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47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为拓宽白菜育种的基因资源;改良白菜品质,研究人员以白菜(2n=20,AA)和甘蓝(2n=18,CC)为材料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以期得到杂种植物。对两种亲本和某融合植株进行细胞DNA含量检测,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菜的DNA相对含量较少说明其基因数量比甘蓝少B.操作中需要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该技术需要再生细胞壁后才能进行植物组织培养D.检测结果说明待检测植株为白菜-甘蓝杂种植株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精子在触及透明带的瞬间,会产生透明带反应B.精子变形时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C.初级卵母细胞的第一次减数分裂完成于受精时D.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当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三个极体时3、下列与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果醋的前提是制作果酒,因为醋酸菌可将酒精氧化为醋酸B.所用制作原料和器具都需要进行严格灭菌,且发酵全过程都需在无菌环境C.与自然发酵相比,选用人工培养的菌种更易被杂菌污染D.泡菜制作加食盐、蒜、生姜及其他香辛料,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4、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Bt)与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杀虫机理不同。在转Bt基因作物种植区,发现棉铃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显著上升。科学家尝试用含有Bt和CpTI两种基因的转双基因烟草对2龄幼虫进行多代抗性筛选。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不能检测烟草植株的抗虫性状B.单基因抗性筛选与双基因抗性筛选导致棉铃虫种群基因库不同C.种植转双基因烟草可避免棉铃虫产生抗性基因D.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和种植应考虑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5、用农杆菌侵染水稻(二倍体)细胞,获得1条染色体上R基因被插入T-DNA的个体T0。T-DNA插入基因的位置如图1所示。T0自交得T1,同时用P1、P2、P3为引物检测T1个体的基因组成情况,如图2所示。(图1箭头方向为引物所在子链的延伸方向;R基因被T-DNA插入后,用P1、P2为引物无法完成PCR)。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中所用的P1、P2、P3三种引物均为单链DNAB.R基因被T-DNA插入后导致基因突变,可能无法表达相应蛋白C.用P1、P2引物进行PCR得到产物的个体均为R基因纯合子D.若调查样本量足够大,W、H、M个体的比例约为1:2:16、谷氨酸棒状杆菌可用于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来制取谷氨酸钠(味精)。如图表示利用玉米淀粉为材料制备谷氨酸的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尿素能为谷氨酸棒状杆菌提供氮源和碳源B.利用玉米淀粉制备糖液时,可采用酶解法C.谷氨酸棒状杆菌通过有氧发酵产生谷氨酸D.维生素B能为发酵菌提供特殊的营养物质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7、如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8、下列有关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违背了系统整体性原理B.设计试管婴儿性别会引起性别比例失调,违背伦理道德C.中国政府对于克隆技术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有限制的进行生殖性克隆D.由于存在生殖隔离,大田种植转基因抗旱、抗除草剂农作物不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9、某学习小组从富含纤维素分解菌土壤中获取纤维素分解菌并进行了下列操作:称取土样20g,加入装有30mL培养基的摇瓶中并完成稀释,在30℃下将摇瓶置于摇床上振荡培养;吸取一定的培养液,转移至另一瓶新鲜的选择培养基中,以同样的方法培养到培养液变混浊时,吸取0.1ml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和涂布平板,以达到分离纯化培养的目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取样土壤须在无菌条件下,用蒸馏水稀释B.为确定所用的固体培养基是否灭菌严格,应选择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空白培养C.摇床上振荡培养的目的是保证纤维素分解菌所需要的有氧环境及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D.在所用的固体培养基中添加刚果红,若存在纤维素分解菌,则其菌落周围会呈现红色的透明圈10、为了获得抗蚜虫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雪花莲凝集素基因(GNA)和尾穗苋凝集素基因(ACA)与载体(pBI121)结合,然后导入棉花细胞(如下图所示)。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相符的是()

A.用限制酶BsaBⅠ和DNA连接酶处理两种基因可获得GNA-ACA融合基因B.用KpnⅠ和XhoⅠ两种酶处理融合基因和载体可保证基因转录方向正确C.将棉花细胞接种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可筛选出转基因细胞D.用PCR技术可检测GNA和ACA基因是否导入棉花细胞中11、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1~3代表相关过程,a~e代表相关细胞,其中c是两两融合的细胞。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1是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蛋白,可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B.过程2的促融方法可采用电融合技术,该技术能击穿核膜促使核融合C.c细胞有三种,每种细胞染色体组数不相等,e细胞是杂交瘤细胞D.过程3是进行抗体检测,并克隆产生阳性细胞的过程12、科学家在蛙的核移植实验中发现,肠上皮核移植实验中有1%~2%能形成蝌蚪,囊胚核移植实验中有50%能形成蝌蚪或成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核移植得到的重组细胞须立即移植到蛙体内B.由于科技的进步,用猴进行体细胞核移植实验的成功率与用蛙的相当C.该实验说明胚胎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全能性的表达更容易D.核移植得到的克隆蛙的遗传性状与供核蛙的完全相同13、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需要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腌制泡菜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B.制作腐乳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C.制作果酒利用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D.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乙酸14、研究人员用无机盐、琼脂和石油配制的培养基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了一种石油降解菌,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B.这种培养基是一种选择培养基C.利用这种石油降解菌可以降解石油,修复土壤D.相对于未被污染的土壤,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更容易分离到石油降解菌15、下列关于试管婴儿和克隆猴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过程中,透明带和卵细胞膜的反应保证了受精卵染色体数目的正常B.克隆猴的性状表现与细胞核供体的一模一样,体现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试管婴儿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克隆猴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D.“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在操作上唯一的区别是前者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载体具备的条件:①_____。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③______。17、第一步:______18、应用:______(微型繁殖、作物脱毒、神奇的人工种子)、______、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19、我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也是曾经遭受生物武器伤害的国家。我国政府对生物武器的态度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认同这种态度?__________20、我国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率先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他们首次成功培育出体细胞克隆猴,分别叫中中和华华(下图)。猴子与人类同属灵长类,此前克隆灵长类动物在技术上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障碍。克隆猴的诞生打破了这个障碍,也再次引起人们对于克隆人的担忧和猜测。

从1997年宣布克隆羊多莉(上图)的出生,到2018年克隆猴中中、华华的诞生,这期间一些科学家试图克隆人。举例说出克隆人面临哪些伦理问题。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30分)21、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选择性必修3P52)()A.正确B.错误22、胚胎发育至囊胚期时,细胞逐渐分化。(选择性必修3P58)()A.正确B.错误2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建立移植器官工厂是目前基因工程取得实际应用成果非常多的领域。()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2题,共10分)24、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呼吸作用的类型是__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_,操作时采用__________灭菌的方法。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倍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5、霍山石斛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效应。为探究引起该免疫调节效应的物质是大分子霍山石斛多糖还是多糖小分子片段;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霍山石斛的某种多糖与牛血清蛋白偶联制作成抗原;并生产出单克隆抗体,利用该抗体探究霍山石斛多糖引起的免疫调节效应。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细胞a是免疫后小鼠体内的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该细胞不能进行增殖,原因是___________。

(2)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①过程特有的诱导因素是___________。若只存在细胞的两两融合,融合体系中除未融合的细胞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筛选时,需用特定的____________培养基才能把实验所需细胞选择出来。

(3)在筛选过程中需进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便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还需用___________作为检测特异性抗体的物质。

(4)将筛选出的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可从小鼠____________中提取单克隆抗体。

(5)研究发现,霍山石斛多糖可降解产生小分子片段,这些片段不能与获得的单克隆抗体结合。科研小组用霍山石斛多糖给小鼠灌胃后,取出小肠、肝、脾、肾和肺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发现除肠腔外其他组织均未检测到霍山石斛多糖。该实验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引起免疫调节效应的是大分子霍山石斛多糖,理由是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18分)26、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______,位于基因的______,是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______,最终获得所需的_____。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______,位于基因的______。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______,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_____。27、“良药苦口”并非谬论。研究表明;苦味中药可以激活舌头上某些味觉细胞和肠道内某些分泌细胞表面的苦味受体(TAS2Rs),进而刺激肠道内分泌细胞(L细胞)分泌GLP1,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广泛用于Ⅱ型糖尿病的防治。针对这一机理,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让实验小鼠口服苦参碱(苦味中药成分);结果发现正常实验小鼠分泌CLP-1,而敲除TAS2Rs基因的实验小鼠几乎不分泌GLP-1。

①有同学认为,该实验可证明舌头上存在TAS2Rs。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TAS2Rs存在的部位,可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已知苦参碱可刺激小鼠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GLP-1;为了验证“随苦参碱浓度增加促进GLP1释放作用有增强趋势”,设计实验如下:

①选取小鼠肠内分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筛选获得(能接受苦参碱刺激并分泌GLP-1的)细胞株,并将筛选产物随机分为3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三组培养液中GLP-1的含量的相对值;并分析结果。

(3)实验三:为了证实其他哺乳动物的TAS2Rs也有相似作用,可行的做法是从该种动物的基因文库中获取TAS2Rs基因,然后以__________的小鼠受精卵为受体细胞;导入该基因序列,检测发育出的小鼠相关指标的恢复程度。

(4)科学家构建模型是研究抽象生命现象常用的方法和手段。为了进一步研究胰岛B细胞,某研究小组构建了一个“类细胞”模型,它由外面的膜和内部的填充物(含细胞骨架和驱动蛋白等,作为运动的结构基础)构成。它能像活细胞一样自主移动和改变形态。该“类细胞”模型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模型。向该“类细胞”模型内部填充物添加ATP后,它即可像活细胞一样自主移动和改变形态的原因是_________。28、生物技术就像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在使用不当时给人类带来灾难。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婴儿技术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__________________中继续培养,以检查_________。

(2)“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技术手段上的区别是_________人认为用设计试管婴儿的办法救治自己的孩子不合乎伦理道德,其主要理由是____。

(3)2016年,“三亲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下图表示“三亲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图示过程中代表婴儿母亲卵母细胞的是_____,“三亲试管婴儿"技术能避免母亲的_____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该婴儿的孕育过程中依次使用了____;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4)“基因编辑婴儿”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后生下的婴儿。基因编辑是应对遗传性疾病的一个潜在办法,但它极具争议性,因为这些修改将遗传给后代,最终有可能影响整个人类的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1;酶解法去壁获取原生质体;2、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3、再生出新细胞壁;标志着原生质体融合完成;4、经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通过组织培养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

【详解】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白菜的DNA相对含量较少,不一定其基因数量比甘蓝少,A错误;

B;操作中需要用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灭活的病毒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B错误;

C;该技术需要再生细胞壁后才能进行植物组织培养;C正确;

D;据图可知;白菜DNA相对含量为50,甘蓝DNA相对含量为75,检测结果DNA相对含量为150,说明待检测植株为甘蓝-甘蓝四倍体植株,D错误。

故选C。2、B【分析】【分析】

受精包括受精前的准备阶段和受精阶段: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准备阶段2-卵子的准备;动物排出的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都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卵细胞形成过程,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雌性动物排卵前后完成的,场所在卵巢;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受精过程中完成的,场所在输卵管中。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一个是第一极体,还有一个是第二极体)。

【详解】

A;受精过程中;在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会产生透明带反应,这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A错误;

B;精子变形中;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B正确;

C;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雌性动物排卵前后完成的;受精时,完成第二次分裂,C错误;

D;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其中一个是第一极体,还有一个是第二极体,D错误。

故选B。

【点睛】3、D【分析】【分析】

1;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

2;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

【详解】

A;当氧气和糖原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醋酸;因此,制作果醋的前未必需要制作果酒,A错误;

B;所用制作原料和器具不需要进行严格灭菌;发酵全过程无需在无菌环境,B错误;

C;与自然发酵相比;选用人工培养的菌种更不易被杂菌污染,C错误;

D;泡菜制作时调味料除了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外;还要加入少量白酒能使泡菜更加脆爽、清香同时还能起到抑制杂菌生长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睛】4、C【分析】【分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是:目的基因的获取;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

A、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检测目的基因,但是不能检测烟草植株的抗虫性状,A正确;

B、单基因抗性筛选与双基因抗性筛选导致棉铃虫种群基因库不同,B正确;

C、棉铃虫产生抗性基因是自然产生的,而种植转双基因烟草可淘汰该基因控制的性状,C错误;

D、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和种植应考虑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以防止产生不必要的后果,D正确。

故选C。5、C【分析】【分析】

用农杆菌侵染水稻(二倍体)细胞;获得1条染色体上R基因被插入T-DNA的个体T0,T0为杂合子,其自交后代理论上为1∶2∶1。

【详解】

A;引物一般为单链DNA分子;A正确;

B;R基因被T-DNA插入后;R基因被破坏,所以无法表达相应蛋白,B正确;

C;R基因被T-DNA插入后;用P1、P2为引物无法完成PCR,用P1、P2引物进行PCR得到产物的个体不可能是R基因纯合子,C错误;

D;T0为杂合子;自交后代理论上为1∶2∶1,图中W、H、M个体的比例不为1∶2∶1,可能是因为调查的样本数量较小,误差较大所致,D正确。

故选C。6、A【分析】【分析】

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需求。

【详解】

A;尿素不能为谷氨酸棒状杆菌提供碳源;只能提供氮源,A错误;

B;淀粉属于多糖;不能直接作为微生物的能源,可通过酶解法将其分解单糖,制备糖液,B正确;

C;谷氨酸棒状杆菌是需氧生物;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产生谷氨酸,C正确;

D;微生物发酵时;需要添加一些微生物所需的特殊物质,其中维生素B能为发酵菌提供特殊的营养物质,D正确。

故选A。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7、A:B:C【分析】【分析】

【详解】

A;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而后进行无氧呼吸,发酵过程中由于营养物质的减少、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的改变,酒精的产生速率逐渐减慢,A错误;

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B错误;

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S”型增长;而后减少,C错误;

D;若酵液表面出现菌膜;属于醋酸菌,需氧型微生物,可能是发酵瓶漏气引起的,D正确。

故选ABC。

【点睛】8、A:C:D【分析】【分析】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等。

系统整体性原理即“1+1>2”;指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整体性原理即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即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设计试管婴儿是指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较多胚胎后;利用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选择合适的胚胎进行移植。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相互作用、调控机制等的了解相当有限,且转移的基因不少是异种基因,其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存在争论。

【详解】

A;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果农民生计得不到保障,随时会发生“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故该现象违背了整体性原理,A错误;

B;设计试管婴儿若是进行遗传病基因检测;则有利于预防遗传病的发生,但单纯选择胎儿性别是违法的,会引起性别比例失调,并违背伦理道德,B正确;

C;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但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C错误;

D;大田种植转基因抗旱、抗除草剂农作物也可能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如产生新的病原体、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产生“超级杂草”等,D错误。

故选ACD。9、A:B:D【分析】【分析】

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我们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详解】

A;取样土壤须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水稀释,这样可以避免杂菌污染,A错误;

B;为检测所用的固体培养基是否灭菌严格;应选择未接种的上述培养基进行空白培养,若无菌落出现,则说明配制的固体培养基合格,B错误;

C;摇床上振荡培养不仅能保证纤维素分解菌所需要的有氧环境;而且还可以使菌体和营养液充分接触,进而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C正确;

D;在所用的固体培养基中添加刚果红;随着纤维素被分解利用,若存在纤维素分解菌,则其菌落出现透明圈,D错误。

故选ABD。10、A:D【分析】【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Ca2+处理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

A;两个基因中都有限制酶BsaBⅠ的一个识别位点;用该限制酶切割后再用DNA连接酶可拼接成GNA-ACA融合基因,A正确;

B;GNA-ACA融合基因的两端有限制酶KpnⅠ和XhoⅠ的切割位点;而质粒上也有限制酶KpnⅠ和XhoⅠ的切割位点,但方向不一致,用两酶切割,正好是反向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B错误;

C;运载体上带有卡那霉素的抗性基因;没有氨苄青霉素的抗性基因,转基因细胞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存活,C错误;

D;用PCR技术扩增GNA和ACA基因后;再通过分子杂交或电泳的方式,可检测是否导入棉花细胞中,D正确。

故选AD。11、B:C【分析】【分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涉及细胞融合;细胞培养和细胞筛选;从题干信息图可看出,过程1代表的是注射特异性抗原使小鼠免疫,从而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过程2是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过程;过程3是克隆培养筛选后的阳性细胞,一共需要进行两次,最终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此后在培养基或小鼠腹腔中培养。

【详解】

A;图中过程1是通过注射抗原或抗原蛋白来获得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A正确;

B;过程2是促进细胞融合的过程;其中电融合技术是用低压电流击穿细胞膜促使细胞融合,B错误;

C;c细胞为杂交瘤细胞;有三种,分别是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其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有两个染色体组,融合后的细胞都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中e细胞是杂交瘤细胞,C错误;

D;过程3是专一抗体检测及克隆培养筛选后获得阳性细胞;该过程需要多次进行,D正确。

故选BC。12、A:B:D【分析】【分析】

1.细胞核移植技术;是指将一个动物细胞的细胞核移植至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2.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详解】

A;蛙是体外受精;生殖发育过程都是在体外完成的,所以实验中用到核移植技术得到的重组细胞,不用移植到蛙体内,A错误;

B;蛙是体外受精;生殖发育过程都是在体外完成的,猴子是体内受精、体内发育的,用猴进行体细胞核移植实验的成功率与用蛙无可比性,B错误;

C;题意显示;肠上皮核移植实验中有1%~2%能形成蝌蚪,囊胚核移植实验中有50%能形成蝌蚪或成蛙,该实验说明胚胎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全能性的表达更容易,C正确;

D;蛙的性状有些是核基因控制;有些是质基因控制,核移植得到的克隆蛙的遗传性状与供核蛙的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ABD。13、A:B:C【分析】【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4;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详解】

A;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腌制泡菜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A正确;

B;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制作腐乳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B正确;

C;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制作果酒利用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C正确;

D;醋酸菌是好氧型生物;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醋酸,D错误。

故选ABC。14、B:C:D【分析】【分析】

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

【详解】

A;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会导致微生物不能从培养基中吸水;将出现失水过多而死亡的现象,对生长不利,A错误;

B;这种培养基以石油为唯一碳源;只有石油降解菌可在该培养基上正常存活,因此是一种选择培养基,B正确;

C;被石油污染的土壤通气性极差;利用这种石油降解菌可以降解石油,修复土壤,C正确;

D;根据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未被污染的土壤中几乎不含石油分解菌,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更容易分离到石油降解菌,D正确。

故选BCD。15、B:C:D【分析】【分析】

1;“试管婴儿”是利用体外授精和胚胎移植的方法;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

2;设计试管婴儿概念:是指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在植入母体孕育前;根据人们的需要,将胚胎的一个细胞取出,进行某些设计,当检测结果符合人们需要时,再把胚胎植入母体孕育。

【详解】

A;透明带和卵细胞膜的反应可以防止多精入卵;从而保证受精卵染色体数目的正常,A正确;

B;由于细胞质中也存在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所以克隆猴的性状不完全与细胞核供体的相同,B错误;

C;试管婴儿技术与正常的生殖过程相比仅仅是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场所不同;实质没有变化,属于有性生殖;而克隆猴是将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后发育成的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C错误;

D;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在胚胎植入前需进行遗传学诊断;设计试管婴儿有时除体外受精、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外还需要借助其它技术,D错误。

故选B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目的基因的获取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利用)19、略

【分析】【详解】

我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也是曾经遭受生物武器伤害的国家,如在抗日战争中就遭受到了日军发动的细菌战的伤害,由于生物武器致病能力强、攻击范围广,因而我们深知生物武器不仅能对我国、甚至会对整个人类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因此我国政府在1998年6月重申了我国对生物武器的态度,即为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解析】我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由于生物武器致病能力强、攻击范围广,生物武器不仅能对我国、甚至会对整个人类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因此我国政府在1998年6月重申了我国对生物武器的态度,即为:

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20、略

【分析】【详解】

①克隆人是对人权和人的尊严的挑战:

人不仅是自然人;在生物进化中人自从脱离了动物界,还成为有价值观念的社会的人,因此人是具有双重属性的,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的集合体。克隆人也就是人工无性生殖的人,只在遗传性状上与原型人一致,而人的心理、行为、社会特征和特定人格是不能克隆的,因此克隆人是不完整的人,是一个丧失自我的人,严重违反了人权,危害人类尊严;

②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克隆人的出现将彻底搅乱代际关系和家庭伦理定位;克隆人过程中可以出现体细胞核供者;卵细胞供者以及孕育者三位生物学父母,以及抚养者的社会学父母的多种选择,被克隆者只是生物学上复制,人类世代的传承也将被打破,家庭伦理关系含混不清;

③克隆人是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

④克隆人违反生物进化的自然发展规律:

人类所以发展到如此高的进化文明程度,是由其自然发展规律形成的。而克隆人要把有性生殖倒退到无性生殖,这种行为如不加阻止,必将给人类种下无穷的灾难。【解析】①克隆人是对人权和人的尊严的挑战;②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③克隆人是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④克隆人违反生物进化的自然发展规律等。四、判断题(共3题,共30分)21、B【分析】【详解】

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现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不能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了限制,故错误。22、A【分析】【详解】

胚胎发育至囊胚期时,细胞逐渐分化。聚集在胚胎一端的细胞形成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胚胎的各种组织,即发育成完整的胚胎,而沿透明带内壁拓展和排列的细胞,称为滋养层细胞,它们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故该表述正确。23、B【分析】【详解】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建立移植器官工厂的设想成为现实;说明并未开始实际应用。

故错误。五、实验题(共2题,共10分)24、略

【分析】【分析】

微生物的培养;培养基的成分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获取纯净微生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的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详解】

(1)本实验是分离出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的菌种;所以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的菌种,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分析培养基的配方可知;该培养基由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而成,其他成分中为体现出提供碳源和氮源,因此化合物A为目的菌提供了碳源和氮源;在培养过程中应该振荡培养,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故目的菌是需氧微生物,呼吸作用的类型是有氧呼吸。

(3)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无菌技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4)平板划线操作的工具是接种环;对于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该是灼烧灭菌。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以杀死培养基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6)实验设计过程应遵循对照原则;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以证明培养基制备是否被杂菌污染,检验培养基是否灭菌合格。

【点睛】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无菌技术操作方法及接种微生物接种常用的两种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解析】筛选目的菌选择化合物A有氧呼吸防止外来杂菌入侵接种环灼烧防止造成环境污染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检验培养基是否灭菌合格25、略

【分析】【分析】

1.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

(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细胞来源: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

(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两次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4)两次抗体检测:专一抗体检验阳性。

(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

(6)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详解】

(1)图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流程;图中细胞a是免疫后小鼠体内的B细胞(或浆细胞),该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

(2)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诱导因素是灭活的病毒。若只存在细胞的两两融合,融合体系中除未融合的细胞外,还有两两融合的细胞,由于细胞的融合是随机的,两两融合的细胞包括杂交瘤细胞和同种细胞融合成的细胞。筛选时,需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才能从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3)要想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在筛选过程中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该过程是将霍山石斛的某种多糖与牛血清蛋白偶联制作成抗原;并生产出单克隆抗体,因此还需用(霍山石斛)多糖与牛血清蛋白偶联物作为检测特异性抗体的物质。

(4)若将筛选出的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则可从小鼠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

(5)科研小组用霍山石斛多糖给小鼠灌胃后;取出小肠;肝、脾、肾和肺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发现除肠腔外其他组织均未检测到霍山石斛多糖。霍山石斛多糖可降解产生小分子片段,该实验不能证明具有免疫调节效应的物质是多糖还是降解后的小分子片段,因此该实验不能说明引起免疫调节效应的是大分子霍山石斛多糖。

【点睛】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B细胞(或浆细胞)该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灭活的病毒杂交瘤细胞同种细胞融合成的细胞选择性克隆化培养抗体检测(霍山石斛)多糖与牛血清蛋白偶联物腹水不能霍山石斛多糖在肠腔中被降解,产生的多糖小分子片段可能具有免疫调节效应(或该实验不能证明具有免疫调节效应的物质是多糖还是降解后的小分子片段)六、综合题(共3题,共18分)2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DNA片段首端RNA聚合酶转录出mRNA蛋白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