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季之美(旧)》教案设计
1.说教材《四季之美(旧)》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四季的不同美景,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每个季节独特的韵味和魅力,表达了对大自然和四季的热爱之情。文章语言优美,结构清晰,富有感染力,是培养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提高语言鉴赏能力的佳作。1.1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描写四季时,作者运用了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手法。例如描写春天黎明时的天空颜色变化,“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这里通过对天空颜色由浅到深的细致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春天黎明时分天空的美妙变化。-文中还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如夏天的夜晚,“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萤火虫的飞行是动景,而蒙蒙细雨的夜晚则是静景,动静相衬,增添了夏夜的迷人氛围。2.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对于文章中细腻的描写手法和情感的深入体会可能还存在不足。这个阶段的学生对自然之美有一定的感知,但如何通过文字去深入品味四季独特的美,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此外,学生在写作中对于描写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借鉴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3.说教学目标3.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认识“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11个字,掌握“黎明、红晕”等14个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3.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学习作者描写四季美景的方法,如细致观察、动静结合等。-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四季之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4.说教学重难点4.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四季之美,学习作者描写四季的方法。例如在讲解春天黎明的描写时,重点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从颜色变化的角度去描写天空的美,以及这种描写方法的妙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通过朗读,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四季的不同韵味,如夏天夜晚的宁静与神秘,秋天黄昏的和谐与温暖,冬天早晨的清冷与闲适。4.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四季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情感表达,体会文中蕴含的细腻情感。例如,作者笔下冬天早晨的美不仅仅是景色的美,还蕴含着一种静谧、闲适的生活情趣,这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难理解。-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并能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往往不能很好地运用像文中那样细致的观察和动静结合的写法,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5.说教法5.1朗读教学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配乐朗读等。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节奏和韵律,体会作者对四季之美的情感表达。例如,在讲解夏天夜晚的段落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感受夏夜的宁静氛围,然后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最后再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更深入地体会夏夜的迷人之处。5.2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四季的不同美景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讲解秋天黄昏的段落时,播放秋天黄昏时分的视频,视频中有归鸦、大雁、风声等元素,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秋天黄昏的和谐与温暖,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描写进行深入理解。5.3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例如在讲解春天黎明的段落时,提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春天黎明的天空的?这种描写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提高思维能力。5.4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将不同季节的描写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比如对比春天黎明和冬天早晨的描写,让学生发现两者在描写内容、描写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每个季节的独特之美。6.说学法6.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预习阶段自主查阅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在学习描写夏天夜晚的段落时,让学生自主找出文中描写夏夜宁静的词语和句子,并思考这些描写的效果。6.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分享学习成果。如在分析四季之美所运用的描写手法时,让小组同学互相交流,找出不同季节描写中动静结合的例子,并讨论这种写法的好处,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6.3批注学习法-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进行批注,标注出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不理解的地方以及自己的感悟等。在课堂交流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发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学生在阅读秋天黄昏的段落时,在“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这句话旁边批注自己对归鸦归巢画面的想象和感受。7.说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四季风景变换的视频,视频中展现了春天的繁花盛开、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金黄稻穗、冬天的白雪皑皑等美景。观看完视频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哪些季节的景色?这些景色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引出课题《四季之美(旧)》。7.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可以查阅字典或者向同桌请教。7.2.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窠、旷、怡、凛、冽、逸”等生字,纠正读音。-讲解一些生字的字形和字义。例如“窠”,可以通过图片展示鸟巢的样子,让学生理解“窠”是指鸟兽昆虫的窝。-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窠巢、旷野、心旷神怡、凛冽、闲逸”等,让学生开火车读、齐读,加深对词语的理解。7.2.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四季的?每个季节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7.2.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四季,春天描写了黎明的天空,夏天描写了夜晚的萤火虫等,秋天描写了黄昏的归鸦等,冬天描写了早晨的炭火等。7.3精读课文,深入体会四季之美7.3.1春天之美-学生默读课文描写春天的段落,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春天黎明的?-学生自主阅读后,圈画出相关语句,如“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语句,提问:“这里描写了天空的哪些颜色?这些颜色的变化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描写天空颜色的渐变,展现出春天黎明的清新与活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春天黎明的美妙之感。7.3.2夏天之美-多媒体展示夏天夜晚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夏夜的氛围。-学生朗读描写夏天夜晚的段落,找出文中描写夏夜宁静的词语和句子,如“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动静结合的写法,提问:“这里的‘暗夜’‘细雨’是静景,‘萤火虫飞舞’是动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体会动静结合使夏夜更具神秘迷人的效果。-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的夏夜中,然后再带着这种感受朗读课文。7.3.3秋天之美-教师范读描写秋天黄昏的段落,让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学生自主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秋天黄昏时的动物活动的句子,如“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觉得凄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提问:“归鸦归巢、大雁南飞的画面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风声、虫鸣为什么会让人觉得凄凉?”让学生体会秋天黄昏的和谐与略带忧伤的氛围。-小组合作讨论:作者在描写秋天黄昏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然后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总结。7.3.4冬天之美-让学生自由朗读描写冬天早晨的段落,思考:冬天早晨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描写的炭火、霜雪等方面进行分析,如“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炭火来,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让学生体会冬天早晨的清冷与闲适之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冬天早晨与其他季节的描写,找出不同之处,进一步理解冬天早晨的独特韵味。7.4总结全文,体会情感-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总结每个季节的美和作者描写的特点。-提问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四季的热爱之情。-教师总结: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四季的不同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和四季的热爱,我们也应该像作者一样热爱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7.5拓展延伸-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并说出理由。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讲述。-推荐阅读描写四季的其他文学作品,如朱自清的《春》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的四季之美。7.6课堂练习7.6.1写出下列生字的读音并组词。-窠()()-旷()()-冽()()答案:-窠(kē)(窠巢)-旷(kuàng)(旷野)-冽(liè)(凛冽)7.6.2按要求改写句子。-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缩句)答案:天空泛着鱼肚色,染上红晕,飘着彩云。7.6.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秋天的田野-秋天到了,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稻子金黄金黄的,像铺了一地的金子。高粱涨红了脸,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棉花雪白雪白的,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果园里,苹果红彤彤的,挂满了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葡萄紫莹莹的,像玛瑙似的,一串串地挂在架上。-(1)短文主要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2)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答案:-(1)短文主要写了秋天田野里的稻子、高粱、棉花以及果园里的苹果、葡萄等景物。-(2)文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喻句如“稻子金黄金黄的,像铺了一地的金子”“棉花雪白雪白的,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葡萄紫莹莹的,像玛瑙似的”;拟人句如“高粱涨红了脸,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7.7布置作业7.7.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背诵的段落录制下来,分享到班级群里。7.7.2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一个季节,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描写这个季节的美景。8.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四季之美(旧)》这篇课文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审批流程设计考核试卷
- 废纸资源综合利用与纸张工业创新考核试卷
- 科技园区电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挑战
- 软件开发人才猎头协议
- 新型塑料编织品的研发与市场推广策略考核试卷
- 2025年中国电脑电视护目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协议违约合同范本
- 亲子餐厅装饰工程合同
- 面向医用器官模型的彩色3D打印颜色再现研究
- 篮球游戏对6-8岁儿童动商的影响研究
- HRBP工作总结与计划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上半年中电科太力通信科技限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沙洲职业工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DB3502T052-2019 家政服务规范 家庭搬家
- 会计学专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实践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1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共380题含答案)
- 2024年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
- 跨学科实践活动10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Petrel中文操作手册(1-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