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呈现了当代国家的精神面貌和卓越的传统文化,高度凝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价值精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各类思政要素构成的育人整体,其有效构建和内涵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现和价值彰显。借鉴国外价值观有益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深刻把握其内在机理和价值阐释,通过建立评价机制、制定评价指标、构建模型标准等方式探索“融入”的效果,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师生中的认同、践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机理,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外延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评价实施一、引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激荡的历程,因应了我国发展自信与世界演变趋势的本质关系,揭示了教育发展与强国事业的内在逻辑。价值观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兼具的科学研究,涵盖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其内容极具丰富性和延展性。在国外探讨价值观理论和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是由美国著名学者R.英格尔哈特(R.Inglehart)领导的世界价值观调查项目(WorldValuesSurvey)。该项目所提出的观念,如“世界价值观地图”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已经得到了国际学术圈的广泛接受。在英格兰,著名的道德教育专家M.J.泰勒(M.J.Taylor)通过其著作《欧洲价值观教育:基于26国调查的比较研究》(ValuesEducationinEurope:Acomparativeoverviewofasurveyof26countriesin1993)深入探讨了欧洲各国在价值观教育上的历史背景、发展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差异性。在澳大利亚,学者T.洛瓦特(T.Lovat)与其他合作者共同编纂的《价值观教育与学生福祉国际研究手册》(InternationalResearchHandbookonValuesEducationandStudentWellbeing)汇聚了11个国家学者的智慧,对多个主要国家在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演进、理论焦点及改革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国别研究和比较分析。在国内,杨晓慧教授课题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根据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类型、社会发展程度、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最终将日本、新加坡等10个国家确定为价值观教育研究对象,努力探索构建“国外价值观教育数据库”,批判吸收国外价值观教育有益经验,促进中外价值观教育的内涵比较,形成了政治、精神、文化等方面不断提升的中国式独特表达[1]。刘建军教授则认为,价值观教育中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让更多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中国梦的信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赖[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3]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内核扎根于时代前沿与历史规律之中,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现代性转化的体现,也主动回应了全球化条件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诉求。因此,在价值观的界定方面,尽管不同国家的具体内容各有差异,但其价值观的形成都是根植于本国或本民族的社会发展历史中的,都是带有浓烈的社会特性、民族色彩、国家意识的。因此,我们更加迫切需要深刻把握和洞察国外价值观教育的历史特征和发展现状,在国际比较中客观认识中国、面对世界,以更加自信的底气和更加开放的格局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结合我国国情而言,科学有效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既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赓续与迭代,又是战略性、全局性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范式,更是将价值理想、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落实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保障。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内在机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而且是一种话语类型。它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重要内容,更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种新的话语方式[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5]。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聚焦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安全稳定、队伍建设等6大改革攻坚方向[6]。因此,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方能把新时代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落到实处、见到成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多维契合1.两者具有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第一,从“融入”的目的来看,他们有着相同的社会背景、时代特点和教育环境,无论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研究还是融入分析,都必须契合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体系、行为范式。第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和功能实现着眼,大学生既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象,这意味着大学生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并不单单是一种单向的、被动地接受着思想教育的对象,而是同时兼具主观能动性的主体。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理念引导,将其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以更高要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融入”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力量。2.两者具有教育方法上的契合性。第一,在目标追求方面,两者在方法上具有高度的同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都着眼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形成与发展,通过将精神意蕴内化于心,将实践能力外化于形的双重教育方式来实现教育目的。第二,在任务使命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紧紧依靠青年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主体责任和时代目标。基于这种认识,两者在任务使命上的默契主要表现在:“融入”的方向任务是引导大学生走好“中国道路”,“融入”的内在要求是引导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融入”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大学生凝聚“中国力量”[7]。3.两者具有教育方法上的同适性。第一,在教育方法的抉择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尊重教书育人规律、学生发展实际和社会环境变化,通过选择契合学生个人特点的方式方法更有利于教育活动的推进和提升。第二,在教育方法的甄别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改进高校思想政治体系建设都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融入”工作既要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也要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例如,组织学生参与亚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第三,在教育方法的运用和实践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所采取的方式方法都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互鉴性。(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指引方向1.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理念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核心是通过指标体系的科学建构,体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价值理念。“融入”的关键是要将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用新思想、新内容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成长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社会实践中练就本领、砥砺品格、升华思想,使广大学生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这既贯彻了党和国家关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要求,也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和价值导向。2.丰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质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开展评价工作的逻辑起点与主要依据,是促进评价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关键。“融入”工作是由若干个具体指标与评价标准有机组成的统一体,主要通过确立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评价尺度、评价内容,规范的指标设置、指标权重等,引导和促进评价工作步入系统化、精准化、高效化的轨道。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在理论层面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还需要在实践层面设定涵盖思想认同、行为实践等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细化为具体的行为表现和成效反馈,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机制,同时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总之,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任务的可否达成,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控、纠偏、完善具有重要影响。3.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引领能力。国外价值观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其公开性和显在性,即在课程中围绕特定价值观进行专题探究式教学,以使学生认知和认同特定的价值观[9]。其具有代表性的价值观是以日本、韩国等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东亚国家普遍开设的道德伦理课程,以美国、法国、英国等受资本主义文化熏陶的西方国家广泛开设的公民价值观课程。而结合我国高校实际,在具体融入评价指标体系的规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是否经得起多方检验,就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过程中,是否能将核心价值观评价指标体系以较为强大的引领力和渗透力,凝聚评价主体的认同感,意识到自己观念和行为上的差距,按照评价指标体系中蕴含的价值观塑造和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与道德品质,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锤炼、自我监督,不断提升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提供有效载体1.国家层面:厚植家国情怀,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核心要义。要引导教育学生感悟家国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力量,结合时代发展的总体状况和内在矛盾,通过学思悟践,引领大学生“守真、启真、诚真”,让爱国主义精神扎根心田,带动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紧紧依靠广大人民、深深扎根中国大地、努力奉献伟大祖国。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锤炼品德,学习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基。另一方面,还要引导青年学生实学实干,走出简单的知识训练和理论灌输,通过实践教育源源不断地培养具有人民情怀、政治自信、道德表率、创新引领、担当奋斗、全球胜任的时代新人。2.高校层面:拓宽知识维度,融入课堂教育教学体系。融入课堂教育教学体系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主要渠道。课程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往往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最终成果,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要求。因此,要在学科设置、专业发展、教材建设、师资引育中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元素,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强化教学组织,引入数字化手段,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要从“教得好”和“学得好”两个角度,在“学科思政”中为学生注入核心动力,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教学模式;还要助推“融入”从知识层面的理解到价值层面的变革,进而实现从价值层面引领行动层面的转化,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实现螺旋式升级迭代。3.个人层面:增强综合素质,融入个人成长提升体系。融入个人成长提升体系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维度。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应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策略,构建支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重视个性化教育和差异化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要紧紧围绕传统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人文与科技等维度的新时代课题,进一步点燃学生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梦想,提升学生专业基础和能力基础,不断挖掘发展潜质,在潜移默化的融合中增进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志向,淬炼创新人格,在浓厚的创新氛围中培养造就一批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价值阐释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亚洲国家的课程设置,并没有明确地设置通识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是通过一种无形的方式,将国家的民族的价值观念与学校的课程教育结合一起,以此来不断提高价值观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加强和完善符合国家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价值教育体系。(一)为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在实践中汲取人类一切有益文明成果、适应经济发展、时代变迁要求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拥有深厚而广泛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高度融合。高校作为社会思潮的集散地和意识形态斗争的舆论主战场,能否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事关高校在宣传舆论领域的引领力和向心力。发挥高校全员育人功能,就是要团结、凝聚和引领专家学者定期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意识形态的、研究,特别是对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分析、科学判断,引导学生准确客观地把握意识形态问题。(二)为引领思想政治体系发展确立方向大国博弈持续演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种价值体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碰撞。通过国家理想、教育知识和个人能力这三个维度,构筑了一个环环相扣、逐步推进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三个方面互为支撑,相互连结,各承其责、重点各异,为人才的规律性和系统化培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根本框架中,实现了理想信念、关键能力、基本素质培养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国家利益的价值导向的有机统一,从而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内涵构建,为其指明了价值导向和发展方向。(三)为推进评价标准科学构建提供保证构建符合时代发展与实践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科学有效评价,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指引的“最大公约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能够以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价值原则为评价标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做出可靠评价。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评价实施是否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实现引领作用的核心要素。评价工作的科学化和系统化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在线监测等手段,来收集和分析评价数据,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更全面地捕捉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价值观念的内化情况以及在实际行动中的体现,从而更准确地评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效果。要充分发挥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阵地作用,持续关注建立科学的领导机制、整合机制和评估机制,着力推动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多方联动,推进评价实施工作迭代优化、螺旋上升。(一)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评价机制1.建立有力的领导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高校发展建设全局是一个系统性、战略性工程。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运行架构,首先要强化组织领导建设,以“高标准、严要求”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要细化工作职责,明确任务部署,实现层层落实。一方面要加强各级部门的统一管理。从“党委统一领导、各方齐抓共管”的总要求出发,分工明确,责任内化,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过程、监督、评价和效果有机统一。另一方面是完善工作责任制度。按照权责统一、权责对等、科学高效的原则,明确管理者和实施者的责任和权力,同时发挥责任制度的督导作用,对治理结构、治理体系、治理资源进行综合考量,提升领导能力。2.建立有效的整合机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途径、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最终从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信仰层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整合高校内部的力量。各职能部门、院系协同推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高校对运行机制的“认识、认知和认同”,系统提升青年学生政治品质、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建设高质量、具象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二是汇聚高校、家庭、社会力量。青年学生的成长是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维空间共同促进的,要深化家校协同、校地协同,形成合力,做好“引、助、聚、化”,加强价值观引导、责任感培育以及人格完善推动融入机制实现效能最优。通过高校内部力量的整合,高校与家庭、社会力量的汇聚,以及多渠道、多平台的教育实践,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融入,旨在培养出具有良好政治品质、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新时代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精神动力。3.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评估机制,就是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过程中,为促进其要义、理念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个要素环节的构成方式、作用方式和运行方式总称,同时还要注意实践环节的整体运行把控和对教育实践活动运行的合理有效调控。该评估机制的建立,旨在通过精确度和操作性的结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化、常态化和细致化。为此,需要高校构建一套完备的评估指标体系,这包括但不限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程度、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量化指标。此外,评估机制还应涵盖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及其在学生心目中的价值观影响力等维度,以全面审视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渗透力和引导力。在评价过程中,高校应采用多种手段和渠道,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研究、参与观察等方式,获取多角度、多层次的数据支持。同时,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公开,能够增强校内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和信任,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具体经验总结形成系统化、精准化的操作方法,将实践活动中凝练的成功做法形成规范化的工作方式,将操作中的科学形式规范为具体的行为标准,及时掌握“融入”的进度和效度,为制度的运行和发展提供动力。(二)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评价指标1.构建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具有可评价、可量化的、融入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化、专业化的评价过程,必须合理筛选体系维度,认真检视指标内容,审慎认定评价对象,合理确定评价标准,以此强化评价活动的规范性、有效性。首先,进一步挖掘融入规律和内涵,通过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设立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在确定了特定的观测点之后,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分配,通过一致性检验和分析,最终得到一套科学动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作用过程评价体系”。其次,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对两者融合效应进行测评,并测算出特定的数值,通过理论深化与实践交互,使各内容元素与相应的评价等级相匹配,从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效应与发展趋势的全面、高效、科学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复盘、迭代优化,使评估制度由随意性向规范化、由临时性向长期性转变,对评价内容的确定、框架结构的解析等关键环节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反思,增强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2.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内容。建立并不断完善评价指标是将评价工作落地落实的关键环节,如何从诸多评价指标中筛选出可定量处理、可定性评价、能反映融入质量的有效指标是一项极其专业的技术性工作。作为一个包含校院两级协同合作、互联互动的链条式评价系统,它涵盖了数个不同的子系统评价项目,每一个子系统评价项目又可再划分为数个单独模块。因此,在评价指标的整体设计理路上,该融入体系研究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将整个融入体系中的具体目标所对应要素划分为多个不同子系统项目,进而在每层次不同子系统项目的具体指标里遴选出最能体现体系融入过程和结果效能的具体指标要素。依据《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具体精神,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工作转化为6个不同的维度并对其进行测量,通过以下6个维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具体如下:以上指标体系覆盖高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人事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将各部门和院系在体系构建中应承担的具体任务、投入的资源分解为评价要素,通过“党委常评、部门互评、学院自评、学生参评”的立体评价,体系,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育人体系。3.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根据评价的复杂性,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形成精准画像。定量评价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成效的精准评价,运用运筹学、统计学等方法推算出有价值、可量化的精确数据,从而得出评价结论;质性评价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中的基本情况进行模糊的表述,采用访谈、分类、归纳、验证、汇总等形式,在逻辑和主观判断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量化评估通常通过测试、问卷等手段,针对具体的评价指标执行定量化分析。这种方法的评价过程相对稳定,不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允许对结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然而,它的局限性在于未能充分展现各高等学府的特色和差异。另一方面,定性评价主要依赖于评估者的经验和能力,这对评估人的知识体系、分析能力以及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并且对评估过程中的主观元素较为敏感。定性评估以评估人的经验与能力为主,它对评估者的知识结构、分析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评估者的主观因素也比较敏感。基于此,应充分发挥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各自优势,进一步提升评价机制的科学性、规范性。(三)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评价模型1.评价模型构建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反担保动产质押科技创新合作合同3篇
- 2024版供热站综合运维服务合同范例版B版
- 2025年度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合同(商标权)3篇
- 2025版企业员工调岗调薪劳动合同范本153篇
- 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协同的策略研究
- 小区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 2024甲乙双方关于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合作合同
- 2024年江西省信息技术公司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ZrB2-SiBCN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抗氧化与耐烧蚀机理》
- 家长心理调适的自我疗法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 预防幼儿骨折的措施
- 农业植保机初级课程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工作效率管理培训课件
- 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 民事证据规则 培训课件
- 采购组织内部架构图
- 医院感染科护士的手术室感染控制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