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全国乙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核心考点二矛_第1页
2019-2020年全国乙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核心考点二矛_第2页
2019-2020年全国乙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核心考点二矛_第3页
2019-2020年全国乙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核心考点二矛_第4页
2019-2020年全国乙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时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核心考点二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ntentsPage目录页1.考点精讲3.命题探究2.易错剖析4.视野拓展课时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核心考点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考点精讲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1.含义一、矛盾的普遍性考点精讲2.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1)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2)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3)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同化、异化化合、分解正极、负极知、不知真理、谬误高雅艺术,低俗艺术民主、集中自由、纪律权利、义务充满矛盾充满矛盾充满矛盾矛盾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矛盾……事事有矛盾…………考点精讲3.矛盾普遍性的原理与方法论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而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2)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3)地位: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考点精讲

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事事有矛盾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时时有矛盾

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事事、时时有矛盾二、矛盾的特殊性1.含义: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表现:考点精讲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区别)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考点精讲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方法论:(1)遵循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2)掌握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工作方法。(3)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点精讲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1、含义及地位:对应原理:2、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2)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考点精讲A组:列举包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俗语。(如:对症下药)B组:列举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反的成语或俗语。(如:千篇一律)大比拼因材施教、入乡随俗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心来医……考点精讲千篇一律、一刀切、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张冠李戴、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火上浇油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2.易错剖析易错剖析易错点:不能正确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典例】(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T19)M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③矛盾特殊性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设陷方式:通常的设陷方式是故意混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认为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3.应对策略: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应该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1.典例剖析: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不能认为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②排除;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④观点错误易错剖析对应训练: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于2016年10月召开。盘点党的历届六中全会可知: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聚焦精神文明建设,十七届六中全会聚焦文化建设;十一届六中全会研究党的历史问题,十三届六中全会研究党群关系,十五届六中全会研究党的作风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则涉及社会建设问题。可见,聚焦意识形态问题、党建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六中全会的主题特征。这蕴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③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共性包含个性,两者相互联结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解析:会,但每届六中全会的研究主题不尽一致,体现了①。尽管每届六中全会研究的主题不尽一致,但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上都是聚焦意识形态问题、党建问题,体现了②。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共性,③说法错误。④不为材料所体现。答案D3.命题探究命题探究【典例1】(2015•山东卷,33)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只有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才能将13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这段话启示我们,认识事物(

)A.既要侧重于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B.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C.既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普遍性D.既要看到发展的前进性,又要注意克服前进中的曲折性1.定考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2.抓关键:每个人与13亿人体现了由个别到一般3.析选项:“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13亿不同的原子”体现的是矛盾的个性、特殊性,“价值公约数”“有序的整体”体现的是矛盾的共性、普遍性,所以C符合题意;题干不涉及主次矛盾和发展的前进性、曲折性,A不符合题意,排除;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错在“克服”;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错误,排除。故选C。答案C命题点一: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命题探究【训练1】(2014•新课标Ⅱ卷,22)“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③中矛盾的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观点错误,而且不能说谁优于谁,两者相互联结,密不可分。④中不能说个性起决定作用,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答案A【典例2】(2016•新课标Ⅰ卷,23)图中漫画《学习先进经验》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

)

①学习他人经验就能更好地发展自己②先进经验通过实践能够转化为现实的东西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事物的表面联系与本质联系的区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析选项:漫画《学习先进经验》讽刺的是无视差别的盲目学习现象,这是没有正确分析联系的多样性、矛盾的特殊性,混淆本质联系与表面联系、无视矛盾的特殊性的体现,③④当选;①错在夸大他人经验的重要,②不符合漫画主旨。答案D命题探究命题点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定考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抓关键:漫画讽刺的盲目学习现象【训练2】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盲目照搬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模式,一味追求城市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缺少统筹规划,带来诸多社会问题。这对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辩证法方法论启示是(

)①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矛盾具有特殊性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本题干扰性较强。题干强调的是辩证法角度,①属于唯物论,排除;题干强调的是辩证法启示,侧重的是方法论,②属于世界观排除;“盲目照搬”启示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少统筹规划”要求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③④符合题意。答案D

命题探究4.视野拓展区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侧重点侧重于矛盾各自特点,反对“一刀切”侧重于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角度辩证法角度唯物论角度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