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划重点之精细讲义系列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2.会利用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3.利用打点纸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能画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求加速度.二.实验原理1.打点计时器(1)作用:计时仪器,交流电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2)工作条件eq\b\lc\{\rc\(\a\vs4\al\co1(电磁打点计时器:4V~6V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220V交流电源))(3)纸带上点的意义:①表示和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②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③可以利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来确定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2.利用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设x1、x2、x3、x4…为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假如Δx=x2-x1=x3-x2=x4-x3=…=常数,即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n=(xn+xn+1)/2T.4.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1)逐差法:即根据x4-x1=x5-x2=x6-x3=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1=eq\f(x4-x1,3T2),a2=eq\f(x5-x2,3T2),a3=eq\f(x6-x3,3T2),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a=eq\f(a1+a2+a3,3)=eq\f(x4+x5+x6-x1+x2+x3,9T2),即为物体的加速度.(2)图象法:求出打各个计数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再作出v-t图象,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三.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四.实验步骤1.仪器安装(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见下图所示,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2.测量与记录(1)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2)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从后边便于测量的点开始确定计数点,为了计算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点五次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T=0.1s.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并填入设计的表格中.(3)利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4)增减所挂钩码数,再重复实验两次.五.数据处理及实验结论1.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1)根据表格中的v、t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仔细描点,如右图所示可以看到,对于每次实验,描出的几个点都大致落在一条直线上.(2)作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的v-t图象,它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两条途径进行分析(1)分析图象的特点得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Δt时,速度也会增加相同的值Δv,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2)通过函数关系进一步得出:既然小车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v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显然v与t成“线性关系”,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①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木板平行.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5.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斜率求解物体的加速度.6.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②误差分析1.小车运动时摩擦不均匀,打点不稳定引起的系统误差.2.纸带上计数点间距测量以及作v-t图象引起的偶然误差.考点一实验原理及操作【典例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中有以下实验步骤,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错误并改正,遗漏步骤可编上序号G、H、…)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D.取下纸带E.将平板无滑轮的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匀速运动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将以上步骤完善后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考点二实验数据处理【典例2】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1)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D=________m/s,vC=________m/s,vB=________m/s.在如图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纸带的加速度a=________.(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三实验改进拓展创新高考实验题一般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即所谓情境新而知识旧.因此做实验题应注重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用教材中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处理新问题.1.实验器材的改进↓↓由遮光片的宽度d和遮光片挡光时间Δt求速度v=eq\f(d,Δt)由纸带求速度2.获得加速度方法的改进长木板倾斜靠重力获得加速度,如图甲、乙所示eq\o(→,\s\up16(替代))靠重物的拉力获得加速度.【典例3】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________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________m/s;(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高度C.斜面的倾角【典例4】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s和4.0×10-3s.用精度为0.05mm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丙所示.(1)滑块的宽度d=________cm.(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典例5】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时点未画出.(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填写).(2)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_______.(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_.一、实验题1.在暗室中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f1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闪光频率f2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1)实验中第一次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2)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Hz,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远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m/s2;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3)该实验存在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2.某物理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在铁架台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光电门1固定,光电门2可上下移动。将电磁铁通电,小铁球静止在电磁铁下端,调整两光电门的位置,让电磁铁断电后,小球沿竖直线通过两个光电门,光电计时器能记录小铁球从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的时间t。(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铁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小铁球的直径D=___________cm;(2)使小铁球由静止下落,用铁架台上的固定刻度尺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h,及对应的运动时间t。保证光电门1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光电门2的高度,并测出多组h和t,以ℎt为纵坐标,以t为横坐标,作出ℎt-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不考虑小铁球直径对实验的影响,则纵截距的含义是___________;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g=___________m/s(3)如果考虑空气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填“偏小”“相等”或“偏大”)。3.如图甲所示是运用DIS实验的位移传感器测定小车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图。(1)固定在小车上的发射器不断地向接收器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和红外线脉冲,从而测量物体运动的一些物理量。超声波脉冲_____红外线脉冲(填“快于”或“慢于”)。(2)图乙是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再经过计算机所绘制的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由该图像可以求出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m/s2;小车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运动。4.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___________。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将小车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D.将小车放在远离打点计时器的一端(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100Hz的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下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9个点,图中未画出)。
s1=3.59cm,s2=4.41cm,s3=5.19cm,s4=5.97cm,5.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可以用打点计时器,也可以用光电门传感器。一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滑块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的右侧,并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一沙桶相连,滑块与定滑轮间的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条,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015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010s,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250s。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2,若忽略偶然误差的影响,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6.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想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常见的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电源(“直流”或“交流”);(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释放纸带的同时,按通电源B.先接通电源打点,后释放纸带运动C.先释放纸带运动,后接通电源打点D.纸带上的点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的速度越小(3)该小组在规范操作下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上O、A、B、C、D、E和F,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①如果测得C、D两点间距x4=2.70cm,D、E两点间距x5=2.90②该同学分别算出其他各点的速度:vA=0.220m/s,vB=0.2417.(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___(填“交流8V”或“交流220V”)电源,电源频率为50Hz时,如果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2)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五个点进行研究,这五个点和刻度尺标度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可求出A、C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cm。(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a)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b)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A、B、C、D、E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Ⅰ.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Ⅱ.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8.小华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某处,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如图1所示。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的一段。如图2所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确定出八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并用刻度尺测出了各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图中所标数据的单位是cm。(1)小华利用家庭电源来做实验,因此应该选择_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___________。(2)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1、2、3、4、5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6时小车的速度(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并填入下表___________。计数点123456t/s0.10.20.30.40.50.6v/(m·s-1)0.3580.4000.4400.4850.530(3)根据v-t图像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9.某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1)释放小车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指出该装置或操作中错误的有______。A.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了B.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C.小车离打点计时器过远(2)如图乙为改正装置后打下的一条纸带的中间部分,A、B、C、D为其中连续打出的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T=0.02 s)。由于操作不慎,C点模糊了,小明仍用此纸带来研究。从图上可以读得A点在刻度尺上位置的读数为_______cm,在打下C10.某探究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滴下小水滴的时间间隔相等,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探索职业新机会计划
- 仓库管理工作的反思与前瞻计划
-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认为计划
- 2025年南阳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25年淄博c1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文档
- 教育行业阅读题系列
- 2025年德宏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考试
- 非特异性炎性肌病
- 移动支付行业智能支付与移动金融解决方案
- 兴义万峰谷新型旅游文化产业综合体项目总体概念性方案设计
- 消防安全标志解读课件
- 2022上半年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类真题及答案
- 一篇散文《水银花开的夜晚》弄懂散文题型
- 保健院业务部门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及质量控制指标
- 马鞍山东站站房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 电力电缆工程施工作业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手册
- 精神障碍检查与诊断试题
- 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下)1-10单元全部答案及解析
- 中医护理原则和方法
- 光伏电站验收申请及验收报告样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