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7900-2024Technicalstandardforconstructionofcolumn-beamformworksupport柱梁式模板支架施工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orconstructionofcolumn-beamformworksupport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466-202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7900-2024主编单位:福建理工大学批准部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25年4月1日2024年福州3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2022年第五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建科〔2022〕33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与符号;3.材料及构配件;4.荷载;5.支架结构设计;6.构造要求;7.施工;8.检查验收;9.安全管理等。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理工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理工大学(地址: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学府南路69号土木工程学院,邮编:35011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福建理工大学福建省榕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地山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福建省禹澄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4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凯辉集团(福建)有限公司福建创实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福建越众日盛建设咨询有限公司福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继忠林恩耿丽翁祥颖陈凤锦郑永乾张伟李惠霞陈希茂王耀周文玮薛潘荣王德奎林剑忠洪文聪余贤英任义陈志勇陈文夏陈志敏本标准主要审查人:陈敦祥林震张常涛吕建星林方毅池启贵徐接武 2术语与符号 2 22.2符号 33材料及构配件 54荷载 74.1荷载分类 74.2荷载标准值 74.3荷载效应组合 5支架结构设计 135.1一般规定 135.2支架结构体系 155.3支架结构计算 175.4地基基础计算 296构造要求 316.1一般规定 316.2立柱 316.3纵横梁 336.4防护设施 34 367.1一般规定 367.2地基基础施工 377.3支架安装 3867.4支架预压 407.5支架拆除 428检查验收 448.1一般规定 448.2材料及构配件质量检查 458.3地基基础质量检查 458.4支架质量检查 479安全管理 53附录A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57附录B常用钢材及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59附录C贝雷梁拼装结构设计参数 61附录D立柱间支撑的支撑力计算方法 64附录E支架沉降监测记录表 66附录F检查验收记录表 67本标准用词说明 72引用标准名录 73 74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andSymbols 2 22.2Symbols 33MaterialsandComponents 54Load 74.1LoadsClassification 74.2NorminalValuesofLoads 74.3LoadEffectCombination 5SupportStructuralDesign 5.1GeneralRequirements 135.2StructureForm 5.3CalculationforFormworkSupport 175.4CalculationforFoundation 296RequirementsofDetails 316.1GeneralRequirements 316.2Column 316.3LongitudinalandTransverseBeam 336.4Safeguards 347Construction 367.1GeneralRequirements 367.2SubgradeTreatmentandFoundationConstruction 377.3AssemblyofFormworkSupport 3887.4PreloadingofFormworkSupport 407.5RemovalofFormworkSupport 428InspectionandAcceptance 448.1GeneralRequirements 448.2QualityInspectionofMaterialsandComponents 458.3QualityInspectionofFoundation 458.4QualityInspectionofSupport 479SafetyManagement 53AppendixAHeightCoefficientforWindPressure 57AppendixBStrengthDesignValuesofCommonlyUsedSteelandConcrete 59AppendixCDesignParametersofBaileyBeam 61AppendixDCalculationMethodoftheSupportForceforBracketBetweenColumns 64AppendixETablesforSettlementMonitoringRecordofFormworkSupport 66AppendixFInspectionandAcceptanceRecord 67ExplanationsofWordinginThisStandard 72ListofQuotedStandards 73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7411.0.1为了规范现浇混凝土结构柱梁式模板支架的设计、施工、使用与安全管理,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市政桥梁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采用柱梁式模板支架的设计、施工、验收、使用与安全管理,其他工程采用柱梁式结构作为施工支架时可参照执行。1.0.3柱梁式模板支架的设计、施工、验收、使用与安全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福建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1.1柱梁式模板支架column-beamformworksupport由立柱及其上部横梁和纵梁构成的现浇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架(简称支架)。2.1.2立柱column柱梁式模板支架中用于支撑横梁结构的竖向构件,包括钢管柱、型钢格构柱、型钢柱、钢管混凝土柱等。2.1.3纵梁longitudinalbeam设置于柱梁式模板支架横梁顶部,沿支架结构纵向设置的用于承托模板体系的梁部构件,包括型钢梁、贝雷梁等。2.1.4横梁transversebeam设置在支架立柱顶部,用于承托纵梁的梁部构件。2.1.5连接系connectionsystem相邻立柱之间的连接构件系统。2.1.6模板支架预压preloadingofformworksupport模拟拟浇筑混凝土梁体自重及施工荷载对模板支架的荷载效应,以检验支架及地基承载能力并获取支架弹性变形、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的加载试验。2.1.7预拱度camber为抵消支架变形和拟浇筑梁体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在支架施工时所预留的与变形和挠度方向相反的支模标高校正量。2.1.8落架装置supportreleasingdevice将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结构与模板支架脱离的装置。2.2符号2.2.1荷载、荷载效应Fb——柱间支撑的支撑力设计值;MT——支架倾覆力矩设计值;N——支架立柱的最大轴心压力设计值;i——支架立柱同时存在的轴心压力设计值之和;pw——水流荷载标准值;Sd——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G——按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SQ——按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V——立柱剪力设计值;w0——基本风压值;wk——风荷载标准值;δ1——梁体竖向挠度;δ2——支架弹性变形;δ3——支架非弹性变形;δ4——基础沉降变形。2.2.2材料、构件计算指标C——支架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变形规定限值;E——弹性模量;f——强度设计值;fy——钢材的屈服强度;MR——支架抗倾覆力矩设计值;Rd——支架结构或构件的抗力设计值;[v]——构件挠度允许值。2.2.3几何参数4A——格构柱毛截面面积;A0——桁架的轮廓面积;An——桁架杆件和节点净投影挡风面积;Aw——支架立柱阻水面积;Bf——支架安全防护带宽度;H——立柱总高度;Hn——支架跨孔净高;h——型钢截面高度;L——支架跨度或立柱钢管长度;Wn——支架跨孔净宽。2.2.4计算系数g——重力加速度;kw——立柱形状系数;vw——水流速度;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杆件体型系数;μst——单榀桁架的体型系数;μstw——多榀平行桁架的整体体型系数;φ——桁架挡风系数;η——风荷载体型系数的调整系数;0——结构重要性系数;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Q——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Ψc——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γw——水的容重;εk——钢号修正系数,其值为235与钢材牌号中屈服点数值的比值的平方根。53.0.1柱梁式模板支架所用的钢管立柱、纵(横)向承重梁、连接系及钢板的材料性能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钢的规定。3.0.2钢铸件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中规定的ZG200-420、ZG230-450、ZG270-500和ZG310-570号钢的要求。3.0.3支架构件连接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5117或《热强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3.0.4支架构件连接用的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5782的规定。3.0.5支架结构常用钢材及混凝土材料,其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应按本标准附录B取值。3.0.6桁架梁(贝雷梁)的构配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桁架梁(贝雷梁)的构配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公路钢桥制造》JT/T728相关要求;贝雷片及配套的连接件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书;2桁架梁(贝雷梁)连接销轴配套有保险销,不应用其他物品代替;3对锈蚀的杆件和部位,将灰尘、油污、锈斑及各种脏物清理干净后再喷油漆防锈,对锈蚀严重的不得使用。3.0.7钢管柱(或钢管桩)符合下列要求:1原材料、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原材料应有出厂合格6证书和试验报告;2钢管柱(钢管桩)在工厂内制作,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厂家提供的材质、焊缝质量、外形尺寸的试验、检查记录和报告;3成品钢管柱(钢管桩)上应清晰标识产品型号及生产厂家;4所有对接焊缝的强度与母材等强,钢管柱任一横截面内,不应超过一条纵向焊缝;5钢管柱管节外形制作允许误差偏差应符合表3.0.7要求。±0.5%l,≤102钢管(钢管桩)长度L±50厚tD≤600mmD≥800mmD<800mmD≥800mm注:D为钢管外径。3.0.8型钢柱、型钢格构柱加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的规定。3.0.9卸荷砂箱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制作,砂筒中的砂应使用洁净干燥中粗砂或规格为φ2mm铁砂,卸荷砂箱使用前应按照设计承载力要求进行检验合格。74.1荷载分类4.1.1作用于支架上的荷载应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4.1.2永久荷载应包含下列内容:1支架自重,包括立柱及连接系、落架装置、横梁、纵梁、防护设施和附件的自重;2模板和主次楞的自重;3作用在模板上拟浇筑的混凝土、钢筋和钢绞线等自重。4.1.3可变荷载应包含下列内容:1施工荷载,包括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的自重和浇筑及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以及超过拟浇筑构件厚度的混凝土料堆放荷载;2风荷载;3水流荷载;4其他可变荷载,包括泵送混凝土、倾倒混凝土或不均匀堆载等因素产生的附加水平荷载。4.2荷载标准值4.2.1柱梁式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支架构配件自重确4.2.2架体上防护设施和附件自重标准值取值符合下列规定:1作业层脚手板自重标准值按表4.2.2-1的规定采用;2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按表4.2.2-2的规定采用;83外侧安全网自重标准值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且不应低于0.01kN/m2。4.2.3模板和次楞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构造方案和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自重确定。对一般箱梁的箱室结构和悬挑翼缘板结构,模板自重在架体顶面产生的均布荷载标准值按表4.2.3采用。注:1表中自重面荷载按混凝土构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2表中箱室结构模板自重标准值适用于截面高度在3m以内的箱梁。4.2.4混凝土和钢筋自重标准值应根据钢筋和混凝土实际重力密度确定,对普通桥梁钢筋混凝土密度标准值宜采用26kN/m3。4.2.5施工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且不应低于4.0kN/m2。4.2.6风荷载标准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风荷载可仅考虑其水平作用,水平风荷载应按照不同的迎风面部位(支架和模板)分别计算;2水平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wk=μz.μs.w0(4.2.6)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w0——基本风压值(kN/m2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取重现期n=10对应的风荷载,且不小于0.3kN/m2;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附录A的规定采用;μs——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根据风荷载计算的具体部位,按本标准第4.2.7的规定采用杆件挡风系数μs、单榀桁架的体型系数μst或多榀平行桁架的整体体型系数μstw。4.2.7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根据迎风面结构的特征按下列规定取值:1杆件体型系数μs:圆形管截面杆件取1.2,除圆形截面外的型钢杆件取1.3;2单肢立柱根据杆件截面形状按本条第1款取用,格构立柱按桁架确定体型系数;3单榀桁架的体型系数按下式计算:μst=φμs(4.2.7-1)φ=An/A0(4.2.7-2)式中:μst——单榀桁架的体型系数;μs——桁架杆件体型系数,按第1款取用;φ——桁架挡风系数;An——桁架杆件和节点净投影挡风面积;A0——桁架的轮廓面积。4n榀平行桁架的整体体型系数μstw按下式计算:(4.2.7-3)式中:μstw——多榀平行桁架的整体体型系数;η——风荷载体型系数的调整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表8.3.1第33(b)项的规定取值。5封闭栏杆(含安全网)体型系数μs宜取1.0;6实腹横梁和纵梁以及模板体型系数μs宜取1.3。4.2.8作用于支架立柱上的水流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pw=kwAw(4.2.8)式中:pw——水流荷载标准值(kN/m2流水压力为倒三角分布,合力作用在施工水位线以下1/3水深处;kw——立柱形状系数,对圆形断面立柱,取0.8,方形断面立柱取1.5,矩形断面立柱取1.3;γw——水的容重(kN/m3vw——水流速度(m/sAw——支架立柱阻水面积(m2g——重力加速度(m/s2取9.81。4.2.9其他可变荷载标准值,泵送混凝土、倾倒混凝土或不均匀堆载等因素产生的附加水平荷载,取计算工况下的竖向永久荷载标准值的2%,并应作用在支架上端最不利位置。4.3荷载效应组合4.3.1柱梁式模板支架设计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架体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应取各自最不利的组合进行设计。4.3.2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下式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Sd≤Rd(4.3.2)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应取1.1;Sd——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Rd——架体结构或构件的抗力设计值。4.3.3支架构件的荷载基本组合效应设计值按下式计算:Sd=YGSGik+YQΨcjSQjk(4.3.3)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本标准第4.3.6条采用;γQ——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本标准第4.3.6条采用;SGik——第i个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效应值;SQjk——第j个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效应值;Ψcj——第j个可变荷载Qj的组合值系数,对于风荷载取0.6,其他可变荷载取1.0。4.3.4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采用下式进行设计:Cd≤C(4.3.4)式中:Cd——按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结构或构件变形值;C——结构或构件变形限值,按本标准第5.1.5第2款的规定取值。4.3.5柱梁式模板支架结构及构件设计计算的荷载效应组合应按表4.3.5的规定采用。 注:1表中的“+”仅表示各项荷载参与组合,而不表示代数相加;2承载力计算项目包括连接强度计算;3倾覆计算时,当可变荷载对抗倾覆有利时,抗倾覆荷载组合计算可不计入可变荷载。4.3.6柱梁式模板支架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4.3.6的规定取值。005.1一般规定5.1.1柱梁式模板支架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设计。5.1.2柱梁式模板支架结构应根据结构平面布置、结构形式、荷载、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施工操作要求等条件进行设计。5.1.3柱梁式模板支架结构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并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荷载;2支架应构造合理、连接牢固、搭拆方便、使用安全可靠。5.1.4柱梁式模板支架结构设计计算时应考虑以下工况:1按浇筑混凝土工况对支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2模板安装完毕、梁体钢筋安装前工况,按组合风荷载对支架抗倾覆稳定性进行计算。5.1.5柱梁式模板支架结构应根据受力情况分别计算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结果应满足以下要求:1支架结构或构件的应力满足有关规范要求;2支架结构受弯构件的弹性挠度不大于计算长度的1/400(对悬挑构件,计算跨度为其悬伸长度的2倍3支架结构整体抗倾覆稳定性系数不小于1.3。5.1.6柱梁式模板支架结构应进行预拱度计算并合理设置支架预拱度。5.1.7柱梁式模板支架设计计算时,应考虑现浇混凝土的下列施工过程影响:1连续梁分段施工时,考虑预应力筋张拉后梁体荷载重分布对支撑架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2支架上梁体分两次浇筑时,考虑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的荷载效应对已浇筑梁体的开裂及刚度的影响。5.1.8柱梁式模板支架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符合下列规定:1地基基础应根据钢管柱梁式支架结构型式、荷载、地基承载力及沉降要求进行设计;2地基基础承载力应满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荷载作用,其沉降和变形应满足相应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要求;3如遇松软土、回填土时,应视土质情况做换填或分层夯实,使之满足承载力和沉降要求,并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排水措施,必要时进行硬化处理。5.1.9设置在水中的柱梁式模板支架应考虑水流作用、漂浮物、潮汐等影响,其基础应采取必要的防冲刷措施;有船舶近邻支架作业或通行时,应设置防撞设施,并在显眼位置设置安全标识牌。5.1.10跨越既有通行道路或其他建构筑物的柱梁式模板支架结构应按规定进行安全防护设计,并应设置防撞设施和警示标识。5.1.11柱梁式模板支架结构设计按下列顺序进行:1根据工程环境条件和施工要求确定架体结构方案;2绘制支架初步结构图,并确定作用荷载;3按所有可能的工况进行架体结构及构配件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计算;4根据结构计算结果进行支架结构设计;5绘制柱梁式模板支架结构的施工平面布置、纵立面、侧立面图及细部构造大样图;6编制材料数量表、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等。5.1.12柱梁式模板支架结构构件长细比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立柱、格构柱缀件、桁架梁的受压弦杆和腹杆的长细比不2连接系杆件以及立柱与桥梁墩柱之间连接件的长细比不大于200;3受拉杆件的长细比不大于350。5.2支架结构体系5.2.1柱梁式模板支架结构应简单合理、传力明确、空间几何稳定,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构件间应连接可靠,并设置足够连接系,支架应成为稳定整体。5.2.2柱梁式模板支架结构应由基础、钢管柱(型钢柱、型钢格构柱)、落架装置、横梁、纵梁及连接系等部分组成的单跨或多跨1-纵梁;2-加强立杆;3-钢管柱;4-横梁;5-落架装置6-立柱横(纵)向连接系;7-墩身两侧立柱对拉系统;8-现浇桥梁9-桥墩;10-桥墩(台)基础承台;11-支架基础;12-立柱与桥墩连接系5.2.3支架各组成部分符合下列规定:1基础应根据地质条件、荷载、支架跨度布置等选择扩展基础或桩基础,并尽量利用已浇筑承台等永久结构作为支架基础;2立柱由柱头、柱身和柱脚三个基本部分组成;3立柱横(纵)向连接系应采用12号及以上槽钢与立柱上加焊的缀板焊接或螺栓连接;4承重梁宜采用贝雷梁、型钢梁(工字钢、H型钢、槽钢)等;型钢梁的单跨跨度不宜超过7.5m;贝雷梁的单跨跨度不宜超5.2.4柱梁式模板支架结构形式及构配件应根据水文、地质、地形、拟浇筑梁体结构、荷载和支架跨孔净空要求等因素合理选用。5.2.5柱梁式模板支架跨越既有通行道路时,支架结构符合下列规定(图5.2.5Wn—跨孔净宽;Hn—跨孔净高;Bf—安全防护带宽度1支架跨越净高、净宽及限速要求应符合表5.2.5的规定,同时应满足道路管理的要求;2支架下部单幅道路宜采取单跨跨越;3跨越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等既有设施的支架应进行专项设计。路路 宽度Bf(m) 5.3支架结构计算5.3.1支架结构计算项目应包含下列内容:1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项目:1)横梁、纵梁、纵横向连接系的承载力;2)落架装置的承载力设计计算;3)柱帽的局部应力计算;4)立柱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5)支架结构节点的连接强度;6)支架结构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7)支架基础和地基承载能力。2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应计算横梁、纵梁挠曲变形。5.3.2支架结构宜按空间体系进行结构整体分析,当进行简化分析时,可沿柱列分解为纵、横两个方向的平面结构分别进行分析计算,但应考虑平面结构的空间协同工作。5.3.3支架结构可采用结构静力学方法进行一阶弹性分析。当结构的二阶效应可能使作用效应显著增大时,在支架结构分析中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采用柱顶附加水平力的方法考虑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也可采用有限元法进行重力二阶效应分析。5.3.4支架结构的弹性内力和位移分析以及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分析,宜按照结构力学或弹性力学理论,采用有限元法等可靠方法进行计算。5.3.5支架结构力学上宜作简化处理,使其既能反映结构的受力性能,又适应于所选用的计算分析软件的力学模型。支架各部位的简化符合下列规定:1立柱与基础的连接应符合本标准第6.2.9条的构造规定,并宜按刚节点处理;纵梁与横梁间的连接宜按铰接点处理;横梁与立柱间的连接按实际构造连接方式处理;2立柱上横梁和纵梁可根据支架构造形式,按平面简支梁或多跨连续梁(端部可能带悬臂段)进行计算;3横梁或纵梁采用贝雷梁时,将贝雷梁简化为等效的实腹梁或将各内部杆件按刚节点梁单元处理;按等效实腹梁计算时,贝雷梁的承载力设计值和截面几何特性宜按本标准附录C取值;4双根或多根型钢通过钢板连接成的组合轴心受压或偏心受压构件,当单肢型钢构件的分肢长细比不大于40,且两个侧向支撑点间的钢板数不少于2个时,宜按实腹式构件进行计算;5通过缀条或缀板连接而成的多根立柱,当缀件设置满足下列条件时,宜等效为格构柱进行计算:1)缀件为缀板时,同一截面处缀板的线刚度之和不小于立柱较大分肢线刚度的6倍,且分肢对最小刚度轴的长细比不大于40,同时不大于组合立柱两方向长细比(对虚轴取换算长细比)较大值的0.5倍;2)缀件为缀条时,分肢对最小刚度轴的长细比不大于组合立柱两方向长细比(对虚轴取换算长细比)较大值的0.7倍。6当按等效实腹构件计算格构式柱和桁架式梁的惯性矩时,应考虑柱或梁截面高度变化和缀件(或腹杆)变形的影响。5.3.6横梁和纵梁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道梁承担的模板自重荷载、拟浇筑梁体自重荷载和施工荷载可按横梁或纵梁的间距确定的负荷面积分配计算;2贝雷梁的变形应考虑荷载效应产生的弹性变形和因节段连接时销孔或螺栓孔间隙产生的非弹性变形;3横梁或纵梁的杆件或等效实腹杆件应在内力计算的基础上,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规定进行强度、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计算,并对杆件连接进行计算;4横梁或纵梁主桁间的连接系构件应满足梁部整体稳定性计算,并应满足本标准第5.1.12条的长细比限值要求。5.3.7钢管混凝土柱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50936规定进行轴心受压或偏心受压计算和局部稳定性计5.3.8型钢柱、型钢格构柱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进行轴心受压或偏心受压计算和局部稳定性计算,并对杆件节点的连接强度进行计算。5.3.9型钢格构柱缀件应能承担格构柱的剪力,剪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轴心受压构件的剪力应按下式进行计算:(5.3.9)式中:V——立柱剪力设计值(NA——格构柱毛截面面积(mm2f——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本标准附录B取值;εk——钢号修正系数,其值为235与钢材牌号中屈服点数值的比值的平方根。2压弯构件剪力应为构件的实际剪力和按本标准式(5.3.9)计算的剪力两者中的较大值。5.3.10钢管柱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5.3.10-1)l0=μ.l(5.3.10-2)(5.3.10-3)(5.3.10-4)式中:Y0——结构重要性系数,取值1.1;N——钢管柱轴心压力设计值(N);φ——钢管柱稳定系数;A——钢管柱截面面积(mm2Mw——钢管柱所受的弯矩设计值(N·mmW——钢管柱截面模量(mm3f——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本标准附录B取值;l0——钢管柱计算长度(mmμ——钢管柱长度折算系数,按本标准5.3.16条规定取值;l——钢管柱长度(mmi——钢管柱截面回转半径(mmI——钢管柱惯性矩(mm4)。5.3.11钢管柱底部法兰计算依据现行国家标准《高耸结构设计标准》GB50135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埋锚栓连接(如图5.3.11-1预埋锚栓最大拉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M=N.e式中:Nax——单个锚栓最大拉力设计值(N);M——钢管柱产生弯矩设计值(N·mmyn——离法兰中性轴最远的螺栓到法兰中性轴的距离(mmyi——第i个螺栓到法兰中性轴的距离(mmNtb——普通螺栓抗拉设计承载力设计值(NN——单根钢管立柱的所受力设计值(Ne——钢管柱偏心距(mm)。2311–钢管;2–法兰板;3-螺栓孔;4-加劲肋2钢管柱底部法兰板厚度(图5.2.11-2)应按下列公式计算:(5.3.11-3)Mmax=mbqb2(5.3.11-4)(5.3.11-5)(5.3.11-6)式中:t——法兰板厚度(mm0——结构重要性系数,取值1.1;Mmax——按单个螺栓最大拉力均布到法兰板对应区域计算得到法兰板单位板宽最大弯矩设计值;无加劲肋法兰按悬臂板计算;有加劲肋法兰按两边沿加劲板边固结,一边沿管壁铰接弹性薄板近似计算弯矩(N·mm);f——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应按本标准附录B取值;a——固结边长度(mm图5.3.11-2b——扇形区域的平均宽度(mmb1——自由边长度(mm图5.3.11-2b2——简支边长度(mm图5.3.11-2Ntmax——单个螺栓最大拉力设计值(Nmb——弯矩计算系数,按表5.3.11取值。1-固定边(靠加劲板2-自由边;3-简支边(靠钢管)a-固结边长度;b-简支边长度;b-自由边长度a/bαa/b>2.00α3钢管底部法兰加劲板按平面内拉、弯计算,拉力大小按三边支承板的两固结边支承反力计算,拉力中心与螺栓对齐。加劲板与法兰板的焊缝、加劲板与钢管壁焊缝按上述同样受力分别验算。法兰加劲肋板焊缝(图5.3.11-3)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竖向对接焊缝的强度按下列合式计算:2)水平对接焊缝应按下式计算:(5.3.11-7)(5.3.11-8)(5.3.11-9)(5.3.11-10)式中:τf——平行焊缝长度方向的剪应力(N/mm20——结构重要性系数;α——加劲板承担反力的比例,按本标准表5.3.11取值;Ntmax——单个螺栓最大拉力设计值(N);t——肋板的厚度(mmh——肋板的高度(mmS1——肋板下端切角高度(mmfvw——对接焊缝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σf——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拉应力(N/mm2e——αNtmax集中力偏心距,取螺栓中心到钢管外壁的距离(mmftw——对接焊缝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B——加劲板宽度(mmS2——加劲板横向切角尺寸(mm)。5.3.12立柱间横向连接系构件或立柱与桥梁墩台、身间的连接件可视为用于减小立柱计算长度的支撑,其支撑力应按照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计算。5.3.13砂箱验算,砂箱示意如图5.3.13所示,砂箱筒壁钢板厚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5.3.13-1)tan2(5.3.13-2)式中:t——砂箱筒壁厚度(mmp——筒壁所受侧压力(Nr——砂箱内半径(mmf——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本标准附录B取值;K——安全系数,取1.2;N——砂箱所受最大轴向力设计值(NA——砂箱内筒受压面积(mm2φ——砂的内摩擦角,取35°。2131-筒体;2-筒塞;3-螺钉5.3.14立柱顶横梁的计算,考虑到分配梁的连续性,在均布荷载下可按照如下规定进行计算:1剪应力计算满足下式的要求:(5.3.14-1)2弯曲应力计算满足下式的要求:(5.3.14-2)3整体稳定计算满足下式的要求:(5.3.14-3)4挠度计算满足下式的要求:(5.3.14-4)式中:Y0——结构重要性系数;Q——剪力设计值(NS——面积对中心轴Z的静矩(mm3I——分配梁截面的惯性矩(mm4);b——截面的宽度(mmfv——分配梁型钢抗剪强度(N/mm2按附录B取值;Mmax——最大弯矩设计值(N·mm);Wn——分配梁型钢净截面模量(mm3f——分配梁型钢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附录B取值;φb——分配梁型钢的整体稳定性系数,按《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规定计算取值;W——分配梁型钢毛截面模量(mm3δmax——最大挠度值(mml——计算跨径(mm5.3.15贝雷梁结构可选取受力最不利的贝雷片简化为平面梁单元,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弯矩、剪力、挠曲变形计算后,与贝雷梁产品的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等指标相比较进行设计,并宜采用有限元计算复核贝雷片杆件;贝雷梁的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等指标按附录C所列的贝雷梁拼装结构设计参数取值。5.3.16构件的计算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桁架弦杆和腹杆在桁架平面内的计算长度应取为构件节间几何长度,弦杆在桁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应取为侧向支撑点之间的距离;2型钢格构柱的分肢计算长度应取计算方向分肢柱支撑点之间的长度;3单排柱沿横梁方向的计算长度应取连接系支撑点之间的距离;4单排柱沿纵梁方向的计算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立柱与桥梁墩柱进行了可靠连接时,附墩立柱计算长度为连接点之间的距离;未附墩立柱计算长度应取立柱高度的0.7倍;2)当立柱未与桥梁墩柱进行连接时,立柱计算长度应取为立柱高度的2倍。5.3.17支架结构应组合风荷载进行整体抗倾覆稳定性分析,并应按模板安装后尚未安装梁体钢筋前的工况为控制工况,按下式进行抗倾覆稳定性计算:1.3MT≤MR(5.3.17)式中:MT——支架抗倾覆力矩设计值(kN·m由柱梁式支架结构和模板体系自重荷载对倾覆支点取矩;MR——支架倾覆力矩设计值(kN·m由作用在柱梁式支架结构和模板体系上的风荷载共同对倾覆支点取矩。5.3.18柱梁式模板支架的预拱度计算与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体底模板应在加载预压前设置预拱度,并根据加载预压结果进行调整,梁体挠度、架体变形和基础沉降的变形量取值可按表5.3.18采用。的梁体竖向挠度δ1业层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δ2业层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δ3沉降变形δ42支撑架结构可按拱二次抛物线根据下式进行预拱度设置:(5.3.18)式中:δx——距梁体支座x处的预拱度(mmx——预拱度设置点距梁体支座距离(mmL——梁体跨度(mmδ1x——距梁体支座x处的梁体竖向挠度(mmδ2x——距梁体支座x处的支架弹性变形(mmδ3x——距梁体支座x处的支架非弹性变形(mmδ4x——距梁体支座x处基础沉降引起的支架变形(mm)。5.3.19支架结构应进行架体落架设计,落架装置的承载能力应通过计算并经试验确定。落架装置可采用钢楔、砂箱或机械千斤顶等设备。5.4地基基础计算5.4.1柱梁式模板支架立柱扩展基础底面的压力符合下列规定:1当轴心荷载作用时,基础底面的压应力应符合下式要求:P≤fa(5.4.1-1)式中:Pk——相应于作用荷载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应力值(N/mm2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N/mm2)。2当偏心荷载作用时,基础底面压应力除符合公式(5.4.1-1)要求外,尚应符合公式(5.4.1-2)要求:Pkmax≤1.2fa(5.4.1-2)式中:Pkmax——相应于作用荷载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应力值(N/mm2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N/mm2)。5.4.2柱梁式模板支架立柱的扩展基础底面的压力应按下列计1当轴心荷载作用时,基础底面压应力按下式计算:(5.4.2-1)2当偏心荷载作用时,基础底面压应力按下列公式计算:max=(5.4.2-2)min=(5.4.2-3)式中:N——基础顶面的竖向力(NGk——基础自重及基础上的土重(Nb——基础宽度(mml——基础长度(mmMk——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弯矩(N·mm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mm3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N/mm²)。5.4.3柱梁式模板支架立柱的扩展基础、条形基础和桩基础,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规定进行设计。5.4.4地基处理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的规定进行设计。6.1一般规定6.1.1柱梁式模板支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m;当超过30m时,应另行专门设计。6.1.2柱梁式模板支架的构造应便于构件制作、运输、安装,支架构件宜采用常备式、定型工具式钢构件,并满足重复使用的要求。6.1.3杆件连接宜采用螺栓连接或销轴连接、焊接等连接方式。6.1.4同一桥跨的支架宜采用相同类型的基础、立柱和承重梁结6.1.5当采用落架装置落架时,应根据支架结构型式、承受荷载大小及需要的落架量,在支架的顶部或底部设置落架装置。6.2立柱6.2.1钢管柱外径与壁厚之比不应超过100εk。6.2.2格构柱的缀件应符合本标准第5.3.5条第5款的规定。6.2.3立柱之间连接系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接系的设置应满足立柱长细比的要求以及稳定性计算的要求;2型钢格构柱或钢管柱高度大于5m时,横向(梁体断面方向)相邻柱间宜设置横向连接系。6.2.4用于减小立柱平面外计算长度的连接系杆件、格构柱的缀板或缀条与立柱之间宜通过节点板进行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时,应采用不少于2根M20以上的螺栓进行连接。6.2.5邻近桥梁墩、台的单排钢管柱宜采用刚性结构将钢管柱与桥梁墩台、身进行可靠连接。6.2.6型钢格构柱或实腹柱在有较大水平力处和运送单元的端部应设置横隔,横隔的间距不应大于柱截面长边尺寸的9倍,且不应大于8m。6.2.7型钢或钢管柱的接长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柱应采用法兰盘或环焊缝对接;2型钢柱应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3立柱采用螺栓连接或法兰盘连接时,螺栓应连接牢固;4相邻立柱的接头宜错开设置。6.2.8立柱顶落架装置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组装好的落架装置上下支撑面应平行,并由锁定装置锁2安装在支架上的落架装置上下支撑面应与支架结构连接牢固;3落架装置的上部应设横向分配梁;4落架装置的预留下沉量应在拟浇筑梁体计算挠度的基础上增加30mm~50mm;5当采用砂箱作为落架装置时,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砂箱应由上下独立的两根钢管及端头钢板焊接制成,上钢管外径与下钢管内径的差值宜为5mm~10mm,上钢管内应灌筑C30混凝土,下钢管底部应设置可关开关的出砂孔。上下钢管间应设置锁定装置;2)砂箱的高宽比不应大于1,最大下沉量应小于砂箱高度的1/3,且不得大于150mm;3)砂箱中使用的砂含泥量不应大于1%。6.2.9钢管柱或型钢柱或型钢格构柱的柱头、柱身和柱脚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脚:立柱与基础的连接可采用直接埋入或与基础预埋件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预埋件钢垫板应与立柱及基础密贴并连接牢固;或柱脚加焊钢板放在承台上面,钢板与承台面密贴,钢管上下与墩身连接;2柱头:立柱顶端应考虑局部应力的影响采取加强构造措施,立柱顶端与横梁应紧密接触并连接牢固;3柱头、柱脚承力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0mm,柱身与柱头或柱脚承力钢板间应设置加劲肋。6.3纵横梁6.3.1采用型钢作支架横梁或纵梁时,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两根及以上型钢构成的组合梁,应采用钢板、加劲肋将型钢连接成整体;2型钢不宜接长使用,宜采用通长型钢梁;3型钢接长使用时,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接头强度不得小于型钢自身强度;4在有较大集中荷载的横梁或纵梁支承位置应设置支承加劲肋。支承加劲肋与横梁或纵梁应连接牢固;5当纵梁跨度超过7.5m时,应在跨中和支座位置设置横向连接将同跨内全部纵梁连接成整体;6纵梁在横梁的搁置位置以及横梁在立柱顶部宜设置可靠的限位装置。6.3.2当采用贝雷梁定型钢构件作支架纵梁时,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每两榀贝雷梁为一组,每组两榀贝雷梁之间应采用配套的花窗连接系进行横向连接,花窗连接系间距3m;2根据贝雷梁的跨度和结构特点,在贝雷梁两端及支承位置上下弦处,应设置10号槽钢作为通长横向水平拉杆将同跨内全部纵梁连接成整体,其余部位通长横向水平拉杆间距不应大于6m;3贝雷梁支承位置宜设置在其主节点上,当支承位置不在其主节点上时,以及在剪力较大的支座附近应设置加强竖杆或V形斜杆对贝雷梁进行加强,并满足局部承载力计算结果;4应在贝雷梁支承位置设置限位装置,不应将贝雷梁直接焊接在其支承结构上。6.3.3立柱顶横梁应适当加长,以便于支架纵梁横移拆除。6.3.4当横梁或纵梁设置坡度时,支座处应采取的防滑移固定措施并满足抗滑移计算结果。6.4防护设施6.4.1支架顶面四周应设置宽度不小于900mm的作业平台,并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作业平台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2工具式钢脚手板应有挂钩,并带有自锁装置与支承杆件锁紧,不应浮放;3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竹笆脚手板两端应与支承杆件绑牢,脚手板探头长度不应大于150mm;脚手板长度宜大于2m,并应支承在三根以上水平杆上,且与水平杆连接固定;铺设宜采用搭接方式,搭接接头应设置在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接头伸出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4作业平台的临空面应设置防护栏杆,上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2m,中栏杆应居中设置,栏杆的立杆应与支架连接牢固;5平台四周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80mm的挡脚板;档脚板应设置在栏杆立杆的内侧并固定在栏杆立杆上;6作业平台外侧应采用阻燃型密目安全网进行封闭防护,密目安全网间连接应严密。6.4.2支架应设置人行梯架或坡道,梯架或坡道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通道应与架体连接固定,宽度不应小于900mm;2人行梯道的坡度不宜大于1:1,人行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3,通道可折线上升,坡面应设置防滑装置;3通道宜采用工具式、定型化专用架体搭设,梯道宜采用挂扣式钢梯;4通道两侧及转弯平台应按本标准第6.4.1条关于作业层的构造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网。6.4.3支架跨越既有通行道路时应符合下列构造规定:1支架下净空必须满足既有通行道路的安全限界要求;2支架下方通道应按规定设置导向、限高、限宽、减速、防撞等设施及标识、标示;3支架底部应采用硬质材料全封闭,两侧应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网。6.4.4柱梁式模板支架跨越人行道、车行道时,其结构形式、门洞的净空、净高和车辆限速应满足通行要求,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GB5768.4的规定设置防撞、防坠落装置等安全防护措施以及限高、限宽、限速等交通安全警示标志。7.1一般规定7.1.1柱梁式模板支架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地理环境、地质与水文条件、搭设高度,结合工程特点、设计要求及工程所在地区施工经验等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审核签字,并应按有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专项施工方案适用边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编制、审批和组织专家论证通过。7.1.2进入施工现场的柱梁式模板支架及构配件质量应在使用前进行验收,不合格构配件应及时清退出现场。7.1.3经验收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码放,并标挂数量规格铭牌备用。构配件堆放场地排水应畅通,无积水。7.1.4柱梁式模板支架安装前,在其施工安全距离范围以外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隔离设施。7.1.5当柱梁式模板支架有下列情况时,应按规定向有关部门办理施工许可相关手续,并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设置安全防护设施:1涉及道路通行时;2涉及河道通航时;3涉及河流防洪排洪时;4涉及输电线路时;5涉及铁路、轨道交通、机场、军事设施等保护范围内;6存在其他影响时。7.1.6柱梁式模板支架安装与拆除前,方案的编制人员或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向装拆和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7.1.7当采取预埋方式设置桥梁墩台、身连接件时,应提前与相关单位协商,并应按设计要求预埋,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隐蔽验收。7.1.8柱梁式模板支架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柱梁式模板支架的基础位置避开地下管线;2扩展基础周边应有可靠排水设施;3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平整度、高程符合相关要4桩基础施工中,桩基础桩孔尺寸、平面位置、竖轴线倾斜情况符合相关要求;5基础中设置的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前准确定位。7.1.9柱梁式模板支架构件吊装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1起重机械应根据柱梁式模板支架构件的重量、长度和吊装高度、作业半径等进行选型;2起重机械的安放位置应考虑地基承载力、周围环境等因3吊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吊运物件碰撞支架及其他既有设施。7.2地基基础施工7.2.1立柱的柱脚预埋件应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准确定位,并埋设稳固。7.2.2当采用扩展基础时,如地基土不均匀或原位土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或基础为软弱地基时,应进行处理。压实土地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灰土地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的规定。7.2.3柱梁式模板支架的扩展基础和桩基础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和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的相关规定进行施工。7.2.4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对基础强度、平面尺寸、预留预埋情况等进行检查。7.2.5地基和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支架立柱位置进行施工放样。7.3支架安装7.3.1柱梁式模板支架安装前,应对支架基础强度、承载力、平面尺寸、表面平整度、预留预埋情况进行检查,并严格放线。7.3.2在墩台(身)上预埋的与支架立柱连接的预埋件,其位置及标高应符合方案设计。7.3.3型钢或钢管柱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根据施工现场吊装设备的吊装能力和场地条件分节、分层安装;立柱的横向连接系与立柱同步安装;2当首节(榀)钢立柱未固定形成整体拉结时,应设置临时缆风绳或其他防倾覆措施。3立柱与基础及柱身接头之间应连接牢固,上下柱应在同一中心线上,立柱安装过程中应及时校正垂直度;4立柱柱身采用螺栓连接接长时,柱间接头空隙应采用适当厚度的钢板填塞紧密,并进行高差调整,确保垂直度满足要求;螺栓连接应牢固、无松动;5立柱采用焊接连接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中三级焊缝的质量要求,接头强度不得小于型钢或钢管自身强度;6下层连接系或格构柱缀件安装完成后方可进行上层型钢或钢管安装;连接系或格构柱缀件安装之前,应采取临时措施稳定钢管。7.3.4柱梁式模板支架的钢管桩施工过程中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控制钢管桩的垂直度、贯入度和设计标高。7.3.5柱梁式模板支架的落架装置安装时遵循如下原则:1落架装置安装前应对立柱顶平面位置和顶面标高进行复测;2落架装置安装时保证位置与立柱的轴心相对误差不超过设计允许的范围;3落架装置安装好后,对落架装置顶面标高进行精确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在落架装置顶面通过增减钢板调整标高。7.3.6横梁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横梁安装前应对立柱顶(落架装置)标高进行复核,并准确标识安装位置;2横梁宜拼装成整体后吊装就位,并应调整横梁中心线与立柱(落架装置)中心线重合。横梁与立柱(落架装置)应连接紧密、牢固;横梁与其支承之间有空隙时,应采用适当厚度的钢板填塞密实并焊接牢固;3横梁在支点位置应采取限位固定措施,防止其在承受荷载过程中产生移位、滑动等现象;4型钢梁采用焊接方式接长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中三级焊缝的质量要求,焊接接头强度不得小于型钢自身强度。7.3.7纵向桁架梁(贝雷梁)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纵向桁架梁(贝雷梁)安装前应在横梁上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标示出贝雷梁的安装位置;2纵向桁架梁(贝雷梁)应在平整、坚实的场地上拼装成一跨及以上长度的独立稳定单元节段,根据吊装设备吊装能力采用单片或多片组合进行吊装;吊点位置应设置在距贝雷梁两端约0.2倍拼装阶段长度的节点上。贝雷梁就位后,应采取措施保证其横向稳定后方可松脱吊钩;3相邻纵向桁架梁(贝雷梁)之间应按照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及时安装横向连接系及通长横向水平拉杆连接成整体;4纵向桁架梁(贝雷梁)与横梁间采用U型螺栓或型钢进行限位固定;5纵向桁架梁(贝雷梁)安装作业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符合其使用手册的相关要求。7.4支架预压7.4.1支架检查验收合格后,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预压试验。7.4.2地基条件、基础、构造形式相同和高度相近的支架,可选择代表性浇筑段进行预压,首次浇筑段的支架必须进行预压。7.4.3支架预压完成后,应对预压结果进行检查验收,对预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应根据预压结果调整支架的预拱度。7.4.4支架预压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文件无要求时,不应小于支架所承受的混凝土结构恒载和模板重量之和的1.1倍进行超载预压。7.4.5支架的预压区域应根据混凝土梁体断面形状划分为若干预压单元,各预压单元内的荷载分布应与支架实际永久荷载的分布基本一致。每个预压单元内的预压荷载宜采用均布形式,实际荷载强度的最大值不应超过该预压单元内预压荷载强度平均值的110%。7.4.6支架预压应选用重量稳定和易于计量、装卸的材料;当采用砂(土)作加载材料时应采取防止雨水影响其重量的措施。7.4.7支架预压可按预压单元内预压荷载值的60%、80%、100%分3级进行,加载重量偏差应控制在同级荷载的±5%以内。7.4.8支架预压加载和卸载应按照对称、分层、分级的原则进行,严禁集中加载和卸载。7.4.9支架每级加载完成后应先停止下一级加载,并每间隔12小时对支架沉降量进行一次监测。当支架顶部监测点12小时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时,可进行下一级加载。加载过程中应进行预压监测,如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加载,经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保证支架安全后方可继续加载。7.4.10支架预压时应进行竖向和水平位移监测,监测内容包括:1基础沉降变形;2支架竖向位移;3支架顶面水平位移;4横梁和纵梁的挠度。7.4.11支架预压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断面应设置在预压区域的立柱和纵梁跨中位置;2立柱的基础、横梁顶面和纵梁跨中应对称梁体中心线各布置5个以上监测点。纵梁上设置有满堂式支撑架时,还应在满堂式支撑架顶面对应设置监测点。7.4.12支架预压监测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架加载前,应监测记录各监测点位置的初始值;2每级加载完成1h后进行支架的变形观测,以后间隔6h监测记录各监测点的位移量,当相邻两次监测位移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时,方可进行后续加载;3全部预压荷载施加完成后,应间隔6h监测记录各监测点的位移量;当连续12h监测位移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时,方可卸除预压荷载;4支架卸载6h后,应监测记录各监测点位移量。7.4.13支架预压沉降监测宜采用水准仪,测量精度应符合三等水准测量要求;支架平面位移宜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支架预压应按附录E表E.0.1进行监测数据记录。7.4.14支架预压完成后,应根据监测数据计算分析基础沉降量和支架弹性变形量、非弹性变形量及平面位移量,评价支架安全性并调整支架预拱度和立模标高,形成支架预压试验报告。7.5支架拆除7.5.1柱梁式模板支架的落架拆除前,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在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支架落架、拆除顺序和安全措施,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7.5.2柱梁式模板支架的落架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当设计文件无要求时,支架落架拆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中混凝土强度的规定。7.5.3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柱梁式模板支架,应在梁体预应力施工完成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落架拆除。7.5.4柱梁式模板支架落架拆除前,施工单位项目部应按本标准附录F表F.0.4规定填写模板拆除审批表,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和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作业。7.5.5柱梁式模板支架落架拆除作业应设专人指挥,当有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行动且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7.5.6柱梁式模板支架落架应按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当设计文件无要求时,宜按照“从梁体跨中向梁端”的顺序和“纵桥向对称均衡、横桥向基本同步”的原则分阶段循环进行支架落架。7.5.7柱梁式模板支架的拆除顺序、工艺以及时间应符合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宜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7.5.8柱梁式模板支架拆除前应先清理支架上的材料、施工机具及其他多余的杂物。7.5.9柱梁式模板支架拆除下来的构配件,应采用起重设备吊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和散落,拆除的构件应及时分类、指定位置堆放。7.5.10横梁拆除宜整片拆除;立柱拆除时,应同步由上至下拆除横向连接系或格构柱缀件。7.5.11柱梁式模板支架拆除作业应连续进行,基础应与支架一同拆除,并应及时恢复原状。8.1一般规定8.1.1柱梁式模板支架应按下列施工阶段进行检查验收:1施工准备阶段,构配件进场时;2在地基与基础施工完后,架体搭设前;3架体搭设完成后;4安全防护及附属设施安装完成后。8.1.2检查验收应具备下列资料:1施工设计图纸及变更文件、专项施工方案;2支架原材料及构配件的产品标识、质量合格证及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或进场复检报告;3构配件进场、基础施工、架体搭设、防护设施施工阶段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4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8.1.3支架在基础、立柱、梁部、安全防护及附属设施体系各阶段施工完成后,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分阶段举牌检查验收,验收内容和质量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8.2~8.4节的规定,并应形成本标准附录F表F.0.1阶段检查验收记录表。验收分为以下两种形式:1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直接施工时,验收组的人员应包括: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质量和施工人员、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2当由专业分包单位施工时,验收组的人员应包括: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分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质量和施工人员,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8.1.4支架搭设完成在投入使用前,应在阶段检查验收的基础上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检查验收:1支架检查验收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2支架检查验收组的人员应包括: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质量和施工人员、支架专业分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项目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3支架检查验收应通过对柱梁式模板支架工程实体和本标准第8.1.2条规定的资料进行检查,并应形成本标准附录F表F.0.2支架验收记录表;4支架检查验收合格,并经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投入使用。8.2材料及构配件质量检查8.2.1支架材料及构配件进场后应检查验收其材质、规格尺寸、焊缝质量、外观质量等。8.2.2进入现场的新购支架材料及构配件应具备下列证明资料:1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2供应商配套提供的型材、铸件、冲压件、常备式定型钢构件等材料的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8.2.3重复使用的支架材料及构配件,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必要时应通过荷载试验确定其实际承载能力。8.3地基基础质量检查8.3.1扩展基础质量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应符合表8.3.1的规定。12345678.3.2钻(挖)孔桩基础质量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应符合表8.3.2的规定。1234567898.3.3钢管桩质量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应符合表8.3.3的规定。1234568.4支架质量检查8.4.1支架立柱质量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应符合表8.4.1的规定。12焊缝3土4注:H——立柱总高度,L——钢管长度或立柱顶分配梁跨度。8.4.2支架梁部质量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应符合表8.4.2的规定。1焊缝2贝雷梁注:h——型钢截面高度,L——梁跨度。8.4.3支架预压试验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应符合表8.4.3的规定,并形成本标准附录F表F.0.3模板支架预压验收记录表。123458.4.4支架安全防护及附属设施质量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应符合表8.4.4的规定。1通道安全防护2作业平台固3梯步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房屋抵押贷款贷款期限调整委托协议3篇
- 2025年离婚案件诉讼策略制定与协议离婚方案设计合同3篇
- 2025中外补偿贸易合同版样式
- 2025项目劳务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平台临时用工管理协议3篇
- 年度北斗卫星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年度电力工程战略市场规划报告
- 吊装施工安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物业管理招投标合同范本3篇
- 2025关于福建购房合同范本
- 上海纽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试题综合素质答案技巧
- 办公家具项目实施方案、供货方案
- 2022年物流服务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
- 危化品安全操作规程
- 连锁遗传和遗传作图
- DB63∕T 1885-2020 青海省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技术规程
- 高边坡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分析
- 中海地产设计管理程序
- 简谱视唱15942
-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6)
- 项目付款审核流程(visio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