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建设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林业生态建设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林业生态建设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林业生态建设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林业生态建设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业生态建设作业指导书TOC\o"1-2"\h\u31156第一章林业生态建设概述 3295701.1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3247771.1.1生态功能与社会需求 3313771.1.2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3295201.1.3生态建设与国家战略 3138241.2林业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 3106461.2.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352641.2.2保护优先,恢复与发展并重 3226211.2.3多元投入,多元参与 3156071.2.4严格管理,强化监督 411701.2.5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432059第二章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 4219612.1森林资源调查方法 4127222.1.1现场踏查法 496452.1.2样地调查法 4187602.1.3遥感调查法 4234842.1.4资料收集法 4309132.2森林资源评估体系 442.2.1森林资源数量评估 5319952.2.2森林资源质量评估 512192.2.3森林资源价值评估 532182.3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 515632.3.1森林资源监测 5233772.3.2森林资源管理 5307662.3.3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 526182第三章森林植被建设 5162303.1森林植被恢复技术 5136953.2森林植被结构调整 6193833.3森林植被保护与利用 626813第四章退化生态系统修复 7222874.1退化生态系统类型与特点 7201224.1.1退化生态系统类型 7103404.1.2退化生态系统特点 74994.2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720354.3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效果评价 810136第五章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 8139985.1水土保持措施 8303525.1.1工程措施 825425.1.2生物措施 9182955.1.3生态农业措施 956025.2水源涵养林建设 930025.2.1水源涵养林规划 9256885.2.2水源涵养林营造 9214365.3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监测 9252885.3.1监测内容 98145.3.2监测方法 9188955.3.3监测频次与数据整理 103359第六章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1044836.1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估 1075676.1.1调查内容 10248876.1.2调查方法 1011576.2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 1078646.2.1法律法规保护 1058856.2.2栖息地保护 1081926.2.3繁殖与养护 1172146.2.4宣传教育 11235386.3野生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11209706.3.1科学合理利用 1165676.3.2生态旅游 11105446.3.3资源监测与评估 11233656.3.4社会参与 119257第七章森林火灾防控 11267527.1森林火灾预防措施 11187247.1.1森林防火宣传与教育 11159227.1.2森林防火设施建设 12313047.1.3森林火灾隐患排查与治理 1250427.2森林火灾扑救技术 12164157.2.1火灾报警与调度 12275957.2.2灭火器材与设备 12176967.2.3扑救策略与战术 1257637.3森林火灾风险评估 12294127.3.1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12292077.3.2风险评估方法 13260267.3.3风险预警与应对措施 1327862第八章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管理 13208238.1项目策划与立项 1358168.2项目实施与监管 1328378.3项目验收与评价 1418673第九章林业生态建设政策与法规 14177179.1林业生态建设政策体系 14232439.2林业生态建设法规体系 15141019.3林业生态建设执法监管 1522148第十章林业生态建设宣传教育与培训 163097910.1宣传教育体系建设 163022410.2林业生态建设培训与人才培养 162367710.3社会公众参与与动员 16第一章林业生态建设概述1.1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1.1.1生态功能与社会需求林业生态建设是维护我国生态平衡、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缓洪水、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林业生态建设在满足这一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1.2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林业生态建设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同时林业生态建设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1.1.3生态建设与国家战略林业生态建设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林业生态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体系,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1.2林业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1.2.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林业生态建设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在规划阶段,要充分考虑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因素,保证林业生态建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1.2.2保护优先,恢复与发展并重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应坚持保护优先、恢复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在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对退化森林的恢复力度,同时注重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2.3多元投入,多元参与林业生态建设需要多元化的投入和支持。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和参与机制。1.2.4严格管理,强化监督林业生态建设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林业生态建设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保证工程实施的效果。1.2.5科技创新,持续发展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应注重科技创新,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优化林业生态建设模式,为实现林业生态建设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章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2.1森林资源调查方法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对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监测。以下是常用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2.1.1现场踏查法现场踏查法是指调查人员深入森林资源现场,通过实地观察、测量和记录,获取森林资源的相关数据。此方法适用于较小范围的森林资源调查。2.1.2样地调查法样地调查法是在森林资源调查区域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对样地内的森林资源进行调查和统计。此方法适用于较大范围的森林资源调查。2.1.3遥感调查法遥感调查法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宏观调查和监测。通过遥感图像分析,获取森林资源分布、面积、类型等信息。2.1.4资料收集法资料收集法是指通过收集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统计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森林资源进行综合分析。此方法适用于缺乏现场调查条件或需要历史数据的情况。2.2森林资源评估体系森林资源评估体系是对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价值进行评价的系统。以下为森林资源评估体系的主要内容:2.2.1森林资源数量评估森林资源数量评估包括森林面积、蓄积量、生物量等指标的测定。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森林资源的总体状况和变化趋势。2.2.2森林资源质量评估森林资源质量评估包括森林类型、林分结构、林龄结构、土壤肥力等指标的测定。这些指标反映了森林资源的质量和生产力水平。2.2.3森林资源价值评估森林资源价值评估包括森林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景观价值等指标的测定。这些指标有助于全面了解森林资源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贡献。2.3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是保障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2.3.1森林资源监测森林资源监测是对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价值变化进行持续、动态的观测和分析。监测手段包括地面调查、遥感监测、资料收集等。2.3.2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管理是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评估、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活动。其主要任务包括制定森林资源管理规划、实施森林资源保护措施、推广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等。2.3.3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评估、监测和管理的过程。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第三章森林植被建设3.1森林植被恢复技术森林植被恢复是林业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人工干预,加速植被的自然恢复过程,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以下是森林植被恢复技术的几个关键点:(1)树种选择:根据立地条件、气候特点、土壤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生态效益高的树种。(2)植被配置:采用混交林、人工林与天然林相结合等方式,优化植被结构,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3)植被恢复方法:包括播种、植苗、插穗、分株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植被恢复方法。(4)土壤改良:对贫瘠、退化土地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为植被生长创造良好条件。(5)水分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保证植被生长所需水分,提高植被成活率。3.2森林植被结构调整森林植被结构调整是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适应气候变化、保障生物多样性等重要任务。以下是森林植被结构调整的几个关键点:(1)树种结构调整:根据森林类型、功能需求,增加珍贵树种、乡土树种比例,优化森林结构。(2)龄组结构调整:通过合理采伐、更新造林等措施,调整森林龄组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3)密度调整:根据森林类型、立地条件、经营目标等因素,合理调整林分密度,促进森林生长。(4)空间结构优化:通过调整林分空间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景观异质性。3.3森林植被保护与利用森林植被保护与利用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旨在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下是其关键点:(1)保护措施: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格执法,防止非法破坏森林植被。(2)生态补偿: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森林植被实施生态补偿,保障其可持续利用。(3)资源监测: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森林植被动态变化,为森林植被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4)合理利用:遵循生态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充分发挥森林植被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5)宣传教育:加强森林植被保护与利用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森林植被保护与利用的良好氛围。第四章退化生态系统修复4.1退化生态系统类型与特点4.1.1退化生态系统类型退化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共同作用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的一类生态系统。根据退化程度和退化原因,退化生态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草地退化:由于过度放牧、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等原因导致的草地生态系统退化。(2)森林退化:由于森林砍伐、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导致的森林生态系统退化。(3)湿地退化:由于湿地开发、水资源过度利用等原因导致的湿地生态系统退化。(4)河流退化:由于河道整治、水污染、水资源过度利用等原因导致的河流生态系统退化。(5)农田退化:由于土地过度开发、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等原因导致的农田生态系统退化。4.1.2退化生态系统特点退化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生态系统结构简单:退化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单一,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2)生态系统功能减弱:退化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汇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3)生物多样性降低:退化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4)生态环境恶化: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等问题严重。4.2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植被恢复技术:通过人工种植、植被配置、植被修复等措施,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2)土壤改良技术:通过土壤施肥、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改善等措施,改善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环境。(3)水资源管理技术:通过水资源调配、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措施,保障退化生态系统所需的水资源。(4)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通过生物多样性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入侵防治等措施,保护退化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5)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评估、生态环境预警等措施,对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4.3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效果评价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效果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植被恢复效果评价:评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面积、种类、密度等指标。(2)土壤改良效果评价:评价退化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土壤肥力等指标。(3)水资源改善效果评价:评价退化生态系统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质等指标。(4)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评价:评价退化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生物多样性指数等指标。(5)生态环境改善效果评价:评价退化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指标。通过对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效果的评价,可以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优化修复方案,提高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效果。第五章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5.1水土保持措施5.1.1工程措施(1)梯田建设:依据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合理规划梯田布局,优化梯田结构,提高梯田的保水保土能力。(2)坡面防护:采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对坡面进行综合防护,降低坡面侵蚀程度。(3)谷坊建设:在侵蚀沟道中修建谷坊,拦截泥沙,减缓水流速度,减轻沟道侵蚀。5.1.2生物措施(1)植被恢复:通过人工造林、封禁育林等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2)植物篱建设:在坡耕地、道路两侧等易侵蚀区域,设置植物篱,拦截泥沙,减缓水流。5.1.3生态农业措施(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作物种植,降低农业生产对水土资源的压力。(2)改进农业生产技术:采用免耕、少耕、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土壤侵蚀。5.2水源涵养林建设5.2.1水源涵养林规划(1)林种选择:根据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应当地环境、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树种。(2)林分结构:构建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林分,提高林分的生态功能。5.2.2水源涵养林营造(1)造林技术:采用容器苗造林、植苗造林等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2)抚育管理:加强水源涵养林的抚育管理,提高林分质量。5.3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监测5.3.1监测内容(1)水土流失监测:监测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分布及变化趋势。(2)水源涵养功能监测:监测林分水源涵养能力、径流量、水质等指标。5.3.2监测方法(1)地面监测:通过实地调查、样方调查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2)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对水土流失和水源涵养状况进行动态监测。5.3.3监测频次与数据整理(1)监测频次:根据监测目的和实际情况,确定监测频次。(2)数据整理: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形成监测报告,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第六章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6.1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估6.1.1调查内容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种群数量、分布范围、生境状况、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调查内容具体如下:(1)物种多样性:调查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种类、分布、生活习性等基本情况。(2)种群数量:统计各物种的种群数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3)分布范围:了解野生动植物的地理分布,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4)生境状况:评估野生动植物的生境质量,包括栖息地类型、面积、破碎程度等。(5)生态系统功能:分析野生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食物链、物质循环等。6.1.2调查方法(1)文献资料收集:收集相关研究资料,了解调查区域野生动植物的背景信息。(2)野外调查:采用样方调查、线路调查、访问调查等方法,实地调查野生动植物资源。(3)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数据,分析野生动植物生境变化。(4)数据整理与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6.2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6.2.1法律法规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法律保护。6.2.2栖息地保护(1)建立自然保护区: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实施严格保护。(2)生态修复:对受损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进行生态修复,提高栖息地质量。(3)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6.2.3繁殖与养护(1)人工繁殖: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进行人工繁殖,增加种群数量。(2)养护管理:加强野生动植物养护管理,提高生存率。6.2.4宣传教育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保护氛围。6.3野生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6.3.1科学合理利用在保证野生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满足人类生活需求。6.3.2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提高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观赏价值,促进地方经济发展。6.3.3资源监测与评估建立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与评估体系,实时掌握资源状况,为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6.3.4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七章森林火灾防控7.1森林火灾预防措施7.1.1森林防火宣传与教育为提高森林防火意识,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应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完善的森林防火宣传计划,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火灾危害及预防措施。(2)开展森林防火知识普及活动,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林区、社区、学校等场所,进行防火知识讲解和技能培训。(3)加强对林区居民、游客、企事业单位的宣传教育,提高其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7.1.2森林防火设施建设(1)建立完善的森林防火监测系统,包括卫星遥感、航空巡逻、地面巡查等多种手段,实现对森林火灾的及时发觉和处理。(2)建立森林防火隔离带,降低火灾蔓延风险。在重点防火区域,设置防火隔离带,并定期清理林下可燃物。(3)加强森林防火通道建设,保证火灾发生时,消防车辆和人员能够迅速抵达火灾现场。7.1.3森林火灾隐患排查与治理(1)定期对森林火灾隐患进行排查,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控。(2)加强火源管理,严格控制生产、生活用火,严厉打击非法野外用火行为。(3)对火灾高风险区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森林抗火功能。7.2森林火灾扑救技术7.2.1火灾报警与调度(1)建立森林火灾报警系统,保证火灾信息能够迅速传递至消防部门。(2)建立森林火灾扑救调度中心,实现对火灾现场的实时监控和指挥调度。7.2.2灭火器材与设备(1)配备适用于森林火灾的灭火器材,如风力灭火机、水枪、灭火弹等。(2)加强森林消防队伍的装备建设,提高灭火效率。7.2.3扑救策略与战术(1)根据火灾类型、火势大小、地形地貌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扑救策略。(2)运用航空灭火、地面灭火、化学灭火等多种手段,实施综合扑救。7.3森林火灾风险评估7.3.1风险评估指标体系(1)建立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气象条件、植被类型、地形地貌、火源因素等。(2)对各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其在火灾风险评估中的权重。7.3.2风险评估方法(1)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森林火灾风险进行评估。(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绘制森林火灾风险分布图。7.3.3风险预警与应对措施(1)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森林火灾风险预警机制。(2)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防火措施,降低火灾风险。第八章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管理8.1项目策划与立项项目策划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前提,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符合国家林业发展战略,充分调查和评估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源条件,保证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项目策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和规模,确定项目实施区域和范围,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项目背景、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生态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项目立项需经过以下程序:申报单位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提出项目申请,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报请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进行项目立项。8.2项目实施与监管项目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严格执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方案,保证项目质量和效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加强项目监管,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项目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任务分解、进度安排、投资预算等;签订项目合同,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开展项目施工,包括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资源保护等工程;进行项目监测,及时掌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立健全项目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责任;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审计,保证资金合理使用;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为项目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8.3项目验收与评价项目验收是保证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应遵循以下原则:客观、公正、科学、严谨,保证项目验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项目验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包括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投资完成情况等;评估项目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评价。项目评价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包括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实施过程评价,包括项目管理、技术创新、资金使用等方面;项目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项目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项目验收与评价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报请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保证项目质量和效益。项目验收与评价结果作为项目后续管理和政策制定的依据。第九章林业生态建设政策与法规9.1林业生态建设政策体系林业生态建设政策体系是我国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总称。该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为核心,涵盖了国家、地方和部门三个层面的政策。在国家层面,主要包括《国家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规划》、《国家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这些文件明确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目标、战略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总体指导。在地方层面,各级根据国家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如《湖南省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四川省林业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这些政策措施细化了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分工、资金投入、项目实施等内容,有力推动了地方林业生态建设。在部门层面,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范围,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林业生态建设的相关政策支持措施。9.2林业生态建设法规体系林业生态建设法规体系是我国为了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法治保障,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总称。该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为基础,包括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在法律层面,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这些法律明确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基本制度、法律责任等内容,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法治基础。在行政法规层面,主要包括《森林防火条例》、《木材运输管理条例》、《森林资源保护条例》等。这些行政法规对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规定,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具体操作依据。在部门规章层面,主要包括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管理办法》、《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这些部门规章对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具体事务进行了规范,保证了林业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地方性法规层面,各级地方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法规。如《湖南省林业生态建设条例》、《四川省草原保护条例》等。这些地方性法规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地方层面的法治保障。9.3林业生态建设执法监管林业生态建设执法监管是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