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_第1页
牛羊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_第2页
牛羊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_第3页
牛羊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_第4页
牛羊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646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NY/T541兽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NY/T116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主席令第71号《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农医发〔2010〕33号《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3术语和定义布鲁氏菌病(也称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牛、羊、猪、鹿、犬等哺乳动物和人类共患的一种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4布病诊断35净化措施5.1.1调查目的掌握本场布病的感染情况和发生风险,了解牛/羊群健康状态和疫病带毒情况,评估5.1.3样品采集所有奶牛场及牛、羊种畜场全部采集血清样品。其它场群内所有个体按照随机抽样原见附录A)。样品的采集、保存与运输按NY/T541的规定执行。5.2.1常规监测场内3月龄以上的全部牛羊每半年开展1次采样检测,至少持续2年以上。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半年抽检1次。5.2.2引种监测外引种牛羊在引进前30天和混群前分别进行1次检测,混群后按在场牛羊监测规定5.2.3监测结果处理对发现的临床疑似布病牛羊,应立即报告当地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患病1~3个月检测1次,连续3次检测均为阴性,转为常规监测。5.3无害化处理6净化标准7净化维持7.1持续监测达到布病净化标准的牛羊养殖场应持续开展监测,每半年检测1次,以维持净化畜群的健康状态,47.2检疫监管7.2.1严禁从布病免疫或布病阳性场群引进牛羊。7.2.2新调入的牛羊应隔离饲养7.3卫生环保7.3.1牛羊场生产区应具备防鼠、防虫媒、防犬猫进入的设施或措施。7.3.2场区无垃圾及杂物堆放,生产区内及时清除粪污,保持清洁。7.3.3场区禁养其它动物,并应有防止周围其它动物进入场区的设施措施。7.4.1场区入口应设置车辆消毒池、覆盖全车的消毒设施以及人员、物资消毒设施。7.4.2应制定车辆、人员和物资出入场区消毒及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