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人版七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已知NH3极易溶于水;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
A.水、NH3
B.NaOH溶液;HCl
C.水;CO
D.NaOH溶液、CO2
2、在天平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含有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盐酸的烧杯,将天平调整平衡,然后在左盘的烧杯中加入5g铁,在右盘上的烧杯中加入5g锌,充分反应后,天平将()
A.仍然平衡。
B.向右盘倾斜。
C.向左盘倾斜。
D.无法判断。
3、下列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中错误的是rm{(}rm{)}A.使用加入铁强化剂的酱油有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B.喝豆浆能补充蛋白质C.维生素在人体中需要量很少,他不属于人体的营养素D.制作插座的塑料具有热固性4、已知rm{KNO_{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rm{.}下列各图是某rm{KNO_{3}}饱和溶液的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图象rm{(}不考虑溶剂的质量变化rm{)}其中正确的是rm{(}rm{)}A.B.C.D.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rm{(}rm{)}A.B.C.D.6、为探究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明和小勇分别取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rm{100g.}小明向其中加入rm{6.5g}锌粒,反应结束时观察到锌粒完全消失;小勇向其中加入rm{13g}锌粒,反应结束时观察到锌粒有剩余rm{.}有关实验的推理一定正确的是rm{(}rm{)}A.反应后小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锌B.反应后小勇所得溶液中可能含硫酸C.两位同学实验中生成氢气的质量均少于rm{0.4g}D.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rm{9.8%}小于rm{19.6%}7、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等溶剂;发泡剂.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由CO2分子聚集而成。
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新合成的一种物质。
C.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物质后;可在常温常压下使二氧化碳挥发除去。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甲、乙两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合上开关后,发现V1、V2表读数U1、U2相同;小灯泡正常发光.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会发现U1变大。
B.若往甲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直到过量;小灯泡先变暗后变亮。
C.若往乙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会发现U2变大。
D.溶液导电的原因是通电后稀硫酸发生电离的缘故。
9、某同学取不同质量的某铁和铝的合金分别与等质量的盐酸反应;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质量分数相等).则下列分析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100g盐酸100g盐酸100g盐酸所取合金质量13.9g16.9g19.9g产生H2质量0.7g0.8g0.8g
A.盐酸的质量分数为29.2%
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
C.加入合金13.9g时盐酸过量。
D.加入合金16.9g时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10、为搜救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许多搜救犬rm{.}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rm{.}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rm{(}rm{)}A.分子质量很小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C.分子不断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隙11、某一无色溶液是由rm{H_{2}SO_{4}}rm{HNO_{3}}rm{K_{2}CO_{3}}rm{CuSO_{4}}rm{K_{2}SO_{4}}rm{KNO_{3}}rm{NaCl}七种溶液中的三种混合而成,现进行如下实验:rm{垄脵}若向混合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rm{垄脷}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rm{垄脹}再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rm{.}根据上述实验分析,此混合溶液中存在的溶质,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rm{(}rm{)}A.rm{H_{2}SO_{4}}rm{HNO_{3}}rm{K_{2}SO_{4}B}B.rm{K_{2}SO_{4}}rm{KNO_{3}}rm{NaCl}C.rm{HNO_{3}}rm{K_{2}CO_{3}}rm{K_{2}SO_{4}D}D.rm{HNO_{3}}rm{K_{2}SO_{4}}rm{KNO_{3}}12、实验中,一种仪器与另一种仪器之间通常情况下不应该接触的是rm{(}rm{)}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C.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D.过滤时,用烧杯承接滤液,漏斗下端尖嘴部位与烧杯内壁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在tl℃时;a;c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c的不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变成饱和溶液。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结晶的方法。
14、由氧化铜和木炭粉混合而成的黑色粉末48g;将其加入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分离得到24g铜,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A.37.5%
B.50%
C.62.5%
D.95.3%
15、液化石油气所含的气体是碳氢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加压的条件下即变为液态而便于储存在钢瓶中,当打开钢瓶阀门时,又很容易变成气态.在下列物质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编号ABCD化学式CH4C4H8C4H10C6H14沸点/℃-164-6.3-0.569
A.A
B.B
C.C
D.D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如图;将若干克萌发的种子放入广口瓶中以测其呼吸作用,试回答:
(1)萌发的种子进行____作用时要消耗____气,放出____气体.
(2)测定过程中,U型管____管中的液面下降.(填A或B)
17、读图填空;请将相关数据填写在下面表格中:
。甲图的物体长度示数乙图的温度计示数丙图的物体质量示数____________18、莉莉同学根据自己的住宅特点;设计了如下预防火灾的方法(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防火措施灭火和自救措施①在家中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②室内装修多用不易燃烧的材料.
③电线;插座等用信得过产品;不用劣质产品.
④家里配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并学会使用.①当火较小时;立即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
②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③在灭火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④火势太大;不能从室内逃出,撤到花园,等待救援.
⑤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再灭火.
⑥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时,应先,再灭火.请根据莉莉同学预防火灾的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帮助张华同学进一步完善其防火措施;你的建议是(任定一条).
(2)在灭火措施中;少一条不可缺少的措施,该措施是.
(3)在灭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条不够妥当,该措施是(填序号),理由是.
(4)请完成灭火和自救措施⑤和⑥中的空白(不要填在表上的空白处).
⑤;⑥.
(5)在灭火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中的道理是.19、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20、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rm{.}人们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rm{.}合成材料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不少方便,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造成的原因是:______,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为缓解旱情;有关部门实施了人工降雨。李斌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将浑浊的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回答:
rm{(1)}净水器中用来作吸附剂的物质是______;
rm{(2)}将浑浊的水变清的简单方法是______;
rm{(3)}澄清后的水加肥皂水后,若水中出现较多浮渣,该水为:______rm{(}选填“硬水”或“软水”rm{)}
rm{(4)}天然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硬度大,都可以采取______方法;来杀灭病原微生物和降低水的硬度;
rm{(5)}抗击旱灾,从我做起,你对节约用水的建议是:__________rm{(}写一条即可rm{)}22、现有Cu、CuO、CuSO4、C、CO、CO2六种物质;它们的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上述六种物质中的一种).
(1)请利用初中所学知识推断图中物质的化学式:
Z____、N____.
(2)写出X→W的化学方程式____.
23、(2010•洛江区质检)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右图是关于铁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8分)24、下列实验装置图是实验室中常用于制取气体的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rm{(1)}写出仪器rm{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rm{(2)}若用装置rm{A}制取气体,对反应条件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rm{(}选“需要加热”或“不需加热”rm{)}rm{(3)}若用装置rm{B}制取气体,对反应物的状态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rm{(4)}若制取的气体难溶予水、不与水反应,且比空气的小,则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25、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rm{(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rm{(2)}通电分解水____rm{(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rm{(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rm{(5)}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
A;水能吸收氨气体;打开夹子时①中的气体进入②中,从而使得①中的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可能沸腾.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氯化氢气体;打开夹子时①中的压强变小,水的沸点降低,水可能会沸腾.故C错误;
C;水不能吸收一氧化碳气体;打开夹子时①中的压强不变,水的沸点不变.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打开夹子时①中的气体进入②中,从而使得①中的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可能沸腾了.故D错误.
故选C.
【解析】【答案】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小水的沸点越低.压强越大水的沸点越高.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且能够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打开夹子时①中的气体进入②中,从而使得①中的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2、A【分析】
设盐酸全反应消耗的铁的质量是x
Fe+2HCl=FeCl2+H2↑
5673
x20g×18.25%
x=3.65g
=
x=2.8g<5g
设盐酸全反应消耗的锌的质量是y
Zn+2HCl=ZnCl2+H2↑
6573
y3.65g
=
y=3.25g<5g
所以酸全参加反应;金属铁和锌有剩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气的质量和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两烧杯中稀盐酸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所以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仍然平衡.
故答案选A.
【解析】【答案】根据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两个化学方程式计算产生氢气的质量.
3、C【分析】解:rm{A}人体内缺铁易得缺铁性贫血;所以使用加入铁强化剂的酱油有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故A说法正确;
B;豆浆中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喝豆浆能补充蛋白质,故B说法正确;
C;人体内营养素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故C说法错误;
D、插座的塑料受热后温度升高,如果是热塑性它就会熔化而变形,所以必须是热固性rm{.}故D说法正确.
故选:rm{C}.
A、根据铁元素对人体的作用考虑;rm{B}根据豆浆中营养物质考虑;rm{C}根据人体的营养素考虑;rm{D}根据插座的塑料受热后温度升高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铁元素的作用,豆浆中的营养成分,人体内的六大营养成分,了解塑料的种类.【解析】rm{C}4、C【分析】解: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后,虽然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但溶质的质量与溶剂并未改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rm{(}即浓度rm{)}随着温度的升高并未改变;
故选:rm{C}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溶质质量分数rm{=dfrac{{脠脺脰脢脰脢脕驴}}{{脠脺脪潞脰脢脕驴}}隆脕100%}进行分析;分析时要注意溶质与溶剂质量的变化情况。
做此题一定不要让题意中的第一句话“已知rm{=dfrac
{{脠脺脰脢脰脢脕驴}}{{脠脺脪潞脰脢脕驴}}隆脕100%}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迷惑你,虽然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将饱和硝酸钾溶液加热后只是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质的质量并未改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rm{KNO_{3}}【解析】rm{C}5、D【分析】解:rm{A}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错误;
B;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故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的用玻璃棒搅拌,且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这样会使液体飞溅,造成伤害事故,故错误.
D;用药匙或纸槽取用粉末状药品;操作要领是“一横二送三竖起”,故正确.
故选D.
A;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分析;
B;据过滤过程中的“一贴、二低、三靠”分析;
C;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分析;
D;据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rm{D}6、C【分析】解:rm{A}小明的实验结束时观察到锌粒完全消失;可得知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硫酸锌;但由于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完全反应,因此不能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含有未反应的硫酸,即不能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锌的结论;故A不正确;
B;小勇在反应结束时观察到锌粒有剩余;可判断稀硫酸量不足完全反应,因此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含有硫酸;故B不正确;
C、小明在反应结束后,rm{6.5g}锌完全反应,此时产生氢气的质量rm{=dfrac{2}{65}times6.5g=0.2g<0.4g}
若rm{=dfrac{2}{65}times
6.5g=0.2g<0.4g}锌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rm{=dfrac{2}{65}times13g=0.4g}而小勇反应结束后所加入的rm{13g}有剩余而未完全反应,因此所得到氢气的质量小于rm{=dfrac{2}{65}times
13g=0.4g}故C正确;
D、根据稀硫酸的质量分数rm{=dfrac{{脧隆脕貌脣谩脠脺脪潞脰脨脕貌脣谩碌脛脰脢脕驴}}{{脧隆脕貌脣谩脠脺脪潞碌脛脰脢脕驴}100g}times100%}而小明同学的实验无法确定稀硫酸中的硫酸是否完全反应,不能确定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小勇实验可以判断硫酸完全反应,但却无法计算硫酸的质量;因此,两个实验的数据都不能确定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故D不正确;
故选C.rm{13g}【解析】rm{C}7、B【分析】
A、超临界二氧化碳就是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故A正确;
B;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并不是新合成的物质,故B错误;
C;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种的新状态;在常温下变为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氯代烷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故D正确;
故选B
【解析】【答案】可以根据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AD【分析】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相当于缩短甲电阻长度,电阻变小,乙不变,电路电流就变大,所以U1就变小;故错误.
B、加入Ba(OH)2时它能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2O;溶液离子减少,导电性变弱(也就是相当于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直到加的量正好和硫酸完全反应,甲溶液其实就是水和沉淀,中学视水不导电,电路断路,灯泡会变暗直到不亮;继续加氢氧化钡甲就变成氢氧化钡溶液,又有离子,溶液导电性又逐渐增加,电流逐渐变大,灯泡会变亮,多以灯泡是先变暗后变亮,故正确;
C、加入少量Ba(OH)2,能与部分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2O,溶液离子减少,导电性变弱(也就是相当于电阻增大),乙电阻变大,回路其他电阻不变,乙电阻分压加大,所以U2加大;故正确;
D;导电是因为稀硫酸会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使溶液导电,并不是使硫酸电离才导电的,故错误;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结合溶液导电以及物质之间的反应分析解答即可;
9、BD【分析】
A、由分析知100g盐酸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8g,设该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是x,利用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可得关系式为2HCl~H2;
则有2HCl~H2
732
x0.8g
x=29.2g
所以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0%=29.2%
B、根据第一组数据中分析可知13.9g合金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质量是0.7g,利用关系式2Al~3H2和Fe~H2可求出该合金中两种金属的质量;进而可求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
方法是设13.9g合金中铝的质量是x;则铁的质量是13.9g-x,铝生成的氢气质量是y,则铁生成的氢气质量是0.7g-y
则有2Al~3H2
546
xy
和Fe~H2
562
13.9g-x0.7g-y
列出比例式就可得铁的质量;进而可知铁的质量分数;
C;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加入合金13.9g时盐酸过量;
D、由分析知100g盐酸与16.9g合金反应时盐酸一定完全反应,需要合金的质量是=15.89;所以两者不一定恰好反应;
故选BD
【解析】【答案】依据图中后两次100g盐酸与不同质量的合金生成的氢气质量均是0.8g;可知100g该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质量即为0.8g,由此可依据方程式计算出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进而可知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可由此知13.9g合金与100g盐酸反应时盐酸过量,则13.9g合金已完全反应,据此判断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解题时依据以上结论探讨即可;
10、BC【分析】rm{A}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和分子质量小无关,此项错误.
rm{B}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且不同分子性质不同,人体发出不同气味的分子,此项正确.
rm{C}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故此项正确.
rm{D}搜救犬嗅到气味和分子间有间隔无关,只能证明分子的运动rm{.}此项错误.
故选BC
【解析】rm{BC}11、BC【分析】解:溶液是无色说明一定不含有rm{CuSO_{4}}
由rm{(1)}若向混合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说明溶液显酸性,说明溶液中含有rm{H_{2}SO_{4}}或rm{HNO_{3}}.
由rm{(2)}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可得溶液中可能含有rm{K_{2}CO_{3}}rm{K_{2}SO_{4}}中的一种.
由rm{(3)}再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rm{.}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rm{NaCl}.
A.rm{H_{2}SO_{4}}rm{HNO_{3}}rm{K_{2}SO_{4}}可能含有;正确;
B.溶液中一定不含rm{NaCl.}错误;
C.rm{HNO_{3}}rm{K_{2}CO_{3}}不能共存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错误;
D.rm{HNO_{3}}rm{K_{2}SO_{4}}rm{KNO_{3}}可能含有;正确;
故答案为:rm{BC}.
首先熟悉这七种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这七种物质的不同的性质,和加入不同试剂时出现的不同现象,来鉴定到底含有哪些物质。
在两种物质混合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有些物质不共存rm{.}如硝酸和碳酸钾,硫酸和碳酸钾等.【解析】rm{BC}12、AB【分析】解:rm{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不应该接触,否则会污染药品,故A错误;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如果接触,影响气体排出,故B错误;
C;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应该接触;故C正确;
D;过滤时;用烧杯承接滤液,漏斗下端尖嘴部位与烧杯内壁应该接触,故D正确.
故选:rm{A}rm{B}【解析】rm{AB}13、BD【分析】
A;由于没有说明温度;故A错误;
B、由于在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即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
C、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c的不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不饱和溶液可能会变成饱和溶液,故C错误;
D;由于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应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故D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比较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②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等.
14、CD【分析】
由2CuO+C2Cu+CO2↑和生成物24g铜;可求出参加反应的CuO和C分别是30g和2.25g,可知必有其中一种反应物尚未完全反应.
若CuO过量;设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x.
2CuO+C2Cu+CO2↑
12128
x24g
解得:x=2.25g,则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95.3%
若C过量;设参加反应的CuO的质量为x.
2CuO+C2Cu+CO2↑
160128
x24g
解得:x=30g,则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2.5%
故选CD
【解析】【答案】该题中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得到了铜24g;没有说明碳与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因此需对反应过程进行讨论,依据铜的质量可计算反应的氧化铜与碳的质量,两者的质量和与原混合物质量进行比较,判断反应的情况,然后对两者反应时的情况进行讨论计算即可.
15、BC【分析】
A、CH4的沸点很低;不容易液化.故A不符合题意;
B、C4H8的沸点较低;易液化,易变成气态,故B符合题意;
C、C4H10的沸点较低;易液化,易变成气态,故B符合题意;
D、C6H14的沸点较高;不容易液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解析】【答案】可以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判断.气体的沸点越高;越容易液化.沸点越低,越难液化.
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略
【分析】
(1)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呼吸;氧;二氧化碳.
(2)又因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与K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使A端的气体压强变小,所以A端的液面上升,B端的液面下降.
故答案为:B.
【解析】【答案】(1)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2)根据氧气被消耗;生成的二氧化碳与K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考虑.
17、略
【分析】
甲图:直尺一个大格1cm;每一个小格0.1cm,物体的长度应为右端读数减去左端读数;
即为9.5cm-6.0cm=3.5cm.
乙图:由图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0-5=-5℃;
丙图:标尺一个大格1g;每一个小格0.2g,并且以游码的左侧对准的刻度为准;
物体的质量=50g+20g+5g+3.2g=78.2g.
故答案为:3.5cm;-5℃;78.2g
【解析】【答案】甲图:直尺的最小刻度为0.1cm;物体的长度应为右端读数减去左端读数.
乙图:此题温度计的示数在量程的范围内;且分度值为1℃,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持平.
丙图: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
18、略
【分析】
防火措施很多;只要合理均可,灭火中重要的一条是要想到报火警,自救时不能打开门窗,因为打开门窗会提供更充足的氧气,燃烧会更旺,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煤气泻漏引发火灾要先关闭煤气,防止发生爆炸,因为灭火这时的空气中有大量灰尘;有毒气体等,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烟尘中毒.
故答案为:(1)人走灯停;安全用电。
(2)打报警电话119
(3)②;开门窗造成空气对流;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更大,火势加大。
(4)切断电源;关闭阀门。
(5)防止吸入烟尘中毒.
【解析】【答案】根据火灾自救知识进行回答问题;要熟记火灾自救知识.根据教材中学习的灭火原理,切断电源或关闭阀门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是打报警电话119.
19、略
【分析】
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故填: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解析】【答案】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回答;化学反应就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其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20、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用布袋代替;重复使用;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回收各各种废旧塑料等【分析】解;rm{垄脵}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品种很多;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
rm{垄脷}因为合成材料中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rm{垄脹}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有: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重复使用;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回收各各种废旧塑料等.
故答案为: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重复使用;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回收各各种废旧塑料等.
rm{垄脵}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如烯烃等合成大分子聚合物rm{.}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品种很多;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
rm{垄脷}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rm{垄脹}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rm{(}多指塑料袋rm{)}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rm{.}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m{.}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解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用布袋代替;重复使用;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回收各各种废旧塑料等21、rm{(1)}活性炭;
rm{(2)}过滤;
rm{(3)}硬水;
rm{(4)}煮沸;
rm{(5)}随手关闭水龙头【分析】【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水中含有的不溶性固体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结合形成浮渣,要除去微生物和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可以使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节约用水可以从点滴做起。
本题考查了净水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解答】
rm{(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本题答案为:活性炭;
rm{(2)}水中含有的不溶性固体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所以本题答案为:过滤;
rm{(3)}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结合形成浮渣;所以本题答案为:硬水;
rm{(4)}要除去微生物和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可以使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所以本题答案为:煮沸;
rm{(5)}节约用水可以随手关闭水龙头等;所以本题答案为:随手关闭水龙头。
【解析】rm{(1)}活性炭;
rm{(2)}过滤;
rm{(3)}硬水;
rm{(4)}煮沸;
rm{(5)}随手关闭水龙头22、略
【分析】
CuO与C或CO相互反应可生成Cu、CuSO4与铁生成Cu,即CuO、CuSO4、C、CO四种物质都可转化为Cu;因此,可判断W为Cu;CuO与C或CO相互反应可生成CO2,即CuO、C、CO三种物质可转化为CO2;因此,可判断Z为CO2;最后根据X;Y都能转化成二氧化碳;M、N中只有M能转化为二氧化碳,结合X与Y、M与N间的转化关系,可对物质进行一一确定;
(1)由Cu、CuO、CuSO4、C、CO、CO2六种物质中有四种物质通过反应可以转化为W;三种物质通过发生反应可转化为Z;根据六种物质的性质,可确定W为铜、Z为二氧化碳;
由N不能转化为二氧化碳,可判断在Cu、CuO、CuSO4、C、CO、CO2六种物质中N为硫酸铜;
(2)由X、Y都能转化为二氧化碳且X可转化为Y,可判断X、Y为六种物质中的C和CO,且Y为COX是C;因此,反应可推断X→W为C与CuO在高温下生成Cu和CO2;
故答案为:(1)CO2;CuSO4(2)C+2CuO2Cu+CO2↑.
【解析】【答案】根据转化关系图可知,Cu、CuO、CuSO4、C、CO、CO2六种物质中有四种物质通过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中文字表编译软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陶瓷道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纺织机械铜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液压靴面定型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折叠型工具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培训
- 2025至2031年中国木制仿古家具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第01单元 代代相传的生命单元测试(A卷·夯实基础)(解析版)
- (新版)焊工(初级)理论知识考试200题及答案
-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 MRAS系统标准用户手册
- HAPS系统实现协同仿真验证-基础电子
- 新版《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 《艰辛探索和建设成就》教学设计
- 欧洲地下车库诱导通风系统设计手册
- 现代文答题技巧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 YS/T 673-2013还原钴粉
- TY/T 3001-2006中国青少年儿童 手腕骨成熟度及评价方法
- GB/T 7631.5-1989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5部分:M组(金属加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