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 图表分析(解析版)_第1页
专题7 图表分析(解析版)_第2页
专题7 图表分析(解析版)_第3页
专题7 图表分析(解析版)_第4页
专题7 图表分析(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7图表分析【命题重点】1.图表类试题的含义:表格和坐标图在自然科学中经常使用,具有条理清晰、整齐有序、简明系统的特点。而前者要比后者更加系统、鲜明和直观。

2.图表类试题的范围:物质变化规律(沉淀、气体、酸碱度随物质、时间的变化趋势)。

3.图表题的目标要求:弄清图像中纵、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以及曲线的变化趋势,特别是曲线的拐点或转变点说明了什么事实。

【方法要点】1.图表题的解题策略

(1)图像类试题: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正确分析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①读坐标—一弄清坐标的含义;②看三点一起点、转折点、终点;③取一点一一作x轴或y轴的平行线。

(2)表格类试题:表中的数据常隐含着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根据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直接分析推理作出解答

①读懂题目,获取有用信息;②对表格数据进行比较分析;③针对问题答题。

2.图表题的一般类型

(1)图像类:化学反应,溶液溶质、溶剂关系等。

(2)表格类:定性定量分析能力,从繁琐的数据中找出有用数据,错误数据的判断与处理。

【例题精析】类型1图像类分析小明通过学习“酸、碱、盐”的性质后,归纳出它们间之间反应往往有沉淀、气体等现象,他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并将实验一、二所观察到的现象绘制成图。实验一: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甲;实验二: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硝酸的硫酸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现小组成员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硝酸的硫酸铜溶液中,请在图丙中画出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变化图,并进行分析说明。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硝酸的硫酸铜溶液中,Ba2+与溶液中的SO42﹣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BaSO4沉淀,OH﹣先跟硝酸中的H+发生中和反应,待H+完全反应,OH﹣与Cu2+开始生成Cu(OH)2沉淀,待Cu2+反应完后不会再产生沉淀;所以第一阶段的沉淀是BaSO4,该段斜率稍大;第二阶段的沉淀是BaSO4和Cu(OH)2,该段斜率最大;第三阶段的沉淀是Cu(OH)2,该段斜率偏小;第四阶段完全反应不会产生沉淀,曲线变平直。【解答】解: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硝酸的硫酸铜溶液中,Ba2+与溶液中的SO42﹣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BaSO4沉淀,OH﹣先跟硝酸中的H+发生中和反应,待H+完全反应,OH﹣与Cu2+开始生成Cu(OH)2沉淀,待Cu2+反应完后不会再产生沉淀;所以第一阶段的沉淀是BaSO4,该段斜率稍大;第二阶段的沉淀是BaSO4和Cu(OH)2,该段斜率最大;第三阶段的沉淀是Cu(OH)2,该段斜率偏小;第四阶段完全反应不会产生沉淀,曲线变平直。丙中图像为:故答案为:;第一阶段的沉淀是BaSO4,该段斜率稍大;第二阶段的沉淀是BaSO4和Cu(OH)2,该段斜率最大;第三阶段的沉淀是Cu(OH)2,该段斜率偏小;第四阶段完全反应不会产生沉淀,曲线变平直。向盛有100g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烧杯中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NaOH溶液前,溶液中可能有三种溶质 B.图中A点时,消耗的NaOH溶液质量m1=80g C.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D.图中B点时,溶液中共产生了三种沉淀物质【解答】解:A.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加入NaOH溶液前,溶液中一定含有三种溶质,即HCl、BaCl2、CuCl2,故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79.7g﹣69.9g=9.8g;设生成氯化铜的质量为x,根据铜原子守恒:Cu(OH)2~CuCl2关系可知,98135=9.8gx,解得x=13.5g;设生成硫酸钡沉淀质量为y,根据CuSO4+BaCl2=BaSO4↓+CuCl2反应可知,233135=y13.5g,解得y=23.3g;所以H2SO为m1,则4036.5=20%×C.根据B中分析可知,硫酸溶质的质量n,则98233=n46.6g,n=19.6g,100g原混合溶液中HD.图中B点时,溶液中共产生了两种沉淀物质,即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故错误;故选:B。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 B.b点溶液不含硫酸根离子 C.c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d点溶液中不含有钠离子【解答】解:A、a点溶液,硫酸有剩余,不能能使酚酞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b点溶液,是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含硫酸根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c点溶液中,硫酸铜有剩余,含有硫酸钠、硫酸铜两种溶质,故选项说法正确。D、d点溶液是硫酸钠溶液,含有钠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向装有100g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中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过滤Q点对应的物质,滤液中只有水 B.实验一开始就能看到蓝色和白色的沉淀 C.若将纵坐标换成烧杯中水的质量,所得曲线变化趋势不变 D.P点对应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0+a﹣m)g【解答】解:向装有100g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开始阶段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然后是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A、Q点沉淀达到最大,所以若过滤Q点对应的物质,滤液中只有水,故A正确;B、实验一开始只能看到白色的沉淀,故B错误;C、若将纵坐标换成烧杯中水的质量,溶液中本身就含有水,水的质量不能从零开始,氢氧化钡过量后,溶液中的水会继续增加,所得曲线变化趋势改变,故C错误;D、P点对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0+a)g,故D错误。故选:A。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d点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了200g C.根据图示数据能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D.d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为Na+、H+、OH﹣、SO42﹣【解答】解:A.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顺序为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分析图像可知,a点氢氧化钠与硫酸还没反应完,则a点的溶质为硫酸钠、硫酸和硫酸铜;即a点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故A错误;B.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顺序为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则d点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量为200g﹣24.5g=175.5g,故B错误;C.根据图示可知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质量为24.5g,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100g,设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为x。CuSO4+2NaOH=Cu(OH)2↓+Na2SO48098x24.5g8098x=20g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0g100D.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分析图像可知,d点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恰好反应完,d点溶质为硫酸钠,则d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为Na+、SO42﹣,故D错误。故选:C。向一定质量的Mg(NO3)2、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对该反应过程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d点,溶液中溶质为Mg(NO3)2、Fe(NO3)2和Cu(NO3)2 D.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解答】解:A、a点溶液中含有硝酸银,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故A错误;B、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银和铜)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故B正确;C、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镁,故C错误;D、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含有3种物质,即银、铜、铁,故D错误。故选:B。类型2表格类分析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参观电镀工厂并对镀铜液中的相关成分进行检测。(1)若要通过置换反应在某铁块表面镀上一层铜,可以选择Cu(NO3)2溶液和CuO中的Cu(NO3)2溶液。(2)镀铜的液体是以稀硫酸、硫酸铜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下方法测定二者的比例:取镀铜液于烧杯中,取300克的NaOH溶液,平均分三次滴入烧杯中,将每次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称量。三次实验数据见下表:实验序号NaOH溶液/g沉淀质量/g11004.9021009.8031004.90①第2次实验生成9.80克沉淀的过程中,有多少NaOH溶质参加反应?②请算出镀铜液中硫酸溶质与硫酸铜溶质的质量比。【解答】解:(1)根据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能从铜盐中置换出铜,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故答案为:Cu(NO3)2溶液;(2)①由所给数据可知,第1次加入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4.90克,第2次加入氢氧化钠全部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9.80g,则第2次实验生成9.80克沉淀的过程中,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x。2NaOH+CuSO4=Na2SO4+Cu(OH)2↓8098x9.80g80x=8g答:第2次实验生成9.80克沉淀的过程中,有8gNaOH溶质参加反应;②从表中的数据可知,第1次加入100g生成了4.9g沉淀,生成4.9g沉淀需要氢氧化钠为8g÷2=4g,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4g;设硫酸质量为y。2NaOH+H2SO4=Na2SO4+2H2O80984gy8098y=4.9g硫酸铜完全反应共产生氢氧化铜质量为4.90+4.90+9.80=19.6g;设硫酸铜质量为z。2NaOH+CuSO4=Na2SO4+Cu(OH)2↓16098z19.6g16098z=32g则镀铜液中硫酸溶质与硫酸铜溶质的质量比49:320;答:镀铜液中硫酸溶质与硫酸铜溶质的质量比49:320。黄铜(由铜和锌形成的合金)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晓军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样品组成,分四组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样品第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取样品质量(g)25.025.025.025.0取稀硫酸质量(g)40.080.0120.0160.0产生气体质量(g)0.20.40.5m试计算:(1)上表中m的数值是0.5;(2)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当黄铜样品和稀硫酸的质量比为1:4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3)求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解答】解:分析依据表中数据可知,每40.0g的稀硫酸与样品反应可生成0.2g氢气,当加入硫酸120.0g时,产生氢气为0.5g,说明25.0g样品中锌完全反应完了,所以第4份,加入160.0g的稀硫酸时,产生氢气也应为0.5g,则m=0.5,故填:0.5;(2)分析依据表中数据可知,每40.0g的稀硫酸与样品反应可生成0.2g氢气,生成氢气为0.5g时,消耗硫酸的质量为40.0g×0.5g0.2g(3)设10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982x0.5g98x=24.5g则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5g100g答: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5%。小科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加入7.3%的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关系如图1所示。(1)配制7.3%的稀盐酸1000克,需要36.5%的浓盐酸多少毫升?(浓盐酸的密度为1.17g/cm3)(保留一位小数)(2)该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小科同学把制取气体后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6%的Na2CO3溶液,测得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数据如下:Na2CO3溶液质量/g10203040506070沉淀质量/g01n345m则m=5。(4)在滤液中加入10gNa2CO3溶液发生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5)请在图2中画出向废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时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的曲线。【解答】解:(1)设需要36.5%的浓盐酸的质量为x,则7.3%×1000g=36.5%×x,解得x=200g,则需要36.5%的浓盐酸的体积为200g1.17g/c(2)设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zCaCO3+2HCl=CaCl2+H2O+CO2↑731114450g×7.3%zy734473111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2g。(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5.55g×40(4)由表格数据可知,加入10g碳酸钠没有沉淀生成,此时应该为碳酸钠和反应过剩的稀盐酸反应,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5)根据数据可知,加入10g碳酸铵溶液没有沉淀产生,之后每加入10g碳酸钠溶液对应1g沉淀,到60g碳酸钠溶液加入沉淀完全,故加入Na2CO3溶液时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的曲线如图所示为【针对训练】一.选择题(共8小题)1.烧杯中有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向其中先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固体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a点时烧杯中溶液为黄色 B.a~b段发生了中和反应 C.b~c段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增大 D.d点时烧杯中的溶质有2种【解答】解:A、a点前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故正确;B、a~b段发生了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正确;C、b~c段发生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减少,故错误;D、根据分析D中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质有2种,故正确。故选:C。2.烧杯中盛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10%的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B.bc段溶液增加70.2g C.c点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D.d点溶液中溶质有3种,且pH<7【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ab段反应是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A错误;B、由题意可知: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60.0﹣80.0)g×10%=8.0g设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CuCl2+2NaOH=Cu(OH)2↓+2NaCl80981178.0gxy8098x=9.8g80117y=11.7gbc段溶液增加的质量为:80g﹣9.8g=70.2g,故B正确;C、ab段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bc段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到c点时氯化铜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只有氯化钠,氯化钠有两部分一部分是ab段产生,一部分是bc段产生(选项B中已计算出),求ab段产生的氯化钠的质量即可设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HCl+NaOH=NaCl+H2O4058.58.0gz4058.5z=11.7g溶液的质量为混合溶液100g加上加入的160g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再减去9.8g氢氧化铜沉淀。c点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7g+11.7g100g+160g−9.8gD、c点为氯化铜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只有氯化钠,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到d点,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pH>7,故D错误;故选:B。3.化学小组的同学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B.B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0a49gD.A点溶液含有的溶质是NaOH、Na2SO4【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pH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说法错误。B、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题意,不知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稀硫酸的质量、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无法确定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D、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A点溶液含有的溶质是NaOH、Na2SO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4.烧杯中有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氯化钡溶液,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与加入试剂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为蓝色 B.b点和c点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相等 C.c点和d点时溶质种类相同 D.向d点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固体质量会增大【解答】解:一定质量的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固体逐渐减少到零,说明氧化铜完全溶解,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氯化钡溶液,固体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最后沉淀不变,说明氯化钡硫酸根离子完全反应。A、a~b段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为蓝色,故A正确;B、b~c的过程中只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了硫酸钡沉淀,不会消耗铜离子,所以b点和c点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相等,故B正确;C、c点中不含氯化钡,d点时,含有反应剩余的氯化钡,所以溶质种类不相同,故C错误;D、向d点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固体质量会增大,故D正确。故选:C。5.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烧杯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b段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B.b→c段有水生成 C.b点溶液溶质为硫酸铜 D.d点沉淀质量与b点沉淀质量不相等【解答】解:A、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由图中信息可知,a→b段是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该选项正确。B、b→c段氢氧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不产生水,该选项不正确。C、b点溶液溶质为没有反应的硫酸铜,该选项正确。D、d点沉淀质量与b点沉淀质量不相等,是因为b点沉淀是硫酸钡,d点沉淀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铜,该选项正确。故选:B。6.向盛有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稀硫酸,其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中含有硫酸钠 B.b点对应溶液的pH等于7 C.原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15.4g D.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H)2═CuSO4+2H2O【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加入硫酸沉淀质量增加,说明加硫酸之前溶液中氢氧化钡有剩余,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不能共存,故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中没有硫酸钠,故A错误。B、由图像bc段沉淀质量不变,说明是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故b点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故B错误。C、cd段沉淀溶解,最终沉淀质量为2.33g,硫酸钡不溶于稀硫酸,该沉淀为硫酸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硫酸钡中钡元素质量为氢氧化钡中钡元素质量相等,故氢氧化钡质量为23.3g×137D、cd段沉淀溶解,硫酸钡不溶于硫酸,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故cd段为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H)2═CuSO4+2H2O,故D正确。故选:D。7.向一定量的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CuCl2溶液,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和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a反应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 B.b点和c点溶液中都含3种溶质 C.原溶液中Na2CO3和NaOH的质量比为53:40 D.使d点固体全部溶解,至少加入10%盐酸109.5g【解答】解:A、先加入的是氯化钡溶液,则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oa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故A正确;B、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在a点时,碳酸钠反应完,b点时溶液中含有氯化钠、过量的氯化钡和没有反应的氢氧化钠,是三种溶质,c点时氢氧化钠没有全部反应,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钡,故B正确;C、产生碳酸钡沉淀的质量为19.7g,产生氢氧化铜的质量为24.6g﹣19.7g=4.9g,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碳酸钠的质量为y。2NaOH﹣﹣﹣﹣﹣﹣﹣﹣Cu(OH)28098x4.9g8098x=4gNa2CO3﹣﹣﹣﹣BaCO3106197y19.7g106197y=10.6g故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0.6g:4g=53:20,故C错误;D、设溶解碳酸钡需要10%盐酸的质量为m,溶解氢氧化铜需要10%盐酸的质量为n。BaCO3﹣﹣﹣﹣﹣﹣2HCl1977319.7gm×10%19773m=73gCu(OH)2﹣﹣﹣﹣2HCl98734.9gn×10%9873n=36.5g需要10%盐酸的质量为73g+36.5g=109.5g,故D正确。故选:C。8.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0~300s内,两容器内气体体积均能达到10amL B.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mL D.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解答】解:A、0~300s内,两条曲线都呈上升趋势,表明两个容器内的反应在不断地发生,其中的酸逐渐减少,因此酸的浓度都逐渐减小,故A正确;B、0~100s内,两段曲线的变化都是开始比较平缓,然后变陡,表明反应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故B正确;C、观察图象数据,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是2.8amL,100~2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是7.8amL﹣2.8amL=5amL,则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产生的CO2体积少5amL﹣2.8amL=2.2amL,故C不正确;D、比较两条曲线可知,反应Ⅰ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与反应Ⅱ相差不大,所以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故D正确;故选:C。二.计算题(共4小题)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硝酸铵样品的纯度,将10g样品溶于30g水后,再加入13.7g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硝酸铵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不溶于水,硝酸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NH4NO3+NaOH△¯NaNO3+H2O+NH3↑)。把产生的所有NH3时间/s02030406080100120增加的质量/g00.7m1.21.51.61.71.7试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m约为1.0。(2)完全反应后生成氨气1.7g。(3)求硝酸铵样品的纯度为多少?(4)请在如图坐标纸上,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的NH3质量为纵坐标,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解答】解:(1)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的NH3质量为纵坐标,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曲线可知,表中m约为1.0;(2)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氨气1.7g;(3)生成1.7gNH3消耗硝酸铵的质量为x,NH4NO3+NaOH△¯NaNO3+H2O+NH38017x1.7g8017x=8g硝酸铵样品的纯度=8g答:硝酸铵样品的纯度为80%;(4)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的NH3质量为纵坐标,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10.资料显示,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受热的情况下会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某同学为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设计了如下的实验:①称量洁净而干燥的空坩埚(质量为m克),再称取10克硫酸铜晶体研细后倒在坩埚里;②把坩埚置于铁架台上的石棉网中央,用小火慢慢加热,直到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全部变成白色粉末;③移去酒精灯,将坩埚放在干燥器里冷却至室温,称量.将坩埚连同固体继续加热,冷却后称量,反复进行三次,直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如下表数据:称量次数12345坩埚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克m+10m+6.4m+6.3m+6.3m+6.3根据实验的操作规范和实验结果分析,请完成下列问题:(1)加热到硫酸铜晶体完全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是6.3克;(2)该同学测得的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质量分数是37%;(3)与理论计算值比较,该实验结果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分析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称量的硫酸铜晶体潮湿,导致的水的质量偏大.【解答】解:(1)由数据可知,第3次称量后,坩埚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不再改变,所以加热到硫酸铜晶体完全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是(m+6.3)g﹣mg=6.3g;故填:6.3;(2)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质量分数是10g−6.3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