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人民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人民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人民版必修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人民版必修_第4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人民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1.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理解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掌握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工作重点的转移1.召开

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2.主要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

的指导方针。(2)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

上来。(3)经济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出了实行

的伟大决策。1978现代化建设实事求是改革开放3.历史意义(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开始了中国以

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3)开辟了建设

的新道路。(4)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易混易错易混易错“文化大革命”结束≠“左”倾错误消除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但是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依然“以阶级斗争为纲”,继续延续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左”倾错误并未完全消除。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改革(1)原因:农村经济体制问题严重。(2)措施:实行

。(3)过程①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

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②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推行联产到组和试行包产到组等责任制。③1980年9月,“包产到户”“

”的责任制迅速推广。(4)意义:是农村

的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小岗经济体制2.城市改革(1)背景:农村改革突破性进展的推动。(2)开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

。(3)内容①中心环节:增强

。②管理体制:实行

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4)结果①到1987年,全国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

责任制。②企业内部进行的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也迅速推进。国有企业企业活力政企承包经营易混易错(1)(2)图解识记图解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易混易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没有所有权。图解识记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背景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2.过程(1)设立经济特区①背景: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

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②设立:1980年,在广东的

、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③意义: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

的“试验田”。福建深圳经济体制改革(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①时间:1984年5月,开放

、秦皇岛、天津、烟台、

、连云港等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②措施:扩大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逐步兴办

开发区。③意义: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3)开辟经济开放区:自1985年起,在

、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4)开发开放浦东:1990年4月,做出开发开放

地区的决策,这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大连青岛经济技术长江三角洲上海浦东3.对外开放格局(1)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2)特点:

、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维点拨多层次改革开放图解识记思维点拨经济特区的“特殊性”(1)特殊的优惠政策: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2)特殊的管理权限: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3)特殊的经济结构: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图解识记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史料一“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史料二用农民的话来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的”;农民取得了农产品的实际支配权。所以说这种办法“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单,群众放心”。史料三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史料解读]史料一说明吃饭问题是农村改革的直接原因,人民公社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是农村改革的根本原因。史料二说明在经营方式上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在分配方式上实现了按劳分配。史料三说明农村改革使农业走向商品生产,加速了农业的现代化。[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一,分析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提示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人民公社体制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必须进行改革。提示(2)据史料一、二,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经营方式和产品分配方式方面的变化。提示变化:经营方式上,从公社集中计划经营到家庭承包经营;分配方式上,从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到按劳分配的转变。提示(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从农业与市场关系变动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意义。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注重农业的市场导向,发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提示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史料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史料解读]饼状图表明从1978年到2002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比重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比重上升。[问题思考]史料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什么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变化: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方向: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影响: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实质(1)原因①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②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③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及其实行具有群众基础。史论总结(2)特点: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3)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主题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1.背景史料

①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②人家封锁我们……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史料解读]①从世界潮流的角度说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②从经验教训的角度说明必须对外开放。[问题思考]据史料,概括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提示吸取历史上闭关锁国的教训,顺应世界潮流实行对外开放。提示2.过程史料因为绝大部分海外华侨都是来自广东和福建省的,所以两省被认为是吸引海外华侨投资者的最理想的地点。——柯林·麦克拉斯等著《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史料解读]史料隐含的信息:一是海外华侨大多数来自闽粤地区;二是闽粤地区的地理和资源优势。[问题思考]中国最早设置的经济特区有哪些?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选择此处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提示最早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原因: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打破封闭状态,以经济特区为窗口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条件优越:如位于东南沿海,隶属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便于吸引外资;资源比较丰富;远离国家政治经济权力中心,环境相对宽松、干扰少,有利于改革试验。提示3.特点史料一为了①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②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史料解读]史料一通过图片和文字直观、概括的说明当前对外开放的特点。划线部分“各国”体现了对所有国家开放;“更加广阔”体现了合作领域变化。[问题思考]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提示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开放的特点。提示史料二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摘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史料解读]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对外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体现了对外开放的成果。[问题思考]分析史料二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提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示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1)全方位:全面对外开放,对全世界开放。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2)多层次: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会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3)宽领域: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史论总结深化提升全面理解经济体制改革1.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弊端,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所以必须改革原来的经济体制,才能使社会主义保持旺盛的生命力。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3.目的: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目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4.本质: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5.基本特点(1)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推广。(2)从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3)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解析漫画的寓意是农民都有属于自己的田地耕种,这是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故选B。1.(2018·武汉高一检测)如图是20世纪80年代的漫画《来自家乡的喜讯》。该漫画讨论的主题主要得益于哪次会议的决策

A.中国共产党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国共产党十四大

D.中国共产党十五大

答案解析12345√解析从题干信息“20世纪80年代”“分地,耕者有其责”可知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D。答案解析123452.(2017·四川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指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1978年,安徽、四川的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拥有对土地的承包权,但是所有权仍然归集体,也就是所有权和承包权相分离,故A项符合题意。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两权分离”取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