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4年三年高考1年模拟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上的大气(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4年三年高考1年模拟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上的大气(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4年三年高考1年模拟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上的大气(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4年三年高考1年模拟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上的大气(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4年三年高考1年模拟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上的大气(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4年三年局考1年模拟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

(2024.辽宁•统考高考真题)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

表物质产生重要影响。沙尘强度、传输路径等又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图1为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

区域海平面气压距平(相对于多年气压平均值的差值)图。图2示意2023年春季两次沙尘天气中部分城

市日最高PMio质量浓度的变化(图2-a)和高、低压中心位置(均为当日17时)的变化(图2-b)。

图1

8000-

4000-

线

)

彘2000-

原图2

o

-

w

d

(1)根据海平面气压距平分布的主要特征,分析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的原因。

(2)说明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的影响。

(3)据图2-a,指出与3月相比,4月沙尘传输强度和路径的特点,结合图2-b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答案】19.(1)欧亚大陆上空的大气环流异常,呈纬向带状分布;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偏弱,冷空

气势力偏弱;蒙古国周边受高压异常控制,天气晴朗,降水稀少。

(2)持续偏暖,加热地表温度,土壤失墙,土质疏松;气候偏暖,蒸发偏强,积雪覆盖低,土壤易干化、

开裂,阻碍植被生长;持续偏暖和偏干造成沙源地沙砾干燥松散,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沙源

条件。

(3)特点:沙尘传输强度有所降低,路径由向东转变为向东和向东南方向。

原因:3月蒙古高压气压值较高,势力较强,易形成超级沙尘暴,蒙古高压向东北方向移动,强沙尘暴侵

袭我国东北地区;4月蒙古高压气压值下降,势力减弱,冷高压强度较弱,沙尘传输强度较之前有所下降,

蒙古高压向东南方向移动,在弱冷空气的作用下,沙尘粒子进一步向东南南漂移。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到,沙源地位于蒙古附近,材料提及“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

常”,图中可以看到欧亚大陆上空的大气环流异常,整体大气等压线呈纬向带状分布;图中可以看到,西

伯利亚附近海平面气压距平值相对较低,导致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偏弱,冷空气势力偏弱,南下降温

的力量弱;从图中可以看到,蒙古国周边受高压异常控制为主,天气晴朗,降水稀少,导致沙源地气候异

常暖干。

(2)持续偏暖的大气加热了地表土壤温度,引起土壤快速失墙,导致土质变得疏松;异常暖干天气,降

水偏少,气候偏暖,蒸发偏强,导致地表基本无积雪覆盖,致使土壤干化、开裂,阻碍了植被返青和生长;

持续偏暖和偏干的气候条件造成沙源地产生了大量干燥松散的沙砾,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沙

源条件。

(3)沙尘天气的起沙、传输和沉降等过程均与天气扰动密切相关。从图a中可以看到,3月蒙古高压气压

值较高,此时其高压势力较强,加之气候暖干,地表松散物质多,易形成超级沙尘暴,同时从移动路径可

以看到,蒙古高压向东北方向移动,强沙尘暴侵袭我国东北地区;从图a中可以看到,4月蒙古高压气压

值下降,势力减弱,冷高压强度较弱,沙尘传输强度较之前有所下降,蒙古高压向东南方向移动,在弱冷

空气的作用下,沙尘粒子进一步向东南南漂移。故与3月相比,4月沙尘传输强度有所降低,路径由向东转

变为向东和向东南方向。

(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对流层的中低层,风的辐合、辐散和水汽输送是影响天气和气候的重要因子。辐合是水平气流的

流速降低或流向变化造成气流聚集而产生的上升运动,辐散是水平气流的流速增加或流向变化造成气流分

散而产生的下沉运动。图为1981〜2010年中亚及周边地区中低层平均风场分布图。

(1)分析甲地1月降水的成因。

(2)指出7月影响甲地的主要天气系统,分析该系统对甲地天气的影响。

(3)与甲地相比,说明乙地的气候特点。

【答案】18.(1)1月甲站受偏西风影响,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水汽;该站周边及上游地区位于风场

辐合区;该地地势起伏较大,西南风迎风坡抬升气流显著,有利于降水的发生和增强。

(2)反气旋性环流。该地位于反气旋环流东侧,西北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降水少;反气旋控制

下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3)夏季气温较低,冬季寒冷;夏季降水较甲地偏多,冬季少雨;整体降水季节变化较甲地小。

【解析】(1)依据图中信息,1月甲地出偏西风,偏西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水汽,该站周边及上游地

区位于风场辐合区,偏西风风向、风速变化区,加西南风迎风坡地形抬升影响,使气流上升,气流在上升

过程中降温,水汽容易凝结,有利于降水的发生和增强。

(2)依据图中信息,7月存在反气旋性环流(风场顺时针旋转),环流中心位于里海南部,高压或高压脊

控制时,风力一般较弱。甲地处于反气旋性环流的东侧,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水汽不易凝结,降水少。另外受反气旋控制时,以下沉气流为主,多晴热(晴朗)天气。

(3)根据1月和7月环流分析可知,1月主要盛行西风环流,7月高压北抬,西风环流减弱。乙地终年盛

行西风(深居内陆,水汽到达量小),为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季气温较低,冬季寒冷,而甲地三

面环山,冬季阻挡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使冬半年的气温相对温和。乙地夏季降水较甲地偏多,冬季较甲地

少雨,整体降水季节变化较甲地不明显。

(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为保障2022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气象部门提前在云顶和古杨树赛场

建立自动观测气象站。左图示意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和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位置。右图为各气象

站2019年1-3月平均气温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丙气象站夜间气温低是由于()

A.冷空气聚集多B.水汽蒸发强C.海平面气压低D.降水量较大

16.古杨树赛场夜间气温的垂直变化多出现在天气图中的()

A.等压线稀疏区B.气旋大风区C.等压线低值中心D.气旋降水区

【答案】15.A16.A

【解析】1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地海拔较低,为山谷地形,夜间盛行山风,冷空气顺山坡下沉聚集,

导致下部气温低,上部气温高,因此丙地气温较低,A正确;该地气温较低,水汽蒸发较弱,B错误;海

平面气压对于丙地夜间气温影响较小,C错误;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量较小,D错误。所以选

A„

1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古杨树赛场丙气象站气温低于丁气象站,说明近地面气温较低,随着海拔高度的

上升,气温升高,对流运动较弱,大气性质稳定。等压线稀疏区大气性质稳定,以晴朗天气为主,可以出

现此种现象,A正确;气旋大风区、等压线低值区、气旋降水区,都是低压中心,近地面为热源,大气运

动剧烈,不符合该地在垂直方向上的气温变化,BCD错误。所以选A。

一年模拟

--2024新题一­

一、选择题

(2024•辽宁・模拟预测)雷暴是伴有雷击、闪电、强风和强降水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有时伴有冰雹

和龙卷风。雷暴的形成通常要具备3个基本条件,即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充沛的水汽和足够的抬升触发机

制。抬升触发机制通常有3种:大型气旋、锋等天气系统所引起的系统性抬升作用、热力抬升作用和地形

抬升作用。内蒙古是我国最佳雷暴观测区域之一。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推测发生雷暴概率最大的地区是()

A.漠河B.武汉C.广州D.西沙

2.与南方地区相比,内蒙古成为人们追逐拍摄雷暴最佳场所的原因是()

①地势平坦②雷暴强度大③人烟稀少④雷暴发生频率高⑤能见度高

A.②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⑤D.①②④

【答案】LC2.C

【解析】1.根据雷暴形成的基本条件和触发机制,结合各地的环境特征,广州地处低纬度南部沿海地区,

水汽充足,热带气旋数量多,发生雷暴的可能性最大,概率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雷暴具有持续时间短,移动速度快的特点,内蒙古虽然发生雷暴的频次比南方地区少,但内蒙古高原

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空气湿度小,能见度高,便于驱车追逐,而南方地区多低山丘陵,平原则人口

和城市密集,空气湿度高,大气气溶胶偏多,能见度相对较差,不利于观测、追逐和拍摄,①③⑤正确,

④错误;与雷暴强度大关系不大,②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4•辽宁大连・二模)贵州省地处低纬高原,寒潮发生次数较少,但受准静止锋一侧气团的前期作

用,局部地区寒潮产生几率增加。2023年12月15—16日,受寒潮影响,贵州省铜仁市气温骤降,并产生

冻雨(雨滴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下图示意该次贵州省准静止锋位置。据此完成下面

3-4小题。

3.若只考虑锋面系统影响,铜仁市本次寒潮来临之前,准静止锋锋线位置可能为()

A.IB.IIC.IIID.IV

4.冻雨发生时,该地对流层大气()

A.近地面上升气流显著B.保温作用增强

C.暖气团在冷气团下方D.逆温现象显著

【答案】3.A4.D

【解析】3.若只考虑锋面系统影响,寒潮来临前,铜仁市应位于暖气团一侧。读图可知,锋线位于I位

置时,铜仁位于暖气团一侧,A正确;锋线位于n、in、iv位置时,铜仁均位于冷气团一侧,不符题意,

BCD出去玩。故选A。

4.文字材料“雨滴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是冻雨形成的机制,说明大气固态水在下降过程

中,大气气温垂直分布是上层暖、下层冷,发生了逆温的情况,C错误,D正确;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地面

温度高,不会让雨滴下落的过程中遇冷凝结成冰晶,B错误;地面上升流显著则地面气温高,与冻雨形成

条件不符,A错误;故选D。

(2024•辽宁丹东•二模)2024年3月31日凌晨,江西南昌出现了严重的“下击暴流”天气。下击暴流

是一种突发性、局地性、小概率、强对流天气。强烈上升的水汽凝结成云,当云层厚度达到极限,由于密

度增加,变冷的气流俯冲下沉,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大风。下图为“下击暴流”结构示意图,完成

下面5-6小题。

5.江西南昌“下击暴流”产生的气象条件主要是()

①高温②低温③高湿④低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与反气旋在近地面形成旋转气流相比,下击暴流形成直线型大风的原因是()

A.下击暴流势力更强大B.下击暴流影响范围大

C.下击暴流影响时间长D.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答案】5.A6.A

【解析】5.由材料可知,强烈上升的水汽凝结成云,当云层厚度达到极限,由于密度增加,变冷的气流

俯冲下沉,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大风。江西南昌“下击暴流”产生的气象条件主要是高温,盛行上

升气流,遇冷形成雷暴云,所以高湿,①③正确,②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与反气旋在近地面形成旋转气流相比,下击暴流形成直线型大风的原因是下击暴流势力更强大,A正

确;下击暴流影响范围小,B错误;下击暴流影响时间短,C错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小,D错误。故

选Ao

(2024•辽宁辽阳•模拟预测)地衣类生物组织结构简单,其体内水分与环境水分同步变化,在环境高

温干燥时,全株风干休眠。下图为撒哈拉沙漠某区域气温、地衣含水量、地衣叶状体温度和地衣气体代谢

(光合与呼吸)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7-9小题。

7.甲、乙、丙、丁代表的曲线依次是()

A.地衣气体代谢、地衣含水量、气温、地衣叶状体温度

B.地衣含水量、地衣气体代谢、气温、地衣叶状体温度

C.地衣含水量、地衣气体代谢、地衣叶状体温度、气温

D.地衣气体代谢、地衣含水量、地衣叶状体温度、气温

8.6时,地衣类生物()

A.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B.有光合作用、无呼吸作用

C.气体代谢量都为零D.呼吸与光合作用气体代谢量相同

9.露水是地衣类生物的主要水源。推测此区域地衣类生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7.C8.A9.C

【解析】7.从图中可以看出,丙、丁曲线都是白天高,对应北非地区的荒漠气温、地衣叶状体温度,其

中丙高,对应地衣叶状体温度,丁为气温;甲日出前后最大,对应地衣含水量,乙日出后达到最大,然后

随着气温升高,迅速降低,对应地衣气体代谢(光合与呼吸)日变化,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6时地衣类气体代谢达到最大,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大,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A正确;6时气体代谢

作用强,既有光合作用也有呼吸作用,B错误;据图可知6时气体代谢量大,C错误;据图可知,6时吸

收的二氧化碳量大,所以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D错误。故选A。

9.春季干旱,露水不易凝结,A错误;夏季气温高,水汽蒸发量大不易凝结形成露水,B正确;秋季温差

大,水气易凝结形成露珠,C正确;冬季气温低,且气候干旱不易形成露水,D错误。故选C。

(2024•辽宁辽阳•模拟预测)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立冬后,影响我国的冷锋活动逐渐增多。下图

为2023年秋末我国部分地区的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10-12小题。

(hPa)

10.此时最可能天气晴朗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1.比较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及原因是()

A.甲地小于乙地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B.乙地大于甲地乙地近地面摩擦力较小

C.乙地小于甲地甲地近地面摩擦力较大

D.甲地大于乙地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12.此时山西大部分地区盛行()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答案】10.C11.B12.A

【解析】10.根据图示信息,甲地和乙地位于冷锋锋后,多降水,故A、B错误;丙处于高压控制下,盛

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故C正确;丁地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故D错误,故本题选C。。

11.风力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等有关。与甲相比,乙地等压线较稀疏,气

压梯度力较小,但都位于冷锋锋后,差异较小,故A、D错误;乙地处于海域,近地面摩擦力小,加大风

力,故乙地风力大于甲地,故B正确、C错误,故本题选B。

12.根据图示信息,山西北部是高压,气压梯度力由北向南递减,结合地转偏向力等进行判断,风向为东

北风,故A正确,B、C、D错误,故本题选A。

(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沿海某地3月2日〜8日的部分天气数据。完成下面

13-14小题。

27℃

-------------------"16P

气温ire旌、、、、一3^"-

15℃一

..........”12℃12℃

oop9℃

——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日期3月2日3月3日3月4日3月5日3月6日3月7日3月8日

风向偏北风东南风偏南风偏南风偏北风东北风偏东风

风力轻、微风轻、微风轻、微风微、和风微、和风轻、微风轻、微风

湿度60〜80%70〜90%75〜95%75〜95%65〜90%60〜85%65〜90%

13.造成3日〜5日该地天气变化的原因是()

A.暖湿空气过境B.干冷空气过境

C.热带风暴过境D.反气旋的控制

14.推测3月2日〜8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B.暖锋

C.准静止锋D.热带气旋

【答案】13.A14.C

【解析】13.读图可知,3日-5日该地天气变化是气温上升,湿度增加,说明受暖湿空气过境的影响,A

正确,BD错误;3月气温不够高,我国南方不会出现热带风暴过境,C错误。故选A。

14.读图知,3月2日-8日整体气温上升,湿度含量高,降水概率大,风力为轻、微风,风向偏北风与偏

南风交替出现,说明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故为准静止锋影响下和风细雨的天气,C正确,ABD错误。故选

Co

(2024•辽宁•模拟预测)2023年5月,东方甄选直播团队走进山西,将山西省的自然景观、历史文

化以及民俗风情全方位地展示给了全国观众,100多款山西农特产品几乎全部售罄,特别是山西老陈醋在

短时间内火爆全网,进一步推动了山西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老陈醋采用“夏伏晒,冬捞冰”的工艺是因为山西()

A.气温年较差大B.降水季节变化大

C.光照时间长D.气温日较差大

16.东方甄选走进山西专场直播,使山西省农特产品()

A.迎合大众口味B.销售范围扩大

C.营销渠道减少D.销售环节增加

【答案】15.A16.B

【解析】15.山西传统老陈醋在酿造过程中经历“夏伏晒,冬捞冰”环节,因为山西气温年较差大,可任其

在冬日结冰,夏日烈晒。目的是使醋中的杂质沉淀,水分通过蒸发或结冰析出,浓缩陈醋,从而酿得好醋,

A正确,排除BCD。

16.山西农特产品并没有因为网络直播销售而改变口味去迎合大众口味,A错误;东方甄选走进山西专

场直播,使山西省农特产品通过网络销售渠道进行销售,扩大了销售范围,B正确;通过网络直播销售,

营销渠道增多,C错误;网络直播销售,但是部分还是需要通过线下进行销售,销售环节并没有增加,D

错误。故选B。

(2024•辽宁辽阳•模拟预测)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

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下图示意某时刻某地区5000米高度水平方向上的稳定风向。此时该地近

地面天气情况较为复杂。据此完成下面17-18小题。

17.下列关于甲、乙两地间近地面在图中所示时刻各气象要素的描述中正确的数量是()

①甲地气温比乙地低②甲地云量比乙地多③甲地气压比乙地低④甲地降水比乙地多

A.1B.2C.3D.4

18.图中所示时刻,乙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

【答案】17.D18.C

【解析】17.高空风和等压线平行。由材料可知,图示为高空风向,也可以看为等压线,此时该地近地面

天气复杂,说明近地面为低压(槽)控制,地面与空中气压相反,所以高空为高压(脊);5000米高空的

大气不受摩擦力影响,风从高压吹出,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体由东南指向西北,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

的左侧90。,可推断该地在南半球。该地近地面为低压中心(气旋),甲、乙两地位于南半球气旋西侧低压

槽附近,形成冷锋;甲地在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是主要的降水区域,云量较多;乙地在冷锋前,

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云量少,降水少;根据位置,甲地气压低于乙地气压。综上所述,D正确,排除

ABCo故选D。

18.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近地面为低压(槽)控制,乙地近地面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体由西北指向东南,受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偏成偏西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4•辽宁辽阳・模拟预测)21世纪以来,厦门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面积不断增加,城市热岛效

应日益凸显。厦门市政府拟通过调整城市用地的地表因素,创建更佳的宜居环境,其中工业用地调整幅度

较小。下图示意厦门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该市乡村均温的差值(单位:。C)。据此完成下面19-20小题。

05km

同甲(7.8〜10.2)

酮乙(5.1〜7.8)

ES3丙(0.75)

・丁(0.28)

19.图中乙、丁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林地、湿地B.耕地、林地C.耕地、湿地D.建筑用地、耕地

20.该市工业用地调整幅度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密度小②经济发展需要③建筑密度大④热岛效应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19.C20.A

【解析】19.读图可知,甲占地面积最广,与乡村均温差最大,由于城市人口较乡村多,生产生活排放大

量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乡村,故甲为(城市)建筑用地;乙地位于城市边缘,温差其次,因耕地温度

高于林地和湿地,因此乙为耕地;湿地比热容最大,温差最小,所以丙为林地,丁为湿地。综上可知,C

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由材料可知,政府通过调整城市用地的地表因素,创建更佳的宜居环境,因此工业用地中人口密度小,

不属于城市人口的主要聚集地,没有调整的必要,①正确;工业生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调

整难度大、成本高,②正确;工业区地租相对较低,建筑密度较小,③错误;工业用地地面硬化度高,城

市热岛效应强,且工业区排放废热相应较多,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024辽宁葫芦岛•二模)202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

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

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21-23小题。

20°

-996-等压线/hPa

--槽线

4。°森;沙漠

21.2022年10月澳大利亚气候出现异常的表现为()

A.气压高B.降水少C.气温高D,降水多

22.在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3.图中高压不断加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在10月23日的风向将变成()

A.偏北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南风

【答案】21.B22.C23.D

【解析】21.10月澳大利亚出现沙尘量创纪录,说明其异常气候的直接结果是相对往年同期降水少,气候

偏干,沙源量大,B正确;气压和气温对沙尘暴形成影响较小,不是2022年10月澳大利亚气候出现异常

的主要表现,AC错误;降水多不利于沙尘暴的产生,D错误。故选B。

22.据图可知,甲、乙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且等压线分布较稀疏,风力较小,不易形

成沙尘暴天气,AB错误;丁距离沙漠较远,且丁西侧有大分水岭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D错误;丙

地等压线分布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西侧为沙漠,靠近沙源,并且丙地为偏西风,容易把西部沙漠

地区的沙尘带至此处,形成沙尘暴天气,C正确。故选C。

23.根据上题可知,此时丙地正在受沙尘暴的影响。由于此次沙尘暴受锋面影响较为显著,受锋面西部高

压的影响,图中槽线不断由西向东移动。从图中可以看到丙地位于锋后,锋前为偏北风,来自低纬,属于

暖性气流,锋后为西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流,故沙尘暴所经过的地区,其风向由偏北风转为西南

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4•辽宁丹东•模拟预测)显热通量指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湍流形式的

热交换。为研究青海湖对湖区气候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青海湖附近的陆地上空作为试验区,与青海湖区

上空显热通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夏季某日青海湖区与试验区的显热通量差异(如图)。完成下面24-25

小题。

(

T

/

北京时间/时

24.图中显热通量差异的原因是()

A.地面辐射差异B.热传导差异C.太阳辐射差异D.大气逆辐射差异

25.近年,青海湖面持续扩大。受显热通量变化的影响,青海湖区会()

①昼夜温差减少②夜晚降水减少③陆风势力减弱④扬沙天气减少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答案】24.A25.B

【解析】24.材料表明,显热通量指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湍流形式的热交换,

由图可知,该日9点到21点范围内,显热通量差异小于0,说明白天青海湖区比试验区显热通量少,即青

海湖区空气从湖面吸收的热量少于实验区空气从地面吸收的热量,其原因是白天地面比湖面吸热升温快,

向空气传递的热量更多,因此是地面辐射差异,A正确;试验区临近青海湖,两地热传导、太阳辐射、大

气逆辐射差异都不大,BCD错误。故选A。

25.青海湖面持续扩大,显然湖泊对周围环境的调节能力增强,昼夜温差会减少,①正确;夜晚湖泊气温

较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湖面扩大,湖区气流上升强度增大,降水增多,②错误;夜晚陆地降温快,形

成冷高压,湖面形成低压,湖面扩大,湖陆气压差异增大,陆风增强,③错误;由于湖面扩大,地下水位

上升,湖床裸露较少,沙源减少,扬沙天气减少,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4•辽宁•三模)在菲律宾吕宋岛中央的科迪勒拉山脉上,当地人民顺着绵延不断的山谷,开垦出

长达2万千米的巴拿威水稻梯田,其中最高梯田海拔1500多米。竹筒组成的灌溉系统和泥渠道,将梯田

上方的热带雨林的水引进梯田,使贫瘠崎岖的山脊有了欣欣向荣的绿色生气。1995年,该梯田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图示意巴拿威水稻梯田景观。完成下面26-28小题。

26.长期以来,巴拿威水稻梯田的种植方式是()

A.冬季播种,夏季收获B.四季播种,全年收获

C.雨季播种,旱季收获D.随时播种,季季收获

27.巴拿威水稻梯田需要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①低温霜冻②山洪爆发③伏旱天气④台风天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8.近年来巴拿威水稻梯田荒废严重,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B.城镇化吸引更多青壮年劳动力

C.慕名而来的大量游客逐年增长D.生产技术落后,生态环境恶化

【答案】26.C27.D28.B

【解析】26.巴拿威水稻梯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稻属于喜热喜湿的作物,水稻的种植方式是雨水充

足时播种,旱季干燥时进行收获,晾晒和归仓。故选C。

27.吕宋岛位于热带,低温霜冻天气少见,①错误;因梯田坡度陡,若维护不当,雨季极易形成山洪爆发,

②正确;该梯田因有竹筒组成的灌溉系统和泥渠道,伏旱的威胁较小,③错误;吕宋岛是夏秋季台风的必

经之地,梯田难以幸免,会受到台风的影响,④正确。故选D。

28.巴拿威水稻梯田荒废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劳动力的维护、修缮和耕种,而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是城

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B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和生产技术落后、生态环境恶化会在一定程

度上导致梯田荒废,但可通过完善水利等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科技应用、恢复土壤费力等减轻不利影响,

AD错误;慕名而来的大量游客逐年增长,会促进区域农业发展,而不是梯田荒废,C错误。故选B。

(2024•辽宁沈阳•三模)2023年12月15〜16日,受寒潮影响,贵州省铜仁市气温骤降,并产生冻雨

现象(雨滴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下图示意15-16日不同时间贵州省准静止锋位置。据

此完成下列29-30小题。

29.铜仁经历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幅度最大的时间段是()

A.i—iiB.n—ic.皿―nD.m—iv

30.冻雨发生时,符合对流层大气垂直方向气温分布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29.A30.C

【解析】29.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四个准静止锋位置,【位置时,铜仁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II、

in、IV位置时,铜仁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所以1-n位置时铜仁的降温幅度最大,A正确;n-i

时为升温,B错误;IIITII、III-IV位置温度变化不大,CD错误。所以选A。

30.根据材料信息“雨滴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可知,冻雨形成时近地面温度低于0℃,其

上温度高于0℃,再往上温度下降到以下,丙符合,甲乙丁不符合,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024・辽宁•三模)20世纪80年代,某研究院研究人员在河西走廊的绿洲与几千米外的戈壁滩的上

空进行了连续36小时的温度监测。下表为1984年7月2日10时至7月3日22时戈璧与绿洲同一高度的

温差统计表。完成下面31-33小题。

距地表高度(米)气温差(℃)

12.5

21.9

41.8

81.4

161.2

31.据表可知,戈壁与绿洲的气温差异表现为()

A.随高度上升,戈壁与绿洲温差越大

B.随高度上升,戈壁与绿洲温差越小

C.戈壁与绿洲温差白天大于夜晚

D.戈壁与绿洲温差早晨大于黄昏

32.戈壁与绿洲气温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绿洲水分状况好于戈壁②绿洲植物蒸腾作用强

③戈壁以晴朗天气为主④戈壁风力大于绿洲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3.绿洲处于阴雨天气时,戈壁与绿洲的温差可能出现()

A.均值B.负值C.极大值D.极小值

【答案】31.B32.A33.B

【解析】31.由表可知,海拔1〜16米范围内,海拔越高,戈壁与绿洲的温差越小。A错误,B正确;因

仅从表中推不出时间差异来,无法判断CD的正确与否。故选B。

32.气温差为正值,说明戈壁气温高,绿洲气温低。绿洲水分状况好,空气湿度较大,同样太阳辐射下,

增温较慢,①正确;绿洲植物茂盛,蒸腾作用强,热量消耗多,气温难以上升,②正确;戈壁以晴朗天气

为主,导致白天气温高,但夜晚气温低,③错误;戈壁风力较大,散失热量多,不易增温,④错误。A正

确,BCD错误。故选A。

33.当绿洲在阴雨天气时,绿洲保温作用增强,而戈壁为晴天,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故有可能出现绿洲

的气温高于戈壁气温,从而使戈壁与绿洲的温差出现负值,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4•辽宁•二模)孟加拉湾是位于印度洋东部的边缘海,东、北、西三面为陆地,南部(6°N断面

附近)与赤道印度洋连通。孟加拉湾水文状况季节变化显著,下图示意孟加拉湾表层洋流流向。完成下面

34-35小题。

25°80°85°90°95°

20°20°

15°拉15°

10°10°

5°5°

等深线/m

0°0°,

____季节洋流流向

34.下列有关7月份①和②两海区相比,盐度高低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海域受来自阿拉伯海的高盐度洋流影响显著,盐度较高

B.图中①受寒流影响,盐度较低

C.图中②海域受来自孟加拉湾向南暖流的影响,盐度较高

D.图中②受来自赤道的暖流影响,盐度较高

35.关于图中孟加拉湾豁口6。?<断面的季节性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①豁口处为实线洋流时,好望角地区温和多雨

②豁口处为实线洋流时,珠江入海口有咸潮

③豁口处为虚线洋流时,鄱阳湖湖陆风为最强季节

④豁口处为虚线洋流时,东非高原动物南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34.A35.C

【解析】34.①海域盐度高于②海域。阿拉伯海位于副热带地区,晴天多,气温高,蒸发量大,盐度大,

7月孟加拉湾洋流呈顺时针运动,①海域受来自阿拉伯海的高盐度洋流影响显著,盐度较高,A正确,B

错误;7月,孟加拉湾海域受陆地地表径流的补给量大,海水盐度低,②海域受来自孟加拉湾向南低盐度

洋流的影响,海水盐度低,CD错误。故选A。

35.据图及所学知识分析,豁口处为实线洋流时,此时盛行东北季风,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夏季,南

半球地中海气候炎热干燥,①错误;珠江进入枯水期,入海口有咸潮,②正确;豁口处为虚线洋流时,

此时盛行西南季风,为北半球的夏季,夏季鄱阳湖的湖泊面积最大,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夏季太阳高

度角大,昼长较长,湖陆温差大,使湖陆风最强,③正确;北半球夏季时,东非高原北部草木葱绿,动物

应北迁,④错误。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024・辽宁•模拟预测)长城站(62°13'S,58°58'W)位于南极半岛上,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建

站后积累了丰富的气象资料。下图示意长城站降水日数、降雨日数和降雪日数的逐月变化多年平均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36-38小题。

30・降水日数・降雨日数。降雪日数

36.图中信息显示,长城站()

A.降雨日数多于降雪日数B.年降雪量多于降雨量

C.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D,四季都有雨夹雪天气

37.长城站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南极洲

38.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长城站()

A.年降雨日数与年降雪日数比增大B.年降雨量与年降雪量之比将减小

C.年降雨日数增加,降雪现象消失D.年降雨日数减少,降雪日数增加

【答案】36.D37.C38.A

【解析】36.根据各月雨雪日数可以看出,降雪日数总体多于降雨日数,但读不出降雨量、降雪量、年降

水量的多少及季节变化(实际情况是降雨量多于降雪量,年降水量不大,三月份最多),A、B、C项错误;

每个月都有降雨和降雪,且降雨日数与降雪日数之和都大于降水日数,说明各月都有雨夹雪天气,D项正

确。故选D。

37.长城站位于南极半岛,南极半岛西面为太平洋,东面为大西洋;根据纬度可以判断,长城站位于副极

地低压带,极地东风来自南极大陆,寒冷干燥,其水汽主要由盛行西风从太平洋带来。综上所述,C正确,

排除ABD,故选C。

38.长城站全年都有降雪,说明夏季气温较低。气候变暖非常缓慢,长城站降雪现象不会消失,C错误;

长城站位于副极地低压带,气候变暖会导致降雨日数增加、降雪日数减少,雨雪日数比增大。年降雨量与

年降雪量之比也会增大,A正确,B错误D。故选A。

(2024•辽宁沈阳・一模)黄海东西两侧的沿岸海水在北风作用下向南流动时,黄海中部海区会形成一

支补偿性质的北向洋流——黄海暖流。黄海暖流与沿岸流交汇形成温度层面,根据其水平分布特征通常被

称为耳状锋面。研究表明,耳状锋面的强弱与海雾的强弱有相关性。下图示意某月份黄、渤海表层海水多

年平均温度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39-40小题。

耳状锋面

70〜表层海水温度

0水域

D陆域

39.耳状锋面的位置及其势力较强的月份为()

A.M处10〜12月B.M处12〜次年2月

C.N处10〜12月D.N处12〜次年2月

40.黄海西侧耳状锋面附近海雾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流提供丰富水汽B.锋面东侧海水温度低

C.沿岸流的降温作用强D.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答案】39.D40.C

【解析】39.黄海沿岸流为北风吹拂形成的自北向南流动的寒流,与黄海暖流相遇形成温度锋面,锋面两

侧水温有明显差异,根据等温线密集可知N处为耳状锋面位置。冬季(12〜次年2月)北风势力强,导致

沿岸流较强,补偿形成的黄海暖流也较强,锋面两侧温差大,耳状锋面势力强,D正确,ABC错误,选D。

40.黄海暖流对海面上的空气有增温增湿效果,沿岸寒流对海面上的空气有降温减湿效果,暖湿气流与冷

空气相遇冷却凝结形成海雾,C正确;沿岸流为寒流,蒸发弱,不能提供丰富水汽,A错误;锋面东侧为

黄海暖流,水温较高,B错误;耳状锋面附近海雾多发与锋面两侧的洋流温差大有关,与海陆间温差关系

不大,D错误,故选C。

二、综合题

41.(2024•辽宁大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渤海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结冰海区,每年冬季渤海都会有海冰发生,海冰的生消使渤海海域的海-气

相互作用发生季节性变化。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渤海海冰面积减小。下图示意渤海海冰面积变化。

图例

初冰期

2017.12.30-

2018.1.5

盛冰期

海..2018.1.27-

渤湿遍峡

2018.2.2

融冰期

2018.2.23-

2018.3.2

(1)指出影响渤海海冰分布的主要因素。

(2)说明辽东湾冬季海-气相互作用弱的原因。

(3)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渤海海冰面积减少原因。

【答案】41.(1)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轮廓、风速、河流径流量、海水的深浅、海水的盐度、海水

运动等。

(2)海冰具有高反射率,减弱了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海洋对大气热量输送减少;海冰是热的不良导

体,阻隔了海水输送给大气的热量;海冰减少了海水蒸发,导致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海水水温较低,

蒸发量小。

(3)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延长了海冰的消融期(或缩短了冻结期),导致海冰的覆盖范围和厚度急剧下

降;海冰覆盖范围不断缩小,下垫面反射降低,出露的海面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海水温度上升加速海

冰融化;出露的海面增多,会增大大气湿度,进一步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加剧海水融化。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太阳辐射少的高纬度、寒流流经区、盐度低海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