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讲-古代文化常识(练)(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_第1页
第02讲-古代文化常识(练)(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_第2页
第02讲-古代文化常识(练)(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_第3页
第02讲-古代文化常识(练)(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_第4页
第02讲-古代文化常识(练)(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2讲古代文化常识1.官职沿革(10题)1.从春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朝历代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谏议大夫,左、右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2.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3.“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东汉时的“三公”,是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宋代的“三司”指兵部、刑部、户部。()4.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官名,以节制兵马。()5.左徒,战国时楚国设此官,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接待宾客。屈原就曾任楚怀王左徒。()6.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7.御史,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8.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被朝廷派遣分赴各地巡视的监察御史,负责考核吏治、调动官职、审理大案等。()9.主持进士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就是“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清代会试的知贡举多从一、二品大臣中选派,满汉官员各一名,担负考场事务和阅卷取士之责。()10.廉访使,宋、元时期的官职名。宋代全称为廉访使者,元代全称为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2.教育科举(53题)1.夏朝学校的名称为“校”,是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为“序”。周代学校的名称为“庠”。古人常以“庠序”泛指学校,或代指教育事业。()2.国子监,又称“国子学”或“太学”,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3.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也就是太学;乡学则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4.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唐代国子监设有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5.国子监之称始于隋朝,之后历代沿袭至清代,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主簿为该部门主管。()3.姓名称谓(10题)1.古代有姓和氏之分,三代(夏、商、周)以前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氏为姓之本,姓由氏所出。()2.在古代,姓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姓,而贱者有名无姓。氏同而姓不同,可通婚姻;姓同而氏不同,不可通婚姻。()3.古人常自称姓名或名,如“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有时也直称所厌恶的人的名,而不称其字。()4.字,也叫表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女皆为20岁取字。()5.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如“苏东坡”。()6.字和名在意义上往往有一定的联系,往往用字来解释名。有些人的字广为人知,本名反而隐没于世,称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7.小名也叫小字,乳名,如曹操小名阿瞒,刘裕小名寄奴。()8.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古人的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写;号由自己取定,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9.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赞美性的称号叫谥号。如明崇祯帝谥号为“庄烈”,陶渊明谥号为“靖节”。()10.谥号可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有美谥、平谥和恶谥之分。()4.行政区划(10题)1.《尚书·禹贡》记载,中国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徽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2.“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李商隐《马嵬(其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两诗中“九州”的含义应该是一致的,都指中国。()3.“十二州”之说起于《尚书·尧典》,它是在“九州”的基础上,增置幽、并、营三州而成。()4.县是我国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有国防作用。战国时期,县已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5.战国时各国已普遍置郡,如苏洵在《六国论》中说“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战国后期,郡县制已经在各国较为普遍地实行,说明郡县制在当时已正式成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6.郡县制萌生于春秋,演进于战国,正式确立于秦代。()7.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分天下为36郡。贾谊《过秦论》中说“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其中的“桂林、象郡”就是36郡中的两个郡。()为秦始皇公元前214年南平百越后设置。8.秦汉以后,管理万户以上县的称为县长,万户以下称县令;唐代县分上、中、下各级,管理县的人不再有令、长之分;宋代临时由京官管理县政,称知某县事;明清改称知县。()9.“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郡县制。如“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中,南阳是郡名,西鄂是县名。()10.汉初,刘邦鉴于秦王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广建王侯。先封“同姓七国”(韩、赵、楚、淮南、燕、长沙、梁),后封“异姓九国”(楚、荆、代、齐、赵、梁、淮阳、淮南、燕),实行了郡国并存制。()5.礼仪习俗(10题)1.我国古代以祭祀之事为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吉礼,合称“五礼”。()2.吉礼是古代“五礼”之一,即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的礼仪活动。如郊天、祭日月、祭社稷、祭山川、祭天子宗庙、祀先代帝王、祀孔子、巡狩封禅等。()3.《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其中“牺牲”是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如牛、羊、猪;色杂为“牲”,如鸡、鸭、鹅。()4.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为“少牢”。()5.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少牢,诸侯祭祀社稷用太牢。()6.“家祭”是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如宋代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7.古代祭礼或行大礼前,要沐浴、更衣、独居,不喝酒,不吃肉,戒其嗜欲,以示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8.祖道是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如《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其中“祖”即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9.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后代的帝王登基、太后垂帘、帝王圣诞、立储册封、帝王巡狩等,也属嘉礼。()10.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男子的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利。()6.典章制度(10题)1.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2.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3.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司法刑狱的是刑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收支的是民部。()4.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户部。()5.西汉的国家中枢机构由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组成,称“三公”。其中大司马总管行政。()6.“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表皇帝执掌国政。()7.封禅,封为“祭地”,禅为“祭天”,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8.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具体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9.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君统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10.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天文地理(10题)1.“星宿”是古代天文学术语,指一颗一颗的星星。我国古代将分布于黄道带及赤道带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选作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及其他天象的相对标志,称为“二十八宿”。()2.“斗”“牛”均属二十八宿,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指北斗星,“牛”指牵牛星。()3.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是说物的精华就是天的珍宝,宝剑的光气直射(天上)牛、斗二星所在的区域。()4.参星与商星在星空中常一起出现、一起隐没,故古人常以参商比喻彼此和睦。“兄弟为参商”指兄弟之间和睦。()5.《诗经》“七月流火”中的“流”是下行的意思;“火”指大火星,即心宿。“七月流火”是说农历七月大火星西降,天气越来越热。()形容天气炎热,但作为古代文化常识,说“天气越来越热”无疑是错误的)6.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后来用北极星指代皇帝。()7.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星汉”指北斗星,北斗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8.天罡,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佛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颗天罡星、七十二颗地煞星。()9.轩辕是中国古代星宿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代称,后来成了黄帝的代称。()10.“星变”即星象的异常变化。古人迷信,认为国家的兴亡、人事的变迁与星变关系密切。()8.衣食住行(10题)1.古代平民百姓不能戴冠,只能用“巾”或“帻”来包头,因这种“巾”或“帻”是黑色或青色的,故秦朝时称百姓为黔首,汉时称百姓为苍头。()2.古代衣襟又称为衽,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右掩,不同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左衽。后来用右衽作为少数民族统治的代称。()3.黄冠是黄色的束发之冠,黄衣是黄色的衣服,二者都可以指代皇帝。()4.“巾帼不让须眉”中的“巾帼”是古代妇女所戴的头巾,借指女性,“须眉”则指老年男性。()5.《林黛玉进贾府》“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中的“纨袴”是富贵人家子弟穿的细绢做成的裤子,可以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6.褐衣是粗布衣,为古时贫贱的人或地位卑贱的人的穿着。“释褐”即脱去褐衣,比喻生活变得富足。()7.品服是古代品官所着之服,古代官员分为九品,品级不同,其品服的颜色、形制、质地也不同。如唐代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大红,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8.胡服是中国古代西方游牧民族特有的服装,适于骑射。唐代服装受胡服影响很大。()9.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归功于汉代中原和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当时引进了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等。()10.“残羹冷炙”指吃剩的汤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羹指热水,炙指烤肉。()9.文化典籍(12题)1.韩愈《师说》中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基本技能。()2.“五经”是《诗》《书》《礼》《易》《左传》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五经”加上《乐经》,即“六经”。()3.宋人抽出《周礼》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4.《后汉书·张衡传》中有“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其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经书。()5.《尔雅》是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唐文宗刻石经,将《尔雅》列入经部,成为经典。()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编定。原本只称为“诗”,儒家将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又称“诗三百”,共300篇,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7.经传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作品及儒家祖述的古代典籍与解释经文的书的合称。如《春秋》是经书,《公羊传》《穀梁传》《左传》合称“春秋三传”。()8.中国古代典籍从内容上分为四部。四部是古代图书分类法名称,包括经、史、子、集四大类。根据这种分类方法,《论语》属于“经”部,《春秋》属于“史”部,《孟子》属于“子”部,《诗》属于“集”部。()9.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等十分发达。每家著书立说,后人因为其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如《墨子》《庄子》《韩非子》等。()10.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没有宾白、科介,便于清唱,内容多为写景抒情。()11.“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红楼梦》和《聊斋志异》。()12.《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命名,《饮冰室合集》(梁启超)以书斋命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束皙,字广微,阳平元城人,汉太子太傅踈广之后也。王莽末,广曾孙孟达避难,自东海徙居沙鹿山南,因去“踈”之“足”,遂改姓焉。皙博学多闻,与兄璆俱知名。少游国学,或问博士曹志曰:“当今好学者谁乎?”志曰:“阳平束广微好学不倦,人莫及也。”还乡里,察孝廉,举茂才,皆不就。太康中,郡界大旱,皙为邑人请雨,三日而雨注,众谓皙诚感。皙与卫恒厚善,闻恒遇祸,自本郡赴丧。尝为《劝农》及《䴵》诸赋,文颇鄙俗,时人薄之。而性沈退,不慕荣利,作《玄居释》以拟《客难》,张华见而奇之。华召皙为掾,华为司空,复以为贼曹属。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简书折坏,不识名题。家中又得铜剑一枚,长二尺五寸。漆书皆科斗字。初发家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诠次。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皙在著作,得观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迁尚书郎。武帝尝问挚虞三日曲水之义,皙进曰:“虞小生,不足以知,臣请言之。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照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日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因此立为曲水二汉相缘皆为盛集。”帝大悦,赐皙金五十斤。时有人于嵩高山下得竹简一枚,上两行科斗书,传以相示,莫有知者。司空张华以问皙,皙曰:“此汉明帝显节陵中策文也。”检验果然,时人伏其博识。赵王伦为相国,请为记室。皙辞疾罢归,教授门徒。年四十卒,元城市里为之废业,门生故人立碑墓侧。(节选自《晋书·束皙传》)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B.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C.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D.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学,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近代指古代的学术文化。B.茂才,又称秀才,意思是有美才之人,是汉代察举科目,明清时指称入府州县学的生员。C.科斗字,古文字书体,因字形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名称在汉代以后才出现。D.曲水,是指引溪水环曲成渠,古人祭祀时借此流觞饮酒,以攘除灾祸,祈求国泰民安。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束皙出身世家,年少知名。他的先祖踈广曾身居高位;在他太学游学之时,博士曹志称赞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认为无人能比得上他。B.束皙宅心仁厚,重情重义。他曾在郡里大旱时为乡人求雨,天降甘霖,众人认为是他的诚心感动上天;与他交好的卫恒遭祸,他从郡里赶去赴丧。C.束皙学问广博,见识超群。他能详解挚虞无法回答的三日曲水之义,深得武帝赞赏;又辨明嵩高山下所获竹简的出处,时人叹服。D.束皙深得赏识,备受推重。他深受博士曹志称赞,为乡里察举,又被张华任为其属官,后又任著作郎、尚书郎,赵王司马伦也曾请他做记室。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性沈退,不慕荣利,作《玄居释》以拟《客难》,张华见而奇之。(2)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叶盛,字与中,昆山人,正统十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师覆土木诸将多遁还盛率同列请先正扈从失律者罪且选将练兵为复仇计也先迫都城,请罢内府军匠备征操。又请令有司储粮科给战士,遣散卒取军器于天津,以张外援。三日间,章七八上,多中机宜。寇退,进都给事中。景泰元年,言:“流民杂五方,其情不一。虽幸成编户,而斗争仇杀时时有之,宜专官绥抚。”又言:“畿辅旱蝗相仍,请加宽恤。”帝多采纳。勋戚所置市廛,月征税。盛以国用不足,请籍其税佐军饷。皆从之。帝以兵革稍息,颇事宴游,盛请复午朝故事,立报可。当是时,帝虚怀纳谏,凡六科联署建请,多盛与林聪为首。英宗复位,盛遭父忧,奔丧。天顺二年,召为右佥都御史,巡抚两广。乞终制,不许。时两广盗蜂起,所至破城杀将。诸将怯,不敢战,杀平民冒功,民相率从贼。盛与总兵官颜彪破贼寨七百余所。彪颇溢杀,谤者遂以咎盛。六年,命吴祯抚广西,而盛专抚广东。宪宗立,议事入都,给事中张宁等欲荐之入阁。以御史吕洪言遂止,而以韩雍代抚广东。初,编修邱濬与盛不相能。大学士李贤入濬言,及草雍敕曰:“无若叶盛之杀降也。”盛不置辨。稍迁左佥都御史,代李秉巡抚宣府。请量减中盐米价,以劝商裕边。复举官牛官田之法,垦田四千余顷。以其余积市战马千八百匹,修堡七百余所,边塞益宁。成化三年秋,入为礼部右侍郎,偕给事毛弘按事南京。还改吏部。出振真定、保定饥,议清庄田,置仓涿州、天津,积栗备荒,皆切时计。十年卒,年五十五,谥文庄。(选自《明史·叶盛传》)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正统十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师覆/土木诸将多遁还/盛率同列请先正扈从失律者罪/且选将练兵/为复仇计/B.正统十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师覆土木/诸将多遁还/盛率同列请先正/扈从失律者罪/且选将练兵/为复仇计/C.正统十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师覆/土木诸将多遁还/盛率同列请先正/扈从失律者罪/且选将练兵/为复仇计/D.正统十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师覆土木/诸将多遁还/盛率同列请先正扈从失律者罪/且选将练兵/为复仇计/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与诸葛亮《出师表》中“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中“有司”同义。B.六科,明清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简称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分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事,纠其弊误。C.终制,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乞终制就是指乞求辞官守丧。D.敕,帝王的诏书、命令。“敕书”即皇帝颁给朝臣的诏书。敕也有告诫的意思,“敕晓”即告诫晓谕。本文中的“敕”是告诫的意思。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叶盛操练军队,展现军事才能。当也先大军逼近都城时,他为备战提出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也先撤兵后,他得到了晋升。B.叶盛直言进谏,竭忠尽智。看到皇上因战事逐渐停息而经常进行宴饮游乐,叶盛奏请皇上恢复午朝,皇帝立即批复许可。C.叶盛英勇无畏,平息战乱。两广盗贼四起,众位将领胆怯不敢迎战,叶盛与颜彪一同率军攻破盗贼寨子七百多座,因杀敌少于颜彪而被谤者指责。D.叶盛积极固边,成效显著。代李秉巡抚宣府时,推行劝商裕边、垦边、积粟备荒等治边政策,使边塞日益安宁。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流民杂五方,其情不一。虽幸成编户,而斗争仇杀时时有之,宜专官绥抚。(2)出振真定、保定饥,议清庄田,置仓涿州、天津,积粟备荒,皆切时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虞世基,字茂世,会稽余姚人也。世基幼沉静,喜愠不形于色,博学有高才,兼善草隶。陈中书令孔奂见而曰:“南金之贵,属在斯人。”少傅徐陵闻其名,召之,世基不往。后因公会,陵一见而奇之,顾谓朝士曰:“当今潘、陆也。”因以弟女妻焉。仕陈,释褐建安王法曹参军事,历祠部殿中二曹郎、太子中舍人。陈主尝于莫府山校猎,令世基作《讲武赋》,陈主嘉之,赐马一匹。及陈灭归国,为通直郎,直内史省。炀帝即位,顾遇弥隆俄迁内史侍郎以母忧去职哀毁骨立有诏起令视事拜见之日殆不能起帝令左右扶之哀其羸瘠诏令进肉,世基食辄悲哽,不能下。帝使谓之曰:“方相委任,当为国惜身。”前后敦劝者数矣。帝重其才,亲礼逾厚,专典机密,参掌朝政。于时天下多事,四方表奏日有百数。帝方凝重,事不庭决,入閤之后,始召世基口授节度。世基至省,方为敕书,日且百纸,无所遗谬。其精审如是。辽东之役,进位金紫光禄大夫。后从幸雁门,帝为突厥所围,战士多败。世基劝帝重为赏格,亲自抚循,又下诏停辽东之事。帝从之,师乃复振。帝幸江都,次巩县,世基请发兵屯洛口仓,以备不虞。帝不从,但答云:“卿是书生、定犹恇怯。”于时天下大乱,世基知帝不可谏止,惧祸及已,虽居近侍,唯诺取容,不敢忤意。盗贼日甚。郡县多没。世基知帝恶数闻之,后有告败者,乃抑损表状,不以实闻。是后外间有变,帝弗之知也。世基貌沉审,言多合意,是以特见亲爱,朝臣无与为比。宇文化及杀逆也,世基乃见害焉。长子肃,好学多才艺,时人称有家风。弱冠早没。(节选自《隋书·虞世基传》)2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顾遇弥隆/俄迁内史/侍郎以母忧去职/哀毁骨立/有诏起令/视事拜见之日/殆不能起/帝令左右扶之/哀其羸瘠B.顾遇弥隆/俄迁内史侍郎/以母忧去职/哀毁骨立/有诏起令视事/拜见之日/殆不能起/帝令左右扶之/哀其羸瘠C.顾遇弥隆/俄迁内史侍郎/以母忧去职/哀毁骨立/有诏起令/视事拜见之日/殆不能起/帝令左右扶之/哀其羸瘠D.顾遇弥隆/俄迁内史/侍郎以母忧去职/哀毁骨立/有诏起令视事/拜见之日/殆不能起/帝令左右扶之/哀其羸瘠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草隶:即草书和隶书。汉字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形体。B.释褐:又称“解褐”,一是指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二是指进士及第授官。这里是第二个义项。C.炀帝:是隋朝第二个皇帝杨广的谥号。谥号有美谥、中谥、恶谥之分,而“炀”便属于典型的恶谥。D.弱冠:男子20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折,不正确的一项是()A.虞世基学识广博,才干闻名于世。南陈少傅徐陵一见便对他推崇备至,认为他是潘岳、陆机再世,还把弟弟的女儿许配给他,结成儿女亲家。B.虞世基遵循孝礼,爱母感人至深。隋炀帝下诏让他进肉食补身,他感念母亲,悲伤哽咽而不能下咽。炀帝多次敦促劝勉他要为国事爱惜自己。C.虞世基精密周详,深得皇帝信任。隋炀帝当政期间,他参与执掌朝廷政事,总是日理万机,尽职尽责。政事往往是朝廷之外由炀帝口授予他。D.虞世基明哲保身,有失重臣职责。他也曾劝谏炀帝,可炀帝总是听不进去,于是他后来非但不谏,而且瞒报战况实情,置炀帝于无知无觉中。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世基至省,方为敕书,日且百纸,无所遗谬。(2)帝幸江都,次巩县,世基请发兵屯洛口仓,以备不虞。(2022·河南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有少年得斗鹑,其侪求之不与,恃与之昵辄持去,少年追杀之。开封当此人死,安石驳曰:“按律,公取、窃取皆为盗。此不与而彼携以去,是盗也;追而杀之,是捕盗也,虽死当勿论。”遂劾府司失入。府官不伏事下审刑大理皆以府断为是诏放安石罪当诣阁门谢安石言我无罪不肯谢御史举奏之置不问登州妇人恶其夫寝陋,夜以刃斮之,伤而不死。狱上,朝议皆当之死,安石独援律辨证之,为合从谋杀伤,减二等论。帝从安石说,且著为令。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令判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而农田水利、青苗等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单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御史中丞吕诲论安石过失十事,帝为出诲。韩琦谏疏至,帝感悟,欲从之,安石求去。司马光答诏,有“士夫沸腾,黎民骚动”之语,安石怒,抗章自辨,帝为巽辞谢,令吕惠卿谕旨,韩绛又劝帝留之。安石入谢,因为上言中外大臣朋比之情,且曰:“陛下欲以先王之正道胜天下流俗,故与天下流俗相为重轻。流俗权重,则天下之人归流俗;陛下权重,则天下之人归陛下。权者与物相为重轻,虽千钧之物,所加损不过铢两而移。今奸人欲败先王之正道,以沮陛下之所为。于是陛下与流俗之权适争轻重之时,加铢两之力,则用力至微,而天下之权,已归于流俗矣,此所以纷纷也。”上以为然。安石乃视事,琦说不得行。(摘编自《宋史·王安石传》)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府官不伏事/下审刑大理/皆以府断为是/诏放安石/罪当诣阁门谢/安石言/我无罪/不肯谢/御史举奏之/置不问/B.府官不伏事/下审刑大理/皆以府断为是/诏放安石罪/当诣阁门谢/安石言/我无罪/不肯谢/御史举奏之/置不问/C.府官不伏/事下审刑大理/皆以府断为是/诏放安石罪/当诣阁门谢/安石言/我无罪/不肯谢/御史举奏之/置不问/D.府官不伏/事下审刑大理/皆以府断为是/诏放安石罪/当诣阁门/谢安石言/我无罪/不肯谢/御史举奏之/置不问/2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参知政事是古代官职,在宋朝,相当于副宰相,它的设立在于增强皇权、削弱相权。B.新法,指新制定的法令,文中指王安石提出并力主实行的涉及多个领域的法令制度。C.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的一种泛称,下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前者常空缺。D.视事,是巡察政务,常在水旱灾害后受命于皇上考察官吏,赈济灾民,又称巡察。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严格标准,公正裁判案件。无论是对待那位少年还是那名妇人,他都认为一审判决失当,因而举证法律条文,力主改判,成功避免冤假错案。B.王安石敢于坚持,坚持维护尊严。在驳斥开封府判案一事上,皇上一边维护他,一边要求他向阁门道歉,王安石坚持自己没有过错,最终不了了之。C.王安石理性深刻,辩证看待问题。有大臣认为王安石懂经学,却无能力解决国家治理中的实际问题,皇上如此警醒他,而他以为自己并非那样的庸者。D.王安石力主变法,相信皇权力量。王安石当时认为治理国家要从“变风俗,立法度”做起,这必然激起流俗势力反对,但只要皇上意志坚定,就无畏惧。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2)陛下欲以先王之正道胜天下流俗,故与天下流俗相为重轻。(2022·甘肃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李稷字孟豳,滕州人。稷幼颖敏,八岁能记诵经史。从其父官袁州,师夏镇,又从官铅山,师方回孙。镇、回孙皆名进士,长于《春秋》,稷兼得其传。泰定四年,中进士第,授淇州判官。淇当要冲,稷至,能理其剧。岁大饥,告于朝堂以赈之,民获以苏。游民尚安儿,饮博亡赖,稷疑其为非,督弓兵擒之,果盗邻村王甲家财,与其党五人俱伏辜。调海陵县丞,亦有能声。入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擢御史台照磨。至正初,出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迁都事,又入为监察御史。劾奏阉宦高龙上恃赖恩私侵挠朝政擅作威福交通时相请谒公行为国基祸乞加窜逐以正邦刑章上流高龙卜于征东又言:“御史封事,须至御前开拆,以防壅蔽之患。言事官须优加擢用,以开谏诤之路。”承天护圣寺火,有旨更作,乃上言:“水旱相仍,公私俱乏,不宜妄兴大役。”议遂寝。会朝廷方注意守令,因言:“下县尹多从吏部铨注,或非其才,宜并归省选。茶盐铁课,责备长吏,动受刑谴,何以临民,宜分委佐贰。投下达鲁花赤,蠢政害民,宜为佐贰。”帝悉可其奏。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