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发病
【目的要求】1.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
2.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
的类型。概述
1.疾病
2.发病
3.发病学说
一、基本概念疾病:是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遭到破坏,出现阴阳失调、形质损伤或机能障碍,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生命过程。
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即
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
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
过程。
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
径、类型、机制、规
律以及影响发病诸因
素的理论。
一、是机体自身的功
能紊乱和代谢失调
二、是外在致病因素对
机体的损害和影响。疾病发生的原因二者在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中医关于发病的认识的历史沿革
发病机理
发病类型
1.《内经》提出外内合邪的发病观:“外内合邪”;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两虚相感,乃客其形”。2.《金匮要略》既重视正气的主导作用,也不忽视
邪气的重要作用:“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3.《诸病源候论》强调邪气的重要性:“人感乖戾之
气而生病”。4.《温疫论》指出正气不足是病邪侵入和发病的内
在因素:“本气充实,邪不能入”,“本气亏虚,
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
发
病
机
理
1.《素问》提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为“伏气学说”奠定了基础。2.《伤寒论》提出“伏气”概念。
3.元·王履提出发病类型之所以不同与正
气的强弱、感邪的轻重、邪留的部位
有关。发
病
类
型
第一节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
在因素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
与不发病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1.正气的基本概念
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
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
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一身之气:又称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的细微物质,其在体
内的运行分布,既有推动和调节
人体生长发育和脏腑机能的作用,又有抗邪、祛邪、调节、修复等能力。
取决于精血津液等精华物质的
充沛以及呼吸功能的完好;
依赖脏腑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
和相互协调以维持新陈代谢的
有序进行。
正气的充盛精血津液的化生和气体的正常交换阴气: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等作用,抵抗阳邪的侵袭,并能抑制阳邪,阻止阳热病症的发展和祛除阳邪以使病情向愈。
阳气:有温煦、推动、兴奋、升发等功能,并能制约阴邪,阻止阴寒病证的传变和祛除阴邪以使之康复。
正
气
2.正气的防御作用
抵御外邪入侵
祛除病邪
修复调节能力
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
正
气
的
防
御
作
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正虚感邪而发病
正虚生邪而发病
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
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的概念——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
导致生理机能失常——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及功能障碍,以及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等。
造成脏腑经络的形质损害——损伤皮肉筋骨脏腑,亏耗精气血津液。
改变体质类型——改变个体体质特征,影响其对疾病的易罹倾向。
邪
气的侵害作用
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
影响病情病位
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外感六淫发病始起多有卫表证候七情内伤多直接伤及内脏感邪轻者病情轻,感邪重者病情重。受邪浅者成表证,受邪深者成里证,表里同受成两感。
风邪轻扬多在肺,湿易阻气多伤脾,疠气发病急骤易入里。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
邪正相搏——正气与邪气的交争。
正胜邪却则不发病。
决定发病与否
邪胜正负则发病。
决定证候类型——发病后,证候类型、病变
性质、病情轻重与正邪都
有关。正盛邪实,多成实
证;正虚邪衰,多成虚证;正虚邪盛,多虚实夹杂。
邪正相搏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一)环境与发病
环境——指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
环境与社会环境而言,主要包
括气候变化、地域因素、生活
工作环境等。气候因素:不同的季节,可出现不同的易感之邪和易
患之病。地域因素: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水土
性质、生活习
俗导致地域性
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生活工作环境:生活工作环境的不良可导致疾病的发
生与流行,如职业
病、矽肺、空调综
合症、急、慢性中毒等。社会环境:人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
程度、家庭情况、境遇变迁、人际关系等
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环境与发病
(二)体质与发病
决定发病倾向——体质强则不易感邪发病,体质
弱则易感邪发病。
决定对某种病邪的易感性——阳虚易感寒邪,阴
虚易感热邪。
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同感湿邪,阳
盛热化成湿热
证,阳虚则寒
化成寒湿证。体质与发病
(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可扰乱气机、伤及内脏而致疾病突发。
长期持续性的精神刺激易致气机郁滞或逆乱而缓慢发病。情志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此外,遗传因素对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第二节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
二、徐发
三、伏而后发
四、继发
五、合病与并病
六、复发
一、感邪即发
概念——又称为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
病,
发病迅速之意。
①新感外邪较盛——外感风寒之邪
②情志剧变——暴怒大悲
③毒物中毒——服毒自杀、毒蛇咬伤
④外伤
⑤感受疠气。感邪即发
临床常见均可感邪即发。
二、徐发概念——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为缓发。
①
外感湿邪,因湿性重着粘滞,故湿邪
伤人多为缓发
②
内伤邪气,思虑过度,忧愁不解,房
室不节,嗜酒成癖,日久可成虚劳
徐发
临床常见三、伏而后发
概念——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
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
发病。
破伤风、狂犬病——均经一段潜伏期
后才发病。
伏暑、伏气温病——常需经过一定的
潜伏期。伏而后发
临床常见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
四、继发概念——指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
久疟之后——继发疟母。
肝阳上亢——日久发为中风。
肝胆疾病——日久发为癥积、结石。
小儿食积——日久发为疳积。
哮喘——日久发为肺精气虚、心血瘀阻。
临床举例
继
发
五、合病与并病
概念——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
的病证。
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
温病卫气同病、气血两燔、气营两燔。并病的概念——感邪后某一部位的证候未了,又出现
另一部位的病证。
二者的区别——合病是感受一种邪气,可致多部位侵害,出现多部位病证,并病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病变部位的传变,而原始病位依然存在。“合则一时并见,并则以次相乘”。
合
病
与
并
病
合
病
临床举例
六、复发
复发的概念:是指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
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
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
一种发病形式。
复病:由复发引起的疾病。
引起复发的机理:余邪未尽,正气未复,
同时有诱因的作用。
(一)复发的基本特点①临床表现类似于初病,但不完全是原
有病理过程的再现,比初病的病理损
害更复杂、更广泛、病情更重。②复发的次数愈多,静止期恢复就愈不
完全,预后愈差,容易留下后遗症。
③大多有诱因。复发的基本特点
后遗症:是指主病在好转或痊愈过程中未能恢
复的机体损害,是与主病有着因果联
系的疾病过程。(二)复发的主要类型1.疾病少愈即复发——多见于较重的外
感疾病如湿温。2.休止与复发交替——治疗后症状体征
消失,宿根未除,在诱因作用下复发
如休息痢。
3.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交替——实际
上是指临床症状的轻重交替,如哮喘。
复发的主要类型
(三)复发的诱因
1.重感致复:因感受外邪致疾病复发者。其机理是新感
之邪助长体内病邪,或引动旧病病机,从
而干扰或损害了人体正气,使原来的病理
过程再度活跃。
2.食复:因饮食不和而致复发者。饮食不节可致脾胃病
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品牌发布会活动方案
- 福彩业务考试题及答案
- 公安局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新疆巴楚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医务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届上海市崇明区市级名校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云浮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高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三山高级中学等六校2025年物理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尼尔基一中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港式清单模板
- “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工作实践10-40-16
- 成都八中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培训
- 丰田车系卡罗拉(双擎)轿车用户使用手册【含书签】
- 租金费用收缴流程与预警规章制度
- GB/T 27567-2011工业用吡啶
- GB/T 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 痛风过去和现在课件
- 危重病人的转运与交接
- DB22-T 5040-2020建设工程见证取样检测标准-(高清正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