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球海胆亲胆培育技术规范标准_第1页
中间球海胆亲胆培育技术规范标准_第2页
中间球海胆亲胆培育技术规范标准_第3页
中间球海胆亲胆培育技术规范标准_第4页
中间球海胆亲胆培育技术规范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SSF0002-2021PAGEIIICS65.150CCSB52山东水产学会发布ICS65.150CCSB52山东水产学会发布XXXX-XX-XX实施XXXX-XX-XX发布T/SSF山东水产学会团体标准T/SSFXXX-XXXX中间球海胆亲胆培育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ulturingparentseaurchinofJapaneseseaurchin

T/SSFxxxx-xxxxPAGE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水产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鲁东大学、莱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服务中心、莱州市力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国光、王晓通、陈伟、施娜娜、李汶荟、吕廷晋、王维忠、张建柏、姜芳超、刘鸽、王德鑫、王林栋、高雁、田德阳、徐栋、刘雅琼、韩怡静、张学开。中间球海胆亲胆培育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intermedius(Agassiz,1863)]亲胆的挑选、暂养、促熟和质量检验方法和亲胆质量检测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间球海胆亲胆培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22213水产养殖术语SC/T2094中间球海胆SCT/7014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SC/T7015-2022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22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生殖腺指数gonadalindex生殖腺鲜量占体鲜重的百分比。4环境条件4.1培育设施4.1.1车间应通风条件良好,配有控光、保温设施。车间内应配套进排水设施、配备完整的供气设施。室内光线采用自然光。4.1.2培育池圆形、长方形水泥池或玻璃钢水槽,池表面积15m2~20m2,池深应不低于0.8m~1.0m,有独立进、排水口;池底坡度以1.5%为宜。4.1.3沉淀池沉淀池的总纳水量应高于日用水量的1倍。4.1.4设施设备包括热量交换器、海水源热泵机组、生物质锅炉、配水池,充氧机。4.2水质条件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水温8℃~20℃;盐度27~33;pH7.6~8.6;溶解氧>5mg/L为宜。4.3暂养方式及密度采用单层浮式网箱或薄膜塑料纸;密度30ind/m3~40ind/m3。4.4实验室包括电子天平、游标卡尺、显微镜、目微尺。5亲胆挑选5.1亲胆来源在海域内经过养殖或底播增殖的中间球海胆,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且符合SC/T2094的规定。亲胆应为良种场的人工选育的2至4龄的海胆。5.2亲胆采捕与运输应轻拿轻放,不可硬拽;运输过程中,亲胆之间应用柔软的物体隔开,防止运输过程中相互挤压和刺伤。时间8h之内,可以干运,保持温度5℃~10℃;时间8h以上,需要水运,充气,保持温度5℃~10℃。5.3外观5.3.1形态特征应体形完整、大棘针形完整、无断裂、短而尖锐、无畸形、管足活力强。5.3.2活力亲胆按8.4的方法进行检查,管足应快速伸展。从18°C海水中取出海胆,离水3s,再放入水面以下,管足快速伸展。5.3.3健康状况亲胆按8.5的方法进行检查,亲胆应无黑嘴、红斑等任何病症外观无黑嘴、红斑等任何病症。5.4可量性状5.4.1壳径壳径≥60mm。5.4.2体质量个体湿重≥70g。5.5检疫按照SCT7014的规定执行。6暂养6.1暂养池准备消毒,杀死残留的生物。6.2投饵每日应投饵1次,饵料应为鲜冻海带、裙带菜、石莼、羊栖菜等大型藻类,人工饵料;投喂量为亲胆体重的3%~5%,并根据前日摄食情况适当增减。6.3水温控制采用热量交换器、地下井水、海水源热泵机组等调控水温,冬季水温控制在8℃~12℃,夏季水温控制在15℃~20℃。6.4水质控制每日定时换水或流水培养,日换水量应为50%~100%;每7日倒池1次为宜。6.5观察记录每日应观察亲胆管足的活动、摄食状态,定时记录水质数据、投喂量、死亡量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测量生长情况。死亡个体按照SC/T7015-2022的要求无害化处理。7人工促熟7.1促熟时机春季育苗应在计划产卵日期前90天~120天开始控温促熟,秋季育苗应在计划产卵日期前60天~90天开始控温促熟。7.2培育方式为便于投喂饵料和清除残饵,可采用单层浮式网箱,网衣应为网目10mm的无结网;培育密度15ind/m3~25ind/m3。7.3日常管理7.3.1饵料投喂每日应投饵1次,饵料为鲜冻海带、裙带菜、石莼、羊栖菜等大型藻类,后期增加配合饲料和贻贝肉等,所投喂的配合饲料应符合NY5072规定;投喂量为海胆体重的3%~5%,并根据前日海胆摄食情况适当增减。7.3.2水温控制亲胆入池后,培养水温逐步由原采集地水温应调整至18℃,调温幅度应不大于1.0℃/d。7.3.3水质控制每日保持常流水或换水1次,最后一个月换水量300%;每3天应清理池底残饵或倒池1次。7.3.4观察记录参考6.5章节,发现提前排放的海胆及时挑出隔离。8亲胆检测8.1生殖腺指数亲胆恒温18℃培育一段时间后,随机解剖20个~30个亲胆,测定生殖腺指数。80%以上个体生殖腺指数≥20%即可催产。8.2性状指标以游标卡尺测量壳径,直径≥60.00mm,壳高≥30.00mm。用吸水纸将海胆壳表海水吸干,电子天平测量体重,精确到0.01g,湿重≥70.00g。具体测量方法参考SC/T2094-2020图1。8.3生殖细胞8.3.1随机取样用显微镜观察卵子形状和精子活力,用目微尺测量卵径。8.3.2卵子宜为圆形,卵径约90μm,橙黄色,海水中散开性好;精子头部长3μm~4μm,直径约2μm左右,海水中运动活跃。8.4活力检查将亲胆从18℃海水中取出,离水3s,再放入水面以下,观察亲胆管足的伸展情况。8.5健康状况肉眼观察亲胆的外观,有无黑嘴、红斑等病症。8.4活力与疾病检查参考5.3.2和5.3.3章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团体标准中间球海胆亲胆培育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项目背景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intermedius)隶属于棘皮动物门、海胆纲,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和俄罗斯远东等地沿海,其生殖腺(俗称海胆黄)富含蛋白质和对人体有益的生理活性物质,是味道鲜美的高档保健营养品,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1989年大连水产学院将其引入中国,以陆上工厂化养殖、海上筏式养殖、底播增殖等方式在我国北方沿海开展养殖。生活在寒温带的中间球海胆生存水温范围为2-25℃,适宜生长盐度为27-33‰。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海胆总产量为13590.73吨,其中山东省海胆养殖总产量为5591.01吨,占总量的41.14%。亲本的选择与培养是海胆的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亲本的品质直接关系到后代海胆的生长速度、成活率以及最终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亲本挑选与培养标准,对于提高海胆养殖的整体效益具有决定性作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是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亲本挑选与培养标准的必要条件,在深入研究中间球海胆的生物学特性、生长规律以及遗传特性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性状和生长潜力亲本的同时淘汰那些存在缺陷或生长不良的个体,不仅可以提高海胆的养殖效益,还能够保障产品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对中间球海胆亲本挑选、培养标准的研究具有如下意义:1.优化海胆种质资源:通过深入研究中间球海胆的亲本挑选与淘汰标准,旨在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性状和生长性能的亲本,从而优化海胆的种质资源。这有助于提升后代海胆的整体品质,包括生长速度、抗病性、繁殖力等方面,为海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提高养殖效益:通过对亲本挑选与淘汰标准的精细化研究,可以确保养殖过程中使用的亲本具有最佳的繁殖潜力和生长表现。这将直接提升海胆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推动海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3.探索科学养殖模式:通过深入研究中间球海胆亲本的生物学特性、遗传规律以及环境因素对亲本性能的影响,有助于建立科学的养殖模式和管理体系。这不仅可以提高海胆养殖的技术水平,还能为其他海洋生物养殖提供借鉴和参考。4.促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合理的亲本挑选与淘汰标准有助于维护海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同时,通过优化培养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综上所述,开展中间球海胆亲本培养标准技术的研究旨在优化海胆种质资源、提高养殖效益、探索科学养殖模式以及促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些目标的实现将为海胆养殖业的进步和海洋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二、工作简况本标准由山东水产学会提出、鲁东大学、莱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服务中心主编,莱州市力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及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等协作编制。在技术力量方面,鲁东大学作为主编单位,牵头组建了由王晓通团队领衔的专业研发团队,对中间球海胆亲本的来源与质量进行了严格把控。王晓通团队与莱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服务中心、莱州市力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及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等联合编制单位紧密合作,共同深入研究采卵、授精、孵化、苗种培育等一系列繁育技术。团队针对水质管理、饵料投喂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优化,确保了繁育过程的高效性和海胆苗种的高质量。同时,莱州市力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作为联合编制单位之一,在繁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公司提供了中间球海胆育苗所需的场地、设施与设备,为繁育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莱州市力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为亲本挑选和淘汰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经费支撑方面,主编单位鲁东大学及联合编制单位共同筹集了600万的经费,专项用于中间球海胆的繁育工作。这笔经费的分配与使用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了确保繁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一部分经费被用于改善和升级繁育场地、设施与设备,包括建设或改造育苗室、采购先进的育苗设备、改善水质处理系统等,为中间球海胆的亲本挑选和淘汰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经费还用于支持繁育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这包括资助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科研项目,探索新的繁育技术,提高繁育效率和苗种质量。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为中间球海胆亲本挑选和淘汰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一部分经费还用于培训繁育技术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素质。通过专业培训,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亲本挑选和淘汰的技术要点,确保繁育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三、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一)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编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科学性和合理性标准基于科学原理和实证研究,确保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标准应考虑实际应用的可行性,避免过于严格或过于宽松;2.协调性标准应与其他相关标准和法规协调一致,避免冲突;3.可操作性和经济性标准应易于理解和应用,确保用户能够正确实施。标准应考虑成本效益,避免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不合理的经济负担。(二)标准主要内容确定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间球海胆亲本的挑选和淘汰、保种和促熟技术及亲本质量验证方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按照标准规范要求,将本标准所有规范性引用的文件按照国标、行标和地标的顺序依次列出,如下: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22213水产养殖术语SC/T2094中间球海胆SCT/7014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SC/T7015-2022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生殖腺指数采用目前水产品种普遍采用的生殖腺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即生殖腺指数(GI)=生殖腺重/全重×100%。4.环境条件4.1暂养的设施同普通育苗场的基本设施,由于中间球海胆属于低温品种,全年保种要求额外配备调温控温设施:即冬季有升温设施,夏季有降温设施。4.2水质条件各个参数确定的依据如下:水温范围8℃~20℃,是综合考虑了冬季和夏季的能耗成本和中间球海胆亲本正常摄食、生长和成熟等多方面因素确定的,且经过项目合作企业莱州市力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保种养殖验证。盐度范围27-33,主要根据中间球海胆海区养殖盐度及生产数据确定的。pH值7.6~8.6,是结合中间球海胆暂养生产数据和养殖海域的实际海水pH值调研数据确定。溶解氧含量>5mg/L,是结合中间球海胆暂养生产试验数据和养殖海域的实际海水溶解氧调研数据确定。4.3暂养方式及密度:从项目合作企业莱州市力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的保种效果看,采用单层浮式网箱或薄膜塑料纸两种方式均取得较好的保种效果,保种培养密度30个/m3~40个/m3的可行性也得到生产验证。4.4实验室:规定了亲胆培养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实验室条件,包括电子天平、游标卡尺、显微镜、目微尺。5.亲胆挑选5.1亲胆来源中间球海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日本引入后,主要在辽宁大连、山东长岛、威海等海区进行筏式养殖和海区底播养殖,亲胆主要采自上述海区的养殖成体。此外,部分亲胆采用山东省中间球海胆良种场-莱州市力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保存的优良经济性状的海胆种质资源。5.2亲胆的采捕与运输由于中间球海胆的棘刺容易受损折断,因此亲胆无论从养殖笼还是从海底采捕时,要求轻拿轻放,存放时各个亲胆之间用柔软的物体隔开,使之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防止相互挤压和刺伤。亲胆干运多采用多层泡沫箱,中间加冰瓶,每层亲胆上铺湿润的毛巾覆盖,保持箱内的温度和湿度。从合作企业莱州市力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近几年从大连购入亲胆运输结果看,运输时间8小时内,泡沫箱内温度保持在5-10℃以下,对亲胆的成活率,亲胆的育苗效果没有产生任何不好的影响。而超过8小时的运输,本标准建议最好采用水运方法,过程中充氧,保持温度5℃-10℃能够保证亲胆的成活率和质量要求。5.3外观:包括形态特征、活力、健康状况、可量性状。其中,5.3.1形态特征参考“SCT2094中间球海胆”对中间球海胆的描述和我们在生产中实施的亲胆挑选外观要求。5.3.2亲胆活力是在海胆产卵水温18℃的暂养条件下,将海胆取出后再放入池水中,观察管足活动情况以确定亲胆对外界刺激及环境改变的应激能力,通过观察发现,大多数健康的亲胆均能在3秒内恢复原来状态,即管足迅速伸出且达到壳径50%以上。5.3.3中间球海胆最常见的疾病外观表现为“黑嘴”[1]和“红斑”[2]。5.4对亲胆的可量性状即主要经济性状的测量是挑选亲胆的主要标准,决定了亲胆的性腺成熟度和产卵量,其中壳径可以做为评价和选择活体重的主要指标,而活体重又与性腺发育状况紧密相关。通过养殖发现,中间球海胆壳径越大,性腺发育成熟越早,且持续时间较长。较小壳径(<4.5cm)的雌性亲胆排除的卵子受精能力较差,孵化出的幼虫易出现畸形。参考“SCT2094中间球海胆”和张伟杰等对虾夷马粪海胆表型性状对性腺性状的影响效果分析[3]得出的壳径和体重、体重和性腺重的回归方程:活体重=0.001壳径2.822(R2=0.984)和性腺重=0.039活体重1.331(R2=0.753),我们选择壳径60mm以上,体质量70克以上的海胆为亲本,个体产卵量达到500万粒以上,满足苗种繁育的需求。5.5检疫:中间球海胆不但有“黑嘴”和“红斑”两种致病细菌,比较常见的还有强壮弧菌(Vibriofortis)[4],作为亲胆使用前要按照SCT/7014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疫。6.暂养。规定了暂养池准备和暂养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包括投饵、温度控制、水质控制和日常观察记录。6.1暂养池准备。暂养前需对暂养池进行彻底消毒,以杀死残留生物。6.2投饵:中间球海胆的投喂次数和投喂量根据合作单位莱州市力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近几年的保种生产实践经验确定。饵料种类参考海胆在自然海区的摄食藻类的种类、易获性(不同季节不同藻类的生长盛期)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考虑。6.3温度控制:本项目进行了温控试验和生产实践[5],范围参考本标准5.2水温范围部分。6.4水质控制:指的是每日换水量,池底粪便的清除周期,根据不同水温条件下亲胆摄食,排便量来确定,经莱州市力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的保种生产实践经验确定。6.5观察记录:每日观察亲胆管足的活动、摄食状态,定时记录水质数据、投喂量、死亡量等情况,发现死亡个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参考“SC/T7015-2022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的要求。7.人工促熟7.1促熟时机:项目团队经过在几年的升温促熟生产实践和参考“亲胆积温达到1850℃时,即可进行人工催产”[6],结合亲胆起始性腺发育情况和升温幅度等因子,将春季育苗开始升温控温促熟时间确定为“计划产卵日期前90日~120日”,秋季育苗开始降温控温促熟时间确定为“计划产卵日期前60日~90日”。7.2培育方式:根据项目合作单位莱州市力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近几年的人工促熟生产实践经验确定促熟培育密度和养殖方式。7.3日常管理:包括饵料投喂的次数、种类和投喂量;水温升温幅度;换水量、清底或倒池次数均根据项目合作单位莱州市力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近几年的人工促熟生产实践经验确定。8.亲胆检测8.1中间球海胆产卵水温为18℃,因此升温促熟时恒温18℃待产,当检测生殖腺指数为20%以上时,此时镜检卵细胞已经成熟,卵圆形,卵径90μm;精子经海水激活后运动活跃,具备生殖繁育能力,可以用于育苗生产。8.2为了保证亲胆发育的相对同步性和较大排放量,因此亲胆规格确定为壳径60mm以上,湿重70g以上。8.4活力检查:根据项目合作单位莱州市力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近几年的经验,活力好的亲胆离水后再次放入水中管足可快速伸展;管足伸展慢的亲胆活性较差。8.5健康状况:检查是否有常见的海胆病害发生,如外观表现出黑嘴、红斑等症状。四、主要试验分析及预期经济效果基于已有的工作基础,我们在中间球海胆的亲本挑选与淘汰标准方面以取得部分进展。首先,在亲本引进方面,我们于2017年5月从大连市旅顺区引进了约1000枚中间球海胆,为了确保遗传多样性和避免近交衰退,我们于2018年3月再次从荣成市海域采集了约1100只中间球海胆。通过对这两个群体的杂交选育,我们以生长速度为选择性状,成功建立了快速生长品系,并已经进行到第五代群体的繁育。在养殖技术方面,我们自主研发了适合中间球海胆的配合饲料和软度适中的塑料薄膜,研究成果发表于核心期刊[5],并承担了2023年烟台市级统筹涉农项目“中间球海胆与刺参生态养殖技术研发及应用”,开展了海胆和仿刺参的室内集约化混养工艺的研发与应用。通过整合室内工厂化养殖池塘的设施配置,我们深入探究了影响中间球海胆生长的关键技术。此外,我们还改造了大菱鲆车间进行海胆养殖,相比养殖大菱鲆,这种养殖方式能够节约用水10倍,减少尾水排放,同时缩短养殖周期并提高效益4倍,为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健康养殖树立了典范。在耐高温品系选育方面,自2019年起,我们开始进行中间球海胆耐高温品系的群体选育工作。每年我们都会利用升温胁迫筛选出约500只耐高温的中间球海胆亲胆,用于高温品系的选育。经过连续三代选育,耐高温性状已逐渐稳定,子三代对高温环境的耐受能力提高了1.2-1.5℃,培育水温可达26.1℃,高温苗种育成存活率高达85%以上。与普通群体相比,推广养成的高温期存活率提高了15%。此外,我们还于2020年开始了中间球海胆短棘品系的筛选工作。每年,我们都会从相近规格的1000只中间球海胆亲胆中筛选出平均棘刺最短的200只个体,用于短棘品系的选育。经过连续两代选育,短棘性状已逐渐稳定,子二代平均棘刺缩短了20%,稚胆运输成存活率提高了15%以上。与普通群体相比,推广海上吊笼养成的存活率提高了10%。这些工作基础为我们进一步优化中间球海胆的亲本挑选与淘汰标准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为中间球海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标准涉及的相关知识产权该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