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05货币与赋税制度一、单选题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产生了。人类货币史上经历的发展过程是(
)A.海贝—金属币—纸币 B.海贝—铜铸币—白银C.海贝—金属币—白银 D.海贝—仿制贝—纸币【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是天然海贝,后出现铜钱、白银等金属货币,而后人类则以纸币为主,一直沿用至今,A项正确;现代社会,大多数国家以纸币为主而不是白银等贵金属,排除BC项;D项错在“仿制贝”,在天然货币之后,人类以金属货币为主,排除D将。故选A项。2.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这反映了(
)A.户籍制度起源于秦国 B.中央集权制兴起C.宗法分封制彻底瓦解 D.土地私有制确立【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秦朝的户籍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B项正确;户籍制度起源于商朝,排除A项;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排除B项;C项彻底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B项。3.公元前500年,东部的齐国和燕国,铸造了形状不同的刀币。公元前355年,秦国开始使用半两钱,而南方的楚国使用铜铸布币。这可用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商品生产呈现地区分工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货币统一C.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D.社会稳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金属货币相继出现说明的是当时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C项正确;材料与商品生产的区域分工无关,排除A项;此时币种多样,并未统一,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动荡,排除D项。故选C项。4.秦朝,上币黄金以“溢”(镒,合二十两)名,下币铜钱以“半两”名,而珠玉、龟贝、银锡等不作为流通货币。据此可知,秦朝(
)A.币值均以重量为单位 B.半两钱是唯一的法币C.官方、民间均能铸币 D.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答案】A【解析】根据“镒,合二十两”“半两”等可得出,当时的币值均以重量为单位,A项正确;B项太绝对,排除B项;秦朝时期的官方货币是半两钱,民间不能发行,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5.秦汉代发行铸币的基本情况如表。表中铸币变化反映出(
)发行时间名称重量币面文字是否垄断发行自秦延续秦半两半两半两否文帝五年(前175年)四铢钱四铢半两否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三铢钱三铢三铢不准私铸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郡国五铢五铢五铢由郡国垄断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赤侧五铢五铢五铢(带红色镶边)由中央垄断A.汉承秦制,但有损益 B.王国问题的日趋严重C.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 D.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秦汉代发行铸币的基本情况表”可知,从秦朝和汉初的不垄断到武帝建元元年的不准私铸,再到武帝元狩五年的由郡国垄断到武帝元鼎二年的由中央垄断,货币的发行权逐渐由中央垄断,说明汉代对经济的管控能力逐渐增强,反映出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走向,C项正确;从秦朝不垄断到汉武帝时期的中央垄断,没有体现汉承秦制,排除A项;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说明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有利于解决王国问题,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6.史家认为唐代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其依据是两税法(
)A.“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B.“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C.“人口流移考详无地” D.“视田之入复三倍”【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项正确;“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指科举制,与两税法无关,排除A项;“人口流移考详无地”指人口迁徙频繁,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视田之入三倍”论述的是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情况,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7.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一改革(
)A.减轻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抑制了土地兼并之风C.导致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瓦解 D.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答案】A【解析】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和“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可知改变了征税对象,说明减轻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项正确;两税法加剧了土地兼并,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材料主旨是征税标准的变化,与保证农时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8.北宋时期,四川地区盛行铁钱,但当时买一匹罗要用铁钱两万枚,这两万枚铁钱重达一百多斤。这一状况(
)A.阻断了区域经济的交流 B.助推了当地货币的变革C.扰乱了当地的金融秩序 D.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显示,由于铁钱自身的局限性,造成商品交易出现了一些困难,这在客观上助推了当地货币的变革,B项正确,这一状况并未阻断区域经济的交流,排除A项;铁钱的使用得到了政府的承认,不会扰乱当地的金融秩序,排除C项;材料可以用来说明交子的出现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但不能说明铁钱的局限性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排除D项。故选B项。9.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出赋中,称“摊丁入亩”。以上资料表明(
)A.存在两千多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 B.征收赋税多元化促进了经济发展C.赋税多元化改变了政府财政收入 D.征收重税以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摊丁入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征收赋税的多元化,排除BC项;摊丁入亩在一定程度减轻了百姓负担,有助于商品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0.《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认为,在明朝后期赋税改革推行后,“田赋和力役折银征收,农民必须出卖更多的产品以换取银两,这就大大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的过程。”由此可知(
)A.农副产品商品化有被迫现象 B.农民承受了官府沉重的剥削C.赋税改革并未真正付诸实施 D.统一征银影响农业生产时间【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在明朝后期赋税改革推行后,‘田赋和力役折银征收,农民必须出卖更多的产品以换取银两’”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的“一条鞭法”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了统一折银缴纳赋税的原则,虽然方便了统计、结算和运输,却没有给予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以便利,这说明农副产品商品化有被迫现象,A项正确;材料中看不出农民遭受剥削的程度,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一条鞭法付诸了实施,排除C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一条鞭法”广泛推行后,“田赋和力役折银征收”,有利于保证农时,排除D项。故选A项。11.如图是中国个税起征点的变化趋势图。这反映了我国(
)A.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B.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C.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D.公民纳税意识的增强【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纳税起征点不断提升的原因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实际的,B项正确;我国目前仍然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排除A项;材料与对外贸易发展无关,排除C项;公民纳税意识提高与个税起征点不断提高无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12.如图所示漫画名为“入篮”,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新货币篮子正式生效,人民币权重为10.92%,排在美元、欧元之后位列第三,高于日元、英镑。这意味着(
)A.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进程B.二战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彻底走向瓦解C.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D.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答案】C【解析】人民币加入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排在美元、欧元之后位列第三,高于日元、英镑,这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的提高,C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排除B项;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是美元,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材料三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答案】(1)变化: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2)特征:完全自主;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意义: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一“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材料二“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得出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根据“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得出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原因:根据“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1843年”等信息得出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根据“《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并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得出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根据“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结合所学得出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2)特征:根据“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结合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得出完全自主;根据“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得出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意义:根据材料“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结合所学从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等角度概括。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表为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时间名称主要内容春秋时期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两汉时期编户制度汉政府把百姓编入政府户籍,实行按编户征收人头税、田租、徭役和兵役。(租以土地计,较轻;人头税以丁计,较重)唐朝租庸调制两税法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租(田租,交纳谷物),调(人头税,交纳帛或布),以绢或布代替徭役为“庸”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分夏秋两季征税。明朝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等“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来分担。清朝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1:论题:中国古代赋役征收的标准由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直至取消了人头税。两汉时期的编户制度和隋唐的租庸调制以人丁为主来征收赋税,农民承担的人头税很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或庇护豪门,或成为流民,激发了严重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以资产为主来征收赋税,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差距大的社会现实。一方面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同时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扩大了征税面,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土地兼并越演越烈,农民负担过重,而其人头税使隐瞒人口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清朝时期实行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了人头税,这部分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同时随着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人身控制进一步的松弛,促进了我国人口增长;劳动者有较大的人身自由,推动了我国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总之,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及时作出调整,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示例2:论题: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呈现出多种发展趋势。从征收的标准来看,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为主,以两税法为标志,这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也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从地租的形态来看,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赋役征银既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又推动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代役方面来看,由必须服徭役和兵役到可以代役,以租庸调制的“庸”为标志,使农民劳动时间有了保证,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从税种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教育平台下的教学模式创新
- 智慧城市大数据管理与隐私保护的未来趋势
-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在中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创新课程设计
- 营养膳食培训课件
- 智慧教育中的数字资源均衡分配方案
- 教育大数据库的构建与个性化学习方案设计实践
- 中国南方航空接送机理论培训
- 抖音商户达人合作流程标准化制度
- 抖音商户编导短视频传播潜力评估制度
- 华师专业英语词汇表
- 企业5S标准化管理
- 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库含备考资料
- 绿化养护工作日记录表
- 反诈禁毒反邪教知识讲座
- 酒店升级改造方案
-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制造业的成本》课件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 卫浴行业和水龙头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ChatGPT科普知识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