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A.B.白磷、红磷C.重水、水D.金刚石、石墨2、园林工人们在新建的体育运动中心的广场上移栽了许多绿化树,并给有些较大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A.树皮B.韧皮部C.木质部D.形成层3、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B.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一定相同C.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为1: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5、如图为小明和小敏所做的“让线圈动起来”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该实验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②根据这个实验;人们制作了发电机;

③用刀片将作为转动轴的漆包线同侧的半边漆皮刮掉;其作用相当于换向器;

④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⑤如果增大电源电压;线圈的转速将变快。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⑤6、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分子的袭击.这次恐怖袭击可能造成的后果是①纽约世贸大厦被毁,上百吨的制冷剂“氟利昂”泄漏到大气中,对臭氧层起破坏作用;②造成美国经济的衰退;③造成世界人心恐慌,不安定;④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A.①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7、四川盆地内夏季出现频率最高的天气最可能是()A.B.C.D.8、下列有关木本植物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木质部、形成层和髓B.木本植物茎逐年加粗的原因是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木质部和韧皮部C.年轮是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D.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叶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如图所示是____表的表头刻度盘,若使用“一”和“3”接线柱,则最大测量值是____安,最小刻度值是____安,此时指针所指的示数是____安;若使用“一”和“0.6”接线柱,则最大测量值是____安,最小刻度值是____安,此时指针所指的示数是____安。

10、信息的磁记录:通过____的方法来记录信息。如移动硬盘、磁卡。硬盘主要由磁记录盘片、读写磁头以及其他配件组成。读写磁头实际上就是一块____。11、自然界中碳的循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____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____作用、有机物的____以及腐烂分解等过程,被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重新释放出的数量大致____。12、二氧化碳本身____毒性,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浓度大时甚至会使人____死亡.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换气通风.如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应进行____试验.13、如图所示,R1=4Ω,R2=6Ω,当开关S闭合时,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____;加在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4、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5、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6、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7、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18、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3题,共24分)19、在图中;若闭合开关S后要使A;B两个螺线管相排斥,请在图中画出螺丝线管A的绕线方向。

20、如图,晓宇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过程中,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运动到木板C处停下来。请画出小车运动到B处时所受的各个力的示意图。21、左图说明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请用笔划线代表导线将右图中的电路元件正确的连入电路。

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4题,共16分)22、家用插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闭合时会发光;插孔也能正常通电,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时也能正常通电.根据上述现象,在图乙中画出插线板中开关.指示灯.插座和电源线的连接方式.

23、请根据图中所示的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4、请你在图2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及电源的“+”极.

25、小磁针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请你在图中标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20分)26、如图是过滤实验操作的示意图。请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

27、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在磁铁两端各吸引一只铁钉,如图所示.如果将两磁铁靠近,直至两个磁极相接触,发现铁钉会掉下,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28、实验室配置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时,若水的用量偏多或食盐的用量偏少均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请从实验操作上分析造成结果偏小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29、银川唐徕回中的同学;用较长的软电线两端与灵敏电流计两接线柱连接起来,两同学拿着电线的两处,分别站在地面上的东西方向,象跳绳一样在空中不停地摇动电线,可看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根据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研究对象为原子.

【解答】解:A.H、H、H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属于同位素,故A正确;

B.白磷;红磷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重水;水都是化合物;不是原子,不属于同位素,故C错误;

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氧碳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故选A.2、C【分析】【分析】(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

(2)给有些较大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由导管运输,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的导管。

【解答】A;树皮;具有保护作用,A错误;

B;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有输导有机养料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B错误;

C;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C正确;

D;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D错误。

故答案为:C3、A【分析】【解答】A.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故A正确;

B.分子可以以不同的组合组成不同的分子;故B错误;

C.虽然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故C错误;

D.化学变化中分子的数量不一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而且一切分子都是有原子构成的;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4、B【分析】【解答】根据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得:18+1+2+32=X+26+2+12;解得X=13,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甲质量减少了5克,是反应物;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0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也有可能是杂质,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所以是化合反应.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25:20=1:4.

故选: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0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应该还少5克,所以甲是反应物,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5:20=1:4.5、D【分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电动机线圈的转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在制作直流电动机时安装了换向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及时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使线圈能够保证持续转动;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大小跟导线中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线圈受力越大。

【解答】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根据这个实验人们制成了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如果增大电源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线圈中的电流增大,线圈的受力变大,线圈转速变快;

用刀片将作为转动轴的漆包线同侧的半边漆皮刮掉;其作用相当于换向器。

综上所述;①③⑤正确,②④错误。

故答案为:D6、B【分析】【分析】恐怖袭击造成的后果从物质经济来看;纽约世贸大厦被毁,给美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美国经济的衰退;从人们的心里来看,使人心惶惶;从对环境的影响来看,纽约世贸大厦被毁,百吨的制冷剂“氟利昂”泄漏到大气中,破坏臭氧层.本题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的能力.

【解答】解:这次恐怖袭击可能造成的后果是①纽约世贸大厦被毁;上百吨的制冷剂“氟利昂”泄漏到大气中,对臭氧层起破坏作用;②造成美国经济的衰退;③造成世界人心恐慌,不安定.“温室效应”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有关,而恐怖袭击则不会造成“温室效应”.所以应选①②③.

A;①④不可选;

B;①②③可选;

C;①③④不可选;

D;②③④不可选.

故选B.7、B【分析】【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解答】解:表示降雪、表示雷雨、表示霜冻、表示沙尘暴.四川盆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且易出现雷雨天气.

故选:B.8、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茎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对于本知识多结合茎的结构图与生活实例进行记忆,分清木质茎中各部分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解答】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单子叶植物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没有形成层。

故选A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电流30.12.50.60.020.5【分析】【分析】要考查你对电流的测量,电流表的使用及读数方法等考点的理解。

【解答】在如图所示的表中有标志“A”,所以是电流表,当使用标有“-”和“3”这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3安,刻度盘上每小0.1安培,其示数是2.5A;当使用标有“-”和“0.6”这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0.6安培,刻度盘上每小格是0.02安培,指针所示位置是0.5安培;电流的测量,电流表的使用及读数方法10、磁化电磁铁【分析】【分析】(1)磁性材料分为硬磁材料和软磁材料;硬磁性材料(永磁体)指磁化后能长久保持磁性的材料;软磁性材料指磁化后,不能保持原有的磁性;

(2)磁性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如:磁卡;磁盘、磁带、收音机里面的天线磁棒、录音机的磁头等。

【解答】磁性材料分为软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磁记录应选用硬磁性材料.磁卡;计算机软盘、计算机硬盘、磁带、收音机里面的天线磁棒、录音机的磁头等都用到了磁记录。

故答案为:磁化电磁铁11、光合作用呼吸燃烧相等【分析】【分析】碳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大气中碳的气态化合物主要是二氧化碳,碳在自然界是可以循环的。

【解答】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如下图:

故答案为:光合作用;呼吸;燃烧;相等12、没有窒息灯火【分析】【解答】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浓度大时甚至会使人窒息死亡;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换气通风,如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应进行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防止发生危险.

【分析】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方应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据此进行分析解答.13、1:12:3【分析】【解答】解:两电阻串联;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1:1;

由I=可得,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

故答案为:1:1;2:3

【分析】两电阻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4、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5、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6、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7、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8、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3题,共24分)19、【分析】【分析】要使两螺线管互相排斥;则应使两磁铁同名磁极相对;则由安培定则可得出B的磁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得出A的磁极;则由安培定则可得出螺线管的绕法.本题考查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安培定则,其中对于安培定则要求我们不但能根据电流方向判断磁场方向还要能根据磁场方向判断出线圈的绕向及电流方向.

【解答】解:由安培定则可知;B螺线管右侧为N极;故为使两磁极相互排斥,则A螺线管的左侧应为N极;

故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左侧,则可知A线圈的绕向如下图所示:

20、【分析】【分析】先判断小车在B处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然后根据力的示意图做出解答,需要注意的是相等的力,线段的长度必须相等.此题考查的是力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个图中,线段的长度表示了力的大小.【解答】解:小车受到了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小车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说明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小车还受到了地面施加的摩擦阻力.

故答图如下:

21、【分析】【分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2)两孔插座的接法: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3)三孔插座的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解:首先辨别上面三根线地线、火线、零线.(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零线直接接入灯泡,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2)两孔插座的接法: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3)三孔插座的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当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插入三孔插座时,能使金属外壳接地,防止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五、其他(共4题,共16分)22、【分析】【解答】指示灯在开关闭合时会发光;插孔也能正常通电,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时也能正常通电.说明灯与插孔间互不影响,即是并联的,且开关控制整个插线板.开关先接火线.如图所示:

【分析】串联电路的各部分间工作相互影响,并联电路支路间互不影响.由此判断灯与插孔间的连接方式.23、解:从正极开始连接,依次是开关、电流表A2;然后分支,一支经灯泡L1回到负极;另一支经灯泡L2、电流表A1回到负极;如下图所示:

【分析】【解答】解:从正极开始连接,依次是开关、电流表A2;然后分支,一支经灯泡L1回到负极;另一支经灯泡L2、电流表A1回到负极;如下图所示:

【分析】根据实物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量L2支路电流.24、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以确定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

根据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结合图示的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是从右端流出流入左端,所以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

答案如下图所示:

【分析】【分析】根据小磁针的指向可以确定螺线管NS极,利用图示的线圈绕向和螺线管的NS极,根据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进而确定电源的正负极.25、【分析】【解答】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磁体外部的磁感线从N极出来,回到S极,故小磁针左端为N极,有端为S极。

【分析】考查右手螺旋定则以及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分布特点。六、解答题(共4题,共20分)26、(1)没有用玻璃棒引流;(2)漏斗颈没有紧贴烧杯内壁【分析】【分析】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即可;过滤操作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一贴:湿润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尖嘴紧靠烧杯内壁。

【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