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全国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翻地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5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_第1页
2019届全国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翻地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5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_第2页
2019届全国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翻地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5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_第3页
2019届全国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翻地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5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_第4页
2019届全国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翻地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5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考纲要求

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亥革命。课标提示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血腥掠夺。 (2)本国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 (3)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2.过程 (1)兴起: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__。太平天国永安天京(3)失败:______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18643.颁布革命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①颁布:_______定都天京后。 ②核心:解决土地问题。 ③内容:规定土地和产品分配原则与方法。 ④评价: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_____的强烈愿望,是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_____________的空想性使之无法实行。1853年土地绝对平均主义(2)《资政新篇》①时间:______年。②目的:改革_____,建设国家。③内容:向西方学习,由_____选举官吏;发展_______,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培养人才。④评价:是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__________的方案,具有进步意义,但该方案不是农民政权的必然产物,因缺乏社会基础,根本不曾实行。1859内政公众工商业资本主义4.评价(2)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提不出科学的______________,不可能建立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社会。民主革命纲领考点二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1.同盟会的建立 (1)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 (2)纲领:以“_________,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孙中山将其概括为“__________”。 (3)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作用: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驱除鞑虏三民主义2.武昌起义(2)经过:1911年10月10日,起义爆发,成立革命政权——_____________。12日占领武汉三镇。(3)意义:推动了全国各地的反清斗争的迅猛发展,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新军武汉湖北军政府3.中华民国的建立 (1)成立:______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_______________ _____,宣告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成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颁布:______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 ②内容:主权属于__________;国内各民族__________;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国民有选举、被选举权利以及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 ③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④意义:体现了_____精神,反映了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历史要求,具有反对______________的进步意义。1912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国民全体一律平等民主封建专制制度(3)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洋人的朝廷[巧学妙用]图解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特别提醒——太平天国不是民族矛盾的产物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其中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但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民族矛盾只是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构图解史——《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联系图解历史——“联合绞杀”

英国人戈登的洋枪队在太平天国后期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漫画藏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恭祝中華民囻萬歲》把“國”写成“囻”,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原则,也表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图片证史——辛亥革命的成果与局限

图1反映了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图2反映了民主共和观念激荡全国;资产阶级革命脱离群众;革命顺利发展中隐藏着失败的危机。图示解史——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考法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民主精神及其局限性【考题1】

(2016·湖南衡阳三模)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至于我们民国的约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民权。在南京订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孙中山批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原因是其(

)A.没有体现孙中山的革命思想B.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C.没有实现主权属于国民全体D.没有贯彻五权分立的制宪理论答案

B(1)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2)权利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治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从臣民转变为公民。(3)政体运作: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内阁总理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诸多民主机制的运行。考法2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考题2】

(2017·安徽江南十校模拟)民国初年,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是“易数千年之帝制以共和,其造端之宏大,非一姓之兴亡所能拟也。”1921年梁启超表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材料表明梁启超(

)A.对辛亥革命从颂扬到完全否定B.意气用事和思想的摇摆不定C.从注重政治变革到只看重文化变革D.对辛亥革命的批判和深刻反思答案

D目标结果直接目标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挽救民族危亡直接结果推翻了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目标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废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最终结果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考法3辛亥革命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影响史料一辛亥革命后,士绅在城市的势力迅速式微,但在农村,“绅权”依然得以延续,不过,“绅”的构成、职责、权力来源、权力组织等以及官绅关系、军绅关系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也许,农民在辛亥革命中只是失去一条辫子,士绅失去的东西却要多得多。——《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村与农民研究的新问题》史料二

1915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到了上海。他的朋友亚东图书馆经理汪孟邹为他设宴洗尘。在宴席上,他对汪孟邹说: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而已,现在袁世凯连这块招牌也不要了。“中国要进行政治革命须从思想革命开始,首先要革中国人思想的命”。——《陈独秀传》(1)史料一论述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影响。根据史料一归纳辛亥革命后农村的基本面貌。提示辛亥革命对农村社会状况尤其是地主权益产生了一定冲击;农民得到的实际利益有限,封建思想未彻底清除。(2)史料二阐述了陈独秀对辛亥革命的批判和反思。据史料二概括陈独秀的主要观点及其理由。提示观点:辛亥革命是失败的。理由:民主共和成为军阀争权夺利的工具;袁世凯甚至废共和而复辟帝制;国人思想没有得到根本改造。(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从近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近代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①政治: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由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②经济:制定法令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成为潮流。③法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现代法制观念。④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尤其是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4)从社会史观看,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礼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习俗出现。(5)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亚洲觉醒的典型。考法4从现代化角度审视太平天国运动史料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近年来,在研究深入的同时,人们努力对太平天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发生在近代时期的农民起义,我们更要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从这个角度衡量,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并将其中国化,在将其作为号召和发动农民的工具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只不过是要用一个封建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太平天国从宗教出发所采取的反孔政策,它所引起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对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冲击。——《近代史史学新观点》史料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太平天国运动。试评论史料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史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提示观点一:太平天国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促进统治集团内部的调整和更替,客观上为洋务派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太平天国肩负时代的使命,在反封建的同时还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在思想上提出了《资政新篇》,勾勒了中国近代化蓝图,具有开拓性的划时代意义。观点二:从太平天国的领导阶级、主力、政策等方面来看,仍然是旧式的农民起义;《天朝田亩制度》企图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违背历史潮流;运动长期集中在长江流域,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颁布的《资政新篇》虽是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文件,但并没有付诸实践。(1)“倡导社会改革”——主张土地公有,财产平均分配;又提倡男女平等,破除社会陋习。(2)“播下革命种子”——宣扬的反清思想广传民间,播下了日后反清革命的种子。(3)“汉人势力抬头”——清廷依靠汉人曾国藩、李鸿章等平定太平天国,被封为地方总督或巡抚,自此汉人势力上升,逐渐掌握了地方实权。(4)“削弱清廷根基”——波及大半个中国,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一度动摇清朝的统治。(5)“迟滞近代化进程”——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6)“催生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1.(2013·课标全国Ⅰ,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解析洋务运动在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促进了晚清时期的现代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促进了中国政治上的现代化,故B项符合题意。戊戌政变和义和团运动是反现代化的活动,A、D两项错误;C项是晚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