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犯罪客观方面第一节犯罪客观方面概述第二节危害行为第三节危害结果第四节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五节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导言犯罪是人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它包括两类基本要件,即主观的要件和客观的要件。在犯罪构成的四个一般要件中,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属于主观的要件,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属于客观的要件。研究犯罪客观方面,是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对司法实践正确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导言
某幼儿园保育员甲某,某日下午带领几名幼儿外出春游,途中幼儿乙某失足掉入路旁粪池,甲某见状只高声呼喊求救,不肯跳入粪池救人。农民丙某路过见状过来观看,在路旁拿来竹竿一根,探测得知粪水约有80厘米深,但二人均不肯跳下粪池救人,只是高呼求救。乙某因抢救不及时死亡。谁构成犯罪?案例导入
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时间、地点、方法、对象。其中,危害行为是犯罪客观方面的必要要件;危害结果、特定的时间、地点、方法以及对象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因果关系不是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但由于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在此研究。二、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一)犯罪客观方面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尺度(二)犯罪客观方面是划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三)犯罪客观方面是正确分析和认定犯罪主观方面的客观基础(四)犯罪客观方面是确定刑罚轻重的依据三、研究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第二节危害行为一、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一)行为的含义
我国刑法是在三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行为”一词的:一是指最广义的行为——人的一切行为。二是指广义的行为——犯罪行为。三是指狭义的行为,即危害行为——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见下图。行为犯罪行为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在行为人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作或静止。(二)危害行为的含义和特征1.危害行为是人的身体动作或静止——有体性。2.危害行为是行为人的意志支配的结果——有意性。3.危害行为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有害性。特征含义一是欠缺主体性的自然现象。二是欠缺有意性的行为。有:(1)人在睡梦中或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2)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3)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行为。三是欠缺有害性的行为。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危害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作为与不作为(一)作为——不当为而为1.概念:行为人以身体活动实施的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的危害行为。2.作为的实施方式:(1)利用自己的身体实施的作为;(2)利用物质性工具实施的作为;(3)利用动物实施的作为;(4)利用自然力实施的作为;(5)利用他人实施的作为。二、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1.概念: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社会行为。
2.不作为的成立条件:第一,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前提。(二)不作为——当为而不为①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义务。②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义务。③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④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特定义务来源有四
第二,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这是成立不作为的重要条件。第三,行为人没有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这是成立不作为的关键条件。分析导入案例注意不作为的“等值性”或“等价性”,系对不真正不作为犯在构成上与作为相当,要慎重分析分则条文,如脱逃罪。刑法理论一般将不作为犯罪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纯正不作为犯或真正不作为犯,即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二是不纯正不作为犯或不真正不作为犯,即既可以由作为实现,也可以由不作为实现,行为人实际上以不作为形式实现的犯罪。3.不作为犯罪的理论分类5.理解作为与不作为应注意的问题4.不作为的表现形式——以现实形式认定
持有属于一种行为已达成共识,但持有属于何种形式的行为有四种观点:作为说——张明楷不作为说择一行为说独立行为说——陈正云(三)持有
“无行为则无犯罪”的刑法格言,决定了危害行为在整个犯罪构成中居于核心地位。本节小结
第三节危害结果本节理解的关键是危害结果的范围理论上的争议:1、任何犯罪均有危害结果2、有些犯罪无危害结果3、危害结果意指已经造成的损害4、危害结果包括现实的危险一、危害结果的含义与特征(一)含义危害结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国刑法理论通常是从狭义上理解危害结果的。狭义的危害结果,仅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即危害行为对犯罪直接客体造成的法定的实际损害或现实危险状态。有形的、无形的危害结果的区分意义所有的结果与客体的关系无形的结果与因果关系有形的结果是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关系(二)特征客观性——否定可能造成的损害因果性侵害性——不等于危害行为都具有对他人的危害性多样性(一)构成结果与非构成结果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均以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构成要件,某些直接故意犯罪也要求发生特定的危害结果才构成犯罪。作用:属于构成要件的结果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注意:许多直接故意犯罪的危害结果不影响犯罪成立,只是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标志,或者只是影响法定刑的轻重。二、危害结果的种类(二)物质性结果与非物质性结果物质性危害结果与非物质性危害结果都可能是构成要件结果,也可能属于非构成要件结果。(三)直接结果与间接结果
意义:既可能是构成结果,也可为非构成结果。
作用:直接结果影响定罪量刑,间接结果往往影响量刑。
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影响诉讼程序的因素之一
三、危害结果的地位与作用地位
就广义而言,危害结果是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就狭义而言,危害结果只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应取狭义说。作用第四节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按照现代刑法的个人责任原则,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的危害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因此,当危害结果已经发生,要使某人对这一结果负责任,就必须查明这一结果是他的危害行为所造成的。如果查明行为人的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就不能让他对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因此,正确理解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问题,对于正确解决刑事责任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导言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又称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要件中的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概念相对性时间顺序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复杂性客观性认定因果关系应注意的问题二、认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应注意的问题
有必然因果关系说、偶然因果关系说和条件说的争议。当危害行为中包含着危害结果发生的根据,并符合规律地产生了危害结果时,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就是必然因果关系。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认定
当危害行为本身并不包含产生危害结果的根据,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偶然介入其他因素,并由介入因素合乎规律地引起了危害结果时,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就是偶然因果关系。一危害行为一危害结果事件或者危害行为另一危害结果必然因果关系必然因果关系偶然因果关系
条件说:当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关系(条件关系)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对条件说的批判请见刘宪权主编的《刑法学》。
目前,“两个因果关系说”较为通行。必然因果关系是定罪的依据,偶然因果关系在一定情况下对定作也有影响,尤其在一些监督过失类的责任事故、渎职类犯罪中存在较多。
首先,不作为犯罪有因果关系。不作为的原因,在于它应当阻止而没有阻止事物向危险方向发展,从而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其次,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它以行为人负有特定的行为义务为前提。除此以外,它的因果关系应与作为犯罪一样认定。
四、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认定因果关系不等于认定刑事责任。认定某种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只是确立了行为人对特定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应否负刑事责任不仅取决于客观事实,还取决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及所造成结果的心理状态;在具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行为人可能没有刑法所要求的故意与过失,因而不可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所以,有因果关系不等于有刑事责任。五、刑法上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第五节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一、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概述刑法规定的构成某些犯罪必须具备的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手段)等客观事实。
二、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对定罪量刑的意义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是某些犯罪的必要条件、法定刑升格的条件或从重处罚的条件非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是量刑的酌定情节案例一:被告人李某某,男,47岁,某某厂保卫科副科长。1999年1月初,被告人李某某与本厂保卫科门卫姚某某(女,32岁)勾搭成奸。1999年1月22日零时许,两人如约来到厂内一个水泵房内(原二人鬼混的地方),欲再次发生不正当两性关系。两人将携带的大衣铺在地下,姚边解裤带便说:“我到里面去解个小便再来”。李怕姚弄湿了大衣,要她往里面走一点。姚一边解裤带一边往里走,李便在大衣上等候。突然,李听见姚“哎哟”一声和落水的声音,急忙过去用手电一照,见姚掉进一个水深约3米的水池中,正在水中挣扎。李即跪在水池沿上,伸手去抓姚,但未抓着。于是,李课堂案例讨论便跑到本厂离休院(距出事地点约120米)寻找杆子搭救。李找到一根架杆后因拿不动,而未拿,见地上有一根草绳,就拿起草绳跑向水泵房,到水池边用手电筒一照,见姚某某已是臀部浮出水面,不动弹了。李见姚已死,怕事情败露,急忙将姚的大衣扔进水池里,后逃回家中。经法医鉴定,姚某某系生前入水溺死。1.被告人李某某是否有救护姚某某的法律义务。2.被告人李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不作为形式的犯罪。法律问题案例二:被告人付某某,女,28岁,小学文化,农民。被告人付某某经人介绍,于2000年5月起在农民潘某某开办的个体水泥预制件厂内做工。因被告人与潘的关系较好,吃住都在潘家,后两人勾搭成奸。2000年6月,因外界因素的影响,水泥预制件厂的生产不景气,产品大量积压,欠外债达3万余元。作为厂主的潘某某为此心情焦虑,闷闷不乐。为稳定人心,潘未将不景气的情况公诸于众,被告人付某某也不知晓。同年8月29日中午,潘某某与妻子巩某某、潘的朋友高某及被告人付某某在潘家同桌吃饭喝酒。在互相劝酒的过程中,被告人拿起一瓶啤酒在潘某某的碗里倒了一碗,潘妻见状便阻拦说:“老潘不会喝酒”,说着便将潘碗内的啤酒倒到自己碗里一半。这时潘某某即说“别说喝点啤酒,就是1059(即剧毒农药)我也奉陪到底。”被告人便开玩笑地问:“你家有1059吗?”潘说:“有”。被告人又问:“在哪儿?”潘说:“在西屋地上。”被告人便到西屋拿来一瓶1059农药,拧开瓶盖,当着全桌吃饭人的面,将1059农药倒入潘某某只剩一半啤酒和碗内一部分,然后对潘说:“你喝啊!”潘即端起酒碗向妻子问道:“我喝啦?”其妻巩某某也开玩笑地说:“你喝吧!”于是,潘某某端起酒碗就喝了一口。被告人没有料到潘真会喝,见此情景吓呆了。潘的妻子巩某某见状急忙打掉潘手中的酒碗,掀翻了桌子,并用手抠潘的喉咙,想让潘把药酒吐出来,但未奏效。潘某某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中毒死亡。1.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同行竞争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企业自驾游租车合同二零二五年度专用3篇
- 2025版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价格体系构建及质量控制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土地承包权流转保证金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阳极氧化再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拉丝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度个人租赁房屋租赁合同租赁物损坏赔偿条款
- 二零二五年度车库使用权抵押贷款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旅游保险代理合同6篇
- 2024年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完整答案(夺冠系列)
- 神农架研学课程设计
- 文化资本与民族认同建构-洞察分析
- 2025新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
- 【超星学习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南开大学)尔雅章节测试网课答案
- 《锡膏培训教材》课件
-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
- 福建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费用参考指标
- 2024年中国工业涂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投资方向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自然科学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和工程设计资质分级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