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鲁教五四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86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鉴别如表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鉴别的物质鉴别的方法A冰和干冰室温(20℃)放置一会,观察是否有痕渍B水和双氧水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C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D二氧化锰和四氧化三铁观察颜色A.AB.BC.CD.D2、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用食盐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水区分生石灰和硝酸铵固体C.用石蕊溶液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氧气和一氧化碳3、有三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BaCl2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溶液中,能将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NaCl溶液B.稀硫酸C.Na2CO3溶液D.AgNO3溶液4、rm{15.}在rm{A+3B=2C+2D}的反应中,rm{14}克rm{A}完全反应生成rm{44}克rm{C}和rm{18}克rm{D}若rm{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28}则rm{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rm{(}rm{)}A.rm{16}B.rm{32}C.rm{64}D.rm{96}5、下列变化中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rm{(}rm{)}
rm{垄脵}酒精挥发rm{垄脷}镁条在空气中燃烧rm{垄脹}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rm{垄脺}矿石粉碎rm{垄脻}湿衣服晾干rm{垄脼}铁钉生锈rm{垄脽}煤燃烧rm{垄脿}火药爆炸.A.rm{垄脵垄脺垄脻}B.rm{垄脷垄脹垄脺}C.rm{垄脼垄脽垄脿}D.rm{垄脹垄脼垄脿}6、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人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更旺rm{.}则可判断出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是rm{(}rm{)}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空气、氧气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氧气、空气7、下列各组的名称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A.N2O5(五氧化二氮)
B.AlCl3(氯化铝)
C.CaCO3(三氧碳化钙)
D.MnO2(二氧化锰)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XYZQ反应前的质量/g810121反应后的质量/g21待测9已知X和Q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9g
B.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
C.反应生成Y的质量为11g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9、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对该元素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34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
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
10、某元素氧化物的分子量为a,价态相同的硫酸盐的分子量为b,则此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A.B.C.D.11、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小明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rm{(}rm{)}A.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低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12、rm{18.}规范的操作和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正确的是rm{(}rm{)}A.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B.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必须先检验气体纯度。
C.实验结束后,为了节约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中。E.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一有气泡冒出马上收集,以免造成浪费。E.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一有气泡冒出马上收集,以免造成浪费。13、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rm{(}rm{)}A.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rm{A}原子,一个rm{B}原子1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15、某同学在电脑上绘制的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rm{.}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rm{(}rm{)}A.B.C.D.16、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O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反应前的质量/g46X000反应后的质量/g00Y4428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表中Y的值为55B.在该反应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3:2C.该反应是氧化反应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为96g,则无CO生成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7、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1个B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子.
(2)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填图中字母).
(3)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4)据图分析,在该反应中,生成物C和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18、阅读以下有关“空气成分”的卡通图,填空:
①____
②____
③____19、把几小块木炭放在球形管中,按下图所示连接装置.打开玻璃活塞,氧气进入球形管,发现木炭不燃烧;关掉氧气,给球形管内木炭加热,木炭同样不燃烧,此时打开玻璃活塞,氧气立即进入球形管,则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②____.
20、用化学用语填空:
rm{(1)2}个氮原子______;
rm{(2)m}个钠离子______;
rm{(3)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
rm{(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rm{(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21、用化学用语表示:硫磺______;地壳中含量第一、第三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2价的钙元素______;空气中体积分数占最大的气体______。22、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列反应.
(1)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
(3)硫磺在空气中燃烧____;
(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____;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
其中发生化合反应的有____,发生分解反应的有____(填序号).23、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推断题(共1题,共5分)24、如图所示有rm{A}rm{B}rm{C}rm{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其中:“rm{隆陋}”表示相互反应,“rm{隆煤}”表示转化方向。在rm{C}溶液中通入rm{CO_{2}}溶液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rm{A}rm{C}与rm{D}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rm{(1)}物质rm{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rm{(2)}写出rm{B隆煤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rm{(}填序号rm{)}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4题,共36分)25、小亮同学对蜡烛rm{(}主要成分是石蜡rm{)}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活动与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下列空格:
rm{(1)}取一支蜡烛,观察它的状态并嗅其气味。结果记录为______,这些属于物质的______性质。
rm{(2)}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
rm{(3)}点燃蜡烛,可观察到灯芯周围石蜡融化,灯芯上的蜡烛燃烧,其火焰分为三层,则rm{A}层为______,rm{B}层为______,rm{C}层为______。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rm{(}如图所示rm{)}约rm{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与火焰接触的______层最先碳化变黑,由此说明蜡烛______焰温度最高。
rm{(4)}将一支干燥的烧杯照在烛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和______。
rm{(5)}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rm{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rm{垄脵}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rm{(}填序号rm{)}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
rm{垄脷}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
rm{垄脹}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rm{(}注意不要接触烛芯rm{)}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猜想______,因为______。
rm{(6)}实验结束之后,小亮开始洗涤玻璃仪器,请你写出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______,也不______。26、如图是阿浩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全过程的操作示意图;试回答下面问题:
rm{(1)}取用木炭的仪器叫______;先将木炭在空气中加热至发红.
rm{(2)}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______rm{(}填“缓慢”或“迅速”rm{)}向瓶底插入;理由是______.
rm{(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待集气瓶冷却后,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27、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收集了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废气,为了确认这种废气的组成,他们在实验室按如图rm{1}装置进行了实验.
rm{(l)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rm{(2)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rm{(3)A}装置和rm{D}装置完全相同;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______
rm{(4)}该小组同学认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可以利用,于是设计如图rm{2}装置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准备进行后续地探究rm{.}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______rm{(}填序号,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废气中的rm{CO_{2}).}28、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也是我们初中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就该实验的药品;装置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研究。
(1)同学们对这个探究实验的药品的选择展开了讨论: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药品很多;为什么要选择如图的药品做这个探究实验呢?选择这些药品的优点是______。(写出2点)
(2)图一所示实验过程中天平会不会一直保持平衡?为什么?______。
(3)小明做了创新实验(如图):通过对教材所示实验装置的分析,小明做了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小电烙铁开始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小明发现读数始终不变。一段时间后,断开电路,待冷却后从电烙铁上解下铜丝,放在灵敏电子台秤发现铜丝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8分)29、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rm{(}化学式为rm{C_{15}H_{22}O_{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rm{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m{.}磺胺rm{(}化学式为rm{C_{6}H_{8}N_{2}O_{2}S)}是青蒿素之前最热门的抗疟药物之一.
回答下列问题.
rm{(1)}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
rm{(2)}青蒿素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rm{(3)14.1}克青蒿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和多少克磺胺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相等?30、rm{50g}质量分数为rm{5%}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rm{(1)}写出标号rm{垄脵隆芦垄脺}各仪器的名称:
rm{垄脵}______rm{垄脷}______rm{垄脹}______rm{垄脺}______
rm{(2)B}操作中应称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rm{g}称量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rm{(3)D}操作中仪器rm{垄谩}的规格应为______rm{(}填“rm{10mL}”、“rm{50ml}”或“rm{100mL}”rm{)}读数时应使视线与______保持水平.
rm{(4)E}操作的作用是______.
rm{(5)}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rm{(}填序号rm{)}rm{垄脵B}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rm{垄脷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rm{垄脹D}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rm{垄脺F}操作中溶液洒落.31、氯化钠俗名食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一种药品。
如表是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溶液的质量(g)①20424②20626③20827.2④2010m(1)表中m=______。
(2)计算这4次实验中能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最大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3)20℃时,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多少克?32、宏观与微观是化学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1)氟及其化合物常用于原子弹制造;航天工业等领域;氟气化学性质极其活泼,水都能在氟气中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推测图中方框内最应该填写的字母是______。
(2)作为航天大国,我国自主研发的某型号火箭曾采用N4H4和H2O2作为推进剂,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一种气态单质和一种常见的液体,它们是______(写化学式);N(NO2)3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N(NO2)3中N;O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3)智能手机的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该玻璃中一定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4)化学上有一种能将微观粒子数目和宏观物质质量联系起来的量,叫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数值上都等于该物质的化学式量,单位是克;1摩尔任何物质中都含有构成它的微粒数6.02×1023个。试推测:2摩尔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是______克,氢原子的数目是______个。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解答】解:A;取样品;室温放置,过一段时间观察有液体残留的是冰,没有残留的是干冰,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硬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故C正确;
D;二氧化锰和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的固体;观察颜色无法鉴别,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根据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冰是固态的水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锰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进行分析;
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进行分析;
D、根据物质的颜色进行分析.2、B【分析】【解答】解:A;区分硬水和软水需要使用肥皂水;泡沫丰富的为软水,而食盐水不能达到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目的;故A不正确;
B;硝酸铵溶解于水时要吸收热量;会使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要放出热量,会使溶液温度升高,可以鉴别,故B正确;
C;盐酸和硫酸都会电离出氢离子;都会使石蕊变红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不正确;
D;氧气和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因此闻气味无法区分,故D不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需要使用肥皂水进行分析;
B;根据硝酸铵和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吸收和放出热量的情况进行分析;
C;根据酸会使石蕊变红色进行分析;
D、根据氧气和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进行分析.3、C【分析】解:A、NaCl溶液分别与稀盐酸、BaCl2溶液和KNO3溶液混合时;都是没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B;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时能产生白色沉淀;与稀盐酸和硝酸钾溶液混合时没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C、将Na2CO3溶液加入被鉴别的溶液中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BaCl2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KNO3溶液.故选项正确;
D;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混合时都能产生白色沉淀;与硝酸钾混合时无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把所选试剂加入被鉴别的溶液中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出来;一般为有气泡产生;有沉淀产生、没有明显现象.
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之间混合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解析】【答案】C4、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和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rm{14}克rm{A}完全反应生成rm{44}克rm{C}和rm{18}克rm{D}时消耗rm{B}的质量,再根据方程式列比例式求出rm{B}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由rm{14gA}完全反应生成rm{44gC}和rm{18gD}可知rm{B}的质量为:rm{44g+18g-14g=48g}设rm{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x}rm{A+3B=2C+2D}rm{283x}rm{14g48g}解得rm{x=32}故B选项正确。故选B。【解析】rm{B}5、A【分析】解:酒精挥发;矿石粉碎、湿衣服晾干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铁钉生锈、煤燃烧、火药爆炸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解析】rm{A}6、B【分析】解: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人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木条熄灭,说明甲瓶气体为氮气,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说明乙瓶气体为空气,丙中木条燃烧更旺,说明丙瓶气体为氧气。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是氮气、空气、氧气;
故选:rm{B}
空气中含有rm{21%}的氧气;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燃烧木条放入空气中燃烧不变;氧气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燃烧木条放入氧气中会燃烧更旺;氮气不支持木条的燃烧,燃烧木横生枝节放入氮气中会立即熄灭.
本题考查利用燃烧的木条区分空气、氧气、氮气三种气体的方法,掌握氧气支持燃烧而氮气不支持燃烧是解答问题的基础.【解析】rm{B}7、C【分析】
A、N2O5(五氧化二氮);名称与化学式相符,故A正确;
B、AlCl3(氯化铝);名称与化学式相符,故B正确;
C、CaCO3(三氧碳化钙),名称与化学式不相符,因为CaCO3的名称为碳酸钙;故C错误;
D、MnO2(二氧化锰);名称与化学式相符,故D正确.
故选C.
【解析】【答案】熟记常用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名等;如:碳酸钙、生石灰、纯碱、二氧化锰等物质.
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CD【分析】
A;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9g+1g=10g.故选项错误;
B;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12.故选项错误;
C;反应生成Y的质量为11g.故选项正确;
D;因为X和Q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反应物X和Q的质量比是8:12=2:3,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故选项正确.
故选CD.
【解析】【答案】由表中数据可知;X和Q是反应物,Y和Z是生成物,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是20g,其中X是8g,Q是12g,生成Z的质量是9g,Y的质量是11g.
9、AD【分析】
A;根据其结构示意图;X=2+8+18+6=34,所以原子核内质子数是34,故A是正确的;
B;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是非金属元素;故B是错误的;
C;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故C错误的;
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故D是正确的.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出该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层数、周期、主族等.又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10、AD【分析】解:设该元素化合价为+x价;相对原子质量为y.
(1)如x为奇数时,氧化物化学式为R2Ox,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2(SO4)x;据题意有。
2y+16x=a,2y+96x=b;解得x=.
(2)x为偶数时,氧化物化学式为R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SO4)据题意有。
y+16×=a,y+96×=b;解答.
故选AD.
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1)如x为奇数时,氧化物化学式为R2Ox,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2(SO4)x;
(2)x为偶数时,氧化物化学式为R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SO4)
依据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的关系解答出x的值即可.
本题不仅考查了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而且考查了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常见元素(即氧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应用等;综合性较强,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理清解题思路,然后大胆地设未知量,列式求解即可.【解析】【答案】AD11、AC【分析】解:rm{A}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高;故A说法错误;
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故B说法正确;
C;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说法错误;
D;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故D说法正确。
故选:rm{AC}
A;根据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高考虑;
B;根据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考虑;
C;根据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D;根据原子核的体积很小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原子的结构,知道原子中各量的质量关系。【解析】rm{AC}12、B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基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了解不规范操作引起的后果是解题关键。【解答】A.蒸发操作时,蒸发皿不须放在石棉网上,故A错误;B.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必须先检验气体纯度,以免发生爆炸,故B正确;C.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整瓶试剂,故C错误;D.用托盘天平药品质量前,都应先调节平衡,再将药品放在天平左盘称量,故D正确;E.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一有气泡冒出马上收集,此时收集的是空气,故E错误;F.用量筒量取rm{8}毫升水时仰视读数,则量取的实际体积大于rm{8}毫升,故F错误。故选BD。【解析】rm{BD}13、AD【分析】解:rm{A}反应前的甲分子由三个rm{A}原子与一个rm{B}原子构成,反应后的丙分子由两个rm{B}原子构成而乙分子则由两个rm{A}原子构成;可见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而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A不正确;
B;该反应为甲物质分解生成乙、丙两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点,反应为分解反应;故B正确;
C、丙物质的分子由两个rm{B}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因此生成物丙属于单质;故C正确;
D、根据“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断乙的分子应由两个rm{A}原子构成,而非一个rm{A}原子与一个rm{B}原子构成;故D不正确;
故选AD.
结合题目选项,需要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对比各物质的分子构成得到变化前后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利用分子构成确定变化前后物质种类数,由丙物质的分子构成确定丙物质的构成特点,利用质量守恒推断乙物质的分子构成rm{.}利用获得的这些信息;判断选项的正误.
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解析】rm{AD}14、BC【分析】【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A描述正确;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B描述错误;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C描述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D描述正确。故选BC。【解析】rm{BC}15、AC【分析】解:rm{A}图rm{A}表示由一种构成的两种物质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B、图rm{B}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图rm{C}表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D、图rm{D}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rm{C}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rm{.}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rm{.}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微观图示的辨别,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rm{.}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解析】rm{AC}16、AB【分析】解:A、Y=46g×÷=54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在该反应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3: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酒精和氧气反应是氧化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酒精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C2H5OH+3O22CO2+3H2O;
4696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酒精完全燃烧,和氧气的质量比是46:96,即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为96g,则无CO生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B。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解析】AB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7、略
【分析】
将图对应成微粒相等如图:
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
(1)通过观察方程式可以发现物质B是氧气;1个B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在方程式4NH3+3O22N2+6H2O中氨气与水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3)A是氨气则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3=14:3;
(4)化学计量数之比及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所以生成物C和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6=1:3.
故答案为:(1)2;(2)A;D;(3)14:3;(4)1:3.
【解析】【答案】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18、21%氮气0.03%【分析】【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故答案为:
【分析】从空气的成分及各自占按体积分数去分析.19、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O2接触;二是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分析】【解答】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O2接触;二是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①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O2接触;二是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分析】据题意可知木炭燃烧必须同时具备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和与氧气接触两个条件.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20、略
【分析】解:rm{(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rm{2}个氮原子表示为:rm{2N}
rm{(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rm{m}个钠离子可表示:rm{mNa^{+}}
rm{(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rm{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可表示为:rm{3P_{2}O_{5}}
rm{(4)}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其分子符号为:rm{CO_{2}}
rm{(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rm{O}
故答案为:
rm{(1)2N}
rm{(2)mNa^{+}}
rm{(3)3P_{2}O_{5}}
rm{(4)CO_{2}}
rm{(5)O}
rm{(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rm{(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rm{(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rm{(4)}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
rm{(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写出其元素符号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rm{(}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rm{)}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析】rm{2N}rm{mNa^{+}}rm{3P_{2}O_{5}}rm{CO_{2}}rm{O}21、SAl2O3N2【分析】解:硫磺的化学式为S;故填:S;
地壳中含量第一、第三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故填:Al2O3;
+2价的钙元素就是在钙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2,故填:
空气中体积分数占最大的气体是氮气,故填:N2。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SAl2O3N222、略
【分析】
(1)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3)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同时生了氯化钾,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同时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碳,其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其中发生化合反应的有(1)(2)(3);分解反应的有(4)(5).
故答案为::(1)碳+氧气二氧化碳;
(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硫+氧气二氧化硫;
(4)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5)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1)(2)(3);(4)(5).
【解析】【答案】根据反应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然后结合反应条件完成文字表达式.
23、略
【分析】
因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错.
【解析】【答案】二氧化碳和氮气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进行分析.
四、推断题(共1题,共5分)24、(1)CaCO3
(2)CaO+H2O=Ca(OH)2③④⑥【分析】【分析】根据在rm{C}溶液中通入rm{CO}溶液中通入rm{C}rm{CO}rm{{,!}_{2}}则,溶液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rm{A}则rm{C}是氢氧化钙溶液,rm{A}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则rm{B}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rm{D}能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则rm{D}是酸,酸能与碳酸钙反应也能与金属氧化物即氧化钙反应,代入检验符合相互转化关系,据此分析解答即可。是氢氧化钙溶液,rm{A}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则rm{C}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rm{A}能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则rm{B}是酸,酸能与碳酸钙反应也能与金属氧化物即氧化钙反应,代入检验符合相互转化关系,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rm{D}
rm{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物质【解答】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rm{(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物质rm{A}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rm{(1)}rm{A}rm{CaCO_{3}}
,故答案:根据上述分析可知,rm{CaCO_{3}}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rm{(2)}碳酸钙在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属于分解反应;rm{B隆煤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rm{CaO+H_{2}O=Ca(OH)_{2}}氢氧化钙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rm{垄脵}碳酸钙和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rm{垄脷}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rm{垄脹}酸和氧化钙反应生成盐和水,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rm{垄脺}rm{垄脻}rm{垄脼}rm{CaO+H_{2}O=Ca(OH)_{2}}【解析】rm{(1)CaCO}rm{(1)CaCO}rm{3}
rm{3}rm{(2)CaO+H_{2}O=Ca(OH)_{2}}rm{(2)CaO+H_{2}O=Ca(OH)_{2}}五、探究题(共4题,共36分)25、白色固体、无味;物理;浮在水面上;小;焰心;内焰;外焰;C;外;水雾;浑浊;水;二氧化碳;A;蜡烛燃烧时也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C;AB;二氧化碳和水不具有可燃性;聚成水滴;成股流下【分析】解:rm{(1)}物体的颜色;状态、硬度、气味都是指其物理性质;石蜡的白色、无味的固体。故填:白色固体、无味;物理;
rm{(2)}由于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故填:浮在水面上;小;
rm{(3)}火焰由外向内分为外焰、内焰、焰芯三部分,由于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所以,看到火柴梗的外层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填:焰心;內焰;外焰;rm{C}外;
rm{(4)}由题意可知;由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由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这说明是在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反应。故填:水雾;浑浊;水;二氧化碳;
rm{(5)}因刚熄灭,有产生的二氧化碳没有散尽。石灰水会变浑浊,可能形成误判;由于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石蜡具有可燃性,所以可观察到白烟能燃烧玻璃片上无水雾,则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又白烟能被点燃说明具有可燃性,因而肯定了rm{C}而否定了rm{A}和rm{B.}因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具有可燃性;
故填:rm{A}蜡烛燃烧时也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rm{C}rm{A}rm{B}二氧化碳和水不具有可燃性;
rm{(6)}实验结束之后;小亮开始洗涤玻璃仪器,请你写出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故填:聚成水滴;成股流下。
rm{(1)}根据物体的颜色;状态、硬度、气味都是指其物理性质解答;
rm{(2)}根据蜡烛能浮在水面上;比较蜡烛和水的密度;
rm{(3)}欲知火柴梗的哪一部分最先碳化;须知火焰的温度那一部分最高;
rm{(4)}根据生成物的性质确定生成物的名称;
rm{(5)}根据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判断白烟中是否含水蒸气;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我们在验证白烟是否是二氧化碳时,必须排除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干扰;检验是否是石蜡小颗粒时,可用再点燃的方法来验证;
rm{(6)}根据玻璃仪器的洗涤标准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石蜡的性质的了解,如果学生了解石蜡的成分,并能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就能正确解答。【解析】白色固体、无味;物理;浮在水面上;小;焰心;内焰;外焰;rm{C}外;水雾;浑浊;水;二氧化碳;rm{A}蜡烛燃烧时也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rm{C}rm{AB}二氧化碳和水不具有可燃性;聚成水滴;成股流下26、坩埚钳;缓慢;让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气体;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分析】解:rm{(1)}取用木炭的仪器叫坩埚钳;
rm{(2)}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的原因让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
rm{(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坩埚钳;缓慢;让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气体;验证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及主要事项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是课本中的基础的实验,难度不大rm{.}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解析】坩埚钳;缓慢;让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气体;验证二氧化碳气体27、略
【分析】解:rm{(1)}由于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所以rm{E}装置的作用是点燃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rm{(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和氧化铁反应产生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rm{Fe_{2}O_{3}+3COdfrac{overset{;{赂脽脦脗};}{.}}{;}2Fe+3CO_{2}}
rm{Fe_{2}O_{3}+3COdfrac{
overset{;{赂脽脦脗};}{.}}{;}2Fe+3CO_{2}}装置和rm{(3)A}装置完全相同,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rm{D}是检验废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rm{A}装置用来检验反应中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进而推断出废气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rm{D}我们利用洗气瓶来除去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气体时,从洗气的角度应该是长进,而从储气的角度又应该是把水压出,所以是长出,因此选择rm{(4)}.
故答案为:rm{垄脹}点燃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rm{(2)Fe_{2}O_{3}+3COdfrac{overset{;{赂脽脦脗};}{.}}{;}2Fe+3CO_{2}}rm{(1)}是检验废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rm{(2)Fe_{2}O_{3}+3COdfrac{
overset{;{赂脽脦脗};}{.}}{;}2Fe+3CO_{2}}装置用来检验反应中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进而推断出废气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rm{(3)A}.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能污染空气,不与酸或碱反应,而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rm{D}所以我们在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时;可以选择碱性溶液;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产生铁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选择收集装置.
我们在检验一氧化碳气体时,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然后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我们在检验一氧化碳时,先将二氧化碳气体吸收干净.rm{(4)垄脹}【解析】点燃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rm{Fe_{2}O_{3}+3COdfrac{overset{;{赂脽脦脗};}{.}}{;}2Fe+3CO_{2}}rm{Fe_{2}O_{3}+3COdfrac{
overset{;{赂脽脦脗};}{.}}{;}2Fe+3CO_{2}}是检验废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rm{A}装置用来检验反应中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进而推断出废气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rm{D}rm{垄脹}28、实验现象明显,生成物没有气体不会,白磷燃烧放出热量,锥形瓶内的气体温度升高造成小气球体积膨胀,由于受到空气对气球的浮力作用,所以观察到左判上翘,右盘下降变大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绕在电烙铁上的铜丝部分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质量大于原来的铜丝【分析】解:(1)图示三个实验中的药品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现象明显;且生成物没有气体,所以选择如图的药品做这个探究实验;故填:实验现象明显,生成物没有气体;
(2)白磷燃烧放出热量;锥形瓶内的气体温度升高造成小气球体积膨胀,由于受到空气对气球的浮力作用,所以观察到左判上翘,右盘下降;故填:不会,白磷燃烧放出热量,锥形瓶内的气体温度升高造成小气球体积膨胀,由于受到空气对气球的浮力作用,所以观察到左判上翘,右盘下降;
(3)绕在电烙铁上铜丝在通电后温度升高;在加热的条件下,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铜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所以质量大于原来的铜丝;故填:变大;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绕在电烙铁上的铜丝部分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质量大于原来的铜丝。
(1)根据反应的现象以及产物来分析;
(2)根据浮力的影响来分析;
(3)根据铜受热会生成氧化铜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探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解析】实验现象明显,生成物没有气体不会,白磷燃烧放出热量,锥形瓶内的气体温度升高造成小气球体积膨胀,由于受到空气对气球的浮力作用,所以观察到左判上翘,右盘下降变大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绕在电烙铁上的铜丝部分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质量大于原来的铜丝六、简答题(共4题,共8分)29、略
【分析】解:rm{(1)}一个青蒿素分子由rm{15}个碳原子、rm{22}个氢原子和rm{5}个氧原子构成,则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rm{42}个原子.
rm{(2)}青蒿素中氢元素与氧元素元素的质量比为rm{(1隆脕22)}rm{(16隆脕5)=11}rm{40}.
rm{(3)}设需要磺胺的质量为rm{x}
rm{14.1g隆脕dfrac{12隆脕15}{12times15+1times22+16times5}隆脕100%=x隆脕dfrac{12隆脕6}{12times6+1times8+14times2+16times2+32}隆脕100%}rm{14.1g隆脕dfrac{12隆脕15}{12times
15+1times22+16times5}隆脕100%=x隆脕dfrac{12隆脕6}{12times6+1times
8+14times2+16times2+32}隆脕100%}
故答案为:rm{x=21.5g}rm{(1)42}rm{(2)11}rm{40}和rm{(3)}磺胺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rm{21.5g}根据一个青蒿素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rm{(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rm{(2)}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rm{=}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rm{隆脕}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rm{(3)}该化合物的质量rm{=}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m{隆脕}【解析】rm{42}rm{11}rm{40}30、略
【分析】解:rm{(1)}由图示可知标号仪器的名称是:rm{垄脵}药匙;rm{垄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环境监测软件采购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担保贷款业务风险控制合同3篇
- 2024年鱼塘租赁与渔业市场调研与分析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并购项目中的供应链整合及保密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医疗合理化建议书合同2篇
- 2025年度碳排放权交易合同(含CDM项目)2篇
- 2024版建设工程项目合作协议书
- 2024版买卖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4年防疫物资销售合同(口罩篇)
- 2024版机动车租赁服务协议范例版B版
- 微型消防站消防员培训内容
-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钢筋加工棚验算
-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概念方案模板
- 西南交大毕业设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
- 2024年山东传媒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crtd植入术护理查房
- 扫雪铲冰安全教育培训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