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_第1页
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_第2页
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_第3页
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_第4页
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瘤(Tumor)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李福玉第一节概述肿瘤概念肿瘤–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恶性肿瘤的威胁日益突出,成为主要死因肿瘤分类按侵袭性分:良性(benignT.)、恶性(malignantT.)、交界性(criticalT.特殊类型:良性性质、恶性生物学行为)瘤(tumor)癌(cancer)肉瘤(sarcoma)母细胞瘤(blastoma)恶性“瘤”、“病”按组织及器官来源分:常结合来源与性质

eg.结肠癌、肾母细胞瘤、股骨骨肉瘤、背部脂肪瘤按细胞分化程度分:高分化、中分化、低(未)分化病因恶性肿瘤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环境与宿主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病因(一)环境因素病因(二)机体因素遗传因素:遗传易感性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病理及分子事件1、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癌前期、原位癌、浸润癌2、肿瘤细胞增殖周期:G1、S、G2、M、G03、肿瘤细胞的分化:C分化(I级)、中分化(II级)、低(未)分化(III级)。分化越低,恶性程度越高4、转移: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种植转移、血道转移

5、肿瘤机体的免疫学特征:肿瘤免疫逃逸、宿主免疫缺陷临床表现局部表现肿块:浅表肿瘤首发症状、深部肿瘤常致器官压迫和梗阻疼痛:刺激、压迫神经末梢或神经干溃疡:继发于血供不足或感染出血:破溃、血管破裂梗阻:瘤体压迫或阻塞空腔脏器浸润与转移:恶性肿瘤主要呈浸润性生长、易于转移形成转移部位症状临床表现全身症状良性及早期恶性肿瘤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恶性肿瘤晚期常出现恶病质(全身衰竭表现)某些部位肿瘤可呈现相应的功能亢进或低下部分肿瘤病人以全身症状为主诉就医诊断诊断病史年龄病程个人史及过去史(1)癌前病变或相关疾患病史(2)行为与环境(3)家族史、遗传史诊断体格检查肿块的部位:不同部位有不同好发肿瘤谱肿瘤的性状:大小、外形、质地、表面温度、血管分布、包膜及活动性区域淋巴结或转移灶的检查诊断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阳性结果常可提供诊断线索肿瘤标志物检测:AFP、PSA、hCG、CEA

对筛查和随访较有意义基因诊断:ras,myc,p53,Rb等诊断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超声显像CT及三维成像放射性核素显像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内镜检查诊断病理检查病理形态学检查临床细胞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常规光镜(HE)免疫组化电镜肺癌光镜观

左上:鳞癌右上:腺癌

左下:小细胞癌右下:大细胞癌肿瘤分期TNM分期法CTNMPTNM

T(tumor):原发肿瘤

N(node):淋巴结

M(metastasis):远处转移

0表示无,X表示未知,常用1-3数字表示发展程度,有时辅以其它标志表示特殊意义(如is表示原位癌)不同肿瘤的具体分期标准由各专业会议协定,定期修改,以指导临床诊治、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预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减少发病二级预防:早期诊治(普查、治疗癌前病变、早期诊治)

降低死亡三级预防:对症治疗,改善生存质量

提高生存质量随访和预后对肿瘤病人应定期随访

1年、3年、5年、10年生存率影响转归和预后的主要因素:肿瘤性质和治疗的彻底性治疗第二节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一、皮肤乳头状瘤乳头状疣老年性色素疣二、皮肤癌

皮肤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三、痣与黑色素瘤

黑痣

黑色素瘤四、脂肪瘤五、纤维瘤及纤维瘤样病变纤维黄色瘤隆突性皮纤维肉瘤带状纤维瘤六、神经纤维瘤

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七、血管瘤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四、囊性肿瘤及囊肿皮样囊肿皮脂囊肿表皮样囊肿腱鞘或滑液囊肿乳头状疣老年性色素疣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痣黑色素瘤脂肪瘤纤维瘤及纤维瘤样病变隆突性皮纤维肉瘤带状纤维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脉管瘤样病变血管瘤动静脉瘘

(蔓状血管瘤)静脉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腱鞘或滑液囊肿谢谢舌缘乳头状瘤硬腭正中乳头状瘤乳头状疣二、皮肤癌(skincarcinoma)常见为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多见于头面部及下肢皮肤基底细胞癌:来源皮肤或附件基底细胞,发展缓慢,呈浸润生长,很少转移。可同时伴色素增多呈黑色。鳞状细胞癌:早期呈溃疡,或慢性溃疡、疤痕癌变。呈菜花状、边缘隆起、底不平、易出血。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肤癌三、痣与黑色素瘤黑痣

1)皮内痣:位于表皮下,真皮层,常高出皮面。表面光滑,可有汗毛,俗称毛痣。少恶变。

2)交界痣:位于基底细胞层,向表皮下延伸。扁平、色深。反复刺激、感染后易恶变。

3)混合痣:皮内与交界痣同时存在。当色素加深、变大、搔痒、疼痛时恶变可能。黑痣黑痣黑痣黑痣表皮痣表皮痣黑色素瘤黑色素瘤黑色素瘤四、脂肪瘤:为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好发于四肢、躯干。边界清楚,分叶状,质软,有假囊性感、无痛。生长缓慢。深部者可恶变。多发瘤体小,对称性,有家族史,可伴疼痛。脂肪瘤脂肪瘤脂肪瘤脂肪瘤大体五、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分中央型和边缘型。神经纤维瘤:夹杂有脂肪、毛细血管。为多发、对称。皮肤常伴咖啡样色素斑,肿块可如乳房状悬垂。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瘤六、血管瘤毛细血管瘤毛细血管瘤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七、囊性肿瘤及囊肿皮样囊肿:为囊性畸胎瘤,好发眉梢。皮脂囊肿:表皮样囊肿:为外伤致表皮基底细胞层进入皮下生长而成的囊肿。腱鞘或滑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