能源C.生产人干扰素、乙肝疫苗等药品D.对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渣进行净化处理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水蒸气D.氮气3、把写有“”形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所观察到的物象是()

A.

B.

C.

D.

4、显微镜对光时,要转动载物台下面的遮光器,让()对准通光孔.A.反光镜B.较大的光圈C.较小的光圈D.最小的光圈5、资料:2007年年终我市出现了几场罕见的大雪,导致大多地区柑橘受损.俗语“瑞雪兆丰年”中隐含的能对生物产生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A.水B.低温C.被雪冷冻过的土壤D.雪中的无机物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A.氨B.氢气C.甲烷D.水蒸气7、人们可利用下列植物的哪部分进行无性生殖()A.根B.茎C.叶D.花8、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该生态系统()

A.共有5条食物链B.蛇是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C.未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D.若遭到农药的污染,鹰体内积累有害物质最多9、下列化石中,属于中间过渡型的化石是()A.种子蕨化石B.始祖鸟化石C.卞氏兽化石D.恐龙化石10、下列植物的食用部分属于茎的是()

A.胡萝卜。

B.马铃薯。

C.甘薯。

D.山药。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1、运用免疫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卡介苗进入人体后,刺激____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____,上述卡介苗属于____.

(2)这种在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叫做____.12、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李明同学在2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下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好氧的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____(填“表”或“底”)层吸取.

草履虫在____(填细胞名称)中利用氧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目的是____

A.刺激革履虫B.给草履虫供氧C.连通两个液滴D.杀死草履虫。

(3)用镊子夹取一点该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刺激.

③草履虫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反射活动吗?____.13、人类的进化发展分为南方古猿阶段、____阶段、直立人阶段和____阶段.14、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____.15、____是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27分)16、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____.(判断对错)17、肥胖的人不仅要多运动,还应尽量减少摄取富含热量的营养物质.____(判断对错)18、母鸡生的蛋不一定能孵出小鸡.____.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1题,共5分)19、请将下列采用的生物技术与其应用实例用线连起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解析】【解答】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是基于对植物;动物基因学和蛋白质学的认识;很多专家认为只有依靠生物技术,发展中国家才能战胜饥饿,全球因人口增长而产生的食品短缺才有望得以缓解;生物技术应用于工业制造和环境管理,是为了推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生物技术除主要在人类健康、农业、工业与环境中应用外,在其它领域也有一些应用,如利用甘蔗、玉米渣生产酒精,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能源.

故选:A2、B【分析】【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解析】【解答】解: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如图所示:因此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释放的气体是氧气.

故选:B3、D【分析】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

故选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方面来切入;简便方法写纸上倒过来看.

4、B【分析】【分析】显微镜对光时,为能够使较多的光线进入,看到白亮的视野,要转动载物台下面的遮光器,让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四步.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故选:B5、A【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瑞雪兆丰年”,意思是冬天多下雪,土壤中含有的水分增多,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瑞雪兆丰年”中体现了环境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A.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ABCD【分析】【分析】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解析】【解答】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所以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氨、氢气、甲烷、水蒸汽.

故选:ABCD.7、ABC【分析】【分析】(1)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例如利用种子进行的繁殖.

(2)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解析】【解答】解: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而花属于生殖器官.

故选:ABC8、CD【分析】【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各种关系,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解析】【解答】解: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蛇→鹰;草→兔→蛇→鹰,草→鼠→鹰,草→兔→鹰.共4条食物链,故A错误;

B;蛇是动物;属于消费者,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故B错误;

C;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其中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草是生产者;鼠、兔、蛇、鹰是消费者;没有标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还有非生物成分都没有标出来,故C正确;

D;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鹰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别最高,则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故D正确.

故选:CD9、ABC【分析】【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主要的证据.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种子蕨化石证明了种子植物是由古代的蕨类植物进化来的,种子蕨是蕨类植物向种子植物进化的过渡类型,始祖鸟化石证明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卞氏兽化石证明哺乳动物的进化,是类哺乳爬行动物,为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过渡类群.它们的存在表明爬行动物的一支在恐龙尚未出现之前就已经向哺乳动物发展.见ABC符合题意.

故选:ABC10、BD【分析】

植物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A.胡萝卜供食用的部分是根;不符合题意.

B.马铃薯的食用部分是块状茎;符合题意.

C.甘薯的食用部分是它的根;不符合题意.

D.山药是地下茎;也属于茎.符合题意.

故选:B;D

【解析】【答案】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1、淋巴抗体抗原特异性免疫【分析】【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解析】【解答】解:(1)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卡介苗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上述卡介苗属于抗原.

(2)这种在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叫做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淋巴;抗体;抗原。

(2)特异性免疫12、表线粒体C有利有害不是【分析】【分析】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叫做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解析】【解答】解:(1)好氧的草履虫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氧气;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此处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因此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过程中,常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取材.草履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在细胞的线粒体内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因此在实验中要将该物质放在培养液的一边,并连通载玻片上的两个液滴,通过观察草履虫对该物质的反应(是躲避该物质还是趋向该物质)来判断该物质对草履虫是有利还是有害.

(3)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体内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草履虫无法进行反射活动,只能有应激性.

故答案为:(1)表;线粒体。

(2)C

(3)①有利。

②有害。

③不是13、略

【分析】【分析】人类起源森林古猿,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解析】【解答】解: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

故答案为:能人;智人14、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耳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作答.【解析】【解答】解: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

故答案为:A15、略

【分析】【分析】该题要从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的适应方面考虑解答.【解析】【解答】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与小肠的结构特点是相适应的:小肠很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故答案为:小肠四、判断题(共3题,共27分)16、√【分析】【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解析】【解答】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光合作用公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机物和氧气;条件:光能;场所:叶绿体.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解析】【解答】解: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都是人体所必需的,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人每天摄入最多的应该是米;面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