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临沂市高三一模(高考拟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2024年临沂市高三一模(高考拟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2024年临沂市高三一模(高考拟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2024年临沂市高三一模(高考拟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2024年临沂市高三一模(高考拟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沂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

历史2024.3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o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建立后,统治者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亲”,将商人的失国,归咎于商人德行的

败坏,其罪名包括酗酒、荒淫、不恤民力、收纳逃亡。这一做法

A.否定了商朝的正统地位B.掩盖了商灭亡的真实原因C.

蕴含着民贵君轻的思想D.彰显了西周建立的合法性

2.汉武帝设置的刺史只相当于一个中下等县的秩品,他的权力却很重,监察二千石守相

而无所顾忌。但是他对于郡国守相的举劾必须通过年终回京师向中央汇报,并经三公审核以

后才能作出处理。由此可知,刺史的设立

A.限制了郡国守相的行政权力B.保障了地方长治久安C.

提高了对地方监察的有效性D.导致了三公权力膨胀3.表

1是部分唐诗摘录。这些诗句都

表1

诗句出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二首》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炉火照天地》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桅子花。王建《雨过山村》

A.属于浪漫主义风格B.关注劳动人民C.

反映社会和谐局面D.体现经济繁荣

4.图1是宋元时期明州(今宁波)城市布局示意图。该到可说明此时期

图1

A.政府重视发展海外贸易B.外贸成为税收主要来源C.

城市经济功能占据主导D.外交机陶已趋向专业化

5.魏源在编撰图书中,提出“善言心者,必有验于事;善言人者,必有资于法;善言古

者,必有验于今;善言我者,必有乘于物”的四条原则。由此可见,魏源主张

A.中体西用B.经世致用C.政治革新D.师夷制夷

6.国共第一次合作初期,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担当起农民运动组织领导工作,先后

开展了建立补习学校、设立合作社、组织农会、办理民团等活动,有效配合了国民大革命。

A.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B.表明农民是国民革命的主力C.

开创了农村革命根据地D.有利于唤醒农民的革命意识

7.全面抗战爆发后,“到延安去”成为许多热血青年的选择。到1943年12月,到达延安

的知识分子已达4万余人。其主要原因是

A.中共抗日救亡政策的吸引B.国民政府统治血临崩溃C.

延安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D.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

8.在赴印尼出席万隆会议之前.中国代表团制定了“在妥协中坚持原则,在和解中达到目

的”的战略总方针,中国要尽可能地强调作为亚非国家的身份,从而避免陷入意识形态和社

会制度争论的陷阱。这一战略

A.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思想B.实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C.

遏制了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D.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9.1978年.全国社队企业息产值只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7%左右。1987年乡镇企业产

值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到2008年增加值已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71.21%,且呈现出向工业

小区和小城镇集中布局的趋势。这些变化

A.得益于基层民主的建设B.缘于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C.

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D.导致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改变10.图2

是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据图可判断,这一时期的阿拉伯帝国

图2

A.成为当时世界经济文化中心B.打破了各大洲间孤立状态C.

引发了欧亚游牧民族大迁徙D.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联系

11.11世纪后,西欧多地“由于买主的数目大增,农美确信他们拿到市场去的农产品可以

卖掉。他们积极耕翻以前任其荒芜的土地。他们的工作具有了新的意义.使得他们能够赚钱

积蓄和过着愈勤劳愈舒适的生活”。这主要得益于

A.封建王权日益强大B.工商业城市兴起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庄园经济的瓦解

12.18世纪.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主张开明专制,声称自己不过是国家的第一奴仆,国

家利益是君主的法则.这条法则是不可违背的。他甚至还命令说,如果他被敌方俘虏,普鲁

士不应为他的获释作任何牺性。这反映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徽州府祁门县汪寄佛户帖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善本库现藏

有汪寄佛户帖一件,厚麻纸,圣旨部分雕板墨印,

户籍内容皆正楷毛笔填写。原件长宽各36公分,四

周细线双边,两层边栏之间印有梅花图案。该户帖

全文如下:

户部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钦奉

圣旨: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

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

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

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其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

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

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军。比到其间,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

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们)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菲过,拿来做军。钦此。除钦遵外,今给

半印勘合户帖,付本户收执者。

一户汪寄佛,徽州府祁门县十西都住民,应当民差。计家伍口:

男子叁口:

成丁贰口:本身年叁拾陆岁,兄满年肆拾岁。

不成丁壹口:男祖寿年肆岁。

妇女贰口:妻阿李年叁令叁岁,嫂阿王年叁拾叁岁。

事产:出地无,房屋瓦屋叁间。

右户帖付汪寄佛收执,准此。

洪武四年口月口日

深字伍佰拾号(注:此行字自上至下存左半,意在“勘合”)

一一吴展《明代户帖的史料价值与版本价值》

(1)从徽州府祁门县汪寄佛户帖中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8分)

⑵作为研究史料,此户帖有何价值?(6分)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变局”论

最早用“变局”来描述鸦片战争后国内外形热的国人是黄钧宰。1844牛秋,他在《金击

七墨》一书中写道:中国官民“初不知洋人何状革法国何方也。乃自中平西北,环海而至在

南……中外一家,亦古今之变局哉”。1848年秋徐继舍在《瀛环志略》甲指出:“南洋诸岛

国苇杭闽粤,印度近连西藏,汉以后、明以前.皆弱小.番部朝贡时通,今则背变为欧罗巴诸

国痛头,此古今一大变局。”据统计,1840—1861年有关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书籍只有22

种,而阅读过这些书籍的人也是屈指可数。

士大夫的时代觉醒,认识到中国所处的变局.当是在1860年以后。就在1861年.冯桂

芬在《校邠庐抗议》里写道:“乃自五口通商.而天下之局大变。”作为李鸿章的幕僚.他的著

作对当时读书人有很大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用到“变局”这个词来形容当前的时代。薛福成

1865年上书曾国藩,说“迄于今日,西洋诸国……并至于中国……以英吉利、俄罗斯、佛兰

西、米利坚四国为最强,于是地球几无不爹国”。认为中国的内政不修,深闭固拒,墨守

旧法亦是无法应对“变局”的重要原因。随着危机不断加深,“变局”论渐成时人共识。

——摘编自张宁等《浅论晚清士大夫的夷洋观和变局观》

刘纯《“大变局”下中国近代文化的“觉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代前期“变局”论进行阐释。(12分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青年报

表2

中文名称恻稣创刊时间1951年4月27日

外文名称CHINAYOUTHDAILY类别中央综合性报纸

中国青年网http:〃www.youth,cn/

主管单位共青团中央网站

中青在线http://www.cuol.com/

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国内刊号CN11-0061

出版单位中国青年报社邮发代号1-9

出版周期周五刊开张页码对开12个版或8个版

I

爵中国青年报法人微博

露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移动端1

中国青年报官方抖音

翳1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表3

阶段时间段报道的青年榜样代表(部分)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青年英雄事迹

激情燃烧的岁月1951—1966年“走在时间前面”的鞍钢工人王崇伦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王杰等

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

与改革开放同行1978—1999年中国女子排球队等青年先进人物和集体

各行各业勇于开拓的青年改革者

搭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往返太空的杨利伟

走进网络媒体世界1999—2016年

大学生村官群体

青藏高原的“探界者”钟扬

开启全媒体融合新时代2016—2021年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

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的黄文秀

选编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⑴概括《中国青年报》的发展特点。(6分)

⑵说明《中国青年报》在时代发展中的作用。(8分)

19.(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生境”

“小生境”一词移植于生物学概念,指某种能够提供特定生物圈保护,避免物种

遭受自然选择压力的小环境。在技术创新的发展中也存在类似的小生境现象。初生

的新技术通常并不成熟而且脆弱,无法直接承受来自主流市场的竞争和选择,小生

境则可以为新技术提供庇护,成为培养创新技术早期发展的“孵化室”。

1756年,瓦特从伦敦学成精密仪器制作手艺.格拉斯哥大学为他提供了一个修理

和制造教学仪器的岗位。在与科学家们频繁的探讨和交流中,瓦特逐渐从一名仪器

制作工匠成长为掌握一定科学理论的工程师。1763至1764年间,瓦特完成了

修好大学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