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价值类非选择题方法指导 【高效课堂精研】浙江省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考二轮总复习_第1页
史料价值类非选择题方法指导 【高效课堂精研】浙江省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考二轮总复习_第2页
史料价值类非选择题方法指导 【高效课堂精研】浙江省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考二轮总复习_第3页
史料价值类非选择题方法指导 【高效课堂精研】浙江省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考二轮总复习_第4页
史料价值类非选择题方法指导 【高效课堂精研】浙江省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考二轮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料价值类非选择题[方法指导]史料价值类非选择题要求学生指出该史料形成的年代、类型,认识史料对于研究具体的历史问题的价值,包括史料描述的历史事物,即其能够帮助我们认知的历史问题,及其反映的本质信息,如是第二手文献、图像等史料,还需要判断史料存在的缺陷,并指出弥补史料缺陷的办法。类型1文献史料的价值典型例题(2024·浙江杭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分)材料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始遣使朝贡。其王姓大食氏,名噉密莫末腻……历三主矣。……其俗勇于战斗,好事天神。土多沙石,不堪耕种,唯食驼马等肉。俱纷摩地那山在国之西南,邻于大海……击破波斯,又破拂菻……吞并诸胡国,胜兵四十余万……景云二年(711年),又献方物。开元初,遣使来朝。——摘编自[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大食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食传》对研究大食对外关系的史料价值。(4分)[解题过程]第一步:指出该史料形成的年代、类型据材料“摘编自[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大食传》”可知,这是五代时期编纂的文献史料第二步:认识史料对于研究具体的历史问题的价值,包括史料描述的历史事物,即其能够帮助我们认知的历史问题,及其反映的本质信息史料描述了大食与周边国家、与唐朝的关系,对研究大食对外关系有一定价值第三步:如是第二手文献、图像等史料,还需要判断史料存在的缺陷,并指出弥补史料缺陷的办法该书对于研究大食对外关系,属于是用中国人的视角看待大食,不全面,要结合大食的历史记录,进行甄别、分析答案:《旧唐书·大食传》是五代时期编纂的文献史料,描述了大食与周边国家、与唐朝的关系,对研究大食对外关系有一定价值;但该书是用中国人的视角看待大食,不全面,要结合大食的历史记录,进行甄别、分析。(4分)对应练习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分)材料南宋学者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神宗实录》修撰官范冲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于安石之意,此所谓坏天下人心术进士罗大经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学者陈亮青苗之政,惟恐富民之不困也;均输之法,惟恐商贾之不折也。罪无大小,动辄兴狱,而士大夫缄口畏事矣……而卒为金人侵侮之资朱熹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均为宋徽宗年号)之际,而祸乱极矣——摘编自张义德《南宋学者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等指出上述材料中南宋学者言论的史料价值。(4分)答案:南宋学者的言论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为研究王安石变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参考;但这些言论可能受到当时政治、社会背景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4分)解析:根据“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于安石之意,此所谓坏天下人心术”“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罪无大小,动辄兴狱,而士大夫缄口畏事矣……而卒为金人侵侮之资”“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均为宋徽宗年号)之际,而祸乱极矣”等信息可知,南宋学者都对王安石进行了否定和批判,他们的言论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为研究王安石变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参考;但这些言论可能受到当时政治、社会背景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

1876年冬至1878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并担任驻英公使。以下内容节选自他在伦敦的日记:光绪二年十二月初八日晚所过灯烛辉煌,光明如昼,近伦敦处尤盛……街市灯如明星万点,车马滔滔。光绪三年二月初一日凡设电报数百千座,每座一人,垂碧女子至八百余人……光绪三年二月三十日赴下议院听会议事件……议员阿定敦、阿葛尔得与兵部尚书哈尔谛辩论……诘政府因循坐视,不能出一计,定一谋,其言颇强坐以无能。——摘编自郭嵩焘《使西纪程》提取材料中的任一历史信息,说明该信息对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社会状况的史料价值。(6分)答案:示例一信息:“街市灯如明星万点,车马滔滔”“电报数百千座”。(2分)史料价值:郭嵩焘作为驻英公使,是英国社会状况的亲历者,其日记是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社会经济和工业革命成果的第一手史料,日记记录了伦敦城市建设场景,反映了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经济繁荣和基础设施近代化水平较高,可用于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的工业化、科技、生活水平等问题。(4分)示例二信息:“赴下议院听会议事件……议员阿定敦、阿葛尔得与兵部尚书哈尔谛辩论……诘政府因循坐视”。(2分)史料价值:郭嵩焘作为清朝驻英公使,是英国民主政治的见证者,其日记是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政治状况的第一手史料。日记真实记录了英国下议院召开会议的场景,反映了英国代议制运行的情况,可用于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议会制度、内阁制度。(4分)解析:该信息对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社会状况的史料价值可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作答。根据“街市灯如明星万点,车马滔滔”“凡设电报数百千座”可知,反映了当时英国电气化的发展程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郭嵩焘作为驻英公使,是英国社会状况的亲历者,其日记是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社会经济和工业革命成果的第一手史料,日记真实记录了伦敦城市建设场景,反映了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经济繁荣和基础设施近代化水平较高,可用于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的工业化、科技、生活水平等问题。根据“赴下议院听会议事件……议员阿定敦、阿葛尔得与兵部尚书哈尔谛辩论……诘政府因循坐视,不能出一计,定一谋,其言颇强坐以无能”可知,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郭嵩焘作为清朝驻英公使,是英国民主政治的见证者,其日记是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政治状况的第一手史料。日记真实记录了英国下议院召开会议的场景,反映了英国代议制运行的情况,可用于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议会制度、内阁制度。类型2图像史料的价值典型例题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时,搜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材料注:1759年,苏州人徐扬完成画作《盛世滋生图》,表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景象。画作中,有14家丝绸店,22家棉布店。米市附近商旅如织,水运繁忙,有服务设施行业如饭馆、珠宝、玉器、古玩等。8家烟店中有3家标出“(福建)浦城建烟”的招牌,还见许多钱庄字号。城郊的木渎镇和枫桥镇在图上也被尽情描述出盛采风貌。——摘编自黄锡之《从<盛世滋生图>看乾隆时期苏州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材料能否用于该主题的研究?请说明理由。(5分)[解题过程]第一步:指出该史料形成的年代、类型据材料“注:1759年,苏州人徐扬完成画作《盛世滋生图》,表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景象”可以看出,苏州商业的发展能研究“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结合材料“注:1759年,苏州……景象”和史学理论的知识阐述理由:《盛世滋生图》是乾隆时期的绘画作品,属于图像史料第二步:认识史料对于研究具体的历史问题的价值,包括史料描述的历史事物,即其能够帮助我们认知的历史问题,及其反映的本质信息该画作描绘了苏州的繁华景象,为研究清朝中期苏州的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交通运输业、集镇、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史料依据第三步:如是第二手文献、图像等史料,还需要判断史料存在的缺陷,并指出弥补史料缺陷的办法这一画作带有对客观事物描述的主观色彩,其描述并非是完全真实的历史,应辩证客观看待其史料价值;应与其他的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相互印证答案:能。《盛世滋生图》是乾隆时期的绘画作品,属于图像史料。(1分)该画作描绘了苏州的繁华景象,为研究清朝中期苏州的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交通运输业、集镇、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史料依据。(如答:消费水平、长途贩运、金融、江南人口快速增长等也可酌情给分)但这一画作带有对客观事物描述的主观色彩,其描述并非是完全真实的历史,应辩证客观看待其史料价值;应与其他的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相互印证。(4分)对应练习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图1马骥《翻身年书介绍之四参军保田》(创作于1947—1948年)——摘编自岳圆《<东北日报>解放战争时期新闻漫画的图像叙事研究》材料二图2宣传画《土改与生产》(1950年)图3宣传画《土地改革》(1952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宣传画的史料价值。(6分)答案:宣传画是向农民群众宣传政策的有效手段,它展示了土地改革的成果,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和国家通过艺术形式进行政治宣传的策略,对研究当时农民的生活等有重要价值;这种宣传方式有效地利用了视觉艺术的影响力,促进了政策的接受度并加强了政府与民众间的联系,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土地改革的第一手史料。此外,绘画作品属于艺术作品,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使用时应结合其他史料加以佐证。(6分)解析:根据材料“《翻身年书介绍之四参军保田》(创作于1947—1948年)”“宣传画《土改与生产》(1950年)”“宣传画《土地改革》(1952年)”及所学知识可知,宣传画是向农民群众宣传政策的有效手段,它展示了土地改革的成果,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和国家通过艺术形式进行政治宣传的策略,对研究当时农民的生活等有重要价值;结合宣传画的画面信息可知,这种宣传方式有效地利用了视觉艺术的影响力,促进了政策的接受度并加强了政府与民众间的联系,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土地改革的第一手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绘画作品属于艺术作品,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使用时应结合其他史料加以佐证。2.英国绥靖政策是必然的吗?有学者认为,英国绥靖政策是必然的。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图1

《架设欧洲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漫画)图2

《吃草的是牛头,挤奶的是牛身》注:图1是苏联漫画家叶菲莫夫创作,漫画尖锐地指出当时欧洲国家所铸造的桥梁桥墩,不过是“懦弱、背叛、恐慌、腐败和讹诈的集合”。图2是美国漫画家瑟斯创作,漫画牛身上分别写着被纳粹占领的欧洲国家的名字。材料中两幅漫画对我们研究“绥靖政策是否必然”有无价值?说明你的理由。(6分)答案:图1对研究的问题有价值,图2对研究的问题没有价值。(2分)理由:图1是从苏联角度看待绥靖政策的原因,认为英法的懦弱、背叛、恐慌、腐败、讹诈导致绥靖政策的产生,对研究“绥靖政策是否必然”有一定价值。图2表达的是德国法西斯对这些国家资源的掠夺,给这些国家带来了沉重的战争负担。图2虽然与绥靖政策有关,但反映的是绥靖政策的影响,对于研究“绥靖政策是否必然”没有价值。(4分)解析:结合两幅漫画内容可分析出,图1对研究的问题有价值,图2对研究的问题没有价值。理由,根据材料“架设欧洲桥”可分析出,图1是从苏联角度看待绥靖政策的原因,认为英法的懦弱、背叛、恐慌、腐败、讹诈导致绥靖政策的产生,对研究“绥靖政策是否必然”有一定价值。根据材料“吃草的是牛头,挤奶的是牛身”可分析出,图2表达的是德国法西斯对这些国家资源的掠夺,给这些国家带来了沉重的战争负担。图2虽然与绥靖政策有关,但反映的是绥靖政策的影响,对于研究“绥靖政策是否必然”没有价值。类型3实物史料的价值典型例题(2024·浙江湖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材料一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创巨痛深,中华民族岌岌可危,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劣势,引起了中国社会思潮的急剧变化。李鸿章在与伊藤博文进行马关谈判时表示:“余认为今回的战争得到两个好的结果,第一是欧洲的陆海军作战方式,被黄色人种成功应用得到了验证。第二是沉睡的中华开始觉醒,日本给予清国的刺激,相信对我国将来的进步会发生最有益的影响。”……蔡锷在1902年撰述的《军国民篇》中也指出:“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呼啸叫号,发鼓击钲,声撼大地。或主张变法自强之议,或吹煽开智之说,或立威词以警国民之新,或故自尊大以鼓舞国民之志。”——摘编自田庆立、宋志艳《甲午战争对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影响》材料一、材料二是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史料,指出其史料价值。(4分)[解题过程]第一步:指出该史料形成的年代、类型根据材料一“2018年9月大连庄河海域打捞出的甲午海战‘经远舰’上的遗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考古实物资料;根据材料二“摘编自田庆立、宋志艳《甲午战争对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影响》”可知,这是文字史料第二步:认识史料对于研究具体的历史问题的价值,包括史料描述的历史事物,即其能够帮助我们认知的历史问题,及其反映的本质信息根据材料一“2018年9月大连庄河海域打捞出的甲午海战‘经远舰’上的遗物”可知,其为考古实物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有助于研究清朝军舰装备和经远舰沉没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可知,其为文字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有助于研究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对日政策和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答案:材料一是考古实物资料,有助于研究清朝军舰装备和经远舰沉没的原因。材料二是文字史料,有助于研究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对日政策和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4分)对应练习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材料一赛里斯(中国)……其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富豪贵族之妇女,裁成衣服,光彩夺目,由地球东端运之西端,故极其辛苦。——摘编自[古罗马]普林尼《博物志》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两则史料的史料类型,并简述二者的史料价值。(4分)答案:史料类型:材料一是文献史料。材料二是实物史料。史料价值:可用于研究古代中西方文明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4分)解析:类型,根据材料“[古罗马]普林尼《博物志》”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是文献史料。根据材料“[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是实物史料。价值,根据材料“赛里斯(中国)……其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富豪贵族之妇女,裁成衣服,光彩夺目,由地球东端运之西端,故极其辛苦”“[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及所学知识可知,两则史料可用于研究古代中西方文明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2.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

《唐六典》全称《大唐六典》,是唐玄宗时官修,旧题唐玄宗撰、李林甫等注,实为张说、张九龄等人编纂,是现存最早的具有封建国家行政法典性质的文献。《唐六典》详尽规定各部门的机构设置、官员编制、职掌权限、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官吏任用等一系列制度,这使得全书虽然规模宏大,但却条分缕析,纲目清楚;此书首次把官员分为文官、武官、内官、外官四大类,详尽规定了“四善”“二十七最”的考课标准,并规定政府机关的编制员额一经确立便具有法律效力,不得任意更改;书中还保存了大量唐朝前期的田亩、户籍、赋役、考选、礼乐、军防、驿传、刑法、营缮、水利等制度和法令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对唐以后历代会典的编纂具有深远影响。——摘编自焦利《<唐六典>:唐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完美呈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六典》的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解释。(8分)答案:《唐六典》详尽记录了唐代的官制、机构设置、官员考核标准等内容,有助于研究唐代的行政管理和制度建设;保存了大量与田亩、户籍、赋役、礼乐、军防等相关的重要资料,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基本素材;其编纂对后世政典产生影响,为后代王朝提供制度参考,帮助理解中国古代行政体制的发展与演变。(8分)解析:据材料“《唐六典》详尽规定各部门的机构设置……不得任意更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六典》详尽记录了唐代的官制、机构设置、官员考核标准等内容,有助于研究唐代的行政管理和制度建设;据材料“书中还保存了大量唐朝前期的田亩……法令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可知,《唐六典》保存了大量与田亩、户籍、赋役、礼乐、军防等相关的重要资料,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基本素材;据材料“对唐以后历代会典的编纂具有深远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六典》的编纂对后世政典产生影响,为后代王朝提供制度参考,帮助理解中国古代行政体制的发展与演变。题型专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材料一下图为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炭化米粒,现藏湖南博物馆,呈现由野生稻向栽培稻过渡的形态,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材料二南宋理学家黄震《黄氏日抄》:“收麦在四月,种禾在五月初,不因麦,迟了种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两则史料对研究古代水稻的价值。(4分)答案:材料一中的炭化米粒实物是原始社会水稻栽培的直接证据,有助于了解水稻栽培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情况。材料二中的记载则反映了宋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尤其是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对研究古代农业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分)解析:据材料“呈现由野生稻向栽培稻过渡的形态,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炭化米粒实物是原始社会水稻栽培的直接证据,有助于了解水稻栽培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情况。据材料“收麦在四月,种禾在五月初,不因麦,迟了种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记载则反映了宋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尤其是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对研究古代农业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岭南地区东汉时期的牛耕材料类型及具体内容发生(出土)地点年代资料来源今行政区划归属郡文献史料牛耕记载越南中部偏北地区九真郡东汉早期《后汉书·循吏列传》考古材料铁犁广西贺州市苍梧郡东汉时期《广西考古通论》考古材料犁具形象广东佛山市南海郡东汉晚期《考古》1964年第9期考古材料犁具形象广州番禺区南海郡东汉晚期《番禺汉墓》——摘编自龚世扬《牛耕传入岭南的时间与推广普及问题新探——基于文物考古资料的再认识》概述表中有关牛耕材料的史料价值。(6分)答案:表中对于岭南地区的牛耕材料比较丰富,既有文献史料,还有较为丰富的考古史料,二者相互印证能够更加有力地呈现岭南地区牛耕的发展状况,从而推断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程度,其中《后汉书·循吏列传》作为第二手史料,但因其作者史学素养较高,对于研究东汉早期九真郡牛耕情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广西考古通论》《考古》《番禺汉墓》作为第一手史料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岭南地区牛耕的发展程度,具有较高的价值。(6分)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表格中对于岭南地区的牛耕材料比较丰富,既有文献史料,还有较为丰富的考古史料,二者相互印证能够更加有力地呈现岭南地区牛耕的发展状况,从而推断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程度,其中《后汉书·循吏列传》作为第二手史料,但因其作者史学素养较高,对于研究东汉早期九真郡牛耕情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广西考古通论》《考古》《番禺汉墓》作为第一手史料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岭南地区牛耕的发展程度,具有较高的价值。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

2024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一号沉船遗址遗物包括并不限于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竹木器等,数量超10万件。三个阶段调查共提取出水青花、青釉、白釉、珐华等瓷器,酱釉陶器、铜钱等文物890件(套)。其中,部分瓷器外底有“福”“正”“太平”“吴文自造”等字样。相关专家通过器形、装饰纹样对比分析一号沉船遗址的青花瓷器与福建老牛礁等明代中期沉船的同类器物相近,推断其年代为明正德年间;二号沉船遗址青花瓷器装饰的仙人乘槎纹样具有典型的明弘治年间特征。——摘编自赵晓霞《实证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南海历史事实——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深远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海西北陆坡沉船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6分)答案:沉船位于南海,遗址有瓷器等文物,属于实物史料,是研究明朝的第一手史料;一号沉船以瓷器等为主,数量超过十万件,反映了明朝制瓷技术与瓷器种类的情况,可用于研究明朝的制瓷业;一号、二号沉船位于南海西北陆坡,反映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规模、商品种类等情况,可用于研究明朝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海洋利用;南海沉船遗址从制瓷业、造船技术、对外贸易、海洋利用等方面反映了明朝社会的情况,是明朝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6分)解析:由材料“一号沉船遗址遗物包括并不限于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竹木器等,数量超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