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十二月联考历史试题5.下表是商鞅变法中的一条法令。据此可知,这条法令条件奖励杀甲士一人并取得其首级者赐爵一级,赐田一顷,宅一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若为官者可当五十石俸禄之官;还可役使一人或一家得敌一甲首者为自己的农奴即“除庶子一人”A.表明军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禄C.进一步完善了爵位领受程序B.有利于增强旧贵族特权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6.下表是秦始皇下令修建的交通要道表。据此可知,秦朝驰道东通燕齐、南达吴楚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为分钟,满分分直道向北经云阳、上郡直达九原五尺道今云南、贵州等地新道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A.文书传递的系统不断完善C.朝廷与地方政治联系加强B.丝绸之路的贸易得以恢复D.实现了对边疆的有效管理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山东某地博物馆原始东夷文化展览中展示的典型东夷陶器,它们深邃的黑色、平滑的光泽显示出沉静而庄重的气质。该类东夷陶器所属的原始文化类型应是7.A.反秦力量开始走向联合C.秦的统一违背历史潮流B.社会阶级矛盾激化D.郡县制度不得人心8.)即位十余年,时五谷丰熟,百姓足,仓禀实,蓄积有余。然文帝本修黄、老之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静无为。以故礼乐庠序(泛指教育)未A.红山文化B.良渚文化C.龙山文化D.河姆渡文化A.恢复百家争鸣的盛况C.改变儒学的正统地位B.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D.进一步强化汉朝统治秩序2.学者刘斌指出,在陕北的延安芦山峁、神木石峁等龙山时代遗址中,出土和采集有良渚式的玉琮、玉钺、玉璧和玉璋;在更晚时期的二里头、殷墟等夏商时代遗址中,也发现了源自于良渚文化的玉琮等玉器;在四川广汉三星堆以及成都金沙等商周时代遗址中,也出土了良渚文化晚期的玉琮。这说明新石器时代9.东汉继承西汉制度,分封诸侯。但东汉的诸侯王亦多滞留京师,不治民,甚至久不就国,诸侯王国成为诸侯王租税收入的计算单位。这一现象有利于A.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地方世家大族势力滋长B.强化皇室宗族血缘纽带D.减轻地方百姓经济负担A.神权与王权结合有利于国家产生C.各地文化具有同根同源发展趋势B.区域文化交流助推早期文明发展D.良渚文化以玉器生产为主要特征10.东晋小说家多有意识地将作品托名于前代贤士,如《神异经》《十洲记》托名于西汉者标注为东汉名士刘歆。这一现象折射出3.西周初年,摄政的周公以周王的名义“授土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这一举措A.有利于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加强了各地间经济文化的交流B.扩大了诸侯国的统治区域D.强化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A.文学创作暗含托古喻今情怀C.社会主流思想影响文学发展B.文学呈现玄学化和世俗化并存的特点D.南方社会对中原文化存在一定归属感4.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的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上述材料旨在说明春秋战国时期11.南朝中期,扬州地区实际人口数量为东汉中期的4倍以上,而编入官府户籍的还不到东汉中期的1/4。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当时A.庄园经济的发展C.政治局势的动荡B.小农经济的破产D.赋税制度的崩溃A.出现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C.奠定了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B.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D.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12.两晋南北朝时期,专门培养士族官僚子弟的国子学学风极坏,其余学校教育也多流于形辟了山水画构图的一个新的形式。这种构图形式式;到唐开元、天宝年间,具有应试倾向的私学广泛发展起来。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理学思想的渗透C.政治局势的动荡B.官学地位的衰颓D.选官制度的变化13.依据现有考古墓葬出土的资料可知,在隋代入华粟特男子的世俗服饰中,粟特胡服体系自始至终占据着主导地位,隋代本土服饰虽有出现但所占比例不大。而在唐代入华粟特人的墓葬中发现其所穿服饰均是唐代本土服饰。这说明唐代A.入华粟特人中华文化认同加深C.大力实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B.民族交融推动服饰多样化D.中华文化的对外辐射增强14.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皇权专制是逐渐形成的,从汉朝到魏晋只能算是“相对专制”、唐朝A.更加注重抒发主观情感C.折射士人审美标准提高B.深受政治环境的影响D.反映市民阶层的追求A.审议封驳朝廷政令C.掌握最高监察权力B.总理全国的行政事务D.参预政务并草拟意见19.下面是唐至元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15.唐玄宗时期,“使相”是对加有宰相头衔官员的称谓。安史之乱后“使相”身份逐渐泛滥;担任“使相”的官员也逐渐由士大夫群体为主,转变为以地方节度使、藩帅为主。“使相”群体的变化A.加剧了藩镇割据局面C.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16.如下表,据此可推断出B.加强了中央宰相权力D.形成了外轻内重局势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20.居于诸行省之上,脱离路府州县的具体事务。上层统治集团认为“夫外之郡县,其朝廷期的行省南方北方朝代人口(户)2470685392041511224760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唐朝北宋19.843.262.999857855148529662429680.2956.837.1A.是国家设置的地方行政区C.旨在提升国家的行政效率B.有因俗而治羁縻地方的性质D.是中央控制地方的派出机构21.宋代笔记体著作《萍州可谈》记载:宋真宗时外戚刘美的女儿嫁给开封茶商马季良为妻。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记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求娶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据此可知A.政治中心南移加剧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赋税收入方面北方逐渐超过南方D.唐朝时期江南经济仍然十分落后17.宋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有外国学者曾这样评价13述正确的是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B.重农抑商观念已被颠覆D.经济发展冲击思想观念22.郑和下西洋的舰队每到一个国家,都会递交明成祖的国书表明友好访问的来意,从不凭借舰队的军事实力威胁那些弱小的国家,这些国家也纷纷派出使臣回访大明王朝。这表明,郑和下西洋①开始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②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基本成熟③郭守敬革新浑仪,创造出简仪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C.维护了朝贡秩序稳定B.推动了中华文化传播D.开辟了对外贸易航线④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3.张居正(1525年—1582年)——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的内阁首辅,行18.北宋及以前,绘画几乎都是全景构图,一座山、一棵树、一株花、一座假山等等,都是完整的全景。到了南宋,画家画山水大多已不是全貌,而是转向只画局部表达意思即可(见下图),开使权力时却还得讨好司礼监的宦官,主要原因是司礼监A.拥有批红权C.获得票拟权B.掌握决策权D.行使行政权2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30.下表为两位来华传教士创办的报刊及办报主张。据此可知,传教士的办报活动传教士马礼逊报刊创办时间主张《察世俗》1815年将一般知识普及和基督教的推广活动相结合A.提倡格物致知C.批判君主专制B.倡导个性自由D.主张工商皆本教道(基督教)为诚正之基,格致乃富强之本,泰西诸国所以必先得救主之道,而后能驯致于富强,日进于文明也林乐知《万国公报》1868年25.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清廷对草原游牧部落划定固定的区域,变自由游牧为定点游牧,这一变化A.反映了主权意识的萌芽C.推动了农耕文明的扩展B.实现了边疆的长期稳定D.为改土归流扫清了障碍A.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C.使社会半殖民地化加深B.开启了西学东渐之风.D.打破了“天朝上国”观念26.明清时期,广东南海、番禺等县龙眼、荔枝弥望,方圆百里无一杂树,“地土所宜,争31.下图是刊登在1909年《图画日报》上的系列寓意画A.区域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C.交通变革推动长途贩运贸易B.农业生产市场化趋势加强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遭背离27.下表是清代前中期土地与人口变化情况表时间民田总数(公项)全国人口统计(亿)顺治十八年康熙二十四年雍正二年549257760784297236429780715679210610.190.21.52该系列寓意画反映了A.国人振兴经济救国强国的愿望C.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日益加深B.一战期间民族经济发展较快D.清政府解决财政危机的信心乾隆三十一年嘉庆十七年32.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民族复兴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从“王从“封闭“到“开放”的是3.6据此可知,清代前中期A.重农抑商限制人口流动C.土地兼并现象有所缓和28.据下表可知,当时中国B.社会安定促进人口增长D.盛世局面潜伏社会危机A.促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C.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B.奠定了顺应世界潮流的外交基础D.开创了完全意义的民族民主革命33.1912年1月8新年者,是尚未能脱离旧观念,未能脱离旧思想者也。新新年为民国的新新年,为共和1849年上海贸易发展情况表进口出口吨位年份1849185018511852船只数24吨位9829价值(美元)757259年份1849185018511852船只数25价值(美元)1358182210050646155337980747①新新年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③民国元年社会习俗新旧杂陈②移风易俗导致社会性质转变④民主共和之路缺乏社会基础98771446426697405923715308276343876080381834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4121692220949715334.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读经之风。但这不是从正面吸取孔子思想和儒家经典中的精华,而是要借此恢复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纲常名教。袁世凯的这一措施6670A.洋务运动有效抵制经济侵略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对外贸易仍然处于入超地位D.上海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A.催生出一场思想文化的革命C.表明儒家思想已经不合时宜B.是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补充D.加快了民主与科学理念的传播29.1853年,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缓解财政危机,被迫允许地方政府铸造大钱(大面额铜钱),由此带来了地方财权分立和通货发行地方化的趋势。这说明此时35.胡适的朋友张奚若虽支持新文化运动,但却毫不客气的批评《新青年》同人的学问是“无源之水”,其言论“有道理与无道理参半”。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吴虞虽提出了“非孝非儒”的道德革命主张,但对文学革命持保留态度。这反映出当时A.地方割据兴起C.民族危机严重B.通货膨胀加剧D.传统秩序失衡A.新旧知识分子间斗争激烈C.政治革命迟滞于文学改良B.知识界趋新与守旧并存D.新文化未引起社会反响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晚清“亡国史”著作篇目摘录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分。涉及国家出版年份题名涉及国家出版年份题名36.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阅读材料,1901印度蚕食战史菲律宾1903菲律宾亡国惨状纪略1902埃及百年兴衰记1904印度灭亡战史完成下列要求。(16分)印度波兰朝鲜材料一1907印度灭亡之原因1903埃及亡国惨状记埃及讲俄国与普奥瓜分波兰的事19041903埃及惨状1904朝鲜亡国史略1910朝鲜灭亡之原因1910亡韩尾声1906越南亡国惨话1910安南亡国痛史1911越南亡国始末谈越南材料二1910臣誓于太庙,颁布洪范十四条”试图学习日本,开展改革,但“一誓之后,其君若臣即已渺不复记忆”。由此,他认为韩皇韩民都要对亡国负责,并且“天下事无独有偶,韩有此皇,不意更有酷似韩皇之皇,韩有此民,不意更有酷似韩民之民”。朝鲜人玄采翻译了部分梁启超的著作以推动朝鲜开化运动。部分朝鲜的私立学校也把这些著作作为辅助教材,宣传爱国启蒙思想。材料二上(唐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炀帝无道,失人已久,辽东之——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以上均摘编自邹振环《清末亡国史“编译热”与梁启超的朝鲜亡国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出现亡国史“编译热”的背景。(6分)(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秦到西汉疆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指出推动这一变化的具体措施。(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出现亡国史“编译热”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的民族政策,并以唐与吐蕃关系为例加以说明。(8分){#{Q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冠脉造影术护理
-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人人节约》说课课件
- 商品质量责任分担合同(2篇)
- 托班育儿知识
- 应聘游戏行业自我介绍
- 教师继续教育概述
- 工作小时数协议
- 大公司行为规范
- 陇南地区文县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模拟数学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中班冬季育儿知识
- 客户关系管理-程广见介绍
- 《一本书读懂采购》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2015-2022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数学/英语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 (人音版)《家国情怀的民族乐派》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
- 设备管理评价标准
- 固结试验-e-lgp曲线图表41-1
- GB/T 9101-2017锦纶66浸胶帘子布
- GB/T 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 GB/T 28162.3-2011自动操作用元器件的包装第3部分:表面安装元器件在连续带上的包装
- 医疗废物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