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世界古代史(选择题)(广东专用)(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6-世界古代史(选择题)(广东专用)(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6-世界古代史(选择题)(广东专用)(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6-世界古代史(选择题)(广东专用)(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6-世界古代史(选择题)(广东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6世界古代史(选择题)考点01世界上古史1.(2023·广东梅州·统考一模)在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出土的一件5000年前的雪花石膏大瓶上,刻画了一些裸体平民手捧酒罐、奶盆和粮斗等祭品走向神龛,一位祭司或首领穿着长袍,长袍带由其身后穿短裙的人举着,瓶上还刻画了水边的大麦田、羊队、水果和狮子等内容。由此可知,当时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

)A.土地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B.已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C.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D.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出图的大瓶上的画中,有平民、首领的区别,由此可知苏美尔地区出现了阶级的分化,D项正确;瓶画中虽然出现了大麦田,但土地的所有权不能体现,排除A项;瓶画中出现了首领和平民的区别,但其是否为君主专制不能判断,排除B项;题干中仅涉及一件大瓶的绘画,不能说明出现一系列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2.(2023·广东茂名高州·统考一模)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他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该学者意在说明(

)A.古代文明产生的多元性 B.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C.美洲文明发展的独立性 D.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同源性【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他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可知,非洲和美洲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并建立国家制度,说明非洲和美洲发展具有统一性,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非洲和美洲地区历史发展的特征,没有体现古代文明产生的多元性问题,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非洲和美洲文明的统一性,而非强调美洲文明的独立性,排除C项;材料内容强调了非洲和美洲文明历史发展的统一性,没有体现其根源,无法得出两者文明的同源性相关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3.(2023·广东江门·统考一模)公元前5-4世纪中叶,雅典进口货物主要有小麦、铁、锡、铜、造船用的木材、象牙制品、宝石、皮毛,以及种类繁多的日用品(包括亚麻布和莎草纸)等,而它最大的出口物品则是白银。这表明当时雅典(

)A.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B.重视工商业的发展C.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D.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雅典进口货物主要有小麦、铁、锡、铜、造船用的木材、象牙制品、宝石、皮毛,以及种类繁多的日用品(包括亚麻布和莎草纸)等,而它最大的出口物品则是白银。”可知,雅典进口货物以生活物质和日用品为主,而其需要支付大量的白银用于进口,说明当时的雅典可供出口的商品很少,经济发展陷入困境,D项正确;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与材料信息描述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重视工商业的发展的信息,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雅典是否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排除C项。故选D项。4.(2023·广东汕头·统考一模)有学者研究了公元前3世纪埃及文献中村长和村庄书吏的名字,统计发现:希腊名字的村长有46人,村庄书吏3人;埃及名字的村长有3人,村庄书吏20人;既有希腊名字又有埃及名字的村长15人,村庄书吏1人。由此推之,当时(

)A.希腊人成为埃及的统治阶层 B.希腊文化取代了埃及文化C.希腊化成为埃及的社会风尚 D.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希腊名字的村长有46人,村庄书吏3人;埃及名字的村长有3人,村庄书吏20人;既有希腊名字又有埃及名字的村长15人,村庄书吏1人”,可看出村长大多使用的是希腊名字,而村庄书吏大部分是埃及人名字,因此推断出来,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村长大部分是希腊人担任,希腊人成为埃及的统治阶层,A项正确;B项中“取代了”用词不准确,排除B项;仅通过名字的相关材料无法体现希腊化成为埃及的社会风尚,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文化中心的转移,排除D项。故选A项。5.(2023·广东茂名·统考一模)“泛希腊主义”是一个现代名词,它的古希腊语词源有:Panellenes(“全希腊人”,“泛希腊人”),pantesHellenes(“全体希腊人”)和pasaHellas(“全希腊”)等词语。古希腊新喜剧诗人波赛狄波斯也曾说“希腊是一个,城邦有很多”。这说明古希腊(

)A.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 B.城邦意识不断增强C.具有民族认同的意识 D.民主政治初步建立【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全希腊人”、“全体希腊人”、“希腊是一个,城邦有很多”可知,强调的是古希腊人对民族的整体认同,说明古希腊具有民族认同的意识,C项正确;材料与人文主义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古希腊的民族认同,而非城邦意识,排除B项;材料与民主政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6.(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在古代两河流域,新的一年一般以国王认定的上一年的重要成就命名。公元前2017年至公元前1763年,在能够确认名字的10位国王中,有6位国王曾以运河命名年份。这反映了,当时两河流域(

)A.文明交往频繁 B.城邦国家出现C.王权较为强大 D.商品经济繁荣【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新年的命名原则,再结合“在能够确认名字的10位国王中,有6位国王曾以运河命名年份”可见,6位国王在位时期修建运河,在古代人力资源,生产力较落后的情况下,兴办大型工程需要政府有一定的集权,需要统治者有较高的权力,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文明交往问题,排除A项;仅凭材料判断不出此时出现城邦国家,排除B项;古代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可能繁荣,排除D项。故选C项。7.(2023·广东江门·统考一模)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帝国境内主要道路有372条,总长度8.5万公里。公路的每一段有精确的里程碑,主干道每隔五六英里就有一个驿站,常年供养着40匹马。这些举措(

)A.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B.强化了帝国的对外扩张C.加速了帝国罗马化进程 D.实现了对地方有效控制【答案】C【详解】罗马帝国境内道路数量众多,配有大量驿站,这对于罗马帝国政令的上传下达、军事行动的快捷等都有很大益处,有助于加速帝国罗马化的进程,C项正确;交通设施的完善并不能扩大统治基础,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帝国境内的交通道路,其有助于对外扩张,但是并不一定能达到“强化”的效果,排除B项;D项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8.(2023·广东深圳·统考一模)罗马人将自己的国家标记为“S.P.Q.R”,意为“罗马的元老院与人民”,这个国名贯穿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由这一名称可推知(

)A.直接民主制是罗马政治的主要形式 B.君主政治在罗马始终未能建立起来C.罗马维持元老院为中心的贵族政治 D.罗马存在平民与贵族的分化与联合【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家标志意思为元老院与人民,由此可以体现不管是在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元老院和人民都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罗马存在平民和贵族的分化和联合,D项正确;罗马共和国是贵族共和制,罗马帝国是帝制,并非民主制,排除A项;君主政治在罗马帝国时期建立起来,排除B项;罗马帝国时期并非以元老院为中心的贵族政治,而是帝制,排除C项。故选D项。9.(2023·广东·一模)罗马元老院作为国家的智囊机构,拥有对国事的发言权。元老院完全由贵族组成,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却可在国内外政策、财政和宗教诸方面向当选的官员提出建议。由此可见,罗马元老院(

)A.没有干预朝政的权力 B.能够影响国家的决策C.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行使参政议政的职能【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罗马元老院作为国家的智囊机构,拥有对国事的发言权。元老院完全由贵族组成,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却可在国内外政策、财政和宗教诸方面向当选的官员提出建议。”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古代罗马,元老院是兼有立法权和管理权的国家机关,最初是氏族长者会议,共和时期前任国家长官等其他大奴隶主也进入元老院,元老院有权批准、认可法律,并通过执政官掌管财政外交,统辖行省和实施重大宗教措施等,帝国时期,政权日益集中于皇帝,元老院实权日削,已失去其原来的地位,但仍然是贵族统治的支柱,B项正确;罗马元老院可以干预朝政,排除A项;罗马元老院并非统而不治,排除C项;根据材料“元老院完全由贵族组成,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可知罗马元老院并不行使参政议政的职能,排除D项。故选B项。10.(2023·广东深圳·统考一模)如图为共和国时期罗马城的中心区域平面示意图,图中公共空间的设置体现了(

)A.宗教色彩的强化 B.商业为主的经济结构C.城邦政治的传统 D.公民参政的平等地位【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共和国时期罗马城的中心有元老院议政厅(元老院会议场所)、户外集会场(平民会议场所)、裁判官审案区域等政治活动场所,这些场所都可以追溯到罗马城邦时期,体现了城邦政治的传统,C项正确;罗马城中建有神庙,但无法看出神庙建筑的变化,不能得出宗教色彩强化,排除A项;罗马城中设有商业区,但看不出罗马其他经济部门情况,不能得出罗马以商业为主,排除B项;罗马共和国不同等级的公民政治权利不平等,公民大会的多数票操纵在少数富有公民手中,排除D项。故选C项。11.(2023·广东广州·统考二模)《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租用一头牛,租期为1年,他应该将‘拉犁臂’公牛的租金4石大麦称出。他要向牛的主人称出3石大麦作为‘'拉两边’的公牛的租金。”这说明(

)A.古巴比伦农耕经济普遍 B.该规定加剧了社会矛盾C.两河流域商业贸易繁荣 D.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变革【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根据材料可知古巴比伦时期耕牛租赁比较盛行,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国家重视农业发展,对耕牛租赁的规范也比较全面,适应了古巴比伦自给自足、规模有限的小农经济发展需要,可见古巴比伦农耕经济普遍,A项正确;该规定一方面减轻农民喂养耕牛的负担,另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小农在繁忙时的生产压力,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农业发展中牲畜租赁情况,不能说明商业繁荣,排除C项;材料不能看出使用新的生产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12.(2023·广东汕头·统考二模)如图反映出,当时两河流域(

)A.出现了中央集权国家 B.出现了阶级分化现象C.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D.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古代两河流域。据图示“饰板”,可以看出存在上中下等级区别,不同的等级存在不同生活特征,说明这一时期两河流域出现了阶级分化的现象,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阶级分化现象的出现,无法得出中央集权国家,君主专制制度和城市国家的相关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13.(2023·广东揭阳·统考二模)古埃及人称方尖碑为“tekhen”,意即高耸,碑的四面有表现国王功绩的图文,一般成双成对地立于神庙入口的两侧。他们认为,方尖碑尖端是早晨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太阳射出的光芒最先触及的地方,即太阳神初升以后的第一处栖息场所。据此可知(

)A.埃及王权与神权开始结合 B.古埃及制定了第一部太阳历C.方尖碑彰显法老至上权威 D.建筑的艺术成就领先于世界【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埃及时期。根据材料“方尖碑意即高耸,碑的四面有表现国王功绩的图文……方尖碑尖端是早晨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太阳射出的光芒最先触及的地方”可知,埃及人崇拜太阳神,并借此强化王权,彰显出法老至上权威,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埃及王权与神权是否开始结合,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古埃及制定了第一部太阳历、建筑的艺术成就领先于世界的信息,排除BD项。故选C项。14.(2023·广东佛山·统考二模)位于地中海南岸的尼罗河三角洲气候炎热,服饰以亚麻为主;而居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气候较冷,羊毛服饰占据主流。亚历山大东征后,埃及的妇女也穿羊毛披肩,希腊人的穿戴中波斯、埃及的服饰元素也较为普遍。这说明(

)A.地中海阳隔导致南北两岸文化差异 B.碰撞促进了区域间文化的交流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埃及文明的进步 D.亚历山大推行希腊化成效突出【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根据材料“亚历山大东征后,埃及的妇女也穿羊毛披肩,希腊人的穿戴中波斯、埃及的服饰元素也较为普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后,埃及和希腊的文化开始相互借鉴、融合,战争冲突与文明传播并行,这说明战争带来的碰撞客观上促进了区域间文化的交流,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战争带来的文化交流而不是文化差异,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亚历山大东征促进埃及文明进步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仅凭材料无法断定亚历山大推行希腊化成效突出,排除D项。故选B项。15.(2023·广东深圳·统考二模)为进行探究性学习,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一幅世界古代史地图该兴趣小组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农耕世界的拓展 B.人类文明的起源C.多元一体的格局 D.印欧民族的迁移【答案】A【详解】本题单类型最佳选择题。时空是古代史(世界)。据图可知,图中深色区域主要涉及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据所学可知,这些古代文明区域基本上都是农耕文明,材料中还有张骞通西域的路线,说明农耕的中国在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农耕世界的拓展比较符合材料主题,A项正确;材料中虽然涉及到四大文明古国中除古代印度之外的三大文明古国,但是还有古代人类的迁移,人类文明的起源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能完整地体现材料主题,排除B项;材料一定程度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多元性,但是体现不了一体,排除C项;印欧民族的迁移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是材料不仅涉及游牧民族迁移还涉及古代农耕区域,排除D项。故选A项。16.(2023·广东梅州·统考二模)在苏萨的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亚历山大还亲自给新娘新郎馈赠礼物以示鼓励。这一做法有利于(

)A.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和东西方贸易 B.沿袭北非地区传统文明C.促进亚欧内陆民族的分布产生变化 D.推动希腊文化中心东移【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与波斯人还有亚洲人联姻,且波斯亚洲主要位于亚历山大帝国的东侧,联姻会带动经济文化等的交流,这有益于推动希腊文化中心东移,D项正确;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和东西方贸易,与亚历山大帝国无关,排除A项;亚历山大与波斯人还有亚洲人联姻,与北非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亚历山大与波斯人还有亚洲人联姻,与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17.(2023·广东·统考二模)公元前287年,经过长期斗争后,平民出身的霍腾西阿被任命为罗马独裁官,平民在法律上取得了政治、社会上的权利和经济方面的部分权利,小农经济得以恢复和维持。这种局面(

)A.有利于稳固罗马城邦统治 B.导致贵族根本利益受损C.推动平民独裁统治的建立 D.确保了平民与贵族平等【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前3世纪(罗马)。据本题材料和所学可知,贵族被迫对平民做出让步,给予平民某些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固罗马城邦统治,A项正确;任命平民独裁官等做法,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保护而非损害了贵族的根本利益,排除B项;据所学,罗马历史上并未建立平民独裁统治,排除C项;平民与贵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差距依然存在,确保了平民与贵族平等的说法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8.(2023·广东茂名·统考二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蛮族”日耳曼人的入侵下灭亡,帝国的大批土地、城市、建筑、文物被毁。基督教教会及时适应社会变化并与“蛮族”社会相结合,基本上保留着帝国以来教会所具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因此(

)A.西欧社会逐渐进入“黑暗时代” B.基督教会成为蛮族社会的支配者C.欧洲人成为基督教的忠实信徒 D.教会对罗马文化传承起特殊作用【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据本题材料“基督教教会及时适应社会变化并与‘蛮族’社会相结合,基本上保留着帝国以来教会所具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会以特殊的形式将其原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保留下来,说明教会对罗马文化传承起特殊作用,D项正确;材料强调教会对罗马文化的传承,无法体现“黑暗”,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基督教在中世纪的精神统治地位,不能得出基督教会成为蛮族社会的支配者,排除B项;材料强调基督教对罗马文化的保存,无法得知其信徒的概况,排除C项。故选D项。19.(2023·广东汕头·统考三模)猎狮是一项起源于西亚的贵族传统活动,“帝王猎狮图”也是西亚一种常见的传统艺术创作主题。亚历山大在征服波斯后,举行了几场大型狩猎活动,而他手持马其顿长矛与雄狮搏斗的英勇场景也被创作成了各种画像(如图),供人敬仰。这可以用于说明(

《亚历山大猎狮图》马赛克镶嵌画A.狩猎运动符合帝国武力扩展需要 B.狩猎运动在帝国境内得到普及推广C.统治者以猎狮文化强化自身权威 D.统治者的爱好左右艺术创作发展【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亚历山大统治时期的亚洲。根据材料可知,雄狮的威武与亚历山大的勇猛,构成了一对强烈的矛盾,从而显出亚历山大的勇敢与威武,也是亚历山大尚武精神的反映。因此可以说明统治者以猎狮文化强化自身权威,C项正确;材料凸显的是统治者的权威,非迎合帝国武力扩张的需要,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的是亚历山大的个人行为,非全国普及运动,排除B项;艺术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决定的,帝王爱好是影响因素,非决定性因素,排除D项。故选C项。20.(2023·广东汕头·金山中学校考三模)如图反映出,当时两河流域(

)A.出现了中央集权国家 B.出现了阶级分化现象C.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D.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古代两河流域。据图示“饰板”,可以看出存在上中下等级区别,不同的等级存在不同生活特征,说明这一时期两河流域出现了阶级分化的现象,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阶级分化现象的出现,无法得出中央集权国家,君主专制制度和城市国家的相关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21.(2023·广东广州·华南师大附中校考三模)古埃及中王国时期,历代法老调集大批劳力围绕尤姆湖周围建起一道长约30千米的大坝,又在大坝上修建了水闸和水渠,使得尤姆湖与尼罗河相通,便于农业生产灌溉。这一水利工程的修建(

)A.主要在播种季进行 B.反映了古埃及农业领先世界C.体现了法老的独尊 D.得益于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答案】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埃及。材料“历代法老调集大批劳力围绕尤姆湖周围建起一道长约30千米的大坝,又在大坝上修建了水闸和水渠”体现的是古埃及集中大批人力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这些工程的建设得益于国家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水利工程修建的时间段,排除A项;材料并未将古埃及农业同其它地区农业进行对比,不能得出“古埃及农业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法老的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22.(2023·广东揭阳·统考三模)据希罗多德著述记载,当希腊人第一次碰到波斯人,便发现波斯人是有主子的,而希腊人是自由的。后来亚里士多德建议他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对付马其顿人要用对付奴隶的办法、对希腊人要用对待自由人的办法。据此可知,古希腊的学术思想(

)A.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指导 B.对奴隶制予以排斥C.以维系居民自由为追求 D.渗透着文化优越感【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古代西方学术话语叙述中存在有意歌颂所谓的希腊自由,贬斥其他文明的倾向,这反映出古希腊的学术思想渗透着文化优越感,D项正确;“人文主义精神为指导”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A项;材料强调希腊的自由,并未涉及对奴隶制的排斥,排除B项;“居民自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02世界中古史1.(2023·广东佛山·统考一模)莫高窟的一幅壁画上描绘的日神、月神图像既有印度和中亚(粟特人)艺术的要素,又受到希腊、波斯艺术的影响。这说明(

)A.异域艺术成为石窟艺术的主流 B.中华文明博大精深C.莫高窟是多元文明交流的见证 D.中西审美趋于一致【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莫高窟的一幅壁画上描绘的日神、月神图像既有印度和中亚(粟特人)艺术的要素,又受到希腊、波斯艺术的影响”信息可以得出,莫高窟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元素的风格,见证了多元文明交流的成果,C项正确;从题干材料中可以体现异域文化的元素,但无法看出其处于“主流”地位,排除A项;题干材料探讨的是中外文化的交融并未展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排除B项;中西审美“趋于一致”的表述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在事实上也不可能趋于一致,排除D项。故选C项。12.(2023·广东江门·统考一模)诺曼征服后,英国国王威廉一世派人分赴各地,对所有各级封臣及自由人的土地财产、收入进行严格、详细的核查,然后载案入册,编纂成《末日审判书》,以此作为征调贡税、军役的准确依据。此举旨在(

)A.强化封建王权 B.增加国库收入 C.扩大对外侵略 D.完善户籍制度【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诺曼征服后,英国国王威廉一世派人分赴各地,对所有各级封臣及自由人的土地财产、收入进行严格、详细的核查,然后载案入册,编纂成《末日审判书》,以此作为征调贡税、军役的准确依据。”并结合所学可知,诺曼征服加速英国封建化的进程,威廉一世建立起强大的王权统治,没收反抗的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土地,分封给随他而来的法国封建主,大封建主又把自己土地继续分封,逐层建立封建土地等级所有制,威廉一世还极力摆脱教皇对英国教会的干涉,把英国教会控制在自己手中。威廉一世主要依靠法国贵族进行统治。1086年,他召集封臣,令这些人一律向他行臣服礼及宣誓效忠,建立了英国封建主都须以对国王效忠为首要义务的原则,同年还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调查,诺曼征服后,在英国出现了封建庄园,封建领主是庄园最高统治者,大部分农民丧失人身自由,沦为农奴。这一系列措施强化了封建王权,A项正确;材料所述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封建王权,增加国库收入只是影响之一,排除B项;材料所述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封建王权,并非为了扩大对外侵略,排除B项;完善户籍制度并非最终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3.(2023·广东深圳·统考一模)13至14世纪时,西欧普通的骑士逐渐走向贫困化,无钱购置装备的骑士只能去租用盔甲。由于需要的人很多,社会上还出现了向骑士出租盔甲的商铺和商人。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专制王权被削弱 B.封建庄园的衰落C.民族国家的形成 D.手工工场的发展【答案】B【详解】据材料“13至14世纪时,西欧普通的骑士逐渐走向贫困化,无钱购置装备的骑士只能去租用盔甲。由于需要的人很多,社会上还出现了向骑士出租盔甲的商铺和商人”并结合所学可知,骑士是中世纪欧洲封建主阶级的下层,以服兵役和尽义务为条件,从国王或大领主那里获得封地、封号。据此可知,材料反映骑士阶层的衰落,是欧洲封建庄园经济衰落的具体表现,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骑士阶层衰落过程,正是欧洲专制王权加强的时期,排除A项;16--19世纪是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时期,排除C项;13--14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4.(2023·广东梅州·统考一模)下图是中世纪一个庄园的图解,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图解反映出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是(

)中世纪庄园图解A.自给自足 B.商品经济 C.封君封臣 D.城市自治【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并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整个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A项正确;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并非是商品经济,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封君封臣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城市自治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5.(2023·广东韶关·统考一模)美国学者斯垂尔认为,只有政府权力依附于领主权及封土实现之时,才可以说充分发展的封建主义在西欧出现了;英国学者梅特兰还认为,领主权尤其是领主的司法权是西欧封建主义一切现象的深刻根源。这说明(

)A.封建制度是政府权力的前提 B.领主权是封建制形成的关键C.领主权过重威胁了中央集权 D.司法权是领主最核心的权力【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只有政府权力依附于领主权及封土实现之时,才可以说充分发展的封建主义在西欧出现了”,说明领主权在西欧封建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根据材料“,领主权尤其是领主的司法权是西欧封建主义一切现象的深刻根源”,说明领主权及其中的司法权对于封建主义的重要性,B项正确;A项因果倒置,材料说的是只有当政府权力依附于领主权时,真正的封建主义才产生,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阐述了司法权对于封建主义的作用,但没有说司法权在领主各项权力中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6.(2023·广东顺德·统考一模)欧洲国王与城市联盟发端于10世纪。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在市民阶级的大力支持下,1202年,借口英王约翰不履行封臣义务,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领地。据此判断,市民阶级(

)A.拥护王权,反对城市自治 B.逐渐成为新兴的政治力量C.实力雄厚,享有特殊权利 D.已经成为执政的统治阶级【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在市民阶级的大力支持下,1202年,借口英王约翰不履行封臣义务,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领地。”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他们逐渐成为了新兴的政治力量,参与国家大事和政治生活,发挥的政治作用越来越大,B项正确;市民阶级并不反对城市自治,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出市民阶级实力雄厚,享有特殊权利,排除C项;在当时市民阶级并未成为执政的统治阶级,排除D项。故选B项。7.(2023·广东·一模)法兰克王国成立初期,国王赏赐贵族和功臣的土地不附带任何条件。到8世纪早期,国王以分封土地为条件,要求受封者宣誓为其效忠,战争时提供兵员并承担其他封建义务。这反映了A.中央权力逐步加强 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C.西欧城市逐渐兴起 D.基督教会控制思想【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可知,8世纪早期,法兰克王国国王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办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结合所学可知,这次改革使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与商品经济发展、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无关,排除BC两项;材料没有涉及基督教会控制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8.(2023·广东茂名·统考一模)欧洲中古时代晚期,港口城市从远洋贸易中获取巨利,由于跨海远程运输风险巨大,且集中投入巨大资金的需求和长期的耽搁、等待,使这些海运城市中的商人逐渐发展了以银行贷款作为基础的信用制度以及分摊风险的保险制度。这两个经济制度(

)A.避免了远洋贸易的风险 B.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C.引发了西欧的价格革命 D.迟滞了欧洲殖民扩张的进程【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中古时代晚期,随着港口城市的发展,信用制度和保险制度的兴起与发展,这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奠定基础,B项正确;“避免了”的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西欧的价格革命,排除C项;材料与欧洲殖民扩张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9.(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从11世纪开始,南美印加部落逐渐兼并了附近的其他部落。他们从其征服地区学会了采石、加工和营造的工程技术。他们开山凿石,建造梯田,造就了先进的农业。1334年,印加帝国建立。印加帝国的崛起得益于(

)A.武力征服美洲 B.吸收各地文化C.重视对外贸易 D.采取行省制度【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从11世纪开始,南美印加部落逐渐兼并了附近的其他部落。他们从其征服地区学会了采石、加工和营造的工程技术。他们开山凿石,建造梯田,造就了先进的农业。1334年,印加帝国建立”可知,印加帝国吸收其他部落文化,创造了灿烂的文明,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印加帝国的征服,排除A项;材料强调印加部落开山凿石和农业的发展,不属于对外贸易,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印加帝国的行政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10.(2023·广东汕头·统考一模)以下为某历史研究者绘制的示意图(下图)。该研究者试图解释(

)A.人文主义精神为何出现 B.近代民族国家如何产生C.资本主义萌芽如何发生 D.西欧封建社会为何形成【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作为主要劳动资料的地理环境;多种经营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庄园;城市;国家;教会”可知,反映的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文主义精神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兴起的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11.(2023·广东佛山·统考一模)近代,西方体育思想兴起。例如,马丁路德认为人的身体是上帝给予的,应保持身体的健康。卢梭提出“健康和体力日益增进……是达到身心共同发展的途径。”这表明(

)A.机器大工业推动大众体育思想的形成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助推了思想解放C.近代体育竞技精神是宗教改革的产物 D.体育健康理念是西方人文思想的核心【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体育思想领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马丁路德认为人的身体是上帝给予的,应保持身体的健康。卢梭提出“健康和体力日益增进……是达到身心共同发展的途径。”,B项正确;马丁路德时期尚未发生工业革命,排除A项;卢梭是启蒙运动的代表,排除C项;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核心,排除D项。故选B项。12.(2023·广东梅州·统考二模)《欧洲中世纪史》一书中提到:“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文中的变化包括(

)A.经济发展和城邦国家出现 B.城市兴起和市民阶层产生C.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出现 D.教权削弱和宗教改革开始【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欧洲中世纪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中世纪时期城市兴起,市民阶层产生,这给中世纪带来了巨大的变化。B项正确;城邦国家出现是在欧洲占代希腊地区,不是欧洲中世纪的变化,排除A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不是中世纪时期的变化,排除C项;宗教改革开始是在欧洲近代时期,不是中世纪时期,欧洲中世纪教权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排除D项。故选B项。13.(2023·广东广州·统考二模)1282年,英国国王决定为服役的贵族支付工资,却遭到了贵族们的强烈反对。1317年,阿伦德尔伯爵与国王签订了服役合同,带领100名骑兵戍卫北方边境,报酬是3000英镑。1322年所有为国王作战的领主都领取了王室的酬劳。材料反映了英国(

)A.维护封臣的权益 B.加速对外侵略C.世俗君权的加强 D.民族国家形成【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82-1322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原来国王服役支付工资遭到贵族强烈反对,后来国王可以支付酬劳,说明国王具有了征兵权,君主权力扩大,C项正确;材料显示维护国王的权益,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国王征兵权的扩大,并未提到对外侵略,排除B项;英国民族国家形成于15~16世纪,排除D项。故选C项。14.(2023·广东湛江·统考二模)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西欧,商人如果不加入行会就不得在本城经商。13世纪时,西欧行会最普遍、最发达的是在一些一万多人口的中等城市,而在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的口岸大城市,行会却并不普遍。这说明当时的西欧行会(

)A.具有断贸易特征 B.代表小生产者利益C.鼓励开展海外探险 D.充当基层自治机构【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行会。根据材料“中世纪的西欧,商人如果不加入行会就不得在本城经商。13世纪时,西欧行会最普遍、最发达的是在一些一万多人口的中等城市”可知,在中世纪的西欧,商人不加入行会将不得在本城市经商,说明行会具有在城市贸易中的垄断地位,A项正确;西欧行会垄断城市的贸易,控制资本并管理劳动,故其不可能代表小生产者利益,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海外探险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描述行会做为基层自治机构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5.(2023·广东·统考二模)在中世纪后期的英格兰,伪造“王赐特许状”的现象日益加剧,修道院、大学和城市都是造伪的主体。国王权衡得失后接纳了已有的伪造特许状,并着手建立政府档案体系、完善相关司法制度来遏制伪造特许状行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格兰(

)A.王权强化得到广泛认可 B.教会垄断文化技术资源C.大学创造力受到了限制 D.城市摆脱国王谋求自治【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后期(英格兰)。根据材料“国王权衡得失后接纳了已有的伪造特许状,并着手建立政府档案体系、完善相关司法制度来遏制伪造特许状行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后期的英格兰,伪造“王赐特许状”的现象日益加剧,国王用建立政府档案体系、完善相关司法制度等措施来遏制伪造特许状行为,反映出社会已经广泛认可王权强化这一情况,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教会垄断文化技术资源,排除B项;国王遏制伪造特许状行为并不会限制大学创造力,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自治,排除D项。故选A项。16.(2023·广东韶关·统考二模)有观点认为,中世纪晚期西欧领地国家向税收国家转变的过程中,君主税权不断扩张而地方领主征税权逐渐衰落,围绕税收的政治实体和行政机构得以发展并表现为专门化的趋向,为近代国家形成奠定了制度基础。据此可知(

)A.税权的转移强化了中央集权 B.君权强化促进近代国家形成C.农奴和自由农民向领主缴税 D.税收专门化瓦解了庄园经济【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晚期的西欧。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世纪晚期,君主税权扩张,与税收相关的政治实体和机构的权利得以增强,这位近代国家形成奠定了制度基础,据此可知,中世纪晚期的西欧随着君权的强化,近代国家逐渐形成,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税权的转移强化了君权,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关于农奴和自由农民向领主缴税的信息,无法据材料得出此认识,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税权变化对庄园经济的影响,材料主要涉及税权变化对政治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7.(2023·广东汕头·统考二模)有英国学者指出,整个中世纪,当英国国王力量虚弱或国王尚未成年时,就会出现更多的贵族控制下的官僚政府;当国王强大时,就会出现国王个人控制下的王室政府,但在16世纪这种循环被打破了。这一变化的背景是,16世纪英国(

)A.成为主权强大的民族国家 B.国王权力不断受到限制C.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 D.封建庄园经济走向崩溃【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6世纪(英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6世纪以前,英国国王和贵族围绕国家权力进行了激烈斗争,国王力量虚弱时,贵族对政府的控制加强,国王强大时,国王对政府的控制加强,但在16世纪这种循环被打破了。结合所学,英格兰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权力,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贵族势力被进一步削弱,英格兰逐渐建立了民族国家,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A项正确;16世纪英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排除B项;材料所述为国王和贵族的权力变化,与资产阶级关系不大,排除C项;材料所述属于政治而非经济方面,排除D项。故选A项。18.(2023·广东汕头·统考二模)查士丁尼一世编订了《罗马民法大全》,该法提出“没有任何事物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神圣”,明确了皇帝拥有的包括国家主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在内的各项至高权力,承认教会法庭的地位和承认奴隶制的存在。这表明,当时罗马法(

)A.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C.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 D.调整了社会的各种关系【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题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东罗马帝国时期。据材料“没有任何事物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神圣……”,可以看出罗马法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皇帝的权威,而皇帝又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说明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对于统治的作用,不能得出法律至上的原则,也不能得出其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排除AC项;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巩固阶级统治的作用,并未提及其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排除D项。故选B项。19.(2023·广东深圳·统考二模)在7—9世纪的拜占庭帝国,随着斯拉夫人、阿拉伯人在境内大量定居,斯拉夫人习惯法、罗马—拜占庭法以及伊斯兰教法相互影响,出现了《农业法》《海商法》等一批新法律。这(

)A.完善了封建庄园自治体制 B.着眼于用市民法代替万民法C.催生了《罗马民法大全》 D.有利于提高帝国的治理水平【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拜占庭帝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斯拉夫人习惯法、罗马—拜占庭法以及伊斯兰教法相互影响,出现了《农业法》《海商法》等一批新法律。”可得出随着不同族群的增多,拜占庭帝国融合了各地区的法律,制定了新的相关的法律,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统治,提高了国家治理水平,D项正确;拜占庭帝国并不实行庄园自治,排除A项;这些法律是万民法,而不是市民法,排除B项;《罗马民法大全》6世纪已经颁布,排除C项。故选D项。20.(2023·广东汕头·金山中学校考三模)内府总管是英国贵族庄园领地中的重要职位,负责审计账目,监察地方法庭及地方官员。13世纪末起,内府总管的司法权力开始削弱,贵族也开始聘请专业审计师来负责会计工作。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英国(

)A.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B.政治制度变革加剧C.近代因素逐渐孕育 D.文官制度初步形成【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材料“13世纪末起,内府总管的司法权力开始削弱,贵族也开始聘请专业审计师来负责会计工作”体现的是13世纪以来,英国贵族庄园内府总管的权力开始发生变化,司法权开始淡化,会计工作人员专业化趋势明显,这说明当时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近代因素逐渐孕育,C项正确;欧洲封建社会逐渐瓦解的标志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封建制庄园经济瓦解,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此时尚未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政治变革加剧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英国文官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通常以1870年6月4日英政府颁布的正式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的枢密令,排除D项。故选C项。21.(2023·广东广州·华南师大附中校考三模)阿育王武力统一印度后,在帝国境内的主干道旁树立了一些大型圆柱并把公告、法令雕刻其上。如发掘于德里北边密拉特城的“阿育王柱”就写道“朕思虑如何造福百姓,不惟朕之亲属及首都居民,要滨江百姓亦能蒙受恩泽”。通过这种方式,阿育王的统治思想传播到整个印度。由此可知,阿育王统治时期(

)A.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国家 B.国家治理手段不断发展C.多元文化实现高度融合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根据材料可知,阿育王以武力统一印度全境,后又在这些石柱上雕刻上他“如何造福百姓”的统治思想,可知阿育王不再以征伐为国策,而是以仁政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这是国家治理手段的不断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无法得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阿育王的部分政治思想,没有体现这种思想的来源于多元文化,排除C项;根据材料“阿育王武力统一印度”,可知阿育王统治时期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材料也未体现统治阶级的斗争,排除D项。故选B项。22.(2023·广东汕头·统考三模)中古欧洲城市文学作品《列那狐的故事》,以动物形象隐喻社会各个阶层。狼代表残暴和愚蠢的贵族、狮子代表正义和权威的国王、骆驼代表邪恶和虚伪的僧侣、各种小型动物代表软弱可的下层民众,而主角列那狐则代表机智又狡黠的富有商人。这种文学题材反映出(

)A.市民的政治和生活意愿 B.城市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