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少新版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冀少新版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冀少新版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冀少新版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冀少新版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少新版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99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中的二氧化碳来自于组织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组织液中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直接与[H]结合生产水C.血浆中存在的酶、抗体、淋巴因子等蛋白质类物质都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D.血浆中的血红蛋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的重要成分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会影响pH的稳态,也会使血浆中K+的浓度偏低C.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增加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的渗透压下降,③处的渗透压明显上升3、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A.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三倍体无子西瓜B.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C.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

①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

②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分别与重力;光照方向有关。

③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长的效果不相同。

④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⑤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与成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来防止落花落果。

⑥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都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A.只有一项叙述正确B.只有两项叙述正确C.只有三项叙述正确D.不只三项叙述正确5、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mmol·L-1);下列错误的是。

。成分。

Na+

K+

Ca2+

Mg2+

Cl-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16.0

147

4.0

1.25

1.0

114.0

1.0

10

140

2.5

10.35

25

47

A.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②的成分都可以进入到③中C.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可能导致组织水肿D.空气中的O2进入到①至少需穿过8层磷脂分子层6、环境容纳量(K值)即环境负荷量,又称最大容纳量或最大负荷量,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在有限的环境资源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最大种群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适宜条件下将培养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由10mL改为5mL,K值会降低B.适宜条件下在一定量葡萄糖溶液中增加酵母菌接种量,K值将不变C.在太行山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猕猴栖息环境,可以提高猕猴K值D.将乳酸菌和酵母菌培养在适宜条件下同一环境中,两者的K值相同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破坏后的生态系统不易恢复,说明其抵抗力稳定性强B.弃耕农田形成灌木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提高C.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控制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8、青藏高原植物生长主要受自然温度和人类放牧的影响。牧草的生长季由返青、开花、结实和枯黄等时期组成,生长季的变化与否能够反映高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者比较了放牧与围封对高山蒿草的生长季长度变化的影响,如图所示。据此分析合理的是()

A.围封可以提高高山蒿草的种群密度,但不改变该群落的丰富度B.放牧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围封改变生态系统中物种的进化方向C.为保护青藏高原植被的正常生长,应采取全面围封、禁牧的措施D.高山蒿草的生长季随围封时间增加而延长,可能是地表温度低造成的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元素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平衡D.a过程消耗的能量和b、c两过程产生的能量值和基本持平10、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1记录得到丙图所示的曲线图B.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说明d点处于未兴奋状态C.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④点D.丙图曲线处于⑤点时,甲图a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11、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将欧洲兔带到澳大利亚草原放养,后来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生态专家先后采用引入狐狸(y1年)和粘液瘤病毒(y2年)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引入狐狸防治欧洲兔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狐狸捕食较多的袋鼠B.引入的病毒能防治欧洲兔但对袋鼠影响不大,原因是病毒的专性寄生C.0—y1年欧洲兔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y1年时为防治的最佳时间D.若调查中被标记的部分个体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12、小麦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为了解决秸秆降解难题某科研团队将我省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切割成小段,于6月下旬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翻耕土埋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此过程未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等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延迟30天,则最终秸秆残留量均高于图中数据D.由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型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型微生物13、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但所占比例不符B.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a2+b2+c2+d2)/(a1+b1+c1+d1)×100%C.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D.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14、近几年国家投入巨资植树造林,大大提高了植被的覆盖率,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绝大多数的人工林,远看一片绿,近看一片黄(地表植被极少)。有些专家指出:大面积的人工林,树多了但森林生态功能衰退了,是表面绿化,是“绿色沙漠”。下列对“绿色沙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结构单一,垂直分层现象不明显B.该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林强C.动植物种类稀少,生物多样性水平低,易遭病虫害D.单一树种因树龄、高矮接近,生长密集,导致地表植被缺乏,易发生水土流失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_________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6、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内部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外部因素有气候、_______、天敌、_______等。17、生态系统:由_______和它的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18、_______,传递效率为_______。19、目前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_______等。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_______,这其中有些就是利用_______。20、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等,通过_______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其来源可以是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2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相对稳定的能力。22、根据《必修三》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给需要进行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2)出生率是指_____的比率。

(3)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_____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4)_____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5)对一只试管中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_____的方法。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_____;二是_____。

(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8分)23、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3题,共9分)24、A.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下丘脑分泌的激素①叫________

(2)垂体分泌的激素②叫_______;它可以促进_______的生长发育,也可以调节_______的合成和分泌等。

(3)对于促进生长和发育;甲状腺激素和_______分泌的生长激素表现为_______作用。

(4)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因为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_______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调节。

B.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人体除了人脑主生物钟外,还存在肝脏;胰脏等器官和脂肪组织中的局部生物钟。请回答:

(1)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在_______,该结构还具有分泌功能,如能分泌_______激素调节水的平衡,分泌_______激素调节垂体的活动,进而使垂体调节甲状腺的活动。

(2)活跃在人脑中的主生物钟基因在肝脏;胰腺等组织的细胞中也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科学家发现,若小鼠肝脏细胞中的生物钟基因被敲除了,小鼠会出现低血糖,这是因为_______。

(3)机体存在与肝脏生物钟相反的调控系统,在进食后限制过多的血糖。这一系统中_______是最主要的激素,这种物质由_______细胞产生。当人用餐后,葡萄糖进入血液引起该种激素的分泌,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__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25、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的问题。

不同类型的食物对人体血糖水平的影响不同;通常用血糖生成指数(Gl)来表示。研究者为研究长时间运动对食物在Gl方面的影响,将被测者分三狙,即①对照组:②HGI组:摄入高Gl食物+水;③LGl组:摄入低G1食物+水。摄食30min后,所有被测者依次进入相对于自身运动能力的一般强度运动和高强度运动测试。测试前后血样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指标的变化如左图和右图。

(1)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

由图分析可知;高Gl食物与低Gl食物的区别在于下列哪一项(_____)

A.含糖量的高低B.消化;吸收转换为血糖的速率C.营养成分的种类D.运动代谢掉所需的时间。

(2)对于糖尿病患者;更宜选择的食物类型为__________。(高G1/低Gl)

(3)该研究中个人运动强度的设定是根据人体最大强度运动至力竭时所能摄入的最大氧气含量来决定的。与最大摄氧量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4)根据左图和右图以及已有知识推测;当由一般强度运动转为高强度运动时,为继续维持长时间运动,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有(_______)。(多选)

A.胰岛素分泌量下降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降低,脂肪的氧化分解增强D.肝糖原水解增加26、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

(2)图乙中的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的膜;当神经递质作用在⑥上会使该神经元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3)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在神经递质参与下才能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⑤_________融合经________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4)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能量;所以在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________(细胞器)。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12分)27、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汁所需的营养物质由血液供给。下为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示意图;下表为牛乳汁和血液的部分成分比较。单位。

单位:g/ml。成分

血浆

乳汁

91.00

86.00

Na+

0.34

0.05

K+

0.025

0.15

葡萄糖

0.05

极微量

乳糖

0.00

4.60

甘油三酯

0.06

3.70

氨基酸

0.002

极微量

酪蛋白

0.00

2.80

免疫球蛋白(抗体)

2.60

0.07

(1)乳汁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其中的K+可通过_________方式转运到乳腺上皮细胞。

(2)与血浆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乳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合成甘油三酯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成乳糖是葡萄糖主要来自血浆,还可利用表中血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而来。

(5)图表中,不能在乳腺上皮细胞中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牛乳房出现炎症时,该物质在血浆和乳汁中的含量会__________,该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艾滋病是由HIV(RNA病毒)引起的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目前单纯依靠药物无法完全治愈。下图是HIV感染T细胞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HIV进入人体后,特异性识别靶细胞表面的________并在CCR5的帮助下与靶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HIV向胞内注入__________及能催化②过程的__________以周围游离的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相应产物。产物通过核膜上的___________(结构)进入细胞核并整合到基因组上。当靶细胞被激活后,整合的DNA会指导合成HIV的___________进行组装;释放出的子代HIV进而感染健康细胞。

(2)研究结果显示CD4分子是T细胞正常行使功能所必需的;CCR5不是其必需的。

①科研人员为了阻止HIV对T细胞的侵染,提出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特定DNA片段碱基序列的一种生物技术)使___________(填CD4或CCR5)基因丧失功能。

②构建人源化免疫系统的模型小鼠若干;平均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分别注射等量的HIV。当HIV在小鼠体内达到一定水平时,甲组注射一定量未经基因编辑的T细胞,乙组注射等量经过基因编辑的T细胞,结果如下图。

由图可知,注射T细胞时间为感染病毒后第_______周。从第6周开始,与甲组相比,乙组小鼠体内的病毒载量__________,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体液中的HIV被抗体结合。此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

(3)基因编辑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步应用于医学实践。日前某些科学家基因编辑技术改造人体胚胎细胞中的关键基因以达到预防艾滋病的目的,请对此事件说明你的观点及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立体农业是指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兴利避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农业经营模式。某林场在板栗林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一般高度为3~4m;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高度为1m左右。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调查一片面积为4hm2近方形板栗林里的板栗树种群密度,可以用_____________(方法)调查,该调查方法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

(2)板栗与茶树的根系深度不同,这体现了该地群落结构的_____________结构,这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等资源。

(3)板栗-茶树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其原因是_________。

(4)为对板栗林中某种害虫进行防治,该地果农十分依赖于喷洒农药,除可能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之外,请你谈一谈这种做法的害处: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点)。30、粟斑腹鹀(俗名红腹麻雀)是一种世界性濒危鸟类;多栖息于有矮树的山坡草地等环境,主食植物种子,夏季也吃小型昆虫。某地区由于修建车道;开垦耕地、火烧等原因导致栗斑腹鹀种群的生活环境破碎化,以斑块形式存在(如图)。为研究斑块面积及周边环境对栗斑腹鹀种群密度的影响,科研人员调查了该地区食物资源相似的4个班块(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

1号斑块2号斑块3号斑块4号斑块面积/km20.41.20.21.1栗斑腹鹀/只106233

(1)栗斑腹鹀在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中有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其采食后同化的碳元素,除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外,还可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体内。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方框中画出各斑块中栗斑腹鹀种群密度柱状图________。

(3)该地区栗斑腹鹀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保留整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请推测每个斑块的栗斑腹鹀个体数量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车流量的增加(假设其他环境因素不改变),请预测几个斑块的栗斑腹鹀数量和该地区的种群密度可能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人体血浆中的二氧化碳来自于组织细胞有氧呼吸;而人体组织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A错误;组织液中的氧气进入线粒体与[H]结合生成水需要酶的催化,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正确;血浆中的血浆蛋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的重要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存在血浆中,D错误。

【点睛】“三看法”判断内环境的成分:

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D【分析】【分析】

本题以“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水盐平衡调节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详解】

分析图示可知: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A正确;生理盐水成分与血浆成分明显不同,过量补充会影响pH的稳态,也会使血浆中K+的浓度偏低;B正确;①(血浆)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会导致其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进而引起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会引起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①处的渗透压下降,由①渗透到③(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加,③处的渗透压也会下降,D错误。

【点睛】

从题图中提取信息,依据题意和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知识准确定位图中数字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即①为血浆,②为淋巴,③为组织液,以此为切入点,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3、C【分析】【分析】

依题文可知;脱落酸具有促进果实脱落的作用;赤霉素具有促进植株生长的作用;乙烯利促进果实成熟。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

A;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没有染色体变异,不能获得三倍体无子西瓜,A错误;

B;脱落酸是(促进)果实脱落的;不是抑制。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促进果实脱落,B错误;

C;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C正确;

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乙烯利是促进果实成熟的,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

本题文重点是识记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功能。4、A【分析】琼脂块为非生命物质,不能提供ATP,因此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①正确;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决定于遗传物质,与重力无关,横向运输与外界单侧光照有关,②错误;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长的效果有可能相同,③错误;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④错误;生长素能够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不能促进果实成熟,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⑤错误;根的向地生长(近地侧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浓度低促进生长、)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茎的背地生长(近地侧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远地侧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⑥错误。综上分析,A正确,B、C、D均错误。5、B【分析】【分析】

首先根据各种体液中的成分区分是哪一种体液,由于细胞內液中的K+浓度要远大于细胞外液,细胞內液中的Na+浓度要远小于细胞外液;故根据图中数据可知,③为细胞內液,又由于细胞外液中,血浆的蛋白质含量大于组织液和淋巴,故可判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

【详解】

由于细胞內液中的K+浓度要远大于细胞外液,细胞內液中的Na+浓度要远小于细胞外液;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故根据图中数据可知,③为细胞內液,A正确;②组织液的蛋白质大分子不能进入到③细胞内液中,B错误;据分析可知②属于组织液,①为血浆,血浆内的蛋白质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将导致组织液增多,组织水肿,C正确;外界空气中的氧进入人体血浆,至少需穿过肺泡壁(单层细胞围成);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围成)。而氧分子要穿过肺泡壁,首先要进入肺泡壁中的某个细胞,然后再出这个细胞,即在氧分子穿过肺泡壁的过程中共通过了两层细胞膜结构;同理,氧分子穿过毛细胞血管壁进入血浆的过程中也要通过两层膜结构;故外界空气中的氧进入人血浆,至少要通过4层细胞膜,由于一层膜结构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故共需通过8层磷脂分子层,D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和成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各种体液的成分正确区分不同的体液。6、D【分析】【分析】

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K值就会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给生物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生物的根本措施。

【详解】

A;K值会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适宜条件下葡萄糖溶液由10mL改为5mL,营养物质含量减少,酵母菌K值会降低,A正确;

B;种群的K值与营养、空间、种间关系等有关;与接种量无关,B正确;

C;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改善猕猴栖息环境;K值增加,C正确;

D;乳酸菌和酵母菌培养在适宜条件下同一环境中;二者存在竞争且竞争能力不同,因此二者的K值不同,D错误。

故选D。7、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反馈调节不仅存在于一些动物激素的调节过程中,也存在于生态系统中。

【详解】

破坏后的生态系统不易恢复;说明其抵抗力稳定性弱,A错误;弃耕农田形成灌木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降低,抵抗力稳定性升高,B错误;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导致生态危机,不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控制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D【分析】【分析】

种群密度:每一种群单位空间的个体数(或作为其指标的生物量)。

物种丰富度:指某群落中物种的数量。

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开始次生演替;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增加,群落结构复杂;另外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详解】

A;图中只涉及嵩草生长季长度的变化;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随封围时间延长,没有看出围封提高高山嵩草的种群密度,A错误;

B;从柱形图中看不出放牧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也看不出封围是否改变生态系统中物种进化方向,图中只涉及嵩草生长季长度的变化,B错误;

C;高山蒿草的生长季随围封时间延长;为保护青藏高原植被正常生长,应当适度放牧,C错误;

D;根据试题分析;围封后高山蒿草的生长主要受自然温度的影响,高山蒿草的生长季随围封时间延长,可能是地表温度低造成的,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A:C【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碳循环示意图,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D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库;C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B为分解者;其余为消费者,即A为消费者;E为化石燃料。

【详解】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元素;而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碳元素,B错误;

C.对E(化石燃料)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正确;

D.a过程为光合作用,b、c为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因此a过程产生的能量远多于b;c过程消耗的能量;D错误。

故选A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碳循环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箭头关系确定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二氧化碳库的大写字母,并能够分析图中各个小写字母代表的过程。10、A:C:D【分析】【分析】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3)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详解】

A;丙图表示先后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动作电位;由图可知,表1可记录得到丙图所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A正确;

B;由图可知;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动作电位达到最大值,说明d点处于兴奋状态,B错误;

C;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动作电位达到最大值,此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④点,C正确;

D;丙图曲线处于⑤点时;甲图a处处于静息状态,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正确。

故选ACD。

【点睛】

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A:B【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欧洲兔急剧增加,呈现J型曲线,而袋鼠减少,引入狐狸后欧洲兔数量小幅度减少,而袋鼠仍然减少,说明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引入黏液瘤病毒后,欧洲兔的数量减少,而袋鼠的数量恢复。标志重捕法前提是标志和未标志的生物在被重捕获是被捕获的几率相等,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但不能过分醒目,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和不能改变标记动物与其捕食之间的关系等。

【详解】

A、y1年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根据y1年-y2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可推知;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捕食,A正确;

B;引入仅对欧洲兔致命的黏液瘤病毒后;欧洲兔的数量下降,对袋鼠影响不大,原因是病毒的专性寄生,B正确;

C、0(起始年)→y1年;欧洲兔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防治的最佳时间应该在其数量为K/2以下时,C错误;

D;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标志个体数;标志物部分脱落,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D错误。

故选AB。

【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2、A:B:C【分析】【分析】

1;由图可知土埋方式下残留物下降最快;即分解最快,因此该方式是还田后合理的处理方式。

2;微生物分解作用包括体外有机物分解和体内细胞呼吸作用;土壤中一定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细胞呼吸。

3;如果处理时间提前;则处理期间的平均温度比原处理的平均温度要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故秸秆的残留量会呈现下移趋势。

【详解】

A;由图可知;土埋方式秸秆残留量最少,即分解最快,因此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能量多级利用是原本直接流向分解者的,可以再度被利用,如肥料原本直接回田,通过沼气池微生物发酵将一部分能量转换为沼气让人们]再次利用,而此过程未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A正确;

B;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包括体外有机物分解和体内呼吸作用;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等条件有到于细胞呼吸,B正确;

C;将处理开始时间延迟30天;即时间由6月下旬—10月初变成7月下旬—11月初,整个过程温度将变低,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导致分解速率变慢,最终秸秆残留量均高于图中数据,C正确;

D、由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型微生物分解能力低于厌氧型微生物,D错误。

故选ABC。

【点睛】13、A:B:C:D【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只是辐射到生态系统中的太阳能的一小部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大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生产者的残枝败叶可以流向分解者,少量的可以被初级消费者所捕食,还有一部分是未被利用的能量;初级消费者的输入量=该营养级的同化量+粪便量,粪便量属于生产者的同化量。

【详解】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大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但所占比例不符,A正确;

B、a2+b2+c2+d2是消费者的同化量,a1+b1+c1+d1是生产者的同化量,因此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a2+b2+c2+d2)/(a1+b1+c1+d1)×100%,B正确;

C、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a2+b2+c2+d2)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C正确;

D、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D正确。

故选ABCD。14、A:C: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详解】

A;该群落的结构单一;绝大多数是人工林,其他动植物种类少,导致垂直分层现象不明显,A正确;

B;由于该系统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故自我调节能力差,其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林弱,B错误;

C;该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自我调节能力差,易遭病虫害,C正确;

D;单一树种因树龄、高矮接近;生长密集,导致地表植被缺乏,对于水土的保持作用弱,易发生水土流失,D正确。

故选AC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略

【分析】【分析】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点睛】【解析】内环境稳态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食物传染病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逐级递减10-20%19、略

【解析】①.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②.生物防治,③.信息传递的作用。20、略

【解析】①.光、声、温度、湿度、磁力②.物理过程③.无机环境④.生物。21、略

【解析】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22、略

【分析】【分析】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包括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抽样检测法、黑光灯诱捕法等;不同的生物采用的调查方法不同。

【详解】

(1)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器官移植的难点之一就是免疫排斥现象,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点。

(2)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环境条件改变,K值随之改变。

(5)对一只试管中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利用血细胞板计数法进行计数。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点睛】

本题考查教材必修3最基本的知识,熟悉并理解教材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免疫抑制剂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抽样检测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全球气候变化四、判断题(共1题,共8分)23、A【分析】【分析】

【详解】

某些植物的花期受光周期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正确。

【点睛】五、非选择题(共3题,共9分)24、略

【分析】试题分析: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因此图中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A.(1)下丘脑分泌的激素①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生理功能是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垂体分泌的激素②叫促甲状腺激素;它可以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也可以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3)甲状腺激素和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对于促进生长和发育表现为协同作用。

(4)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因为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B.(1)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还具有分泌功能;如能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的平衡,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的活动,进而垂体调节性腺的活动。

(2)活跃在人脑中的主生物钟基因在肝脏;胰腺等组织的细胞中存在;小鼠肝脏细胞中的生物钟基因被敲除了;小鼠会出现低血糖,这是因为肝脏细胞中的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并分泌到血液中,受生物钟基因调控。

(3)机体存在与肝脏生物钟相反的调控系统;在进食后限制过多的血糖,这一系统中,胰岛素是最主要的激素,是由胰岛B细胞产生。当人用餐后,葡萄糖进入血液,引起胰岛素的分泌,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确定图中两个数字代表的激素名称,明确图中虚线表示负反馈调节。【解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垂体协同抑制反馈下丘脑抗利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存在肝脏细胞中的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并分泌到血液中,受生物钟基因调控胰岛素胰岛B摄取、利用和储存25、略

【分析】【分析】

从题图信息可知;自变量有两个:不同食物和运动强度,因变量是胰岛素的含量和葡萄糖的浓度。

【详解】

(1)对照组的处理为摄入水;高Gl食物与低Gl食物的区别在于消化;吸收转换为血糖的速率。

(2)从图中信息来看;低Gl食物类型,更有利于控制血糖,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更宜选择的食物类型为低Gl。

(3)该研究中个人运动强度的设定是根据人体最大强度运动至力竭时所能摄入的最大氧气含量来决定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所以与最大摄氧量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4)根据左图和右图以及己有知识推测;当由一般强度运动转为高强度运动时,为继续维持长时间运动,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有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降低,脂肪的氧化分解增强、肝糖原水解增加,但胰岛素的含量并不会降低,因为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入和氧化分解,为生物体供能。

【点睛】

【解析】每空2分(1)摄入水B(2)低Gl(3)线粒体BCD26、略

【分析】【分析】

甲图为反射弧的结构图,b所处部位有神经节;故为传入神经,由此推测:a为感受器,d为神经中枢,e为传出神经,f为效应器,c为突触;图乙是突触结构,是图甲中c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①是突触小体,②为线粒体,③为突触小泡,④为突触间隙,⑤为突触前膜,⑥为突触后膜。

【详解】

(1)图甲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效应器。

(2)图乙中的⑥是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膜,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在⑥上会使该神经元产生兴奋,当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在⑥上会使该神经元抑制。

(3)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在神经递质参与下才能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高尔基体(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⑤突触前膜融合经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4)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能量;能量主要由呼吸作用提供,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所以在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线粒体(细胞器)。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点睛】

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神经节如图中的c。

(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解析】效应器细胞体或树突兴奋或抑制高尔基体突触前膜胞吐线粒体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六、综合题(共4题,共12分)2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相关知识。(1)乳腺上皮细胞为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组织液。由表格信息可以看出,K+在乳腺上皮细胞中的浓度高于血浆,而血浆中的K+浓度和组织液中的差不多,说明K+进入乳腺上皮细胞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过程,为主动运输。(2)由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血浆中不含乳糖和酪蛋白。(3)脂质和合成与内质网有关。(4)氨基酸和脂类物质也可以转化成葡萄糖。(5)免疫球蛋白(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解析】①.组织液②.主动运输③.乳糖、醅蛋白④.内质网⑤.氨基酸、甘油三酯⑥.免疫球蛋白⑦.增加⑧.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2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HIV进入人体后,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的CD4,并在CCRS的帮助下与靶细胞膜融合,这依赖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将核酸注入宿主细胞,HIV是RNA病毒,在宿主细胞能不能自我复制,需要逆转录成DNA才能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②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逆转录过程,该过程是以宿主细胞内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HIV向胞内注入RNA及能催化该过程的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完成的。合成的DNA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并整合到基因组上,当靶细胞被激活后,整合的DNA会指导合成HIV的蛋白质外壳和RNA,然后再进行组装合成子代HIV,释放出的子代HIV进而感染健康细胞。

(2)①根据题干;CD4分子是T细胞正常行使功能所必需的,CCR5不是其必需的,因此,为了阻止HIV对T细胞的侵染,科研人员提出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来改造T细胞的相关基因,根据分析可知应保留CD4基因而使CCR5基因丧失功能。

②如图所示;注射T细胞后HIV载入量会增加,故注入时间为感染病毒后第2周;从第6周开始,乙组小鼠体内的病毒载量减少,而甲组在增加,结合以上分析,HIV只有在靶细胞同时存在CD4和CCR5才能侵染细胞,故原因可能是原有靶细胞被侵染后裂解导致HIV释放,而HIV不能侵染经过基因编辑的细胞,并且体液中的HIV与抗体结合,使病毒载入量减少。这一结果说明经过基因编辑改造后的细胞,由于CCR5受体的缺失,HIV不能完成对T细胞的侵染,从而有效的抵御HI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