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河北卷)_第1页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河北卷)_第2页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河北卷)_第3页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河北卷)_第4页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河北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河北卷)语文(本试卷共10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难度系数:0.68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1-3题12分)1.(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红色成为青春底色,青年方能找准人生方向,化解消沉情绪,明辨是非曲直,以奋斗成就出彩人生。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青年学子不再(páihuái),不畏挫折,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我们(qīnpèi)革命先辈、英雄模范早在青年时期就经历战斗磨砺,将纯粹的报国之心、坚毅的奋斗之志、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融入人生追求。鲜红底色一旦在心中铺就,将始终流淌在青年血脉里,帮助青年在广阔天地中找到建功立业的舞台。“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是中华民族亘古的传统,风华正茂的你是选择躺平,还是奋斗?(1)(2分)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páihuái______________qīnpèi______________(2)(2分)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纯粹______________亘古______________2.(4分)“冠”字查字典,可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画。《新华字典》(第11版)中有以下义项:①帽子;②鸟类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③把帽子戴头上;④居第一位;⑤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我们熟悉的弱冠之年这个词语中“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请写出对应义项序号)3.(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雾除了影响人的健康外,难道就一无是处吗?不,它就是一个很淘气的孩子。挡着你,追着你,缠着你,逗着你。冷不防,往你身后一窜,给你个冷冰冰的吻。不知不觉中,喷洒了你一头的雾水……就这样,雾不知皮倦地在你眼前变幻莫测,不容许你,__________(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无动于衷。(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处。(2)画波浪线的文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第二部分(4-9题58分)古诗文阅读(一)古诗文默写(8分)4.(8分)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以青春之名,诵经典诗文!既可以让我们感受文学名家伟大的品格,也激励着自己要把握青春大好时光,自强不息。青年时的杜甫决心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其志向何其远大;宋濂年少求学时,生活和学习条件很艰苦,但他仍乐观地面对,“(3)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其求学精神令人动容;王安石不畏变法革新路上的艰难险阻,勇敢发出“(4)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的宣言,何其壮哉!人生路上难免有起有伏,我们应学习范仲淹的博大胸襟,“(6)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学习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8)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敢于冲破一切困难阻力的豪迈、乐观精神!(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5.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充满着活力与希望,然而身处不同时期的古人,他们笔下却有着不同的感受。请阅读摘录的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乙】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丙】如此春来春又去,白了人头。(1)【甲】中作者眼前的场景是怎样的?(2)【乙】里的春天的有怎样的特点?(3)【丙】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文言文阅读(13分)6.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①,楚人未既济。子鱼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②歼(A)。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③伤,不禽二毛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⑤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B)?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选自《子鱼论战》)【注释】①即成列:全部排成战斗队列。②门官:国君的卫士。③重(chóng):再次。④二毛: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⑤勍(qíng)敌:强敌,劲敌。(1)(3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公将驰之____________楚人未既济____________公伤股____________(2)(2分)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B.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C.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D.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3)(4分)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②明耻教战,求杀敌也。(4)(2分)甲文中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请你分析一下乙文中宋襄公“未能远谋”的具体表现。(5)(2分)两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史料的精当剪裁,说说乙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好在哪里。二、现代文阅读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青年是时代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张凡①日前,有关部门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作为新中国历史上首部关于青年发展的白皮书,《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提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面临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号召中国青年勇挑重担,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青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社会进步离不开青年,国家发展需要青年,每一代中国青年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当代青年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为积极、最有生气的中坚力量,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接班人,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③青春逢盛世,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时代的受益者。随着物质文明环境的不断优化、精神成长空间与可能的不断拓宽、国家制度与公共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当代中国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农民工及新兴社会阶层三类青年群体,在教育学习、择业就业、人生道路等诸多方面有着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和更为多元的发展选择。2020年,外出农民工总数近1.7亿人,其中多数为青年;青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1%,比10年前增加15.3个百分点,农村青年发展选择更加自主;2021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7.8%,青少年接受知识文化教育权益保障有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享受着党和国家的种种政策与红利,拥有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④青年当有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亦是时代的贡献者。不论是奥运赛场还是抗疫战场,不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不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为国戍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都在以不懈的努力在不同“考场”上完成属于他们的青春答卷。2021年东京奥运会421名中国运动员中,“95后”“00后”运动员占比近60%;2022年北京冬奥会1.9万名赛会志愿者中35岁以下青年占94%;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作出贡献;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47万名“三支一扶”人员参加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以及数百万名青年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了青年力量与青年智慧。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已经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发光发亮,绽放着他们火热的青春。奋斗路上他们始终砥砺前行,追梦途中他们依旧踔厉奋发。虽不免要直面压力与难题,但他们从不畏惧,也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更不为失败而惶惶终日,他们始终心怀憧憬,向往美好与未来。期待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笃行致远,用自己的本领与实干,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从历史继承优良传统,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选自2022年4月28日《光明日报》)(1)(3分)请你根据文章的论证思路,用“//”将本文分成三个部分并阐明文章的主要观点。①②③④⑤主要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2)(3分)第四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3分)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解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现实意义。8.(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爸爸爸①陈小海原来不姓陈,他姓孙,叫孙小海。②这天,孙小海放了学就朝派出所跑去。他在教导员跟前停下来,喘着粗气说,我要找陈留夏叔叔。③教导员抬头看了一眼铅灰色的天空,盯着孙小海的眼睛说,小海你看,这风还没有歇,浪又那么大,已经停航了。就算陈留夏休完假了,这会儿也回不来。你找他做什么?是不是又跟街上的人打架了?④孙小海听了没回答,拧着眉头,学着教导员的样子抬头看天,然后风一样地跑远了。⑤第二天傍晚,孙小海又来到派出所门口。教导员告诉他,陈留夏回来了,可他现在不在所里。孙小海问,那他去哪儿了?⑥教导员说,他啊,背个工作包,拎了肉,说是要去看郑老太。⑦孙小海听了,转身就往郑老太家跑。郑老太独居在半山腰上,通往她家的石阶路歪歪扭扭的,很不好走。等他满头大汗地跑进郑老太家时,看到郑老太系着围裙在厨房里炖肉。孙小海问,陈留夏叔叔呢?郑老太笑呵呵地说,刚走,他到后山头的李老头家帮着修家具去了。⑧孙小海听了一跺脚,转身朝后山头跑去。后山头的五节芒齐腰深,叶子锋利的边缘拉伤了孙小海的手。孙小海把手放到嘴巴上吮吸,一双脚还是不停地跑啊跑。⑨到了李老头家,李老头正坐在一把修过的椅子上,美滋滋地喝着烧酒。孙小海问,陈留夏叔叔呢?李老头说,刚走,他去郑小满家里给她家生病的孩子喂药去了。⑩孙小海咬咬牙,又穿过一片小树林,路边青绿色的苍耳挂到他的衣服上,缠进他的头发里。孙小海远远地看到,郑小满正在给儿子大壮按着肩膀。大壮有精神疾病,又不肯吃药,只有民警来了,他才肯吃药。孙小海上气不接下气地问,陈留夏叔叔呢?郑小满说,陈警官啊,刚刚回所里去了。⑪孙小海累得说不出话了,他绝望得差点哭出声来。天已经完全黑了,海岛像一只黑黢黢的怪物,大半个身体都潜伏在潮湿的海水里。⑫孙小海拖着书包,十分沮丧地走在树林里,一双双闪着荧光的小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他。孙小海又累又怕,跌了一跤,两个膝盖重重地磕进泥土里,他大哭起来。⑬迷迷糊糊间,孙小海听到有人在喊他的名字。他振作了精神,努力撑开眼皮,一束笔直的光柱照了过来。是陈留夏叔叔!陈留夏摸摸孙小海的头,说,可算找到你了,你奶奶都快急疯了!⑭孙小海是被陈留夏背回家的,孙小海一路沉默着趴在陈留夏的背上。他记起第一次认识陈留夏也是在一个夏夜里,他在大街上打架,一个人与好几个人对打,被巡逻的陈留夏带到了派出所。后来,孙小海在办公椅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面前有一碗热面。孙小海吃得泪流满面,但他固执地认为,是那碗面太烫的缘故。陈留夏问,以后还打架吗?孙小海说,不打了。⑮陈留夏说,有本事好好读书。孙小海说,我一定好好读书。陈留夏说,有本事考清华北大。孙小海说。不,我要考警校!⑯孙小海到家了,拉住陈留夏的衣角不肯放。陈留夏蹲下身子说,听说你在找我?孙小海说,老师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要拍一张和爸爸的合影。我没有爸爸,你能和我拍张照片吗?陈留夏听了,愣了一下说,好啊。那天,陈留夏帮孙小海理好衣服,理好头发,和他头挨着头,对着手机微笑着拍了照片。⑰就这样,孙小海有了一个警察爸爸。陈留夏和所里的民警带着米和油,轮流上门探望他们祖孙俩,陈留夏还会监督孙小海做功课,孙小海也从捣蛋大王变成了三好学生。⑱五年后,陈留夏从所里调走了,他离开了海岛,孙小海常常一个人来到海边向远处眺望。陈留夏在信里鼓励孙小海好好学习,孙小海把陈爸爸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⑲派出所来家里走访的民警换了好几个,孙小海也在慢慢长大。⑳那年夏天,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孙小海,决定按照信封上的地址去看望陈留夏。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陌生的女人接待了他。她是陈留夏的妻子薛小蓓。薛小蓓告诉孙小海,陈留夏得了渐冻症。那天,孙小海看到了坐在轮椅里的陈留夏,软得像一根面条。孙小海抱起陈留夏,给他擦身子、剪指甲。陈留夏被抱起来的时候,头垂在孙小海的肩膀上,孙小海的嘴就在他的耳边。陈留夏清晰地听到孙小海说道,爸爸爸,我考上警校了。从这一天起,孙小海改名为陈小海了。㉑四年后的一天,陈小海接到了薛小蓓的电话,她告诉陈小海,陈留夏走了。㉒这时候的陈小海像当年的陈留夏一样,穿梭在树林山间,给孤寡老人送菜送肉,帮村民修理家电,给生病的孩子喂药……做完了这些,陈小海一个人来到海边,久久地凝望着远方。他轻轻地叫了一声,爸。他又叫,爸爸。后来,他对着大海喊道,爸爸爸,爸爸爸……一直喊到嗓子沙哑。(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23年第10期)(1)(2分)文章情节围绕陈小海和陈留夏展开,请阅读第⑤-⑰段,将横线处的情节补充完整。①陈小海到派出所找陈留夏叔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陈留夏叔叔在树林里找到并背陈小海回家。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陈留夏和其他民警轮流照顾陈小海和奶奶,他慢慢成了三好学生。(2)(6分)请分析文中第⑪⑬段描写的作用。①天已经完全黑了,海岛像一只黑黢黢的怪物,大半个身体都潜伏在潮湿的海水里。②他振作了精神,努力撑开眼皮,一束笔直的光柱照了过来。(3)(4分)文中⑱㉒段两处“望”的动作,请结合文本理解这两处“望”的内涵。(4)(3分)小说开篇“陈小海原来不姓陈,他姓孙,叫孙小海”,请结合全文说说其中的用意。三、整本书阅读9.(7分)结合整本书的阅读,回答问题。(1)(3分)名著都是有各自的色彩的,如果说《骆驼祥子》是灰色的,《红星照耀中国》你觉得属于红色还是什么颜色呢?请阐述理由。例:《骆驼祥子》是灰色的。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让人感受到社会的黑暗、残酷,整体色调是灰色的。

(2)(4分)联系两部名著中的祥子和《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某个人中相似起点和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结合情节,选择其中一个人给你的人生启示。第三部分(10题50分)10.(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汪曾祺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读完后,你有怎样的思考,请“_______的美好”为题,结合自己的学习、成长和发展等,从中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河北卷)语文·全解全析(本试卷共10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难度系数:0.68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1-3题12分)1.(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红色成为青春底色,青年方能找准人生方向,化解消沉情绪,明辨是非曲直,以奋斗成就出彩人生。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青年学子不再(páihuái),不畏挫折,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我们(qīnpèi)革命先辈、英雄模范早在青年时期就经历战斗磨砺,将纯粹的报国之心、坚毅的奋斗之志、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融入人生追求。鲜红底色一旦在心中铺就,将始终流淌在青年血脉里,帮助青年在广阔天地中找到建功立业的舞台。“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是中华民族亘古的传统,风华正茂的你是选择躺平,还是奋斗?(1)(2分)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páihuái______________qīnpèi______________(2)(2分)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纯粹______________亘古______________【答案】(1)徘徊钦佩(2)chúncuìgèngǔ【解析】(1)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钦佩:液体流动。故答案为:徘徊钦佩(2)考查给词语注音。纯粹chúncuì,基本意思是指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无杂质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也指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亘古:gèngǔ,意思是自古以来;整个古代。故答案为:chúncuìgèngǔ2.(4分)“冠”字查字典,可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画。《新华字典》(第11版)中有以下义项:①帽子;②鸟类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③把帽子戴头上;④居第一位;⑤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我们熟悉的弱冠之年这个词语中“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请写出对应义项序号)【答案】冖7③【解析】(1)考查查字典和字义。“冠”字偏旁为“秃宝盖旁”,除偏旁外的笔顺为横、横、撇、竖弯钩、横、竖钩、点。故答案为:冖7弱冠之年意思是指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冠:古代仪礼,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故答案为:③3.(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雾除了影响人的健康外,难道就一无是处吗?不,它就是一个很淘气的孩子。挡着你,追着你,缠着你,逗着你。冷不防,往你身后一窜,给你个冷冰冰的吻。不知不觉中,喷洒了你一头的雾水……就这样,雾不知皮倦地在你眼前变幻莫测,不容许你,__________(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无动于衷。(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处。(2)画波浪线的文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案】正襟危坐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雾可爱、迷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雾的喜爱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正襟危坐:正一正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恭敬严肃或拘谨的样子。不苟言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在此形容人端正的样子,应使用“正襟危坐”。故答案为:正襟危坐本题考查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从“挡着你,追着你,缠着你,逗着你”可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雾可爱、迷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雾的喜爱之情。故答案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雾可爱、迷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雾的喜爱之情。第二部分(4-9题58分)古诗文阅读(一)古诗文默写(8分)4.(8分)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以青春之名,诵经典诗文!既可以让我们感受文学名家伟大的品格,也激励着自己要把握青春大好时光,自强不息。青年时的杜甫决心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其志向何其远大;宋濂年少求学时,生活和学习条件很艰苦,但他仍乐观地面对,“(3)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其求学精神令人动容;王安石不畏变法革新路上的艰难险阻,勇敢发出“(4)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的宣言,何其壮哉!人生路上难免有起有伏,我们应学习范仲淹的博大胸襟,“(6)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学习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8)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敢于冲破一切困难阻力的豪迈、乐观精神!【答案】(1)会当凌绝顶(2)一览众山小(3)以中有足乐者(4)不畏浮云遮望眼(5)自缘身在最高层(6)不以物喜(7)不以己悲(8)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本题注意易错字的书写“凌”“以”“畏”“望”“自缘”“济”。(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5.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充满着活力与希望,然而身处不同时期的古人,他们笔下却有着不同的感受。请阅读摘录的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乙】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丙】如此春来春又去,白了人头。(1)【甲】中作者眼前的场景是怎样的?(2)【乙】里的春天的有怎样的特点?(3)【丙】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描写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春天百花盛开,非常美丽的特点。词人对岁月匆匆,白发已生的感慨,心中涌起沉重与无奈。【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理解,描述画面。甲结合作者生平,”该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描写了安史之乱后长安城内,虽然已是春天,满目杂草丛生的景象。故答案为:描写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2)本题考查诗句理解,景物特点。乙是朱熹的名句之一,朱熹的游春踏青之作,在那碧空万里、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诗人和几个朋友到泗水边踏青游春。他们所到之处,春光明媚,乌语花香,杨柳轻款,景色宜人。故答案为:春天百花盛开,非常美丽的特点。(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情感。丙“如此春来春又去,白了人头”两句,在原词中,情感在这里突然发生转折。词人感叹春去春来,时光匆匆,自己已白发满头。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伤感,使得原本轻松愉悦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故答案为:词人对岁月匆匆,白发已生的感慨,心中涌起沉重与无奈。文言文阅读(13分)6.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①,楚人未既济。子鱼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②歼(A)。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③伤,不禽二毛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⑤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B)?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选自《子鱼论战》)【注释】①即成列:全部排成战斗队列。②门官:国君的卫士。③重(chóng):再次。④二毛: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⑤勍(qíng)敌:强敌,劲敌。(1)(3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公将驰之____________楚人未既济____________公伤股____________(2)(2分)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B.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C.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D.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3)(4分)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②明耻教战,求杀敌也。(4)(2分)甲文中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请你分析一下乙文中宋襄公“未能远谋”的具体表现。(5)(2分)两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史料的精当剪裁,说说乙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好在哪里。【答案】(1)驱车追赶(2)渡河(3)大腿(2)C(3)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明白什么是耻辱来鼓舞斗志,奋勇作战。(4)宋襄公固执迂腐,墨守成规,不能够接受子鱼正确的意见,失去了战争的有利时机,因而失败。(5)乙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子鱼的言论,如第①段子鱼劝宋襄公趁敌军未全部渡河和已渡未成阵之时击之,第②段子鱼结合“君未知战”对战争的全面分析。这两段文字,完整地表现了子鱼主张抓住战机、攻敌不备、先发制人的战术思想,表明子鱼是一个具有卓越军事指挥才能的人。对于无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事,如战争起因、战斗状况、战后处理等一概不提,这样的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公将驰之:庄公正要下令追击。驰:驱车追赶;楚人未既济: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济:渡河;公伤股:宋襄公大腿受了伤股:大腿;(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的意思是:强大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爷帮助我们。“勍敌之人”为主语,“隘而不列”为谓语,“天赞我也”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正确的断句为: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故选C(3)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我们在的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视:看。轼,车前横木。而,连词,表修饰,可不译。明,明白。(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概括。结合【乙】文第①段“子鱼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可知,子鱼多次先要抓住时机,趁敌人尚未准备好的时候出战,宋襄公都阻止了子鱼,没有听取子鱼的正确建议,从而贻误战机;结合结合【乙】文第②段“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可知,宋襄公一味遵循古人为军打仗的老旧规则,不去伤害已经负伤的敌人,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可见宋襄公不懂得固执迂腐,墨守成规。(5)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结合【乙】文第①段“子鱼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可知,首段着重刻画子鱼善于抓住战机,懂得先发制人的军事思想,可见其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结合结合【乙】文第②段“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B)?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可知,此段着重从“论”的角度入手,从抓住战机和对待俘虏的态度等角度详细叙写子鱼对于战争的看法和全面的分析。这两段紧扣“论”字,表现出子鱼卓越的军事才能。对于此次战争的起因,战斗的情况以及战后的结果并未提及,对于战斗的地点,双方的战斗情况也是一笔带过。作者详略安排的原则是能够凸显子鱼的军事才能和战略思想的内容详细刻画,而对于不能表现子鱼性格思想的内容则略写,这样裁剪紧扣题目“子鱼论战”,详略得当,中心突出。【点睛】参考译文:【甲】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乙】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子鱼说:“您不懂得作战的道理。强大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爷帮助我们。敌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们发动进攻,不也可以吗?还怕不能取胜!当前的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对于头发花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使士兵明白什么是耻辱来鼓舞斗志,奋勇作战,为的是消灭敌人。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去杀伤他们呢?不忍心再去杀伤他们,就等于没有杀伤他们;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二、现代文阅读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青年是时代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张凡①日前,有关部门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作为新中国历史上首部关于青年发展的白皮书,《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提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面临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号召中国青年勇挑重担,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青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社会进步离不开青年,国家发展需要青年,每一代中国青年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当代青年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为积极、最有生气的中坚力量,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接班人,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③青春逢盛世,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时代的受益者。随着物质文明环境的不断优化、精神成长空间与可能的不断拓宽、国家制度与公共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当代中国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农民工及新兴社会阶层三类青年群体,在教育学习、择业就业、人生道路等诸多方面有着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和更为多元的发展选择。2020年,外出农民工总数近1.7亿人,其中多数为青年;青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1%,比10年前增加15.3个百分点,农村青年发展选择更加自主;2021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7.8%,青少年接受知识文化教育权益保障有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享受着党和国家的种种政策与红利,拥有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④青年当有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亦是时代的贡献者。不论是奥运赛场还是抗疫战场,不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不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为国戍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都在以不懈的努力在不同“考场”上完成属于他们的青春答卷。2021年东京奥运会421名中国运动员中,“95后”“00后”运动员占比近60%;2022年北京冬奥会1.9万名赛会志愿者中35岁以下青年占94%;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作出贡献;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47万名“三支一扶”人员参加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以及数百万名青年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了青年力量与青年智慧。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已经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发光发亮,绽放着他们火热的青春。奋斗路上他们始终砥砺前行,追梦途中他们依旧踔厉奋发。虽不免要直面压力与难题,但他们从不畏惧,也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更不为失败而惶惶终日,他们始终心怀憧憬,向往美好与未来。期待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笃行致远,用自己的本领与实干,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从历史继承优良传统,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选自2022年4月28日《光明日报》)(1)(3分)请你根据文章的论证思路,用“//”将本文分成三个部分并阐明文章的主要观点。①②③④⑤主要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2)(3分)第四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3分)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解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现实意义。【答案】(1)①//②③④//⑤文章主要观点:青年是时代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2)运用举例论证,举了奥运赛场、抗疫战场、脱贫攻艰、城市建设等各方面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断努力奋斗的例子,论证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时代的贡献者”这一论点,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3)现实意义:社会进步离不开青年,国家发展需要青年,每一代中国青年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解析】(1)考查议论文结构和中心论点。根据文章大意,我们得知①提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发布,对青年发出号召的论题,接着②写社会进步、国家发展需当代青年,然后③④从“青年是时代的受益者”和“青年是贡献者”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⑤进一步得出当代青年在新时代勇敢奋斗、拼搏,奉献自己的力量的结论。根据文章的内容与结构,得知中心论点是题目。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文章主要观点:青年是时代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2)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根据④“东京奥运会421名中国运动员中,“95后”“00后”运动员占比近60%”“2022年北京冬奥会1.9万名赛会志愿者中35岁以下青年占94%”等可知举了参加东京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等中青年人数很多的例子,联系上下文,这些很多各方面人物的,论证了这个段落的分论点。故答案为:运用举例论证,举了奥运赛场、抗疫战场、脱贫攻艰、城市建设等各方面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断努力奋斗的例子,论证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时代的贡献者”这一论点,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题中信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强调了青年在时代发展中作用。从文中结尾段“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期待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笃行致远,用自己的本领与实干,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从历史继承优良传统,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等中可提炼其现实意义:社会进步离不开青年,国家发展需要青年,每一代中国青年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故答案为:社会进步离不开青年,国家发展需要青年,每一代中国青年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8.(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爸爸爸①陈小海原来不姓陈,他姓孙,叫孙小海。②这天,孙小海放了学就朝派出所跑去。他在教导员跟前停下来,喘着粗气说,我要找陈留夏叔叔。③教导员抬头看了一眼铅灰色的天空,盯着孙小海的眼睛说,小海你看,这风还没有歇,浪又那么大,已经停航了。就算陈留夏休完假了,这会儿也回不来。你找他做什么?是不是又跟街上的人打架了?④孙小海听了没回答,拧着眉头,学着教导员的样子抬头看天,然后风一样地跑远了。⑤第二天傍晚,孙小海又来到派出所门口。教导员告诉他,陈留夏回来了,可他现在不在所里。孙小海问,那他去哪儿了?⑥教导员说,他啊,背个工作包,拎了肉,说是要去看郑老太。⑦孙小海听了,转身就往郑老太家跑。郑老太独居在半山腰上,通往她家的石阶路歪歪扭扭的,很不好走。等他满头大汗地跑进郑老太家时,看到郑老太系着围裙在厨房里炖肉。孙小海问,陈留夏叔叔呢?郑老太笑呵呵地说,刚走,他到后山头的李老头家帮着修家具去了。⑧孙小海听了一跺脚,转身朝后山头跑去。后山头的五节芒齐腰深,叶子锋利的边缘拉伤了孙小海的手。孙小海把手放到嘴巴上吮吸,一双脚还是不停地跑啊跑。⑨到了李老头家,李老头正坐在一把修过的椅子上,美滋滋地喝着烧酒。孙小海问,陈留夏叔叔呢?李老头说,刚走,他去郑小满家里给她家生病的孩子喂药去了。⑩孙小海咬咬牙,又穿过一片小树林,路边青绿色的苍耳挂到他的衣服上,缠进他的头发里。孙小海远远地看到,郑小满正在给儿子大壮按着肩膀。大壮有精神疾病,又不肯吃药,只有民警来了,他才肯吃药。孙小海上气不接下气地问,陈留夏叔叔呢?郑小满说,陈警官啊,刚刚回所里去了。⑪孙小海累得说不出话了,他绝望得差点哭出声来。天已经完全黑了,海岛像一只黑黢黢的怪物,大半个身体都潜伏在潮湿的海水里。⑫孙小海拖着书包,十分沮丧地走在树林里,一双双闪着荧光的小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他。孙小海又累又怕,跌了一跤,两个膝盖重重地磕进泥土里,他大哭起来。⑬迷迷糊糊间,孙小海听到有人在喊他的名字。他振作了精神,努力撑开眼皮,一束笔直的光柱照了过来。是陈留夏叔叔!陈留夏摸摸孙小海的头,说,可算找到你了,你奶奶都快急疯了!⑭孙小海是被陈留夏背回家的,孙小海一路沉默着趴在陈留夏的背上。他记起第一次认识陈留夏也是在一个夏夜里,他在大街上打架,一个人与好几个人对打,被巡逻的陈留夏带到了派出所。后来,孙小海在办公椅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面前有一碗热面。孙小海吃得泪流满面,但他固执地认为,是那碗面太烫的缘故。陈留夏问,以后还打架吗?孙小海说,不打了。⑮陈留夏说,有本事好好读书。孙小海说,我一定好好读书。陈留夏说,有本事考清华北大。孙小海说。不,我要考警校!⑯孙小海到家了,拉住陈留夏的衣角不肯放。陈留夏蹲下身子说,听说你在找我?孙小海说,老师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要拍一张和爸爸的合影。我没有爸爸,你能和我拍张照片吗?陈留夏听了,愣了一下说,好啊。那天,陈留夏帮孙小海理好衣服,理好头发,和他头挨着头,对着手机微笑着拍了照片。⑰就这样,孙小海有了一个警察爸爸。陈留夏和所里的民警带着米和油,轮流上门探望他们祖孙俩,陈留夏还会监督孙小海做功课,孙小海也从捣蛋大王变成了三好学生。⑱五年后,陈留夏从所里调走了,他离开了海岛,孙小海常常一个人来到海边向远处眺望。陈留夏在信里鼓励孙小海好好学习,孙小海把陈爸爸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⑲派出所来家里走访的民警换了好几个,孙小海也在慢慢长大。⑳那年夏天,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孙小海,决定按照信封上的地址去看望陈留夏。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陌生的女人接待了他。她是陈留夏的妻子薛小蓓。薛小蓓告诉孙小海,陈留夏得了渐冻症。那天,孙小海看到了坐在轮椅里的陈留夏,软得像一根面条。孙小海抱起陈留夏,给他擦身子、剪指甲。陈留夏被抱起来的时候,头垂在孙小海的肩膀上,孙小海的嘴就在他的耳边。陈留夏清晰地听到孙小海说道,爸爸爸,我考上警校了。从这一天起,孙小海改名为陈小海了。㉑四年后的一天,陈小海接到了薛小蓓的电话,她告诉陈小海,陈留夏走了。㉒这时候的陈小海像当年的陈留夏一样,穿梭在树林山间,给孤寡老人送菜送肉,帮村民修理家电,给生病的孩子喂药……做完了这些,陈小海一个人来到海边,久久地凝望着远方。他轻轻地叫了一声,爸。他又叫,爸爸。后来,他对着大海喊道,爸爸爸,爸爸爸……一直喊到嗓子沙哑。(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23年第10期)(1)(2分)文章情节围绕陈小海和陈留夏展开,请阅读第⑤-⑰段,将横线处的情节补充完整。①陈小海到派出所找陈留夏叔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陈留夏叔叔在树林里找到并背陈小海回家。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陈留夏和其他民警轮流照顾陈小海和奶奶,他慢慢成了三好学生。(2)(6分)请分析文中第⑪⑬段描写的作用。①天已经完全黑了,海岛像一只黑黢黢的怪物,大半个身体都潜伏在潮湿的海水里。②他振作了精神,努力撑开眼皮,一束笔直的光柱照了过来。(3)(4分)文中⑱㉒段两处“望”的动作,请结合文本理解这两处“望”的内涵。(4)(3分)小说开篇“陈小海原来不姓陈,他姓孙,叫孙小海”,请结合全文说说其中的用意。【答案】(1)陈小海到郑老太家、李老头家、郑小满家找陈留夏,都没找到。陈留夏帮陈小海整理好后,和他拍照片。(2)①环境描写,传神地写出了天黑后海岛的阴森可怕,渲染了周围阴冷的气氛,烘托了小海此刻绝望和沮丧的心情。②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海在看到陈留夏找他照的光束后,心里不再害怕的心情。表达了陈留夏在他心目中重要的地位。(3)眺望,远眺、远望。陈留夏调走离开海岛后,小海常常到海边远眺,表达了他对陈留夏的思念。凝望,目不转睛地看。陈留夏去世后,小海像他一样无私奉献、服务百姓,在海边凝望远方寄托着对陈留夏的怀念,也表达了他继承遗志、扎根海岛服务百姓的决心。(4)示例:开篇设置悬念。设置小海原来姓“孙”的悬念,先叙述小海在陈留夏的影响下不断成长并考入警校的经历,直到第⑳段才揭晓小海改姓“陈”的原因,凸显陈留夏对小海的影响之大。使小说情节曲折生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1)本题考查情节概括。根据第⑥-⑨段“孙小海听了,转身就往郑老太家跑。”“到了李老头家,”“孙小海远远地看到,郑小满正在给儿子大壮按着肩膀。”这些段落里的内容及以上主要信息可以提取概括出陈小海到郑老太家、李老头家、郑小满家找陈留夏,都没找到。又根据⑯段里的内容及“陈留夏帮孙小海理好衣服,理好头发,和他头挨着头,对着手机微笑着拍了照片。”可以提取概括出陈留夏帮陈小海整理好后,和他拍照片。(2)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和句子赏析。根据⑪“天已经完全黑了,海岛像一只黑黢黢的怪物,大半个身体都潜伏在潮湿的海水里”中“天”“海岛”等内容可知,该句是环境描写,“海岛像一只黑黢黢的怪物”传神地写出了天黑后海岛的阴森可怕,结合上文“孙小海累得说不出话了,他绝望得差点哭出声来”可知,烘托了小海此刻内心的绝望和沮丧之情。又根据⑬“他振作了精神,努力撑开眼皮,一束笔直的光柱照了过来。”里的“振作”“撑开”这两个动作及神态描写,可以看出是动作和神态描写,联系上下文,可得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海在看到陈留夏找他照的光束后,心里不再害怕的心情,表达了陈留夏在他心目中重要的地位。(3)本题考查词语理解。⑱段“五年后,陈留夏从所里调走了,他离开了海岛,孙小海常常一个人来到海边向远处眺望”中的“眺望”本义是“从地势高的地方向远处望”,结合语境陈留夏调走离开海岛后,小海常常到海边远眺,表达了他对陈留夏的深切思念之情,可知,此处的“望”是带有期盼思念之意的眺望远望。㉒段“做完了这些,陈小海一个人来到海边,久久地凝望着远方”中的“凝望”本义是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结合语境“这时候的陈小海像当年的陈留夏一样,穿梭在树林山间,给孤寡老人送菜送肉,帮村民修理家电,给生病的孩子喂药……”“他轻轻地叫了一声,爸。他又叫,爸爸。后来,他对着大海喊道,爸爸爸,爸爸爸……一直喊到嗓子沙哑”可知,陈留夏去世后,小海像他一样无私奉献、服务百姓,在海边凝望远方寄托着对陈留夏的怀念,也表达了他继承遗志、扎根海岛服务百姓的决心。此处的“望”应是满怀深情的凝望,目不转睛地看。(4)本题考查写法理解。根据①段“陈小海原来不姓陈,他姓孙,叫孙小海”可知,开篇了设置小海原来姓“孙”的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根据⑮段“陈留夏说,有本事好好读书。孙小海说,我一定好好读书。陈留夏说,有本事考清华北大。孙小海说,不,我要考警校!”,⑳段“那年夏天,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孙小海,决定按照信封上的地址去看望陈留夏。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陌生的女人接待了他。她是陈留夏的妻子薛小倍。薛小倍告诉孙小海,陈留夏得了渐冻症。那天,孙小海看到了坐在轮椅里的陈留夏,软得像一根面条。孙小海抱起陈留夏,给他擦身子、剪指甲。陈留夏被抱起来的时候,头垂在孙小海的肩膀上,孙小海的嘴就在他的耳边。陈留夏清晰地听到孙小海说道,爸爸爸,我考上警校了。从这一天起,孙小海改名为陈小海了”可知,文章接着叙述小海在陈留夏的影响下不断成长并考入警校的经历,直到第⑳段才揭晓小海改姓“陈”的原因,以此凸显出陈留夏对小海的影响之大,使小说情节曲折生动。三、整本书阅读9.(7分)结合整本书的阅读,回答问题。(1)(3分)名著都是有各自的色彩的,如果说《骆驼祥子》是灰色的,《红星照耀中国》你觉得属于红色还是什么颜色呢?请阐述理由。例:《骆驼祥子》是灰色的。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让人感受到社会的黑暗、残酷,整体色调是灰色的。

(2)(4分)联系两部名著中的祥子和《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某个人中相似起点和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结合情节,选择其中一个人给你的人生启示。【答案】(1)示例:红色。作品真实记录了很多红军将士在革命根据地、长征中的表现,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他们坚毅、顽强、热爱民族国家,他们用一颗红心来创造国家的未来,所以是红色的。(2)示例一:祥子采取个人主义奋斗方式,只顾自己租车、拉车、买车,没有联合车夫一起,于是走向悲剧。我认识到面对人生中较大的困难,个人的单打独斗有时无法解决问题,只有和周围的人团结起来,才能更有力量解决问题。还认识到面对困难,不能一畏地不求进取,而应始终保持勇敢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示例二:徐海东采取集体主义奋斗方法,做窑工时联合工人以威胁罢工形式斗争,后加入共产党组织工农军队,才能创造辉煌,改变历史。我认识到面对困难,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团结身边人的力量,更有助于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主要人物的特点、主题。

根据题干信息,要求对《红星照耀中国》里写到的人物熟悉。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及毛泽东、周恩来等伟大的共产党员及长征事件等,即可总结概括出。故答案为:红色。作品真实记录了很多红军将士在革命根据地、长征中的表现,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他们坚毅、顽强、热爱民族国家,他们用一颗红心来创造国家的未来,所以是红色的。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根据题干信息,祥子出身贫民,作为普通的老百姓,《红星照耀中国》和其相似相似起点和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的是徐海东、邓发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