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文言文欧阳修专练(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0/25/wKhkGWeMTj2AdY7BAATDbpTNZUY991.jpg)
![2024届高考文言文欧阳修专练(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0/25/wKhkGWeMTj2AdY7BAATDbpTNZUY9912.jpg)
![2024届高考文言文欧阳修专练(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0/25/wKhkGWeMTj2AdY7BAATDbpTNZUY9913.jpg)
![2024届高考文言文欧阳修专练(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0/25/wKhkGWeMTj2AdY7BAATDbpTNZUY9914.jpg)
![2024届高考文言文欧阳修专练(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20/25/wKhkGWeMTj2AdY7BAATDbpTNZUY99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文言文欧阳修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举进士,调西京推官。与梅尧臣游,
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
为当黜为布衣。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
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
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
日“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日:“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
此自然之理也。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J修论事切
直,人视之如仇。
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
言,言之J对日:“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J方是时,杜
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日:“杜衍、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
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一日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
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
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鳌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人奉为闻
人,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谐之,出知同
州,帝纳吴充言而止。熙宁五年,卒,谥日文忠。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鹫/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B.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瞥/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C.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警/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D.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螫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京,宋初沿袭五代旧制以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为西京,以开封府(今开封市)为东京。
B.学士,可以指在国学读书的学生,也可指在朝廷负责撰述编修的官吏。
C.四夷,古指西夷、东戎、南蛮、北狄,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的“四夷”义
同,
D.文中“……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与《鸿门宴》中“若属皆且为所虏”的句式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文名远扬。他从小读书过目成诵,中进士后与梅尧臣交游,吟诗作歌,相互唱
和,
B.欧阳修为人正直,伸张正义。欧阳修替范仲淹鸣不平,写信指责司谏高若讷,欧阳修因此被贬官。
C.欧阳修很受器重,谨守职分。他论事恳直得到皇帝的嘉奖,皇帝想让他再任谏官,他以不愿言事谢
罪,
D.欧阳修遭人忌恨,屡受陷害。有小人利用他外甥张氏的案件罗织罪状、甚至伪造其奏章来陷害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2)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14.欧阳修为什么认为杜衍等人不可罢用?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加以解说。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杏;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日:
“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
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汝父为吏,常夜
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日:'生可求乎?'曰:'求
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别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
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吾不能教汝,
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太夫人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
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日:“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J
(节选自欧阳修《洸冈阡表》)
文本二:
修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修方贬夷陵
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
固可知J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
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
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登谓必显王世.笃于朋友,
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对一处
得1分,超过三处不得分。(3分)
布A衣B屏C处D未E为F人G知H修J即K游L其M声N登。谓P必Q显R于S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与“少长咸集”(《兰亭集序》)两句中的“长”字含义不同。
B.“俭薄,所以居患难也”与“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两句中的“所以”含义不同。
C.“放逐流离,至于再三”与“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氓》)两句中的“至于”含义相同。
D.“奖引后进,如恐不及”与“才能不及中人”(《过秦论》)两句中的“不及”含义相同。
12.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吾何恃而能自守邪
A.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
B.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答司马谏议书》)
C.故不我若也(《种树郭橐驼传》)
D.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的父亲慷慨好客,乐于助人;而欧阳修主动提掖后进,在友人死后仍继续帮扶其家。父子皆
是仁义厚道之人。
B.欧阳修的父亲连夜审理案卷,不愿因错判枉杀而遭人怨恨;欧阳修对于政事不敢稍有疏忽。父子两
人皆能尽忠职守。
C.欧阳修的父亲没有为后代留下房屋、土地等赖以为生的物质财富,但他崇高的道德风范是对欧阳修
膨响深远的精神遗产。
D.欧阳修的母亲有着坚定的意志,守节不移并以俭约治家,身居贫贱仍处之泰然。欧阳修刚毅勇敢的
性格有其母的影子。
14.翻译。(9分)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2)将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五代史伶官传序》)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举进士,调西京推官。与梅尧臣游,
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
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日:“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
进可也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
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日之且“党
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
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J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
帝日:“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J对日:“臣在谏职得论留,今越职而言,罪也J帝曰:“第言之,
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
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
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
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谐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熙宁五年,卒,谥日文忠。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
《朋党论》以进/
B.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
《朋党论》以进/
C.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宜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
《朋党论》以进/
D.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
《朋党论》以进/
11.下列对文中标红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统称进士;明清两代殿试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
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B.陛,原指宫殿中通往皇帝御座的台阶,群臣上奏需通过“陛下者”(侍卫)转达,后用陛下尊称皇
帝,“陛辞”指向皇帝申请退休。
C.朋党,为争夺权位、排除异己或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派别,往往相互倾轧,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使
政局腐败混乱。
D.迁,古代指变动官职,一般指晋升官职。如,迁封,加封爵位;迁官,晋升官爵。古代尊右,所以
左迁就是降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诗文交友,名扬天下。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西京推官。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
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入朝为官,做了馆阁校勘。
B.欧阳修性格刚直,著文申辩。他与尹洙等人因为替范仲淹伸冤而被放逐,被世人视为同党,于是写
了《朋党论》,阐明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C.欧阳修谨守职分,备受器重。他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
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
D.欧阳修遭人忌恨,屡受陷害。他敢于直言遭到奸邪之徒的嫉恨,小人皆恐惧欧阳修的重新起用,有
人就伪造他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解译成现代汉语。
(1)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2)其群皆怨怒,谐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14.欧阳修一生正直,受到了奸邪小人的哪些陷害?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洸冈阡表(节选)[注]
欧阳修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洸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丕拿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膂居究自力壬衣食以长以数俘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
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了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
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
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
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日:'昔常不
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
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日:'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却求而有得邪,
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
因指而叹,日:'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
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
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
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
沙溪之洸冈。
[注]本文是欧阳修在其父亲死后六十年所作的一篇基表。洸(shuang)冈:地名。在江西省永丰县
沙溪南凤凰山上。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B.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究/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C.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D.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11.下列对文中标红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考,是对其亡父的尊称,《离骚》中“朕皇考日伯庸”的“皇考”即此意。古人常用“考妣”称
去世的父母。
B.姑,古时称丈夫的母亲为姑,丈夫的父亲为发。唐代诗人朱庆馀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
国姑”中“JI姑”即指“公婆”.
C.归,古时已嫁女子回娘家称“归”。《诗经・周南・桃天》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于归”
亦即此意。
D.进士及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欧阳修简单叙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突出赞美了太夫人的美德以及付出。
B.作为封建时代一个官吏,欧阳修父亲非常相信算命者之言,难以摆脱迷信思想。
C.文章中转述了太夫人的大■叙述,欧阳修借此表达对父亲政绩及人品的追思。
D.欧阳修母亲了解其夫、敬佩其夫,并谨记其夫遗训,在欧阳修成长过程中谆谆教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卜吉于洸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5分)
(2)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之分)
14.桐城派散文家林纾曾评注此文:“公虽不见其父,而自贤母口中述之,则崇公之仁心惠政,栩栩
如生。”请根据文意,说说欧阳修的父亲(崇公)是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3分)
高考文言文欧阳修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举进士,调西京推官。与梅尧臣游,
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
为当黜为布衣。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
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
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
日“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
此自然之理也。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修论事切
直,人视之如仇。
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
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方是时,杜
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
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一日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
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
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鳌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人率为闻
人,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谐之,出知同
州,帝纳吴充言而止。熙宁五年,卒,谥日文忠。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鹫/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B.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鹫/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C.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鹫/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D.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瞥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京,宋初沿袭五代旧制以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为西京,以开封府(今开封市)为东京。
B.学士,可以指在国学读书的学生,也可指在朝廷负责撰述编修的官吏。
C.四夷,古指西夷、东戎、南蛮、北狄,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的“四夷”义
同,
D.文中“……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与《鸿门宴》中“若属皆且为所虏”的句式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文名远扬。他从小读书过目成诵,中进士后与梅尧臣交游,吟诗作歌,相互唱
和,
B.欧阳修为人正直,伸张正义.欧阳修替范仲淹鸣不平,写信指责司谏高若讷,欧阳修因此被贬官。
C.欧阳修很受器重,谨守职分。他论事恩直得到皇帝的嘉奖,皇帝想让他再任谏官,他以不愿言事谢
罪,
D.欧阳修遭人忌恨,屡受陷害。有小人利用他外甥张氏的案件罗织罪状、甚至伪造其奏章来陷害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2)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14.欧阳修为什么认为杜衍等人不可罢用?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加以解说。
【答案】10.B11.C12.C13.(1)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
还有羞耻一事。
(2)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
14.①杜衍这四人是治国的贤才,欧阳修不忍贤才被诬;②他们是正直而又有谋略的人,他们在朝廷
时能让奸党和外敌都有所忌惮。
参考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是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考中进士,
被任命为西京推官。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入朝为官,做了馆阁校勘。
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只有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对此欧阳
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欧阳修受
牵连被贬出任夷陵县令。
庆历三年,兼管谏院。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都参与执政,
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入选。欧阳修每次进见皇上,仁宗都询问他以治国执政之事,
看哪些是可以做的。当初范仲淹之被贬去饶州,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世人都视
他们为“党人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仁宗。在文中他议论
道:“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小人所爱所贪的是
薪俸钱财,当他们利益相同时,暂时地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
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用这些来
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共同前进,始终如一。”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
一样。
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在告
别皇上时,仁宗对他说:“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J欧阳修回答说「'我做
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是有翠的。”仁宗说:“只管说好了,不要区别在
朝还是在地方。”正当这个时候,杜衍等人因被诬陷私结朋党而相继罢去,欧阳修慨然上疏说:“杜衍、范
仲淹、富弼,天下人都知晓他们有治国的贤能。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之大忌,谋臣置而不用,乃是敌
人的福分啊。现在这几个人一日被罢除,而让在朝奸邪之徒弹冠相庆,四邻蛮夷之敌振臂喝彩,臣下我真
为朝廷感到惋惜呀。”从此奸邪之徒更加忌恨欧阳修,并借欧阳修外甥女张氏犯罪下狱之事罗织他的罪状,
致使他降职为知制诰、滁州知州C欧阳修写文章得自天才而又顺其自然,铺陈收缩都恰到好处。文辞简洁
明快,信实通达,广征博引,都用最正确的道理加以判断,来折服人心。成就远远超过了一般人,众人没
有谁能赶上他,所以天下的读书人都一致像对待老师那样敬重他。他奖励引荐后辈,唯恐有没顾及到的,
经他赏识的人都成了名人。恢复龙图阁直学士官职,兼南京留守言事。小人皆恐惧欧阳修的重新起用,有
人就伪造他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那些宦官都非常怨恨,他们联合起来陷害欧阳修,使
得欧阳修出京为同州知州,皇上听取了吴充的意见后才取消了这一道命令。熙宁五年去世,谥号日文忠。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日:
“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
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汝父为吏,常夜
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日:'生可求乎?'曰:'求
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别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
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吾不能教汝,
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太夫人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
也J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J
(节选自欧阳修《洸冈阡表》)
文本二:
修天斐刚劲,见义勇为,星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修方贬夷陵
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日:“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
固可知J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
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
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登谓必显于世.笃于朋友,
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对一处
得1分,超过三处不得分。(3分)
布A衣B屏C处D未E为F人G知H修J即K游L其M声N登。谓P必Q显R于S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与“少长咸集”(《兰亭集序》)两句中的“长”字含义不同。
B.“俭薄,所以居患难也”与“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两句中的“所以”含义不同。
C.“放逐流离,至于再三”与“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氓》)两句中的“至于”含义相同。
D.“奖引后进,如恐不及”与“才能不及中人”(《过秦论》)两句中的“不及”含义相同。
12.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吾何恃而能自守邪
A.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
B.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答司马谏议书》)
C.故不我若也(《种树郭橐驼传》)
D.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的父亲慷慨好客,乐于助人;而欧阳修主动提掖后进,在友人死后仍继续帮扶其家。父子皆
是仁义厚道之人。
B.欧阳修的父亲连夜审理案卷,不愿因错判枉杀而遭人怨恨;欧阳修对于政事不敢稍有疏忽。父子两
人皆能尽忠职守。
C.欧阳修的父亲没有为后代留下房屋、土地等赖以为生的物质财富,但他崇高的道德风范是对欧阳修
影响深远的精神遗产。
D.欧阳修的母亲有着坚定的意志,守节不移并以俭约治家,身居贫贱仍处之泰然。欧阳修刚毅勇敢的
性格有其母的影子。
14.翻译。(9分)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2)将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五代史伶官传序》)
10.CGL(原句:布衣屏处,经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的于世。)
11.D(A项,抚育/年长;B项,……的方法/……的原因;C项,都是“到”,表示程度、范围;
D项,如不及/比不上。)
12.A(A项不属于特殊句式,例句与其人三项有属宾语前置的倒装句。)
13.B("不愿因……而招人怨恨”应为“不愿因……而留下遗憾”,原文“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恨”是指遗憾。)
14.(1)这就是我知道你父亲必定有后代的原因,你一定要好好勉励自己。我不能教导你,这是你父
亲的志向。(此……也,必有后,其,勉之,“此汝父之志也”大意,1分,共5分。)
(2)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酿成的,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被自己所
溺爱的人或物所困,难道只有伶人(是这样)吗?(于忽微/状语后置,智勇/作名词,于/表被动,岂独,
1分,共4分。)
参考译文;
我很不幸,生下来四岁,父亲就去世了,太夫人(母亲)发了誓愿守节,家境贫寒,以自己的力・谋
取衣食,一边抚养我一边教导我,使我长大成人。太夫人谆谆告诫我说:“你的父亲做官清廉,喜欢布
施别人,又喜爱招待宾客。他的俸禄虽然微薄,常常不使有剩余。他说:'不要因为金钱连累了我的清白!'
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可住的瓦屋、一垄可种的土地来庇护他的家人而让他们能够生活下去。(但
是)我依靠什么能够独自守节呢?(因为)我对你的父亲,大概能知道一二,所以对你有所期待。你父亲
做官,经常在夜里点着蜡烛,审理刑事案卷,屡次发出长长的叹息。我问起原因,他说:
'这是要判死刑的案卷,我想放一条生路而办不到!’我说:'生路可以求吗?'他说:'为死者求一
条生路而办不到,那么死者和我都没有遗憾。更何况,确实有过求一条生路而可以救活一个人的情况?因
为有过这种情况,就知道如果我不去为其求生路,死者必定会留下遗憾。即使我经常求生路,也难免在判
决死刑时有所疏忽,而世人居然常常希望这些人去死」唉!他的心对仁义道德就是这般重视。这就是我
知道你父亲必定有后代的原因,你一定要好好勉励自己。我不能教导你,这是你父亲的志向。“我哭泣着,
牢牢记住,永不敢忘。
太夫人自从她家里贫贱时,就以节俭治理家务,后来家里日子好过了,仍时常不让开支超过以前的限
度,她说:“我的儿子不能苟且迎合世俗人。保持俭朴节约,才是渡过患难的好办法。”后来我被贬官到夷
陵,太夫人谈笑自若,说:“你家原来就是贫贱的,我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也有好多年了。你能安心于此,我
也能安心于此!”
(选自欧阳修《洸冈阡表》)
欧阳修性格刚强,见义勇为,即使前面有弓弩陷坑、踏上去就会触发,他也会奋不顾身向前走。他被
放逐而到处流离,到了三番五次的地步,但他的志气还是像平常一样亳不衰减。在被贬职夷陵县时,没有
什么可以排遣自己心中的烦闷,欧阳修取出旧日已办的案卷反复阅览,结果发现其中是非颠倒、违法枉断
的错误比比皆是,于是他仰天长叹说:“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县,尚且如此,全国就可想而知了。”从此以后,
他遇到政事不敢稍有疏忽。当文人求见欧阳修时,他跟他们谈话,从不涉及文章的事,只谈论官吏治理政
事的问题。他认为好的文章只能使自身受益,而政事的好坏则关系到百姓的利益。凡他任职的几个郡,不
宣传施政的事迹,不追求个人的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扰民,因此他所到的地方百姓因他的施政而感到
便利。欧阳修提携后进者,唯恐来不及而错失时机,得到他赏识、举荐的人,大多成为天下的名士。曾巩、
王安石、苏洵以及苏洵的儿子苏轼、苏辙,原来都寂然无声,不被人们知晓,欧阳修就广为宣传他们的声
名,认为他们将来一定会名扬天下。欧阳修对朋友非常忠实,朋友在世时就帮助、提携他们,朋友去世后
仍尽力调养护理他们的家人。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举进士,调西京推官。与梅尧臣游,
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
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仲淹使陕西,辟学书记。修笑而辞日:“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
进可也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
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初范仲海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且“党
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日:“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
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
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J对日:“臣在谏职得论留,今越职而言,罪也J帝曰:“第言之,
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
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
之J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
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0其群皆怨怒,谱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熙宁五年,卒,谥曰文忠。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
《朋党论》以进/
B.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宜/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
《朋党论》以进/
C.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
《朋党论》以进/
D.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
《朋党论》以进/
11.下列对文中标红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统称进士;明清两代殿试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
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B.陛,原指宫殿中通往皇帝御座的台阶,群臣上奏需通过“陛下者”(侍卫)转达,后用陛下尊称皇
帝,“陛辞”指向皇帝申请退休。
C.朋党,为争夺权位、排除异己或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派别,往往相互倾轧,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使
政局腐败混乱。
D.迁,古代指变动官职,一般指晋升官职。如,迁封,加封爵位;迁官,晋升官爵。古代尊右,所以
左迁就是降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诗文交友,名扬天下。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西京推官。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
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入朝为官,做了馆阁校勘。
B.欧阳修性格刚直,著文申辩。他与尹洙等人因为替范仲淹伸冤而被放逐,被世人视为同党,于是写
了《朋党论》,阐明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C.欧阳修谨守职分,备受器重。他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
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
D.欧阳修遭人忌恨,屣受陷害。他敢于直言遭到奸邪之徒的嫉恨,小人皆恐惧欧阳修的重新起用,有
人就伪造他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2)其群皆怨怒,谐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14.欧阳修一生正直,受到了奸邪小人的哪些陷害?
10.A
11.B
12.B
13.(1)我做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是有罪的。
(2)那些宦官都非常怨恨,他们联合起来陷害欧阳修,使得欧阳修出京为同州知州,皇上听取了吴
充的意见后才取消了这一道命令。
14.①借欧阳修外甥女张氏犯罪下狱之事罗织他的罪状,致使他降职为知制诰、滁州知州;②伪造他
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那些宦官都非常怨恨,他们联合起来陷害欧阳修,使得欧阳修出
京为同州知州。
参考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考中进士,
被任命为西京推官。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入朝为官,做了馆阁校勘。
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融除。对
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以
致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范仲淹前往陕西,被征召为掌书记。欧阳修笑着推辞说:“过去的做法,难
道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吗?一起贬职不一起进职是可以的。”庆历三年,兼管谏院。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
行人事更动,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都参与执政,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入选。
欧阳修每次进见皇上,仁宗都询问他以治国执政之事,看哪些是可以做的。当初范仲淹之被贬去饶州,欧
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世人都视他们为“党人”。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欧阳
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仁宗。在文中他议论道:“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
益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C小人所爱所贪的是薪俸钱财。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地互相勾结
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
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共同前进,始终如
-9
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
的服饰。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在告别皇上时,仁宗对他说: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
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欧阳修回答说:“我做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
围了,是有罪的。”仁宗说:“只管说好了,不要区别在朝还是在地方。”
正当这个时候,杜衍等人因被诬陷私结朋党而相继罢去,欧阳修慨然上疏说:“杜衍、韩琦、范仲淹、
富弼四人,天下人都知晓他们有治国的贤能,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之大忌,谋臣置而不用,乃是敌人
的福份啊。现在这四个人一旦被罢除,而让在朝奸邪之徒弹冠相庆,四邻蛮夷之敌振臂喝彩,臣下我真为
朝廷感到惋惜呀。”从此奸邪之徒更加忌恨欧阳修,并借欧阳修外甥女张氏犯罪下狱之事罗织他的罪状,
致使他降职为知制诰、滁州知州C恢复龙图阁直学士官职,兼南京留守司事。小人皆恐惧欧阳修的重新起
用,有人就伪造他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那些宦官都非常怨恨,他们联合起来陷害欧阳
修,使得欧阳修出京为同州知州,皇上听取了吴充的意见后才取消了这一道命令。
熙宁五年去世,谥号日文忠。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洸冈阡表(节选)[注]
欧阳修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洸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
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
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
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
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日:'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
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
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日:'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知求而有得邪,
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
因指而叹,日:'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
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
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
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J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
沙溪之洸冈。
[注]本文是欧阳修在其父亲死后六十年所作的一篇墓表。洸(shuang)冈:地名。在江西省永丰县
沙溪南凤国山上。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B.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C.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D.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11.下列对文中标红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考,是对其亡父的尊称,《离骚》中“朕皇考日伯庸”的“皇考”即此意。古人常用“考妣”称
去世的父母。
B.姑,古时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行业采购工作经验分享
- 2025-2030全球镀镍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液密柔性非金属导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水电解用全氟磺酸膜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半自动焊接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癸二酸二酰肼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小尺寸工业平板电脑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二氧化碳捕获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叉车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制药用乙酰氯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QFD模板含计算公式计分标准说明模板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早产儿姿势管理与摆位》
- 《论文的写作技巧》课件
- 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条例
- 00015-英语二自学教程-unit3
- 第二章共混改性基本原理
- 碳纳米管及其应用课件
- 病故军人证明书如何办理
- 企业合规管理实务
- 安宫牛黄丸课件
- GB/T 21117-2007磁致伸缩液位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