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482-2023 种猪引种技术规范 _第1页
DB50T 482-2023 种猪引种技术规范 _第2页
DB50T 482-2023 种猪引种技术规范 _第3页
DB50T 482-2023 种猪引种技术规范 _第4页
DB50T 482-2023 种猪引种技术规范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30CCSB43DB50代替DB50/T482-2012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50/T482—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50/T482-2012《种猪引种技术规范》,与DB50/T482-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删除了目次;b)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将已废除的引用文件修改为现行文件;c)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中已废除的引用文件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16567《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d)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中SN/T2032《进境种猪临时隔离场建设规范》为《进境种猪指定隔离检疫场建设规范》;e)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NY/T820《种猪登记技术规范》、NY∕T822《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f)删除了第3章中种猪和引种的定义;g)修改了第4章中引种计划制定、引种前审查、引种申请、隔离场所的要求;h)修改了第5章中体型外貌、生产性能、种猪健康、个体信息、信息登记的要求;i)修改了第6章中种猪运输的内容,增加了条文中的要求;j)修改了第7章隔离观察期饲养管理的要求;k)修改了第8章转群要求;l)修改了第9章病死猪处理按《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m)增加了参考文献《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对原文件表述不清晰、不完整、文字不规范等内容进行了修改、补充和调整。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城口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大正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双槐原种猪场、重庆市荣大种猪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区畜牧站、垫江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红跃、朱燕、何道领、贺德华、李小琴、张科、谭千洪、吕小华、喻维维、荆伟、谭剑蓉、刘羽、蒋林峰、张晶、陈建华、潘晓、游浩、姚超。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50/T482-2012。1DB50/T482—2023种猪引种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种猪引种前准备、种猪选择、种猪运输、隔离观察期饲养管理、转群、病死猪处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种猪场、种公猪站、自繁自养商品猪场的种猪引进。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NY/T820种猪登记技术规范NY∕T822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SN/T2032进境种猪指定隔离检疫场建设规范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引种前准备4.1引种计划制定4.1.1引种季节应避开严寒、酷暑和疫病高发季节。4.1.2品种选择种猪品种应符合猪场自身的生产目的和条件。4.2引种前审查4.2.1应选择位于非封锁区或调运前6个月内未发生疫情的种源猪场。4.2.2查种源猪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种畜禽合格证》和种猪系谱档案。4.2.3查种源猪场近年来的品种更新情况和种猪群的健康状况。4.3引种申请2DB50/T482—20234.3.1国内跨区县引种时,引种前向引入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备案后方可引种。4.3.2从境外引种时,引种前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受理申请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评估论证后批准。经批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实施检疫。4.4隔离场所4.4.1国内引种,隔离场所应远离已有猪群,距离生产区≥500m且位于养殖场下风向处。4.4.2国外引种时,隔离场所应符合SN/T2032要求。4.4.3引种前应对隔离场所进行全面清洗、消毒,且空舍、干燥7d以上。同时,要求对隔离场所环境、物资等进行实验室检测。提前准备饲料和药品,配备兽医和饲养人员。5种猪选择5.1体型外貌应符合计划引进品种的外貌特征,整体结构匀称,各部位之间结合良好,四肢结实、有力,体况合理。生殖器官和乳房发育正常,无明显缺陷。5.2生产性能生长速度、饲料报酬、背膘厚度等生长发育性能达到或超过群体平均水平,按NY∕T822规定开展生产性能测定。5.3种猪健康应符合种用动物健康要求;无口蹄疫、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布鲁氏菌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传染性腹泻、轮状病毒病、炭疽、猪丹毒、猪肺疫等。5.4个体信息做好系谱、出生时间、各阶段生长发育、性能测定与评估、免疫等信息查验,应符合品种要求。5.5信息登记对隔离后的健康猪进行登记,应符合NY∕T820的要求。6种猪运输应符合以下要求:a)种猪装运前应接受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b)运输工具应经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在装运前进行清扫、消毒;c)应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d)根据猪只特征、运输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装载密度,宜分隔断运输;e)运输车辆分层的高度应适宜猪只的正常站立;f)运输途中押运员经常观察猪只健康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与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联系,并依据《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规定处理。7隔离观察期饲养管理3DB50/T482—20237.1种猪到达目的地后,对卸猪场地及运输用具进行清洁消毒。7.2种猪抵达隔离场所后,观察30d以上。对弱猪、伤猪等进行单栏饲养,及时治疗。7.3到场12h内及时补充饮水,水质应符合GB5749要求,必要时在饮水中投喂抗应激药物,对应激反应严重的个体治疗。12h后开始少量饲喂种源场饲料,并逐步过渡到引入场饲料。5d后达到正常饲喂量。7.4进场7d后,根据隔离观察、免疫记录及监测情况,开展免疫接种。7.5进场21d内,驱虫1次。7.6隔离期间应对所有种猪进行非洲猪瘟检测。8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