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3课时教师:单位:一、设计思路本节课以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对杜甫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领略古典诗词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设计思路如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通过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

2.诗歌解读,理解诗意:逐句分析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艺术欣赏,品味美感: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音韵、意象、修辞等艺术手法,提升审美能力。

4.实践活动,拓展思维:组织学生进行诗歌仿写、绘画等实践活动,激发创造力。

5.总结反馈,巩固提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文学素养。二、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诗句的内涵,提升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杜甫诗歌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4.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古典诗词的美学特质,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三、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典诗词基础,对唐诗有一定的了解。在知识方面,学生已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和诗词鉴赏方法,能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深度解读和审美鉴赏能力尚需提升。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审美观念正在形成,对文学艺术有浓厚的兴趣。

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在课堂参与度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有待加强,习惯于依赖教师的讲解。此外,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往往缺乏深度交流和批判性思维。

这些学情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生对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学习,可能会停留在表面理解,难以深入挖掘诗歌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审美能力。四、教学资源-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

-古典诗词鉴赏相关书籍

-互联网诗词资料

-诗歌朗读音频

-互动讨论平台(如班级微信群、在线论坛)

-学生作业本与笔记本

-教学PPT或黑板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秋风声,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秋天的氛围。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吗?他在秋风中写下了怎样的诗篇呢?

-学生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杜甫的了解以及秋天的感受。

-引入新课:介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讲授新课(用时15分钟)

-诗歌朗读:播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诗歌解读:教师逐句解读诗歌,解释生僻字词,分析诗句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人在秋风中的孤独与坚守,理解诗人的情感。

-核心素养培养: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艺术魅力。

3.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练习题目:布置几个与诗歌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作答。

-点评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4.师生互动环节(用时10分钟)

-诗歌仿写:鼓励学生模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格式,创作一首自己的诗。

-分享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仿写作品,全班同学共同欣赏和评价。

-教师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创作给予指导,提出改进建议。

5.课堂小结(用时2分钟)

-总结学习要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和情感体验。

-布置作业:布置一首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诗歌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课后深入阅读并撰写心得体会。

6.课堂延伸(用时3分钟)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与杜甫相关的诗歌和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鼓励探索: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互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紧扣实际学情,凸显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六、知识点梳理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内容

-诗歌作者:杜甫

-诗歌创作背景: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秋,杜甫流离失所,寓居成都,创作了此诗。

-诗歌主题:表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守与忧国忧民之情。

二、诗歌结构及特点

-结构:全诗共八句,分为两个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字。

-特点: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三、重点词语解释

-茅屋:指诗人居住的简陋房屋。

-秋风:象征凄凉和萧索的秋风。

-破:指茅屋被秋风破坏。

-挥手:形容诗人挥手驱赶秋风。

-诸贤:指古代的圣贤。

-遗直:指古代圣贤留下的正直品质。

四、意象与修辞手法

-意象:茅屋、秋风、破屋、挥手、诸贤、遗直等,通过这些意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无助和对古代圣贤的敬仰。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等。如“秋风破屋图”中的“破屋”是比喻,将秋风破坏的茅屋比作图纸。

五、情感分析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三种情感:对秋风破坏茅屋的愤怒、对古代圣贤遗直的敬仰、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担忧。

六、诗歌鉴赏要点

-语言特色: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结构特点:层次分明,前后呼应,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情感表达:通过具体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传达诗人的内心情感。

七、文化背景

-唐代文学背景: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杜甫作为“诗圣”,其诗歌代表了唐代文学的巅峰。

-社会背景:唐代至德年间,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百姓生活困苦,诗人的诗歌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

八、诗歌影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杜甫诗歌的重要作品之一。

-诗歌中的忧国忧民情感,激励了无数后来者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九、课后延伸

-推荐阅读:杜甫的其他诗歌,如《春望》、《登高》等,以及唐代其他诗人的作品。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以自然景观或社会现象为主题的诗歌,培养文学素养。七、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创设情境导入:通过播放秋风声音和展示茅屋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背景,增强学习兴趣。

2.诗歌仿写活动: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3.利用多媒体资源: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诗歌朗读和动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参与度不均:部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较为活跃,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较少发言,导致课堂互动不够全面。

2.诗歌鉴赏深度不足:学生在理解诗歌情感和意象方面有所欠缺,难以深入挖掘诗歌内涵。

3.教学评价单一:评价方式主要依赖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

(三)改进措施

1.鼓励全员参与: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引导深入鉴赏:增加诗歌鉴赏的环节,如分析诗歌结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象。

3.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习日志、诗歌创作、课堂表现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增加课后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古典诗词,举办诗词朗诵会或诗歌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加强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尽管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采取了一些创新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让古典诗词的魅力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八、内容逻辑关系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重点知识点:杜甫的生平及其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

-重点词语:杜甫、唐代、诗圣。

②诗歌结构与语言特色

-重点知识点:诗歌的八句结构,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重点词语:结构、语言特色、意象、修辞。

③诗歌情感与主题

-重点知识点:诗人在逆境中的坚守,忧国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