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上)物理寒假作业(一)_第1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上)物理寒假作业(一)_第2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上)物理寒假作业(一)_第3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上)物理寒假作业(一)_第4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上)物理寒假作业(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上)物理寒假作业(一)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24秋•温州期中)下列有关质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研究昼夜交替现象时,可以将地球看成质点 B.研究一辆公交车通过路旁公交站牌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公交车看成质点 C.教练员训练运动员起跑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D.研究一辆动车从苍南站到乐清站所用时间时,可以把动车看成质点2.(2024秋•温州期中)在用flash软件制作简单效果的“小鸟在空中飞行”动画作品时,如图所示。播放时,“小鸟们”在屏幕中的位置是不变的,为了呈现“小鸟”飞行效果,背景的“云彩”会水平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呈现“小鸟”水平向左飞行效果,“云彩”应该相对屏幕水平向右移动 B.选择屏幕为参考系,“小鸟”是运动的 C.选择“云彩”为参考系,“小鸟”是运动的 D.选择任何一只“小鸟”为参考系,其他“小鸟”都是静止的3.(2024秋•雨花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车上的乘客却感觉旁边的车没动,他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 B.长度、质量和速度这三个物理量都为标量 C.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验证 D.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里的“75分钟”是指时刻4.(2023秋•拱墅区校级期末)下列哪种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研究地球的自转规律时,可把地球看成质点 B.科学家在研究超级细菌的结构时,可把超级细菌看成质点 C.研究孙杨在1500m自由泳比赛中的动作时,可把孙杨看成质点 D.研究“嫦娥三号”卫星绕月球飞行的轨迹时,可把“嫦娥三号”卫星看成质点5.(2023秋•达州期末)2023年4月18日8:00整,以“奔跑校园,活力达州”为主题的达州市第二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四川省宣汉中学正式开幕。来自达州全市81所中小学的117支代表队,共计13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跳高、跳远、实心球等22个项目的比拼,其中四位选手以4分04秒07的成绩破市运会高中女子4×400米纪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400米是指位移 B.4分04秒07是指时间 C.研究跳高运动员的起跳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 D.研究高中女子4×400米四位选手的运动轨迹时,不可以将她们看作质点6.(2024秋•鼓楼区校级期中)关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是()A.工作电源为直流电 B.在纸带上打点的是振针和墨粉 C.可以用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 D.它的计时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不同7.(2024秋•太原月考)下列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上以39.584秒的成绩打破了短道速滑男子500米的世界 B.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 C.里约奥运会马龙、张继科乒乓球男单决赛8:30正式开始 D.某场足球赛开赛15分钟时甲队攻入一球8.(2023秋•芜湖期末)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于17时46分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端口,此后载人飞船同空间站一起绕地球运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空间站绕地球运行时,若以空间站为参考系,地球是静止的 B.题中“17时46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C.研究空间站绕地球的运行轨迹时,可将空间站视为质点 D.飞船从发射开始到对接成功的过程,位移大小等于路程二.多选题(共4小题)(多选)9.(2024秋•泉港区校级月考)关于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几个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列车员说:“火车在8时42分到站,停车8分。”这里“8时42分”是时刻,“8分”是时间 B.如果说“物体运动了3秒”,这里的“3秒”指的是一段时间,如果说“物体运动的第3秒”,这里的“第3秒”指的是一个时刻 C.出租汽车上的收费标准有“2.00元/km”这里的“km”说的是路程 D.田径运动跑道的周长为400m,按400米田径比赛规则,不同跑道的运动员跑完全程的路程和位移都相同(多选)10.(2024秋•延庆区期中)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 B.加速度 C.路程 D.位移(多选)11.(2024秋•辽宁期中)如图所示,以地面为参考系,热气球甲以3m/s的速度匀速上升,热气球乙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以热气球甲为参考系,热气球乙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 B.以热气球乙为参考系,热气球甲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 C.以热气球甲为参考系,地面上的物体以3m/s的速度匀速下降 D.以热气球乙为参考系,地面上的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多选)12.(2024秋•冀州区校级期中)下列几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中,加着重号的研究对象可看作质点的是()A.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过杆动作 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 C.跳水比赛中,裁判员讨论运动员的合理得分 D.链球比赛中,研究链球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的轨迹三.填空题(共4小题)13.(2023•九龙坡区开学)如图,C919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飞机。起飞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的;为获得升力,将机翼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是利用了流体流速越压强越小的原理。14.(2022秋•济南月考)小梅乘汽车去姥姥家度假,汽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小梅透过车窗看去感觉电线杆周围的景物好像在绕电线杆转动似的,如图所示。这是因为,以电线杆为参照物,远处的村庄在向汽车前进的(选填“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近处的小树在向汽车前进的(选填“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15.(2024秋•上海期中)一小球从离地面50m高处的A点自由下落,经水平地面弹回后在离地20m高的B处被接住.在上述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是m;位移的大小是m.16.(2024秋•天河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一边长为2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一只蚂蚁沿木块表面从A点爬到G点。则蚂蚁的位移大小为cm;蚂蚁的爬行轨迹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cm。四.解答题(共4小题)17.(2023秋•蓝田县期末)登山运动时,张捷用100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400m,相对于X升高了1200m,如图所示.(1)由X到Y的位移是多少?(2)爬山的平均速率是多大?(3)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4)他的朋友李子俊从Z点爬山,比张捷晚20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5m/s,还比张捷早20min到达山顶,问李子俊由Z爬到Y共通过了多远路程?18.(2024秋•红河州月考)一个质点沿直线做往复运动,其位置坐标如图所示,O是原点,OA=AB=OC=CD=1m(1)当质点处于B点和D点的位置时,其位置坐标xB和xD分别是?(2)用第一问中的位置坐标计算B到D的位移Δx1是多少?(3)A到B再到C的路程s和位移Δx2分别是多少?19.(2024•杨浦区校级开学)跑步强身健体,意义深远。提升心肺功能,塑造健美身材,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同时,户外跑步带来愉悦心情,释放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简单便捷,随时随地可开始,是全民皆宜的健身方式。爱跑步,就是选择了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今日,我校开展晨跑活动。(1)健康跑步计划在我校实施,同学们每天7时15分开始,绕操场跑道有节奏跑步,15分钟左右结束,跑完全程的同学轨迹总长约1.2km,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某一天,高一(5)班的同学跑完全程恰好回到出发位置时,听到停跑命令,于是前排同学立刻停止跑动,立在原地。则;A.15分钟指时刻B.7时15分指时间间隔C.1.2km指位移D.高一(5)班前排同学的位移为零(2)(多选)下列涉及位移和路程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校运会上参加400m比赛同一组的8位同学,他们通过的路程与位移都是相同的B.在操场上跑步时,位移的大小可能为0C.从家到学校和从学校到家的路程可能不相等,但位移一定相等D.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3)小陈同学绕着周长为100πm的大操场跑步一圈,则她位移的最大值为,路程的最大值为,当她的位移为80m时,通过的路程约为。20.(2023•秦州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今有一底面直径和高都为10cm的圆柱形纸筒(上下底面开口),在下底部边沿A点有一只小蚂蚁,小蚂蚁最终爬到上部边沿处的B点,试求:(1)小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2)整个过程中位移的大小。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上)物理寒假作业(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答案DBADBCAC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24秋•温州期中)下列有关质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研究昼夜交替现象时,可以将地球看成质点 B.研究一辆公交车通过路旁公交站牌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公交车看成质点 C.教练员训练运动员起跑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D.研究一辆动车从苍南站到乐清站所用时间时,可以把动车看成质点【考点】质点.【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推理论证能力.【答案】D【分析】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解答】解:A、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看成质点,所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时,不可以将地球看成质点,故A错误;B、研究一辆公交车通过路旁公交站牌所用的时间时,公交车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有影响,不可以忽略不计,不可以把公交车看成质点,故B错误;C、教练员训练运动员起跑动作时,不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故C错误;D、研究一辆动车从苍南站到乐清站所用时间时,可以把动车看成质点,故D正确。故选:D。【点评】质点是运动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要理解其实质,不能停在表面。2.(2024秋•温州期中)在用flash软件制作简单效果的“小鸟在空中飞行”动画作品时,如图所示。播放时,“小鸟们”在屏幕中的位置是不变的,为了呈现“小鸟”飞行效果,背景的“云彩”会水平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呈现“小鸟”水平向左飞行效果,“云彩”应该相对屏幕水平向右移动 B.选择屏幕为参考系,“小鸟”是运动的 C.选择“云彩”为参考系,“小鸟”是运动的 D.选择任何一只“小鸟”为参考系,其他“小鸟”都是静止的【考点】根据选取的参考系判断物体的运动.【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研究物体运动时,假设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解答】解:研究物体运动时,假设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所以A.为了呈现“小鸟”水平向左飞行效果,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可知,“云彩”应该相对屏幕水平向右移动,故A正确;B.“小鸟们”在屏幕中的位置是不变的,选择屏幕为参考系,“小鸟”是静止的,故B错误;C.背景的“云彩”会水平移动,所以选择“云彩”为参考系,“小鸟”是运动的,故C正确;D.选择任何一只“小鸟”为参考系,其他“小鸟”都是静止的,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参考系,解题关键掌握假设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3.(2024秋•雨花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车上的乘客却感觉旁边的车没动,他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 B.长度、质量和速度这三个物理量都为标量 C.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验证 D.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里的“75分钟”是指时刻【考点】根据运动的描述判断所选取的参考系;矢量和标量的区分与判断;时刻、时间的物理意义和判断;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应用.【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假设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质量的单位是基本单位;长度,质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规律,它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加之丰富的想象而推理得出的一条理想条件下的规律;时间间隔为时间段,时刻为时间点。【解答】解:A、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车上的乘客却感觉旁边的车没动,他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故A正确;B、长度、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为标量;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是矢量,故B错误;C、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规律,它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加之丰富的想像而推理得出的一条理想条件下的规律,故C错误;D、时间间隔为时间段,时刻为时间点,所以“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里的“75分钟”为时间间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为基础题,关键在于理解各个物理量的意义。4.(2023秋•拱墅区校级期末)下列哪种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研究地球的自转规律时,可把地球看成质点 B.科学家在研究超级细菌的结构时,可把超级细菌看成质点 C.研究孙杨在1500m自由泳比赛中的动作时,可把孙杨看成质点 D.研究“嫦娥三号”卫星绕月球飞行的轨迹时,可把“嫦娥三号”卫星看成质点【考点】质点.【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推理论证能力.【答案】D【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研究地球的自转规律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不可以忽略,不可把地球看成质点,故A错误;B、科学家在研究超级细菌的结构时,超级细菌的大小和形状不可以忽略,不可把超级细菌看成质点,故B错误;C、研究孙杨在1500m自由泳比赛中的动作时,不可以忽略孙杨的大小和形状,不可把孙杨看成质点,故C错误;D、研究“嫦娥三号”卫星绕月球飞行的轨迹时,可以忽略“嫦娥三号”卫星的大小和形状,可把“嫦娥三号”卫星看成质点,故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形状能否忽略。5.(2023秋•达州期末)2023年4月18日8:00整,以“奔跑校园,活力达州”为主题的达州市第二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四川省宣汉中学正式开幕。来自达州全市81所中小学的117支代表队,共计13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跳高、跳远、实心球等22个项目的比拼,其中四位选手以4分04秒07的成绩破市运会高中女子4×400米纪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400米是指位移 B.4分04秒07是指时间 C.研究跳高运动员的起跳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 D.研究高中女子4×400米四位选手的运动轨迹时,不可以将她们看作质点【考点】位移、路程及其区别与联系;质点;时刻、时间的物理意义和判断.【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4×400m指的是运动员通过的路程;4分04秒07是指的是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根据看作质点的条件判断。【解答】解:A、4×400m指的是运动员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B、4分04秒07是指的是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故B正确;C、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将无法研究运动员的起跳动作,故C错误;D、研究运动员运动轨迹时,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将她们看作质点,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时刻与时间间隔、质点、位移和路程等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要强化理解,勤加练习。6.(2024秋•鼓楼区校级期中)关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是()A.工作电源为直流电 B.在纸带上打点的是振针和墨粉 C.可以用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 D.它的计时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不同【考点】打点计时器的种类与工作原理.【专题】定性思想;归纳法;基本实验仪器;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根据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源和原理分析;纸带上记录的物理量是时间和距离;根据计时原理判断。【解答】解:A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220V电源的仪器,在纸带上利用电火花和墨粉打点,故AB错误;C、电火花计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用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故C正确;D、不管是电火花还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是一样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及工作原理,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并强化记忆。7.(2024秋•太原月考)下列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上以39.584秒的成绩打破了短道速滑男子500米的世界 B.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 C.里约奥运会马龙、张继科乒乓球男单决赛8:30正式开始 D.某场足球赛开赛15分钟时甲队攻入一球【考点】时刻、时间的物理意义和判断.【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时间和时刻的区分,时间指的是时间的长度,是时间段;时刻指的是时间点,区分它们就看指的是时间的长度还是一个时间点,据此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A、39.584秒是武大靖比赛所用的时间,是时间间隔,故A正确;B、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是时刻,故B错误;C、8:30,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是时刻,故C错误;D、某场足球赛开赛15分钟时甲队攻入一球,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故D错误。故选:A。【点评】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明确这点即可正确区分时间和时刻。8.(2023秋•芜湖期末)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于17时46分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端口,此后载人飞船同空间站一起绕地球运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空间站绕地球运行时,若以空间站为参考系,地球是静止的 B.题中“17时46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C.研究空间站绕地球的运行轨迹时,可将空间站视为质点 D.飞船从发射开始到对接成功的过程,位移大小等于路程【考点】位移、路程及其区别与联系;质点;参考系及其选取原则;时刻、时间的物理意义和判断.【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由质点的概念和时间时刻概念求解。【解答】解:A.若以空间站为参考系,地球是运动的,故A错误;B.题中“17时46分”指的是时刻,不是时间,故B错误;C.研究飞船绕地球的运行轨迹时,飞船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将飞船视为质点,故C正确;D.飞船从发射开始到对接成功的过程,不是单方向直线运动,位移大小不等于路程,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质点的概念以及时间时刻的概念,解题的关键理解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以及时间和时刻区别。二.多选题(共4小题)(多选)9.(2024秋•泉港区校级月考)关于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几个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列车员说:“火车在8时42分到站,停车8分。”这里“8时42分”是时刻,“8分”是时间 B.如果说“物体运动了3秒”,这里的“3秒”指的是一段时间,如果说“物体运动的第3秒”,这里的“第3秒”指的是一个时刻 C.出租汽车上的收费标准有“2.00元/km”这里的“km”说的是路程 D.田径运动跑道的周长为400m,按400米田径比赛规则,不同跑道的运动员跑完全程的路程和位移都相同【考点】位移、路程的简单计算;时刻、时间的物理意义和判断.【专题】定性思想;归纳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AC【分析】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解答】解:A、根据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可知,列车员说:“火车在8时42分到站,停车8分。”这里“8时42分”是时刻,“8分”是时间,故A正确;B、如果说“物体运动了3秒”,这里的“3秒”指的是一段时间,如果说“物体运动的第3秒”,这里的“第3秒”指的也是一段时间,故B错误;C、出租汽车上的收费标准有“2.00元/km”这里的“km”说的是路程,故C正确;D、田径运动跑道的周长为400m,按400米田径比赛规则,不同跑道的运动员跑完全程的路程为400m,位移为零,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答本题时,关键要明确时刻与时间的区别、路程与位移的区别,要了解田径400m比赛的规则。(多选)10.(2024秋•延庆区期中)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 B.加速度 C.路程 D.位移【考点】矢量和标量的区分与判断.【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推理论证能力.【答案】BD【分析】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标量运算遵循代数相加减的运算法则;矢量有大小、方向,矢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解答】解:AC、路程、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为标量,标量运算遵循代数加减的运算法则,是标量,故AC错误;BD、加速度和位移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为矢量,矢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位移是矢量,故B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关键掌握矢量和标量的区别。(多选)11.(2024秋•辽宁期中)如图所示,以地面为参考系,热气球甲以3m/s的速度匀速上升,热气球乙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以热气球甲为参考系,热气球乙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 B.以热气球乙为参考系,热气球甲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 C.以热气球甲为参考系,地面上的物体以3m/s的速度匀速下降 D.以热气球乙为参考系,地面上的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考点】根据选取的参考系判断物体的运动.【专题】定量思想;归纳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推理论证能力.【答案】AC【分析】参考系为假设静止不动的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状态不同,根据相对运动求出相对速度。【解答】解:AB.甲、乙的相对速度为2m/s,故以热气球甲为参考系,热气球乙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以热气球乙为参考系,热气球甲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故A正确,B错误;C.以热气球甲为参考系,地面上的物体以3m/s的速度匀速下降,故C正确;D.以热气球乙为参考系,地面上的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参考系,解题关键是掌握参考系为假设静止不动的物体,根据相对运动求出相对速度。(多选)12.(2024秋•冀州区校级期中)下列几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中,加着重号的研究对象可看作质点的是()A.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过杆动作 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 C.跳水比赛中,裁判员讨论运动员的合理得分 D.链球比赛中,研究链球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的轨迹【考点】质点.【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BD【分析】物体能否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研究对象的形状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可忽略不计时。【解答】解:当研究对象的形状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可忽略不计时可把其看作质点。A.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就无法研究其过杆动作了,故A错误;B.帆船的大小和形状对其在海中的位置没有影响,故B正确;C.跳水比赛中,把运动员看作质点后就无法分析其动作情况了,故C错误;D.把链球看作质点后并不影响链球的运动轨迹,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能否看作质点的条件,解题关键是掌握当研究对象的形状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可忽略不计时可把其看作质点。三.填空题(共4小题)13.(2023•九龙坡区开学)如图,C919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飞机。起飞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为获得升力,将机翼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是利用了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考点】根据选取的参考系判断物体的运动;压强(初中).【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运动;大。【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解答】解:飞机起飞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机翼的形状上凸下平,飞机起飞或滑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故答案为:运动;大。【点评】本题以飞机为载体考查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一道综合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4.(2022秋•济南月考)小梅乘汽车去姥姥家度假,汽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小梅透过车窗看去感觉电线杆周围的景物好像在绕电线杆转动似的,如图所示。这是因为,以电线杆为参照物,远处的村庄在向汽车前进的相同(选填“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近处的小树在向汽车前进的相反(选填“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考点】根据选取的参考系判断物体的运动.【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理解能力.【答案】①相同②相反【分析】判定物体的运动如何关键是选取参考系,参考系选取不同,运动情况一般不同。【解答】解:由题图可知,车、电线杆和村庄在一条直线上,车离村庄最远,以电线杆为参照物,当车运动时,村庄相对电线杆向后运动的慢些,所以远处的村庄在向汽车前进的相同方向运动;小树相对电线杆运动的快些,所以向汽车前进的相反方向运动;故答案为:相同,相反【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参考系问题,解题关键是判定物体的运动如何关键是选取参考系,参考系选取不同,运动情况一般不同。15.(2024秋•上海期中)一小球从离地面50m高处的A点自由下落,经水平地面弹回后在离地20m高的B处被接住.在上述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是70m;位移的大小是30m.【考点】位移、路程及其区别与联系.【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首先知道位移和路程概念,位移等于从初位置到末位置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解答】解:物体的初位置距地面高度为50m,末位置距地面高度为20m,则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x=50m﹣20m=30m,方向竖直向下;物体运动的总路程是:s=50m+20m=70m.故答案为:70,30【点评】明确位移是起点指向终点间的有向线段,直线距离的大小为大小,决定于初末位置,与物体经过的路径无关.16.(2024秋•天河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一边长为2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一只蚂蚁沿木块表面从A点爬到G点。则蚂蚁的位移大小为203cm;蚂蚁的爬行轨迹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路程为205cm。【考点】位移、路程的简单计算.【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综合能力.【答案】203,205。【分析】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从相邻的两个面到达G才可能最短,我们可以把面AEFD和面CDFG展开,根据几何关系求解。【解答】解:蚂蚁只能沿木块表面从A点运动到G点,其运动轨迹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但是,其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即位移相同,为立方体对角线的长度x=其最短路程分析可知:昆虫的最短路程应该从相邻的两个面到达G才可能最短,我们可以把面AEFD和面CDFG展开,连接A与G,AIG的长度就是最短路程,如图所示:最短路程为s故答案为:203,20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与联系,知道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四.解答题(共4小题)17.(2023秋•蓝田县期末)登山运动时,张捷用100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400m,相对于X升高了1200m,如图所示.(1)由X到Y的位移是多少?(2)爬山的平均速率是多大?(3)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4)他的朋友李子俊从Z点爬山,比张捷晚20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5m/s,还比张捷早20min到达山顶,问李子俊由Z爬到Y共通过了多远路程?【考点】位移、路程及其区别与联系;速度与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标矢性及换算和比较;平均速率.【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位移等于首末位移的距离,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总长度,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解答】解:(1)位移等于首末位移的距离,总位移x=1200方向:由X指向Y(2)平均速率v=(3)平均速度v'(4)路程S=Vt=0.5×60×60=1800m答:(1)由X点到Y点总的位移是2000m(2)他爬山的平均速率0.4m/s.(3)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0.33m/s.(4)小李由Z点爬到Y点共通过了1800m路程.【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以及知道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18.(2024秋•红河州月考)一个质点沿直线做往复运动,其位置坐标如图所示,O是原点,OA=AB=OC=CD=1m(1)当质点处于B点和D点的位置时,其位置坐标xB和xD分别是?(2)用第一问中的位置坐标计算B到D的位移Δx1是多少?(3)A到B再到C的路程s和位移Δx2分别是多少?【考点】位移、路程的简单计算.【专题】定量思想;归纳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推理论证能力.【答案】(1)当质点处于B点和D点的位置时,其位置坐标xB=2m,xD=﹣2m;(2)从B到D的位移Δx1是﹣4m;(3)A到B再到C的路程s为4m和位移Δx2为﹣2m。【分析】(1)根据运动的位移确定位置坐标;(2)位移为末位置的坐标与初位置的坐标的差值;(3)路程为物体实际的运动轨迹长度,位移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解答】解:(1)由题知,O是原点,则当质点处于B点和D点的位置时,其位置坐标分别为xB=2m,xD=﹣2m;(2)质点从B到D的位移为:Δx1=xD﹣xB=﹣2m﹣2m=﹣4m(3)质点A到B再到C的路程为:s=1m+3m=4m;位移为:Δx2=﹣1m﹣1m=﹣2m答:(1)当质点处于B点和D点的位置时,其位置坐标xB=2m,xD=﹣2m;(2)从B到D的位移Δx1是﹣4m;(3)A到B再到C的路程s为4m和位移Δx2为﹣2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系以及位移和路程,解题关键是掌握路程为物体实际的运动轨迹长度,位移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19.(2024•杨浦区校级开学)跑步强身健体,意义深远。提升心肺功能,塑造健美身材,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同时,户外跑步带来愉悦心情,释放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简单便捷,随时随地可开始,是全民皆宜的健身方式。爱跑步,就是选择了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今日,我校开展晨跑活动。(1)健康跑步计划在我校实施,同学们每天7时15分开始,绕操场跑道有节奏跑步,15分钟左右结束,跑完全程的同学轨迹总长约1.2km,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某一天,高一(5)班的同学跑完全程恰好回到出发位置时,听到停跑命令,于是前排同学立刻停止跑动,立在原地。则D;A.15分钟指时刻B.7时15分指时间间隔C.1.2km指位移D.高一(5)班前排同学的位移为零(2)(多选)下列涉及位移和路程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BD;A.校运会上参加400m比赛同一组的8位同学,他们通过的路程与位移都是相同的B.在操场上跑步时,位移的大小可能为0C.从家到学校和从学校到家的路程可能不相等,但位移一定相等D.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3)小陈同学绕着周长为100πm的大操场跑步一圈,则她位移的最大值为100m,路程的最大值为100πm,当她的位移为80m时,通过的路程约为30πm或70πm。【考点】位移、路程的简单计算;时刻、时间的物理意义和判断;位移、路程及其区别与联系.【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推理论证能力.【答案】(1)D;(2)BD;(3)100m;100πm;30πm或70πm【分析】(1)(2)根据时间与时刻的区别、路程与位移的区别判断;(3)根据几何关系作答。【解答】解:(1)A.15分钟指一段时间间隔,指时间,故A错误;B.7时15分指时刻,故B错误;C.1.2km指轨迹长度,代表路程,故C错误;D.高一(5)班前排同学回到出发位置,位移为零,故D正确;故选:D。(2)A.校运会上参加400m比赛同一组的8位同学,他们通过的路程大于位移大小,故A错误;B.在操场上跑步时,若回到出发位置,则位移的大小为0,故B正确;C.从家到学校和从学校到家的路程可能不相等,位移有方向,两者方向相反,故C错误;D.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故D正确;故选:BD。(3)小陈同学绕着周长为100πm的大操场跑步一圈,则她位移的最大值为直径,即d=100ππ路程最大值为100πm;当她的位移为80m时,如图根据几何关系可知sinα解得α=108°通过的路程约为s=108°360°×100πm=或s'=100πm﹣30πm=70πm故答案为:(1)D;(2)BD;(3)100m;100πm;30πm或70π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距离。20.(2023•秦州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今有一底面直径和高都为10cm的圆柱形纸筒(上下底面开口),在下底部边沿A点有一只小蚂蚁,小蚂蚁最终爬到上部边沿处的B点,试求:(1)小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2)整个过程中位移的大小。【考点】位移、路程及其区别与联系.【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推理论证能力.【答案】(1)小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18.6cm;(2)整个过程中位移的大小14.1cm。【分析】(1)根据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把圆柱体展开,在得到的矩形上连接两点,求出距离即可;(2)位移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距离。【解答】解:(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为了找到在圆柱形纸筒的表面上A、B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可以把纸筒沿侧壁剪开,得到矩形如图:展开成平面后,连接AB,则线段AB的长度即为小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由勾股定理可知s=(2)整个过程中的位移大小等于题图A、B两点的连线的长度,由勾股定理可知x=答:(1)小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18.6cm;(2)整个过程中位移的大小14.1c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初末位置间的有向线段。

考点卡片1.质点【知识点的认识】(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②质点没有体积或形状,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一个质点.(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命题方向】(1)第一类常考题型是对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在物理学研究中,有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B.研究车轮的转动,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D.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解答: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因为看成质点的话,就没有旋转可言了,所以A错误.B、研究车轮的转动是,不能把车轮看成质点,因为看成质点的话,就没有转动可言了,所以B错误.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时,不能看成质点,把运动员看成质点的话,也就不会翻转了,所以C错误.D、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对于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2)第二类常考题型是考查概念: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分析: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解答: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引入这个概念可以简化我们分析的问题,不是没有意义,所以A错误;B、体积大的物体也可以看做质点,比如地球,所以B错误;C、轻小的物体,不一定可以看做质点,要看它的形状对分析的问题有没有影响,所以C错误;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解题方法点拨】理想模型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理想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引入“理想模型”的概念,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把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实际的事物与这种“理想模型”十分接近.在一定的场合、一定的条件下,作为一种近似,可以把实际事物当作“理想模型”来处理,即可以将“理想模型”的研究结果直接地应用于实际事物.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的时候,由于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4960万公里)比地球的半径(约为6370公里)大得多,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场合,就可以直接把地球当作一个“质点”来处理.在研究炮弹的飞行时,作为第一级近似,可以忽略其转动性能,把炮弹看成一个“质点”;作为第二级近似,可以忽略其弹性性能,把炮弹看成一个“刚体”.在研究一般的真实气体时,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强范围内,可以把它近似地当作“理想气体”,从而直接地运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来处理.第二,对于复杂的对象和过程,可以先研究其理想模型,然后,将理想模型的研究结果加以种种的修正,使之与实际的对象相符合.这是自然科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例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与实际的气体并不符合,但经过适当修正后的范德瓦尔斯方程,就能够与实际气体较好地符合了.第三,由于在“理想模型”的抽象过程中,舍去了大量的具体材料,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性,这就更便于发挥逻辑思维的力量,从而使得“理想模型”的研究结果能够超越现有的条件,指示研究的方向,形成科学的预见.例如:在固体物理的理论研究中,常常以没有“缺陷”的“理想晶体”作为研究对象.但应用量子力学对这种“理想晶体”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其强度竟比普通金属材料的强度大一千倍.由此,人们想到:既然“理想晶体”的强度应比实际晶体的强度大一千倍,那就说明常用金属材料的强度之所以减弱,就是因为材料中有许多“缺陷”的缘故.如果能设法减少这种“缺陷”,就可能大大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后来,实践果然证实了这个预言.人们沿着这一思路制造出了若干极细的金属丝,其强度接近于“理想晶体”的强度,称之为“金胡须”.总之,由于客观事物具有质的多样性,它们的运动规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一下子把它们认识清楚.而采用理想化的客体(即“理想模型”)来代替实在的客体,就可以使事物的规律具有比较简单的形式,从而便于人们去认识和掌握它们.2.参考系及其选取原则【知识点的认识】(1)运动与静止: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2)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作为参考,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3)选取:①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会不同。②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但选择得当,会使问题的研究变得简洁、方便。③通常情况下,在讨论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都以地面为参考系。(4)参考系的四个性质:标准性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都是假定静止的,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任意性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同一性比较多个物体的运动或同一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差异性对于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一般不同【命题方向】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B.只有选好参考系以后,物体的运动才能确定C.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D.我们平常所说的楼房是静止的,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解答:A、任何物体均可作为参考系,并不要求是否静止,故A错误;B、要想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先选择参考系;故B正确;C、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故C正确;D、我们平常所说的楼房是静止的,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解题思路点拨】参考系的选取方法:(1)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2)研究某一系统中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取系统作为参考系。例如:研究宇航舱内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选取宇航舱为参考系。3.根据运动的描述判断所选取的参考系【知识点的认识】给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是以哪个对象为参考系进行描述的。【命题方向】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座位上的乘客认为路边的树在倒退,他所选择的参考系为()A.乘坐的公共汽车B.在公路边等待乘车的人C.对面驶过来的汽车D.公路边的房屋分析: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明确参考系的概念,理解物体运动相对性。解答: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座位上的乘客认为路边的树在倒退,说明他在以自己或他乘坐的公汽车为参考系进行分析;如果以公路边等待乘车的人和公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树是静止的,而以对面驶过来的汽车为参考系,树是向前运动的,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明白了参考系的含义就能顺利解决此类问题,故一定要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要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思路点拨】描述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参考系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会“不同”,常可以通过假设法进行分析,假定运动的描述是以此为参考系,分析运动情况是否匹配。4.根据选取的参考系判断物体的运动【知识点的认识】给出参考系,判断对象物体是如何运动的。【命题方向】甲、乙两辆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沿直线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看到甲车向西远离.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不可能的是()A.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乙车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B.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D.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分析:参考系是描述运动时,假设不动的物体.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说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内的人看到甲车向西,说明乙向东运动或静止,或向西运动,但速度小于甲车.解答:A、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说明甲车向西运动;故A是不可能的;B、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内的人看到甲车向西,说明乙向东运动或静止,或向西运动,但速度小于甲车。故选项BCD是可能的。本题要求选择不可能的,故选:A。点评:掌握参考系的概念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本题中乙车内的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说明该同学是以自己作为参考系【解题思路点拨】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系,参考系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会“不同”。选做参考系的物体是假定不动的,以此来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5.矢量和标量的区分与判断【知识点的认识】根据矢量和标量的物理意义,判断给出的物理量是标量还是矢量。【命题方向】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质量、路程、速率、时间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分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解答:A、时间没有方向为标量,故A错误;B、质量、路程、速率、时间均为标量,故B错误;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这四个物理量均有大小和方向,因此为矢量,故C正确;D、路程、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此为标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个基础题目,就是看学生对矢量和标量的掌握,正确理解标量和矢量的区别即可正确解答.【解题思路点拨】从矢量和标量的物理意义出发,了解矢量和标量的判断方法,对选项中每一个物理量进行分析,从而选出符合要求的结果。6.时刻、时间的物理意义和判断【知识点的认识】(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命题方向】例1:有如下一些关于时间与时刻的说法,以下说法中指时刻的是()①7点30分上课;②一节课上45分钟;③飞机12点整起飞;④汽车从南京开到上海需4个小时.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①7点30分上课,是指的时间点,是指时刻;②一节课上45分钟,是指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的间隔;③飞机12点整起飞,是指的时间点,是指时刻;④汽车从南京开到上海需4个小时,是指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的间隔.所以指时刻的是①③,所以B正确.故选:B.点评: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解题方法点拨】熟练掌握时间与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是正确解答该考点试题的关键.如图是时间与时刻在图象上的表示,下表是它们的区别.时刻时间概念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过程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经历的过程长短的量度意义一段时间始、末,一瞬间,有先后,无长短两时刻之间的间隔,有长短时间轴表示轴上一点轴上一段对应物理量状态量,如位置、动能等过程量,如位移、功等通常说法第几秒末、第几秒初前几秒内、后几秒内、第几秒内单位秒(s)秒(s)7.位移、路程及其区别与联系【知识点的认识】(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位移和路程的区别:①位移是矢量,大小只跟运动起点、终点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所经历的实际路径无关.②路程是标量,大小跟物体运动经过的路径有关.如图所示,物体从A运动到B,不管沿着什么轨道,它的位移都是一样的.这个位移可以用一条有方向的(箭头)线段AB表示.【命题方向】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一定相同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D.质点运动的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路程分析: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解答:A、沿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和路程是相等。而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所以不能相等,故A错误;B、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比如从A地到B地,有不同的运行轨迹,但位移相同,故B正确;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可能为零。比如圆周运动一圈,故C正确;D、质点运动的位移的大小不可能大于路程,最大等于路程,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解题方法点拨】①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它是运动物体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大小只跟运动起点、终点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所经历的实际路径无关.②路程是物体运动所经历的路径长度,是标量,大小跟物体运动经过的路径有关.③位移和路程都属于过程量,物体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④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8.位移、路程的简单计算【知识点的认识】(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命题方向】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其间最大位移等于____,最小位移等于____,经过94周期的位移等于_____,路程等于_____A.2R,0,2R,92πB.2R,0,2R,2RC.2πR,0,12πR,92D.2R,0,12πR,92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解答: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当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初位置和末位置之间的最大的距离为圆的直径的大小,即为2R,所以最大位移等于2R;初位置和末位置之间的最小的距离为0,即经过整数个圆周,回到起始位置的时刻,所以最小的位移为0;经过94周期时,初位置和末位之间的夹角恰为90°,此时初位置和末位之间的距离为2R,所以此时的位移为2R经过的路程即为物体经过的总的路线的长度,所以经过94周期时,物体经过了94个圆周,所以经过的总的路程为2×2πR+14×2π故选:A。点评: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大小只与初末的位置有关,与经过的路径无关;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解题思路点拨】根据位移与路程的物理意义,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结合一定的几何知识,求出对应的大小。9.速度与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标矢性及换算和比较【知识点的认识】1.速度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2.速率(1)定义:瞬时速度的大小(2)是标量(3)汽车的速度计显示的是速率(4)平均速度=【命题方向】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分析:速度的大小为速率,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解: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故①正确;②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不一定相等。故②错误;③对于运动的物体,若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为零,则平均速度为0.故③错误;④对于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不可能为零,则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解题方法点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定义运动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运动质点在某一时刻(或位置)的速度运动质点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的大小方向有方向,矢量有方向,矢量无方向,标量无方向,标量意义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对应某段时间(或位移)某一时刻(或位置)某段时间(或路程)某一时刻(或位置)10.平均速率【知识点的认识】1.平均速率等于速率与时间的比值,表达式为:v=s2.与平均速度的差别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而是初中时候常用的路程除以时间。【命题方向】一质点沿着半径为40m的圆形轨道做圆周运动,在1min内转过3/4圈,则该质点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平均速率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1)分析:根据平均速度是由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则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解答: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得:v=平均速度方向即为位移方向.质点的平均速率为:v=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0.9m/s,方向是两点连线,平均速率为3.1m/s.答:该质点的平均速度为0.9m/s;平均速率为和3.1m/s.点评:对于位移、路程、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等基础概念,要深刻理解其定义,注意从标量和矢量的角度进行区分.【解题思路点拨】定义方向意义对应平均速度运动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有方向,矢量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某段时间(或位移)平均速率运动质点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无方向,标量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某段时间(或路程)1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应用【知识点的认识】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说明:(1)物体因为有质量,故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如果没有力,它将永远保持此状态;(2)因为有力,故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质量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物体的运动状态由速度来标定,速度不变,物体运动状态不变;(4)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也可说成运动速度变化,即产生加速度.3.使用范围:宏观世界中低速运动的物体,在惯性参考系中才适用.4.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规律,它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加之丰富的想而推理得出的一条理想条件下的规律;(2)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是理想条件下物体所遵从的规律.在实验情况下,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与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是等效的.(3)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惯性,还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命题方向】例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解答: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故A正确;B、虽然在地球上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也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