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一(上)地理寒假作业(七)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23秋•福清市校级月考)人类出现的时期属于()A.冥古宙 B.侏罗纪 C.新生代 D.古生代西风漂流绕过南美大陆南端后部分向北形成北上寒流,与巴西暖流交汇后东流,两支洋流交汇处(BMC)纬度位置的年内、年际变化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示意1993~2016年BMC所在纬度的年际变化。完成2﹣2题。2.推测一年中BMC纬度位置偏北时()①地中海沿岸森林火险等级高②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③长江入海口处盐度较低④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如图示意不同地质历史年代的动植物演化,读图回答3﹣5题3.在地质历史时期两个重要的成煤期是()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4.联合古陆形成于下列哪个地质年代()A.甲 B.乙 C.丙 D.丁5.丁地质年代,A类型动物快速发展,A可能是下列中的哪种类型动物()A.无脊椎动物 B.爬行动物 C.哺乳动物 D.鱼类如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地壳厚度。完成下面小题。6.目前绘制该图的数据主要来源于()A.海拔测量 B.遥感卫星航拍 C.地下钻井探测 D.地震波波速测量7.图示地区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C.N地附近地势变化显著 D.M地受地形影响显著增厚2020年10月,英国古生物学家在蒙古的戈壁沙漠中发现一组保存完好的新品种恐龙化石。它是杂食性动物,生活在6800万年前,身长可达两米,长有羽毛。据此完成下题。8.该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及其生物发展阶段是()A.中生代,哺乳动物时代 B.中生代,蕨类植物时代 C.新生代,被子植物时代 D.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9.该化石能被保存下来得益于()A.原生物有硬体部分 B.气候高温多雨 C.地势高,容易保存 D.生物遗体瞬间被泥沙覆盖,不会被快速侵蚀,方便石化二.解答题(共4小题)10.(2024秋•思明区校级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光伏扶贫是国务院确定的十大精准扶贫项目之一,2015年全国光伏精准扶贫试点建设规模达1836兆瓦,年均收益22.6亿元,近4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图1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1)补绘我国30°N沿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曲线。(2)说出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的主要原因。(3)分析西藏是我国光伏扶贫主战场之一的原因。11.(2023秋•惠安县校级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20年7月8日18时卫星监测显示,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达4206平方公里,为近10年最大。2020年8月,江西省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到鄱阳市地区鄱阳湖湖畔进行观察“湖陆风”的研学游,其地点如图所示。(1)在答题卡图适当位置用箭头绘制夜晚和白天的湖陆风示意图。(2)指出鄱阳市湖畔地区的白天吹(陆风或湖风)?并简述其形成过程。12.(2023秋•惠安县校级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4月20日,太阳大气层爆发了近五年最强的耀斑,我国许多在轨卫星调整了轨道参数。监控表明,2020年随着太阳表面黑子数量急剧增多,太阳正进入第25个周期活动之中。如图为18世纪以来太阳黑子变化图。(1)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层,耀斑数量增多时,位于层的太阳黑子数量(增多/减少),耀斑和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2)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太阳活动周期一般是指一个峰年到下一个(峰年/谷年),或者一个谷年到下一个(峰年/谷年),科学家预判2025年是太阳的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年,则第26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是年左右。(3)分析2022年4月我国调整在轨卫星轨道参数的原因。13.(2023秋•德化县校级期中)水循环是地球水体更新的主要形式,是联系地球各圈层和各种水体的“纽带”。读水循环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①,②,③,④。(2)目前,人类通过兴建水库大坝、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这些行为都是对水循环中的(填数字)环节施加影响。(3)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对陆地淡水补充最多的的是循环,水量最大的水循环类型是。(4)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循环,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循环。(5)增加②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是。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一(上)地理寒假作业(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答案CABBCDCDD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23秋•福清市校级月考)人类出现的时期属于()A.冥古宙 B.侏罗纪 C.新生代 D.古生代【分析】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解答】解:人类属于高级哺乳动物,出现在新生代的第四纪时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地球生物的演化历程。西风漂流绕过南美大陆南端后部分向北形成北上寒流,与巴西暖流交汇后东流,两支洋流交汇处(BMC)纬度位置的年内、年际变化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示意1993~2016年BMC所在纬度的年际变化。完成2﹣2题。2.推测一年中BMC纬度位置偏北时()①地中海沿岸森林火险等级高②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③长江入海口处盐度较低④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方向为北顺南逆,大陆东岸(即大洋西岸)为暖流,大陆西岸(即大洋东岸)为寒流(受离岸风影响,都是补偿流)。中高纬度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方向为北逆南无,大陆东岸(即大洋西岸)为寒流,大陆西岸(即大洋东岸)为暖流。【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盛行西风带、信风带与北上寒流及巴西暖流的强弱变化趋势直接相关。北半球夏半年,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受其影响BMC纬度位置偏北,北半球冬半年,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受其影响BMC纬度位置偏南。因此,当BMC纬度位置偏北时,为北半球夏半年,此时段地中海沿岸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森林火险等级高,①正确。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洋流受西南季风影响,呈顺时针方向运动,②错误。此时长江流域降水多,流量大,入海口处盐度较低,③正确。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洋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如图示意不同地质历史年代的动植物演化,读图回答3﹣5题3.在地质历史时期两个重要的成煤期是()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分析】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解答】解:从图的信息可知,丙时代对应的动物是恐龙,为中生代,乙对应的是两栖动物或无脊椎动物,为古生代,甲元古代,丁为新生代。地质历史时期的两个成煤期为古生代和中生代,丙、乙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4.联合古陆形成于下列哪个地质年代()A.甲 B.乙 C.丙 D.丁【分析】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解答】解:从图的信息可知,丙时代对应的动物是恐龙,为中生代,乙对应的是两栖动物或无脊椎动物,为古生代,甲元古代,丁为新生代。联合古陆形成于古生代晚期,侏罗纪以后开始分裂、漂移,逐渐演变成现代的海陆分布,乙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5.丁地质年代,A类型动物快速发展,A可能是下列中的哪种类型动物()A.无脊椎动物 B.爬行动物 C.哺乳动物 D.鱼类【分析】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解答】解:从图的信息可知,丙时代对应的动物是恐龙,为中生代,乙对应的是两栖动物或无脊椎动物,为古生代,甲元古代,丁为新生代。A为新生代,新生代哺乳动物动物快速发展,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如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地壳厚度。完成下面小题。6.目前绘制该图的数据主要来源于()A.海拔测量 B.遥感卫星航拍 C.地下钻井探测 D.地震波波速测量【分析】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的分界线是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核。在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解答】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或者地理事物高出或者低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地下部分不能测量,A错误。地震勘探是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因此可以用地震波波速测量,为绘制地壳厚度图提供数据,D正确。卫星遥感是指从地面到空间各种对地球、天体观测的综合性技术系统的总称,地下部分不能测量,B错误。地下钻井是利用机械设备或人力从地面将地层钻成孔眼的工作,通常指勘探或开发石油、天然气等液态和气态矿产而钻凿井眼及大直径供水井的工程,不适合测量地壳厚度,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7.图示地区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C.N地附近地势变化显著 D.M地受地形影响显著增厚【分析】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厚度较薄,平均厚度约5——10千米。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解答】解: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知,东部地壳厚度可低于38千米,西部山地高原厚度可达50千米以上,由此判断,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大致由东向西逐渐增厚,A错误。读图可知,图示地区的地壳由西向东逐渐变薄,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不具有由南向北逐渐增厚的特征,B错误。M地地壳厚度小于42千米,受地形影响此处地壳较周边薄,D错误。N处附近等值线较密集,地壳厚度变化较大,说明此处地势变化显著,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2020年10月,英国古生物学家在蒙古的戈壁沙漠中发现一组保存完好的新品种恐龙化石。它是杂食性动物,生活在6800万年前,身长可达两米,长有羽毛。据此完成下题。8.该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及其生物发展阶段是()A.中生代,哺乳动物时代 B.中生代,蕨类植物时代 C.新生代,被子植物时代 D.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分析】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解答】解: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裸子植物繁盛,D正确,B错误。哺乳动物所处的地质年代是新生代,A错误。恐龙生活在中生代,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9.该化石能被保存下来得益于()A.原生物有硬体部分 B.气候高温多雨 C.地势高,容易保存 D.生物遗体瞬间被泥沙覆盖,不会被快速侵蚀,方便石化【分析】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解答】解:化石形成条件是必须有不易分解的生物硬体,如骨骼、鳞片、贝壳、水质纤维等,但这不是其保存下来的主要原因,A错误。气候高温多雨,容易被分解,地势高,容易被侵蚀,BC错误。生物死亡后要迅速掩埋,掩埋得越快,和空气隔绝越快,越利于保存成化石;埋藏后的生物遗体还要经过长时间的炭化作用或与碳酸钙、二氧化硅等物质进行交换、充填等作用,才能变成化石,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二.解答题(共4小题)10.(2024秋•思明区校级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光伏扶贫是国务院确定的十大精准扶贫项目之一,2015年全国光伏精准扶贫试点建设规模达1836兆瓦,年均收益22.6亿元,近4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图1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1)补绘我国30°N沿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曲线。(2)说出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的主要原因。(3)分析西藏是我国光伏扶贫主战场之一的原因。【分析】(1)结合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判断我国30°N沿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曲线。(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和日照长短。(3)随着扶贫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反贫困发展体现出精准化需求。光伏扶贫作为一种新能源扶贫,以其无污染、零排放和可持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将分布式光伏发电用于扶贫行业,能够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光照资源,实现“输血式”扶贫。光伏扶贫的产生符合我国扶贫方式发展规律,是一种精准式扶贫手段。【解答】解:(1)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图中最低点70〜80之间,末端110〜120之间,用曲线连接起来。(2)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的自然原因是盆地地形,阴雨天气多,水汽不易扩散,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日照时数相对较短;人为原因是工业城市多,人们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较多,污染严重,大气透明度低。(3)西藏是我国光伏扶贫主战场之一的原因是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能资源丰富;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相对较少且分散,经济相对较为落后,光伏扶贫可以解决用电难的问题。故答案为:(1)作图(2)阴雨天多,日照时数少;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工业城市多,污染严重,大气透明度低。(3)太阳能丰富;自然条件恶劣,贫困人口多;居民居住分散,解决用电难的问题。【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了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曲线、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西藏是我国光伏扶贫主战场之一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1.(2023秋•惠安县校级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20年7月8日18时卫星监测显示,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达4206平方公里,为近10年最大。2020年8月,江西省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到鄱阳市地区鄱阳湖湖畔进行观察“湖陆风”的研学游,其地点如图所示。(1)在答题卡图适当位置用箭头绘制夜晚和白天的湖陆风示意图。(2)指出鄱阳市湖畔地区的白天吹湖风(陆风或湖风)?并简述其形成过程由于湖泊和陆地的热容量不同,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上升使近地面形成低压;白天湖泊升温慢,气温低,空气下沉使近地面形成高压,由于风是由高压处吹向低压处,所以白天吹湖风。【分析】(1)由于湖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湖泊升温慢,陆地温度高于湖泊,陆地形成低压,湖泊形成高压,风由湖泊吹向陆地,为湖风;晚上陆地降温快,湖泊降温慢,陆地温度低于湖泊,陆地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风由陆地吹向湖泊,为陆风。(2)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解答】解:(1)由于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夜间陆地降温快,温度低,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高。湖泊降温慢,温度高,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低。近地面大气从陆地吹向湖面,形成陆风。在陆风热力环流图中,时间是夜晚,箭头方向是顺时针;白天陆地升温快,温度高,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低。湖泊升温慢,温度低,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高。近地面大气从湖面吹向陆地,形成湖风,呈现逆时针。(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湖泊和陆地件热容量的不同,白天,陆地升温快,温度高,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湖面升温慢,温度较陆地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由于风一般都是由高压处吹向低压处,所以近地面的风从湖泊吹响陆地,故白天形成湖风。故答案为:(1)(2)湖风;由于湖泊和陆地的热容量不同,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上升使近地面形成低压;白天湖泊升温慢,气温低,空气下沉使近地面形成高压,由于风是由高压处吹向低压处,所以白天吹湖风。【点评】本大题以鄱阳湖湖陆风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的应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12.(2023秋•惠安县校级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4月20日,太阳大气层爆发了近五年最强的耀斑,我国许多在轨卫星调整了轨道参数。监控表明,2020年随着太阳表面黑子数量急剧增多,太阳正进入第25个周期活动之中。如图为18世纪以来太阳黑子变化图。(1)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色球层,耀斑数量增多时,位于光球层的太阳黑子数量增多(增多/减少),耀斑和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2)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太阳活动周期一般是指一个峰年到下一个峰年(峰年/谷年),或者一个谷年到下一个谷年(峰年/谷年),科学家预判2025年是太阳的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年,则第26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是2036年左右。(3)分析2022年4月我国调整在轨卫星轨道参数的原因。【分析】(1)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2)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与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解答】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等;其中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耀斑位于色球层,太阳风位于日冕层;耀斑和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耀斑数量增多时,太阳黑子的数量也增多。(2)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一个峰年到下一个峰年,或者一个谷年到下一个谷年。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科学家预判2025年是太阳的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年,则第26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是2036年左右。(3)由题意可知,2022年4月处于太阳活动的上升期,耀斑活动强烈,太阳发出大量的高能粒子到达地球轨道附近时,将会严重危及在轨卫星的正常运行;同时,太阳活动会扰动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导致在轨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通信不畅。故答案为:(1)色球;光球;增多(2)峰年;谷年;2036(3)处于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电器防爆技术协议书
- 2024年软件著作权许可使用与授权合同
- 六年级《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
- 智能家居家庭健康监测系统开发合同
- 升华集团人事招聘流程
- 临床其它标本检验
- 光伏发电项目全流程管理合作协议
- 智能停车场系统技术服务合同
- 2025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鲁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管理后台策划方案
- 现代物业服务体系实操系列物业服务沟通与投诉解决指南
- 人防、物防、技防工作措施
- 市场部培训课程课件
- 八年级历史上册论述题汇总
- 资产评估学教程(第八版)习题及答案 乔志敏
- 提高留置针规范使用率
- 垃圾清运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民俗旅游学》教学大纲(含课程思政元素)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1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