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综合治理及环保技术应用推广方案设计_第1页
水资源综合治理及环保技术应用推广方案设计_第2页
水资源综合治理及环保技术应用推广方案设计_第3页
水资源综合治理及环保技术应用推广方案设计_第4页
水资源综合治理及环保技术应用推广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资源综合治理及环保技术应用推广方案设计TOC\o"1-2"\h\u9400第一章水资源综合治理概述 3253591.1水资源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3129961.2水资源综合治理的目标与任务 42920第二章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4128972.1水资源现状调查 4210522.1.1调查内容与方法 4322632.1.2地表水资源现状调查 4152332.1.3地下水资源现状调查 4224492.1.4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 5327022.2水资源质量评价 5252012.2.1评价标准与方法 5306472.2.2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 5220062.2.3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577982.2.4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589402.3水资源利用评价 593682.3.1评价标准与方法 5142302.3.2农业水资源利用评价 599932.3.3工业水资源利用评价 6199952.3.4生活水资源利用评价 6277942.3.5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评价 6149392.3.6水资源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626852第三章水资源保护与规划 669843.1水资源保护策略 6309923.1.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6133273.1.2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6113903.1.3优化水资源配置 750223.2水资源规划编制 7181503.2.1明确规划编制原则 795453.2.2制定规划目标 7191653.2.3编制规划内容 7234483.3水资源保护与规划实施 766393.3.1加强组织领导 7282943.3.2落实政策措施 8241563.3.3加强技术创新与推广 812473第四章水污染治理技术 8214924.1物理治理技术 8234194.2化学治理技术 8288434.3生物治理技术 928542第五章水资源节约与利用 9130085.1水资源节约措施 9308905.2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10189675.3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1013713第六章环保技术在水资源治理中的应用 10148026.1水处理技术 10264206.1.1物理处理技术 10179326.1.2化学处理技术 11297596.1.3生物处理技术 11190436.2水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 1189426.2.1再生水利用技术 11206966.2.2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 1118366.2.3废水资源化技术 11122656.3环保监测技术 11283426.3.1水质监测技术 11293616.3.2水量监测技术 1290296.3.3污染源监测技术 1289396.3.4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1223304第七章水资源治理项目管理 1230667.1项目策划与立项 12127917.1.1项目背景分析 1219097.1.2项目目标设定 1268607.1.3项目可行性研究 1299227.1.4项目立项 12278067.2项目实施与监控 12273267.2.1项目实施计划 1267707.2.2项目组织管理 133987.2.3项目技术管理 13195217.2.4项目质量管理 1310327.2.5项目进度监控 1333937.2.6项目成本控制 13141687.3项目验收与评价 1385727.3.1项目验收 13155607.3.2项目评价 13258367.3.3项目后续管理 1310455第八章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13268138.1政策法规制定 1310318.1.1制定原则 13264718.1.2制定内容 1428178.2标准体系建设 14119568.2.1标准体系构成 14289368.2.2标准制定与修订 14222648.3政策法规与标准执行 15160798.3.1宣传培训 1564048.3.2监督检查 15310198.3.3政策引导 15247218.3.4评估反馈 1522080第九章水资源治理宣传与培训 15264319.1宣传策略 15156339.1.1宣传目标 15175019.1.2宣传内容 15272969.1.3宣传途径 16179.2培训体系建设 16125459.2.1培训目标 16278019.2.2培训内容 16102509.2.3培训形式 16242519.3宣传与培训效果评价 1693549.3.1评价指标 16262779.3.2评价方法 1712844第十章水资源综合治理与环保技术展望 172989110.1水资源治理发展趋势 172801010.2环保技术应用前景 172927510.3水资源综合治理与环保技术融合创新 18第一章水资源综合治理概述1.1水资源综合治理的必要性水资源作为自然界中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短缺。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2)水环境污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部分水域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3)水生态退化。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部分河流、湖泊、湿地等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4)水灾害频发。我国水资源灾害种类繁多,如洪水、干旱、水土流失等,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水资源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是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2水资源综合治理的目标与任务水资源综合治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多方面功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水资源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包括:(1)加强水资源保护。通过法律法规、政策引导、技术创新等手段,加强水资源保护,保证水资源质量满足生产、生活和生态需求。(2)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调配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在地区、行业、时间上的均衡分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防治水污染。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保证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4)修复水生态系统。采取工程、生物、生态等多种措施,修复受损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5)提高水灾害防治能力。加强水灾害监测预警,完善防洪抗旱工程体系,降低水灾害风险。(6)推进水资源节约。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和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通过以上任务的实施,为我国水资源综合治理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章水资源调查与评价2.1水资源现状调查2.1.1调查内容与方法水资源现状调查主要包括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水资源量、水质、水资源分布、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等方面。调查方法主要包括资料收集、现场勘查、遥感技术、水文监测等。2.1.2地表水资源现状调查地表水资源现状调查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的水量、水质、水生态系统状况。调查数据来源于水文站、气象站、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的监测数据,以及现场勘查和遥感影像资料。2.1.3地下水资源现状调查地下水资源现状调查主要包括地下水水位、水质、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调查数据来源于地下水监测井、水文地质钻孔、地下水动态观测等资料,以及现场勘查和遥感影像资料。2.1.4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主要包括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水资源公报、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等资料,以及现场勘查和遥感影像资料。2.2水资源质量评价2.2.1评价标准与方法水资源质量评价以国家及地方水质标准为依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因子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氮(TN)、总磷(TP)、重金属等。2.2.2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主要针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进行。评价过程中,需对水域的水质进行采样分析,结合监测数据,对水域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2.2.3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主要针对地下水水位、水质、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评价过程中,需对地下水监测井的水质进行采样分析,结合监测数据,对地下水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2.2.4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水资源质量状况,找出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为水资源综合治理提供依据。2.3水资源利用评价2.3.1评价标准与方法水资源利用评价以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利用效益、水资源利用结构等指标为依据,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2.3.2农业水资源利用评价农业水资源利用评价主要分析农业用水量、用水效率、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评价过程中,需收集农业用水统计数据、农业用水效率等资料,对农业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评价。2.3.3工业水资源利用评价工业水资源利用评价主要分析工业用水量、用水效率、工业产业结构等方面。评价过程中,需收集工业用水统计数据、工业用水效率等资料,对工业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评价。2.3.4生活水资源利用评价生活水资源利用评价主要分析生活用水量、用水效率、生活用水结构等方面。评价过程中,需收集生活用水统计数据、生活用水效率等资料,对生活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评价。2.3.5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评价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评价主要分析生态环境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效益等方面。评价过程中,需收集生态环境用水统计数据、生态环境用水效益等资料,对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评价。2.3.6水资源利用评价结果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水资源利用状况,找出水资源利用的不足之处,为水资源综合治理提供依据。第三章水资源保护与规划3.1水资源保护策略3.1.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加强水资源保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水资源保护的权益和责任,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和完善水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强化水资源保护的法治意识,提高全社会的法治素养。3.1.2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行水资源总量控制,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不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实行水资源用途管制,合理配置水资源,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实行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1.3优化水资源配置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体措施如下:实施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加强水资源需求管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降低水资源消耗。3.2水资源规划编制3.2.1明确规划编制原则水资源规划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坚持科学性原则,充分考虑水资源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前瞻性原则,为水资源管理提供长远指导。3.2.2制定规划目标水资源规划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证水资源安全,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保障水生态系统健康;推进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水资源消耗。3.2.3编制规划内容水资源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现状分析,包括水资源总量、分布、质量等;水资源需求预测,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包括水资源调配、供水保障、水资源保护等;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技术等。3.3水资源保护与规划实施3.3.1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水资源保护与规划的有效实施,应加强组织领导,具体措施如下:建立水资源保护与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明确各级部门职责,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对水资源保护与规划实施的监督考核,保证任务落实。3.3.2落实政策措施政策措施的落实是水资源保护与规划实施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明确水资源保护与规划实施的具体步骤和要求;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水资源保护与规划实施所需资金;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保护意识。3.3.3加强技术创新与推广技术创新与推广是水资源保护与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具体措施如下:加强水资源保护与规划领域的技术研究,提高水资源管理技术水平;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水资源保护与规划的成功经验。第四章水污染治理技术4.1物理治理技术物理治理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该技术主要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以实现水质的改善。常见的物理治理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格栅过滤:通过设置一定孔径的格栅,拦截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设施。(2)沉淀池:利用重力作用使水中悬浮物沉淀,从而实现固液分离。(3)澄清池:在沉淀池的基础上,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4)过滤池:通过过滤介质(如石英砂、活性炭等)去除水中较小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5)膜分离技术:利用膜材料的孔隙选择性,实现水中污染物与水分子分离。4.2化学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其主要原理包括氧化还原、中和、沉淀、吸附等。以下为常见的化学治理技术:(1)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水中的污染物氧化或还原为无害物质。(2)中和法:通过调节水的pH值,使水中的酸性或碱性污染物中和。(3)沉淀法:向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污染物形成沉淀,实现固液分离。(4)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水中的污染物。(5)高级氧化过程:通过光催化、电催化等手段,产生高活性氧化物种,实现水中难降解污染物的降解。4.3生物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的代谢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该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以下为常见的生物治理技术:(1)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为无害物质。(2)厌氧生物处理: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无害气体。(3)活性污泥法:将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污染物。(4)生物膜法: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利用生物膜的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5)人工湿地: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利用植物、微生物和填料共同作用,实现水质的改善。第五章水资源节约与利用5.1水资源节约措施水资源节约是水资源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水资源节约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水资源节约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资源节约的良好氛围。(2)完善水资源节约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水资源节约法律法规,明确水资源节约的责任主体和具体措施,加强对水资源浪费行为的监管。(3)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加大对水资源节约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降低水资源消耗。(4)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5.2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用水量。(2)工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推广工业节水技术,提高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工业用水量。(3)城市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推广城市节水技术,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城市用水量。(4)水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推广水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5.3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是水资源综合治理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明确水资源管理责任,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2)加强水资源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体系,对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定期评估水资源利用效率。(3)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4)强化水资源保护。加强对水资源保护区的管理,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保障水资源安全。第六章环保技术在水资源治理中的应用6.1水处理技术水资源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水处理技术。当前,我国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种方式。6.1.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过滤、沉淀、离心、膜分离等。这些技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等污染物。过滤技术通过选用不同孔径的滤料,拦截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技术则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淀;离心技术则利用离心力分离污染物;膜分离技术则通过半透膜将污染物截留。6.1.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氧化、还原、中和、絮凝等。这些技术通过化学反应改变水中污染物的性质,从而实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氧化技术通过氧化剂将污染物氧化为无害物质;还原技术则利用还原剂将污染物还原为无害物质;中和技术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去除污染物;絮凝技术则利用絮凝剂使污染物聚集成絮体,便于后续处理。6.1.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污染物;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则利用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分解污染物。这两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6.2水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水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几种常用的水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6.2.1再生水利用技术再生水利用技术是指将经过处理后的废水回收利用。这些技术包括再生水制备、储存、输送和利用等环节。再生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城市景观用水等领域。6.2.2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是通过收集建筑物屋顶、地面等部位的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非饮用领域。这些技术包括雨水收集、储存、处理和利用等环节。6.2.3废水资源化技术废水资源化技术是指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经过处理后回收利用。这些技术包括废水处理、资源化利用和排放等环节。6.3环保监测技术环保监测技术是水资源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6.3.1水质监测技术水质监测技术是通过各类监测仪器对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水质指标等进行实时监测。这些技术包括水质自动监测、手工监测和在线监测等。6.3.2水量监测技术水量监测技术是通过水量监测仪器对水资源量的实时监测。这些技术包括流量监测、水位监测和水量计算等。6.3.3污染源监测技术污染源监测技术是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浓度、排放量等进行实时监测。这些技术包括污染源自动监测、手工监测和在线监测等。6.3.4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是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监测,以评估水资源治理效果。这些技术包括遥感监测、地面监测和生态环境评价等。第七章水资源治理项目管理7.1项目策划与立项7.1.1项目背景分析在项目策划阶段,首先需对水资源治理项目的背景进行全面分析。主要包括水资源现状、水资源治理的必要性、可能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等。通过对项目背景的深入分析,为项目策划提供有力支持。7.1.2项目目标设定根据项目背景分析,明确项目目标。水资源治理项目目标应包括:改善水资源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恢复和保护水生态系统、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7.1.3项目可行性研究在项目策划阶段,需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行性等方面。通过可行性研究,评估项目实施的可能性及效果。7.1.4项目立项根据项目策划和可行性研究结果,制定项目建议书,提交相关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应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目标、项目内容、投资估算、实施计划等。项目立项后,进入项目实施阶段。7.2项目实施与监控7.2.1项目实施计划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进度、工程量、资金使用、人员配置等。项目实施计划应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活性,保证项目按期完成。7.2.2项目组织管理建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项目顺利推进。项目组织管理应包括项目协调、项目调度、项目监督等方面。7.2.3项目技术管理加强项目技术管理,保证项目技术要求得到满足。主要包括:技术方案论证、技术标准制定、技术培训与交流、技术难题攻关等。7.2.4项目质量管理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保证项目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主要包括:质量计划制定、质量检查与验收、质量改进等。7.2.5项目进度监控对项目进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主要包括:进度计划制定、进度检查与调整、进度分析等。7.2.6项目成本控制加强项目成本控制,保证项目投资效益。主要包括:成本预算编制、成本核算与分析、成本控制措施等。7.3项目验收与评价7.3.1项目验收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工程量、工程质量、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等。验收合格后,项目转入运行维护阶段。7.3.2项目评价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主要包括: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项目评价旨在总结项目实施经验,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7.3.3项目后续管理项目验收与评价完成后,对项目进行后续管理。主要包括:运行维护、技术支持、政策宣传与推广等。通过后续管理,保证项目持续发挥效益。第八章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8.1政策法规制定8.1.1制定原则在水资源综合治理及环保技术应用推广过程中,政策法规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政策法规的制定应基于充分调查研究,保证政策法规的科学合理,适应水资源治理和环保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2)前瞻性:政策法规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充分考虑未来水资源治理和环保技术发展的趋势,为长远发展提供保障。(3)协调性:政策法规的制定应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协调,保证政策法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4)可操作性:政策法规的制定应注重可操作性,保证政策法规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落实。8.1.2制定内容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治理目标与任务:明确水资源治理的总目标、阶段目标和具体任务,为水资源治理提供明确的方向。(2)水资源治理政策:制定水资源治理的相关政策,包括投资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资源治理。(3)环保技术政策:制定环保技术政策,鼓励企业研发和应用先进的环保技术,提高水资源治理效果。(4)监管政策:制定监管政策,明确水资源治理和环保技术应用的监管责任、监管措施和监管程序,保证政策法规的有效执行。8.2标准体系建设8.2.1标准体系构成水资源综合治理及环保技术标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标准:包括水资源治理技术、环保技术、监测技术等方面的标准,为水资源治理提供技术支持。(2)管理标准:包括水资源治理项目管理、企业内部管理、监管等方面的标准,保证水资源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3)服务标准:包括水资源治理服务、环保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8.2.2标准制定与修订(1)标准制定:根据水资源治理和环保技术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2)标准修订:定期对已制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和修订,保证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和有效性。8.3政策法规与标准执行8.3.1宣传培训加大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培训,提高社会各界对水资源治理及环保技术政策法规和标准的认识。8.3.2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与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机制,对违反政策法规和标准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保证政策法规和标准的有效执行。8.3.3政策引导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水资源治理和环保技术应用,形成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8.3.4评估反馈建立政策法规与标准执行效果的评估机制,定期收集社会各界对政策法规和标准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第九章水资源治理宣传与培训9.1宣传策略9.1.1宣传目标为实现水资源综合治理及环保技术的广泛应用,宣传策略应围绕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普及水资源知识、促进社会参与等方面展开。具体目标包括:增强公众对水资源治理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公众对环保法律法规的了解;培养公众参与水资源治理的积极性;推广水资源治理及环保技术的应用。9.1.2宣传内容宣传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水资源治理的重要性及现状;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水资源治理及环保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社会公众参与水资源治理的途径和方法。9.1.3宣传途径举办水资源治理及环保技术讲座、培训班;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制作宣传册、海报、宣传片等宣传材料;组织水资源治理及环保技术展览、论坛等活动。9.2培训体系建设9.2.1培训目标培训体系建设旨在提高水资源治理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具体目标包括:提升水资源治理政策制定和执行能力;增强水资源治理技术研发与应用能力;提高水资源治理项目管理与监督水平;培养水资源治理宣传与教育人才。9.2.2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水资源治理法律法规与政策;水资源治理技术原理与应用;项目管理及监督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