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应用实践指南TOC\o"1-2"\h\u16023第一章制造业自动化技术概述 272851.1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2271151.2自动化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321194第二章自动化设备选型与评估 3207552.1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 3259772.2设备功能评估指标 432582.3设备成本分析 429450第三章生产线自动化设计 5203633.1生产线布局设计 5247433.2自动化系统设计 5314013.3生产线集成与调试 516660第四章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应用 6315314.1传感器类型及选型 612314.2执行器类型及选型 7246614.3传感器与执行器的集成 717377第五章机器视觉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7226795.1机器视觉系统组成 8141655.1.1概述 8296065.1.2图像采集 8265015.1.3图像处理 8148825.1.4图像分析 8321435.1.5执行机构 8285835.2机器视觉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8229645.2.1检测与测量 8149135.2.2定位与识别 9239195.2.3自动化控制 96615.2.4质量监控 939735.3机器视觉系统的调试与优化 9149115.3.1系统调试 9126425.3.2系统优化 925142第六章工业应用实践 10226466.1工业选型与配置 10146426.1.1选型依据 10295596.1.2配置建议 10313396.2工业的编程与调试 1088806.2.1编程方法 1059336.2.2调试过程 11173486.3工业应用案例解析 11271456.3.1案例一:焊接应用 11216456.3.2案例二:搬运应用 116327第七章自动化软件与控制系统 11117827.1自动化软件的分类与特点 11168697.1.1分类 11244087.1.2特点 12159967.2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12293197.3控制系统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1214894第八章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13285008.1信息化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13177318.1.1概述 13220858.1.2计算机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13209928.1.3通信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13238078.1.4网络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14251208.2智能化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14159528.2.1概述 1433818.2.2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14173038.2.3大数据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1438198.2.4云计算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1467728.3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 1417535第九章自动化项目实施与管理 15247989.1自动化项目实施流程 15314729.2自动化项目管理方法 16253689.3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 1615284第十章自动化技术的维护与优化 17873110.1自动化设备的日常维护 172967210.2自动化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处理 171187810.3自动化技术的持续优化与创新 17第一章制造业自动化技术概述1.1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自动化技术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初。自那时以来,自动化技术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人工阶段:20世纪初,制造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质量不稳定。(2)单机自动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单机自动化设备应运而生,如数控机床、自动化装配线等,实现了部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3)系统集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自动化开始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将多个自动化设备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起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4)智能化阶段:21世纪初,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制造业自动化进入了智能化阶段,自动化设备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1.2自动化技术的分类与特点自动化技术根据应用领域、控制方式和功能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主要包括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传感器。其特点是响应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好。(2)执行器技术:执行器技术是自动化技术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电动机、气动执行器、液压执行器等。其特点是输出力大、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3)控制技术:控制技术是自动化技术的核心,主要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其特点是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4)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实现自动化系统互联互通的关键,主要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其特点是传输速度快、误码率低、可靠性高。(5)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数据处理、智能分析等。其特点是数据存储量大、处理速度快、分析能力强。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如下:(1)高效率:自动化技术可以替代人工完成复杂、重复、危险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2)高质量:自动化设备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能够保证产品质量。(3)低成本:自动化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4)灵活性:自动化设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扩展性,能够满足不同生产需求。(5)安全性:自动化技术能够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人员安全。第二章自动化设备选型与评估2.1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自动化设备选型是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应用实践中的关键环节,以下为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1)符合生产需求: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类型、工艺流程等因素,选择能够满足生产需求的自动化设备。(2)技术先进性: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先进技术的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系统兼容性:考虑设备与现有生产线的兼容性,保证设备能够顺利融入生产体系。(4)操作便捷性:选择操作简便、易于维护的设备,降低操作人员的培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5)安全可靠: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和维修成本。(6)经济性: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设备的购置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选择经济性较高的设备。2.2设备功能评估指标在设备选型过程中,以下功能评估指标对于判断设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1)生产效率:评估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的能力。(2)精确度:衡量设备在执行任务时的精度,包括位置精度、速度精度等。(3)可靠性:评估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4)维护性:评估设备维护的难易程度,包括维护成本、维护周期等。(5)能源消耗:衡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能源的消耗量。(6)环境适应性:评估设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如温度、湿度等。2.3设备成本分析设备成本分析是设备选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下为设备成本分析的主要方面:(1)购置成本:包括设备购置价格、运输费用、安装调试费用等。(2)运行成本:包括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维护费用、人工成本等。(3)维护成本:包括设备维修、更换零部件、保养等费用。(4)折旧成本: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计算设备折旧费用。(5)残值:在设备使用寿命结束时,预计设备残值。通过对设备购置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折旧成本和残值的综合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设备选型的经济依据。在设备选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成本因素,实现设备选型的经济性。第三章生产线自动化设计3.1生产线布局设计生产线布局设计是生产线自动化设计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进行生产线布局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遵循工艺流程,保证物料流动顺畅。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物料流动的方向、距离和速度,避免交叉、迂回和拥堵现象。(2)优化设备布局,提高设备利用率。根据生产设备的特点和功能,合理配置设备,使设备在空间上紧凑布局,降低在制品库存,提高生产效率。(3)满足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在设计布局时,要充分考虑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保证生产线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4)考虑未来发展需求。在设计布局时,要预留一定的扩展空间,以适应未来生产规模扩大和技术升级的需要。3.2自动化系统设计自动化系统设计是生产线自动化设计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对生产线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在设计控制系统时,要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信息流设计:信息流设计主要包括生产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在设计信息流时,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实时性,为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3)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是操作人员与自动化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在设计人机界面时,要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和视觉需求,提高界面的易用性和美观性。(4)故障诊断与维护设计:故障诊断与维护是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在设计时,要考虑系统的自诊断功能,及时发觉问题并进行处理。3.3生产线集成与调试生产线集成与调试是生产线自动化设计的最后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将各个自动化系统整合到一起,并进行调试,保证生产线达到预定的功能指标。(1)硬件集成:硬件集成主要包括设备、装置和元器件的安装、连接和调试。在硬件集成过程中,要保证各个设备、装置和元器件的接口匹配,信号传输正确无误。(2)软件集成:软件集成是将各个控制系统的软件进行整合,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在软件集成过程中,要保证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顺畅,避免数据冲突和错误。(3)功能调试:功能调试是对生产线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测试,验证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调试过程中,要逐个检查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发觉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4)功能调试:功能调试是对生产线整体功能进行测试,验证其是否达到预定的功能指标。在功能调试过程中,要关注生产线的运行速度、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保证生产线满足生产需求。第四章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应用4.1传感器类型及选型传感器是自动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感知并检测物理量,将检测到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以供后续处理。根据感知物理量的不同,传感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1)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度,常见的有热电偶、热敏电阻、红外线传感器等。(2)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湿度,常见的有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电阻式湿度传感器等。(3)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压力,常见的有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等。(4)位置传感器:用于测量位置,常见的有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5)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速度,常见的有光电编码器、测速发电机等。(6)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加速度,常见的有力传感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等。在选型时,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测量范围、精度、响应速度、环境适应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4.2执行器类型及选型执行器是自动化系统中的驱动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动作,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根据工作原理和驱动方式的不同,执行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电磁执行器:包括电磁阀、电磁铁等,通过电磁作用实现驱动。(2)电动执行器:包括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通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驱动。(3)气动执行器:包括气缸、气动马达等,通过压缩空气的压力实现驱动。(4)液压执行器:包括液压缸、液压马达等,通过液压油的压力实现驱动。在选型时,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负载特性、精度、响应速度、环境适应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4.3传感器与执行器的集成传感器与执行器的集成是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合理的集成可以提高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降低成本。以下为传感器与执行器集成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信号匹配:保证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与执行器的输入信号相匹配,如电压、电流、频率等。(2)电气连接:保证传感器与执行器的电气连接可靠,避免信号干扰和误操作。(3)安装方式: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如固定、悬挂、嵌入式等。(4)调试与优化:对传感器与执行器进行调试,保证系统达到预期的功能指标,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优化。(5)防护措施:针对不同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防水、防尘、抗干扰等。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合理集成,可以使传感器与执行器在自动化系统中发挥最大效能,为制造业自动化提供有力支持。第五章机器视觉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5.1机器视觉系统组成5.1.1概述机器视觉系统作为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图像处理和识别技术,实现自动化检测、测量和定位等功能。一个完整的机器视觉系统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执行机构四个部分。5.1.2图像采集图像采集是机器视觉系统的前端,主要包括光源、镜头、相机和图像采集卡等组件。光源用于照亮被检测物体,镜头负责将物体的图像投射到相机传感器上,相机则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最后通过图像采集卡将图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5.1.3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机器视觉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目标识别等环节。图像预处理主要是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滤波、去噪、增强等操作,以提高图像质量。特征提取则是从图像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如边缘、角点、纹理等。目标识别则是对提取到的特征进行分类和识别,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检测、测量和定位。5.1.4图像分析图像分析是对图像处理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主要包括目标分类、目标跟踪和目标行为分析等。目标分类是对识别出的目标进行分类,如良品与不良品、合格与不合格等。目标跟踪则是对目标在图像序列中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以实现对目标的跟踪。目标行为分析则是对目标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如速度、加速度等。5.1.5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机器视觉系统的后端,主要包括、机械手、气动装置等。执行机构根据图像分析结果,实现对物体的抓取、搬运、装配等操作。5.2机器视觉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5.2.1检测与测量在制造业中,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应用于产品尺寸、形状、颜色等参数的检测与测量。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可以实现对产品外观缺陷、尺寸误差等问题的实时检测,提高产品质量。5.2.2定位与识别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定位与识别任务,如物料搬运、装配等。通过识别物体位置和特征,实现自动化设备的精确操作。5.2.3自动化控制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应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如、机械手的运动控制。通过实时获取目标位置和状态,实现自动化设备的精确控制。5.2.4质量监控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应用于产品质量监控,如缺陷检测、表面质量检测等。通过对产品图像的分析,及时发觉质量问题,降低生产成本。5.3机器视觉系统的调试与优化5.3.1系统调试系统调试是保证机器视觉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调试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光源和镜头的选择与调试:根据被检测物体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和镜头,并进行调试,保证图像质量。(2)相机和图像采集卡的设置:调整相机的曝光时间、分辨率等参数,以及图像采集卡的传输速度、缓存大小等参数,以满足实时性和图像质量的要求。(3)图像处理算法的选择与优化: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图像处理算法,并进行优化,提高识别准确率和实时性。(4)执行机构的设置与调试:根据任务需求,调整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如速度、加速度等,以实现精确的操作。5.3.2系统优化为了提高机器视觉系统的功能,需要对系统进行不断优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化方法:(1)图像预处理优化:通过改进滤波、去噪、增强等预处理算法,提高图像质量。(2)特征提取优化:通过改进特征提取算法,降低特征维度,提高识别速度和准确率。(3)目标识别优化:通过改进分类和识别算法,提高识别准确率和实时性。(4)执行机构控制优化:通过改进控制算法,提高执行机构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通过以上调试与优化,可以保证机器视觉系统在自动化应用中的高功能和稳定性。第六章工业应用实践6.1工业选型与配置6.1.1选型依据工业的选型是自动化项目成功的关键。在选择工业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应用场景:明确的应用领域,如焊接、搬运、装配、喷涂等。(2)工作负载:根据应用场景,确定需要承受的最大负载。(3)工作空间:考虑工作空间的尺寸,以保证其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任务。(4)精度要求:根据加工精度要求,选择具有相应精度等级的。(5)速度要求:根据生产节拍,选择符合速度要求的。(6)兼容性:考虑与现有设备的兼容性,降低系统集成难度。6.1.2配置建议在配置工业时,以下建议:(1)选用知名品牌:知名品牌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售后服务。(2)根据需求选择功能模块:如视觉系统、力控系统、传感器等。(3)考虑安全防护:配置安全防护设备,如防护栏、紧急停止按钮等。(4)考虑易用性:选择易于操作和维护的。(5)考虑培训和技术支持:选择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的供应商。6.2工业的编程与调试6.2.1编程方法工业的编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手动编程:通过示教器对进行手动示教,设置运动轨迹和参数。(2)离线编程:利用计算机软件,在虚拟环境中对进行编程。(3)自动编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程序。6.2.2调试过程工业调试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硬件调试:检查本体、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等硬件设备是否正常。(2)软件调试:检查程序是否正确,包括运动轨迹、参数设置等。(3)系统集成调试:将与周边设备进行集成,调试系统运行稳定性。(4)功能测试:对进行功能测试,保证其满足生产需求。6.3工业应用案例解析6.3.1案例一:焊接应用焊接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广泛,以下为某汽车制造企业焊接的应用案例:(1)选型:根据焊接工艺需求,选择具有相应负载、精度和速度的。(2)配置:配置视觉系统、焊接电源、传感器等设备,实现焊接过程的自动化。(3)编程与调试:通过离线编程软件,焊接轨迹和参数,进行调试。(4)应用效果:提高了焊接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6.3.2案例二:搬运应用搬运在物流、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以下为某电子制造企业搬运的应用案例:(1)选型:根据搬运物品的重量和尺寸,选择具有相应负载和速度的。(2)配置:配置传感器、导航系统等设备,实现搬运过程的自动化。(3)编程与调试:通过手动编程,设置搬运轨迹和参数,进行调试。(4)应用效果:提高了搬运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物流过程的自动化。第七章自动化软件与控制系统7.1自动化软件的分类与特点7.1.1分类自动化软件是制造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生产过程的监控、控制与优化。根据应用领域和功能特点,自动化软件可分为以下几类:(1)监控软件:用于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以及设备运行状态,便于操作人员及时了解生产情况。(2)控制软件:根据监控数据,自动调节设备运行参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3)优化软件:对生产过程进行建模、分析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4)故障诊断软件:用于检测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故障,提供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案。7.1.2特点(1)实时性:自动化软件需要实时处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2)可靠性:自动化软件应具备高可靠性,避免因软件故障导致生产。(3)易用性:自动化软件应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便于操作人员快速掌握和使用。(4)可扩展性:自动化软件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满足生产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需求。7.2控制系统设计原则控制系统是自动化软件的核心部分,其设计原则如下:(1)稳定性:控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保证生产过程在受到外部干扰时能够迅速恢复正常。(2)鲁棒性:控制系统应具备较强的鲁棒性,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和异常具有较好的适应性。(3)实时性:控制系统应具备实时性,及时响应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变化。(4)安全性:控制系统应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设备和人员安全。(5)可维护性:控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便于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7.3控制系统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控制系统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广泛,以下列举几个典型应用场景:(1)生产线控制: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生产线上各设备的实时监控和自动调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2)控制:控制系统可应用于控制,实现的精确运动和作业,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3)物流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应用于物流自动化领域,实现物流设备的自动调度和运行,提高物流效率。(4)能源管理:控制系统可应用于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降低能源成本。(5)环保监测:控制系统可应用于环保监测领域,实时监测污染物排放,保证企业符合环保要求。第八章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8.1信息化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8.1.1概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化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其在自动化中的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生产过程。8.1.2计算机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在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控制,提高生产效率。(2)数据处理与分析: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3)信息管理:建立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计划、库存等信息的集中管理。8.1.3通信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通信技术在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现场总线技术:实现设备间的信息传输,提高系统可靠性。(2)工业以太网技术:实现生产车间内部的信息共享,提高生产效率。(3)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远程监控与控制,降低布线成本。8.1.4网络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网络技术在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内部网络:实现生产、管理、研发等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2)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诊断与维护,降低运维成本。(3)云计算技术: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为自动化系统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等服务。8.2智能化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8.2.1概述智能化技术是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对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智能化技术在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实现高效、精准、灵活的生产。8.2.2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器视觉: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提高生产质量。(2)语音识别:实现人机交互,提高生产效率。(3)深度学习:实现对生产数据的智能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8.2.3大数据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在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利用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2)数据存储与处理: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对大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3)数据分析与挖掘: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优化生产过程。8.2.4云计算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云计算技术在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虚拟化技术:实现对硬件资源的动态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2)分布式计算:实现大规模生产数据的并行处理,提高计算效率。(3)服务化架构:为自动化系统提供灵活、可扩展的服务。8.3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在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二者之间的融合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以下为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融合的几个方面:(1)系统集成:将信息化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实现自动化系统的集成。(2)数据融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的融合与处理。(3)智能决策:基于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智能决策与优化。(4)个性化定制:利用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个性化定制。通过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自动化系统将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化与高效化,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第九章自动化项目实施与管理9.1自动化项目实施流程自动化项目的实施流程是保证项目顺利推进、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环节。以下是自动化项目实施的主要流程:(1)项目启动在项目启动阶段,需要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预算、时间表等基本要素,并对项目团队成员进行初步的分工。同时还需制定项目实施计划,为后续项目推进提供指导。(2)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项目团队应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明确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功能、可靠性等要求。在此基础上,编写需求说明书,为后续设计工作提供依据。(3)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阶段,项目团队应结合需求说明书,进行系统架构设计、硬件选型、软件编程等。同时还需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保证方案满足实际需求,具备可行性。(4)设备采购与安装设备采购与安装阶段,项目团队应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要保证设备安装质量,为系统运行提供保障。(5)系统调试与验收系统调试与验收阶段,项目团队应对自动化系统进行全面的调试,保证系统达到设计要求。在验收环节,项目团队与客户共同对系统进行验收,保证系统满足实际需求。9.2自动化项目管理方法自动化项目管理方法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二零二五年度酒店行业客房服务劳务派遣合同争议预防3篇
- 2025年度SPF猪饲养市场拓展与品牌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回迁户购房纠纷调解合同3篇
- 2025年信用评估与信用修复培训课程开发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幼儿园艺术教师固定期限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LED照明产品代理销售及市场拓展合作协议11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地质勘探技术服务与地质教育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4.0工厂承包运营管理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旅游地产开发民间融资合同3篇
- 招聘编外聘用人员报名登记表
- 举办活动的申请书范文
- 瑶医目诊图-望面诊病现用图解-目诊
- 2022年四级反射疗法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新《安全生产法》培训测试题
- 政务礼仪-PPT课件
- 特种涂料类型——耐核辐射涂料的研究
- 化工装置常用英语词汇对照
- 物资采购管理流程图
- 无牙颌解剖标志
- 标准《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
-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表格-改良自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