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江苏连云港卷)(本卷共23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90分)说明: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0题,共10题)、非选择题(第11题~第23题,共13题)两部分。本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合。3.答客观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线外层用塑料,是因为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B.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是因为橡胶的硬度大;C.玻璃刀的刀刃用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弹性好;D.铝铲的把手用胶木,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答案】A。【解析】A.由于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当用于电线外层时,可以防止触电,故A正确;B.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弹性较好,强度较大,故B错误;C.玻璃刀的刀刃用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较大,故C错误;D.由于胶木的导热性较差,所以可用来制作铝铲的把手,故D错误。故选A。2..下列热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结气而成露”,露是液化形成的
B.“滴水可成冰”,水凝固成冰,内能不变C.“凝气而成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D.“融雪自成溪”,雪熔化吸热,温度升高【答案】A。【解析】A.露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正确;B.液态水凝固成固态冰,对外放热,内能变小,故B错误;C.霜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D.雪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A。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
示数减小,V2
的示数增大
B.V1
示数增大,V2
的示数增大C.V1
示数减小,V2
的示数减小
D.V1
示数增大,V2
的示数减小【答案】A。【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
测R1
两端的电压,V2
测滑动变阻器R2
两端的电压;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R2
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R2
两端的电压将升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则R1
两端的电压降低;即V1
示数减小,V2
的示数增大。故选A。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教室内不要喧哗,是要求同学们说话音调放低些;C.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B.教室内不要喧哗,是要求同学们说话响度放低些,故B错误;C.减弱噪声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声源处减弱;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C。5.下列与热学知识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腌制鸭蛋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B.擦火柴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C.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D.发烧时用冷毛巾敷额头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答案】A。【解析】A、把鸭蛋放在盐水里一段时间,鸭蛋就变咸了,这就是鸭蛋与盐之间的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表现,故A正确;B、擦火柴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错误C、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故C错误;D、发烧时用冷毛巾敷额头,冷毛巾会吸收热量,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D错误。6.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轻质弹簧至图甲所示位置,松手后,木块最终停止在图乙所示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被压缩过程中,长度变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B.木块被弹簧弹离后的瞬间,如果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木块将立即停止不动;C.木块从被弹簧弹离至停止前的过程中,速度减小,縻擦力不变;D.图乙中,木块受到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解析】A.弹簧被压缩过程中,长度变短,形变变大,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故A错误;B.木块被弹簧弹离的瞬间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木块从被弹簧弹离至最终静止的过程中,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所以摩擦力的大小是不变的,故C正确;D.木块受到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7.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压力大小可能比重力大;B.压强是反映压力大小的物理量;C.重力越大的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D.密度越大的物体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也越大【答案】A。【解析】AC.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没有其它外力作用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才等于重力。其它情况下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重力,也可能与重力无关。故A正确,C错误;B.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故B错误;D.根据p=可知,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大小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密度大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不一定大。故D错误。故选A。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宇航员从地球到太空,惯性会发生变化;B.我国
C919
大型运输机在空投物资时,应在目的地正上方进行空投;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外力同时消失,物体将停止运动;D.乘坐轿车时必须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答案】D。【解析】A.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宇航员从地球到太空,惯性不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B.由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投放的物资仍具有向前运动的状态,我国C919大型运输机在空投物资时,应在未到达目的地前进行空投,故B错误;C.由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外力同时消失,物体将沿此时运动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乘坐轿车时必须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车突然停下时人停不下来造成伤害,即惯性带来的危害,故D正确。故选D。9.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盛满水的容器中放有一个钢珠。把木块轻轻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钢珠不受浮力作用;B.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钢珠受到的浮力;C.两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D.两图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相等【答案】C。【解析】A.钢珠浸没在水中,排开了一定体积的水,会受浮力作用,故A错误;B.由可知,浮力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因不知道木块和钢珠排开水的体积关系,故无法比较木块和钢珠受到的浮力关系,故B错误;C.两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水和物体的总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乙图中减少的水的重力,即为木块排开水的重力,而木块漂浮,则,所以,即木块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即溢出水的重力;则两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底面积相同,由可知,两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C正确;D.已知容器中装满水,把木块轻轻放入容器中,虽然有水溢出,但水的深度不变,由可知,两图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故D错误;故选C。10.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电源的电压为6V;B.电路的最大总功率为3.6W;C.R2的电功率一直变大;D.图乙中D点是滑片位于中点时的状态【答案】C。【解析】由于U-I图线可知,当滑片从a端移动到b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大了4V,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了4V,电流也减小了0.4A,定值电阻阻值;电源电压;当电流为0.6A时,电路的最大功率为3.6W。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分得4V电压,是电阻的2倍,根据串联分压,最大阻值是定值电阻的2倍。当滑片处在中点,接入电路的阻值和定值电阻相等,分得电压应该是3V,图中D点滑片位于中点。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第11-16题每空1分,第17题每空2分,共21分)11.某燃气热水器将的水从加热到,完全燃烧了的煤气。水吸收的热量是J。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已知水的比热容为,煤气的热值为)【答案】;。【解析】[1]根据吸热公式可知水吸收的热量为;[2]这些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则热水器烧水的效率为。12.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中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座组网全能完成。在卫星与火箭分离前,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它们加速上升时,卫星的动能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依靠
(“声波”或“电磁波”)与地面传递信息。【答案】静止;增大;电磁波。【解析】(1)卫星与火箭脱离之前,卫星与火箭的速度相同,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卫星相对火箭是静止的;(2)卫星加速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3)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卫星与地面设备之间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答案为:静止;增大;电磁波。13.如图所示为游乐园过山车的轨道示意图,过山车从高处加速滑下的过程中,轨道对车的支持力______(选填“不”或“要”)做功,过山车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答案】不;减小。【解析】[1]过山车从高处加速滑下的过程中,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垂直,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支持力不做功。[2]过山车从高处加速滑下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14.东湖公园的湖边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湖水清澈见底,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清澈见底”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答案】直线传播;折射。【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柳树的枝叶挡住了光线的传播,所以有了树荫的形成,即“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现象而形成的虚像。15.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在10s内将重为3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拉力大小为120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有用功为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答案】(1)36;(2)300;(3)83.3%。【解析】(1)由图可知,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n=3,所以绳子自由端通过距离s=3×1m=3m;总功W总=Fs=120N×3m=360J;拉力做功的功率P==36W;(2)有用功为W有=Gh=300N×1m=300J;(3)滑轮组机械效率为η==83.3%。16.额定电压为220V的家用电暖器正常工作时,通过内部电热丝的电流为5A,则电热丝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Ω,工作10min产生的热量为_____J。电热丝通电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是由于导线电阻远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电热丝电阻的缘故。【答案】(1)44;(2)6.6×105;(3)小于。【解析】额定电压为220V的家用电暖器正常工作时,通过内部电热丝的电流为5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热丝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工作10min产生的热量为。根据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电热丝与连接的导线串联,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同,电热丝通电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是由于导线电阻远小于电热丝电阻的缘故。17.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f=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处,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利用该类透镜可以矫正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答案】(1)左;(2)缩小;(3)远视。【解析】(1)(2)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u=30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2f>v>f为了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3)该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图每空2分,共30分)18.(4分)(1)如图所示,画出大象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如图所示,根据磁感线的方向,标出磁体端的磁极名称和小磁针的极。【解析】(1)大象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上,作图如下:(2)磁感线由N极出来回到S极,所以图示中磁体的a端为S极,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知,小磁针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作图如下:19.(10分)现有下列实验器材:①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②电压约为6V的直流电源:③量程为6V的电压表;④最大阻值为99.99Ω的电阻箱R;⑤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按电路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_______。(2)先将电箱阻值调到________(选填“最大”、“最小”或“任意值”)再闭合开关S1。(3)将S2
掷向a,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示数,再将掷向b,电压表示数U2
及电阻箱示数R如图丙所示,=________V,R=________Ω,则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答案】如图;最大;5.8;6.6;1.25。【解析】(1)灯泡和变阻箱串联,电压表连接单刀双掷开关。(2)为保护电路,电阻箱先调到阻值最大处。(3)将S2
掷向a,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示数,灯泡正常发光,再将掷向b,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分度值0.2V,示数5.8V,电阻箱示数6.6Ω,串联电流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20.(8分)为了完成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小勇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在实验中小勇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便可根据________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间接测出木块所受到摩擦力的大小;(2)小勇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先水平匀速拉动木块,然后将木块竖直切去一半,观察出拉力变小,更换木块重复几次结果均如此,于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3)同学们经过讨论,决定在小勇目前操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可以完成该实验,则他们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二力平衡;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详见解析。【解析】(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得摩擦力等于拉力;(2)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将木块切去一半,则在接触面积变化的同时,压力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得出错误结论;(3)实验中要保持压力大小不变,可将切下的木块叠放在被拉木块上面。21.(8分)从地面上搬起重物我们的常见做法是弯腰(如图甲)或人下蹲弯曲膝盖(如图乙)把它搬起来,哪种方法好呢?下面就建立模型说明这个问题.把脊柱简化为杠杆如图丙所示,脊柱可绕骶骨(轴)O转动,腰背部复杂肌肉的等效拉力F1作用在A点,其实际作用方向与脊柱夹角为12°且保持不变,搬箱子拉力F2作用在肩关节B点,在B点挂一重物代替箱子.用测力计沿F1方向拉,使模型静止,可测出腰背部复杂肌肉拉力的大小.接着,改变脊柱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可改变杠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α,多次实验得出结论.(1)当α角增大时,F2的力臂L2(变大/不变/变小),F1(变大/不变/变小);(2)如果考虑到人上半身的重力,那么腰背部肌肉的实际拉力将比丙图中F1要(大/小);(3)对比甲乙两种姿势所对应丙图中的两种状态,由以下分析可得,(甲/乙)图中的姿势比较正确。【答案】(1)变小;变小;(2)大;(3)乙。【解析】(1)如图为杠杆示意图:由图可知:当α角增大时,力臂L2变小;由于拉力F1的方向与脊柱夹角始终为12°,且OA这段距离不变,则O点到F1作用线的距离不变,即动力臂不变,阻力为箱子的重力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1变小;(2)如果考虑到人上半身的重力,由于上半身的重力会阻碍杠杆的转动,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实际拉力将变大;(3)比较甲、乙两种姿势可知:甲的支点太高,在搬起物体时,阻力臂减小得慢,则腰背部复杂肌肉的等效拉力F1要比较长时间的使用较大的力,所以甲姿势不正确,乙姿势比较正确.故答案为:(1)变小;变小;(2)大;(3)乙。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演算过程)22.(9分)晓光同学酷爱自行车运动,他测量并记录了自己在一段平直路面上匀速骑行的有关数据。晓光的质量50kg,自行车的质量15kg,骑行1.5km用时5min;车子行驶时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器人机械臂工作原理
- 农机拖板转让合同样本
- 古建筑驳岸施工方案
- 树皮收购方案范本
- 内墙油漆合同样本
- 人工探管施工方案
- 京东店铺运营合同样本
- 保温门窗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伦敦就业合同标准文本
-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活动计划
- 2025-2030“一带一路”之菲律宾矿业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一)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原创】学校书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心得
- 自然辩证法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
- 陕09J01 建筑用料及做法图集
- 天猫淘宝店铺运营每日巡店必做的事
- 拌合站验收指南
- 护士资格(执业)证书遗失补办申请表
-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
- 【精选】教导处范文“听、观、记、评、思”五字听课法
- 内蒙矿产资源产业投资基金总体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