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带解析_第1页
23.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带解析_第2页
23.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带解析_第3页
23.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带解析_第4页
23.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带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类人猿2.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A.男女生殖系统最重要的结构分别是睾丸和子宫 B.人体的发育是从卵细胞开始的 C.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D.在青春期大脑的发育已经成熟3.下列关于人体内营养物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在细胞内含量最多 B.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C.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4.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选项ABCD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B1铁维生素C缺乏症夜盲症脚气病骨质疏松症坏血病A.A B.B C.C D.D5.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三支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因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 B.①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①②对照,变量是唾液淀粉酶 D.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模拟人口腔温度6.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胃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氨基酸,肝脏分泌的胆汁含消化脂肪的酶 C.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 D.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7.有关合理营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合理营养能够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B.我们可以根据膳食宝塔安排一日三餐,使早餐、午餐和晚餐的能量摄入比例分别占30%、40%、30%左右 C.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比例合适,互相搭配合理 D.忙时多吃含能量多的食物,闲时以吃蔬菜水果类食物为主8.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A.①模拟的是气管 B.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 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 D.图乙模拟吸气过程9.饭后漫步在梅江两岸,“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警示标语随处可见。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每年夏季都有学生溺亡,生命之花未开先衰,令人痛心,溺水而亡的原因是()A.阻断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影响了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使氧气无法在血液中运输 D.影响了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10.如图是人体血细胞形态模式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A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 B.B最大,能够吞噬病菌 C.C最小,能止血和加速凝血,三种血细胞中只有C没有细胞核 D.D是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1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中,图甲表示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对于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主要目的是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B.通常情况下应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C.实验中观察到红细胞成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即图乙中的2 D.图乙三种血管中的血流速度最快的是312.如图为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能正确表示血流速度关系的是()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13.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A.只有体循环 B.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C.只有肺循环 D.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14.掌握血型和安全输血的知识对抢救危急病人有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人发生生命危险的一次失血量是1200~1500毫升 B.在ABO血型系统中,血液有A型、B型、AB型和0型 C.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D.若两人的血型不同时,输血一定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15.下列人体的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食物残渣的排出 B.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 C.汗液的排出 D.尿液的排出16.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依次①②③④ B.尿的生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经过①处形成尿液 D.②为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17.如图所示的是肾单位的部分结构,④中液体与③中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不含有()A.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血细胞和葡萄糖 C.尿酸和尿素 D.血细胞和无机盐18.正常情况下,人体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A.氧减少,尿素增加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氧增加,尿素减少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19.“火树银花不夜天”,在喜庆的盛大节日里,人们常常要燃放礼花爆竹,此时旁观者最好张口,或闭嘴、堵耳。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B.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保护鼓膜不受损伤20.如图四幅图中,能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正确矫正方法的是()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21.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 C.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的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22.如图是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5]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B.[3]是神经中枢,能够产生痛觉 C.缩手反射属于复杂反射 D.[2]受损后,既无感觉也无反应23.下列疾病与引发病因不对应的是()A.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少 C.大脖子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巨人症﹣﹣肾上腺素分泌过多24.某研究小组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下表是该实验结果记录:甲组后来在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蝌蚪又能继续发育。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甲乙丙处理方法破坏蝌蚪的甲状腺不做任何处理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实验结果停止发育正常发育成青蛙提前发育成苍蝇般大小的青蛙A.甲状腺激素能影响蝌蚪的发育 B.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C.乙、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 D.乙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25.污染已成为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汽车尾气、塑料垃圾二、非选择题(每空一分,共50分)26.(8分)“母爱是迷航的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母爱是冬日的阳光,温暖着赤子的心灵;母爱是尽职的卫士,保护着幼小的生命;母爱是春天的细雨,滋润着干涸的土地;母爱是秋天的金黄,展现着丰收的喜悦;……”母亲十月怀胎,历经辛苦抚育我们成长。对于母亲,用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图甲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整理的人类生殖发育过程流程图,图乙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图丙是睾丸和卵巢发育趋势图,请回答:(1)图甲中睾丸产生的[A]与[B]产生的卵细胞在处结合成[C]受精卵,完成[D]受精过程。(2)怀孕开始的标志:受精卵分裂后形成的胚泡最后附着在图乙的[]。(3)母亲在怀孕期间,要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下列关于胎儿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的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A.胎儿→胎盘→脐带→母体B.胎儿→脐带→胎盘→母体C.脐带→胎盘→胎儿→母体D.胎盘→脐带→胎儿→母体(4)图丙中曲线表示女性卵巢重量变化曲线。(5)男孩和女孩进入青春期后体形会发生变化,在形态结构上最显著的特征是。此外还会出现一些第二性征,如男孩喉结突出、声音低沉,女性骨盆宽大,声调较高等,这些变化是由性器官所分泌的引起的。(6)进入青春期心理上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会产生很多想法,也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你认为下列想法可行的是。①我已经长大,我的事不用父母管②内心世界复杂,不想跟家长交流③生活中存在矛盾心理时,主动与老师或家长交流④我行我素,不听老师的劝告⑤积极参加体育活动27.(8分)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了解消化系统结构与合理营养的知识,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图1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图,图2是我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示意图,图3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种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其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任写一条)。(2)图2“平衡膳食宝塔”第一级的食物,所含主要营养物质是,参与消化该物质的消化液有,图3中的曲线表示该物质的消化。(3)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填代号)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最终消化产物是。(4)小明由于平时吃得多导致身体肥胖。为了健康减肥,他需要怎么做?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任写一条)。28.(9分)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人民措手不及,其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现凝血障碍。图1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2为呼吸时胸廓容积的变化曲线,图3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2)图1中的结构1、2、3、4、5构成了人体的,其主要功能是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同时还对进入体内的空气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空气变得,以减轻对肺的刺激。(3)图2所示曲线中的段表示人体吸气过程,此时图1中的结构8处于状态。(4)图3中,肺由许多肺泡组成,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在此处能进行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请写出一条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的结构特点。(5)图3中,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性质的变化是,获得的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中被利用。(6)健康人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会引起肺部纤维化,肺泡弹性下降,壁增厚,导致(从以下选项中选择字母填写,多选)过程受阻,使呼吸困难逐渐加重。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d.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29.(8分)如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的关系示意图(图中[7]表示肺泡,[8]表示组织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就像一台“泵”,使血液在体内不停地流动,肌肉壁最厚的腔是[]。心脏内有着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分别是和。(2)人体内的血液循环途径有两条,其中肺循环的起点是[]。(3)某患者患有鼻炎,医生从臀部对其注射药物,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4)在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有(填数字)。(5)图中[6]与[7]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实现的。(6)若[5]处代表的是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经过此处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有。30.(8分)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代表不同的结构,表格为取自图中不同结构液体的成分含量(单位:g/100ml),请分析回答:液体水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尿酸无机盐甲97微量0.10.030.0040.9乙95001.80.051.1丙927.50.10.030.0040.9(1)肾单位是由图中的构成的(填序号),既属于泌尿系统又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填序号)。(2)人体的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和两个过程形成尿液。(3)分析表中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甲取自于图中的[]。(4)液体乙比液体甲尿素的含量明显増加,这是由作用导致的。(5)如果在④的末端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或血细胞,是[]病变造成的。(6)如果在④的末端出现了葡萄糖,说明可能患有糖尿病,应该怎么治疗?。31.(9分)“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大家纷纷骑上自行车,结伴出行,一排排的自行车队成为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端午节休假期间,李林同学也加入了骑行大军的行列。请根据他在骑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骑行过程中,李林被眼前的自然景色迷住了,他感到心旷神怡。这些物体在他眼球的[]上成像,最后在[]形成视觉。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声,声音会刺激他耳朵内的感受器,他忍不住放眼远眺。此过程中,眼睛晶状体的曲度会。(2)由于骑行速度过快,李林的手指被一根带刺的树枝刺破,他不由自主地迅速缩手。请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组成流程图的形式表示该反射的基本途径:。(3)当行至路口时,大家发现对面是红灯,于是停车等待,此反射类型属于。(4)骑行者能够在崎岖的山路上“平稳”前行,主要是由于[]的调节作用。(5)在山路的拐弯处,突然出现一个行人,李林紧急刹车,此时他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由于大脑皮层特别兴奋时,促使肾上腺分泌的增加的缘故。(6)由上述生理现象可知,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的共同调节。2019-2020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2分)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类人猿【分析】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建立者是达尔文,他提出了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解答】解: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C。【点评】注意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的事迹,注意知识的积累。2.(2分)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A.男女生殖系统最重要的结构分别是睾丸和子宫 B.人体的发育是从卵细胞开始的 C.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D.在青春期大脑的发育已经成熟【分析】(1)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受精卵在女性的输卵管内形成,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2)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解答】解:A、男女生殖系统最重要的结构分别是睾丸和卵巢,错误。B、人体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错误;C、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脐带是输送血液的通道,而不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正确;D、青春期大脑发育并没有完全成熟,错误。故选:C。【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胚胎发育过程和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即可正确解答本题。3.(2分)下列关于人体内营养物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在细胞内含量最多 B.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C.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解答】解:A、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活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是水,错误;B、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正确;C、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正确;D、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含量最多,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它,正确。故选:A。【点评】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4.(2分)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选项ABCD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B1铁维生素C缺乏症夜盲症脚气病骨质疏松症坏血病A.A B.B C.C D.D【分析】虽然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并且会引起疾病。如图:维生素种类主要功能缺乏症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佝偻病、骨质疏松等【解答】解:A、缺乏维生素A患夜盲症,A正确;B、脚气病与缺乏维生素B1有关,B正确;C、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铁易患贫血,C错误;D、坏血病与缺乏维生素C相关,D正确。故选:C。【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缺乏症,可借助表格中的内容比较记忆。5.(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三支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因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 B.①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①②对照,变量是唾液淀粉酶 D.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模拟人口腔温度【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解答】解:A、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而不是葡萄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A错误;B、①③对照,实验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可以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B正确;C、①②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因此①②对照,②号试管为对照组,C正确;D、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在此温度下活性最强,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淀粉的消化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6.(2分)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胃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氨基酸,肝脏分泌的胆汁含消化脂肪的酶 C.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 D.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解答】解: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A错误;B、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最终在小肠内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胆汁不含消化酶,只能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B错误;C、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能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是消化的主要场所。C正确;D、大肠没有消化功能,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7.(2分)有关合理营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合理营养能够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B.我们可以根据膳食宝塔安排一日三餐,使早餐、午餐和晚餐的能量摄入比例分别占30%、40%、30%左右 C.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比例合适,互相搭配合理 D.忙时多吃含能量多的食物,闲时以吃蔬菜水果类食物为主【分析】合理营养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合理营养将产生功能障碍以至发生营养缺乏病或营养过剩性疾病。【解答】解:A、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因此能够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A正确;B、根据膳食宝塔安排一日三餐,使早餐、午餐和晚餐的能量摄入比例分别占30%、40%、30%左右,B正确;C、合理的膳食是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比例合适,互相搭配合理,C正确;D、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不管忙闲都要主副食搭配合理,因此忙时多吃含能量多的食物,闲时以吃蔬菜水果类食物为主是错误的,D错误。故选: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合理营养、合理膳食的要求。8.(2分)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A.①模拟的是气管 B.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 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 D.图乙模拟吸气过程【分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解答】解:AB、图中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③瓶壁表示胸廓,④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故AB正确;C、甲图中④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故C正确;D、乙图中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肺缩小,表示呼气。故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9.(2分)饭后漫步在梅江两岸,“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警示标语随处可见。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每年夏季都有学生溺亡,生命之花未开先衰,令人痛心,溺水而亡的原因是()A.阻断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影响了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使氧气无法在血液中运输 D.影响了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分析】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气体交换,据此解答。【解答】解: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四个环节。人体呼吸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不能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故选:A。【点评】关于呼吸的四个过程是考察的难点,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巩固。10.(2分)如图是人体血细胞形态模式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A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 B.B最大,能够吞噬病菌 C.C最小,能止血和加速凝血,三种血细胞中只有C没有细胞核 D.D是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分析】血液由血浆和细胞壁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图中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解答】解:A、A为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A正确;B、B为白细胞,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B正确;C、C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血小板和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C错误;D、D是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D正确。故选:C。【点评】知道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数量关系和三种血细胞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11.(2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中,图甲表示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对于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主要目的是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B.通常情况下应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C.实验中观察到红细胞成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即图乙中的2 D.图乙三种血管中的血流速度最快的是3【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1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3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2毛细血管。【解答】解:A、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A正确。B、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宽且亮。B正确。CD、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如图中的1,血流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如图中的3,血流速度较慢;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图中2是毛细血管,因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C正确,D错误。故选:D。【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12.(2分)如图为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能正确表示血流速度关系的是()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分析】图中③处血液的流向是从由主干流向分支,故③为动脉;图中①处血液的流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故①为静脉;②处为毛细血管。【解答】解:③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①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因此血液流速关系可表示为:③动脉>①静脉>②毛细血管,C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13.(2分)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A.只有体循环 B.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C.只有肺循环 D.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分析】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解答】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后,药物到达患病部位上肢的伤口需要依次经过臀部毛细血管→下肢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此段属于体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此段属于肺循环)→左心室→主动脉→上肢动脉→上肢毛细血管(伤口处)(此段属于体循环)。所以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14.(2分)掌握血型和安全输血的知识对抢救危急病人有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人发生生命危险的一次失血量是1200~1500毫升 B.在ABO血型系统中,血液有A型、B型、AB型和0型 C.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D.若两人的血型不同时,输血一定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分析】血型一般是指ABO血型,分为A、B、AB、O四种血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解答】A、血液对人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危及生命,必须进行输血抢救。A正确;B、血型一般是指ABO血型,分为A、B、AB、O四种血型。B正确C、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少于400毫升时,1次失血量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可没有明显的症状,不会影响健康,所以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C正确;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红细胞不会凝集现象。D不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人体的血量和无偿献血的原则、意义、要求。15.(2分)下列人体的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食物残渣的排出 B.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 C.汗液的排出 D.尿液的排出【分析】此题考查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有关知识点。回答此题要明确排泄的三个途径以及排泄和排遗的不同。【解答】解: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故选:A。【点评】要注意排便和排遗的区别,排泄排出体外的是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排遗排出去的是食物残渣。16.(2分)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依次①②③④ B.尿的生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经过①处形成尿液 D.②为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分析】图中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解答】解:如图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图,泌尿系统是由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是输送尿液,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所以尿的生成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尿道是排出尿液,D错误。故选:D。【点评】明确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17.(2分)如图所示的是肾单位的部分结构,④中液体与③中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不含有()A.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血细胞和葡萄糖 C.尿酸和尿素 D.血细胞和无机盐【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解答】解:当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④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④中液体与③中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识图。18.(2分)正常情况下,人体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A.氧减少,尿素增加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氧增加,尿素减少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分析】(1)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2)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解答】解: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的含量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所以,正常情况下,人体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氧气减少。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在肾脏的流经途径和成分变化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虽然代谢废物减少,但肾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19.(2分)“火树银花不夜天”,在喜庆的盛大节日里,人们常常要燃放礼花爆竹,此时旁观者最好张口,或闭嘴、堵耳。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B.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保护鼓膜不受损伤【分析】当听到巨大声响时,最好张开嘴,闭嘴、堵耳,目的是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解答】解: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这样保护鼓膜的原因。20.(2分)如图四幅图中,能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正确矫正方法的是()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解答】解:图甲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图乙光线落在视网膜上,表示正常人的眼;图丙表示光线经过凹透镜会聚在在视网膜上,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图丁表示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在在视网膜上,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因此能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正确矫正方法的是甲和丙。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21.(2分)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 C.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的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分析】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三部分,人体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脑和脊髓,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解答】解:A、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A正确;B、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位于椎管里面,上端连接延髓,两旁发出成对的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脊髓里有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脊髓既有反射,又有传导作用,B正确。C、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的,C错误;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正确。故选:C。【点评】注意理解掌握神经系统的有关基础知识即可解答。22.(2分)如图是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5]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B.[3]是神经中枢,能够产生痛觉 C.缩手反射属于复杂反射 D.[2]受损后,既无感觉也无反应【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解答】解:A、图中1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5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A错误;B、图中3是神经中枢,痛觉在大脑皮层形成,B错误;C、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简单反射,C错误;D、2传入神经受损后,神经冲动无法传导到大脑,无感觉;2传入神经受损后,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完成反射,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23.(2分)下列疾病与引发病因不对应的是()A.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少 C.大脖子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巨人症﹣﹣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如下图:内分泌腺位置功能激素分泌异常症垂体位于大脑的下部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人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甲状腺位于颈前部,喉和气管的两侧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就分泌过多会患甲亢;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不足会患患呆小症;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散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等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患糖尿病【解答】解: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A正确;B、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所以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患糖尿病。B正确;C、大脖子病又叫地方性甲状腺肿,是饮食中缺碘使得的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导致的。C正确;D、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会患巨人症,D错误。故选:D。【点评】对于激素的作用以及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可通过列表的方式对比掌握。24.(2分)某研究小组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下表是该实验结果记录:甲组后来在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蝌蚪又能继续发育。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甲乙丙处理方法破坏蝌蚪的甲状腺不做任何处理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实验结果停止发育正常发育成青蛙提前发育成苍蝇般大小的青蛙A.甲状腺激素能影响蝌蚪的发育 B.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C.乙、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 D.乙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分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答】解:A、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蝌蚪的发育。A正确;B、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C、乙和丙都有甲状腺激素,只是甲状腺激素的多少不同,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多少,C错误;D、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探究的是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蝌蚪的发育。乙和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的多少为变量,探究的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所以乙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25.(2分)污染已成为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汽车尾气、塑料垃圾【分析】①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②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给人类及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臭氧层的破坏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解答】解: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硝酸等。酸雨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臭氧层的破坏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故选:C。【点评】理解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的成因、危害及预防。二、非选择题(每空一分,共50分)26.(8分)“母爱是迷航的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母爱是冬日的阳光,温暖着赤子的心灵;母爱是尽职的卫士,保护着幼小的生命;母爱是春天的细雨,滋润着干涸的土地;母爱是秋天的金黄,展现着丰收的喜悦;……”母亲十月怀胎,历经辛苦抚育我们成长。对于母亲,用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图甲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整理的人类生殖发育过程流程图,图乙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图丙是睾丸和卵巢发育趋势图,请回答:(1)图甲中睾丸产生的[A]精子与[B]产生的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结合成[C]受精卵,完成[D]受精过程。(2)怀孕开始的标志:受精卵分裂后形成的胚泡最后附着在图乙的[F]子宫内膜。(3)母亲在怀孕期间,要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下列关于胎儿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的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B。A.胎儿→胎盘→脐带→母体B.胎儿→脐带→胎盘→母体C.脐带→胎盘→胎儿→母体D.胎盘→脐带→胎儿→母体(4)图丙中曲线B表示女性卵巢重量变化曲线。(5)男孩和女孩进入青春期后体形会发生变化,在形态结构上最显著的特征是身高突增。此外还会出现一些第二性征,如男孩喉结突出、声音低沉,女性骨盆宽大,声调较高等,这些变化是由性器官所分泌的性激素引起的。(6)进入青春期心理上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会产生很多想法,也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你认为下列想法可行的是③⑤。①我已经长大,我的事不用父母管②内心世界复杂,不想跟家长交流③生活中存在矛盾心理时,主动与老师或家长交流④我行我素,不听老师的劝告⑤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分析】图甲中A精子,B卵巢,C受精卵,D受精,E分裂,F分化,G生长。图乙中A表示卵巢,B表示卵细胞,C表示输卵管,D表示受精卵,F表示胚泡,E表示子宫。【解答】解:(1)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A精子,D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C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因此,A是精子,B是卵巢,C是受精卵。(2)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F子宫内膜,这是怀孕。(3)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母体→胎盘→脐带→胎儿,故选B。(4)不论是身高的生长速度还是性器官的发育,女孩都是约在9﹣11岁,男孩约在11﹣13岁开始迅速的生长和发育,可见女孩比男孩进入青春期大约早1到2年,由图丙中曲线可以看出曲线B表示女性卵巢重量变化曲线。(5)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和体重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此外还会出现一些第二性征,如男孩喉结突出、声音低沉,女性骨盆宽大,声调较高等,这些变化是由性器官所分泌的性激素引起的。(6)①青春期少年觉得我已经长大,我的事不用你管,我行我素,做法不可行;②内心世界复杂,不想跟家长交流,不可行;③生活中的矛盾心理,主动与老师或家长交流,做法可行;④我行我素,不听老师的劝告,做法不可行;⑤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做法不可行。故选:③⑤故答案为:(1)精子;输卵管(2)F子宫内膜(3)B(4)B(5)身高突增;性激素(6)③⑤【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27.(8分)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了解消化系统结构与合理营养的知识,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图1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图,图2是我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示意图,图3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种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10]小肠,其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这大大地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任写一条)。(2)图2“平衡膳食宝塔”第一级的食物,所含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参与消化该物质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胰液,图3中的曲线甲表示该物质的消化。(3)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三、四(填代号)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最终消化产物是氨基酸。(4)小明由于平时吃得多导致身体肥胖。为了健康减肥,他需要怎么做?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合理膳食(任写一条)。【分析】1、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为了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要,人们的营养必须合理。3、图1中,1唾液腺、2咽、3肝脏、4胆囊、5口腔、6食道、7胃、8胰腺、9大肠、10小肠、11肛门;图2中,一是五谷类、二是果蔬类、三是鱼肉类、四是奶制品、五是油脂类;图3中,淀粉从口腔开始消化,蛋白质从胃开始消化,脂肪从小肠开始消化,所以甲表示淀粉的消化、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丙表示脂肪的消化。【解答】解:(1)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这大大地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利于消化。(2)图2“平衡膳食宝塔”第一级的食物是五谷类,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胰液,图3中的曲线甲表示淀粉的消化。(3)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所以,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富含蛋白质的三、四层食物,蛋白质最终在小肠内内分解成氨基酸。(4)为了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要,人们的营养必须合理。身体肥胖患者,应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故答案为:(1)[10]小肠;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这大大地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利于消化。(任写一条)(2)淀粉;唾液、肠液、胰液(缺一不可);甲(3)三、四;氨基酸(4)合理营养、合理膳食、注意荤素搭配、适量运动等(任写一条)【点评】掌握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及合理营养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8.(9分)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人民措手不及,其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现凝血障碍。图1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2为呼吸时胸廓容积的变化曲线,图3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7]肺。(2)图1中的结构1、2、3、4、5构成了人体的呼吸道,其主要功能是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同时还对进入体内的空气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以减轻对肺的刺激。(3)图2所示曲线中的bc段表示人体吸气过程,此时图1中的结构8处于收缩状态。(4)图3中,肺由许多肺泡组成,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在此处能进行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请写出一条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的结构特点肺泡数量很多,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等。(5)图3中,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性质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获得的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6)健康人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会引起肺部纤维化,肺泡弹性下降,壁增厚,导致ac(从以下选项中选择字母填写,多选)过程受阻,使呼吸困难逐渐加重。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d.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分析】(1)图中:1是鼻腔、2是咽、3是喉、4是气管、5是支气管、7是肺/8是膈肌;(2)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共四个过程。【解答】解:(1)7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1鼻腔、2咽、3喉、4气管、5支气管组成呼吸道,呼吸道都有C型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3)图2中bc段肺容积增大,表示吸气。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4)肺由许多肺泡组成,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这样的结构更利于气体交换的交换,也体现了生物学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5)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血液流经组织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氧气在组织细胞中线粒体中利用。(6)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肺部纤维化,肺泡弹性下降,导致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以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受阻,使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尚有喘息、咳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故答案为:(1)[7]肺(2)呼吸道;温暖、湿润、清洁(3)bc;收缩(4)肺泡数量很多,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等。(任写一条)(5)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线粒体(6)ac【点评】关于呼吸的四个过程是考察的难点,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巩固。29.(8分)如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的关系示意图(图中[7]表示肺泡,[8]表示组织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就像一台“泵”,使血液在体内不停地流动,肌肉壁最厚的腔是[D]左心室。心脏内有着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分别是房室瓣和动脉瓣。(2)人体内的血液循环途径有两条,其中肺循环的起点是[C]右心室。(3)某患者患有鼻炎,医生从臀部对其注射药物,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A]右心房。(4)在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有1、2(填数字)。(5)图中[6]与[7]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6)若[5]处代表的是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经过此处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有营养物质增多、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分析】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通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通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图中各结构分别是: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1肺动脉、2上下腔静脉、3主动脉、4肺静脉、5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6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7肺泡、8组织细胞。【解答】解:(1)左心室承担的输送血液的路途远,需要较大的压力,需要左心室有较发达的肌肉。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收缩力最强的是左心室。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房室瓣只向心室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在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向动脉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只能由心房→心室→动脉。(2)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如图所示:(3)某患者患有鼻炎,医生从臀部对其注射药物,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首先通过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4)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经过体循环血液在5全身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会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含氧较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通过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血液会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在体循环中动脉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在肺循环中动脉流静脉血静脉里流动脉血。1是肺动脉,2是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3是主动脉,4是肺静脉流动脉血。(5)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图中6肺部毛细血管与7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6)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经过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后,血液变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营养物质增多、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故答案为:(1)D左心室;房室瓣动脉瓣(顺序可颠倒)(2)C右心室(3)A右心房(4)1、2(缺一不可)(5)气体的扩散作用(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