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物质运输
考点十年考情(2015-2024)命题趋势
2024•北京、湖南、甘肃、山东、全国、浙江、江
西、安徽、贵州、广东、山东、湖北、吉
林、河北
从近1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来
2023•湖北、山东、浙江、全国、湖南
看,物质运输专题常出现的考点是
2022.湖北、浙江、全国、天津、重庆、山东、
结合有些复杂的情景,运用教材知
海南、湖北
考点1物质运识进行作答,核心素养的考查主要
2021.重庆、江苏、湖南、江苏、湖北、广东、山
输是图文转换能力,让学生利用教材
东、浙江、全国
(10年10考)知识准确辨析这些物质跨膜运输
2020•全国、海南、江苏、浙江
的方式;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选择题
2019•浙江、海南、全国
部分考察。
2018•浙江、海南、上海、全国、北京
2017•全国、海南、浙江、天津、上海
2016•全国、海南、上海、四川、全国
2015•重庆、广东、安徽、上海、海南
分考点•精准练1
[2024年高考真题》
1.(2024.北京.高考真题)五彩缤纷的月季装点着美丽的京城,其中变色月季“光谱”备受青睐。“光谱”月季
变色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引起花瓣细胞液泡中花青素的变化。下列利用“光谱”月季进行的实验,难以达成目的
的是()
A.用花瓣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B.用花瓣大量提取叶绿素
C.探索生长素促进其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D.利用幼嫩茎段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答案】B
【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
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
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
【详解】A、花瓣细胞含有中央大液泡,液泡中含有花青素,因此可用花瓣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A不符
合题意;
B、花瓣含花青素,而不含叶绿素,因此不能用花瓣提取叶绿素,B符合题意;
C、生长素能促进月季的茎段生根,可利用月季的茎段为材料来探索生长素促进其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C
不符合题意;
D、月季的幼嫩茎段能分裂,能利用幼嫩茎段的外植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4・湖南.高考真题)缢蛭是我国传统养殖的广盐性贝类之一,自身存在抵抗外界盐度胁迫的渗透调节
机制。缢蛭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盐度的不同而变化,图为缢蛭在不同盐度下鲜重随培养时间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
20
105
金
S1
曲
副
5024681224487296
培养时间(h)
A.缢蛭在低盐度条件下先吸水,后失水直至趋于动态平衡
B.低盐度培养8~48h,缢蛭通过自我调节以增加组织中的溶质含量
C.相同盐度下,游离氨基酸含量高的组织渗透压也高
D.缢蛭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与细胞呼吸有关
【答案】B
【分析】分析题意,图为缢蛭在不同盐度下鲜重随培养时间的变化曲线,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时间和盐浓
度,因变量是鲜重,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分析图中曲线,缢蛭在低盐度条件下鲜重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其先吸水后失水,最后趋于动态
平衡,A正确;
B、低盐度培养时,缢蛭组织渗透压大于外界环境,导致缢蛭吸水,为恢复正常状态,缢蛭应通过自我调节
使组织中的溶质含量减少,从而降低组织渗透压,引起组织失水,B错误;
C、组织渗透压的高低与其中的溶质含量有关,溶质越多,渗透压相对越高,因此,相同盐度下,游离氨基
酸含量高的组织渗透压也高,C正确;
D、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转化为氨基酸、甘油等非糖物质,由此推测缢蛭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含
量的变化与细胞呼吸有关,D正确。
故选B。
3.(2024.甘肃.高考真题)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很多人喜欢在室内或庭院种植。花卉需要科学养护,养
护不当会影响花卉的生长,如兰花会因浇水过多而死亡,关于此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系呼吸产生的能量减少使养分吸收所需的能量不足
B.根系呼吸产生的能量减少使水分吸收所需的能量不足
C.浇水过多抑制了根系细胞有氧呼吸但促进了无氧呼吸
D.根系细胞质基质中无氧呼吸产生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
【答案】B
【分析】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
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NADP,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NADP,释
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NADP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3、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少量能
量的过程;
4、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丙酮酸和NADP反应生成酒精和CO2或乳酸,第二阶段不合成ATPo
【详解】A、大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是与植物根系代谢活动密切相关的过程,这些过程需要根系细胞呼吸产
生的能量,浇水过多会使根系呼吸产生的能量减少,使养分吸收所需的能量不足,A正确;
B、根系吸收水分是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B错误;
C、浇水过多使土壤含氧量减少,抑制了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但促进了无氧呼吸的进行,C正确;
D、根细胞无氧呼吸整个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会产生酒精或乳酸等有害物质,D正确。
故选B。
4.(2024•山东•高考真题)仙人掌的茎由内部薄壁细胞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外层细胞等组成,内部薄壁细胞的
细胞壁伸缩性更大。水分充足时,内部薄壁细胞和外层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相等;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
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失水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
B.干旱环境下,外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内部薄壁细胞的低
C.失水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外层细胞更易发生质壁分离
D.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合成多糖的速率更快,有利于外层细胞的光合作用
【答案】B
【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由于中央液泡占据了细胞的大部分空间,将细胞质挤成一薄层,所以细胞内的液
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原生质层
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植物细胞也能通过原生质发生吸水或失水现象。
【详解】A、细胞失水过程中,水从细胞液流出,细胞液浓度增大,A正确;
B、依题意,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则外层细胞的细胞液单糖多,
且外层细胞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单糖,故外层细胞液浓度比内部薄壁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B错误;
C、依题意,内部薄壁细胞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外层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更大,失水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外层
细胞更易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
D、依题意,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有利于外层细胞光合作用产
物向内部薄壁细胞转移,可促进外层细胞的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B。
5.(2024•全国•高考真题)干旱缺水条件下,植物可通过减小气孔开度减少水分散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片萎黑时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会降低
B.干旱缺水时进入叶肉细胞的CO?会减少
C.植物细胞失水时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
D.干旱缺水不利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答案】A
【分析】干旱缺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会减少,植物的光合速率会降低,同时植物
体内水分含量减少,各种需要水分参与的生理反应都会减弱,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植物缺水主要
是自由水大量失去。
【详解】A、叶片萎蕉时,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会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叶片可能会脱落,A错误;
B、干旱缺水时,植物气孔开度减小,吸收的二氧化碳会减少,植物的光合速率会降低,B正确;
C、植物细胞失水时主要失去自由水,自由水含量下降,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会增大,C正确;
D、缺水会影响植物体内各种需要水分参与的生理反应,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往往需要水分参与,
缺水不利于该过程,D正确。
故选A。
6.(2024•浙江•高考真题)植物细胞胞质溶胶中的C厂、NO1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液泡,Na+、Ca?+逆浓度梯度
转运到液泡,以调节细胞渗透压。白天光合作用合成的蔗糖可富集在液泡中,夜间这些蔗糖运到胞质溶胶。
植物液泡中部分离子与蔗糖的转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垂误的是()
B.cr、NO]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液泡不需要ATP直接供能
C.Na+、Ca2+进入液泡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
D.白天液泡富集蔗糖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
【答案】C
【分析】液泡内的细胞液中H+浓度大于细胞质基质,说明H+运出液泡是顺浓度梯度,因此方式是协助扩
散;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H+转运出液泡的同时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Ca2+转运到液泡内,说明Na+、
Ca2+进入液泡的直接驱动力是液泡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因此该过程Na+、Ca2+的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
动运输。
【详解】A、由图可知,细胞液的pH3-6,胞质溶胶的pH7.5,说明细胞液的H+浓度高于细胞溶胶,若要长
期维持膜内外的H+浓度梯度,需通过主动运输将细胞溶胶中的H+运输到细胞液中,A正确;
B、通过离子通道运输为协助扩散,C「、NO;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液泡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ATP直接供能,
B正确;
C、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H+转运出液泡的同时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Ca2+转运到液泡内,说明Na+、
Ca2+进入液泡的直接驱动力是液泡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因此该过程Na+、Ca2+的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
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液泡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提供,C错误;
D、白天蔗糖进入液泡,使光合作用产物及时转移,减少光合作用产物蔗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过度积累,有利
于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D正确。
故选Co
7.(2024・江西•高考真题)农谚有云:“雨生百谷”。“雨”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是“百谷”丰收的基础。下列关
于种子萌发的说法,第集的是()
A.种子萌发时,细胞内自由水所占的比例升高
B.水可借助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C.水直接参与了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生成
D.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答案】C
【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具有能够流动和容易蒸发的特点,结合水与细
胞内其他大分子物质结合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抗
逆性越差,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小细胞的新陈代谢越弱,抗逆性越强。
【详解】A、种子萌发时,代谢加强,结合水转变为自由水,细胞内自由水所占的比例升高,A正确;
B、水可借助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丙酮酸的生成属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没有水的参与,C错误;
D、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属于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正确。
故选Co
8.(2024.北京.高考真题)胆固醇等脂质被单层磷脂包裹形成球形复合物,通过血液运输到细胞并被胞吞,
形成的囊泡与溶酶体融合后,释放胆固醇。以下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A.磷脂分子尾部疏水,因而尾部位于复合物表面
B.球形复合物被胞吞的过程,需要高尔基体直接参与
C.胞吞形成的囊泡与溶酶体融合,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D.胆固醇通过胞吞进入细胞,因而属于生物大分子
【答案】C
【分析】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能够分解很多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车间”。
【详解】A、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所以头部位于复合物表面,A错误;
B、球形复合物被胞吞的过程中不需要高尔基体直接参与,直接由细胞膜形成囊泡,然后与溶酶体融合后,
释放胆固醇,B错误;
C、胞吞形成的囊泡(单层膜)能与溶酶体融合,依赖于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D、胆固醇属于固醇类物质,是小分子物质,D错误。
故选Co
9.(2024・安徽•高考真题)变形虫可通过细胞表面形成临时性细胞突起进行移动和摄食。科研人员用特定荧
光物质处理变形虫,发现移动部分的细胞质中聚集有被标记的纤维网架结构,并伴有纤维的消长。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被荧光标记的网架结构属于细胞骨架,与变形虫的形态变化有关
B.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将摄入的食物分解为小分子
C.变形虫通过胞吞方式摄取食物,该过程不需要质膜上的蛋白质参与
D.变形虫移动过程中,纤维的消长是由于其构成蛋白的不断组装所致
【答案】A
【分析】1、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如果溶酶体的膜破裂,水解酶就会逸出至
细胞质,可能造成细胞自溶。
2、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与蛋白质搭建起的骨架网络结构,包括细胞质骨架和细胞核骨架,其中细胞骨架的
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的一定形态。细胞骨架对于细胞内物质运输和细胞器的移动来说又起交通动脉的作用;
细胞骨架还将细胞内基质区域化;此外,细胞骨架还具有帮助细胞移动行走的功能。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
是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
【详解】A、科研人员用特定荧光物质处理变形虫,发现移动部分的细胞质中聚集有被标记的纤维网架结构,
并伴有纤维的消长,细胞骨架对细胞形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所以被荧光标记
的网架结构属于细胞骨架,与变形虫的形态变化有关,A正确;
B、摄入的食物进入溶酶体中,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分解为小分子,B错误;
C、变形虫通过胞吞方式摄取食物,该过程需要质膜上的蛋白质进行识别,C错误;
D、变形虫移动过程中,纤维的消长是由于其构成蛋白的不断组装与去组装所致,D错误。
故选Ao
10.(2024・贵州•高考真题)茶树根细胞质膜上的硫酸盐转运蛋白可转运硒酸盐。硒酸盐被根细胞吸收后,
随者植物的生长;吸收的大部分硒与胞内蛋白结合形成硒蛋白,硒蛋白转移到细胞壁中储存。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A.硒酸盐以离子的形式才能被根细胞吸收
B.硒酸盐与硫酸盐进入细胞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C.硒蛋白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壁需转运蛋白
D.利用呼吸抑制剂可推测硒酸盐的吸收方式
【答案】C
【分析】根细胞从土壤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主要是主动运输,该运输方式的特点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
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详解】A、硒酸盐是无机盐,必需以离子的形式才能被根细胞吸收,A正确;
B、根据题意,由于根细胞质膜上的硫酸盐转运蛋白可转运硒酸盐,故硒酸盐与硫酸盐进入细胞可能存在竞
争关系,B正确;
C、硒蛋白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壁是通过胞吐的方式实现的,故不需转运蛋白,C错误;
D、利用呼吸抑制剂处理根细胞,根据处理前后根细胞吸收硒酸盐的量可推测硒酸盐的吸收方式,D正确。
故选C。
11.(2024・甘肃.高考真题)维持细胞的Na+平衡是植物的耐盐机制之一。盐胁迫下,植物细胞膜(或液泡膜)
上的H+-ATP酶(质子泵)和Na+-H+逆向转运蛋白可将Na+从细胞质基质中转运到细胞外(或液泡中),以
维持细胞质基质中的低Na+水平(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的H+-ATP酶磷酸化时伴随着空间构象的改变
B.细胞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可以驱动Na+转运到细胞外
C.H+-ATP酶抑制剂会干扰H+的转运,但不影响Na+转运
D.盐胁迫下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可能提高
【答案】C
【分析】1、由图可知,H+-ATP酶(质子泵)向细胞外转运H+时伴随着ATP的水解,且为逆浓度梯度运
输,推出H+-ATP酶向细胞外转运H+为主动运输;
2、由图可知,H+进入细胞为顺浓度梯度运输,Na+出细胞为逆浓度梯度运输,均通过Na+-H+逆向转运蛋
白,H+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所释放的势能是驱动Na+转运到细胞外的直接动力,由此推出Na+-H+逆向转运
蛋白介导的Na+跨膜运输为主动运输。
【详解】A、细胞膜上的H+-ATP酶介导H+向细胞外转运时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载体蛋白
需与运输分子结合,引起载体蛋白空间结构改变,A正确;
B、H+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所释放的势能是驱动Na+转运到细胞外的直接动力,B正确;
C、H+-ATP酶抑制剂干扰H+的转运,进而影响膜两侧H+浓度,对Na+的运输同样起到抑制作用,C错误;
D、盐胁迫下,会有更多的Na+进入细胞,为适应高盐环境,植物可能会通过增加Na+-H+逆向转运蛋白的
基因表达水平,以增加Na+-H+逆向转运蛋白的数量,将更多的Na+运出细胞,D正确
故选C。
12.(2024•江西•高考真题)营养物质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依据表中信息,下列有关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营养物质方式的判断,母送的是()
方式细胞外相对浓度细胞内相对浓度需要提供能量需要转运蛋白
甲低高是是
乙高低否是
丙高低是是
T高低否否
A.甲为主动运输B.乙为协助扩散
C.丙为胞吞作用D.丁为自由扩散
【答案】C
【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02、甘油、苯、酒
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
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详解】A、甲表示的运输方向为逆浓度进行,且需要消耗能量,并通过载体转运,为主动运输,A正确;
B、乙为顺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B正确;
C、胞吞作用不需要转运蛋白参与,C错误;
D、丁顺浓度梯度进行吸收,不需要转运蛋白,也不需要能量,是自由扩散,D正确。
故选C。
13.(2024•全国•高考真题)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通常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的单细胞生物
B.原核生物因为没有线粒体所以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哺乳动物同一个体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可能不同
D.小麦根细胞吸收离子消耗的ATP主要由叶绿体产生
【答案】C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它们均具有细
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结构。原核生物虽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但是少数生物也能进
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如蓝藻。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原核生物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B错误;
C、哺乳动物同一个体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可能不同,如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C正确;
D、小麦根细胞不含叶绿体,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小麦根细胞吸收离子消耗的ATP主要由线
粒体产生,D错误。
故选C。
14.(2024・安徽•高考真题)真核细胞的质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泡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只能主动转运一种分子或离子
B.水分子主要通过质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
C.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核膜在分裂间期解体,在分裂末期重建
D.[H]与氧结合生成水并形成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
【答案】B
【分析】由细胞膜、核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详解】A、液泡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能转运一种或一类分子或离子,A错误;
B、水分子主要通过质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B正确;
C、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核膜在分裂前期解体,在分裂末期重建,C错误;
D、[H]与氧结合生成水并形成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D错误。
故选B。
15.(2024・广东.高考真题)轻微触碰时,兴奋经触觉神经元传向脊髓抑制性神经元,使其释放神经递质
GABA.正常情况下,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引起C1一通道开放,C「内流,不产生痛觉;患带状疱疹后,
痛觉神经元上C1-转运蛋白(单向转运C1-)表达量改变,引起C1-的转运量改变,细胞内C1-浓度升高,此时
轻触引起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后,C1-经C1-通道外流,产生强烈痛觉。针对该过程(如图)的分析,错
误的是()
A.触觉神经元兴奋时,在抑制性神经元上可记录到动作电位
B.正常和患带状疱疹时,Cl经C1-通道的运输方式均为协助扩散
C.GABA作用的效果可以是抑制性的,也可以是兴奋性的
D.患带状疱疹后Cl转运蛋白增多,导致轻触产生痛觉
【答案】D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
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
位。
【详解】A、触觉神经元兴奋时,会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抑制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兴奋,在抑制
性神经元上可记录到动作电位,A正确;
B、离子通道进行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故正常和患带状疱疹时,C1-经C1-通道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
散,B正确;
C、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引起CL通道开放,CL内流,此时GABA作用的效果可以是抑制性的;患带状
疱疹后,C1-经C1-通道外流,相当于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此时GABA作用的效果是兴奋性的,C正
确;
D、据图可知,C1-转运蛋白会将C1-运出痛觉神经元,患带状疱疹后痛觉神经元上C1-转运蛋白(单向转运
C1-)表达量改变,引起C1-的转运量改变,细胞内C1-浓度升高,说明运出细胞的C1-减少,据此推测应是转
运蛋白减少所致,D错误。
故选D。
16.(2024•山东・高考真题)某植物的蛋白P由其前体加工修饰后形成,并通过胞吐被排出细胞。在胞外酸
性环境下,蛋白P被分生区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引起分生区细胞分裂。病原菌侵染使胞外环境成
为碱性,导致蛋白P空间结构改变,使其不被受体识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P前体通过囊泡从核糖体转移至内质网
B.蛋白P被排出细胞的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C.提取蛋白P过程中为保持其生物活性,所用缓冲体系应为碱性
D.病原菌侵染使蛋白P不被受体识别,不能体现受体识别的专一性
【答案】B
【分析】由题意,某植物的蛋白P由其前体加工修饰后形成,并通过胞吐被排出细胞,,即前提再经加工后
即为成熟蛋白,说明蛋白P前体通过囊泡从内质网转移至高尔基体。碱性会导致蛋白P空间结构改变,提
取蛋白P过程中为保持其生物活性,所用缓冲体系应为酸性。
【详解】A、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是通过囊泡从核糖体向内质网转移,A错误;
B、蛋白P被排出细胞的过程为胞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由题意,碱性会导致蛋白P空间结构改变,提取蛋白P过程中为保持其生物活性,所用缓冲体系应为酸
性,C错误;
D、病原菌侵染使蛋白P不被受体识别,即受体结构改变后即不能识别,能体现受体识别的专一性,D错误。
故选B。
17.(2024•山东・高考真题)心肌损伤诱导某种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死亡的细胞,随后该巨噬细胞线粒体中
NAD+浓度降低,生成NADH的速率减小,引起有机酸ITA的生成增加。ITA可被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L
转运到细胞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为巨噬细胞吞噬死亡细胞的过程提供能量
B.转运ITA时,载体蛋白L的构象会发生改变
C.该巨噬细胞清除死亡细胞后,有氧呼吸产生CCh的速率增大
D.被吞噬的死亡细胞可由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
【答案】C
【分析】由题意可知,心肌损伤诱导某种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死亡的细胞,随后该巨噬细胞线粒体中NAD+
浓度降低,生成NADH的速率减小,说明有氧呼吸减弱。
【详解】A、巨噬细胞吞噬死亡细胞的过程为胞吞,该过程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A正确;
B、转运ITA为主动运输,载体蛋白L的构象会发生改变,B正确;
C、由题意可知,心肌损伤诱导某种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死亡的细胞,随后该巨噬细胞线粒体中NAD+浓度
降低,生成NADH的速率减小,说明有氧呼吸减弱,即该巨噬细胞清除死亡细胞后,有氧呼吸产生CO2的
速率减小,C错误;
D、被吞噬的死亡细胞可由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为机体的其他代谢提供营养物质,D正确。
故选Co
18.(2024•山东•高考真题)植物细胞被感染后产生的环核甘酸结合并打开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蛋白,使细
胞内Ca2+浓度升高,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导致H2O2含量升高进而对细胞造成伤害;细胞膜上的受体激酶
BAK1被油菜素内酯活化后关闭上述Ca2+通道蛋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核甘酸与Ca2+均可结合Ca2+通道蛋白
B.维持细胞Ca2+浓度的内低外高需消耗能量
C.Ca2+作为信号分子直接抑制H2O2的分解
D.油菜素内酯可使BAK1缺失的被感染细胞内H2O2含量降低
【答案】B
【分析】载体蛋白参与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需要与被运输的物质结合,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而通道蛋
白参与协助扩散,不需要与被运输物质结合。
【详解】A、环核甘酸结合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蛋白,Ca2+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A错误;
B、环核甘酸结合并打开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蛋白,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Ca2+内流属于协助扩散,故
维持细胞Ca2+浓度的内低外高是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B正确;
C、Ca2+作为信号分子,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导致H2O2含量升高,不是直接H2O2的分解,C错误;
D、BAK1缺失的被感染细胞,则不能被油菜素内酯活化,不能关闭Ca2+通道蛋白,将导致H2O2含量升
高,D错误。
故选Bo
19.(2024・湖北・高考真题)磷酸盐体系(HPOj/H』O;)和碳酸盐体系(HCO;/H2CO3)是人体内两种重
要的缓冲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的终产物在机体内可转变为HCO]
B.细胞呼吸生成ATP的过程与磷酸盐体系有关
C.缓冲体系的成分均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D.过度剧烈运动会引起乳酸中毒说明缓冲体系的调节能力有限
【答案】C
【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
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
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详解】A、有氧呼吸的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H2c03,再由H2c03形成H+
和HCO3-,A正确;
B、细胞呼吸生成ATP的过程与磷酸盐体系有关,如在细胞呼吸中磷酸盐作为底物参与了糖酵解和柠檬酸
循环等过程,B正确;
C、缓冲体系的成分如HC03-、HPO42-携带电荷,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C错误;
D、机体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能够对乳酸起缓冲作用,但过度剧烈运动会引起乳酸中毒说明缓冲体系的调节
能力有限,D正确。
故选C。
20.(2024.吉林・高考真题)下图表示某抗原呈递细胞(APC)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的过程,其中MHCII
类分子是呈递抗原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摄取抗原的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膜蛋白无关
B.直接加工处理抗原的细胞器有①②③
C.抗原加工处理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结构上的直接联系
D.抗原肽段与MHCII类分子结合后,可通过囊泡呈递到细胞表面
【答案】D
【分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
网“出芽”形成囊泡一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一细胞膜,整个过程
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由图可知,抗原呈递细胞通过胞吞作用摄取抗原。辅助性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外源性抗原,无摄取、加
工和处理抗原的能力。
【详解】A、摄取抗原的过程是胞吞,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膜蛋白有关,A错误;
B、由图可知,抗原是先由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形成①吞噬小泡,再由③溶酶体直接加工处理的,B错误;
C、MHCII类分子作为分泌蛋白,其加工过程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体现了生物膜之间的
间接联系,C错误;
D、由图可知,抗原肽段与MHCII类分子结合后,在溶酶体内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将外源性抗原降解为
很多的小分子肽,其中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肽会与MHC形成复合物,由囊泡呈递于APC表面,D正确。
故选D。
21.(2024•全国•高考真题)人体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
B.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C.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转运蛋白吸收肠腔中的氨基酸
【答案】A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
活动减弱;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
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详解】A、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A错误;
B、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即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
反射为基础,B正确;
C、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C正确;
D、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通常为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转运蛋白,D正确。
故选A„
22.(2024・浙江•高考真题)婴儿的肠道上皮细胞可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此过程不涉及()
A.消耗ATPB.受体蛋白识别C.载体蛋白协助D.细胞膜流动性
【答案】C
【分析】小分子的物质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来进出细胞,大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内吞和外排来完
成的。被动运输的动力来自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主动运输的动力来自ATP。胞吞和胞吐进行的结构基
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胞吞和胞吐与主动运输一样也需要能量供应。
【详解】AD、免疫球蛋白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有机大分子物质,吸收方式为胞吞,需要消耗ATP,胞吞
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AD正确;
BC、免疫球蛋白是有机大分子物质,细胞吸收该物质,需要受体蛋白的识别,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
正确,C错误。
故选C。
23.(2024•吉林・高考真题)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致病性大肠杆菌接种,构建腹泻模型。用某种草药进行治
疗,发现草药除了具有抑菌作用外,对于空肠、回肠黏膜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3(AQP3)的相对表达量
也有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W封
装
II对照组
把
足模型组
E
d
o■治疗组
v
A.水的吸收以自由扩散为主、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为辅
B.模型组空肠黏膜细胞对肠腔内水的吸收减少,引起腹泻
C.治疗后空肠、回肠AQP3相对表达量提高,缓解腹泻,减少致病菌排放
D.治疗后回肠AQP3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可使回肠对水的转运增加
【答案】BCD
【分析】1、自由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扩散至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协助也不耗能;协助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
扩散至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但不耗能,转运速率受转运蛋白数量制约。
2、水通道蛋白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内在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组成“孔道”,可控制水在细胞的进
出,就像是“细胞的水泵”一样。
【详解】A、水分子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是经过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A错误;
B、模型组空肠AQP3相对表达量降低,空肠黏膜细胞对肠腔内水的吸收减少,引起腹泻,B正确;
C、治疗后空肠、回肠AQP3相对表达量提高,对水的转运增加,缓解腹泻,减少致病菌排放,C正确;
D、治疗组回肠AQP3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可使回肠对水的转运增加,D正确。
故选BCD。
24.(2024・湖北•高考真题)气孔是指植物叶表皮组织上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植物通过调节气孔大小,
控制CO2进入和水分的散失,影响光合作用和含水量。科研工作者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研究并发现了相
关环境因素调控气孔关闭的机理(图1)。已知htl基因、rhcl基因各编码蛋白甲和乙中的一种,但对应关
系未知。研究者利用野生型(wt)、htl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h)、rhcl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r)和htl/rhcl
双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h/r),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相关基脱落酸含
干旱因表达量上升
保卫细胞液泡的
气孔关闭
......溶质转运到胞外
注:…--表示省略了若干步骤
图1
回答下列问题:
(1)保卫细胞液泡中的溶质转运到胞外,导致保卫细胞(填“吸水”或“失水”),引起气孔关闭,进而使
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2)图2中的wt组和r组对比,说明高浓度CO2时rhcl基因产物(填“促进”或“抑制”)气孔关闭。
(3)由图1可知,短暂干旱环境中,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上升,这对植物的积极意义是。
(4)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编码蛋白甲的基因是(填“htl,喊“rhcl”)。
【答案】(1)失水减小
⑵促进
(3)干旱条件下脱落酸含量升高,促进叶片脱落,抑制气孔开放,能够减少蒸腾作用,保存植物体内水分,
使植物能够在干旱中生存
(4)rhcl
【分析】1、溶液的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蕉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
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
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3、分析图2可知,高浓度CO2时,r组气孔开放度均高于wt组、h组和h/r组,结合图1分析,高浓度CO2
时蛋白甲经过一系列调控机制最终使气孔关闭。r组是rhcl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高浓度CO2时,r组气孔
开放度高,说明缺失rhcl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不能够引起气孔关闭,由此推测,rhcl基因编码的是蛋白甲。
【详解】(1)保卫细胞液泡中的溶质转运到胞外,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降低,保卫细胞失水引起气孔关闭。
气孔关闭后,C02吸收减少,光合速率减小。
(2)r组是rhcl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即缺少rhcl基因产物,wt组能正常表达rhcl基因产物。分析图2,
高浓度CO2时,wt组气孔开放度低于r组,说明rhcl基因产物能促进气孔关闭。
(3)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干旱条件下脱落酸含量升高,促进叶片脱落,抑制气孔开放,能够减少蒸腾作用,保存植物体内水分,使
植物能够在干旱中生存。
(4)分析图2可知,高浓度CO2时,r组气孔开放度均高于wt组、h组和h/r组,结合图1分析,高浓度
CO2时蛋白甲经过一系列调控机制最终使气孔关闭。r组是rhcl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高浓度CO2时,r
组气孔开放度高,说明缺失rhcl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不能够引起气孔关闭,由此推测,rhcl基因编码的是蛋
白甲。
25.(2024•河北•高考真题)心率为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心肌P细胞可自动产生节律性动作电位以控制
心脏搏动。同时,P细胞也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受体阻断剂A和B能与各自受体结合,
并分别阻断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以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为对照,检测了两种受体阻断剂对心率的
影响,结果如图。
(
东
、
虾
M)
W
阻断剂阻断剂阻断剂
ABA+B
回答下列问题:
(1)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中枢位于o大脑皮层通过此中枢对心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体现了神经系统的.
调节。
(2)心肌P细胞能自动产生动作电位,不需要刺激,该过程涉及Ca2+的跨膜转运。神经细胞只有受刺激后,
才引起离子跨膜转运的增加,进而形成膜电位为的兴奋状态。上述两个过程中离子跨膜转运
方式相同,均为=
(3)据图分析,受体阻断剂A可阻断神经的作用。兴奋在此神经与P细胞之间进行传递的结构
为。
(4)自主神经被完全阻断时的心率为固有心率。据图分析,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固有心率。若受试者心率为每分钟90次,比较此时两类自主神经的作用强
度:o
【答案】(1)脑干分级
(2)Na+外负内正协助扩散
⑶副交感突触
(4)小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起作用,副交感神经作用更强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
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兴奋,膜内电流
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兴奋,而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详解】(1)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中枢位于脑干。大脑皮层通过此中枢对心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体现了神
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神经细胞只有受刺激后,才引起Na+离子跨膜转运的增加,进而形成膜电位为外负内正的兴奋状态。
上述两个过程中离子跨膜转运方式相同,均为协助扩散。
(3)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减弱,据图分析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当
受体阻断剂A与受体结合后,心率比安静时明显加快,而受体阻断剂B与受体结合后,心率下降,所以受
体阻断剂A可阻断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受体阻断剂B可阻断交感神经的作用。此神经与P细胞之间在反射
弧中可以作为效应器,故兴奋在此神经与P细胞之间进行传递的结构为突触。
(4)自主神经被完全阻断时的心率为固有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受体阻断剂A和B同时处理时为固有心率,
说明安静状态下心率小于固有心率。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减弱,安
静状态下心率为每分钟65次,交感神经能使其每分钟增加115-65=50次,副交感神经能使其每分钟降低
65-50=15次,如果两者作用强度相等,理论上应该是每分钟65+50-15=100次,若受试者心率为每分钟90
次,与被完全阻断作用时偏低,据此推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起作用,副交感神经作用更强。
[2023年高考真题』
1.(2023•山东・高考真题)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1-/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
载体蛋白维持,C1-/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1-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C1/H+
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1-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H+载体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
C.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
D.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
【答案】D
【详解】A、C1-/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1-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说明H+
浓度为溶酶体内较高,因此H+进入溶酶体为逆浓度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溶酶体内H+浓
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若载体蛋白失活,溶酶体内pH改变导致溶酶体酶活性降低,进而导致溶酶体内的
吞噬物积累,B正确;C、C17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1-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
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C正确;D、细胞质基质中的pH与溶酶体内不
同,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可能失活,D错误。故选D。
2.(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心肌细胞上广泛存在Na+-K+泵和Na+-Ca?+交换体(转入Na+的同时排出Ca2+),
两者的工作模式如图所示。已知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可引起心肌收缩。某种药物可以特异性阻断细胞
膜上的Na+-K+泵。关于该药物对心肌细胞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ONa*△K+□Ca2+
A.心肌收缩力下降
B.细胞内液的钾离子浓度升高
C.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的内流量减少
D.细胞膜上Na+-Ca2+交换体的活动加强
【答案】C
【详解】ACD、细胞膜上的钠钙交换体(即细胞内钙流出细胞外的同时使钠离子进入细胞内)活动减弱,
使细胞外钠离子进入细胞内减少,钙离子外流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AD错误,
C正确;B、由于该种药物可以特异性阻断细胞膜上的Na+-K+泵,导致K+内流、Na+外流减少,故细胞内钠
离子浓度增高,钾离子浓度降低,B错误。故选C。
3.(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
述,正确的是()
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
B.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
C.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
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答案】B
【详解】A、乙醇是有机物,与细胞膜中磷脂相似相溶,可以通过扩散方式进入细胞,A错误;B、血浆中
K+量低,红细胞内K+含量高,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并需要载体蛋白,B正确;C、抗体
为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D、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等为主动运输,进入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协助扩散,D错误。故选B。
4.(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缴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
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缀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B.缀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
C.缴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D.缴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
【答案】A
【详解】A、结合题意“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连续波测距仪项目发展计划
- 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幼儿园信息化教学研究
- 机器人辅助教学在商业培训中的运用与展望
- 开启智能学习新时代AI教育机器人的市场潜力探讨
- 国际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评估与认证
- 教育政策分析框架促进教育公平与卓越
- 数字化时代教育技术的创新路径
- 教育科技与教育政策的双重作用
- 企业如何在智慧城市服务中运用知识产权战略
- 中职教育学课件
- 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5年 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干眼的药物治疗讲课件
- 2024年武汉市汉阳区招聘社区干事笔试真题
- 国企往来款管理制度
- 【漳州片仔癀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9000字】
- 合资企业股权分配及经营管理协议
- 政治●湖北卷丨2024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试卷及答案
- 藏族音乐文化与宗教信仰关系研究-洞察阐释
- 高铁乘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机场直签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